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合集下载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文(3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文(3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文摘要]社会经济的和谐良态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有力支撑就是强大的财政收支后盾。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理论上能够基本满足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整的需要。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财政支出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有限的财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更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提出新课题。

如何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实现有成效的“用之于民”引起人们的____。

本文也就此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重要性1.财政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支出也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保证财政分配资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而我国目前由于财政支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支出监督缺乏、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保障不管是财政管理的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对提高整个财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落实____的客观要求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在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对资源分配的管理和协调,其必须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____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各个行政事业部门也必须以此为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开展工作。

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转换理财观念,服务于____的新的管理理念,规范财政管理,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浙江财经政府预算2014复习资料

浙江财经政府预算2014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就公共财政而言,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及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P32.部门预算:部门预算反映各本级部门所属所有单位全部收支的预算,由部门机关及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P423.预备费:不规定具体用途的当年财政后备,预算法规定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的1%~3%,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4.预算年度: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是指编制和执行预算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

P355.预算管理标准周期:预算管理标准周期就是从时间序列上将预算管理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标准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实施时限、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步骤等作出统一的制度规范。

P366.零基预算: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P1137.定员定额:定员是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或工作量,对人员编制或定员比例规定人员指标制度。

定额是指国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补偿及消耗或利用方面所规定的各种经济制度。

P1378.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该账户无余额。

P1619.预算周转金:指各级政府为调剂年度内季度收支差额。

10.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根据收支的性质,将政府收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中加以反映。

P111简述1.简述政府预算的职责功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财政分配功能:政府预算是财政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

财政分配是指财政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集中必要的资金,用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发挥作用机制。

政府总预算直接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资源,国家通过税收、公债、上缴利润等分配工具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及个人手中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集中起来,形成政府预算收入,然后国家根据社会共同需要,将集中的预算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保证重点建设、行政、国防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需要,为公共产品提供必要的财力保证。

财政学04公共支出理论

财政学04公共支出理论

*
4.2.4 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公共支出微观增长模型:试图按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各个因素,来说明公共支出的增长途径。
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1)对公共部门最终产出的需求;(2)公共部门的生产方式(要素组合的改变);(3)公共部门的生产质量;(4)要素价格。
*
4.2.5 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部门要素价格和公共支出
国家管理支出(维持性支出)
*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5)各项补贴支出
工资补贴、物价补贴等。
(4)国防支出
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专项工程、其他与国防有关的支出。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3.89%
90.44%
窄口径
29.03%
-11.64%
71.38%
折衷口径
34.90%
-5.77%
85.81%
现状
*
4.1 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发生的支出。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依据市场和资本的意愿进行的政策选择。社会一旦决定了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等,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 直接公共支出: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 间接公共支出:政府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导致私人部门的支出。 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4张照片
按公共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亦即按政府组织机构分类,它表现为公共支出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添加标题

浙江大学公共经济学概论5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0867-文档资料

浙江大学公共经济学概论5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0867-文档资料




(2)外交:外交管理、驻外机构、 对外援助、国际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 边界勘界联检等。 (3)国防:现役部队及国防后备力 量、国防动员等。 (4)公共安全:武装警察、公安、 国家安全、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监 狱、劳教、国家保密等。



(5)教育:教育管理、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电教育、留学 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 教育、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等。 (6)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管理、基 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社会科学、科学技术 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等。 (7)文化娱乐:文化、文物、体育、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
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

【基础知识】 一、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因素 1、瓦格纳定律 一国财政支出总是不断扩张的。 英国、美国许多学者都证明瓦格纳 定律存在,但原因解释有所不同。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中的 行为主体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加,需要建 立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 经济的不完全竞争日益加剧,需要 政府参与资源配置; 对那些外部性较强的行业,私人部 门不愿或无法介入,也要求政府直接经 营或管制; 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 要求政府提供较多的支出。




1、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 经济水平:使税收规模扩大。 闲置资本:公债发行成为可能。 物价水平:物价上涨会使经常支出 和资本支出都增长。 (2)社会因素 战争与社会动乱:使国防和治安支 的数量与结构:对各种公共产 品的需求量增加。 城市化水平:要求增加公共产品供 给量。 技术进步:可能引起支出增加。 (3)政治因素 政府活动范围:范围越宽广,支出 就越多。 官僚动机:过多供给公共产品。

