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与判断
dgh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2012
判断:无呼吸性酸碱失衡,不需用代偿公式。
例5.慢性肾衰,剧烈呕吐,pH7.39,PaCO2 44mmHg,HCO326.2mmol/L,Na+ 142 mmol/L, Cl - 91.5 mmol/L
(二)选用代偿公式计算
略
三、有AG↑型代酸,需要作碱补偿:
缓冲前AB=AB+△AG=26.2+(22.3-12)=36.5>27, (代酸为原发,无法算出HCO3-的预测值范围,故与正 常值范围比)超过正常范围之上限,合并代谢性碱中 毒。
12-24h
HCO3-=24+(PaCO2-40)×0.1±1.5 急性 呼酸 慢性 HCO -=24+(PaCO -40)×0.4±3 3 2
急性 HCO3-=24+(PaCO2-40)×0.2±2.5 呼碱 慢性 HCO -=24+(PaCO -40)×0.5±2.5 3 2
几分钟 3-5h 几分钟 2-3天
二、判断呼酸、呼碱合并代酸、代碱
(一)HCO3-与PaCO2呈同向变化,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pH(7.30)↓,酸中毒
2、HCO3- ↓,代酸,与pH变化吻合。 PaCO2 ↓,呼碱,与pH变化冲突。 3、糖尿病史,可导致AG↑性代酸。 判断: HCO3- ↓为原发,选用代酸代偿公式。
AG=Na+-(Cl- + HCO3-) =142-(91.5+26.2)=22.3>16,有AG↑型代酸
二、判断呼酸、呼碱合并代酸、代碱
(一)pH、HCO3-及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亦无肺 部疾患。 1、pH 7.39 正常。 2、HCO3- 26.2mmol/L,正常;PaCO2 44mmHg ,正常。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例 4. 肺 心 病 , pH7.28 , PaCO2 85.8mmHg , HCO337.8 mmol/L,Cl - 90mmol/L, Na+ 140 mmol/L
一、计算AG:鉴定是否有AG↑型代酸
AG=Na+-(Cl- + HCO3-) =140-(90+37.8)=12.2<17,无AG↑型代酸
二、HCO3-与PaCO2旳变化方向
HCO3-与PaCO2呈同向变化,则需要判断原发、继发 原因,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pH(7.28)↓,酸中毒 2、HCO3-(37.8)↑,代碱,与pH变化冲突。
预测HCO3-=24+(PaCO2-40)×0.1±5
=24+(80-40)×0.1±5=28±5
实测HCO3-为27,在代偿范围内,未合并代谢性酸 碱失衡。
四、无AG↑型代酸,不需要作碱补偿:略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最终判断为:
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
例3.糖尿病,pH7.30,PaCO2 34mmHg,HCO316mmol/L血,Na+ 140mmol/L,Cl- 104mmol/L
缓冲前AB=AB+△AG=20+(22-12)=30>20.5,(因有 呼吸性酸碱失衡,故与代偿范围比)超出代偿范围之上 限,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最终判断为:呼碱+AG↑型代酸+代碱
例7.金葡菌肺炎,pH7.61,PaCO2 32mmHg,HCO3-28mmol/L, Na+ 141mmol/L,Cl– 94mmol/L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丧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丧失增加。
表5-2 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A〕为动脉,〔V〕为静脉〔一〕代性酸中毒代性酸中毒〔原发性cHCO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O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O3-。
3.cHCO3-过多丧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丧失〔腹泻〕,这种血浆cHCO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O3-/cdCO2比例因cHCO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O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O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O2,估计pH时,测得cHCO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O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7.25。
估计PCO2〔mmHg〕以以下公式:PCO2 ±2=1.5〔cHCO3-〕+8PCO2=23±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O2值与代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2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性酸中毒上,该PCO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性碱中毒代性碱中毒〔原发性cHCO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丧失而发生,原发性cHCO3-过剩,cHCO3-/cdCO2比值>20/1。
病人将以换气缺乏使PCO2升高,pH由此又逐渐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浆cHCO3-、cdCO2、PCO2和总CO2均增高,cHCO3-/cdCO2>20。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精品资料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CHC0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0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 •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B -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03-3. CHC0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0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03-/cdC02匕例因CHC0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0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0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02估计pH时,测得CHC0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0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7.25。
估计PC02mmH)以下列公式:PC02土2=1.5 (CHC03- +8PCO2=2± 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02值与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谢性酸中毒上,该PC0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CHC0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03过剩,cHCO3-/cdCO2t匕值>20/1。
病人将以换气不足使PCO旺高,pH由此又逐渐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浆CHC03- cdC02 PC02和总CO2均增高,cHCO3-/cdCO2>2。
酸碱平衡三步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标准1.呼吸性的酸碱失衡主要根据pCO2和pH进行判断。
(1)pCO2:增高>45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减少<35mmHg,提示呼吸性碱中毒。
