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重点知识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重点知识点大全选择题1、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C.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强D.欧洲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答案:C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A错误。
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
B错误。
欧洲受大西洋的影响明显,海洋性气候强,C正确。
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D错误。
故选C。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大洋洲答案:B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牢记即可。
3、图中的三大宗教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答案:A解析:世界上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的建筑各具特色。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教堂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建筑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清真寺建筑以圆形穹顶和新月标志为特征;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佛寺等。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教堂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建筑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清真寺建筑以圆形穹顶和新月标志为特征;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佛寺等。
全新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全册)
全新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全册)目录1.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复2. 单元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复3. 单元三: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复4. 单元四: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复5. 单元五:农业与农村复6. 单元六:工业与城市复7. 单元七: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复单元一:地球与地图复- 地球的形状和转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外部特征-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理坐标单元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复-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单元三: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复- 中国的人口分布-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分类和特点- 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单元四: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复- 中国的陆路交通- 中国的水路交通- 中国的空中交通- 中国的管道交通- 中国的通信发展和网络建设单元五:农业与农村复- 中国的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农业区划- 中国的耕地与耕地保护- 中国的农产品种植- 中国的农村生活与发展单元六:工业与城市复- 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工业分布- 中国的工业结构- 中国的工业污染与治理- 中国的城市工业化进程单元七: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复- 人口增长与资源压力- 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问题-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上是全新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复资料,共包含七个单元内容,详细介绍了地球与地图、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与城市、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农业与农村、工业与城市以及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
根据这份资料,你可以对该教材进行全面复,提高自己的地理研究成绩。
祝你学习顺利!。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自然环境要点梳理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自然环境要点梳理本文档梳理了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关于地球自然环境的要点,内容如下:一、地球的形成和演变- 地球的形成:说出地球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一系列的转变而形成的。
- 地球的结构:提及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 地球的演变:从地球形成至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包括大陆漂移、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二、地球的气候和季节- 气候的形成:气候是地球长期的天气状况,由气温、降水、风等要素组成。
- 气候带的划分:根据不同纬度和地势高低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 季节的变化:季节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
三、地球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
- 水循环过程:水从地表和大气中不断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例如减少浪费、开展节水活动等。
四、地球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植被的分布:不同气候条件下,植被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 动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动物资源,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
五、地球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地球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垃圾处理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 地球环境保护: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地球环境。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关于地球自然环境的要点梳理。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增进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
字数:xxx字。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不规则的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4.特殊纬度: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向东为东经;4.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经度的变化规律:本初子午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五、利用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周期:1天或24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
3.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形状:扁球体;•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2 地图的应用•地图的分类:平面图、球体投影图、放射状图、柱状图;•地图上的符号和图例;•地图上的坐标系:等经纬度网格。
1.3 地球的坐标与地理定位•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两极的线,垂直于赤道;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环线;•地球的地理定位: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第二章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2.1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分类:地下水、地表水;•水的循环过程:蒸发、降水、流入地下水、流向海洋;•水资源的利用: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2.2 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大气污染的种类: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的来源:工业、燃煤等;•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减少尾气排放、限制火车鸣笛、降低速度等。
2.3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利用与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新能源等。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3.1 人口问题•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人口指标;•人口问题的原因:生育率、死亡率等。
3.2 城市问题•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4.1 农业问题•农业生产的种类: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问题:农业现代化、农业保护区建设等。
4.2 工业问题•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工业问题: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
第五章商业与交通5.1 商业问题•商业活动的种类:零售、批发等;•商业问题:商业地理、商业中心等。
5.2 交通问题•交通运输的种类:公路、铁路等;•交通问题:交通拥堵、劳动力流动等。
第六章旅游与文化6.1 旅游问题•旅游分类: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旅游问题: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等。
6.2 文化问题•文化遗产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文化问题:文化保护和传承等。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概念默写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概念默写
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部编版地理概念默写,帮助他们巩固和复所学的地理知识。
内容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地理概念默写的内容:
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貌、气候、人文等方面的
内容。
2.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3.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完成一天的运动。
4.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完成一年的运动。
5.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南极的虚拟线,也被称为纬度线。
6. 纬线是指环绕地球的水平线,也被称为经度线。
7. 东经是指东半球的经度线,西经是指西半球的经度线。
8. 过绿wich天文观测点的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也是0度
经线。
9. 赤道是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的虚拟线,也是0度纬线。
10. 我国位于东经73度至135度、北纬3度至54度的亚洲大陆东部。
11. 中国的陆地面积最大,横跨东、中、西三个自然地理区。
12. 夏季的西风带平均位置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冬季则在南纬度地区。
13. 季风是一种定期的、有规律的风,影响东亚地区的气候。
14.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15. 中国地理大致可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六大自然地理区。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概念默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地理知识。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重点知识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重点知识归纳选择题1、A、B两点的图上距离是3 .5厘米,比例尺为1:40000,那么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 )A.1400厘米B.1400千米C.140米D.1400米答案:D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 =3 .5厘米×40000=140000厘米=1400米。
故选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2、一人从北京体育馆鸟巢出发,沿一个方向旅行(不变方向),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北行④向南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圆圈(除极点外),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这个人从北京体育馆鸟巢出发,向东或向西,可能回到原出发点,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3、北京市(40°N,116°E)大致位于图中的()A.B.C.D.答案:C北京市(40°N,120°E)是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致位于图中的C点,A的描述是错误的,B点在西半球,D 点在南半球,故选C。