07浙江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07浙江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07浙江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战略管理过程论:对战略过程有效组合决策论:战略决策组合(来自课件)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公共政策是指权威当局为解决问题或满足公共需要选择的行动方案。

(来自课件)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行动;只是一种鼓励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来自课本)公共政策问题权威当局为解决问题或满足公共需要选择的行动方案而所要面临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广义:涉及到人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公务员制度是制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公共管理责任广义的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国民谋福利。

狭义的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承担的责任。

责任机制在公共组织中保持负责任的方法,氛围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内部正式: 行政控制内部非正式:职业规范、道德、榜样、公共利益外部正式:立法控制与司法控制外部非正式:利益集团、公民参与、大众传媒简答题### 公共管理的特点及公共利益的地位?公共管理特点:(1)公共性:追求公共利益、代表公众;以公权力为后盾;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2)管理性: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战略;注重效果与效率;将私人部门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社会性:新治理;重视价值与责任。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020203财政学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2.复试参考书目《财政学》(第二版),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中国税制》,吴利群,杨春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科目2:《公共支出分析》,金戈、赵海利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025300税务(专业学位)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税收学》(第三版),胡怡建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税制》,吴利群,杨春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

《税务管理》,董根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复试参考书目《中国税制》,吴利群,杨春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

3.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财政学》(第二版),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科目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120401行政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政治学概论》,孙关宏、胡雨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张国庆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目2:《西方行政思想史》,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①《财政学》(第七版),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财政学》(第二版),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姓名:何喜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管理指导教师:沈满洪20041101摘要我国的公共支出结构总体上遵循了罗斯托的“公共支出结构转换论”所描述的发展演变趋势。

但是,通过与世界各国公共支出结构状况的比较,我国公共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和完善,行政管理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明显偏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明显降低了我国公共支出的配置效益,从而影响了公共支出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和引导作用。

本文运用公共支出结构、政府职能、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其理论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我国公共支出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政府职能扩张和预算管理模式的固化导致行政管理支出过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机制造成教育支出不足,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了社会保障支出现状,而基础设施支出偏高则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我国的经济政策所决定的。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是我国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公共支出结构优化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支出的范围。

明晰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确定各级政府公共支出范围,是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

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公共支出结构优化的制度保障。

通过编制科学的部门预算,合理有序地安排各项支出,并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管理,才能使我国公共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落到实处。

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则是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有效补充。

绩效评价制度不仅是对原有公共支出的评价和监督,也是为今后公共支出的合理安排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共支出政府职能结构演变结构优化AbstractChinese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nowadaysgenerallyfo]lowsthedevelopmenttrenddescribedinRostow’s’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exchangetheorv”.However,comparedwiththe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sinotherofcountries,Chinese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isstillunreasonableandlessthanperfect,administrationexpenditureandeconomicconstructionexpenditureareobviouslyonthehighside,whiletheinputisinsufficientinsuchrespectsaseducation,hygienesocialsecurity,agricultureetc.Theunbalanceof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hasobviouslyreduceditsdispositionbenefit,thusgreatlyinfluenceitsfunctionofleadingChineseeconomy.Thistextexploressuchrelevanttheoriesas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thoery,government’sfunctiontheory,publicproductstheoryandpublicchoicetheory,etc.toanalysethecauseswhichleadtocurrentsituationofpublicexpenditureinChina.Fromtheconclusionwefindthatthereisashortcominginourcountry’s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OnereasonforChinesecurrent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isduetothecountry’seconomictheory,butthemoreseriousthingisthatthetransformationofthegovernment’sfunctionsareincompleteandthesystemofpublicexpenditureisnotperfect.Forinstance:theexpansionofgovernment’sfunctionsandthesolidificationofthebudgetmanagementmodeleadtohighadministrationexpenditure,thelow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ourcountryandtheinmaturemechanismofeducationalinputleadtoinsufficienteducationexpenditure.ThecurrentsocialsecuritysystemhasdeterminedtheexpenditureforthecurrentsituationofSOCialsecurity,andthehighexpenditureoftheinfrastructureisdeterminedbytheeconomicdevelopmentstageandourcountry’seconomicpolicies.Optimizingthe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isdemandedby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spublicfinances.Atthereques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changinggovernment’sfunctionconsclentiouslyisthebasisofoptimizingthe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whichcouldhelpconfirmtherangeofthepublicexpenditurescientificallyandrationally.Distinctlydefiningthedutiesandresponsibilitiesofthegovernmentsandconfirmingtherangeofthepublicexpenditurearetheobjectivebasesandthebasicpointsofdepartureofoptimizingthe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Establishingmoreperfectbudgetmanagementsystemwouldguaranteetheoptimizationof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Thearrangementofpublicexpenditurethrougharational,scient.ificbasiswouldresultingreaterpublicbenefit,theprogressiveoptimizingofChina’s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couldbefinallYrealized.Aneffectiveremedytooptimizingthe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wouldbebysettingupaperformancebudgetingevaluationsystern.ItiSnotonlytheevaluationandsupervisionoftheoriginalpublicexpendituretoappraisethesystemforperformance,butitwouldalsomakeabasisforthereasonableapplicationofthepublicexpenditureinthefuture.[Keywords]publicexpenditure;government’sfunction;structureexchange:structureoptimizing浙江大学公兆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公共支出结构分析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中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国家对基础产业的投入过低,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需要;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膨胀,增势迅猛;债务还本付息负担越来越重;随着国民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企业富余人员安置压力较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较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所需的财力要求有较大距离;国防支出占公共支出比重逐年下降;政府用于科教文卫的投入力度还需扩大等等。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样本(2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样本(2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样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2023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

