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效率及漏风率试验方法最新版
锅炉漏风试验方案
![锅炉漏风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cb71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6.png)
锅炉漏风试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电车间锅炉风压试验方案设备基本情况:一、发电车间1号炉为无锡锅炉厂生产的75吨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蒸汽的额定压力是3.82MPa,过热蒸汽的额定温度是450℃,汽包的额定工作压力是4.2MPa其型号为UG-75/3.82-M29。
本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稳定负荷调节范围广﹑灰渣利用率高﹑燃煤系统简单等特点。
二、风压试验目的:锅炉经过检修后,应在冷态以正、负压试验方法检查锅炉各部分的严密性。
三、风压试验条件:1.锅炉本体各类门、孔密封良好,均已检查完毕。
2.煤破、给煤机及其附件、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安装并密封好。
3.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均通过分部试运行,状态良好。
4.脱硫系统通过运行检查,状态良好。
5.所有电动、气动执行器、风门均能投入使用,操作灵活、指示正确。
6.炉膛内部压力测量装置能投入使用。
四、风压试验过程:1.用负压试验检查锅炉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其程序是:1.1严密关闭各部人孔门、检查门等。
1.2启动引风机,保持燃烧室负压50-100pa或由实际情况而定。
1.3用小火把(或其他方法)靠近炉墙及烟道进行检查,检查空气预热器在空预器内部空气侧进行,如火炬被吸向不严密处,并画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
2.正压试验检查空气预热器、风道及挡板的严密性,其程序是:2.1关闭引风机挡板,适当保持燃烧室负压。
2.2启动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机入口挡板,维持+100—+200Pa 压力。
2.3在外部对风室、风道主要是各焊缝及各测点等部位。
如有空气喷出并画好-可编辑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
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15bae2fab069dc50220196.png)
目录1 试验目的 (1)2 试验依据 (1)3 试验工况 (1)4 测试内容和方法 (1)5 测试所需仪器 (2)6 试验条件及要求 (3)7 试验组织与分工 (3)8 安全注意事项 (3)※※※※※※公司工业锅炉热效率测定试验方案1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为运行试验,目的是确认锅炉热效率是否符合《燃煤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要求。
2 试验依据2.1 GB/T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2.2 DL/T 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2.3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3 试验工况3.1 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3.2 锅炉在70%负荷下的热效率。
4 测试内容和方法4.1 排烟处烟气成份测量(O2、CO2、CO)、排烟温度、压力在出口烟道开1个测量孔,测量3个测点,采用烟气分析仪测量。
4.2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及大气压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及空气湿度,用大气压力表测取大气压,试验时每15分钟测量记录一次,取平均值。
4.3 锅炉外壁温度红外线测温仪4.4 燃料特性分析燃料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发热量、含水量由热工性能实验室测试。
4.5 燃料的消耗量、灰渣量就地表计和或磅称计量。
4.6 给水温度、给水压力就地表计读数。
4.7 给水流量就是表计读数。
4.8 饱和蒸气压力、温度,过热蒸汽压力、温度就地仪表读数。
4.9 饱和蒸气湿度蒸汽含盐量和锅水含盐量。
4.10 炉水、给水、蒸汽取样每隔30分钟取样一次并分析其品质。
4.11 燃料、炉渣、飞灰取样每隔30分锅炉取样一次,每次不少于1公斤。
5 测试所需仪器下表给出了试验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清单6 试验条件及要求6.1若锅炉达不到试验要求,则由试验时再确定运行方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由试验人员和厂家共同商定。
6.2试验期间燃用设计燃料或事先商定的燃料。
6.3试验期间应尽量保持锅炉各参数的稳定,锅炉主要附属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严重漏风、烟气和蒸汽现象,试验前锅炉受热面进行吹扫冲洗。
分析锅炉本体漏风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分析锅炉本体漏风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0551a3e6294dd88d1d26b5e.png)
分析锅炉本体漏风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针对锅炉系统运行时的热效率受锅炉本体漏风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并采用现行ASME PTC 4.1标准对漏风量和烟气量、基准温度、排烟温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运行经验提出锅炉本体产生漏风的原因与改进措施,以此为锅炉本体漏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锅炉本体漏风;锅炉热效率锅炉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发生漏风等问题,则必然影响系统热效率,导致机组运行不经济。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
