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
工业的区位知识点总结
![工业的区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2e3c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e.png)
工业的区位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理位置1.1、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交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企业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运输成本和运输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条件。
1.2、资源条件资源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资源包括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能源的供应和成本、水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都是关键因素。
因此,选择地理位置时需要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充足和可靠。
1.3、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市场包括消费市场和销售市场,企业需要考虑产品销售的便利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广泛程度。
此外,地理位置还会影响企业对市场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1.4、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适量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需要考虑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工资及福利待遇、用工成本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二、环境条件2.1、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气候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原材料的生长和消耗、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等都有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水文地形、植被条件等,影响着企业的用地和土地利用、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要求。
2.3、环保条件环保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环保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地理位置对于企业的环保要求和成本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环保条件是否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环保要求。
2.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隐患。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0b340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7.png)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下面是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期望对考生有关心。
1.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类型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缘故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都市)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电力)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点一般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劳动力需求大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周密外表工业技术要求高3.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通常工业区位选择要紧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要紧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
假如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专门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样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爱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连续进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现在是不是感受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预备的2021高考地理复习要紧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专门关键呢?欢迎大伙儿阅读与选择!。
工业地域知识点总结
![工业地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beb1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1.png)
工业地域知识点总结工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展起来的工业经济活动和产业集聚区。
工业地域具有特定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联系等特点。
工业地域知识点包括地域产业结构、地域空间布局、地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联系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工业地域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域产业结构1.1 工业地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是指工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分布、布局和空间结构。
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分工明显: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产业分工,一些地域专门从事某种产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分工的局面。
(2)产业集聚现象普遍:工业地域内部存在着产业集聚现象,同一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形成集中性布局,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得到高度集约利用。
(3)产业组织形式多样:不同地域的产业组织形式各异,有些地域采取大企业主导型组织,有些地域采取小企业集聚型组织,有些地域则由中小型企业和大企业共同发展。
1.2 工业地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区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着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
交通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域更容易发展出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
(2)资源禀赋: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不同,资源丰富的地域倾向于发展与其资源相关的产业。
(3)政策支持: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政策也会影响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
1.3 工业地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工业地域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向高附加值、高技术、节能环保的产业方向转变。
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实现。
二、地域空间布局2.1 工业地域的空间布局特点工业地域的空间布局是指工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布局和结构。
工业地域的空间布局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集聚现象:工业地域内同类产业企业相互之间形成集中性布局,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得到高度集约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edac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e.png)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思路分析:
知识点总结:
1.工业的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工业区位
(1)理想区位: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2)最优区位: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总成本最低。
3.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2)人文因素
①经济效益: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从运输成本、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看)
②环境因素: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多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环境因素往往通过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③社会因素:国家政策、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变化及原因总结如下表所示。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3f9d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4.png)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高一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大地之间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学中,工业区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工业区位的研究涉及到工业的发展规律、因素与影响等方面,对于理解工业地理分布以及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工业区位是指工业生产集聚的地理位置。
那么,为什么工业倾向于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呢?这一现象存在着择址的因素与选择。
1. 自然条件的因素自然条件是选择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水源、水力资源和原材料的丰富性是工业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充足的水资源可用于生产、冷却和消耗,而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2. 交通运输的因素交通运输的便利与否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快速、廉价地运输原材料和产品。
所以,交通干线和物流网络的发达程度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非常关键。
3. 劳动力和市场的因素工业化过程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工业需求大量的劳动力,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可以刺激工业生产。