在我演讲的过程中,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公共支出的定义及意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共支出的定义。

公共支出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开支的资金,用于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政策等方面。

公共支出的范围广泛,涵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

公共支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公共支出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通过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政府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其次,公共支出可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政府的投资和支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

最后,公共支出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一种表现。

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需通过公共支出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第二部分:2023年公共支出的现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年公共支出的现状。

经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2023年的公共支出总额达到了X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X%。

教育和医疗是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分别占据了总公共支出的XX%和XX%。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支持。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现状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共支出在不同领域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些重要领域的配套支出并不足够。

其次,公共支出的监管与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再次,公共支出的效率有待提高,部分项目虽然得到了支持,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部分: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策略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我提出以下策略供大家参考:1. 突出公共支出的重点领域。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将资源优先配置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

通过筛选项目,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能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加强公共支出的监管与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公共支出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1、p8 布坎南的论文《政府财政的纯理论》标志着财政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两大流派的汇合。

2、p11 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执行政策履行职能的全部成本。

3、p19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在产量水平达到y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要求。

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4、p21 所谓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组资源配置和一组价格使得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个竞争性市场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5、p32 逆选择: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概率大于平均概率的现象。

6、马斯格雷夫1959年首次全面概括了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7、p36 一次总付税:税额大小与个人行为无关的一种税(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初始配置,但没有改变相对价格,根据福一定理,不管初始配置如何,竞争性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8、p47 公共产品:是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排他性非竞争性纯公共产品(国防、法律制度)排他性公共产品(有线电视)拥挤性拥挤性公共产品(拥挤的城市道路)俱乐部产品(游泳池、高尔夫球场)竞争性共有资源(公共草原、公共湖泊里的鱼)纯私人产品(苹果、冰淇淋)9、p56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林达尔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林达尔经济第一定理: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2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2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尊敬的教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

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而进行的支出活动,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政府必须在各种需求之间进行选择和分配,因此,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

首先,资源配置效率是指政府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给不同的用途和要求的能力。

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

静态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政府将资源优化配置给各个部门和项目,使得在给定的生产要素下,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最大的产出。

为了实现静态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策略和项目选择,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

然而,单纯追求静态资源配置效率可能无法满足长期发展的需求,因此,还需要考虑动态资源配置效率。

动态资源配置效率是指政府将资源配置到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领域,以提高整体的生产力和社会福利。

政府应鼓励研发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产出效率是指在资源配置下,公共支出能够实现预期的社会成效和经济效益。

产出效率的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经济效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

经济效率是评估公共支出产出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时,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公共品供给理论,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式。

同时,政府还应注重投资回报率和单位产出的成本,以提高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率。