1 锅炉排烟中热损失的分析计算现阶段我国新建大规模火力发电机组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实施系统的热效率检测与考核,一般都将现行ASME PTC 4.1标准作为热效率检测与考核依据。
基于此,本次研究也采用这套标准对锅炉排烟当中的热损失进行分析计算,相关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干烟气热损失(可表示为LG’),主要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G’=WG’×CPG’(tG-tRA)(1)式(1)中,LG’表示干烟气热损失;WG’表示燃料充分燃烧后释放的干烟气总量,单位:kg/kg;CpG’表示释放出的干烟气比热,一般取平均值,单位:kJ/(m3·K);tG表示与机组脱离之后烟气的实际温度,单位:℃;tRA表示基准温度,单位:℃。
释放出的干烟气比热CpG’,在锅炉当中燃烧煤质的实际变化相对较小时,其数值将与1.0十分接近,且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它的热损失实际上是由燃料充分燃燒后释放的干烟气总量WG’、与机组脱离之后烟气的实际温度tG与基准温度tRA三者决定的。
如果锅炉的密封不严,发生漏风,则以上三者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加,减小热效率,而为了不影响正常发电,只能增大燃料的实际投入量。
由此可见,在实际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漏风率予以严格、有效的控制。
1.1 烟气量和漏风量之间的关系燃料充分燃烧后释放的干烟气总量WG’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2)式(2)中,[CO2]表示二氧化碳在释放出的烟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单位:%;[O2]表示氧气在释放出的烟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单位:%;[CO]表示表示一氧化碳在释放出的烟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单位:%;[N2]表示表示氮气在释放出的烟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单位:%;Cb表示燃料充分燃烧碳的质量,单位:kg/kg;[S]表示硫质量百分比,单位:%。
锅炉热效率及漏风率试验方法最新版
![锅炉热效率及漏风率试验方法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c1866daf1ffc4fff47ac05.png)
Vgy---干烟气的体积; • CH4---可燃气体中CH4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H2---可燃气体中H2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CmHn---可燃气体中CmHn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t py , t , t 分别为排烟温度、炉渣 lz 0 温度、送风机进口温度 ,℃
C
C C , C 分别为飞灰、炉渣含碳 fh lz
锅炉热效率及空预器漏风率 试验方法
技术文件
• • • • • • • •
• •
• • • • • •
一、试验目的 获取锅炉在额定负荷时空预器漏风率及不同负荷下锅炉热效率。 二、试验依据 1、《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原电力工业部 1998年版); 2、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有关制造厂、设计院的技术资料。 三、试验测点布置、主要项目测量方法及试验仪器 1、烟气取样及分析 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 孔座(也用于烟气温度测量),在每个孔座内按网格法(等截面取样)布置 取样点抽取烟气样。 2、烟气温度测量 通过上述的测量孔,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 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孔座,每点装设一只K型热电偶。 3、飞灰取样及分析 利用空预器出口烟道上安装的撞击式飞灰采样装置采取飞灰样,试验开 始时安装取样罐,试验结束后取样,分析飞灰可燃物含量。 4、炉渣取样及分析 大渣取样在捞渣机出口进行。试验期间每15分钟采样一次,每次取样 1.5kg,试验结束后,进行样品粉碎、混合、缩分,分析可燃物含量。 5、原煤取样及分析 试验期间在给煤机上部落煤管取样孔处取样,每15分钟取样一次,每次 取样约1.0kg,直至试验结束。取出的原煤样及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经混合 缩分后送化学进行工业分析(全分析)。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7ddcb227d3240c8447efe5.png)
#2炉性能试验方案编制:校核:审查:批准:1前言为获取SCR烟气脱硝改造、空预器改造和引风机改造设计所需的锅炉运行参数及相应设备性能,xxxxxx电厂特委托XXX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2炉的锅炉热效率、空预器性能、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引风机进/出烟气参数、FGD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烟囱进口烟气压力等项性能测试。
本方案是各项热力项目测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试验的方法及为确保测试精度所应采取的测试手段。
