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观看《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的视频。
2.温习三则神话的情节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神话具有想象力的特点与课文主旨。
2.在课文情节内容的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敢于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明确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与精卫填海的动机。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难点
1.体悟三则神话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与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扩写能力。
●教学方法
1.鉴赏法
2.讨论分析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等
(二)素材准备
女娲补天与精卫填海的视频、问题探究等文字材料
通用教案
个性化教案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投影显示:
一、问题探究
看完了视频,大家请思考下列问题:
1.三则神话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女娲补天--天塌地陷--补天、撑地、济冀州、止洪水--苍生得救夸父逐日--与日赛跑--喝干黄河渭河、又向北寻水--渴死在中途精卫填海--葬身大海--衔西山之碎石、树枝投入东海--不详2.《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神话具有想象力的特点?
“四极废”、“九州裂”、“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积正”等,这些语句体现了神话的具有想象力的特点。3.为什么说上述语句体现了神话的想象力的特点?
因为:①这些语句所描绘的情形不是现实中所真正发生的,是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其目的是想要强调远古时代先民生存环境之恶劣,这样更能突出女娲的形象特点与伟力。4.《精卫填海》这则神话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神话的想象力的特点?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等。
5.为什么说这些语句体现了《精卫填海》这则神话的想象力的特点?
因为:①这些语句所描绘的情形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真正发生的;
②作者运用夸张想象的表现手法,在强调远古时代先民生存环境恶劣的同时,突出了精卫(远古先民)敢于向自然挑战的顽强不屈的意志与精神。
6.想一想,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动机与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动机”是指推动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念头和动力,“目的”指的是想要达到/得到的地点、程度、效果/结果等,二者不能混淆。
女娲的动机是通过补天以救苍生;夸父与太阳赛跑以比较谁快;而精卫不懈地填海企图使天堑变通途。
7.《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三则神话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三则神话的主人公通过补天、逐日、填海表现了远古先民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敢于向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伟大精神,以及追求光明和幸福的美好愿望与坚定信念,这是三则神话故事所蕴涵的深层的思想感情。
8.这三则神话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说,通过学习这三则神话,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我们应该学习远古先民勇于奉献、敢于挑战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要发挥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作业
1.找出《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中体现神话想象力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在课文所给情节内容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要求: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女娲补天--天塌地陷--补天、撑地、济冀州、止洪水--苍生得救
夸父逐日--与日赛跑--喝干黄河渭河、又向北寻水--渴死中途
精卫填海--葬身大海--衔西山之碎石、树枝投入东海--不详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预备知识
了解神话
古时候,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像日月出没,电闪雷鸣等,缺乏科学解释,以为有“神”支配,大胆想像,创作了神话。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它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它的特点是: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或神都具有超人的力量,他们能随心所欲。神话的情节比较曲折,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我国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古籍中。
《山海经》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作者已无可考。成书约在战国时代,全书十八卷,记述了古代传说中的山川、道理、部族、物产等,保存了很多远古神话传说,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地理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原书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今仅存内篇。本书思想接近道家,但也杂糅先秦名家学说,书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资料,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女娲补天》选自《淮南子》。
(lǎn)颛(zhuān)鸷(zhì)攫(jué)鳌(áo)
涸(hé)狡(jiǎo)鸠(jiū)柘(zhè)喙(huì)堙(yīn)
课本知识导学运用
课文解读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远古的时候,天的四边都崩塌了,大地塌陷崩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能把大地全部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蔓延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燃烧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休止。凶猛的野兽吃掉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了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抓走了老人和孩子。在这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折断大海龟的脚来支撑天的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角,杀掉黑龙救助冀州,积存芦灰止住泛滥的洪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补好了,天的四边端正了,洪水不再泛滥了,冀州平安了,狡虫死,颛民生。猛兽死掉了,善良的人民才得以生存。
女娲:古代神话中人类始祖。传说她开天辟地时用黄土造人,创造了人类。
四极:古人有“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式观念。认为穹窿形的天是靠四根擎天柱支撑在大地四个角落上。
你知道关于宇宙,关于创世的其他神话传说吗?
对偶“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请再举出文中对偶的例子。
这里写的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神话以高度的想像力,塑造了一个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雄伟气魄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