小提示: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A.极昼、极夜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在不停的旋转,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365天即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交替.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极昼极夜、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可联系地球公转的知识共同学习.5、下面四幅景观图与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B.山地、丘陵、盆地、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D.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答案:CA图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为山地;B图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C图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为平原;D图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为高原,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1、以下经纬线作为分界线,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分析:本题以分界线作为切入点,涉及东西半球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如图所示,0°经线西侧是西经度,东侧是东经度,A错;20°W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B错;0°纬线北侧为北半球,南侧为南半球,C对;30°N北侧为中纬度,南侧为低纬度,D错;故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熟记即可。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C.地球是正圆形的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答案:B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3、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答案: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站得高看得远,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D正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当地地形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排除A;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表示月光照在地面的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排除B;节气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排除C;故选D。
4、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 160°E)。
下图经纬网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根据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所以③④两点位于20°S纬线上;根据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所以①③两点位于160°E经线上。
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
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一、知识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概念、内容和地理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本单元,我们能够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地理学的概念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它既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也关注人类社会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地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地球上不同地域的差异和联系。
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
通过研究自然地理,我们能够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如何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预防等问题。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等因素。
通过研究人文地理,我们能够了解人类社会的分布和发展规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特点,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和交通等问题。
四、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统计分析和地图制作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和收集地理现象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地图制作,我们可以将地理现象和数据用图形形式表达出来,便于分析和研究。
五、总结本单元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地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和人类社会,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为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笔记概要,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清单
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
点清单
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复知识点清单,帮助学生系统地复相关内容。
以下是考试复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四季变化
- 地球与太阳系的关系
- 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中国的四大自然环境
- 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我国的气候和植被分布
- 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第三章:我国的人口与城市
- 人口与人口问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 我国的主要城市
第四章:地理中的图像技巧
- 邻国与我国的交通联系
- 世界地理热点问题
- 利用图像技巧解决地理问题
第五章:中国的九大地理区域
- 东北地区
- 华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中南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台港澳地区
- 沿海地区
每个知识点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相关要点,理解各个
地区的特点和区域间的联系。
强调掌握地图技巧和利用图像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这份复知识点清单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考试,提高他们对
地理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来源于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
仅供参考使用,建议学生在复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和理解。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读写写拼音及重点注释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读写写
拼音及重点注释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词语注释
- 部编版(bù biān bǎn): 本教材使用的教材版本,由教育部编写- 七年级(qī nián jí): 初中一年级
- 上册 (shàng cè): 教材分册,指第一学期使用的教材
- 地理(dì lǐ): 研究地球的形态、自然现象及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科学
- 读读写写(dú dú xiě xiě): 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 拼音(pīn yīn): 一种以音节为基础编写的文字输入工具,用于辅助汉字的发音
- 重点注释(zhòng diǎn zhù shì): 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总结
本文档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读读写写拼音及重点注释。
教材使用部编版教材,适合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掌握地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拼音部分为学生提供了
汉字发音的辅助工具。
重点注释对一些重要词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首章是自然地理环境,将介绍地球的自然形态、自然现象以及
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
这一章的研究对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非常重要。
以上为简要说明,详细内容请阅读完整版文档,感谢您的阅读。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
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
概述。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 地球表面有大洲、大洋和岛屿。
2.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
-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构成了地理坐标系统。
3. 地球的时间和地区划分
- 地球的时间以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标准。
- 地球按经线的划分可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按纬线的划分可
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
(继续列举其他单元的知识点)
总结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重点介绍了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与太阳系、地球的气象与气候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气候状况等。
注意:本文档仅为知识点的简要汇总,不涉及具体的案例、论证和详细解释。
建议进一步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以深入了解每个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背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填空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填空版)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自然人文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 地球:我们居住的星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最外面的地球硬壳,包括陆地和海洋。
-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岩石组成。
-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3.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造成昼夜交替和地球形成地理坐标系统。
-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365天。
4. 地球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包围层,包含气体组成的空气。
- 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 生物圈: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区域,包括陆地和水域。
5. 地球的人文环境- 人口: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 人口分布: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 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情况。
6.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点- 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和海洋领土面积相当。
- 自然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 人文环境: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7. 地理实践和地理技术- 地理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 地理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地理研究和分析。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的概述。
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选择题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答案:BA.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B.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B符合题意;C. 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故C不符合题意;D. 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大洲的分界线,记忆即可。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答案:A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其他板块海陆兼备,故选择答案A.3、下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答案:A从图中得知,甲是南美洲,丙是非洲,两大洲的轮廓相吻合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故A符合题意。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答案:B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A错误。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B正确。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C错误。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5、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B.当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C.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答案:A在野外遭遇龙卷风时,记住要快跑,但不要乱跑。
应以最快的速度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一个低洼地趴下。
正确的姿势是:脸朝下,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往旁边与泥石流垂直的山坡上跑;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就沉入水底了,正确的做法是穿上救生衣,故本题选A。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地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地名
1.中国地理
1.1 东部地区
