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1物质的量计算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1物质的量计算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物质的量及计算一、此部分对应的公式(弄清各字母在题目中对应的含义)1、主要公式N m V气n = = = = c V溶液N A M Vmn———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为。

代表一定数量的微粒的集合。

N A———代表1mol任何微粒的个数,其数值为。

M———摩尔质量,单位为。

代表1摩尔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Vm———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

代表1摩尔气体的体积。

在标况下Vm 的数值为。

N———为个数m ———为物质的,单位为。

V气———为的体积,单位为。

c ———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

V溶液———为的体积,单位为。

2、常用公式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 = M/Vm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c =(1000ρ•w%)/M稀释定律:c浓·V浓= c稀·V稀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即:等温等压条件下:V1 N1 n1= =V2 N2 n2三、练习题1、6.02×1023个SO2分子,64g O2, 2mol H2,它们所含原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

2、相同质量的NO和NO2,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所含原子个数比为,所含氧原子质量比为,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

3、0.2mol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4、已知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L,气体质量为0.25g , 计算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5、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6、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同体积的C2 H4和C3 H6B.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H2C.同体积、同密度N2和NO D.同体积、同压强的N2O和CO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l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B.1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 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 A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g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B.1molMgCl2中含有离子数为N AC.7.1g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1mol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11.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B.1 mol浓硫酸做氧化剂时,通常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C.4.6克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2D216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0.1N A个中子D.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6.02×1023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C.28 g C16O与28 g C1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6.02×1023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1.8 g NH4+ 含有的质子数为6.02×1023C.30 g乙酸和甲酸甲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6.02×1023D.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6.02×1023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9×6.02×1023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0.50 mol的亚硫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6.02×1023D.常温下,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作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6.02×1023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1 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6.02×1023个电子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6.02×1023个碳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 N AD.2.9 g乙基(一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1.8 N A个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1 mol 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6.02×1023B.4.4g CO2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L溴乙烷中含有的溴离子数目为0.1×6.02×1023D.在1L 0.1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三价铁离子数为0.2×6.02×1023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2×6.02×1023B.在O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O2做氧化剂时,得到电子数一定是4×6.02×1023C.1 L 0.1 mol/L 的Na2S溶液中硫离子数为0.1×6.02×1023D.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氧原子数为0.5×6.02×102318.(朝阳08第11题)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 L 1mol / L 的AlCl3溶液中,Al3+和Cl-离子总数为4N AB. 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8/22.4N AC.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 mol 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电子数为4N A19.(崇文08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2g氧化钠和7.8g过氧化钠混合物中所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7×6.02×1023B.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小于0.1×6.02×1023C.6.4 gSO2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L CH4和CHCl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6.02×102320.(东城08第13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g 镁作还原剂时失去电子数是0.1×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L 氮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是6.02×1023C.标准状况下,5.6 L的甲醛所含的电子数是4×6.02×1023D.100mL 1mol/L氨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个数0.1×6.02×102321.(丰台08第12题)常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CHCl3中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B.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C.常温常压下,0.1 mol氖气所含的电子数为N AD.18gH2O的体积一定是18mL,所含的分子数为N A22.(石景山08第7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2O2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B.30 g乙烷中所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6.02×1023C.20g 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6.02×1023D.常温下,42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6.02×102323.(西城08第14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6.02×1023B.48 gO3气体含有的O3分子数为6.02×1023C.0.5 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离子数为0.5×6.02×1023D.标准状况下,33.6 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为1.5×6.02×102324.(宣武08第13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6.02×1023个B.1mol碳正离子(CH5+)中含电子数为10×6.02×1023个C.44g C3H8分子中含共价键数为11×6.02×1023个D.1L 1mol·L-1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6.02×1023个25.(延庆08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mL 2.0 mol/L 的氯化铜溶液中铜离子个数为0.2×6.02×1023B.1mol烷烃(C n H2n+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6.02×1023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6.02×1023D.24g镁在足量C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6.02×102326.(东城09第1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H2中所含中子数为6.02×1023B.14 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H原子数为2×6.02×1023C.1 L pH=1的HCl溶液中,HCl分子数为6.02×1022D.常温常压下,8 g CH4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6.02×102327.(丰台09第10题)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C2H4气体22.4L,所含电子数为16N AB.0.1mol铁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失电子数为0.3N AC.1L 0.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6N AD.室温下,16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4N A28.(西城09第8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 g金刚石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02×1023B.22.4 L的HCl溶于水,溶液中H+离子数为6.02×1023C.1 mol CO2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后,溶液中HCO3—离子数为6.02×1023D .Na 2O 2与H 2O 反应,常温常压下生成16 gO 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29.(崇文09第4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u 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6.02×1023B .常温常压下,8.8g CO 2和N 2O 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6×6.02×1023C .标准状况下,3.36L 溴乙烷中含有的溴离子数目为0.15×6.02×1023D .在1L 0.2mol/L 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三价铁离子数为0.4×6.02×102330.(宣武09第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1g C1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0.2×6.02×1023个电子B .1mol 乙酸分子与1mol 甲酸甲酯分子中都含有7×6.02×1023个共用电子对C .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6.02×1023个碳原子D .2 mol/L 的 MgCl 2溶液中含有2×6.02×1023个Mg 2+31.(海淀08第14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烯所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②标准状况下,a L 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4.22a ×6.02×1023 ③7.1 g 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④10 g 重水中含有中子数约为4×6.02×1023⑤1 mol 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6.02×1023⑥500 mL 1 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9.03×1023A.①④B.②⑤C.③⑤D.②⑥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806×1024个B.常温常压下,1 mol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6.02×1024个C.常温常压下,34g H2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1.806×1024个D.58.5gNaCl晶体中离子总数为6.02×1023个33.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 mL 0.3 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与相应质量的比值。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M=m/n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粒子数是指一个物质所含有的粒子的数量,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或其他类似的个体。