此外,公共支出还应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公平和公正等方面的影响。

政府支出的项目应能够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同时,公共支出的项目还应注重环境效益,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课件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课件
体制与经费分配 - 健康保险与医疗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 社会保障体制与经费分配 - 养老金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三、公共支出的影响因素
1 政府财政收入
- 政府收入来源及其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3 经济增长与就业
- 经济增长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及就业的影响
2 政府债务与赤字
- 债务与赤字对公共支出的限制与影响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PPT课件
本课件将对公共支出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共支出的种类、影响因素 以及国际比较,以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
- 公共支出是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使用资金的活动。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进行深入研究。
二、公共支出的种类与结构
教育支出
- 教育体制与经费分配 - 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4 政策与管理措施
- 政策与管理措施对公共支出的调控与影响
四、国际比较
国际公共支出的特点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公共支出的共同特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国际上不同国家公共支出的差异与原因
五、结论与展望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 针对当前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的最大化。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支出分析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1、 p8布坎南的论文《政府财政的纯理论》标志着财政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两大流派的汇合。

2、 p11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执行政策履行职能的全部成本。

3、 p19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在产量水平达到 y 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要求。

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4、 p21所谓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组资源配置和一组价格使得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 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个竞争性市场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是一 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5、 p32逆选择: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概率大于平均概率的现象。

6、 马斯格雷夫1959年首次全面概括了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7、 p36 —次总付税:税额大小与个人行为无关的一种税(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初始 配置,但没有改变相对价格,根据福一定理,不管初始配置如何,竞争性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8、 p47公共产品:是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 费。

9、 p56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 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林达尔经济第一定理: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10、 p59提供本质上是指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承担费用的行为,而生产的本质是一个投入 要素、原材料等投入品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11、 p 63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的关键之处在于,让轴心人物承担他们造成的社会损失。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已公布,详情如下:020203财政学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或其他最新版本。

2.复试参考书目①《财政学》,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②《财政学》(第七版),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中国税制》(第二版),吴利群、杨春玲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目2:《公共支出分析》,金戈、赵海利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0401行政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政治学概论》,孙关宏、胡雨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张国庆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目2:《西方行政思想史》,丁煌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复试参考书目①《财政学》(第七版),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财政学》,钟晓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加试参考书目科目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或其他最新版本。

科目2:《财政支出学》,丛树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404社会保障1.业务课一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业务课二参考书目《地方公共政策学》,郭剑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本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本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范本____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析人员,我将为大家分析____年公共支出的效率问题。

公共支出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____年公共支出的效率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将从公共支出的规模上进行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支出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效率的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对____年公共支出的规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研究公共支出的预算编制过程。

是否充分考虑了各项支出的优先级和需求,是否有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制度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比较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是否存在支出规模过大导致经济增长受限的情况,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和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只有在合理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公共支出,才能达到最大效益。

其次,我将从公共支出的结构上进行分析。

公共支出的结构也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公共支出在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分配情况。

是否存在一些领域和行业的支出过多导致其他领域和行业的支出不足的情况。

比如,是否存在过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支出不足。

我们还需要研究公共支出在不同地区的分配情况。

是否存在地区之间的差距和不均衡。

只有合理分配公共支出,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我将从公共支出的管理上进行分析。

公共支出的管理对于效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改善公共支出的执行情况。

是否存在资金浪费和违规使用的问题,是否存在执行效率低下的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完善公共支出的监督机制。

是否存在监督不力和腐败问题,是否存在监督手段不足和机构职能重叠的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估。

是否存在支出和效果不匹配的问题,是否存在对支出绩效的追踪和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公共支出的效率和效益。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模版(4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模版(4篇)

2024年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讲稿模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日,我谨向大家呈报一份关于____年公共支出效率分析的讲稿,旨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进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引言公共支出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构成,对于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增进民生福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过去一段时期内,公共支出在操作过程中亦暴露出若干问题,诸如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共支出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并寻求改进之道。

二、公共支出现状分析在探讨公共支出效率之前,我们先对当前的公共支出状况进行梳理。

据最新数据显示,____年公共支出总额达到____亿元,主要投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

尽管支出总额持续增长,但预算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支出项目存在冗余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三、公共支出效率低下成因分析公共支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复杂多样,现从预算编制、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等环节进行剖析:1. 预算编制阶段预算规划不够科学,未能对公共支出实施有效控制;预算编制过程缺乏足够的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导致预算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2. 项目审批阶段审批流程繁琐冗长,影响项目及时启动;审批权限界定不清,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频现拖延和变更。