(2)pH:与pCO2协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pCO2增高>45mmHg 时:7.35≤pH≤7.45 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7.35 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CO2减少<35mmHg 时:7.35≤pH≤7.45 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pH>7.45 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2.代谢性酸碱失衡需要如pH、HCO3std、HCO3act、BE(B)、BE(ecf)、ctCO2等较多的指标协同判断,其中以pH、HCO3act(相当于教材上的HCO3-)、BE(ecf)(相当于教材上的BE)三项指标最重要。
(1)HCO3act与BE(ecf):主要用于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诊断。
而酸碱失衡的程度与其减低或增高的幅度密切相关。
减低(HCO3act<22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增高(HCO3act>27mmol/L,BE(ecf)>+3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2)pH:与其他指标一起协同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是否失代偿。
代谢性酸中毒7.35≤pH≤7.45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pH<7.35 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7.35≤pH≤7.45 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pH>7.45 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3)HCO3act与HCO3std:二者的差值,反映呼吸对酸碱平衡影响的程度,有助于对酸碱失衡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BE(ecf)与BE(B)之差值意义类似。
当HCO3act>HCO3std时,CO2潴留,提示代偿呼酸或代偿代碱。
当HCO3act<HCO3std时,CO2排出增多,提示代偿呼碱或代偿代酸。
当HCO3act=HCO3std,但均低于正常值时,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act=HCO3std,但均高于正常值时,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酸碱代谢紊乱判断方法
酸碱代谢紊乱判断方法酸碱代谢紊乱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准确判断酸碱代谢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酸碱代谢紊乱的判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血液pH值测定血液pH值是判断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为7.35-7.45。
pH值低于7.35表示酸中毒,pH值高于7.45表示碱中毒。
同时,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二、阴离子间隙(AG)计算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之间的差值。
正常值为8-16mmol/L。
AG升高提示有机酸根增加,常见于乳酸酸中毒、尿毒症等;AG降低提示HCO₃⁻减少,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等。
三、HCO₃⁻、CO₂CP测定HCO₃⁻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正常值为22-27mmol/L。
HCO₃⁻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HCO₃⁻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CO₂CP是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₂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45-55mmHg。
CO₂CP降低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CO₂CP升高提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四、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来判断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方法。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以及氧合状态,从而为判断酸碱平衡提供依据。
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PaO₂、PaCO₂、HCO₃⁻等。
五、尿液pH值测定尿液pH值可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4.5-8.0。
尿液pH值降低提示酸性尿,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药物中毒等;尿液pH值升高提示碱性尿,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药物中毒等。
六、电解质检测电解质检测包括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检测,这些离子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钾离子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钠离子和氯离子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钙离子参与骨骼和肌肉的收缩等。
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因此通过检测电解质可间接判断酸碱平衡状态。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计算的方法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计算的方法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
常见的类型有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和非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是指身体通过调整呼吸和肾脏功能来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而非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则是指身体无法通过这些方式来调整酸碱平衡。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知识
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知识,包括pH值、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的影响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酸碱平衡是否失调。
2.检测pH值
pH值是判断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为7.35-7.45。
如果pH值低于7.35,则表示存在酸性过多的情况,而如果高于7.45,则表示存在碱性过多的情况。
因此,检测pH值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酸碱平衡是否紊乱。
3.检测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
正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4.了解病史和症状
了解病史和症状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例如,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等病史,以及呼吸急促、脱水等症状都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紊乱。
总之,判断酸碱平衡紊乱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包括pH值、
血气分析、病史和症状等。
在判断后,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恢复正常的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紊乱-护理