粒子数的计算公式如下:N=n*N_A其中,N表示粒子数,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体积是指一个摩尔的物质所占据的体积。

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如下:V=V_m*n其中,V表示摩尔体积,V_m表示摩尔体积常数,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摩尔浓度是指一个溶液中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物质的物质的量。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C=n/V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5.反应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于化学方程式:aA+bB→cC+dD反应物A和B与生成物C和D之间的物质的量之间满足以下关系:n_A/a=n_B/b=n_C/c=n_D/d6.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计算在已知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其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氧化亚铜(CuO)的燃烧反应方程式:2CuO(s)+C(s)→2Cu(s)+CO2(g)已知反应物质量分别为10g和5g,可以按照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综上所述,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粒子数的计算公式、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反应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计算。

这些公式对于化学计量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咱们在化学这门神奇的学科里,常常会碰到“物质的量”这个概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了解物质世界的新大门。

先来说说物质的量(n)的定义,它指的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是吧?那我给您举个例子。

比如说咱们去超市买鸡蛋,咱们不会一个一个去数,而是说买“一打”鸡蛋,这“一打”就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物质的量也是这样,只不过它衡量的是微观粒子,像原子、分子、离子啥的。

那物质的量和其他量之间有啥关系呢?这里面就有几个重要的计算公式啦。

首先是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公式是 n = m / M 。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 g/mol 。

比如说,咱要算 16g 氧气的物质的量,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32g/mol ,那物质的量 n = 16g ÷ 32g/mol = 0.5mol 。

再说说物质的量(n)和气体体积(V)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 ,这个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Vm),公式就是 n = V / Vm 。

比如说,标准状况下11.2L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为 Vm = 22.4L/mol ,所以 n = 11.2L ÷22.4L/mol = 0.5mol 。

还有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目(N)的关系,公式是 n = N / NA ,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NA)约为 6.02×10²³个/mol 。

比如说,3.01×10²³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那就 n = 3.01×10²³ ÷(6.02×10²³个/mol) = 0.5mol 。

记得我之前教过一个学生,这孩子一开始对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那叫一个迷糊,怎么都弄不明白。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 、习题)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 、习题)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主讲人车琳(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高考考点1、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等概念,2、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3、熟练掌握较复杂运算的解题技巧本讲序列一、物质的量及摩尔的基本概念【阅读议点】1、什么是物质的量:它和微粒间的关系是2、摩尔质量是指:其单位是: 它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是:在数值上等于:【知识点拨】1、什么是微观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2、如何理解物质的量?例:一滴水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可见,我们能感觉到的物质总是大量的微粒成堆、成堆的出现的或者聚集的,为此在化工生产、或有关的理论计算中,用“个”为单位来计算微粒数目,显得数目过于庞大,使我们的计算很不方便。

显然用“个”为单位,来记其数,就不适应了,哪怎么办呢?这就迫使化学家寻找新的单位,赋予新的物理量来度量。

用什么物理量呢?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用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来度量、物质的微粒数目,并且单位用新的名词“摩尔”作单位。

即“物质的量”反映“微粒数目”的量,“摩尔”拉丁文愿意为“堆量”的含义(即用“一堆”、“一堆”的方法来度量)。

用“堆量”来度量,那这“一堆”的基准是什么呢?我们得选择一个基准,请同学们看看书,书上是怎么选择的呢?以12克碳微粒数目(即物质的量)(大单位:1堆量)所含确切的微粒个数:称为阿伏加得罗常数(N A):测得近似等于6.02 X 1023个(大数据,小单位)感悟: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多大?(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超乎寻常的庞大!假设全国有10亿人,数一数0012Kg12C原子的个数,每人每天每秒钟数一个(要求不吃不睡),就要数2000万年之久!(2)、计算题:已知2X104粒稻谷为一斤,每人每年需用稻谷600斤,将6.02x1023粒稻谷平均分给13亿人,则每人分得的稻谷可用多少年呢?请大家算算要用多少个100吨的粮库来储藏?(参考结果:每人分得的稻谷可用4X107年(四千万年),要用1.5X1014个100吨粮仓来贮藏的结果,可见“ 6.02X1023”是一个多庞大的数值!)可见微观世界微粒数目多地数不胜数,显然用“个”为单位,来记其数,就显得单位太小、数据太大!会对我们的计算和定量研究物质产生许多麻烦!显然用“个”为单位就不方便和不适应了,那怎么办呢?这就迫使化学家寻找新的单位,赋予新的物理量来度量。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专题一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专题一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专题一、物质的量及其计算一、有关概念(n 、NA 、M 、Vm 、c )及其内涵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1)概念:用)概念:用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目多少的 ,符号为,符号为 。

(2)单位:)单位: ,简称,简称 ,符号,符号 。

[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是七个“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是七个 之一,在表达中四个字不可拆分。

之一,在表达中四个字不可拆分。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计量的对象不是宏观物体,它只适于表示如:如: 等微粒及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等微粒及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3)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严禁指代不明。

例如: 1mol H 2表示的意义是表示的意义是 还应明确微粒的内在联系,如:1mol Al 2(SO 4)3中含___ mol _Al 3+,_____ mol SO 42-,1 mol Na+中含中含 mo l 质子质子 ;电子;电子 mol 。