3. 项目实施阶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保障项目进度和质量;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腐败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资金挪用。

四、提升公共支出效率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1. 完善预算编制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制度;增强预算计划的公开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预算决策的程度。

2. 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权限,加快项目审批进度。

3. 加强项目实施监督建立健全的项目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力度;加大反腐力度,确保公共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p8 布坎南的论文《政府财政的纯理论》标志着财政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两大流派的汇合。

2、p11 公共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公共法人机构。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执行政策履行职能的全部成本。

3、p19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在产量水平达到y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小化的要素要求。

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4、p21 所谓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一组资源配置和一组价格使得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每一个竞争性市场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改善自己的福利,而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

5、p32 逆选择: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概率大于平均概率的现象。

6、马斯格雷夫1959年首次全面概括了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7、p36 一次总付税:税额大小与个人行为无关的一种税(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初始配置,但没有改变相对价格,根据福一定理,不管初始配置如何,竞争性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8、p47 公共产品:是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排他性非竞争性纯公共产品(国防、法律制度)排他性公共产品(有线电视)拥挤性拥挤性公共产品(拥挤的城市道路)俱乐部产品(游泳池、高尔夫球场)竞争性共有资源(公共草原、公共湖泊里的鱼)纯私人产品(苹果、冰淇淋)9、p56林达尔价格:林达尔经济中,每个人都要为公共产品的成本承担个性化的分担份额,这种分担份额的作用和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十分相似,称作林达尔价格。

林达尔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在这组价格(份额)上,每个人都同意相同的公共产品数量。

林达尔经济第一定理: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10、p59提供本质上是指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承担费用的行为,而生产的本质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也就是讲生产要素、原材料等投入品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11、p63 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的关键之处在于,让轴心人物承担他们造成的社会损失。

轴心人物:那些改变社会决策的人12、p71 当某个经济行为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行为人的福利产生了一种直接影响,也就是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那么经济中就存在着外部性。

13、p91 公共选择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新政治经济学)。

14、p95 投票悖论(孔多塞悖论):虽然每个人的偏好前后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偏好却不一致。

单峰(多峰)偏好:我们将所有的备选方案按顺序排列,对于某个投票人而言,如果在其最偏好方案的两边,对其他各备选方案的偏好持续下降,那么他的偏好曲线只有一个峰,这种偏好结构就叫做单峰偏好。

曲线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值,称为多峰偏好。

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都具有单峰偏好,总数为奇数,那么简单多数规则将产生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而且最终胜出的方案将是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方案。

15、p102 关键加入者:是指这样的投票人,如果他加入一个本来或失败的联盟将会使这个联盟获得胜利,或者说如果他退出某个获胜联盟会导致这个联盟失败。

16、p108寻租:个人或个人组成的集团利用政府的权力获取超过正常收益的额外收益。

17、购买性支出:也就是政府部门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研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等。

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和外国)的那部分支出。

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是政府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政府不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18、p113 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预算收支按某种标准分别归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19、p187 行政管理支出:政府部门维持自身运转,向社会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成本。

20、p231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帮助公民应对生存风险,如疾病、衰老、失业、事故等,并未低收入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安排。

二、1、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p22 连续型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数学分析p542、外部性的对策?私人行为:1)谈判。

科斯定理:在一个零交易费用的世界里,只要初始权利是明确界定的,那么无论初始权利如何界定,各方之间的谈判最终会形成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这说明私人可以通过讨价还价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现实中交易费用过高、权利界定不清等原因会导致谈判难以达成一致。

)2)合并,将有关当事人合并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

比如,快餐店总是自己卖饮料,而电影院则总是自己卖爆米花。

3)社会习俗。

一些传统的社会习俗可以被看做是为了让人们对自己产生的外部性负责。

公共对策1)庇古税。

向排放污染者征税,以矫正他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的问题。

(现实中政府很难获取污染企业生产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因而就难以确定准确的税率,从而不能保证有效率的生产。

)2)直接制定排放标准(行政管制)。

如果企业排放的污染超过政府制定的排放标准,将被处以高额罚金。

3)创造市场,引入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允许排污企业之间相互可以进行排污许可证的交易。

(可能出现垄断)3、公共支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变化解释1)瓦格纳法则:即随着经济中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是不断增长的。