临床表现观察
呼吸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呼 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如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呼 吸抑制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
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律 失常、心悸等症状。
神经肌肉症状
如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肌肉颤搐或无力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综合判断,确定是否 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05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预防措施与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量,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身体机能 和免疫力。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或消 瘦,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肝肾功能损害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 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肝肾功 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肝肾功能状况。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 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这些 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 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02
酸碱平衡紊乱的评估与诊 断
实验室检查指标
01
02
03
血液pH值
正常范围为7.35-7.45,当 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 高于7.45时为碱中毒。
碳酸氢盐浓度
正常值为22-27mmol/L, 当低于22mmol/L时提示 酸中毒,高于27mmol/L 时提示碱中毒。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为40-45mmHg, 当高于45mmHg时提示呼 吸性酸中毒,低于 40mmHg时提示呼吸性碱 中毒。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一)pH 正常人动脉血pH为7.35-7.45 平均值7.40
➢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 动脉血pH本身不能区分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不能 判断是代谢性的还是呼吸性的。
(二)动脉血CO2分压(PaCO2)
谢谢
波动范围 12±2mmol/L
➢ 目前多以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 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
➢ 常见于固定酸增多,如磷酸盐和硫酸盐 潴留、乳酸堆积、酮体过多及水杨酸中 毒、甲醇中毒等。
➢ AG增高还可见于与代谢性酸中毒无关的 情况下,如脱水、使用大量含钠盐的药 物和骨髓瘤病人释放出本周氏蛋白过多 的情况。
SB:是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38℃,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 测得的血浆中HCO3-含量。 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 正常值 22-27mmol/L 平均值 24mmol/L ➢ SB原发增高-代碱 SB原发降低-代酸
A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aCO2 、体温和血氧 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BB原发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四)缓冲碱(BB)
➢ BB还受到Hb浓度及血液浓缩程度的影响,如失血、贫血时 BB↓,故有人提出碱剩余在反映代谢酸碱变化优于缓冲碱。
(五)碱剩余(BE)
BE: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 pH 7.40 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
➢ 若用酸滴定-碱过多- BE正值表示 若用碱滴定-碱缺失- BE负值表示
➢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 正常值-3.0-+3.0 mmol/L ➢ 原发BE负值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通过复杂的生理调节来完成的,使血浆PH值维持在7.35-7.45范围内。
如果某些致病因素使体内酸和碱发生过多或不足,超过了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此时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一、测定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1.酸碱度(PH):是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IOg1/M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的共同影响。
正常值:7.35-7.45;平均值7.40。
静脉血PH 较动脉血低O03-0.05。
<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
:2.PaCO2溶解于血浆中CO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35-45mmHgo平均值40mmHg。
静2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o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当>45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当PaC02PaC0∕35mmHg(4.67kPa)时,应考虑为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3.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SB是指血标本在37℃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 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正常值:22-27mmo1∕1,平均值24mmo1/1o正常情况下AB=SB;ABt>SBt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I<SBI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V浓度。
正常值:22-27≡ιo1∕1,平均值24mmo1/1。
动静脉血HC(V 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V<22mmo1∕1,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0√>27mmo1∕1,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4.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
(负性离子总和)HeoJ、Hb∖HPOr等。
5.剩余碱(BE):指在标准条件下(37℃、PaCO2为40mmHg、HbI50g/1、SaCh为D,将I1全正常血滴定至PH为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量(mmo1∕1)o值:÷3mmo1/1o6.二氧化碳总量(TCO):2是实际He(V和溶解的CO2量(1.2mmo1∕1)的总和。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 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A)为动脉,(V)为静脉(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cHCO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O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O3-。