2、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概念: 摩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或摩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或 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为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为 ,近似值为近似值为(2)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 或 N = [注意事项]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 值。

6.02×1023是一个是一个 值,它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值,它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常用于计算,不能用于有关概念中。

常用于计算,不能用于有关概念中。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数,而是有单位的,单位是而是有单位的,单位是【练习】①0.25 mol H 2SO 4中约含中约含个氧原子;个氧原子; ②3.01×3.01×101024个NH 4+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含2 N A 个氢原子的磷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个氢原子的磷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④0.5mol Fe 2(SO 4)3中所含的Fe 3+离子数为离子数为3、摩尔质量、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 单位单位 符号符号(2)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当微粒(原子、离子、单质、化合物等)的摩尔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例: M (O 2)= M (CO 32-)= M (H 2SO 4)= M (NH 4+)= (3)有关计算:)有关计算: n = n = n = ((m 与M 关系)关系) m= m= m=[思考1]下列正确的是下列正确的是 (( ))A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质量、气体体积等)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B .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 水的质量均可计为18g 18g··mol -1C .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 水的质量均可计为18g 18gD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思考2]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1mol 任何物质中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个粒子;= g ,含有,含有 个 = ;含有;含有 NA = ,含有,含有 个电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2.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4.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5.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物质的量换算公式

物质的量换算公式

物质的量换算公式一、引言物质的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物质的量换算。

本文将介绍物质的量的换算公式及其应用。

二、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目。

在化学中,常用的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mol)定义为包含6.022×10^23个粒子的物质的量,这个数目也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

三、物质的量和质量的换算物质的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换算:物质的量(mol)= 质量(g)/ 相对分子质量(g/mol)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的比值。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摩尔物质的质量。

四、物质的量和体积的换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物质的量换算为体积。

这个换算涉及到气体的状态方程。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的量(mol)= 气体体积(L)/ 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其中,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1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近似为22.4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将气体的体积转换为物质的量。

五、物质的量和溶质的换算在溶液中,我们常常需要将溶质的质量换算为物质的量。

这个换算涉及到溶液的浓度。

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的量(mol)=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浓度(g/L)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六、物质的量和反应的换算在化学反应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这个换算涉及到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的量(mol)=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 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比 / 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比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精心整理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n(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②它把看不见的、不可量度的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的、可量度的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的一个完整的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

这种比值较相应的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

=摩尔质量大的质量就大。

=⑥ 1 mol分子(或原子)的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的6.02×1023倍。

⑦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的容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质。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1)考物质的状态: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为3NA为液态错,标准状况下,CHCl3(2)考分子的组成:10 g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0.25NA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的质量:任何条件下,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对,质量与条件无关(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602×1023个NO2分子。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基本单位1971 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的符号为mol,简称摩。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定义:0.012Kg i2C中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 A,约为6.02x1023。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x1023,这个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 A。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符号为M,单位g/mol (或g・mol-i),即i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四个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注意】:(1)状态,气体摩尔体积是指气态物质而言。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相等,与气体分子本身的构成和性质无关,气体和体积只随分子数目的多少而改变。

所以,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的体积必然相等。

(2)状况,一定量气体的体积是随着温度和压强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只有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才近似相等,这时含有相同分子数目的气体才会占有相同的体积。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通过PV=nRT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当气体处于0℃,1.01x105Pa时,即标准状况下,V m x 22.4 L/mol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推论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比:推论3:同温、同压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通过PV=nRT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量、度之间的关系为:溶质的物质的量士4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表达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例: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该市售浓硫酸中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

第七节 物质的量及其化学计算(过量、差量、混合物计算)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 制),只有7个基本物理量,它们有我们学过的质量、时间、长度、电流强度,还有为学习过的热力学温度和物质的量等。

其他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全是导出物理量。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n )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物质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单位为摩尔(mol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 mol 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个基本粒子。

3.1 mol 的标准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1 mol 的标准:国际单位制规定,1 mol 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个基本粒子。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0.012 kg 12C 所含碳原子数目定义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

23260.012 6.021101.99310A kgN kg-==⨯⨯ 为了使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更好地服务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可定义其单位为“1mol -个”,简写为“1mol -”。

所以在高中2316.0210A N mol -≈⨯。

【练习】完成下列填空:①1 mol H 2O 约含 个H 2O 分子,约含 个H 原子,约含 个电子,约含 个质子。

②1 mol H 2SO 4约含 个H 2SO 4分子,约含 个H 原子,约含 个个O 原子,约含 个电子,约含 个质子。

③约含233.0110⨯个H 2SO 4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用M 表示,单位为1g mol - 。

A N n N = m n M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量可以改为物质量D.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所表示的意义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书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物理量,是6.02×1023个粒子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D.1mol的标准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4.0.5mol氧气中含有A.1个氧原子B.约6.02×1023个氧原子C.1mol氧原子D.0.5个氧分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KClO3中含有3mol氧元素B.1molKClO3中含有3mol氧原子C.1molKClO3中含有1.5molO2 D.1molKClO3中含有1molCl-6.3.01×1024个H2SO4分子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0.5mol B. 1mol C. 5mol D. 10mol7.0.5mol H2O与0.5mol NH3中含有相同的A.质子数 B. 中子数 C. 分子数 D. 氢原子数8.下列数值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的是A.1mol Fe2+ 还原成单质需要结合的电子数B.1mol He 含有的原子数C.1mol H+含有的电子数D.1mol H2含有的质子数9.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液,若K+、Cl- 各0.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 0.5mol C. 0.15mol D.0.25mol10.在一定条件下Cl2与NH3反应生成NH4Cl 和N2,反应中转移1.2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还原剂为A.0.4 mol B. 1.6 mol C. 0.6 mol D. 以上都不是11.多少摩尔CaCl2溶解在1mol H2O 中,才能使Cl-与H2O 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 A.0.1mol B. 10mol C. 0.5mol D. 0.05mol二、填空题12.2 mol CO(NH2)2 中含有mol碳原子,mol氮原子,氢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数与mol H2O 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 公式法:当已知溶质的摩尔质量(Molar mass,M)和溶质的质量(m)时,可以使用公式C = m/MV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C。

