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已看)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治疗区和监护区。
治疗区内应设流动洗手设施,监护区每病床使用面积不少于9、5M2,床间距1米以上。
三、工作人员进入ICU保持服装整洁,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工作帽、一次性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接触高传染性的感染病人、SARS、禽流感等戴N95口罩。
严格洗手规范,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四、病人的安置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特殊感染病人单间隔离。
对重症感染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时,带一次性口罩,对疑似高传染性的感染病人,避免探视。
进入病室前和结束探视,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疑有感染症状的或婴幼儿避免进入。
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意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每天做好评估,尽早撤机和拔管。
七、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管理,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精密仪器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
八、床单位、被服,勤更换,如有血迹或排泄物污染,应及时更换,便盆、尿壶专人专用,每天消毒。
腹泻病人一用一消毒,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九、病室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根据天气情况,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
十、墙面、门窗保持清洁,不允许出现霉斑。
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或清洁剂湿式拖擦,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立即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拖布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十一、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感染控制策略- 遵循卫生部和相关卫生机构制定的感染控制指南和政策。
- 加强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程,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置。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符合卫生标准。
- 确保ICU病房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 感染控制培训- 所有ICU病房相关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包括病房内的严格洗手程序、感染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
- 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演,以提高员工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感染监测和报告- 设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ICU病房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 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查、隔离和治疗。
4. 访客管理- 加强对ICU病房访客的管理,限制访问时间和人数。
- 要求访客执行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设备的要求。
5. 病房清洁和消毒- 制定清洁和消毒工作规程,并定期对ICU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
- 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区域(如手术室、进风口等)应按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
6. 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 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 定期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和维修。
7. 感染控制委员会- 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ICU病房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措施。
- 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讨论感染控制相关事宜,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管理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以确保其与时俱进并符合最新的感染控制要求。
所有ICU病房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共同维护好ICU病房的感染控制工作。
以上为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详细操作细则请参阅相关文件和指南。
icu院感防控工作制度
ICU院感防控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ICU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ICU院感防控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ICU 科室负责人等组成。
2. ICU科室设立院感防控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感控员等组成。
四、工作内容1. 制定ICU院感防控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报感染管理科备案。
2. 开展ICU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3.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穿脱防护服前后等环节进行手消毒。
4. 加强ICU病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6. 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安全。
7. 开展院感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8. 定期对ICU院感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
五、工作流程1. ICU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科室院感防控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感控员负责监测本科室感染情况,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协助科室负责人开展感染防控工作。
3. 护理部负责指导本科室护士严格执行院感防控规范,提高护理质量。
4. 医务科、感染管理科等相关部门负责对ICU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考核与奖惩1. 医院定期对ICU院感防控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院感防控规定,导致感染事件发生的科室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感染管理科。
根据以上制度,ICU科室应严格执行各项院感防控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执行《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或消毒隔离措施,并具体落实。
2.环境布局合理,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符合需要,各区标识清楚。
应设隔离间,用于特殊感染病人的治疗。
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米.各室严格管理.3.房间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入门处及每床配备手消毒剂。
工作人员及访客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更鞋,拖鞋定期消毒。
严格控制室内人员、限制探视。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动态消毒机消毒2次/日.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
5.加强室内仪器和病人复用诊疗物品的管理,执行仪器物品环境的清洁消毒制度,保持室内环境、物品、地面清洁。
病人诊疗仪器、用具、设备、保洁用具等应专区专人专用。
遇环境或地面污染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病人转出或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单独安置并有隔离标识。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及无菌操作技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7.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新上岗人员必须经感染管理的培训合格方可上岗.8.执行《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做好呼吸机、动静脉导管、留置尿管、多重耐药菌等病人的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9.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
10.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生物监测与记录,对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改进,必要时增加监测范围和数量,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11。
医务人员如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时应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评估、预防和随访.12。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密封转运、无害化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筑布局及管理要求: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治疗区、监护区、医护人员办公区等,保持清洁安静。
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2。
(一)层流净化管理:保持室内空气层流净化,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