3.cHCO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O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O3-/cdCO2比例因cHCO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O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O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O2,估计pH时,测得cHCO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O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
估计PCO2(mmHg)以下列公式:PCO2 ±2=(cHCO3-)+8PCO2=23±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O2值与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2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谢性酸中毒上,该PCO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cHCO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O3-过剩,cHCO3-/cdCO2比值>20/1。
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与处理
BE说明BB ↑用+表示,BD说明BB↓用-表示,正常值 0±3。BE>3→ HCO3- HCO3- HCO3-↑,BE<3 → HCO3- ↓/H+ ↑。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AG (8~16,平均12mmol/L)
易纠正;4支气管痉挛不易纠正、 • 治疗措施:首先纠正原发病,针对病因处理为主。 • 使用HCO3-得原则:1原发病短时间无法纠正2代酸
得危害已危及生命3切勿矫枉过正,宁酸勿碱。
代碱
• 代碱:原发性血浆HCO3-升高,PaCO2=正常 PaCO2+0、9△HCO3-±5,代偿极限55mmHg。
• 病因:A、酸或氯丢失过多,B、低钾血症,C、医源 性,D、内分泌疾病:原醛,柯兴综合症。
• 特点:多见于慢性呼酸经治疗后PaCO2下降, 而HCO3-下降慢,肾来不及代偿,或用呼吸机 治疗后称CO2排出后碱中毒,或使用大量排 钾类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碱性药物 (溃疡患者)。
• 治疗:需积极治疗,因为代碱对人体危害大(宁 酸勿碱),补充盐酸精氨酸。
2、呼酸并代酸
• PaCO2>45,AB= HCO3- <24+0、35△PaCO2 -5、58。
• 绝大多数电解质在体液中呈游离状态,与体液PH 值密切相关,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关系密切,临床上常 互为因果,即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酸碱失衡,酸碱失衡 也可以伴随着电解质紊乱,主要因受电中性、等渗 定律即生理规律得控制,故临床上血电解质与血气 分析同时测定分析可协助诊断。
3、机体对酸碱平衡失调得代偿作用
4、呼碱代碱
• 少见,并存可引起严重碱血症,预后较差。有 报道PH7、60~7、64,死亡率65%,PH>7、 64,死亡率90%。
酸碱平衡及紊乱
⒊机体的代偿调节
⑴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 内缓冲(急性呼酸时的主 要代偿方式) ①细胞内外 H+-K+交换 ②RBC内外HCO3--Cl-交换 结果:血pH增高,血钾增高, 血氯降低
⑵肾的代偿调节
慢性呼酸主要代偿。 泌 H + 泌氨 HCO3-重吸收 尿pH↓
⒋血气常用指标的变化特点:
急性: pH ↓↓ PaCO2↑ AB > SB
⑶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手足搐搦
血浆pH↑
血中游离Ca2+↓
肌肉应激性升高
低钾血症
肌麻痹
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 ⒍防治原则 的情况是 A. 尿量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防治原发病,消除病因、合理用药。 C.尿量超过60ml/h 氯化物反应性碱中毒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轻症患者,口服或静滴等张或半张的盐水; 答案:B
因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正常酸碱
度稳定性破坏的基本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
碱
挥发酸(volatile acid) :碳酸 pH 7.40 体内产生:氨基酸脱氨基产 H++HCO3H2CO3 NH3H2O+CO2 ↑ 摄入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 固定酸(fixed acid): 摄入的酸性物质:
40mmHg )下测得的血浆HCO3- 浓度。
意义:由于标准化后HCO3-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因此SB
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SB在代谢
性酸中毒时降低,在代谢性碱中毒时升高。但在呼吸性酸中
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时,由于肾的代偿,也可以发生继发性增 高或降低。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人生不能留遗憾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一看pH值,定酸中毒或碱中毒;二看病史,定HCO3-和PaCO2谁为原发改变【P789】;三看原发改变,定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如果原发HCO3- 增高或降低定为代谢性碱或酸中毒,如果原发PaCO2增高或降低定为呼吸性酸或碱中毒;继发改变,考虑单纯还是混合。
四看代偿公式,定单纯型或混合型酸碱失衡,判断二重;五看AG,定代酸类型,定三重混乱。
基本步骤:第一,正常pH值为7.35-7.45,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第二,PaCO2>46为呼酸或者代酸,PaCO2<33为呼碱或者代代碱。
PaCO2,又称二氧化碳分压,指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
参考值 35~45mmHg第三,SB这个真不好判断,虽然正常范围为22-27,但是情况复杂暂且不讨论。
正常人AB=SB,但两者都降低则表明代酸,两者均高表明代碱。
SB正常,AB>SB,则表明呼酸。
反之,AB<SB,则表明呼碱。
第四,BB和BE暂且不讨论。
第五,AG=UA-UG=Na - (HCO3+CL)AG>16,则为AG增高型代酸。
AG增高,一般都是混合性酸中毒,而且只存在于代酸中。
练习题1:pH 7.35,碳酸氢根离子32mmol/L,PaCO2 48mmHg,请问什么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呼酸合并代碱(机体用碳酸氢根离子代偿产生代谢性碱中毒)pH降低:说明此时机体为失代偿性的酸中毒PaCO2增加:说明有呼吸性酸中毒或者是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HCO3-降低:说明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
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明显下降,PCO2增高,血浆〔HCO3-〕正常。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pH值下降不明显,PCO2增高,血浆〔HCO3-〕有增加。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1.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血液 pH 值降低。
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
处理原则包括补充碱性液体(如碳酸氢钠),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原发疾病。