2测试依据➢《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4-1988);➢《入炉煤样品的采取方法》(DL/T 567.2-1995);➢《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DL/T 567.3-1995);➢《入炉煤、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DL/T 567.4-1995);➢《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T 567.5-1995);➢《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4.1);➢《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DL469-2004 B类试验);➢《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3931-200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技术协议及有关联络会议纪要。
3测试内容及方法3.1 测试内容(1)100%、80%、70%负荷工况下锅炉热效率试验;(2)100%、80%、70%负荷工况下空预器性能试验;(3)100%、80%、70%负荷工况下电除尘器性能试验;(4)100%负荷工况下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温度、成份、负压等);(5)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进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负压、烟温);(6)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出口烟气压力测试;(7)100%负荷工况下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测试;(8)100%负荷工况下烟囱进口烟气压力测试;(9)入炉煤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分析及可磨性指数分析;(10)锅炉入炉煤灰成份分析。
3.2 测量项目及方法3.2.1 锅炉反平衡炉效、空预器漏风3.2.1.1 排烟温度测量测量方法:排烟温度的测量按等截面网格法布置热电偶。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
![锅炉热效率试验规程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ac822d580216fc700afd40.png)
目 录
1 2 试验项目和要求
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3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试验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 试验大纲 试验准备和试验条件 机组稳定时间 预备性试验 正式试验 试验记录 试验工况和试验数据的舍弃
燃烧方式 煤粉锅 炉 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火床炉 锅炉效率 测量方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热量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热损失法 或输入-输出法
测试有效时间(h炉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4
2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3 参数测量和样品取样时间间隔
二、测试项目、仪器及测试方法
2.4 燃料和脱硫剂取样
2.4.1燃料和脱硫剂取样的一般要求如下: a)燃料和脱硫剂取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应视物料从采取点至炉膛所需 的时间适当提前; b) 应从流动中的固体物料流中取样,如果给料口不止一个,则应在每 个给料口等时间间隔分别取样。每个给料口每次获取的试样重量不小于 2kg。如果各给料口给料量不同或给料品种不同,应按照各给料口的流量 进行加权混合缩制,使最终的混合试样能代表试验期间燃料的平均特性 ; c) 取样完成后,应将各取样点取得的全部份样充分混合,对固体燃料 和脱硫剂,按照“堆锥四分法”缩制成预先确定的份数,每份试样不小 于5kg,且应立即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实验室分析; d) 对于混合燃料,应将不同种燃料分别缩制成平行试样,分别分析其 成分,最后根据取样点的流量,采用流量加权的方法,计算混合燃料的 化学成分和低位发热量。
一、试验项目和要求
表1 锅炉蒸汽参数最大允许波动范围
蒸汽锅炉的燃烧效率测试及其方法
![蒸汽锅炉的燃烧效率测试及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9426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b.png)
蒸汽锅炉的燃烧效率测试及其方法蒸汽锅炉燃烧效率测试及其方法蒸汽锅炉是一个重要的热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纺织、印染、食品等众多领域。
为确保蒸汽锅炉正常运行,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进行燃烧效率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什么是蒸汽锅炉燃烧效率?蒸汽锅炉燃烧效率是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蒸汽所使用的热量与燃料自身所含热量之比,也可以说是蒸汽锅炉燃料的利用效率。
燃烧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汽锅炉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多个方面。
二、蒸汽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常用的蒸汽锅炉燃烧效率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总量法、热损失法和公称比热法。
1. 总量法总量法(全量测试法)是指在同一燃料负荷条件下监测燃气、燃油或燃煤的进口和排出口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通过对燃料的化学分析和排出口烟气中的气体含量分析等来确定锅炉热效率。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测量锅炉的全部热损失。