因此,劳动力条件和市场条件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另外两个重要考虑因素。
二、工业区位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因素,工业区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1. 原料型工业区位原料型工业区位是以原材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基础的,这些地区通常具有矿产资源或农业资源。
成熟的农业和矿业生产可以为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也为劳动力的供给提供了基础。
例如,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在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的开发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劳动力型工业区位劳动力型工业区位是以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
这些地区通常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集中的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常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例如,中国大陆的珠三角地区因为劳动力密集而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3. 市场型工业区位市场型工业区位是以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基础的。
这些地区通常是商业与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d089d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e.png)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高二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
![高二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0a2d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高二地理工业区位知识点在地理学中,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选择设厂址点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业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高二地理学习中,了解工业区位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工业发展的规律以及地理学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工业区位的意义与要素工业区位的选择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工业区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在工业区位选择中,以下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1.自然要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是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基础。
例如,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可利用水力资源的地区,以确保供水和发电的便利。
2.交通要素:交通的便捷性对于工业企业的运输和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否靠近港口、铁路、公路网等交通设施,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3.市场要素:工业企业需要考虑产品销售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因此,选择工业区位时要考虑距离主要市场的远近以及市场需求的情况。
4.人力资源:工业企业需要合适的劳动力资源来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
因此,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素质水平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二、不同类型工业区位的特点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和类别的不同,工业区位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业区位类型及其特点:1.原材料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接近原材料的产地,以便降低物流成本和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例如,铁矿石工业区通常会选择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
2.市场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接近销售市场,以便降低运输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汽车工业通常会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3.劳动力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成本。
一些工业企业会选择在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4.科技型工业区位: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
一些高科技产业通常会选择在教育优势、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八年级地理工业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工业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ecff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4.png)
八年级地理工业区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学科。
而工业区则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建设出来的,在诸多地区并蓄的地方中,相继出现的一种新型区域类型。
本文将分享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关于工业区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工业区?工业区是指以工业及其配套服务业为主体,形成的、在空间上相对密集、人口丰富、具有较高经济密度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区域,是生产力的集聚地。
工业区包含很多细分的类型,如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半导体产业区等等。
二、工业区的分类根据靠近工业区的主要人口类型的不同,将工业区分为以下三类:1.工人型工业区:集中形成了一定规模、规范化和较高产值的工业企事业单位,并带动了周边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综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区。
2.技术型工业区:包括历史技术集聚区和新兴技术集聚区等。
前者强调区域内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转移,在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向低维度、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发展。
后者则注重人才引进和自我创新,其形成主要得益于政府引导、高校、民间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众多社会资源的集聚。
3.现代型工业区:这种工业区以高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科技产业和创新为支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工业园区等新型工业区。
三、工业区的优点工业区的出现,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以下是工业区的优点:1.增加就业机会:工业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一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区往往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工业区往往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壮大,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会大幅提升。
3.创造税收:工业区能够创造大量的税收。
这些税收不仅能够为政府提供资金来源,也可以用于提升公共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
四、工业区的缺点工业区的建设往往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以下是工业区的缺点:1.环境污染:工业区一般都是工厂云集的地方,工业排放废气污染严重,甚至会污染周边环境,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高考总复习地理第9章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总复习地理第9章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e883f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4.png)
第一讲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图文梳理]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2.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及区位选择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原料产地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采矿业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能源供应地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鞋帽、包带、制伞等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创意产业[自我检测](2018·江西丰城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直接显示影响葡萄分布区与薰衣草分布区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河流2.薰衣草精油加工工业类型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解析:1.A2.B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薰衣草分布在海拔500~1 000米的山地区,而葡萄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低山丘陵区,二者分布区的最大不同主要是地形,A对。
气候和土壤差异是地形差异所致,B、C错。
河流水量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第2题,薰衣草精油加工业的原料是薰衣草,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要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B对。
(2018·淄博模拟)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冻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
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c36912af45b307e87197db.png)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第一讲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一、工业1、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特点,地域上的灵活性;季节上的连续生产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投入加大。
3、分类:按产品用途分为重工业、轻工业;按生产对象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制造业;按主导因素分五类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集聚是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要素。