2.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或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导致血液 pH 值升高。
常见原因包括过度呕吐、利尿剂使用不当等。
处理原则包括补充生理盐水和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原发疾病。
3.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血液 pH 值降低。
常见原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处理原则包括增加肺泡通气量,如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疾病。
4.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泡通气过度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和血液 pH 值升高。
常见原因包括过度通气、低氧血症等。
处理原则包括减少肺泡通气量,如使用纸袋呼吸,治疗原发疾病。
5. 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是指两种或以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存在。
处理原则是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失调进行治疗。
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原则包括及时识别和诊断失调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或减少酸碱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原发疾病等。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酸碱平衡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纠正,以免引起反跳性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酸碱平衡紊乱得分类及判断一瞧pH值,定酸中毒或碱中毒;二瞧病史,定HCO3与PaCO2谁为原发改变【P789】;三瞧原发改变,定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如果原发HCO3 增高或降低定为代谢性碱或酸中毒,如果原发PaCO2增高或降低定为呼吸性酸或碱中毒;继发改变,考虑单纯还就是混合。
四瞧代偿公式,定单纯型或混合型酸碱失衡,判断二重;五瞧AG,定代酸类型,定三重混乱。
基本步骤:第一,正常pH值为7、357、45,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第二,PaCO2>46为呼酸或者代酸,PaCO2<33为呼碱或者代代碱。
PaCO2,又称二氧化碳分压,指物理溶解得二氧化碳所产生得张力。
参考值 35~45mmHg第三,SB这个真不好判断,虽然正常范围为2227,但就是情况复杂暂且不讨论。
正常人AB=SB,但两者都降低则表明代酸,两者均高表明代碱。
SB正常,AB>SB,则表明呼酸。
反之,AB<SB,则表明呼碱。
第四,BB与BE暂且不讨论。
第五,AG=UAUG=Na (HCO3+CL)AG>16,则为AG增高型代酸。
AG增高,一般都就是混合性酸中毒,而且只存在于代酸中。
练习题1:pH 7、35,碳酸氢根离子32mmol/L,PaCO2 48mmHg,请问什么类型得酸碱平衡紊乱?呼酸合并代碱(机体用碳酸氢根离子代偿产生代谢性碱中毒)pH降低:说明此时机体为失代偿性得酸中毒PaCO2增加:说明有呼吸性酸中毒或者就是代偿后得代谢性碱中毒HCO3降低:说明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得特征就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
呼吸性酸中毒得特征就是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明显下降,PCO2增高,血浆〔HCO3〕正常。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pH值下降不明显,PCO2增高,血浆〔HCO3〕有增加。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一看pH值;定酸中毒或碱中毒;二看病史;定HCO3-和PaCO2谁为原发改变P789;三看原发改变;定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如果原发HCO3- 增高或降低定为代谢性碱或酸中毒;如果原发PaCO2增高或降低定为呼吸性酸或碱中毒;继发改变;考虑单纯还是混合..四看代偿公式;定单纯型或混合型酸碱失衡;判断二重;五看AG;定代酸类型;定三重混乱..基本步骤:第一;正常pH值为7.35-7.45;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第二;PaCO2>46为呼酸或者代酸;PaCO2<33为呼碱或者代代碱..PaCO2;又称二氧化碳分压;指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参考值 35~45mmHg第三;SB这个真不好判断;虽然正常范围为22-27;但是情况复杂暂且不讨论..正常人AB=SB;但两者都降低则表明代酸;两者均高表明代碱..SB正常;AB>SB;则表明呼酸..反之;AB<SB;则表明呼碱..第四;BB和BE暂且不讨论..第五;AG=UA-UG=Na - HCO3+CLAG>16;则为AG增高型代酸..AG增高;一般都是混合性酸中毒;而且只存在于代酸中..练习题1:pH 7.35;碳酸氢根离子32mmol/L;PaCO2 48mmHg;请问什么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呼酸合并代碱机体用碳酸氢根离子代偿产生代谢性碱中毒pH降低:说明此时机体为失代偿性的酸中毒PaCO2增加:说明有呼吸性酸中毒或者是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HCO3-降低:说明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降低趋势..呼吸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2CO3浓度升高、pH呈降低趋势..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明显下降;PCO2增高;血浆〔HCO3-〕正常..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pH值下降不明显;PCO2增高;血浆〔HCO3-〕有增加..单纯的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所呈现的低氯;是肾脏代偿肺的现象..肾脏多排H+;多回收碳酸氢钠;以增大分子来适应增大的分母;从而求得BHCO3/HHCO3向20/1接近又由于HCO3-增多;肾脏多排Cl-;以维持正负离子平衡遂出现低氯..低氯更有利于肾脏发挥代偿功能因此不需纠正低氯随呼吸性酸中毒的好转Cl-可自行调整..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动脉血PCO2;BBb;BEb;AB;SB均增高.如果动脉血PCO2在10.7kPa80mmHg以内;肾脏可发挥最大限度的代偿功能;使呼吸性酸中毒得到完全代偿;将血液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若动脉血PCO2超过10.7kPa80mmHg;即使肾脏发挥最大限度的代偿功能;也不能使血液pH值回到正常范围由于HCO3-代偿性增加;为了维持细胞外液的正负离子平衡;Cl-则相应的减少.呼吸性酸中毒时;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所以AB-SB>0;故AB>SB;你记住"AB>SB就是有二氧化碳潴留"这句话就可以了;反过来AB<SB说明有过度通气;还有要说明的一点的是呼吸性酸中毒肺是没有代偿的..