2. 热损失法热损失法是指通过测量蒸汽锅炉进口和排出口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计算蒸汽锅炉的热损失,从而得出燃烧效率。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小型锅炉的测试,计算方法简单,但精度比总量法稍低。
3. 公称比热法公称比热法是基于烟气温度的变化来计算燃烧效率的。
该方法不需要测量烟气中气体成分,通过测量进口和排出口的烟气温度,计算出烟气平均温度,进而计算锅炉主要热损失的比例,得到燃烧效率。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节约成本,效率高。
三、燃烧效率测试过程燃烧效率测试需要在负荷稳定、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
测试前需要准备好测试仪器,按要求连接好检测仪器、烟气通道等。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记录各项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一般来说,燃烧效率测试需要进行多次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四、如何提高蒸汽锅炉燃烧效率提高蒸汽锅炉的燃烧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选用优质的燃料选用优质的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是提高燃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2. 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经常性的维护可以确保蒸汽锅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降低热损失,提高燃烧效率。
锅炉效率检测报告 cma
![锅炉效率检测报告 cma](https://img.taocdn.com/s3/m/82c930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9.png)
锅炉效率检测报告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转换装置,其效率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
因此,对锅炉的效率进行检测和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锅炉效率的检测,分析锅炉的热能转换效率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
二、方法与实验2.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锅炉的各项参数,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锅炉相关信息,包括锅炉型号、出力、燃料种类等;2.测量锅炉输入能量:通过测量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热值,计算锅炉输入的能量;3.测量锅炉输出能量:测量锅炉的蒸汽输出量,计算锅炉输出的能量;4.计算锅炉热效率:根据测量结果和公式,计算锅炉的热效率;5.分析和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对锅炉的热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2.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锅炉型号锅炉出力(吨/小时)燃料种类燃料质量(吨)燃烧热值(MJ/吨)蒸汽输出量(吨/小时)热效率ABC-123 10 煤 2 28 9 80%三、分析与讨论3.1 锅炉热效率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ABC-123型号的锅炉热效率为80%。
热效率是指锅炉转换输入能量为有用输出能量的比例,其数值越高表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3.2 热效率评价根据锅炉热效率的评价标准,80%的热效率处于较高水平。
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下面是对该锅炉热效率的评价:1.优点:热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较好,符合能源节约和环保要求。
2.不足之处:仍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3.3 提高热效率的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锅炉优化设计:优化锅炉的燃烧系统、换热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2.燃料选择:选择更高热值的燃料,提供更多的燃料能量输入。
3.废热利用:合理利用锅炉排出的废热,如余热回收、余热发电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浅谈锅炉安装压力试验及漏风试验工艺任有社
![浅谈锅炉安装压力试验及漏风试验工艺任有社](https://img.taocdn.com/s3/m/046c4b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3.png)
浅谈锅炉安装压力试验及漏风试验工艺任有社发布时间:2021-11-04T01:03:44.9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4期作者:任有社[导读] 锅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锅炉运行漏风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714000摘要:。
锅炉运行漏风会对锅炉运行效率以及运行安全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具体分析锅炉运行漏风的影响及提出有关减少锅炉运行漏风的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锅炉安装;漏风试验;压力试验引言在工业生产运行过程,锅炉压力容器长时间保持持续工作的基本状态,且与其他环节内容紧密相连,因此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就会引发安全隐患,还会使得生产各环节不能顺利进行,所以,有关人员应强化对压力容器检测作业的高度重视,尽量降低由于失误所带来的损失,确保生产能够安全进行。
