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

学前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

学前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盛瑛摘 要:分析近年来制定学前教育装备标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文献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标准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装备;学前教育装备标准;教育标准;标准化;幼儿园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标准、学校建设标准、教育装备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

”[1]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标准项目,制定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优先立项并及时完成。

”[2]学前教育装备标准(以下称“学前装备标准”)是关乎幼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标准,应当优先制定。

目前,学前教育行业中学前教育装备的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都在制定中,教育部已经把玩教具和图书配置指南列入教育部本年度工作要点,但是目前行业内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标准化不够了解,标准化工作中协调工作做得不够等。

本文根据新颁布的《标准化法》和标准化原理,分析学前装备标准化过程中的问题,为制定学前装备标准提出建议。

一、概念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3]可以了解如下概念。

规范标准: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以及用于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证实方法的标准。

规程标准:为产品、过程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相关阶段推荐良好惯例或程序的标准。

指南标准:以适当的背景知识给出某个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而不推荐具体做法的标准。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4]。

二、制定标准前的准备—达成共识在前几年制定学前装备标准的过程中,业内人士对标准化的认识不统一,学前装备方面的实验、调查的数据少,对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做得不够。

因此定标的范围不定,协调工作做得不够,走了许多弯路。

有研究表明,让标准使用者充分理解标准的技术内容及其重要性,做好标准化的宣传,才能自觉自愿地贯彻这些标准[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27•【文号】教技厅〔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技厅〔20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经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2月27日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二、核心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

加强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印发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

二是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

成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完善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100万堂,认定8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3.06.09•【字号】大教[2013]59号•【施行日期】2013.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大教[2013]59号)各区市县教育局,各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1〕3号)精神,促进完成“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工作目标,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3〕97号)要求,以及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指标,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政府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市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以标准化建设任务分解的形式下达各市年度建设任务和考评办法。

为确保我市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及力争满分通过考评,各区市县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协调发展改革、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强管理,切实做好规划、实施、监管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统筹规划,积极推进。

已通过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评估验收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金州新区要在对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指标体系》(见附件1)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努力减少和消除未达标项目。

还未通过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评估验收的区市县、先导区要在认真对照研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摸清底数,科学制定2013-2015年三年建设规划,分年度、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4.07•【字号】教师〔2015〕221号•【施行日期】2015.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教师〔2015〕22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为进一步夯实县级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更好实施,积极促进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豫政〔2013〕59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师〔2014〕934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各地实际贯彻执行。

一、目标任务自2012年以来,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引导发展计划,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不断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区域内教师发展平台,先后创建了一批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完成了既定规划任务,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目前我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部分市、县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条件较差,服务功能不强,县域内教师教育资源分散,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根据当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为适应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省教育厅将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等方式,对省级以上培训项目,进行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重心下移的综合改革,“国培计划”等教师教育项目的实施将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结合,没有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达不到要求、不具备承担任务能力的,将会影响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与安排。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6.06.13•【文号】教高[2016]2号•【施行日期】2016.06.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高等学校特别是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以下简称中央高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高校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但一些高校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

经商财政部,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继续推动和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原则——因校制宜,自主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本校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确定改革重点和领域,按规定自主安排资源和经费。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整体设计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集成度,明确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力争在关键领域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

——注重绩效,示范引领。

激发改革活力,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注重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推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规范化和健康化方向发展,我部发布实施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发[2002]27号)。

为配合该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现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做好相关工作。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一、意义、任务及要求1.信息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加强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对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开发和使用教育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制定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贯彻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运用标准化手段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服务。

3.《标准》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教育管理软件产品的研制、生产、检测、使用和技术服务等项活动的技术依据,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执行。

4.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从事教育管理软件产品开发、生产、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要把《标准》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并加强领导和管理。

二、组织管理1.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予以高度重视,并建立使用《标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

2.教育部负责《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组织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通过制定政策、提出要求、开展工作、进行示范等措施以推动《标准》的有效贯彻;通过检查和建立教育管理类软件的准入制度等措施对《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08•【文号】教研〔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8.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研〔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8月8日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教育部关于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国家整体实力和未来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本指导意见,旨在指导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对学生的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教师素质的提升必不可少。

教育部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帮助教师增强自身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创新,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传统的分数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教育部将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课程评价、综合表现评价等方式,以更客观、全面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自评,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

教育部将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保障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同时,对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地区将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五、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教育部将推动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学校开设科技创新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育部将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源,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部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要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参考_意见_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参考_意见_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参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加强中小学规范管理,办好每一所学校,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加强了中小学校的管理。

但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制约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1.加强省级统筹,整体提升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水平。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整体推进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小学校管理基本规范,组织排查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加强对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大力倡导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坚决禁止下达升学指标和简单用升学率奖惩教育工作的做法,形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切实保障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开展全省(区、市)范围内的中小学管理随机督导检查,督促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落实规范办学的各项要求。

——积极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以县为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实施管理。