临床上处理呼酸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有效的人工通气;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准碳酸氢盐SB与实际碳酸氢盐AB、呼吸性酸中毒时AB与SB均升高..SB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而AB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SB≈AB..SB与A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血碳酸氢盐的影响程度和性质..SB>AB表示CO2排出增多..AB>SB;表示CO2潴留BB不受PCO2及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但随Hb和SP浓度变化..BB减少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时BB则增高..1、通过PH的值来判断为酸中毒还是碱中毒;7.35-7.452、通过PaCO2的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呼酸还是呼碱;3、通过BE和HCO3-来来判断是否存在代酸或是代碱根据血液pH的高低;<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血浆中HCO3-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的;称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H2CO3浓度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而原发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称呼吸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在单纯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内的HCO3-/H2CO3值已经发生变化;但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为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如果pH异常;则称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碱酸碱平衡紊乱中毒..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cHCO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O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O3-..3.cHCO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O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O3-/cdCO2比例因cHCO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O2从而使pH升高..实验室检查:cHCO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O2;估计pH时;测得cHCO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O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7.25..估计PCO2mmHg 以下列公式:PCO2 ±2=1.5cHCO3-+8PCO2=23±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O2值与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2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谢性酸中毒上;该PCO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cHCO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O3-过剩;cHCO3-/cdCO2比值>20/1..病人将以换气不足使PCO2升高;pH由此又逐渐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浆cHCO3-、cdCO2、PCO2和总CO2均增高;cHCO3-/cdCO2>20..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因肺部排CO2减少;PCO2增高高碳酸血症以及原发性cdCO2过剩CO2吸入而引起..实验室检查:血浆cdCO2、PCO2、cHCO3-以及ctCO2均增加..因ctCO2增加;cHCO3-/cdCO2降低;pH 下降..四呼吸性碱中毒PCO2降低低碳酸血症及原发性cdCO2缺乏是由于增加了呼吸速度和深度而引起..因此;呼吸性碱中毒根本原因是过多的酸通过呼吸通道排除..实验室检查:cdCO2、PCO2、cHCO3-以及总CO2都降低;cHCO3-/cdCO2增加;pH升高超过7.60;更大的升高通常含有混合性碱中毒..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两种或三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最为常见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等三、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检测的系列指标..除测定指标pH、PCO2、PO2外;还有计算指标12-16项之多..根据这些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对其酸碱中毒的类型;代偿程度以及治疗经过的观察;可以得到有价值的诊断..一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判断当pH、PCO2、cHCO3-以及A.G值均在参考值范围内时;可认为机体尚无酸碱平衡紊乱发生..1.一般判断下列有关数据是诊断酸碱紊乱的依据之一..PCO2<4.66kPa;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PCO2>5.99kPa;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cHCO3-<22mmol/L;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cHCO3->27mmol/L;应考虑代谢性碱中毒;A.G > 16mmol/L;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其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可考虑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评价若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则可从PCO2mmHg与 cHCO3-mmol/L变化程度进行区别;其方法如下: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谢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以上一般评估可分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但极为粗糙;只能作为初步参考..为避免对临床上存在的大量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漏判或错判;必须紧密结合临床症状;完整的病史;治疗情况;充分考虑机体的代偿能力;引入“真实cHCO3-”等概念对病人血液酸碱平衡紊乱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二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综合判断此法结合病史;血气及电解质测定;应用正常人群参考范围;通过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以及电中和原理进行综合分析..三临床实例判断实例: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pH=7.47;PCO2=6.65kPa50mmHg;cHCO3-=37mmol/L..由pH>7.4;cHCO3-×PCO2=1850>1000;先判为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代偿计算:PCO2=40+37-24×0.9±5=46.7 ~56.7mmHg..因测得PCO2为50 mmHg在该范围内;故PCO2的升高为正常代偿..结论:代谢性碱中毒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pH=7.36;PCO2=54.8mmHg;cHCO3-=31mmol/L..由pH<7.4;cHCO3-×PCO2=1798>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根据呼吸性酸中毒代偿计算:急性时:cHCO3-=24+54.8-40×0.07±1.5=23.5 ~26.5mmol/L..慢性时:cHCO3-=24+54.8-40×0.4±3=26.9 ~32.9mmol/L..此表示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的可能..但根据病史应先有代谢性碱中毒..再根据代谢性碱中毒代偿计算:PCO2=40+31-24×0.9±5=41.3 ~51.3mmHg..因测得PCO2为54.8 mmHg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结论: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例3.某出血性休克病人;血气分析结果:pH=7.16;PCO2=50mmHg;cHCO3-=18mmol/L..由pH<7.4;cHCO3-×PCO2=900<1000;故有代谢性酸中毒..