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上衣结构原型画法
女衬衫结构制图
![女衬衫结构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d4c875d367ec102de3bd897f.png)
女衬衫结构制图本节包含八个方面的知识内容:1.女上衣部位线条名称2.四开身上衣基本结构制图3.女衬衫款式特点及外型4.成品规格参考表5.制图规格6.女衬衫制图步骤7.制图要点8.女衬衫的放缝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男衬衫的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男衬衫的结构制图,培养学生对男衬衫的了解和掌握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女衬衫的结构制图。
难点各部位的画顺。
女上衣部位线条名称结构制图1.制图规格单位:cm袖长AH 号型部位衣长胸围肩宽领围前腰节长160/ 68A 规格64 96 40 36 38 53.5 422.框架图制图步骤(见图一)( 一) 前衣片(1) 基础线:作一直线与布边平行。
(2) 底边线:作一直线与(1) 垂直。
(3) 上平线:(2)~(3)等于衣长64cm 。
(4) 落肩线:(3)~(4) B/20 = 4.8cm 。
(5) 胸围线(袖窿深线):(4)~(5) B/10 +9 =18.6cm 。
(6) 腰节线:(3)~(6)为前腰节线长38cm 。
(7) 领口深线:(3)~(7) N/5 =7.2cm(8) 搭门宽:(1)~(8)搭门宽2cm 与(1)平行。
(9) 领口宽线:(8)~(9)N/5 -0.3 = 6.9cm 。
(10) 前肩宽:(8)~(10) S/2 -0.7 =19.3cm ,与肩颈点相连为肩斜线。
(11) 前胸宽:(8)~(11) B1.5/10 + 3 =17.4cm ,在袖窿深2/3 处量出作一直线与⑤垂直。
(12) 前胸围大:(8)~(12) B/4 =24cm ,作一直线与(8)平行。
(二)后衣片(1) 上平线、胸围线、腰节线、底边线按前衣片延长。
(2) 背中线:与上平线垂直作为基础直线。
(3) 领口深线:由上平线量下,定数2cm 。
(4) 落肩线:由上平线量下,B/20 - 1 = 3.8cm 。
(5) 领口宽线:(1)~(4) N/5 =7.2cm 。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0b61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75.png)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演示幻灯片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23a164ee87101f69e3195cc.png)
第六版明显增大,前后胸节差也明显增大,符合现代女性体型,腰省分配更合理,与
人体间隙均匀,便于特殊体型的修正。
• 二、日本新文化女上装原型图方法
•
1、制图方法:胸度法,利用胸围和背长进行制图,同时以右半身状态为参考
•
2、作图尺寸:胸围:84CM
•
背长:38CM
•
腰围:64CM
•
袖长:52CM
10
制图规则:
★省道纸样的表现形式 1、胸省转移成领省 ①在原型样板上画出领省的位置 ②领省剪开至BP点 ③关闭原省道 ④胸省转移为领省
面曲率的大小而折叠缝合进去的多余部分,服装省道依人体部位可分
为胸省、腰省、肩省、袖省、肚省、臀省等,省道的形状可根据体型
和造型要求设置,常见的有橄榄形省、锥形省、子弹形省等。
• 二、施省的原理
• 一件衣服要做得既合体又立体,利用省道来完成是最常用的手段。我 们知道人体上凹凸不平的曲面较多,尤其是女性的体型曲线最位明显。 在布料上平面制图通常用收省来使之隆起形成锥面并收掉多余的部分, 使之更好地贴合人体,达到立体效果。
26
(3)、确定袖肥:
由袖山顶点开始, 向前片的BL线取斜 线长等于前AH,向 后片的BL线取斜线 长等于后 AH+1CM+★(不 同胸围对应不同★ 值)在核对袖长后 画前后袖下线
27
3.2轮廓线的制图
• (1)、将衣省袖窿 弧线上●至○之间 的弧线拷贝至袖原 型基础框架上,作 为前、后袖山弧线 的底部。
7
第二节、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图
一 、 文 化 式 原 型 各 部 位 名 称
8
9