此外,因为压力容器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人们应高度重视锅炉有关工作,并对其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验,且遵循有关部门技术标准。
1锅炉运行漏风简述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漏风。
锅炉房、烟囱和除尘系统是锅炉漏风频繁发生的地方。
锅炉漏风不利于锅炉运行安全,增加了锅炉受热面的磨损,降低了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果。
如果锅炉房的某些部分不密封,室外空气渗入,锅炉燃烧率就会降低,锅炉运行成本也会增加。
严格控制锅炉运行中的漏风现象,可以有效降低相关能耗,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2锅炉压力容器的内容从锅炉压力贮器的外观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封闭工具,因为它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第一,如果锅炉压力贮器运行期间产生的压力超过其承受的压力限制,报警部件损坏,预警系统不能有效启动,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如果锅炉压力贮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强度和安全事故显着减少。
由于锅炉压力贮器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下工作,如果它们所处的环境较差,容器本身自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从而给设备本身造成额外的性能问题。
2022年火力发电厂空预器漏风试验规定
![2022年火力发电厂空预器漏风试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c5e7f9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f.png)
2022年火力发电厂空预器漏风试验规定
1机组正常运行时,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空预器漏风试验。
2空预器漏风率试验在额定负荷或接近额定负荷下进行。
3试验期间保证锅炉负荷稳定,汽温、汽压稳定,入炉煤质、煤量稳定,试验期间不进行风压、风量的调整,不进行可能干扰燃烧工况的操作(如吹灰、磨煤机切换等),尽量保证配风稳定。
4试验前稳定锅炉蒸发量和风量,同时记录炉膛负压,检查确认负荷、氧量、排烟温度等参数稳定,试验过程中入炉燃料和空气量保持不变。
5在空预器进、出口烟道,使用同种类型的烟气分析仪采用网格法多点取样测试空预器相应区段烟道进、出口氧量,烟气样品由取样管先引至烟气预处理器进行清洁、除湿和冷却,
然后接至烟气分析仪,测量数据由试验人员每隔10 分钟记录一次,测得的O2含量数值取
算术平均值。
6根据测得的进、出口氧量平均值,用下式计算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其中,—空预器入口烟气
含氧量;
—空预器出口烟
气含氧量;
——空预器入口过量
空气系数;
——空预器出口过量
空气系数。
然后依据上式计算所得、,根据下式计算空预器漏风率:7空预器漏风率要求见表1。
表1 锅炉空预器漏风率要求。
电站锅炉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电站锅炉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4c3e207f284ac850ac0242d2.png)
电站锅炉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号Q/AEPRLZY751.2-RD/05-2005编制批准生效口期年月日1试验目的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是锅炉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空预器的漏风率过大,将引起锅炉送、引风机的电耗增加,严重的漏风甚至会导致锅炉燃烧所需的风量不足,并可能引起空预器后的尾部烟道的低温腐蚀,空预器漏风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锅炉空预器漏风率的大小,判断空预器的运行状况,为空预器检修提供参考。
2试验范围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锅炉机组大小修前后空预器漏风率的测试试验。
3引用标准3.1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4工作程序4.1试验依据及试验条件的确认4.1. 1试验依据试验依据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有关空预器漏风率测试的相关内容,用分析法确定管式或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率。
4.1.2试验条件的确认4.1.2. 1锅炉机组运行稳定,空预器进、出曰附近烟风道上无泄漏点。
4.1.2.2试验所需的测点已按大纲要求布置好,测试现场的环境应便于试验工作的开展,如试验延续到晚上,测试现场的照明条件应能满足试验需要。
4. 1. 2. 3试验开始前1小时对空预器正常吹灰一次。
4. 1.2.4试验前锅炉至少维持试验负荷稳定运行半小时以上,试验期间应保持锅炉的燃烧状况、配风及总风量的不变。
4. 1.2.5试验前应保持合适的粉位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以确保试验中没有制粉系统的启停工作,同时在试验中制粉系统的运行应始终保持稳定。
4.1. 2. 6在试验中不得进行锅炉吹灰、打焦等影响试骑的工作。
4. 1. 2.7试验期间锅炉燃用煤种应保持稳定。
4. 1.2.8试验前3小时,由试验人员通知电厂化学人员取原煤样,进行分析。
4.2试验内容4. 2.1分析法空预器漏风率测试;4. 2. 2根据现场情况完成空预器烟风侧阻力测量;4. 3试验方法4. 3.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作为空预器漏风率测试试验依据,同时参照美国ASME标准PTC4. 3部分。
空预器漏风问题及实测数据
