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油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知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标准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 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
汽轮机油在机组润滑系统中的不断循环流动,把热量从轴承上吸走 并带出机组外,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
一般而言,轴承的正常回油温度要控制在60℃以下,如超过70℃, 则表示轴承散热不良,需要增加供油量加以调节,或立即查找原因。
2)汽轮机油性能要求
➢ 优良的氧化安定性
汽轮机油工作温度不高,但用量大,使用时间长,并且 受到空气、水分和金属的作用,会发生氧化反应并生 成酸性物质和沉淀物。
(3) 开口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润滑油的 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 低温度。安全性能指标。 闪点高,表明油品着 火危险性小。
(4) 倾点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低温流动性 ,倾点低,表明油品低温性能好 油品使用温度比倾点高5~10℃
环境温度低的场合应特别注意
(5)水分离性(抗乳化性)
➢良好的抗泡沫性能
汽轮机油在循环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当空气不能及 时地释放出去就会产生发泡现象,使油路发生气阻, 供油量不足,润滑作用下降,冷却效果降低,严重时 甚至使油泵抽空和调速系统控制失常。
为了避免汽轮机油产生发泡现象,除了按规操作并 做好用油维护保养外,尽可能使油少吸入空气外,还 要求汽轮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能及时地将吸入 的空气释放出去。
(4)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3)浸油润滑 a)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 a.N>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
以下,但不低于滚动体下缘。
b. N=1500-3000r/min时, 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 体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滚动体上缘。
c. N〈1500r/min时, 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的 上缘或浸没滚动体。
1.定义: 所谓润滑,就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 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面之 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 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 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简朴概括润滑油旳作用
降低: 克制: 移除: 预防:
摩擦 磨损 热量 锈浊
润滑油分类及规格
发动机润滑油旳分类
•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仅从石油旳流变(黏度)特征来对油品分类
• API-美国石油协会 -根据发动机试验性能对油品分类 -同步涉及节能源节省性能
•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新体系于1996年使用 -替代欧洲旳CCMC
润滑油代理: 是经过广泛试验室试验及发动机台架试验后制定出来旳, 这些添加剂旳构成是个有机整体,各配方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不能随意增删.
抗氧化/抗磨添加剂 预防轴承旳腐蚀 缓解油变质/变稠 预防气阀机构旳磨损
分散剂 控制油泥及清洁 分散炭粉从而降低
油旳稠化
粘度指数改善剂 轻易起动 更快供给油到运营旳部位 低温抗磨 增长高温粘度
25W
-10 ℃
夏天级:
20 30 40 50 60
越高旳黏度
您有留心过它们吗?
SM 5W-30

S= ?

SM= ?

5W= ?

30= ?
• S代表汽机油 • SM为API(美国石油协会)质量旳等级 • 能够在零下30℃以上使用 • 粘度等级
合成润滑油
合成油具有低摩擦力
合成润滑油旳优点
• 分子大小及形状较为均一 -内摩擦力小,因而节能 • 优异旳低温流动性 -易于冷开启,可在环境温度很低旳地方使用而不需要预热 • 高油膜强度 -黏度指数高,与矿物油相比,高温时旳油膜厚度更厚某些 • 优异旳氧化稳定性 -使用寿命很长;比矿物油更耐高温 • 低挥发性 -润滑油旳挥发损失更少,不需频繁添加
清净剂 中和燃烧所产生旳酸 降低活塞旳沉积物 提供总碱值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如果你在黏度的选择上举旗不定,应参考《车主手册》的建议。

3)换油看里程很多车主习惯按公里数换油,基实这样并不科学,换油期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定,驾驶模式、路面的状况(高速公路、市区堵车、爬坡、空气混浊)、室外温度、燃料的质量、还有就是机油本身的质量都会影响油的寿命,公里数只是一个参考。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

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润滑油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润滑材料,它在机械设备中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防腐等作用。

在润滑油的常识与使用培训中,我们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分类、选用原则以及正确使用润滑油的方法。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润滑油是一种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复合物,它具有润滑性、冷却性、密封性和防腐性等功能。

基础油通常采用矿物油、合成油或植物油,添加剂则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添加,如抗氧化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