1、主要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科技、运输、工人(劳动力)等③环境因素:多从风向、水源、固体废弃物及距市区远近等方面分析。
2、不同导向型工业及区位选择①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应接近原料产地。
②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市场。
③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电解铝工业等,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例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⑤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工业,例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应该接近高等院校和科学发达的地区。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例如,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市场、劳动力素质与技能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加强。
信息通达度成为影向工业区位择的新因素。
其他因素: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工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梳理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6c06a3fe4733687f21aa65.png)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梳理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梳理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能源、原料、土地、水源、气候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廉价)、人才
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3)环境:工业布局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①风向②水源③离城市距离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8b39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1.png)
工业生产活动专题〔一〕工业主导区位分类:工业分类:(1)按产品的性质分类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建材、化学等工业。
轻工业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钟表、家电等工业。
(2)按形成时间分类传统工业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形成。
如钢铁、纺织、石油化工工业。
兴工业技术革命时形成。
产品轻、薄、短、小,如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核工业、航天工业。
(3)按生产对象分类采掘工业实行自然资源制造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
加工工业〔制造业〕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展加工的生产部门。
(4)按投入的主要要素的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受资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
其进展特点为:需进展肯定开发,要有长远的进展打算。
投入要素为原料。
〔例: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于经济进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进展特点为:产品春雨成熟期和衰退期,需开发优质产品,并降低生产本钱;投入要素为劳动力。
〔例:纺织、一般服装制造、家用电器装配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分布于经济进展水平高的地区,资金雄厚,对原料依靠性强;进展特点:产品多处于成熟期,应承受工艺、技术;投入要素为资金〔例:钢铁、化工〕技术密集型工业多分布于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兴旺的地区;特点为产品多处于增长期和开发期,更速度快,技术本钱高:投入要素为技术〔例:微电子、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5)按工业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总结〔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主导因素工业布局类型工业布局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本钱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市场市场导向型城市〕品不便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本钱较高〕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动力〔电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力〕量大〕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一般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劳动力劳动力导向型〔廉价〕动力的地方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周密仪表工业、高分技术技术导向型技术兴旺的地区子合成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例题1:目前,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正确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消灭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构造。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de3f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8.png)
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确定适宜进行工业发展的地理位置。
合理的工业区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对促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业区位的知识点整理: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形、气候、土地利用、水资源等。
地形和地貌对于工业区位具有直接影响,如地势平坦的地区更有利于设立工厂和建设工业园区。
气候因素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寒冷的气候环境适宜于一些高能耗型工业的发展。
水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工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冷却、洗涤等生产过程。
2.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工业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通常会考虑是否离主要消费市场近、物流成本低等。
一些工业企业会选择相对集中的市场区域,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更方便物流配送等。
3.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极大地促进物资和产品的流动,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交货准时率。
因此,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如邻近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地区。
4.资源因素:资源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因此,工业区位选址通常会考虑是否临近原材料产地、能源资源区、水资源等。
一些大型工业园区会选择建设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便更好地获取原材料和能源。
5.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企业通常会考虑周边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供应,并且人力资源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如技能水平是否与企业技术要求匹配等。
6.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通常会关注所在地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
优惠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企业在选择工业区位时,通常会考虑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知识点
![工业区位选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64df73cc17552706220814.png)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一、工业的分类(1)根据产品的性质分: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例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建材、化学等工业。
轻工业:主要生产生活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例如: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钟表、家电等工业。
(2)按各投入要素比重分:(即工业的不同发展类型)(3)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4)按形成时间分(5)按工业布局类型煤铁复合型:如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中国辽中南。
在煤、铁资源复合的基础上,以钢铁工业为重点产业逐步发展起来。
临海型:如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法国福斯、中国宝山。
濒临沿海,靠近大型深水海港,利用日益发达的海运建立起来。
临空型: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英国苏格兰。
以航空运输为主,在优越的科技、信息、人才条件基础上,建立起的高科技技术产业区。
二、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地形(建工厂的一般条件);气候(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受气候影响较大)。
社会条件:信息、政策、国防、工业惯性、解决就业问题、厂商个人偏好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农业经济基础科技因素: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和区位的影响环境污染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包括主导风向、河流流向、距市区远近、地形特点等。
2、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
原料动力科技市场交通信息通达性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3、工厂厂址选择与布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
◎同时应注意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工业部门制宜。
①在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修建工厂所需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②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具有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等优势的地区,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是否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f59b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5.png)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区域选择和布局的各种因素,对于理解工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工业区位因素展开,介绍高三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