2020年教育部将制定出台哪些制度、文件

2020年教育部将制定出台哪些制度、文件

2020年教育部将制定出台哪些制度、文件2020年教育部将制定出台哪些制度、文件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报告6日在教育部网站刊发。

报告全面回顾总结2020年教育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教育工作。

通过梳理报告全文,发现教育部今年将出台以下制度、文件。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报告原文:今年要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各地各中小学校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件报告原文:要落实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小班化改革。

教学点虽小,但对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意义重要,今年要出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件。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制度报告原文:研究制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制度,推动均衡发展由办学条件向办学内涵转变,重点在加强师资、改善管理、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等方面下功夫。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2020年)》报告原文:今年将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加快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方案报告原文: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意见报告原文:尽快出台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意见,通过深入具体细致的工作,让文件落地生根,让基层、学校、老师切实感受到变化。

《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报告原文:今年要出台《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选取部分省份开展首次督导评价。

《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报告原文:今年各地要着力落实好即将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机制。

关于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意见报告原文:今年要出台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意见,提升已有六大人文交流机制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并做好中德、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筹办工作。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4.04•【文号】教职成〔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4.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市场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4月4日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经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研究通过,现就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育训结合、保障质量,管好两端、规范中间,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成都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前言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省、市政府关于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使我市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本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编制本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 [2002]102 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109-200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并结合本市教育发展现状和《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 年 3 月),以及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建设指导意见是我市新建中小学校建设中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各级相关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是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的参照依据。

在达到本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标准,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成都市各区(市)县政府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

第五条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保证校舍建筑设计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应确保师生的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成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前言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省、市政府关于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使我市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本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编制本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2002]102 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并结合本市教育发展现状和《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 年3 月),以及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建设指导意见是我市新建中小学校建设中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各级相关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是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的参照依据。

在达到本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标准,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成都市各区(市)县政府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

第五条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保证校舍建筑设计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应确保师生的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成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原则、指标及实践路径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原则、指标及实践路径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原则、指标及实践路径作者:古光甫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04期摘要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对于应对国际技能人才需求、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质量内涵和解决职教内部层次衔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的国际化意识不强,体系不够完备,标准水平和开发方法不足、关联要素及应用国际化比较欠缺。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国际化标准开发中,处理和把握好“国际性”与“特色性”、“先进性”与“适用性”、“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之间的原则关系,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与实施的测度指标;同时,还要在标准开发组织、开发方法和开发手段、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与内容、标准实施与评价上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体系框架;战略意识;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4-0006-07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是以提升本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为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满足国际交流活动需要,提升本国标准影响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

标准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也是判别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之一。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成为国际教育标准的驱动因素,开发国际化水平的、与国际对接的职业教育标准,对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教育服务国际化,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和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之意义(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是应对国际市场对于技能人才需求的客观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国际理解和包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公民”[1],全球一体化时代,知识型、复合型、发展型的全球化技能型人才成为国际市场未来之所必需。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本土化视野,而应该放眼国际,放眼世界。

教育国际化应该有两个面向:即服务产业国际化和教育水平的国际化[2],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11.27•【字号】教基一〔2015〕1049号•【施行日期】2015.1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一〔2015〕1049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现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关系千万家庭福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各地要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切实解决好家庭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条件。

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宣传引导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树立先进典型家庭。

各地教育部门要对家庭教育工作做的好的地方和学校加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

建立由学校德育工作者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队伍。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

加强家长委员会的服务管理,办好家庭教育讲师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传播科学家教理念,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四、大力促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推动建立基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11.08•【文号】教政法〔2018〕17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教政法〔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标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对教育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同时,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教育现代化需求相比,教育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制定标准不够科学规范、组织实施标准不够习惯经常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意识不强,标准观念尚未树立,还没有形成事事有标准、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标准供给还存在缺口,部分重点领域标准缺失;标准制定机制不完善,标准化工作的规范性还要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还有待提高,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部分标准存在老化问题;标准实施力度有待加大,实施机制还不完善;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强,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等等。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标准的重要性愈益凸显。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导我国教育总体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前列,必须增强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1.31•【文号】教政法〔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现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2018年1月31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持续推进学习宣传。

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编写“新时代系列”通俗理论读物。

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

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万个示范课堂”。

召开全国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交流大会。

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爱国·奋斗”精神教育。

深入开展宣讲对谈活动,做到班班讲、人人懂,实现师生全覆盖。

组织“习近平教育思想学悟行”“学习进行时”“行动进行时”系列宣传。

深入开展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以“重走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网络教育活动,以“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为主题的典型人物宣传活动。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9.06.03•【字号】吉市教发[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市教发〔2009〕14号)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局属各单位,各民办学校:现将《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日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特制定吉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县为主、统一规划、分类推进、统筹城乡、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提高我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为重点,以改变学校面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吸引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最终目标,加大工作力度,逐步缩小地域和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原则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结合我市及各县(市)、区实际,制定出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确保此项工作能够有计划、按步骤推进。