其中,V是溶液的体积。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溶液泄漏或加入了溶质的溶液中。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溶液的体积为500毫升,其中含有5克的NaCl(摩尔质量为58.44 g/mol)。

首先,将溶质质量转换为摩尔数:n = m/M = 5 g / 58.44 g/mol ≈ 0.086 mol然后,将摩尔数除以溶液体积:C = n/V = 0.086 mol / 0.5 L ≈ 0.172 mol/L = 0.172 M所以,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0.172M。

2.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化学中。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化学反应来确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例如,假设我们需要确定一溶液中硫酸(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我们可以用一种浓度已知的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与硫酸反应并达到化学计量反应,从而确定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溶液(V1)放入滴定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如酚酞或溴酚蓝)进行标记。

然后,使用滴定管以滴定液的方式加入标有浓度的碱溶液(V2)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此时,根据滴定液的体积(V2)和已知的浓度,可以计算出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注意所有参数的单位一致性。

此外,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我们可以了解溶液的浓度程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优化工艺参数或计算药物的剂量等。

因此,准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对于实验结果和工程过程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算物质的量的公式

算物质的量的公式

算物质的量的公式
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如下:
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
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
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
4、c=1000mL/Lρ(密度)w/M
注:n(mol):物质的量;N:微粒数;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物质的量相关公式
1、n=N/NA
NA:阿伏伽德罗常数
2、n=m/M
M:摩尔质量
3、n=V/Vm
Vm:摩尔体积
平均摩尔质量:混合物利用平均摩尔质量求物质的量之比:平均摩尔质量=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组分可以是体积分数)。

高中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高中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1.复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论,浓度关系转换公式等的应用;3.熟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1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记为mol 。

【注意】①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且是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它的单位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单位名称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单位符号mkgsAKmolcd②物质的量只适合于微观粒子。

③“1mol 氧”无意义,用物质的量表示粒子时,应指明粒子符号或粒子种类。

1.2阿伏伽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把6.02×1023mol -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

【注意】①阿伏伽德罗常数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常量,其单位为mol -1。

②我们平时以6.02×1023mol-1作为N A 的近似取值,但须注意它只是一个约数,因此,用“约6.02×1023个”这样的表述来指称1mol 粒子的数量更为合适。

由于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粒子中的粒子数目,因此也就是将粒子数目转换为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n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和粒子数目(N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A A N n N N n NN N n =⋅⎧⎪=⇒⎨=⎪⎩通过公式可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数目之比:1122n N n N =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参与该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参与该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c C +d D ==e E +f F ,则:D DC C N nc d N n ==上式表示为每c mol C 物质与d mol D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e mol E 物质和f mol F 物质。