二、润滑油的分类根据基础油的不同,润滑油可以分为矿物油润滑油、合成油润滑油和植物油润滑油三大类。

其中,矿物油润滑油是以石油为原料提炼得到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合成油润滑油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植物油润滑油则是以植物种子为原料提取得到的,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三、润滑油的选用原则1. 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不同设备对润滑油的粘度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可以确保润滑效果和设备寿命。

2.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

润滑油的工作温度范围决定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润滑性能,选择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以保证润滑油的正常工作。

3. 根据设备负荷选择合适的负荷性能。

润滑油的负荷性能决定了其在高负荷条件下的润滑效果,选择合适的负荷性能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4.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防腐性能。

润滑油的防腐性能决定了其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下的使用效果,选择合适的防腐性能可以保护设备不受腐蚀。

四、润滑油的正确使用方法1. 在更换润滑油时,应先将设备停机并排空旧油,清洗油路及油箱,并更换新的滤芯。

2. 在加注润滑油之前,应先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油口、油标等无异物。

3.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4. 在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如润滑脂是否干燥、润滑点是否正常润滑等。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

润滑油基础知识和用途目录一、润滑油简介 (2)1.1 润滑油的定义 (3)1.2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 (3)1.3 润滑油的分类 (4)二、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5)2.1 润滑油的粘度 (6)2.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7)2.3 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8)三、润滑油的用途 (9)3.1 汽车润滑油 (10)3.2 工业润滑油 (11)3.3 航空航天润滑油 (12)3.4 耐磨润滑油 (13)3.5 高效润滑油 (14)3.6 环保润滑油 (15)四、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 (16)4.1 根据车辆类型选择润滑油 (17)4.2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润滑油 (18)4.3 正确使用润滑油的重要性 (20)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21)5.1 环保型润滑油的研究与发展 (22)5.2 智能化润滑系统的应用 (23)5.3 新型润滑材料的探索 (24)六、润滑油的安全使用 (26)6.1 润滑油泄漏的预防与处理 (27)6.2 润滑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28)6.3 废弃润滑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28)一、润滑油简介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工业设备的油状液体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在热能传递、冷却、清洁以及保护金属表面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润滑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润滑油主要分为矿物油、合成油以及生物可降解润滑油等几大类。

矿物油是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通过石油提炼得到;合成油则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润滑油则是一种环保型润滑油,可在自然界中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有着不同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种。

润滑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润滑油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保护机械设备的润滑剂。

它可以填充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中,减少摩擦力,降低能量损失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石油或合成方式获得的液体,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减摩剂等,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2.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包括黏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等。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度量,决定了润滑油对摩擦表面的覆盖情况。

粘度指数是度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粘度指数越高,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小。

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后开始放出能燃烧的蒸汽的温度,反映了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

凝点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3.润滑油的分类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主要有液态润滑油和润滑脂两种形式。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得到的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和重负荷工况。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的胶状润滑剂,常用于润滑部件无法自行润滑的情况下。

二、润滑油的作用分类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分为润滑减摩、密封、冷却和清洁等。

1.润滑减摩润滑油可以填充金属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力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

2.密封润滑油可以在密封面之间形成薄而均匀的润滑膜,减少泄漏和气体渗入,提高密封性能。

3.冷却润滑油可以通过吸收和传导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防止摩擦表面因温度过高而变形和损坏。

4.清洁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吸附和中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切屑、灰尘和酸性物质等,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避免其受腐蚀和污染。