![空预器漏风问题及实测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d2203e382af90242a895e541.png)
一、空预器漏风与排烟热损失之间的关系
锅炉热效率=100-(q2+q3+q4+q5+q6)
q2-6分别为:排烟热损失百分率、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百分率、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百分率、散热损失百分率、灰渣物理显热百分率。在这五大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锅炉机组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为5%-12%。
以某300MW机组为例:
在实际中,空气预热器热端的径向膨胀量大于冷端,同时考虑转子重量的影响,转子会产生蘑菇状变形,导致热端扇形板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漏风量加大。由于空气预热器的变形,使转子上端出现漏风区,该漏风区的漏风量将近占空气预热器漏风总量的一半。同时,在热态运行过程中,空气预热器的热端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之间会发生严重的磨损现象,也会增大漏风量。所以在运行中应该对空气预热器的热端漏风给予足够重视。
AL
%
5.172
6.386
7.342
9.854
8.066
10.985
试验结论:
锅炉在100%出力的工况下,甲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5.172%;乙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6.386%。
锅炉在70%出力的工况下,甲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7.342%;乙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9.854%。
锅炉在50%出力的工况下,甲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8.066%,乙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10.985。
9.56
9.71
10.53
10.73
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中水分
Mys
Kg/kg
0.47
0.47
0.49
0.49
0.48
0.48
空气预热器入口湿烟气质量Myຫໍສະໝຸດ Kg/kg10.73
锅炉的漏风试验作业指导书
![锅炉的漏风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a3552bbd64783e09122b06.png)
锅炉安装公司
锅炉的漏风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
修改状态
第0次修改
页次
2/2
此外,还可通过测量烟道中各点的过量空气系数大小,来判定漏风。
3.4消除漏风的措施
对于已查出的漏风各点,应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予以消除。
3.4.1炉墙、烟道等膨胀缝处的漏风,可用石棉绒加少量的普通水泥调和成泥状来涂抹,也可用石棉绳侵占泡花碱(水玻璃)进行堵塞。
4.4《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4.6《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锅炉安装公司
锅炉主要安全及仪表安装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
修改状态
第0次修改
页次
1/2
锅炉安装公司
锅炉主要安全及仪表安装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
修改状态
第0次修改
页次
1/2
锅炉安装公司
锅炉主要安全及仪表安装
漏风系数▲a
炉膛
对流烟道
人工投煤炉
机械炉排炉
沸腾炉
煤
粉
炉
油
气
炉
对流管系
蒸汽
过热
器
省煤器
空气预热器
沸腾层
悬浮层
第一管束
第二管束
铸铁式
钢管式
0.3
0.1
0
0.1
0.1
0.05
0.05
0.1
0.05
0.15
0.1
0.1
4.相关文件
4.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查暂行条例》
XX电厂锅炉C修前空预器漏风率测试报告
![XX电厂锅炉C修前空预器漏风率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0cb500f121dd36a32d82ed.png)
1、实验目的12、实验依据13、设备规范]4、测量内容和方法 (3)5、实验仪器 (3)6、实验条件及要求 (3)7、实验工况 (4)8、数据处理和计算 (4)9、实验结果 (4)10、实验结论 (4)口、附录 (5)1、实验目的通过对锅炉进行空预器漏风率测试,了解其C修前的漏风率等技术指标。
2、实验依据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实验规程》3、设备规范3.1锅炉简介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燃烧工程公司技术生产制造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锅炉型号为SG-1025/17.50-M899.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露天布置,全钢悬吊结构。
炉前布置三台炉水循环泵。
锅炉后烟井下布置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5台中速磨煤机,布置在炉前。
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的主要方式为喷水减温,也受燃烧器摆动的影响。
再热汽温的调节方式为摆动燃烧器倾角及调节过量空气系数,紧急事故状态下用喷水调节。
炉膛布置56只炉膛吹灰器”对流烟道区域布置44只长行程伸缩式吹灰器,每台预热器冷端布置一只伸缩式吹灰器,运行时所有吹灰器均实现程序控制。
3.2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1:空预器型号为:2-29-Vl(T)-2083 SMRC表3空预器设计参数(均指单台预热器)4、测量内容和方法4.1烟气成份测量在空气预热器迸口、出口烟道,采用网格法测量。
烟气样品由取样管先引至烟气预处理器进行清洁、除湿和冷却,然后接至烟气分析仪,测量空气预热器进口、出口烟气的Q含量。