物质的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计算

关于物质(d e)量(d e)计算1、物质(de)量(de)基本概念(1)物质(de)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de)集合体.符号:n(2)摩尔:物质(de)量(de)单位.符号:mol(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de)量(de)物质所具有(de)质量.符号:M单位:g/mol,单位:mol-1(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12C所含碳原子(de)个数.符号:NA(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de)量(de)气体所占(de)体积.符号:Vm单位:L·mol-1(6)物质(de)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de)物质(de)量.符号:c单位mol·L-1(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de)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de)粒子三个概念间(de)关系:物质(de)量(n)-摩尔(mol)-NA(物理量)(单位)(标准)2.有关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计算:)=(c×V)(1)n=(m/M)=(V/Vm)=(N/NA(2)有关物理量之间(de)相互关系建立物质(de)量(de)好处在于: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de)实质;②它把看不见(de)、不可量度(de)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de)、可量度(de)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de)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de)一个完整(de)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de)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de)体积比.这种比值较相应(de)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de)量(de)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3.有关物质(de)量(de)八关系:①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即近似为×1023个粒子.②1mol任何物质(de)质量,以克作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de)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离子质量等)③对于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de)物质,物质(de)量相同,所含分子数或原子数相同.④对于相同质量(de)两种物质而言,摩尔质量与物质(de)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大(de),物质(de)量则小.M1n1=M2n=⑤对于相同物质(de)量(de)两种物质而言,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即摩尔质量大(de)质量就大.=⑥1mol分子(或原子)(de)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de)×1023倍.⑦不同元素(de)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de)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de)量之比.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de)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5、配制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de)问题:(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de)容量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de)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de)液体溶质.(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de)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de)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de),而容量瓶(de)规格是有限(de),常用(de)有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de)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3)在配制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 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de)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4)定容后(de)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de)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de)情况,这时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de)玻璃仪器(注意与量筒对比).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实验误差(de)主要原因: ①称量时引起(de)误差,使所配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高或偏低 ②用于溶解稀释溶液(de)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de)物质(de)量减少,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③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 ④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俯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减小,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大.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1)考物质(de)状态:标准状况下,中含有(de)氯原子数目为3NA 错,标准状况下,CHCl 3为液态(2)考分子(de)组成:10g 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de)质量:任何条件下,48gO 3气体含有×1023个O 3分子 对,质量与条件无关(4)考含同位素(de)摩尔质量:18gD 2O 中含有(de)质子数目为10N A错,D 2O(de)摩尔质量是20g/mol,18gD 2O(de)物质(de)量为,含质子数目为9N A (5)考溶液(de)组成:LNa 2CO 3溶液中含有(de)CO 2-3数目为.错,CO2-3会水解,比小(6)考电子转移: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de)电子数一定为××1023错,Fe过量时失去(de)电子数可以为××1023(7)考化学键(de)数目:晶体中含有(de)硅氧键数目为××1023对(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气体含有×1023个NO2分子.错,NO2有一部分转化为N2O48.用浓溶液A用质量分数表示配制稀溶液B用物质(de)量浓度表示求所需浓溶液(de)体积V(A)C(B)×V(B)×M=(A)×V(A)×(A)(mol/L)(L)(g/mol)%(mL)(g/cm3)物质(de)量浓度与溶质(de)质量分数之间(de)换算:c×V×M=×V×(mol/L)(L)(g/mol)%(mL)(g/cm3)c=令V=1L=1000mL,则得:c=稀释规则:稀释前后溶质(de)质量和物质(de)量不变.m浓×浓=m稀×稀V浓×浓×浓=V稀×稀×稀c浓×V浓=c稀×V稀混合规则:混合前后溶质(de)质量不变.m1×1%+m2×2%=m3×3%,式中,m1+m2=m3(质量有加和性)c1V1+c2V2=c3V3,若告诉混合后溶液(de)密度,则有体积效应,即V1+V2V3(体积没有加和性),混合后溶液(de)体积要根据混合溶液(de)密度来计算.9.阿伏加德罗律(de)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气体具有同数(de)分子.P:气体压强(单位:Pa)V:气体(de)体积(单位:L)n:气体分子(de)物质(de)量(单位:mol)T:温度(单位:K)R:常数在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进行计算,这时可利用阿氏定律及其有关关系来计算.气体摩尔体积1.适用范围气体摩尔体积(de)适用范围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与(de)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de)体积约为.由这一定律可知: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物质(de)量(de)分子;②同温同压下任何混合气体(de)分子总数与相同状态下(de)各纯气体(de)分子数之和相同.并且还可推出气体反应定律:在有气体存在(de)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分子数之比,物质(de)量之比,也是相同状态下气体体积比.10.有关气体体积(de)八关系:①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有(de)体积都约为.②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气体具有同数目(de)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③有关气体体积(de)计算中,质量、体积和物质(de)量(de)对应单位是“g—L—mol”.④相同体积(de)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即摩尔质量大(de),质量大,=⑤相同质量(de)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与物质(de)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大(de),物质(de)量小,分子数少.=⑥比较两种气体(de)轻重,可看密度,最好看相对分子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大(de),密度大.⑦混合气体可看成一种纯气体对待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不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按下式计算:=M1×n1%+M2×n2%+……=M1×V1%+M2×V2%+……⑧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也是物质(de)量之比,还是相同条件下气体(de)体积比.(气体反应定律)11.求混合气体气体间不发生反应(de)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物质(de)量定义法:=2密度法:=×224mol/L3平均值法:混合气体可看成一种气体,不过平均分子量应按下式计算:=M1×n1%+M2×n2%+……=M1×V1%+M2×V2%+……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⑴物质(de)量就是物质(de)数量⑵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⑶1摩尔苹果⑷只有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mol⑸1mol二氧化碳(de)质量和二氧化碳(de)摩尔质量都是44克⑹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1023⑺1摩尔(de)氯化钠溶于1升水中形成溶液,其物质(de)量浓度为1mol/L⑻气体(de)体积大小(de)主要决定因素是气体(de)微粒数目和微粒间距(9)摩尔是物质(de)量(de)单位,每摩尔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10)物质(de)量是能把物质(de)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de)一个物理量.( )(11)95gMgCl2中含有×1023个Mg2+和×1023个Cl-.( )(12)×1023个Na+(de)质量等于23g.(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de)说法正确(de)是( )A.水(de)摩尔质量是18gB.2molH2O(de)摩尔质量是1molH2O(de)摩尔质量(de)2倍C.任何物质(de)摩尔质量都等于它(de)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水(de)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de)9倍3.147gH2SO4(de)物质(de)量是________;(de)质量是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molH,含有________molO;2molH2SO4中含有硫酸分子数为__________个,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个.4、下列说法中正确(de)是( )A.摩尔既是物质(de)量(de)单位又是物质(de)质量单位B.物质(de)量既表示物质(de)数量又表示物质(de)质量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kg12C中含有(de)碳原子数目D .1molH 2O 中含有10mol 电子 5、下列说法正确(de)是() A.71 g 氯相当于2mol 氯B.每摩尔物质中含有×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2 g 12C 所含(de)碳原子数 中含有3mol 氧元素6、如果1 g 水中含有m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m91.9m .2m 相同质量(de)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de)是 A .CH 4B .N 2C .COD .O 28.相同质量(de)H 2SO 4与H 3PO 4中(de)氢原子数之比为A .2:3B .3:2C .1:2D .2:19.0.5L1mol/LFeCl 3溶液与0.2L1mol/LKCl 溶液中(de)Cl -(de)数目之比A .5:2B .3:1C .15:2D .1:310.amolO 2气体和amolO 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一定正确(de)是A .体积相同B .质量相等C .原子数相等D .分子数相等 11.0.5molNa 2SO 4中所含(de)Na +离子数为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12.250ml4mol/L 盐酸中含有个Cl -,配制该溶液需标准状况下(de)HCl 气体L,该HCl气体与g(de)O 3具有相同(de)原子数.13.下列有关0.1mol ·L -1 NaOH 溶液(de)叙述正确(de)是A .1L 该溶液中含有NaOH40gB .100ml 该溶液中含有OH -0.01molC .从1L 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de)NaOH 溶液(de)浓度为0.01mol ·L -1D .在1L 水中溶解4gNaOH 即可配制得0.1mol ·L -1NaOH 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de)是()A.氮原子(de)质量就是氮(de)相对原子质量B.氢氧化钠(de)摩尔质量是40 g 中含有1molH 2D.