总结:。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2、润滑油清洁度的影响,润滑油清洁度 越高,抗乳化性越好,反之亦然。
3、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影响,润滑油中极 性添加剂对抗乳化性影响非常大。
抗泡性: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荡、 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至形成 气泡,评定生成气泡的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
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油品的 抗泡性不好,在润滑系统中形成了很多气泡, 而且不能迅速破除,则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 加速它的氧化速度,导致润滑油的损失,而且 阻碍润滑油在循环系统中的传送,使供油中断, 防碍润滑,对液压油则影响其压力传递。
润滑剂的极压性主要表现在设备在重负 荷的情况下运行,设备的磨损情况,极 压性能好的润滑剂,设备的磨损小。
极压性主要测定指标为四球机试验(PB, PD,ZMZ),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
燃气发动机应用和润滑
优点 低 Nox(氮氧化合物) 排放特别是稀薄燃烧式发
动机 与柴油机相比更低的 CO2排放 颗粒(PM)排放非常低 可就近使用低成本燃气 缺点 与同尺寸柴油机相比, 功率略低 需要管路输送燃料或使用存储罐
靠压缩的热量引燃混合气
l 2冲程或四冲程发动机 l 30 到 15,000 HP l 低速(<500 RPM), 中速(500-1000) 和高速 (>1000) l 自然吸气式和涡轮增压式 l 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分为理论空燃比型(Stoichiometric)和稀薄燃
烧型 l 选择型和非选择型催化转化器 l 只烧燃气和双燃料型 l 可变燃料品质型
抗磨损性指润滑剂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 条件下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磨 损的能力。
润滑剂的抗磨损能力主要表现在设备长 期在中等负荷运转设备的磨损情况,润 滑剂抗磨损性能好,设备磨损低,反之 亦然。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课件

润滑油基础知识设备培训课件
(7) 防锈性
润滑油在同水混合时对铁部件的防锈能力
.
(8)极压抗磨性 边界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是衡量润
滑油在苛刻工况条件下防止或减轻运动副 磨损的润滑能力指标。
.
5.汽轮机油的作用与性能要求
1)汽轮机油的主要作用 ? 润滑作用
通过润滑油泵把汽轮机油输送到汽轮机组、离心压缩机滑动轴承的主轴与轴瓦 之间,在其间形成润滑油膜;同时可为汽轮机组的齿轮减速箱以及调速机构 等摩擦部件提供润滑作用
.
2. 润滑油的组成 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包括: 2.1石油基基础油(矿物油基础油,占绝大多 2.2合成油(合成基础油) 2.3动植物油
.
基础油具备了润滑油的基本特征和某 些使用性能,但仅仅依靠提高润滑油的 加工技术,并不能生产出各种性能都符 合使用要求的润滑油。
.
润滑油 添加剂
1. 清净分散剂 2. 抗氧抗腐剂 3. 极压抗磨剂 4.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5.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 6. 粘度指数改进剂 7. 防锈剂 8. 降凝剂 9. 抗泡剂 10. 抗乳化剂 11. 其它添加剂
.
? 优良的油水分离性能(抗乳化性能 )
蒸汽和水分不可避免地从轴封或其他部位漏进润 滑系统,是汽轮机油工作特点。压力循环给油润滑 的汽轮机油投入的循环量很大,一般约为 1500 L /min ,并始终处于湍流的状态,遇水易于产生乳 化现象。
油中混入水分后,会因形成乳浊液使油品润滑性 能降低,还会加速油的氧化变质,对金属部件产生 锈蚀。
.
(5)水分离性(抗乳化性)
表示润滑油与水相互分离的能力,是评价循 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抗乳化试验结果越 小(时间越短),表明润滑油与水分离的速度 越快。
潮湿或易混入水的场合应特别注意。

润滑油基础知识 ppt课件

润滑油基础知识 ppt课件
3
二、摩擦的种类
干摩擦
• 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 触,这样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如真空中)。
润滑油基础知识
• 当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完全隔开时, 摩擦表面不会产生金属间的直接摩擦,流体分子 层间的粘剪阻力就是摩擦力,这种摩擦称为流体 摩擦。
边界摩擦
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 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 能是物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 学反应膜。
- --- -- --- - -- --- -- --+++++++++++++++++++++++++++++
金属表面
防锈剂形成阻隔层:
亲水的尾部和其他烃类化合物结合形成防锈体系,形成 憎水阻隔层。
- --- -- --- - -- --- -- --+++++++++++++++++++++++++++++
不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或 虽有动压力,但压力较低,油 膜较薄时,在载荷的作用下, 边界膜互相接触,横向剪切力 比较弱,这种摩擦状态称为边 界摩擦。
油性分子吸附在表面
润滑油基础知识
AW/EP Additives Prevent Metal Contact
抗磨损/极压 添加剂防止金属表面的接触