首先,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化,社会对包括法律、警察和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政府因此需要不断扩大公共管理的力度和范围。

其次,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文化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将产生更大的需求。

第三,一些新兴工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政府投资。

2)皮科克-怀斯曼假说:假定存在一个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这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

在经济成长的正常时期,由于经济的增长,政府税收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会相应增长,公共支出规模也会不断增长。

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常时期(如发生社会大动乱、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提高税收水平,这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

这就意味着私人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和私人支出减少,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产生了“替代效应”,表现为公共支出的趋势曲线向上移动。

非常时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尽管会有所回落,但不会回到其原有的水平上,公共支出的趋势曲线向下移动,但仍然高于第一阶段的趋势。

在经历了非常时期之后,社会公众会理性地反思自己对整个社会承担的责任,并经过反思后接受较高纳税水平,这现象称为“检查效应”。

在“替代效应”和“检查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公共支出呈现出“梯度”增长的趋势。

3)尼斯坎南的官僚模型: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官僚机构将会选择远远超过有效率水平的支出规模来供给公共产品。

4)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模型:重点关注的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内部各个类别相对比例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发展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公共支出结构变化的理论。

4、对行政管理支出扩张的解释1)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行政管理,特别是立法、司法、警察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会不断上升,相应的行政管理支出也会不断扩张。

2)机构和人员的膨胀:机构膨胀、政府雇员数量不断增加、雇员工资支出的增长以及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等因素都是导致行政管理支出快速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原因。

3)工资推进型扩张和两部门模型。

政府雇员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不仅将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绝对规模的增长,也可能导致其相对规模的扩张。

由于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停滞或增长慢于私人部门,这就导致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不断提高,这样即使公共部门的产出水平没有变化,其成本(公共支出)也会由于政府雇员的工资提高而扩张。

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形式化,用Y 表示公共部门的产出,L 表示公共部门雇佣的劳动力,假定其生产率水平保持不变,Y 表示私人部门的产出,假定其劳动生产率以指数r的速度增长,L 表示私人部门雇佣的劳动力,t 为时间下标,a 和a 为常数,则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生产函数为:Y =a L (1)Y =a (1+r)L (2) 假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工资率相等,并与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保持同步增长,用w表示工资率,w 为常数,则:w =w (1+r)可以得出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C 为:C =w L /Y =w (1+r) /a 而私人部门:C =w L /Y =w /a这说明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是一个常数,而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以指数r的速度增长,这说明由于公共部门雇员要求与私人部门雇员同样的工资水平将导致公共部门的工资支出不断增长。

4)官员的预算最大化动机。

政府官员具有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他们在确定预算规模时不以最优支出水平为目标,而以支出最大化为目标5、控制和削减行政管理支出的设想1)以法律约束政府2)改革预算过程3)转变观念,调整和削减政府职能4)制定财政规则5)建设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6)实行绩效预算和官员问责制度。

6、研究开发的层次1)基础研究。

是为了增加人类一般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其成果形式主要是科学论文或科学著作,属于或接近于纯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执行部门: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2)应用研究。

是为了获取与某一特定目的或目标有关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形式一般以科学论文、著作或发明专利为主,既包括纯公共产品,又包括混合产品(排他性公共产品),政府公共资金为主,企业资金为辅。

执行部门: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为主,企业为辅。

3)实验开发。

以运用于生产为目的,成果形式有专利、专有技术、研究报告等,包括混合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企业资金为主,政府公共资金为辅。

执行部门:企业为主,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为辅。

7、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一)养老金制度与老龄化问题。

现收现付制:P×O=t×W×L P为平均养老水平,O为老人数量,t为工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缴费率,W为工人平均工资水平,L为工人数量,移项得:t=(O/L)/(P/W),其中O/L为依赖比率,P/W为替换比率,老龄化意味依赖比率将要提高,要使上式成立,其后果必然是要么t上升,意味着未来的工人承担更高的费率,或者P/W下降,意味着未来老人的相对待遇将要下降。

而在完全基金制下,每个工人有自己的账户,政府强迫他们为自己储蓄,,这些储蓄只有他自己退休后才能使用,因此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养老,完全基金制不会受到老龄化问题的冲击。

然而账面和产出是两个不同点的概念,真正能够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不是账面金额,而是一国的产出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