• 一、关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
该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年青
【课件】女装结构设计 女装原型
![【课件】女装结构设计 女装原型](https://img.taocdn.com/s3/m/9a5e5bde0b1c59eef9c7b434.png)
完整版ppt
30
(四)领口变化规律
• 领口开宽开深的依据:原型中的领宽、领深,以及 各个结构点所构成的领口曲线,是符合人体颈根部 的基本结构。在绘制各种领型结构图时,应以领口 曲线为基准,以领型立体效果为依据,来决定领口 的开宽量及开深量,再绘制出领口曲线。
• 领口开宽开深的方法:
1. 领口开宽:以原型侧颈点为参考点,一般采用前 后开宽量相同的方法。
2. 领口开深:后领深比较稳定,一般领型多为0.5— 2.5cm;前领深变化大,应根据具体领型确定。
完整版ppt
31
领口变化规律实例
完整版ppt
32
领口变化规律实例
完整版ppt
33
(五)肩部造型规律
调整前后小肩:
• 1、后衣片收肩背省、后领省(或移于后领省,或移于 肩背的分割线中)
• 2、在后衣片的肩端点去掉1—1.5cm(肩背省份) • 3、若夸张肩部,可在前衣片的肩端点放出肩背省份,
完整版ppt
28
1、袖窿深点的横向变化
• 增加袖窿深点横向的 量
↓
加大胸围
↓
加宽袖窿宽 ↓
加宽背、胸宽
完整版ppt
29
2、袖窿深点的纵向变化
• 纵向变浅:袖窿纵 向变浅是有限。
• 纵向变深:前袖窿 深的变化以后袖窿 深为准 (多加深 0~2cm) 。
上衣;AC/CB=1/0.8
大衣:AC/CB=1/1.2
完整版ppt
2
二、原型的构成要素
• 1. 包覆上半身的基本立体的设定 • 即腰围线、人体围度的确定。WL必须成水平状 • 2. 胸部的隆起、背部隆起的意义——前后浮余量的产生、
前后浮余量消除的形式 • 3. 领窝线、胸宽线、背宽线与人体的一致性 • 领窝线——人体颈根围背宽线——人体背宽线胸宽线——
服装结构制图第二讲
![服装结构制图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0abeae7a7fd5360cba1adb2f.png)
特瘦体原型制图
特瘦体型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
特征:身高正常、胸围较小,领宽、 胸宽、肩宽与正常体型相接近
由于原型在制作中采用胸围的比
例进行计算,在绘制特瘦体过程 中会造成宽度不够,因此要采用 特瘦体原型。
特瘦体制图
身高
160
胸围
78
背长
37—38
1
特胖体原型制图
对象:高龄妇女 、部分中年妇女
8、在袖山高点往后袖窿线画“前AH/4,以后袖笼线 为横线,向上垂直1.5cm,在后袖笼尾部取“前 AH/4”; 9、以这些点为基点画前后袖窿弧线; 10、将袖子前后下摆各两等分,前后两侧向上画 1cm,在前袖下摆在等分线处向上催直1/5cm,以这 些点为基准画袖下摆弧线;
袖子原型图样
袖原型的构成要素
定义:袖子是指服装上覆盖人体手臂的 部分。 袖原型的着装效果图 袖子的基本立体形态 袖子的构成要素
袖原型的着装效果图
袖子的构成要素:袖长、袖山 高、袖下尺寸、袖肥。
注:袖片原型制图应在原 型完成后进行。正常体、 特瘦体、特胖体的袖片原 型制图方法相同。
注:袖片原型制图的必要尺寸为袖窿弧长和袖
长,袖山高、袖肥宽是以袖窿弧线长(AH) 为基础计算出来的。袖窿弧线的测量是否准 确,将直接影响到袖子和衣片是否正 袖窿弧长 确匹配。
袖窿弧线的测量方法:把软尺的 边缘垂直于衣片的袖窿弧线上, 后袖窿长(后AH)从A点量到B 点,前袖窿长(前AH)从B点量 到C点,AH=后AH+前AH
制图方法
参考尺寸:袖长为54cm,袖窿弧长(AH)为实际 测量所得。 1、先定一条垂直线为袖长=54cm; 2、再定袖山高=AH/4+2.5; 3、画后袖窿线=后AH+0.5; 4、画前袖窿线=前AH; 5、得出袖肥宽度,往袖肥宽线两端点作垂直线; 6、画袖肘线,从袖山高点往下“袖长/2+2.5=29.5”; 7、将前袖窿线四等分,在第一等分处以袖窿线为横 线,向上垂直1.8cm,在第二等分处向下移动1cm, 以袖窿线为横线,在第三等分点向下垂直1/3cm;
东华女装原型框架制图
![东华女装原型框架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13c694daef5ef7ba0d3ce2.png)
答
疑
东华女装原型框架制图
2012年9月18
?什么是原型
一、女装原型概述
•何谓原型及原型纸样设计?