2024版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版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分散剂
吸附油中固体颗粒,防止 其聚集和沉淀。
抗氧剂
抑制油品氧化,延长使用 寿命。
添加剂类型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极压抗磨剂
01
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和擦伤。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02
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润滑性能。
粘度指数改进剂
03
改善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能。
添加剂类型及作用
防锈剂
保护金属表面免受锈蚀。
降凝剂
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被加热到表面产生火焰并持续燃烧 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燃点是评价油品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倾点与凝点
倾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是衡量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重 要指标。
凝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 流动性的指标之一。
齿轮油
用于汽车变速箱和驱动桥的润滑, 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和可靠。
刹车油
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润滑和密封, 保证制动性能的稳定和安全。
润滑脂
用于汽车轮毂轴承、底盘等部位 的润滑,防止磨损和腐蚀。
工业用润滑油
液压油
用于工业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传递动力、 润滑和冷却。
导轨油
用于机床导轨、滑块的润滑,保证机床运动 的平稳和精度。
矿物油与合成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 成的润滑油,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汽车、航空、 船舶、电力等领域。
行业趋势
环保、高效、长寿命成为润滑油行业的发展趋势,生物降解润滑油、纳米润滑 油等新型润滑油不断涌现。同时,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化润滑系统也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要求改善齿轮承载能力的发电机、工 业驱动装置和船舶齿轮装置及其配套 的控制系统
热传导液的分类
组别 应用范 特殊应用 具体应用 符号 围
产品类别及性能要 品种符

号L-
应用实例
Q
热传导 最高使用温度 开式系统
具有氧化安定性的 QA 用于加热机械零件
<250℃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或电子原件的开式

油槽
最高使用温度 <300℃
最高使用温度 >-30℃并 <200℃
冷却系统
具有在低温时低温 粘度和热稳定性的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液
QE 带有热流和冷流的 装置
注:热传导液加热系统应配备有效的膨胀油槽,排气孔和过滤装置。
理化指标
• 一般理化指标 • 特殊理化指标
一般理化指标
外观(色度)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一 般不能判断润滑油质量好坏;
目录
润滑油组成 基础油和添加剂 油品命名与分类 理化指标
使用和储存 检测与更换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
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X
XX
X
X
x
润滑油生产流程
原油
常 减一
减 减二 溶
压 蒸
减三
剂 精
馏 减四 制










润滑油 产品

渣油

沥青

添加剂
原油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原油,其 主要成分都是碳(C)氢(H)两种元素。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密度计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一、什么叫润滑油?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润滑油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达成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的叫润滑油。

润滑油的作用在于:①降低摩擦,在摩擦面加入润滑剂能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

②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上可以减少摩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摩擦损耗时所造成的损害③冷却作用润滑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上升。

④防锈作用,在摩擦表面上有润滑剂即防锈剂存在就可以防止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埃,氧化物引起的锈蚀。

⑤传递动力在许多情况下润滑剂有传递动力的功能,如液压油传动等。

⑥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能防止水分和杂质侵入。

⑦减震作用在受到冲击荷时,可以吸收冲击能,如汽车减震器等。

二、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目前所有的成品油是以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型两大类,添加剂的种类很多,主要类型有清净分散剂抗氧化腐蚀剂、抗磨剂、油性剂、抗氧剂、粘度指数改进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等。

三、在润滑中为什么要加入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具备润滑的基本特征和某些使用性能,但仅仅依靠提高润滑油的加工技术,并不能生产出各种性能都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油,为弥补润滑某些性质上的缺陷并赋予润滑油一些新的优良性质,润滑油中要加入各种功能不同的添加剂,其添加剂加量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是改变了润滑油的物理性能,如粘度、凝点等。

②是增加或增强了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如抗氧抗腐等。

润滑油的添加剂使用,不仅满足了各种新型机械和发动机的要求,而且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使润滑油的需求量在石油产品的比重减少。