氩气(de)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de)相对原子质量 15、0.8g 某物质含有×1022个分子,该物质(de)式量约为() A 、8B 、16 C 、64D 、160 16、下列叙述正确(de)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de)物质,它们(de)物质(de)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de)量(de)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de)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de)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de)量浓度(de)强酸中所含(de)H +数一定相等 17、下列说法不正确(de)是()A .磷酸(de)摩尔质量与×1023个磷酸分子(de)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 .×1023个氮分子和×l023个氢分子(de)质量比等于14:1C .32g 氧气所含(de)原子数目为2××1023.D .常温常压下,××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18、下列说法正确(de)是()A .标准状况下22.4L/mol 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de)体积不可能为22.4L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都含有约×1023个分子D .1molH 2和O 2(de)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de)体积约为22.4L19、在两个容积相同(de)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2H 和2Cl (de)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de)气体一定具有相同(de)()A .原子数B .密度C .质量D .质子数20、用蒸汽密度法测定物质(de)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常用(de)方法.现测得0.3g 某挥发性液体化合物样品在挥发时排出(de)空气在标准状况下是40mL,则该化合物(de)相对分子质量是()A .85B .168C .310D .34021、标准状况下,由CO 和2H 组成(de)混合气体(de)质量为,则混合气体(de)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此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de)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L ;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固体增重___________g.22、今有300mL 421SO Na L mol 1.0-⋅溶液、41MgSO L mol 1.0mL 200-⋅溶液和1L mol 1.0mL 100-⋅342)SO (Al 溶液,这三种溶液中-24SO (de)浓度之比为():1:1 :2:1 :2:3 :1:323、16g 氢氧化钠溶于一定量水中得到200mL 溶液,则该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A .1mol/LB .2mol/LC .3mol/LD .L24、200mL 密度为mL 、质量分数为31%(de)硝酸(de)物质(de)量浓度为()A .1mol/LB .3mol/LC .6mol/LD .L 25、某10%(de)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20%(de)NaOH 溶液,则该20%(de)NaOH 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A .LB .LC .7mol/LD .L2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de)是() ℃时,pH=13(de)(OH)2溶液中含有(de)OH-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与过量(de)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C.室温下,乙烯和丁烯(de)混合气体中含有(de)碳原子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甲醇中含有(de)氧原子数为27、将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de)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de)化学式为( )28、.将15mL2mol·L -1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L -1MCl n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de)M n+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 值是()29、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de)Na 2CO 3样品(de)纯度,现将w 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g,则该样品(de)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 2-53w 1)/(31w 1) (w 1-w 2)/(31w 1) C.(73w 2-42w 1)/(31w 1) D.(115w 2-84w 1)/(31w 1)30、质量相等(de)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de)原子个数之比是() A .1:2B .1:4 C .11:14D .1l :2831、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de)分子数一定相等(de)是()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de)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de)N 2和C 2H 4 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de)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de)O 2和H 232.由CO 2、H 2和CO 组成(de)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de)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de)体积比为()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33.由X 、Y 两元素组成(de)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B 气体,则B(de)化学式为() A .X 2B .Y 2X 2 C .XY 2D .X 2Y 434.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de)是() A .H 2SO 4·19B .H 2SO 4·H 2OC .H 2SO 4·SO 3D .SO 3·109H 2O35.两种气态烃组成(de)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和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de)是:混合气体中()A .一定有甲烷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一定没有乙烷D .一定有乙炔36.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de)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de)相对原子质量为3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de)是() A .·L -1稀硫酸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 B .1mol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 .2.4g 金属镁与足量(de)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D.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3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de)是() A .9g 重水所含有(de)电子数为5N AB .1molMgCl 2中含有离子数为N AC .7.1g 氯气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de)电子数为D .1molC 10H 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39、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5FeS 2+12H 2O ═7Cu 2S+5FeSO 4+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de)是()A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 .5molFeS 2发生反应,有10mol 电子转移C .产物中(de)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 2只作还原剂22.4ax A.b11.2ax B.b5.6ax C.b2.8ax D.b40、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2H 2S+02═2H 2O+2SB2H 2S+3O 2═2H 2O+2SO 2 C .C 2H 4+3O 2═2H 2O+2CO 2D .C 4H 8+6O 2═4H 2O+4CO 2(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de)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系式d 前=d 后和P 前>P 后(de)是;符合关系式d 前=d 后和P 前=P 后(de)是(请填写反应(de)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de)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系d 前>d 后和V 前>V 后(de)是;符合d 前>d 后和V 前>V 后(de)是(请填写反应(de)代号).41、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de)水吸收氨气后制得物质(de)量浓度为1L mol 0.12-⋅、密度为1mL g 915.0-⋅(de)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de)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de)相对分子质量为,水(de)密度为1mL g 0.1-⋅)42、在100g 浓度为1L mol 18-⋅、密度为1mL g -⋅ρ(de)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de)水稀释成1L mol 9-⋅(de)硫酸,则加入水(de)体积()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D.等于mL 100ρ43、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560体积氨.求:(1)所得氨水中溶质(de)质量分数(2)若测得上述氨水(de)密度为1mL g 91.0-⋅,则此氨水(de)物质(de)量浓度为多少(3)取此氨水10mL,加水稀释到1L,所得稀氨水(de)物质(de)量浓度为多少 44、若以1w 和2w 分别表示浓度为1L mol a -⋅和1L mol b -⋅氨水(de)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de)是(氨水(de)密度比纯水小)()A.21w w 2=B.12w w 2=C.12w 2w >D.121w 2w w <<45、实验室需用480mL 1L mol 1.0-⋅(de)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de)是()A.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46.将标准状况下,将VLHX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 3,则此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mol/L )为() A .)2240(1000+MV V ρB .)2240(100+MV V ρ C .ρ)1.0(4.22+V MVD .100V ρM (MV+2240)47.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 ·nH 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 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g/cm 3(de)饱和饱和溶液VmL,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de)是()A .该饱和溶液(de)质量分数为%)18(100MV Dn M A -B .X 在25℃时(de)溶解度为AnBM n M A 18)18(100+-C .该饱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1)(1000-⋅+L mol MB A DAD .该饱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11000-⋅L mol MVDA48、意大利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型(de)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关于O4(de)说法正确(de)是( )A .一个O 4分子由两个O 2分子构成B .O 4是一种单质C .等质量(de)O 4和O 2含有相同数目(de)分子D .O 4是一种化合物49.下列说法正确(de)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含有(de)分子数为B .标准状况下,和O 2(de)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60g 乙酸(de)体积是D .1molSO 2(de)体积是50.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de)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 4(de)是( )51.标准状况下(de)甲烷和一氧化碳(de)混合气体,其质量为,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混合气体中甲烷(de)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de)质量为________.等质量混和等体积混和例题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体积(de)水中,稀释后HNO 3(aq)中溶质(de)质量分数是() B.<.>.≤(条件转换法):先把“等体积”看作“等质量”,则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HNO 3(de)质量分数为:w 混==35%,而等体积混合时水(de)质量小于HNO 3(aq)(de)质量,则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进行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de)密度大(de)液体,这里是70%(de)HNO 3(aq),故其质量分数大于35%.问题1:浓度为25%(de)1g 氨水(ρ=·cm -3)与1g 纯水混合后,所得溶液(de)质量分数为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问题2:浓度为25%(de)1ml 氨水(ρ=·cm -3)与1ml 纯水混合后,所得溶液(de)质量分数为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问题3: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质量(de)水中,稀释后HNO 3溶液(de)质量分数是<C.>D.≤问题4: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体积(de)水中,稀释后HNO 3溶液(de)质量分数是B.<C.>D.≤。