一、自然因素1.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工业区位有影响。
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工业区的拓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而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会制约工业用地的开发和设施建设。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自然因素。
气候宜人的地区,如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进行各类工业活动。
而气候恶劣的地区,如极寒地区或高温多湿地区,相对不适合工业发展。
3. 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
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对于工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能源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对于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二、经济因素1. 市场条件:市场需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企业往往会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位置进行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劳动力资源: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相对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具有优势。
3. 技术条件:工业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会选择在科研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集聚发展。
三、交通因素1. 交通网格:交通网格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各地的工业区往往选择在交通要道和交通枢纽附近,以便实现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
2.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选择在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布局,有利于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3. 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业区位选择。
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能够提高工业区的竞争力。
四、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等措施,能够吸引企业选择某一地区进行布局。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a331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9.png)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一、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选择建厂或投资的地理位置。
工业区位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区位条件,确定最佳的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的选择对于工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区位条件会对生产成本、市场销售、物流运输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二、工业区位分析的要素1.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交通运输、人口分布等方面。
自然环境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影响很大,例如,对于污染较大的工业,选择远离居民区的位置是必要的;而对于水资源依赖的工业,选择靠近水源的区位会更有优势。
交通运输也是重要的地理因素,便利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原材料的进出和产品的销售。
此外,人口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工业企业需要在人口较多的地方建厂,以便获取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2.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政策支持等方面。
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以便更好地销售产品和实现盈利。
劳动力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工业企业通常会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对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建厂。
3. 市场分析因素市场分析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稳定等方面。
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以便有足够的销售空间,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市场竞争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工业企业需要选择处于市场竞争较小的区域,以降低竞争压力。
此外,市场的稳定性也对工业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选择市场稳定的地区可以减少经营风险。
三、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1. 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各种区位因素进行定量评估和比较,确定最佳工业区位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会制定一套标准或模型,将各种区位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综合评分,从而确定最佳的工业区位。
2.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方法,它可以处理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例如市场竞争、政策支持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考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考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77c91fcc175527072208a7.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考点归纳整理第10讲《工业》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②能(临近能产地,能充足);③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④水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
⑤环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一般是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而言)(2)经济因素: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②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丰富);④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⑤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
⑥工业基础雄厚。
⑦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
(3)社会因素: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②国防安全;③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④工业惯性;⑤社会协作好:社会服务条和生产协作情况好。
(4)环境因素:①产生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到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如绿化带)隔离。
A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
B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
C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②产生水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水;B河流的下游③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居民区;B远离农田④交叉污染:兼顾上述要点2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按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把工业类型:(1)原料指向型工业: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x疆的纺织厂(2)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3)动力指向型工业:(临近火电站或水电站)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考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与发展特点。
3、工业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2)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工业区位知识总结
![工业区位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39ecb167ec102de2bd89ef.png)
工业区位知识总结1、工业分类:(1)按生产对象:采掘业(采矿业、水电站、商业性伐木和捕渔等)、加工工业(制造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轻工业(产品主要用于消费)(3)按投入多少:资源密集型工业(矿产采掘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电子装配……)资金密集型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计算机、航天和航空、集成电路、原子能工业等)(4)按主导因素分为五种导向型:2.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3.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资源(当地直接获得)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动力、原料、政策、劳动力、科技、环境个人因素: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理念4.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及原因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1)19世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2)20世纪初开始:以铁矿为主导区位因素(3)二战后: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沿海型布局)6.鞍钢、宝钢发展的区位优势:鞍钢:①接近燃料产地(黑龙江和山西)和原料产地(本地);②靠近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消费中心);③工业用水用地条件好宝钢:①临近海港;②市场广阔;③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7.环境因素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对环境要求高:对大气环境敏感的工业(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等),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自来水厂、饮料厂等应建在河流上游或有优质水源的地区。