北京市: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上海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位于长江口,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广州市:中国的南方大都市,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也是中国的商贸中心之一。
1.2 西部地区
西安市:中国的西部重要城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成都市: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被誉为“天府之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2.世界地理
2.1 亚洲地区
东京市:日本的首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孟买市:印度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誉为印度的“金融之城”。
2.2 欧洲地区
伦敦市:英国的首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巴黎市:法国的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
2.3 美洲地区
纽约市: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赫尔辛基市:芬兰的首都,是北欧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3.跨国地理
北京市和华盛顿特区:两个国家的首都,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必背地名的内容,希望对你
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
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
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个行星。
- 地球的形状像一个略扁的椭球,中间比两极稍大。
- 地球有大陆和海洋构成,陆地上的高山、平原和河流形成了丰富的地理景观。
2. 地球的运动
-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一天有24个小时。
- 公转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有365天。
3. 地球的大气层
- 地球被一层气体包围着,称为大气层。
-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 大气层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和调节地球的温度。
4. 地球的水资源
- 地球上大部分是水资源,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 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5. 地球的环境保护
-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 减少污染、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都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举措。
-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健康的地球。
以上是《部编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笔记概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初中地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内容汇总一、地球与地球环境1. 地球的形状为近似椭球体,由内至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3. 全球气候带可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受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4.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上的海拔高度决定了气候和植被分布。
5.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起重要作用。
二、中国与世界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2.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主要有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
3. 中国的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江和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系。
4. 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有寒温带、暖温带和热带等几个气候带。
5. 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稀土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地图与地理信息1.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地球的各种地理信息。
2. 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地图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和研究。
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工具。
5.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四、地球的多样性与连通性1.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地球上的文化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地区的语言、、俗和传统等方面。
3. 地球各个地区之间通过交通运输和通信手段实现连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 地球的连通性使得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
5. 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保护的平衡。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地理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采用了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科学方法。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形状,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组成。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第二章: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地球表面由大陆和海洋两部分组成,大陆分布于北半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地球的大陆板块:地球的表层被分为了七大大陆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之间相互移动形成了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和地球内部: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地球内部由不同的层次构成,包括地幔、外核和内核。
第三章: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划分:根据地球不同纬度带来的太阳辐射差异,地球被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和气压是主要的气候要素,不同的气候带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地球的季风气候:季风是一种特殊的风,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非洲的沿海地区。
第四章: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和冰雪上,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地球的河流和湖泊:地球上有许多河流和湖泊,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淡水资源。
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人们利用地下水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需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不被过度开采和污染。
第五章:地球的自然灾害地震和火山活动:地球板块的运动引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动,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洪水和干旱:洪水和干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们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台风和飓风:台风和飓风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们带来了强风和大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防灾减灾工作: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包括防洪、防震、避险等措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汇总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点知识(一)1、经纬网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纬网是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更替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国际日期变更线)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最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最大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8、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9、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一、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
(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四、地形图的判读: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
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
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
(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
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高谷低脊)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课本25页图)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有很多种类。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课本33页图2.7)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各大洲临的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4、气候类型的识别(1)、根据最冷月月均温度确定温度带①最冷月均温>150为热带气候类型②最冷月均温在00-150为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③最冷月均温<00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类型(2)、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①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②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③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④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5、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人类活动.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7、纬度位置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青藏高原比同纬度气温低,因为海拔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增长的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P70图4.1)。
(2)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特点:不平衡(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人/千米”表示。
(2)分布状况(P72图4.4):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欧洲和北美东部(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四个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3.人口问题: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上学困难、就业困难、饥饿贫困、资源短缺、犯罪率升高(一般考试时列举出3—4条即可)(2)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1)传统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2)聚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步消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4.世界遗产: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法国“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地域发展的差异结合课本P90活动题1、2、3的答案1.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欧洲、北美洲、亚洲的日本等2.沿海比内陆发展水平高3.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内陆地区及高原、山区较落后。
温带的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寒带、热带及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区分的依据: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差异存在诸多方面,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
2.P90图5.3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欧洲最多:英法德意等;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日本。
3.世界上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南美洲。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之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之为“南南合作”。
5.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举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等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