物质的量及计算

物质的量及计算

物质的量及计算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1、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mol-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A个CO2分子,约为×1023个。

三、摩尔质量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2、单位:g/mol或kg/mol例:1molCO2的质量为44g,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四、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单位:常用的是:L/molV——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V——气体的体积(单位常取:L),mn——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L/mol。

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mol。

5、用到mol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O、乙醇等。

如H2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

第3讲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第3讲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2010 年高考四川卷)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 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 所得溶液 的密度为 ρ g/mL,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 为 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ρ=(17V+22400)/(22.4+22.4 V) B.w=17c/(1000 ρ) C.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5、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 单位:mol/L 符号:C 公式:C=n/V(aq)= 1000ρω/M 注:1)体积为溶液的体积而不 是溶剂的体积 2)换算时注意体积的单位mL与L 3)稀释时:n=C1V1=C2V2
例:将标准状况下的 aLHCl溶于 1000g水中,得到的溶液密度为 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 b g/cm 浓度是( D )
3.阿伏加德罗常数类试题易错点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 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 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考查气体摩 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 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 SO3、己烷、CCl4、HF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 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 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 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答案】 B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配制及误差分析 配制100mL 1.配制步骤 1mol/LNaCl 计算→称取或量取→溶解或稀释 →冷却→转移→洗涤→振荡→ 定容→摇匀→倒瓶贴签
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 (1)量筒或托盘天平 (2)烧杯 (3)玻璃棒 (4)容量瓶 (5)胶头滴管
注:容量瓶的使用 (1)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 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精确至0.01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基本单位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的符号为mol,简称摩。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定义: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 A,约为6.02 X1023。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 6.02X1023,这个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 A。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符号为M,单位g/mol (或g • mol-1),即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四个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注意】:(1)状态,气体摩尔体积是指气态物质而言。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相等,与气体分子本身的构成和性质无关,气体和体积只随分子数目的多少而改变。

所以,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的体积必然相等。

(2)状况,一定量气体的体积是随着温度和压强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只有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才近似相等,这时含有相同分子数目的气体才会占有相同的体积。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通过PV=nRT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Vn 二V m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m当气体处于0C, 1.01 xi05Pa时,即标准状况下,V m ~ 22.4 L/mol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1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V i _ n i _ N iV 2 门 2 N 2推论2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比:m i _ M im2 M 2推论3 :同温、同压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几 _ m i _ M iP2 m2 M 2(通过PV=nRT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i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例题:例1、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消耗H +和生成的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 : 4,则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 1B.1 : 2C.1 : 3D.2 : 3例2、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烯和丙烯等物质的量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75N AB. 室温下,pH=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的 OH -离子数目为0.1N 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22.4L (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 5NH 4NO 3 = 2HNO 3 + 4N 2个+ 9H 2O ,若生成28g 还原产物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例3:常温常压下,往密闭容器中充入两种气体后不久,测得容器内最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为49g/mol ,则充入的气体可能为( )A. C 2H 2 和 HCIB. SO 2 和 H 2SC. NH 3 和 HCID. NO 和。