(2)污染程度: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3)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a.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b.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c.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活动专题(一)工业主导区位分类: 工业分类:(1)按产品的性质分类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建材、化学等工业。
轻工业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
如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钟表、家电等工业。
(2 )按形成时间分类传统工业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形成。
如钢铁、纺织、石油化工工业。
新兴工业新技术革命时形成。
产品轻、薄、短、小,如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核工业、航天工业。
(3 )按生产对象分类采掘工业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
加工工业(制造业)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
(4)按投入的主要要素的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受资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
其发展特点为:需进行一定开发,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
投入要素为原料。
(例: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发展特点为:产品春雨成熟期和衰退期,需开发优质新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要素为劳动力。
(例:纺织、普通服装制造、家用电器装配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资金雄厚,对原料依赖性强;发展特点:产品多处于成熟期,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投入要素为资金(例:钢铁、化工)技术密集型工业多分布于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特点为产品多处于增长期和开发期,更新速度快,技术成本高:投入要素为技术(例:微电子、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5)按工业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总结'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分类Y按产品性质:重工业r轻工业按投入主要要索:资源,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5按主导区位:原料.市场*廉价劳动力.技术、动力指向性(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例题: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 )•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国的()A.原料B.技术C .市场 D.政策(2).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A.耕地面积广大B.生产成本低C.区域专业化生产D .劳动力素质高例题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导向。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工厂与其所属工业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一动力导向型 B .啤酒厂、炼铝厂一市场导向型C.家具厂、炼油厂一原料导向型D.飞机制造厂、电子芯片厂一技术导向型(2).玫瑰精油是由玫瑰花提炼而成的,大约6〜8千克玫瑰花才能提取1克精油。
玫瑰精油生产属于()。
A.市场导向型产业B .原料导向型产业C.动力导向型产业D .技术导向型产业(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的。
主要表现为:(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3 )劳动力的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案例探究:本案例主要比较了鞍钢和宝钢的异同,也从另一方面分析了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鞍钢宝钢煤炭来源早期主要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运输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海运便捷)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a.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的最大不同是: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 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b.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c.科学技术地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导致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导致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例题3: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
读图回答声我国出口越额叱呃占我国出口忌额比砥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駅比基1工1|比纪初》3. 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 •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E.农矿产品产量下降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3社会需要(以我国为例)①国防需要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③“十五”计划④个人偏好⑤工业惯性①内地建立大型工业基地②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③将推动内地工业发展④海外华人、华侨到家乡投资⑤工厂搬迁费用太高,政府影响(双选)摂术型加工产品労幼密集空产品用他类劇产■品城区工业布局遵循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例题4: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西南风。
回答问题:⑴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二)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1.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政策条件历史条件; 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等9个大的方面。
4 )环境因素化工厂炼油厂钢铁厂、发电厂酿造厂频的上风向;常年主导风向 的下风向(西欧);与盛行 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东亚、 南亚)印染厂水泥厂 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宜布 局在水源地或河流上游污染大气污染 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举例:例1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例题5: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题。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1)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例题6: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 ,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边边境工(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2)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 廉价劳动力 E 交通运输 C 研发能力 D 环境质量(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集聚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④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 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资源、能源紧张状况;②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②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③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 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②环境优美,污染少。
)•分散有利:①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减少污染•不利:①不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利于信息交流与协作;②运输成本加大;③集聚、规 模效益低例题7:合肥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坐落于合肥市岗集镇,园区地理位置优越,距市政府和 江淮汽车总部仅15公里。
读图分析(1) -- (2)A 劳动力价格较低 E 技术水平较高 C 消费市场较广D 资金较雄厚 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三)工业集聚和分散E 甲国的环境质量C 乙国的就业率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 (见下图).据此完成(1)上图中所示企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和协作B便于集中治理工业污染C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D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产品的集散(2)若现在有四家企业欲入驻该工业园,从产业联系角度考虑应优先考虑()A纺织厂B汽车仪表厂C家具厂D炼铝厂例题8:下图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地去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和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区位条件有O (3 )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典型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我国温州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我国中关村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毛纺织、自动化设备、食品等微电子工业区位特征及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②环境优美;③科技发达(有咼等院校);④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⑤市场稳定(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巾政心庇地心区政府驻地―寒山帀券7界厂底査和包宗家电和电弱例题9:上世纪80年代,图中因营区域工厂大量倒闭,激起锈迹斑斑,图中①城人口数量不及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
90年代该区域经济迅速崛起,被称为“锈带复兴” ,① 城不但保持原来的汽车城地位,而且成了世界著名的汽车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