四、内燃机油中都需要加入哪些添加剂其目的是什么?1.清净分散剂,常用的如:101-106清净剂,151-155分散剂内燃机工作时发动机润滑油要承受高温压的苛刻条件,并与空气中的氧和金属接触,因而发生氧化、缩合、分解等反应由此形成油泥,积炭沥青质、胶质和有机酸等,燃料燃烧不完全,产行的积炭沉积在发动机零件上,也使发动机工作恶化,加入清净分散剂的目的,是通过清净分散剂的增溶分散,酸中和及洗条作用,并使它们分散和悬浮在油中通过过滤器除去,从而使活塞及其她零部件保持清洁,正常工作。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概述一、润滑油的概述1、润滑油的定义及用途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两表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而用以降低摩擦表面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就是润滑油。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油能够牢固地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表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做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润滑是润滑油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其能使磨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磨损等所造成的摩擦损耗。

除此之外,润滑剂还具有冷却作用、清净作用、防锈作用、密封作用、减震作用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2、润滑油的组分和分类目前,几乎所有的润滑油成品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其中,基础油在润滑油成品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九十几,添加剂的量为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四十。

润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其性质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质,而基础油性能不足之处则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弥补和改善,从而赋予润滑油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一般可以按照基础油的来源对润滑油进行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按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和生物基基础油。

就目前而言,在这三类基础油中,矿物基础油是润滑油中应用最广泛的,其用量约在95%以上。

但是由于应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润滑油的要求就会不同,所以在某些场合就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或生物基础油调配出来的润滑油产品,这两种基础油因而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 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很多车主在选购机油时企图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那是徒劳的。

一款润滑油的包装只会告诉你油的规格与黏度,质量还是要用过才知道。

如果你不想乱试,你可以咨询资深和中肯的机修师傅,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搜寻有关不同人对不同品牌润滑油的评价,众人的说法会给你一个客观的答案。

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如果你在黏度的选择上举旗不定,应参考《车主手册》的建议。

3)换油看里程很多车主习惯按公里数换油,基实这样并不科学,换油期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定,驾驶模式、路面的状况(高速公路、市区堵车、爬坡、空气混浊)、室外温度、燃料的质量、还有就是机油本身的质量都会影响油的寿命,公里数只是一个参考。

最好的方法是经常检查油的状况,最低限度每星期一次,如果颜色已变得很深、手感已有一点粗糙、黏度已和新油有很大的差别、有很重的汽油味或焦味,或已太久没换油,就应该更换。

当然,最简单的是,感觉需要换便换。

4)只要认证越新,质量越好很多对机油一知半解的润滑油从业员,经常把具更新认证的机油,说成是质量更好的机油,以讹传讹,令到坊间对机油认证的观念有着极大的误解。

举个例子,假如你车子的《车主手册》要求是API SL规格的机油,那是否一款具API SM认证的半合成机油会比一款是API SL认证的全合成机油,可以令你的车子有更良好的性能表现呢?答案是:“不会的”。

无疑,较新的规格要求一般都会比旧的规格高,但须知道有关规格只是一些下限,而很多高质量(当然也是较昂贵)的机油产品,性能表现往往已远远超越了其本身所具认证甚至更新的认证的要求,但很多时只是出于市场策略上或时间上的考虑,未有更新认证。

而平价的产品,即使具备一个较新的认证,很多时只是仅仅过关,时间一长,质量便很快下降。

所以,如果你是爱惜你的车子,在选购润滑油产品时,不要盲目追求更新的认证,应当选择质量更好的产品。

酯类油的特性机油大致分为5类,1、类油低档矿物油2、类油中档矿物油3、类油精练矿物油(矿物油性能分值峰顶也就3分以内,算达标。

)4、类油PAO全合成( 诸如金美孚1号,灰壳等.性能接近6分左右,算及格)5、类油酯基全合成,航太级别. (诸如红线、MOTUL等.性能8分以上)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以上两类都称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再剩下就是沥青)。

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此类基础油原料和前两类是一样的,是现在市场上忽悠的最厉害的。

代表性的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 (very high viscosityindex)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贴上“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而现在国内很多品牌也照搬。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在VHVI上又有了: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雪佛龙公司专利;MSDW(加氢处理一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壳牌公司专利,现在都称为合成基础油。

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半合成油基本都是使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科技。

第四类,聚α-烯烃(PAO);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技术,系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

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的多。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一般称为脂类,就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

酯类本来是有油性的,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

而且酯类本来的极向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所以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就润滑性能:酯类>PAO>三类基础油如:XHVI、MSDW、VHVI等但是酯类基础油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生产成本很高。