原型是最基础的服装纸样,包含服装造 型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人体体型特征信息, 体现了最基本的服装款式信息。 原型纸样设计就是以原型为基础纸样, 在此基础上根据服装款式进行尺寸的增减 变化,省道转移和剪切拉展变化,完成纸 样设计。
•原型的分类
群体原型和个体原型等
东华原型
新文化原型
?什么是服装号型、号型系列
号型是根据正常人体的体型发展规律和使用需要,选出 具有代表性的部位,经合理归纳设置的。
▲号指身高 ▲型指围度
?女装160/84A 号型系列是以中间标准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 减。 ?档差
二、东华原型框架制图
?制图前需要知道些什么
2.1 款 Leabharlann 分 析○衣身廓形:H型 ○结构要素:省道 ○胸围线以上曲面量处理:
前片——适量的前袖窿 松量、侧缝省 后片——适量的后袖窿 松量、袖窿省
○领窝造型:基础领窝
○袖窿造型:合体风格圆
装袖的基础袖窿
号型:160/84A
2.2 规 格 设 计
细部尺寸
细部 衣长(BNP∽底边) 胸围(B+松量=84+12) 肩宽 领围 胸高(SNP ∽ BP) 袖窿深变化(袖窿底点——BL) 前胸宽 后背宽 尺寸 38 96 39 38 24.7 0 33.2 35.4
?何谓成品规格
2.3 结 构 设 计 图
2.4 框 架 制 图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了解了与原型有 关的基础知识,重点学习了东华 女装原型的框架图的制图方法。
女装结构设计(PDF 23页)
![女装结构设计(PDF 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b4b564a0116c175e0e4852.png)
女装结构设计目录第一章女装原型的绘制第二章裙子结构设计第三章裤子结构设计第四章衣身结构设计第五章领子结构设计第六章袖子结构设计第七章整体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的绘制第一节上衣基本结构线一、原型的部位名称(1)线:横——前后肩线、腰围线、胸围线,背宽线;竖——前后中心线、侧缝线,胸宽线,背宽线;曲——前后领口弧线、袖窿弧线;(2)点:前颈点FNP,后颈点BNP,侧颈点SNP,前后肩点SP、袖窿底点,胸乳点BP;(3)部位:前后横开领、直开领、袖窿深,前胸宽,后背宽;(4)省道:肩胛省,前后腰省;二、袖片原型的部位名称(1)线:横——袖肥线,袖肘线;竖——袖中线,前后袖缝线;斜——前后袖山斜线;曲——前后袖山弧线,袖口弧线(2)点:袖山高点(与衣片的肩点对位);(3)部位:袖山高,前后袖肥。
第二节原型结构制图一、衣身原型的平面结构制图二、衣袖原型的平面结构制图第二章裙子结构设计第一节腰省变分割线第二节腰省变褶裥第三章裤子结构设计第一节牛仔裤第二节喇叭裤第三节萝卜裤第四章衣身结构设计第一节省道、省道转移1、前后衣身原型样板的省道设计2、省道的设计及转移(1)省道的类型及名称:肩省、领省、袖窿省、腰省、侧缝省、门襟省;(2)省道转移原理省道转移的原则:(A)新旧省道的张角必须相等;(B)当新、原省道的位置不相连时,尽量通过BP点作辅助线使两者相连,以便于省道的转移;(C)保证衣身的整体平衡;(3)省道设计的三要素:(A)省道的形式(B)省量的大小(C)省尖的位置(4)省道的转移方法:(A)量取法(B)旋转法胸省转移至侧缝(C)剪切法胸省转移至肩部(二)省道转移与样板制作1、省道转移:(1)省道位置的确定(2)纸样剪切(3)省量的确定(4)纸样轮廓线的修正2、样板制作:(1)面料样板各部位放缝(2)丝缕线(3)样板标注(4)衬料样板要求第五章领子结构设计第一节立领立领:定义——从领口线其始沿着脖颈立起来,只有领座,没有领面,没有翻折关系的一类领子。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f941c503c1ec5da50e270a1.png)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女上衣原型制图
![女上衣原型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ca898b600b1c59eef8c7b4ad.png)