层流净化系统开启30min 后使用,保洁工作须在净化系统运行中进行,不常使用的房间,使用前层流净化系统运行3小时后方可使用。
(二)普通ICU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良时应安装辅助通风设施或空气消毒机。
(三)每张病床面积≥15m2,床间距≥1m;单间病房使用面积≥18m2。
(四)洗手设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流动水、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千手纸,每张病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五)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灰、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的原则。
(六)每季度对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监测。
二、人员管理(一)员工管理:1.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
2.医护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常见医院感染预防预控等基本知识培训。
3.保洁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知识等基本知识培训。
上岗后每年接受医院感染培训。
4.疑有或患有皮疹、腹泻、流感、患皮肤化脓性疾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
5.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监护室。
6.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应穿清洁的工作服,所有人员入室前洗手或手消毒。
近距离接触患者时(1m内)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帽子等。
(二)患者管理1.经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并有醒目的隔离标识。
2.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负压病室。
3.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病房。
4.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尽量收治在单间病室:条件受限时,宜收治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病床间距≥1. 1m,并拉上病床的围帘:也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保护患者健康的关键引言:感染是ICU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ICU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实施情况。
一、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感染是重症医学科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ICU环境中,患者往往情况危急,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护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1. 降低感染率通过建立感染管理制度,ICU医院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洗手、使用消毒剂和隔离,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良好的感染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提高医疗质量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与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ICU医院可以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这将有助于增加医院的信誉度,并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二、感染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 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ICU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设备、床铺、空气进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
2. 医护人员培训与定期考核医护人员是感染管理制度的关键。
ICU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医护人员的定期考核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患者隔离措施针对患者的不同感染类型,ICU医院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例如,在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中,应将患者隔离进行单间观察,以防止交叉感染。
4.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
同时,对于每一例感染病例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感染管理制度。
三、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ICU医院对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度存在差异。
一些先进的医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有效遏制了感染的传播。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基本要求1、TCU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制定并不断完善TCU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3、每月研究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土、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保洁人员等,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及指导原则。
6、医疗废物的处置遵循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
7、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
二、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1、ICU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2、ICU整体布局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3、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少于15 m2,床间距大于1m。
4、ICU内配备1个单间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 m2。
5、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通气不足时采用机械通风。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 5℃,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60%o6、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消毒的原则。
7、不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三、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1)ICU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ICU专业医务人员应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
护士人数与实际床位数之比应不低于3:1。
(2)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3)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2、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采取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应符合WS/T311《隔离技术规范(2009 版)》的要求。
icu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
icu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ICU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ICU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
第三条 ICU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精准监测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管理流程第四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管理计划。
第五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ICU环境、器械、人员等进行监测。
第六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报告和处置制度,及时报告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第七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处置制度,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章病房管理第九条 ICU病房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开展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条 ICU病房应合理配置护士站,设置洗手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液和消毒剂。
第十一条 ICU病房应设立感染监测点,定期对病房环境和设备进行监测。
第十二条 ICU病房应制定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
第四章医护人员管理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防控培训,熟悉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应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操作规程,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六条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如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第五章患者管理第十七条患者应定期接受感染监测,如发现感染应立即隔离并接受治疗。
第十八条患者应配合医院的防控措施,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九条患者家属应配合医院的安排,遵守病房规定,避免干扰医疗秩序和增加感染风险。