测量数据由实验人员每10分钟记录一次。
4.2运行参数记录有关运行参数采用DCS数据,每]分钟采集记录一次。
5、实验仪器表46、实验条件及要求6.1机组主辅设备运行正常,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调节门,一、二次风调节挡板,操作灵活、指示正确。
6.2消除烟、风系统不应有的泄漏;消除汽水系统不应有的泄漏,整个机组严密性检查合格。
生物质锅炉漏风实验的方法
![生物质锅炉漏风实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d48ddc26fff705cd170a06.png)
生物质锅炉漏风实验的方法
本文出自于豫鑫锅炉网:/article/5531.html
一、生物质锅炉漏风试验的目的
检查各段的漏风点及消除漏风,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二、试验项目
(1)检查送风道的冷、热风道焊缝漏点。
(2)检查送风系统的法兰、挡板、风门的漏点。
(3)检查送风道的焊缝漏点。
(4)检查引风系统的法兰、挡板、风门的漏点。
(5)检查炉膛、膜式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燃烧系统密封墙体的漏点。
(6)检查所有人孔门的漏点。
(7)检查捞渣机水密封的工作情况。
三、试验方法
用正压法测试风机至炉膛部分,试验方法如下:
(1)检查风机各部正常,关闭所有人口风门,开启冷却水,各动力设备送电,给捞渣机补水至灰渣斗落渣口。
(2)启动引、送风机,保持炉膛压力为+450Pa,观察风压,调整转速,调整风机出口风压在4~5kPa范围内。
(3)在送风机人口,向内抛撒白灰,检查所有焊口焊缝、法兰接口、风门挡板、人孔门等处,是否有白灰冒出,在漏灰处做好记录。
(4)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提高风机风压,观察风机电流。
四、试验结论
在炉膛压力保持在+450Pa之后,对锅炉护板焊口、烟风道焊口、人孔门、手孔、观察孔、热工一次件焊口、锅炉密封焊口、烟风连接法兰、风门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没有发现有漏风不严的地方,漏风试验合格。
哈一热空预器漏风试验方案(2)
![哈一热空预器漏风试验方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f49cad35022aaea988f0f0d.png)
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号锅炉空预器密封控制系统改造后测试试验方案黑龙江省电力监督检测中心2011年10月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锅炉热效率及空预器漏风试验方案锅炉所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号锅炉空预器密封控制系统改造后测试试验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写:1前言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在2号炉上采用了北京哈宜节能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空气预热器疏导式密封控制系统,为了对空气预热器密封控制系统改造效果进行评价,特邀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锅炉所,进行系统投用前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
2设备概况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1、2号锅炉,为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两台HG-1025/17.5-YM36型300MW机组锅炉。
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x300MW锅炉是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的引进技术设计和制造的。
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同步脱硝锅炉以最大连续负荷(即BMCR工况)为设计参数,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机组电负荷为300MW(即THA工况)时,锅炉蒸发量为882.77t/h。
每台锅炉配备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型号为28.5-VI(T)-2050-QMR。
本工程预热器为哈锅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设计制造的,其特点是径向密封、轴向密封采用双、三密封结构,扇形板两侧采用双侧静密封,转子采用模块式结构。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基本保证预热器的漏风率能够达到一年内小于6%,一年后小于8%的性能指标要求。
2.锅炉主要设计参数注:THA为额定工况2.2设计燃料特性2.3空预器技术性能3试验依据3.1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
4试验项目4.1 锅炉额定负荷下疏导式密封控制系统投入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
4.2 锅炉常规负荷下(260 MW -270MW)疏导式密封控制系统投入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
5试验方法及试验要求5.1试验要求及实施1)锅炉及辅机运行正常,若有缺陷,应在试验前消除,设备已达良好运行状态。
1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报告
![1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b0620b0740be1e650e9abf.png)
#1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报告
一、测试仪器
烟气分析仪器为燃烧效率仪testo300 M—1
二、测试依据
空予器漏风率的测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进行。
三、测试方法
按照网格法对烟气进行取样,测定空予器进、出口处烟气平均含氧量,计算出空预器进、出口处过剩空气系数后得出空予器漏风率数据。