女上衣原型制图制图步骤一、前片制图(一)框架线:1、前中线:划一条约60cm长的垂线。
2、上平线:在前中线上端划一条垂直于前中线的水平线,长约55cm(大于B/2)。
3、下平线(腰节线WL):距上平线40cm(前腰节长为40cm,或号/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4、胸围线BL(胸高线):距上平线24cm(胸高24cm,或B/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5、侧缝直线(胸围大线):距前中线B/4 +0.5=24.5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至下平线。
6、前领深线NL:距上平线N/5 +0.3=7.5cm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7、前领宽线:距前中线N/5 -0.3=6.9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8、肩斜线:在上平线上由领宽线向左量15cm,再向下量6cm定一点,连接领宽点,即为肩斜线。
(即按15:6的比值确定前肩斜度)9、前肩宽:由前中线向左量S/2 -0.7=19.3cm,交肩斜线,即为前肩宽。
10、前胸宽线:由前中线向左量3B/16 -1=17.4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11、袖窿深线:侧线处BL向上2—4cm做水平线(胸省量)。
(二)结构线:12、划领口弧线:如图做对角线,把对角线三等分,距下一等分0.2左右划弧。
13、划袖窿弧线:定前腋点,即袖窿深的1/2向下2.5cm为前腋点,如图做线,画顺袖窿弧线。
14、BP点确定:BL上,前胸宽二等分,向左0.7—1cm定点即为BP点。
15、胸省:BP点与侧线和袖窿深的交点连线。
16、腰省:由BP点向下做垂线,WL线上垂足左右各1.5cm(省量3cm)定点,为省根位,省尖距BP点4—5cm,如图连线。
17、前腰大:WL线上由前中线向左量W/4+0.5+省量(3)为腰大点。
18、侧缝线:连接胸围大和腰大点。
二、后片制图(一)框架图1.、后中线:在上平线的左端做垂线。
2、上平线、下平线、BL、与前片相同。
3、后侧缝直线(后胸围大线):距后中线B/4 -0.5=23.5cm做后中线的平行线。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3d449f6941ea76e58fa043e.png)
2. 制图步骤
9)、通过 点和 点的中 点向下取量0.5cm,过此点 画水平线 线 10)、在前中心线上从BL线 向上取B/5+8.3cm,确 定 点。 11)、在前中心线上取前胸 宽=B/8+6.2cm,并由二 等份点的位置向后中心 方向取0.7cm作为BP点 12)、画垂直的胸宽线,通 过 点画一条水平线, 形成矩形。 13)、在BL线上沿胸宽线向 侧缝方向取B/32作为 点,通过 点作垂直线, 与 线相交与 点
2. 制图步骤
18度
1.5 前横领宽+0.2
3)、后领弧线:后横领宽=前横领宽+0.2, 后领深(后上平线垂直上提量)=后横 领宽/3,后侧颈点与后领深点间连弧。 4)、后肩线:后侧颈点水平线以18度夹角 画斜线, 后小肩=前小肩宽+B/32-0.8(省量)。 5)、画肩省:肩胛凸点垂上交肩斜线,沿肩 斜线下移1.5cm连接肩胛凸点为肩省一 边,肩省=B/32-0.8 6)、从肩点经背宽至BL侧缝点画后袖窿弧, 顺势画前腋下弧。
B/32-0.8
+0.8
BP
2. 制图步骤
7)、绘制胸省:由 点作45度倾斜 线,在线上取▲+0.5cm作为袖窿 点,经过袖窿深点、袖窿参考点和 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下半部 分。
+0.5
BP
2. 制图步骤
8)以 点和BP点的连接线 为基准线,向上取(B/42.5)度夹角作为胸省量
18.5°
BP
9)、通过胸省省长的位置与 肩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上 半部分,注意胸省合并时, 袖窿弧线应保持圆顺。