2例4:设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7gC n H 2n 中含氢原子数为 N AB. 4.6 g SO 2、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中子数为 2.3N AC. 在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仲,每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数为 2N AD. 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 N A 个电子,阳极溶解 32 g 铜例5:在常压和500C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 Ag 2O , Fe (OH )3 , NH 4HCO 3, NaHCO 3完全分 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 2、V 3、V 4。

体积大小顺正确的是()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C Bn BV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例: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1.84g/cm3.计算该市售浓硫酸中 H 2SO1的物质的量浓度。

C BnB1000 T wMg/molA. V3 >V2> V4> V1 B . V3> V4 >V2> V1 C. V3> V2> V1>V4D . V2> V3 >V1> V4例6: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cm3,质量分数为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p =(17V+22400 )/ (22.4+22.4V)B .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D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I固体,则溶液的pH值一定会减小例7:在20 C, 1个大气压下,将三个分别盛满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的等容积烧瓶分别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当水进入烧瓶中,并使气体充分溶解后(假设试管中的溶液不向外扩散),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 : 1 : 1B.3 : 3 : 2C.1 : 2 : 3D.1 : 1 : 2例8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例9: 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 1L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 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一「一一一-_一一,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 A例10: 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L 1.0mol/L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位2N。

B.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C. 25 C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D. 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练习:1. 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 Feb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 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 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甲苯含有6N A个C- H键B. 18g HzO含有10N A个质子C. 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 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Q中生成N A个SQ分子4. 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A.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N AB.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亍N AC. 燃烧时消耗的Q —定是丄二LD •所含原子总数为N A145. 把500mL有BaC2和KCI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 (b-2a) moI/LB. 10 (2a-b) moI/LC. 10 (b - a) mol/LD. 10 (b- 2a) mol/L6.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甲醇中含有C- H键的数目为4N AB. 25C,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D. 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7.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 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 7C. 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 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C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 AB. 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C. 在反应KIQ+6HI=K+3b+3H2O中,每生成3molb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 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 H键数为4N A9.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C 时,PH=13的I.OLBa (OH ) 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2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 2与过量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O.2N A C •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5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10.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gCT 中含 4NA 个 C- H 键B. 1mol . L 'NaCl 溶液含有 NA 个 NaC. ImoI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个 NA 个NO 分子D. 常温常压下,22.4LCQ 中含有NA 个CQ 分子11. 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A 、B 、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 次为V A 、V B 、V c ,己知V B =2V C ,且V A =V B +V C ,则在A 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 的化合价为( )12. 某元素X 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 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Q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W A 族 D .第V A 族物质的量专项训练1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46 g NQ 含有氧原子数为2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 N?含有的分子数为N AA. +1B. +2 C .+3 D .+4 2.8 克与氧气充分作C. 1 L 1 mol?L1 AI2 (SQ) 3溶液中含SQ2-数目为N AD. 1 mol Fe在足量C2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2N A2. 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说法正确的是()A. 22 g 2H218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C- H键数目为0.5N AC. 0.1 moI/L的NaF溶液中所含F的数目小于0.1N AD.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0和Na?O2的混合物,钠失去0.5N A个电子3.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 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4. 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 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 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2n A个原子D. 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O2,失去个2n A电子5.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6 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电子总数为1.6N AC•溴乙烷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加入AgNO3有浅黄色沉淀生成D. 26克C2H2、苯、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所含碳原子数为2N A6•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L「1NaCl溶液含有N A个Na+B. 1mol C2与足量的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 z O和N&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D. 铁和酸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的22.4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 A7. 设N 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6g由O z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8N AB. 实验室分别用KCIO和H2O2制取3.2gQ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4N AC. 25C时,1L PH=1的稀硫酸中约2N A个H+D. 标准状况下,22.4L SO所含分子数N A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标况下,4.48L氦气和重氢气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为0.4N AB. 在含有4molSi- 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 N AC. 7.8克过氧化钠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0.4N AD. 28克N60单质中(如图),含的N- N键(c键)个数为3 N A9.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78g Nc t 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2N AB. 25°C、101.3kPa时,11.2L f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4C、101.3kPa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 AD. 2L 1mol/L N^SQ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 A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2g金刚石中含c键数为4 N AB. 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自NC. a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所含碳氢键数目为——14D. 30g甲醛中含n键数为N A1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温度下,纯水pH=6,该温度下1L pH=10的氨水中含有OH「数目为0.01N AB. 0.1mol?L「1的AIC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Al为0.1N AC. 足量的Zn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为0.4N AD. 42gQH6和G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 A1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mol?L-1的Na z SQ溶液中含有4 N A个Na+B. 将含有0.1 mol FeC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足量沸水中,得到Fe (OH)3胶体数目为0.1 N AC•在标准状况下,11.2 L氖气中含有N A个氖原子D. 7.8 g N Q O2中阴离子数目为0.1N A1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HF中所含电子数为10N AB. 10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C. 1mol?L「1 Na^CQ溶液中,CQ2「的数目小于N AD. 1 mol 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14.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 gH218Q含有的中子数为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HC2含有的分子数为0. l N AC. 1 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 AD. 常温下,pH=6的纯水中OH「的数目为10「8N A15. 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共含有ClB.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LC. 7.8gNa 2Q 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是0.1N AD.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个数为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