计算公式为:
A L=(α“-α‘)/ α‘╳90%
式中:A L——空予器漏风率%。
α“——空予器出口处烟气过剩空气系数。
α‘——空予器进口处烟气过剩空气系数。
四、试验条件:
1. 在整个试验期间,锅炉热负荷(蒸发量)保持恒定,尽量不操作送、吸风机挡板,制粉系统也不要有大的操作。
2. 在整个试验期间,保持空预器恒定的空气量及烟气流量,保持烟气中稳定的含氧量。
3. 锅炉蒸发量一般保持在额定值,若条件不容许,也尽量保持在80%的额定值以上。
五、运行参数
六、测试计算结果:
A侧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8.67 %
B侧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8.98 %
注:由于空预器出口烟气分析测点在电除入口烟道处,该漏风率包括了空预器出口至电除入口较长烟道的漏风率,因此,建议有机会应在空预器出口垂直烟道上加装测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K型热电偶
盒式大气压力表 烟气混合器 烟气预处理器
若干
1个 4个 4个
6
IMP采集系统
1套
四、数据处理方法
• 1、试验采用反平衡法测试锅炉效率,通过测出锅炉各项热损失q2、q3、q4、 • •
q5、q6,然后按公式计算锅炉效率: η=100-(q2+q3+q4+q5+q6) 其中:
2、空预器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o 22 o 21 空预器漏风率L= 21 o 22 90 % 注: O21、O22---空预器进、出口测得氧量, %。 3、试验数据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处理。 4、锅炉输入热量仅考虑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5、灰平衡比率:afh:alz=90:10。 6、锅炉热效率修正仅考虑送风温度的变化,修正依据GB10184-88《电站锅 炉性能试验规程进行》。
q K K * 1 py 2 2
t py t0
100
q3
1 Q net , ar
V gy (126 .36CO 358 .18CH 4 107 . 98 H 2 590 . 79C m H m ) 100
q
4
337 . 27 Aar Q net , ar
(a
C C fh
fh
q
C 100 C fh
5 De D
a
e 5
C C lz lz C 100 C lz
)
q
• 式中: •
a (t t 0 ) c fh a (t t )c fh py lz q6 lz lz 0 C C Q net , ar 100 C fh 100 C lz
锅炉热效率及空预器漏风率 试验方法
技术文件
• • • • • • • •
• •
• • • • • •
一、试验目的 获取锅炉在额定负荷时空预器漏风率及不同负荷下锅炉热效率。 二、试验依据 1、《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原电力工业部 1998年版); 2、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有关制造厂、设计院的技术资料。 三、试验测点布置、主要项目测量方法及试验仪器 1、烟气取样及分析 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 孔座(也用于烟气温度测量),在每个孔座内按网格法(等截面取样)布置 取样点抽取烟气样。 2、烟气温度测量 通过上述的测量孔,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的左、右烟道上按网格法布 置烟气取样分析测量孔座,每点装设一只K型热电偶。 3、飞灰取样及分析 利用空预器出口烟道上安装的撞击式飞灰采样装置采取飞灰样,试验开 始时安装取样罐,试验结束后取样,分析飞灰可燃物含量。 4、炉渣取样及分析 大渣取样在捞渣机出口进行。试验期间每15分钟采样一次,每次取样 1.5kg,试验结束后,进行样品粉碎、混合、缩分,分析可燃物含量。 5、原煤取样及分析 试验期间在给煤机上部落煤管取样孔处取样,每15分钟取样一次,每次 取样约1.0kg,直至试验结束。取出的原煤样及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经混合 缩分后送化学进行工业分析(全分析)。
量, ; % ,; % , kJ / kg K ;
a fh , a lz 分别为飞灰、炉渣比率 c fh , c lz 分别为飞灰、炉渣比热 e q 5 额定蒸发量下的散热损
失, ; % 际蒸发量, t / h ;
• • • • • • •
D , D 分别为额定蒸发量、实 e
•、煤粉取样及分析 试验期间在投运的制粉系统上用煤粉取样器进行煤粉取样,每隔半小时取样 一次,共取样4次,缩分后进行细度(R90)分析。 7、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测量 试验开始后,在送风机入口附近,采用空盒式大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用热 电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每3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试验结束,计算平均值。 8、试验持续时间和读数频率 在机组稳定运行1小时后开始试验,每一工况持续时间为2小时,IMP数据采集 系统采集时间间隔为10秒,人工记录数据读数时间间隔为10分钟。 9、运行参数记录、资料收集 由DCS系统记录汽温、汽压等参数。 现场记录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的含氧量。 10、试验仪器
Vgy---干烟气的体积; • CH4---可燃气体中CH4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H2---可燃气体中H2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 CmHn---可燃气体中CmHn的体积含量百分比。
t py , t , t 分别为排烟温度、炉渣 lz 0 温度、送风机进口温度 ,℃
C
C C , C 分别为飞灰、炉渣含碳 fh lz
Aar
q 排 烟 热 损 失 , ; % 2 q 化 学 未 完 全 燃 烧 热 损 失 , ; % 3 q 机 械 未 完 全 燃 烧 热 损 失 , ; % 4 q 散 热 损 失 , ; % 5 q 灰 渣 物 理 热 损 失 , ; % 6 Q net, ar 燃 煤 低 位 发 热 量 , kJ / kg; A 燃 煤 收 到 基 灰 分 , ; %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