2、统筹协调、总体推进的原则。

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薄弱校改造工作相结合,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3、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

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每所学校实际出发,避免超标准投入,争取用有限的资金改造更多的学校,尤其要避免因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造成新的教育欠债。

4、明确职责、分级落实的原则。

市教育局负责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领导与协调;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与实施。

教育部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教育的质量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未来。

为此,教育部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我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教育部强调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教育部强调了教育内容的优化。

教育内容应当适应时代的需求,紧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加强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再次,教育部强调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教育部将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机会的均衡。

同时,采取措施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教育部强调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育部将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教育,培养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教育部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涉及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

只有全面发展这些方面,才能够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每个学生的未来铺就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名称: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信息索引:360A02-02-2018-0013-1 生成日期:2018-11-14 发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字号:教政法〔2018〕17号信息类别:发展规划内容概述:教育部发布《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教政法〔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标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对教育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同时,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教育现代化需求相比,教育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制定标准不够科学规范、组织实施标准不够习惯经常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意识不强,标准观念尚未树立,还没有形成事事有标准、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标准供给还存在缺口,部分重点领域标准缺失;标准制定机制不完善,标准化工作的规范性还要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还有待提高,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部分标准存在老化问题;标准实施力度有待加大,实施机制还不完善;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强,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等等。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标准的重要性愈益凸显。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导我国教育总体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前列,必须增强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明确教育标准的分类根据标准化法,本意见所称教育标准,是指教育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教育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

教育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教育领域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教育部依据职责负责教育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

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

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标准”是标准化法规定的专属名词,未经过以上程序制定发布的教育标准,不得冠以“国家标准”名称。

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教育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教育部制定,具体包括立项、组织起草、审查、编号、批准发布等。

根据《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后30日内,应当将已发布的行业标准及编制说明连同发布文件各一份,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需要在特定行政区域内统一的教育领域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教育部。

三、规范教育标准制定程序制定教育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

制定教育标准要处理好必要性和可行性、统一性和特色化、刚性约束和鼓励创新的关系,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城乡差距,给基层探索创新的空间。

要统筹好不同领域的教育标准,保持标准相互衔接,避免标准之间的冲突。

强制性标准、教育部规范性文件引用的推荐性标准为底线要求,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并实施更高标准。

制定推荐性标准,应当组织由相关方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起草、技术审查工作。

制定强制性标准,可以委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

未组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应当成立专家组承担相关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代表性。

标准编写参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

标准应当按照编号规则进行编号。

编号规则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教育领域的行业标准代号为JY。

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标准进行复审。

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经过复审,对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

四、完善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标准、学校建设标准、教育装备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学科专业和课程标准、教育督导标准、语言文字标准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快建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教育标准体系,实现教育标准有效供给。

重点加快以下领域标准研制:学校设立标准。

完善设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标准。

学校建设标准。

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

教育装备标准。

完善学校、幼儿园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出台教育装备分类标准,组织研制装备标准建设规划,加快完善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研制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标准,加强实验实践、艺术、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备配置标准建设,制定、修订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康复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并开展无障碍环境改造。

教育信息化标准。

研制教育信息化设施与设备标准、软件与数据标准、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标准、教育网络安全标准、教育信息化业务标准、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标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

各省(区、市)合理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

分类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规范。

学科专业和课程标准。

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修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学业质量要求。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和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国家课程标准。

完善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

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逐步健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教育督导评价标准。

研制督政工作分类标准、地方政府教育等职能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各级各类教育评估监测标准、督学队伍建设标准。

研制义务教育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

明确国家教育考试考场基本要求。

建立来华留学质量标准。

逐步建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健全教师资格标准、教师编制或配备标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养标准、教师培训标准、教师管理信息标准等。

研制双语教师任职资格评价标准。

语言文字标准。

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

研制相关语音标准、文字标准、语汇标准、语法标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和外语应用标准。

五、完善教育标准实施机制提高运用标准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标准执行力度,政策制定、行政许可等要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

强化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鼓励将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提炼总结成教育标准,通过标准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向社会公开其执行的教育标准。

鼓励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成立的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制定教育领域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团体标准实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制定要求的,团体标准发布机构可以申请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加大教育标准宣传力度,推广教育标准化工作成功经验,解读教育标准文本,让标准化理念在教育领域深入人心,更好了解标准、自觉使用标准。

加大标准公开力度,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

六、健全教育标准管理机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标准”原则,将教育标准制定和宣传贯彻实施与业务工作密切结合。

不断完善本业务领域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教育标准年度计划。

统筹用好标准与标准类政策文件两种管理方式与手段,根据需要及时将标准类政策文件转化为标准。

教育部司局和教育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加大教育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力度,通过专项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对纳入工作计划的标准制定、修订支持力度。

七、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教育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动参加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并承担有关职务。

加大国际教育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注重吸收借鉴国际经验。

推动中国教育标准“走出去”,加强与主要国家之间标准互认,做好中国教育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

教育部2018年11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