根据代谢性酸中毒代偿计算:PCO2=40-24-18×1.2±2=30.8 ~34.8mmHg..显然测得PCO2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结论: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例4.一肾移植术后病人;血气分析结果:pH=7.24;PCO2=37mmHg;cHCO3-=16mmol/L..由pH<7.4;cHCO3-×PCO2=592<1000;故有代谢性酸中毒..代偿计算:PCO2=40-24-16×1.2±2=28.4 ~32.4mmHg..测得PCO2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结论: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例5.一病人慢性肺部感染;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结果:pH=7.34;PCO2=58.5mmHg;cHCO3-=31.6mmol/L;Na+=138mmol/L;Cl-=84mmol/L..因A.G=138-84-31.6=22.4>16mmol/L;故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又因pH<7.4;cHCO3-×PCO2=1848.6>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再据真实cHCO3-=31.6+22.4-12 =42;及由呼吸性酸中毒慢性代偿计算:cHCO3-=24+58.5-40×0.4±3=28.4 ~34.4mmol/L;证实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结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三血液酸碱图的应用酸碱数据的评价常被存在混合有代谢与呼吸因素所复杂化;要想记住不同类型酸碱紊乱变化的参数模式是很困难的..由此;利用图示描述可变的酸碱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识别酸碱紊乱的类型..检验医学血中酸碱异常总会伴随电解质参数的改变;特别是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在没有阴离子堆积如Cl-、乳酸;或没有阳离子的改变如K+、Na+;H+不会发生堆积..由此;血清浆电解质检测常伴随血气、pH以及其他计算酸碱参数一起检测..酸碱平衡紊乱传统的分为四种:即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及呼吸性碱中毒..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 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最初改变代偿性响应预期代偿代谢性酸中毒↓cHCO3-↓PCO2PCO2 = 1.5cHCO3-+8±2cHCO3-↓1mmol/L;PCO2↓1~1.3mmHgpH的后两位数=PCO2如PCO2=28;pH=7.28cHCO3-+15=pH的后两位数cHCO3-=15;pH=7.30碱中毒↑cHCO3-↑PCO2cHCO3-↑10mmol/L;PCO2↑6mmHgcHCO3-+15=pH的后两位数cHCO3-=35;pH=7.50 呼吸性酸中毒急性↑PCO2↑cHCO3-PCO2↑10mmHg;cHCO3-↑1mmol/L慢性↑PCO2↑cHCO3-PCO2↑10mmHg;cHCO3-↑3.5mmol/L碱中毒急性↓PCO2↓cHCO3-PCO2↓10mmHg;cHCO3-↓2mmol/L慢性↓PCO2↓cHCO3-PCO2↓10mmHg;cHCO3-↓5mmol/L。
dgh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2020
三、判断代碱
1、碱补偿:缓冲前HCO3-=AB+△AG=20+(22-12)=30 2、HCO3-代偿范围:30>20.5,超过代偿范围上限,提示有代碱
呼碱+AG↑型代酸+代碱
例 4 . 慢性 肾 衰 , 剧 烈 呕 吐, pH7.39,PaCO2 44mmHg,HCO326.2mmol/L,Na+ 142 mmol/L, Cl - 91.5 mm1)碱补偿:AG↑时,预测HCO3-=“AB+△AG” 2)HCO3-代偿范围:“代偿范围优先,正常范围替补”
1、本三步法的“次序不能变动”! 2、没有AG↑型代酸(AG无法算或算了不升高),“第一、和第三步可省略”!
双引号内的简句才是精华
小测验
请同学们独自做一做这十道酸碱题, 作为学习本课件的复习作业
AG=Na+-(Cl- + HCO3-)=140-(75+36)=29>16,有AG↑型代酸
二、判断原发、继发,选公式并计算
1、PaCO2 ↑,呼酸,是决定pH↓的因素 2、PaCO2 变化百分率更大,是决定pH↓的因素 3、肺心病史:肺心病
呼酸为原发,选呼酸代偿公式: 预测HCO3-=24+(PaCO2-40)×0.4±3=31.4~37.4
三、判断代碱
1、碱补偿:无AG↑型代酸,不需要作碱补偿。略 2、HCO3-代偿范围:略
AG↑型代酸
(二) 快速判断酸碱失衡三大步—小结
一、计算AG 判断AG↑型代酸
AG=Na+-(Cl- + HCO3-),当AG>16,提示有AG↑型代酸
二、判断原发、继发,选代偿公式并计算
注意:1)分子分母“谁决定pH值,谁就是原发” 2)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时,为双原发” 3)病史,也是pH变化方向关键因素
酸碱平衡紊乱判断方法
酸碱平衡紊乱判断方法酸碱平衡紊乱是人体内的生理状态,体内的酸碱平衡一旦失调,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和掌握如何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很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
1. pH值测定法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它反映了溶液的酸碱性质。
生理情况下,人体的pH值通常在7.35~7.45之间,如果pH值偏低,说明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有可能发生酸中毒;如果pH值偏高,说明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有可能发生碱中毒。
在临床上,通常通过测定动脉或静脉血液的pH值来判断酸碱平衡状态。
具体方法是采用血气分析仪来测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接、准确,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2. 费托法费托法是一种色谱法,可用于判断酸碱平衡状态。
该方法基于一个简单的化学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两个共存的酸液和碱液,它们的离子浓度比例与二者的酸(碱)常数相等。
换句话说,如果将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再加入指示剂,当两者浓度相等时,指示剂会变色。
这时可以根据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例,计算出pH值。
3. 补碱试验法补碱试验法是判断酸碱平衡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体内输注碱性液体,判断血中pH值的变化来判断酸碱平衡状态。
如果在输注碱性液体后pH值升高,说明体内有代谢酸过多,需要进行碱化治疗。
4. 氯化物空腹试验法氯化物空腹试验法是判断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间接方法。
该方法是在空腹状态下,通过口服氯化物再进行尿液pH值检测。
正常情况下,尿液pH值在7左右,如果低于7则说明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有可能发生酸中毒;如果高于7则说明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有可能发生碱中毒。
总之,酸碱平衡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状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于一些常见的判断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和应用,及时发现和处理酸碱平衡紊乱问题,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
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 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
*:(A)为动脉,(V)为静脉
(一)代性酸中毒
代性酸中毒(原发性cHCO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O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
(ECF-BE),原因包括:
1.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O3-。