第二十条患者出院后如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配合治疗。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 ICU医院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病房、医护人员、患者等进行监督检查。
icu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icu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ICU感染管理工作,防范和控制ICU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ICU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ICU感染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疗、协同作战、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ICU感染管理工作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控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ICU感染管理团队的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ICU感染管理相关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 ICU感染监测第八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监测制度,对ICU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九条医院应定期对ICU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发现感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监测数据库,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感染监测结果和分析。
第三章 ICU感染预防第十二条医院应制定ICU感染预防方案,明确预防措施和责任人员。
第十三条医院应定期对ICU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ICU患者的手卫生和呼吸道管理,降低感染风险。
第十五条医院应规范ICU患者的护理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六条医院应加强ICU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安全。
第十七条医院应加强ICU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防护意识。
第四章 ICU感染管理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责任人员。
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管制区域,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条医院应规范ICU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加强ICU感染的监测和反馈,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第二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开展ICU感染管理工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 ICU感染处置第二十三条医院应建立ICU感染处置应急预案,做好感染事件的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ICU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 以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使得ICU成为医院感染的高 发区域。
感染发生的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 功能低下等。
诊疗操作因素
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 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 作,以及手术等。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如滥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的联合用药等。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目录
• ICU医院感染概述 •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 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ICU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 • ICU医院感染典型案例分析
01
ICU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
如空气、物体表面、医疗 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病死率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患者 病死率。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引起交叉感染。
延长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降低医疗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对ICU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定 期消毒灭菌处理。
02 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 量符合标准。
02 对不合格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追溯调查,分析原 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确保 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手消
毒方法。
02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在医院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ICU病房患者往往面临着感染的风险,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处于衰弱状态,且接受各种入侵性操作,例如插管和静脉导管。
因此,建立严格的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ICU感染管理团队的成立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感染的发生,医院应当组建专门的ICU感染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由感染科医生、ICU医生、感染控制护士、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人员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组成。
团队成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熟练掌握感染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ICU预防感染的策略1.规范洗手和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五手洗手”原则进行洗手。
此外,重点强调使用消毒液而不是肥皂和水进行手卫生,以确保彻底杀灭细菌。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洗手意识和执行能力。
2.地面、设备和空气清洁与消毒3.插管和静脉导管的管理插管和静脉导管是ICU患者最常见的入侵性操作,但也容易导致感染。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定期更换和清洁导管。
在使用导管前,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评估,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要求。
4.抗生素使用管理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ICU病房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包括适当选择抗生素、正确用药剂量和疗程,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细菌耐药性情况。
5.患者隔离和访客控制对于患有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已经感染的患者,要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要对探视患者的访客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ICU感染数据监测和报告为了有效评估和改进感染管理工作,ICU应建立感染数据监测和报告系统。
这包括对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管理(1)工作服:可穿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
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
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ICU室尘埃明显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露脚的ICU内专用鞋。
(4)工作帽: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戴好帽子。
(5)手套: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接触黏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
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和急诊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7)人数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0.8~1:1和2.5~:1以上。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9)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2、病人管理(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装,感染病人在入手下手抗感染治疗前,尽可能先留取响应标本做病原学搜检。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对于氛围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洁净ICU应安装于通风良好的病房。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重点控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重症医学科(ICU)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第十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防止细菌耐药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保持空气清新,各类物表每日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探视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易于发生医院感染。