2)、确定身幅 B/2+6, 画水平线(WL线), 并画前中垂线至 点 。
身幅(B/2+6)
课件服装结构构成方法_原型
![课件服装结构构成方法_原型](https://img.taocdn.com/s3/m/03e7aaabc281e53a5902ff68.png)
将箱形原型的展平图与梯形原型的展平图重合后可以看出其相 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五) 原型与人体的关系
1、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原型的构成方式不同,其前后松量 的比例亦不同,梯形一般为10cm,箱形一般为12cm。
2、衣身原型腰节长与人体腰节长:原型的前后腰节长与人体记测 得到的实际前后腰节长相同。
BL线。 ❖ 4、作前中心线垂直于WL线 ❖ 5、在BL线上从后中心线往右量B/8+7.4cm为C点 ❖ 6、C点向上垂直BL作出背宽线 ❖ 7、A点垂直后中心线交于背宽线
8、A点向下8cm平行线交于背宽线为D点,线分两等分偏 背宽线1cm为E点
9、前中心线BL向上B/5+8.3cm为B,点 10、过B,点平行BL作上平线。
在服装发展史上,廓形以其独特 魅力,穿越于时尚舞台。优美的服 装廓形,不但造就服装的风格和品 位引人注目,而且能显露着装者的 个性,还能展示人体美、弥补人体 缺陷和不足,增加着装者的自信心。 廓形的特点和变化还起着传递信息、 指导潮流的作用。
衣身廓形分类方式很多,从整 体外观造型分,主要有五种基本 类型。
1、前浮余量用结构的形式消除
①前浮余量转化为省道量,如下图, 浮余量用收省道的方法消除,省道的形 式有对准BP点和不对准BP点两种。
对准BP点的省是省尖对准BP点,省 位可围绕BP点成360°的方位。
不对准BP点的省包括撇胸及其他省尖 不对准BP点的胸省,如下图所示。
生命是过程, 事业是结果
②前浮余量用下放形式处理,即前衣身 下放、腰节线和底边产生起翘量,如下 图所示。
2、多个省道组合方式
①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 位省量,部分转化为撇门量。 ②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 位省量,部分转化为浮余量下放产生 的起翘量。 ③将侧缝差量部分转化为衣身其他部 位省量,部分转化为袖窿松量。
《女装省道转移》PPT课件
![《女装省道转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3a8e446bec0975f565e24f.png)
W/4+1(松量)+1(前后差精)选ppt
7
袖子轮廓
精选ppt
袖子结构
8
女装原型结构
胸围:84 背长:38 腰围: 64 袖长:53
前后片轮精廓选ppt
原型轮廓步骤:
1、上平线、后中心线 2、背长:38cm 3、1/2胸围大:47cm 4、袖窿深:21cm 5、定前后片侧线 6、后背宽:18.5 7、前胸宽:17
9
精前选后pp片t 结构
10
女装省道转移的原理和方法
一、省的原理
省是对服装进行立体处理的一种手段,是表现人体曲面的重要因素。 省是作用于人体凸点的暗褶,服装中经常考虑的人体凸点有胸凸、肩 胛凸、腹凸、臀凸、肘凸,这些凸点相对应的省为胸省、肩省、腹省、臀省、 肘省。 对应不同特征的凸点,省的形状也不同。胸凸明显,位置确定,所以 胸省省尖位置明确,省量较大。肩胛凸起面积大,无明显高点。腹凸和臀凸 呈带状均匀分布,位置模糊所以腰省和臀省的设计较为灵活。
15
3、特殊形状省道
精选ppt
16
4、省的变பைடு நூலகம்与设计
在进行实际结构设计时,省道常分解为多个省,并且这些省不直接通 过BP点,此时我们要用间接辅助线和剪切法来完成结构设计。
直线省与省道转移
精选ppt
17
曲
线
省
与
省
道
转
移
精选ppt
18
5、省融入分割线
精选ppt
19
6、省转化为褶裥
精选ppt
20
W/4+1(松量)+1(前后差) 7、定前腰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平分胸宽线到 ) 前中线部分, 前中线部分,向侧 缝方向0.7的量 的量, 缝方向 的量, 做垂直线, 做垂直线,经过底 边再延伸, 边再延伸,延伸的 部分为刚才平分背 宽到侧缝之间的量 的一份
24)向下4 厘米, 做BP点