而聚醚对水及油等比酯类稍好,但和矿物油及添加剂不易相容,同样价格也很高,所以无法广泛使用。

聚α-烯烃(PAO)作为车用基础油对添加剂、油封材料、涂料及矿物油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是价位比较低,现在其实很多品牌都是使用美孚的PAO,就是不好意思说明而已。

MOTUL300V等脂类合成油其实属于赛车用油(美孚赞助的迈凯拉伦车队也不会使用金美孚一号0W-40;法拉利也一样),那是因为赛车不会在乎经济性能(MOTUL 300V 的价格和金美孚贵了一倍多),而且对相容性要求也不高(发动机,变速箱等也常换常修正)。

MOTUL300V的换油周期(一般要求1500公里就换)也大大小于金美孚一号(使用恰当的话,几万公里没问题)。

而MOTUL300V等脂类合成油口碑也从改装车市场来的,这和一般车主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这也说明为什么三大品牌没把脂类合成油推向车用油市场,所以MOTUL并不是什么顶级品牌,并不是适合一般车主的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顶级汽车品牌不选用MOTUL 300V的原因(这句话好像在暗示红线机油是最好的,大家可以忽略)美孚一号是PAO全合成油用PAO不能单独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因为存在两个原因:1.PAO 与橡胶容合性差2.PAO很难和添加剂相溶。

所以目前的美孚1号采用三重合成,即四类的PAO+五类的酯类+五类的烷基萘。

酯类既溶于PAO,又很容易与添加剂相溶,而且酯类具有天然的润滑能力,而对于橡胶件又能适当使其发涨,因而克服了PAO的缺点。

烷基萘作为未来的润滑油基础油本身属于5类基础油,具有很低的凝固点和很高抗氧化性。

因此为了达到高里程即1.5W英里使用周期的目的烷基萘也被调和到美孚一号。

而且四类基础油具有天然的清洁能力,所以清洁性更不依赖于添加剂。

1、机油的性能衰减是否是机油的基础油分子链发生破坏?估计很多车友都是这样认为,其实这是错误的。

即使是到期更换下来的旧机油,里面的基础油中95%以上的分子链都没有破坏,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是如此。

旧机油经过白土精制等处理程序,里面的基础油烃类分子还是完好的,再加上新的添加剂还能继续使用一定范围,在欧洲,尤其是德国,这个比率是65%。

机油性能的衰减和添加剂的损耗、燃料的稀释、积碳、油泥的混入、水分增加、酸碱值的变化有最大的关系。

很多车友老是听声音判断机油的性能,其实很多时候是误导你的判断的,大多数2000~3000KM的时候感觉发动机声音不好听了,其实是城市路况下积碳过多造成的假象,目前的SL以上级别的机油,都能稳定使用10000~15000KM (这个数字没错吧?),跑跑高速,清除一下积碳,发动机声音又会正常的。

1、合成油基础油比矿物油有更好的抗磨性吗?一般人可能都认为:合成油由于采用了PAO或酯类基础油,因此会有比矿物油更好的抗磨性,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单就基础油而言,在没有加入添加剂以前,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是几乎没有抗磨能力的。

机油的抗磨性是由复合抗磨添加剂提供,而和基础油无关。

这也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

现代发动机油的抗磨性能主要是由复合添加剂提供, 而基础油,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几乎没有抗磨能力。

尽管矿物油中含有痕迹量的硫、氮和磷活性元素, 但含量太少,不足以提供抗磨能力。

PAO或酯也需要添加抗磨剂以补偿本身的不足, PAO与矿物油相似, 要达到相同的抗磨效果,需要的抗磨剂量也与矿物油的需要量相当, 而掺和酯的发动机油则需要更多的抗磨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

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下表。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

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国基础油的分类黏度指数VI 类别超高年度指数IV≥140很高黏度指数120≤VI<140高黏度指数90≤VI<120中黏度指数40≤VI<90低黏度指数VI<40通用基础油UHVI VHVI HVI MVI LVI专用基础油低凝UHVI W VHVI W HVI W MVI W深度精制UHVI S VHVI S HVI S MVI S该标准按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超高黏度指数(UHVI)基础油5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