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和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管理制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和操作。
1.命名和责任: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团队的命名和职责,其中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环境卫生科和临床部的代表。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开会,讨论病房感染问题,制定和更新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监测:设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建立感染统计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病例。
同时,监测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和药敏学信息,制定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3.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包括标准预防措施和特殊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和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处理等。
特殊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通过质控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等。
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卫生的正确操作等。
5.医疗设备和环境管理:制定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规范,确保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设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细菌总数、空气微生物和工作台面的清洁状况,以及水和食品的安全性。
6.病患感染控制:及时发现和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可能感染风险,加强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患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传播。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隔离病患,控制感染源。
7.感染管理与报告: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档案,包括感染源追踪与调查表、感染事件报告表、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记录等。
及时上报感染事件和疫情,做好感染防控排查工作。
8.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开展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设置要求1、布局合理、分治疗区、监护区、治疗区应配备手消毒剂。
2、室内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监测细菌总数≤4cfu/15min皿为监测合格。
3、严格遵守病人安置原则,将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感染病人单独安置管理二、工作人员要求1、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更换拖鞋,外出时更换外出鞋。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治疗、护理每个病人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用手消毒剂。
3、工作人员感冒、肠炎、皮肤感染及其它传染病史,禁止入内。
4、医务人员的手每季监测一次,细菌总数≤5cfu/cm2为合格。
三、环境要求1、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与病人接触应洗手。
2、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每日至少两次。
3、地面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当受到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4、各种仪器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污染时根据程度及仪器类别,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
5、床头柜、凳子等表面一般情况下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布每日擦拭两次,当受到污染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病人离开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6、窗帘、隔帘每月清洗、消毒一次。
7、每季进行一次物表监测。
细菌总数≤5cfu/cm2为监测合格。
四、物品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1、对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停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2、便器固定使用,每周消毒2次,洁具固定使用,按规定消毒。
3、碗盘、药杯、体温计用后立即清洁消毒,各种引流瓶、引流袋每日更换。
4、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用品应固定使用,单独消毒。
5、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按规定处理。
五、感染病例控制措施1、及时发现和确诊感染病例,随时进行隔离,医生应每日检查各种治疗和穿刺部位有无炎症发生,并根据感染情况及时送检标本。
2、认真观察病人留置的管路。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设施管理1.重症监护病房(ICU)设一般监护病房, 隔离监护病房, 治疗室, 办公室等辅助用房, 医务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分开设置。
监护病房空气消毒使用有人环境下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
设定自动每日定时消毒, 根据需要手动增加消毒次数。
手卫生设施达标, 非触摸式水龙头, 洗手液及擦手纸巾符合要求, 每床位挂手消毒液。
二、环境、物品管理1.监护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3次, 每次20-30分钟, 每日对地面、物品表面须采用湿式清洁2-3次, 若被污染时, 及时清除并消毒。
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 应增加环境清洁、消毒频次, 每月对监护病房大清洁一次, 进行物表、地面及空气消毒。
2.定期对窗帘、隔帘、空气滤网、消毒机过滤网拆开清洗, 保持洁净。
3.各室拖把有标识, 专区专用, 用后清洗、悬挂, 拖鞋每日浸泡消毒, 清洗、晾干备用。
4.限制从外面带入的物品, 必要时, 做适当的清洁及消毒处理。
5.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存放符合要求。
呼吸机管路及附件、简易呼吸器、氧气湿化瓶、内芯交供应室处理。
6.负压吸引器管道及储液瓶, 每日更换, 清洁, 消毒处理。
7.氧气湿化液及呼吸机湿化液使用无菌水, 每日更换。
消毒剂配制浓度达标, 在有效期内使用三、患者及探视管理1.患者进入病房应进行卫生处理, 更衣, 用物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或灭菌, 污染时及时更换。
2.入住病房患者必须检测抗—HIV、抗—HCV、HbsAg, 阳性者住隔离间,急诊入院也应住隔离间。
3.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患者住隔离监护室, 实施分组护理, 执行隔离各项措施。
患者出院或转出后, 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限制家属探视, 探视时, 家属按要求更衣、更鞋, 戴口罩及帽子, 进行卫生洗手, 有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家属禁止探视。
家属探视时间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四、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进入监护病房应更换专用清洁工作服, 更换清洁拖鞋, 戴圆帽,操作时, 戴口罩。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1、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2、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时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戴工作帽,外出时更换外出服及鞋。
工作场所不堆放食物,不进餐。
(2)医护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因新冠疫情影响,原则上不允许探视,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检查患者探视证、安康码、核酸24小时内阴性报告、行程码,合格后由主管医生或主管护士带入。
只允许一人入室,入室应更衣、换鞋,探视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检查、治疗、护理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
(6)加强对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对动静脉导管置入部位的皮肤,按规定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7)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定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便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ICU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3、环境管理(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治疗区、监护区、污物处置区),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 m²。
(2)室内应保持整洁,持续新风空调换气,专人维护;确保无尘、无蚊蝇。
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必要时随时消毒。
(3)墙面、门窗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每班湿式清洁消毒,每日湿式清洁消毒≥3次,多重耐药要每日≥3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卫生洁具应分室使用,用后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4)地面用清水湿式拖擦每日≥3次。