25)在侧缝辅 ) 助线往后中线 方向, 厘米的 方向,2厘米的 量
72 74 74
170 53.5 104 92 35.2 40 41.4
76 78
81.0
82.8
84.6
84.6
86.4
88.2
88.2
90.0
91.8
91.8
93.6
95.4宽 ) 线上剩余的部 分
19)在平分中 点往下3厘米画 一个点,做出 前符合点
20)经过前符合 ) 点做圆顺的曲线, 点做圆顺的曲线, 作为前袖笼线 作为前袖笼线
21)平分背宽线 ) 剩余的量, 剩余的量,向下 3厘米,做出 厘米, 厘米 后符合点
22)将侧缝辅助 ) 与背宽线之间的 量等分; 量等分; 然后取一份的量, 然后取一份的量, 45度斜向上,做 度斜向上, 度斜向上 一辅助点 然后经过后符合 点和辅助点, 点和辅助点,到 侧缝线画圆顺的 曲线作为 后袖笼线
部位 身高 臂长 腰围高 (裤长) 胸围 颈围 背长 总肩宽 腰围 臀围
58
数值 150 47.5 92 76 32.0 36 37.4
60 62 62
155 49.0 95 80 32.8 37 38.4
64 66 66
160 50.5 98 84 33.6 38 39.4
68 70 70
165 52.0 101 88 34.4 39 40.4
26)连接底边的 线条, 作为前腰线
27)用粗一号 ) 的线条将前片 和后片的轮廓 线描出来 完成原型的制 图
• 作业: • 按女装尺码 165/88A 画一个1:5的原 型 • 身高 165 胸围 88 背长 40
女子5.4、 女子 、5.2 A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见表 cm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见表
84÷6+4.5=18.5 84÷6+3=17
标注上后中线 和前中线
6)找后领宽, ) 后领宽, 取胸围的1/12 取胸围的 在后中线找出这个点
84÷12=7
7)将后领宽的长 ) 度设为 ,在这 个点上, 个点上,取 的 量的1/3向上 向上, 量的 向上,垂 直画出直线
7÷3≈2.33
8)连接两个端点, )连接两个端点, 画出圆顺的曲线, 画出圆顺的曲线, 即为后领线 即为后领线
女装上衣纸样原型画法
以日本文化型女装上衣为例
格式
• 规格
• 步骤 1)XXXXX 2) XXXXXX 3) XXXXX
• 规格尺寸
规格 身高 胸围 背长
160/84A 160 84 38
1)画一个长方 ) 形形的框 以胸围的1/2+5 以胸围的 为长边 以背长为宽边
长=84除以2+5=47 宽=背长=38
15)取肩线下降 ) 的量 在胸宽线上做2 在胸宽线上做 份的量
此图中下降的量为1/3 1/3 的后领宽,就是约等 于2.33
16)画一条垂 ) 直于胸宽线的 横线辅助线
17)以后肩线的 ) 量为 ,将它 减去1.5作为前 减去 作为前 肩线的量, 肩线的量,连接 到辅助线上。 到辅助线上。作 出前肩线
12)平分前领宽; )平分前领宽; 在领深线上往下 0.5的量做一个点 的量做一个点
13)在前领窝点做 ) 一条45° 一条 °的斜向上 的线 量取1/2的前领宽的 量取 的前领宽的 再往回倒0.5厘 量,再往回倒0.5厘 米,点一个点
14)连接两端, )连接两端, 经过斜点往内 0.5的地方做圆 的地方做圆 滑曲线 作为前领线 作为前领线
2) 从上往下 以胸围的 1/6+7的高 的高 度画胸围 度画胸围 线
胸围 84÷6=14 14+7=21
3)平分胸围线 )
4)在平分处画一 ) 条垂直线交底边 作为侧缝线的辅 助线
5)从一端顶点量取 ) 胸围的1/6+4.5的量, 的量, 胸围的 的量 做垂直于胸围线的直 背宽线; 线,为背宽线; 从另一端顶点量取胸 围的1/6+3的量,做 的量, 围的 的量 垂直于胸围线的直线, 垂直于胸围线的直线, 为胸宽线
9)找后肩点 ) 在背宽线向下找 出后领宽即是 的量, 的1/3的量,点一 的量 个点, 个点,在这个点 垂直背宽线做一 条横的辅助线 横出2厘米的量 横出 厘米的量
10)连接两个 ) 端点, 端点,画出直 即为后肩 线,即为后肩 线
11)画前领。 )画前领。 取后领宽的量 即是 减去 0.2为前领宽的 为前领宽的 量 加上1为前 加上 为前 领深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