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寓言四则《杞人忧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作品
吕不韦(?—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 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 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不韦集合众门客共同编撰,成书于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 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 炉,为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因书出众手,各记所闻,风格不尽一致,所以被列为杂家著作。全书共 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该 书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说理富有逻辑性,其中《刻舟求剑》《循表 夜涉》等寓言故事流传至今。




寓言四则(之二)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学习引导
l.了解古代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 2.掌握“及、道、对、亡、晓、行止、奈何、只使、舍然”等词 语的意义和用法。 3.通读课文,体会寓言传达的道理,做一个有独立思考精神、志 向高远而不过分纠结无用细节的人。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有 闻 而 传之者:“丁氏 有人听说这件事并传播开来:“丁家
穿井得 一 人。”国人④
道⑤ 之, 闻 之 于 宋君⑥。 宋君
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这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
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⑦曰: “得 一 人之使⑧, 非得 一人 于井中也。”求闻 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人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而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A.不若.无闻也/未若.柳絮因风起 B.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 C.吾穿井得.一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闻.而传之者/求闻.之若此
【 解 析 】 A. 比 得 上 ; B. 待 , 等 到 / 来 得 及 ; C. 得 到 / 同 “ 德 ” , 感 恩,感激;D.知道,听说/消息。
返回导航
5.因往晓.之
(古义:告知,开导;今义:明白,知道)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使②①使得.内一外人异之法使.地
一词 多义
若②①不求若闻.之无闻若.也此 ③若.屈伸呼吸
之②①得闻一之.人于之宋.君使
闻②①求有闻闻..之而若传此之者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动词,使用,使唤 动词,致使,让
动词,像 动词,及,比得上 代词,你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其 人曰:“天果
积 气,日月星宿,不当 坠 耶?”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晓之 者曰:“日月星宿, 亦积气 中 之有光耀者,只使⑨坠,亦不能有所中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能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
杞人二忧:星坠 晓之者:光耀者
伤⑩。” ⑨只使:纵使,即使。 么伤害。”⑩中zhònɡ伤:伤害。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其 人 曰:“奈地坏
何?”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 之 者曰:“地, 积
块⑪耳, 充塞 四 虚⑫, 亡 处 亡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一个地方
块。 若躇步蹈⑬,终日 在地上行止,奈 何忧 其 坏?” 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杞人三忧:地坏 晓之者:积块耳
⑪积块:聚积 的土块。⑫四
虚:四方。⑬躇chú步跐cǐ 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其 人 舍 然⑭ 大喜,
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第1、第2句:丁氏 表述不清,产生歧 义。这是讹传的原 因之一。
①宋:西周及
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②溉汲ɡài jí:打水浇
春秋战国时
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③及:待,等到。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固定句式“奈……何”相当于“拿……怎么办”)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穿井得一人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
)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一人居外。及.
(
)其家穿.(
)井,告.(
)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 闻.(
) 而 传.(
)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杞人忧天
《列子》
第1段:杞人忧天塌
杞国有人 忧天 地崩坠,身 亡①所 寄, 废②寝
食 者。 地 陷 而 茶 饭 不 思 ,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会无处容身,以至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夜不能寐。
①亡wú:无,没有。
②废:废弃,停止。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又有
忧③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④之,曰:“天, 积 气⑤耳,亡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
处 亡 气。
若⑥ 屈 伸 呼 吸,终日 在天中 行止⑦,

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家无井而出.溉汲/不敢出.一言以复 B.常一人居.外/不可久居. C.国人道.之/不足为外人道.也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从里到外,与“入”相对/发出;B.居住/停留;C.说,讲 述;D.在/引出比较的对象,比。
晓之者 亦舍 然 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⑭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
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第7段:经过开导, 皆大欢喜。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1.结构简图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2.主题归纳 《穿井得一人》通过以“穿井得一人”的意思在流传过程中变质的 故事,告诉人们,勿以讹传讹,凡事需亲身调查方可弄清真相。 《杞人忧天》通过杞人忧天,晓之者劝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消除 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侧面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自然和未知 宇宙的探索精神。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3.写作特色 《穿井得一人》语言诙谐幽默。这则故事讲述一个多义句被误解而 传为谣言,最后谣言被澄清的可笑过程。故事的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 不禁令人发笑,在笑声中教育了人们勿轻信谣言。 《杞人忧天》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则寓言通过言语对话表 达双方观点,一问一答之间推动寓言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连贯如一, 层次分明。
(
)道.(
)之,闻.(
)之于宋君。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
)曰:“得.(
(
),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求闻.(
(
),不.若.(
)无闻也。
)一人之使. )之若.此.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2.文言词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返回导航
课文全解全析 助读整体感知 积累一表梳理 训练分类达标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① 之 丁氏,
家 无 井 而 出溉汲②, 常 一人 居外。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去打水,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
及③其家 穿 井,
告 人曰:“吾穿 井 得 一人。”
之 若 此, 不若 无 闻 也。 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④国人:指居住在国 都中的人。⑤道:讲
述。⑥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⑦对:应答,回答。⑧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第3句:闻而传之者 未经调查就传播开 去,这是讹传的原 因之二。 第4句:国人乐于接 受这种离奇传闻, 这是讹传的原因之 三。 第5、第6句:宋君 不人云亦云,调查 事件源头,获得真 相。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其人曰:“天果.(
)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坠,
晓之者曰:“地,积.块.(
)耳,充塞四.虚.(
块。若躇步 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亡处亡
其人舍.然.(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3.重点句子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4.综合理解。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B.“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 穿井得一人。’”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 C.短文《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 局。 D.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 误传。 【解析】意思不相同,前者是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后者是指 “得到一个人”。
杞人忧天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杞国有人忧.(
)天地崩坠,身亡.(
)所寄,废寝食者。
又 有 忧 彼.(
) 之 所 忧 者 , 因.(
) 往.(
) 晓.
(
)之,曰:“天,积.气.(
)耳.(
),亡.(
)
处亡气。若.(
) 屈 伸 呼 吸 , 终 日 在 天 中 行.止.(
),奈.何.
(
)忧崩坠乎?”
返回导航
代词,这件事 助词,的
动词,听说 名词,消息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词类 活用
特殊 句式
1.闻.之于宋君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担忧)
1.倒装句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词短语后置,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2.固定句式
奈地坏何?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5.简答题。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答案】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 得。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1.及其家穿.井 (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穿戴)
古今 异义
2.国.人.道之 (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今义:指中国人) 3.身亡.所寄 (古义:无,没有;今义:指死亡) 4.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今义:诬陷,恶意造谣)
)大喜,晓之者亦.(
)舍然大喜。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2.文言词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B.终日在地上行止./止.有剩骨 C.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 D.其人舍然.大喜/公欣然.曰 【解析】 A.太阳/每天;B.停留/仅,只; C.于是,就/趁,乘; D.……的样子。
何⑧忧 崩坠 乎?” 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③忧:担忧,发愁。此处是为动用法,意为“为……担忧”。④晓:告知, 开导。⑤积气:聚积的气体。⑥若:你。第二人称代词。⑦行止:行
动,活动。⑧奈 何:为何,为什么。
第2-6段:开导者 解三忧。
杞人一忧:天崩 晓之者:积气耳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返回导航
初中古诗文全解一本通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是战国前期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 的古代资料编著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和 神话传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先秦散文 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愚公移山》《歧路亡羊》 《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齐人攫金》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民 间创作所特有的清新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今天的我们仍有一 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