如发生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必须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3次: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立即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
使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每张病床旁须配备手消毒剂。
(6)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入 ICU,需更换工作衣、裤、鞋,戴工作帽,不戴手饰,出门时必定穿出门工作服,更换出门鞋。
2、医护人员患有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洗手制度,特别重申手的冲刷与消毒,在预防病人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同一病人多部位感染或同一病原体多部位感染中有积极意义,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病人与病人之间、部位与部位之间的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或用卫生手消毒。
二、环境管理1、 ICU 应保持齐整,准时通风换气,保证无尘、无虫蝇。
2、ICU 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治疗区、监护区及污物办理区,监护区2每床使用面积很多于 15m。
3、监护区、治疗室应装备空气净化妆置,每日进行动向消毒,每个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一次。
4、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等,用消毒液拖地二次。
每周进行一次大打扫。
三、消毒隔断要求1、病人的部署应将感生病人与非感生病人分开,特别感生病人单独部署。
诊疗护理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的隔断措施,控制交织感染。
2、各种设备、仪器的表面,准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干净。
3、患者转出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桌、椅等,更换床单、被褥等,消毒床单元。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呼吸机输入及输出管道、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患者使用后,送供应室冲刷消毒。
6、加强病人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应如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时间为:无菌纱布为 2 天,专用贴膜可至 7 天,但敷料出现润湿、松动、污染时应马上更换。
7、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对住院较久病人,应如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对付ICU 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检查,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8、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尽量防范病人发生菌群失调,有特别流行病学意义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断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服:ICU工作人员穿ICU专用工作服,其他科医务人员可穿更换工作服(隔离衣)进入ICU。
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必须穿隔离衣。
2、口罩:凡接触病人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必须换ICU内专用鞋或穿鞋套。
4、工作帽:接触病人、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须戴帽子。
5、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手套。
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
快速手消液消毒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科室每季度进行一次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二、病人管理
1、尽量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者,隔离于单独房间。
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予床边隔离,实行分级、分组护理,并挂黄色?(蓝色)醒目标示牌,床边备隔离衣,接触病人须穿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5、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
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予消毒漱口液每6-8小时一次。
三、访客管理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访客穿专用的清洁隔离衣,穿鞋套或更换ICU内专用鞋,戴口罩,每床病人隔离衣分开放置。
3、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应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双手。
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5、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6、在ICU入口处,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无菌单、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
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穿刺后第二天更换)无菌纱布为2d(每天更换),专用贴膜为7d,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及时更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
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不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硅胶尿管每月更换一次,橡胶尿管及一次性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
(橡胶尿管每周更换一次,一次性引流袋每3天更换一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高效碘会阴抹洗两次。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
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
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五、物品管理
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中性清洁剂擦拭,每天1次。
金属接头、湿化罐、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非一次性使用物品,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处理。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每天中性清洁剂擦拭外壳。
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
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一用一消毒。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15min)后,使用清水擦抹。
4、每天更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
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进行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
六、环境管理
1、空气: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本ICU使用中央电离空气消毒,并进行效果评价。
不予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消毒空气。
2、墙面和门窗:清水擦洗保持无尘和清洁,不可出现霉斑。
如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各室抹布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3、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
出现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一次,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至少消毒1次。
4、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禁止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在ICU入口处放置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不在门把手上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七、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2、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
3、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
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加盖。
八、监测与监督
1、成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2、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3、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4、应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5、每月一次进行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但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应进行相应的微生物采样和检验。
6、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每周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7、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
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检验等,分析判断确定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
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