3.cHCO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O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O3-/cdCO2比例因cHCO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O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O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O2,估计pH时,测得cHCO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O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7.25。
估计PCO2(mmHg)以下列公式:
PCO2 ±2=1.5(cHCO3-)+8
PCO2=23±2
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O2值与代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2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性酸中毒上,该PCO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性碱中毒
代性碱中毒(原发性cHCO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O3-过剩,cHCO3-/cdCO2比值>20/1。
病人将以换气不足使PCO2升高,pH由此又逐渐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浆cHCO3-、cdCO2、PCO2和总CO2均增高,cHCO3-/cdCO2>20。
(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因肺部排CO2减少,PCO2增高(高碳酸血症)以及原发性cdCO2过剩(CO2吸入)而引起。
实验室检查:血浆cdCO2、PCO2、cHCO3-以及ctCO2均增加。
因ctCO2增加,cHCO3-/cdCO2降低,pH 下降。
(四)呼吸性碱中毒
PCO2降低(低碳酸血症)及原发性cdCO2缺乏是由于增加了呼吸速度和深度而引起。
因此,呼吸性碱中毒根本原因是过多的酸通过呼吸通道排除。
实验室检查:cdCO2、PCO2、cHCO3-以及总CO2都降低,cHCO3-/cdCO2增加,pH升高超过7.60,更大的升高通常含有混合性碱中毒。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两种或三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最为常见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性碱中毒、代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性酸中毒合并代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性酸中毒等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检测的系列指标。
除测定指标pH、PCO2、PO2外,还有计算指标12-16项之多。
根据这些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对其酸碱中毒的类型,代偿程度以及治疗经过的观察,可以得到有价值的诊断。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判断
当pH、PCO2、cHCO3-以及A.G值均在参考值围时,可认为机体尚无酸碱平衡紊乱发生。
1.一般判断下列有关数据是诊断酸碱紊乱的依据之一。
PCO2<4.66kPa,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PCO2>5.99kPa,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cHCO3-<22mmol/L,应考虑代性酸中毒;cHCO3->27mmol/L,应考虑代性碱中毒;A.G > 16mmol/L,应考虑代性酸中毒。
其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可考虑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2.评价若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则可从PCO2(mmHg)与cHCO3-(mmol/L)变化程度进行区别,其方法如下: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以上一般评估可分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但极为粗糙,只能作为初步参考。
为避免对临床上存在的大量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漏判或错判,必须紧密结合临床症状,完整的病史,治疗情况,充分考虑机体的代偿能力,引入“真实cHCO3-”等概念对病人血液酸碱平衡紊乱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综合判断
此法结合病史,血气及电解质测定,应用正常人群参考围,通过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以及电中和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三)临床实例
判断实例:
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
pH=7.47,PCO2=6.65kPa(50mmHg),cHCO3-=37mmol/L。
由pH>7.4,cHCO3-×PCO2=1850>1000,先判为原发性代性碱中毒。
代偿计算:PCO2=40+(37-24)×0.9±5=46.7~56.7mmHg。
因测得PCO2为50 mmHg在该围,故PCO2的升高为正常代偿。
结论:代性碱中毒
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
pH=7.36,PCO2=54.8mmHg,cHCO3-=31mmol/L。
由pH<7.4,cHCO3-×PCO2=1798>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
根据呼吸性酸中毒代偿计算:
急性时:cHCO3-=24+(54.8-40)×0.07±1.5=23.5~26.5mmol/L。
慢性时:cHCO3-=24+(54.8-40)×0.4±3=26.9~32.9mmol/L。
此表示有代性碱中毒存在的可能。
但根据病史应先有代性碱中毒。
再根据代性碱中毒代偿计算:PCO2=40+(31-24)×0.9±5=41.3~51.3mmHg。
因测得PCO2为54.8 mmHg高于该围上限,表示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例3.某出血性休克病人,血气分析结果:
pH=7.16,PCO2=50mmHg,cHCO3-=18mmol/L。
由pH<7.4,cHCO3-×PCO2=900<1000,故有代性酸中毒。
根据代性酸中毒代偿计算:PCO2=40-(24-18)×1.2±2=30.8~34.8mmHg。
显然测得PCO2高于该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例4.一肾移植术后病人,血气分析结果:
pH=7.24,PCO2=37mmHg,cHCO3-=16mmol/L。
由pH<7.4,cHCO3-×PCO2=592<1000,故有代性酸中毒。
代偿计算:PCO2=40-(24-16)×1.2±2=28.4~32.4mmHg。
测得PCO2高于该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例5.一病人慢性肺部感染,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结果:
pH=7.34,PCO2=58.5mmHg,cHCO3-=31.6mmol/L,Na+=138mmol/L,Cl-=84mmol/L。
因A.G=138-84-31.6=22.4>16mmol/L,故有代性酸中毒存在。
又因pH<7.4,cHCO3-×PCO2=1848.6>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
再据真实cHCO3-=31.6+(22.4-12)=42,及由呼吸性酸中毒慢性代偿计算:
cHCO3-=24+(58.5-40)×0.4±3=28.4~34.4mmol/L,证实合并有代性碱中毒。
结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性酸中毒伴代性碱中毒
(三)血液酸碱图的应用
酸碱数据的评价常被存在混合有代与呼吸因素所复杂化,要想记住不同类型酸碱紊乱变化的参数模式是很困难的。
由此,利用图示描述可变的酸碱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识别酸碱紊乱的类型。
血气变化值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