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6500字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成为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
货币供应量指的是整个经济中可流通的货币总量,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现象。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在宏观上,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由于货币是经济交易的媒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提高。
这将促使人们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若货币供应量过大,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时,市场上的货币过剩,商品需求持续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减少其消费能力,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货币供应量对个体经济主体和行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银行系统中的存款增多,银行借贷的流动性增加,从而促使贷款利率下降。
这会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升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贷能力。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银行体系中的信贷资金,使更多的个人和企业能够获得贷款。
这对于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面临着融资难题,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货币供应量过大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之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
当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市场上的投资需求也会增加,导致资产价格暴涨。
这种涨价是被市场过度乐观情绪推动,而非真正的基本面驱动。
当泡沫破裂时,会给整个经济带来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此外,货币供应量过大还有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
当市场上的资金过多,而投资渠道较为有限时,资金可能会流入风险较高的领域,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了现金、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等。
货币供应量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和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对中国货币供应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看一下近十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7年,货币供应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
而在2018年开始,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开始逐渐回落,2019年更是仅有8%左右的增长。
这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有关。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通过降息、减税等措施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货币供应量的组成结构。
从数据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广义货币M2组成。
然而,狭义货币M1和货币基准也同样重要。
货币基准是指央行在市场上发行的货币,通常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家票据。
狭义货币M1包括了现金和存款。
广义货币M2则包括了M1的所有项目以及其他存款和保险储备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首先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也会导致经济过热和泡沫化。
因此,掌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此外,货币供应量也会对汇率和利率产生影响。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汇率往往会贬值,利率则会下降。
总之,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宏观经济数据,对于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分析货币供应量时,需将其与经济形势、政策和民生等因素结合分析,全面把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3)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3)(5)活期存款比率活期存款比率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结构变化,这个比率在决定狭义货币乘数时有用。
由于受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的,因此这一比率与利率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由于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主要是指活期存款,因而活跃程度如何以及对的预期怎样,对活期存款也有着比较大的。
1996-1998年,我国的活期存款比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进入1999年后,一、二、三季度这一比率分别为27.5%,27.8%和28.8%,呈缓慢上升趋势。
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在交易工具增加不多、信用情况改善不大的情况下,估计这一比例将逐步上升。
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对策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
从增加基础货币方面看,主要有三项:(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
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
实际上,我们的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中的。
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
(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
从提高货币乘数方面看,主要有四项:(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析【摘要】货币是一国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流通媒介,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就与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货币供应量的合理性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国家的合理投放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中国2008-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进行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在一定点时间上全社会具有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的存量。
当今,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次是流通中现金M0,也就是在银行系统之外流通的现金;第二层次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羊类存款。
第三层次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1则能够体现出在经济体系中的实际购买能力;M2则不但能够体现实际的购买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可能的支付能力。
这篇文章主要依据2008-2017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基本总结与分析。
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不可忽略的事实即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测度的流动性快速增长。
一、我国货币供应量现状由图1的M2近十年的总量走势可以看出,广义货币的供给量一直呈较快速度上升,由2008年1月的417846.17亿元到2017年9月1655700亿元,可以看出M2总额扩大了近4倍,其上升速度较快。
由M2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看,08年后我国货币供应量不断上涨,同比增长率一度达到30%的高值;而后随着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其增长率也就下降到今天9%左右,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在减慢。
二、影响货币供应量因素货币的供给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相乘所得到的数值,那么它们就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总额的关键因素。
(一)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主要为商业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公众所持有的通货。
货币供应量的分析研究.docx
摘要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是和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而且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但是,究竟谁影响这谁,我们便无从得知。
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研究不仅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热点。
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基于货币供应量以及国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梳理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关键字: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水平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after the reform ation and opening, our country's money supply kept fast growth. We know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ey supply and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the money supply affect pric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people research.H owever, we have no way to know whether the former affect the later. The research money supply affect prices not only is the core issue of monetary 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hot point. Prices rose sharply not only affects the People's Daily life level , more related to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datas of money supply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 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th, in order to tease out therelationship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Key word: The money supply,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national consumer strandard引言近些年来,物价飞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也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成因分析
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成因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货币流通量也逐渐加大。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使得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超额的增长,截止到2012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2为92.5万亿。
我们以中国经济境况比较成熟的1990年为基期,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货币供应。
从建国到199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截止到2012年6月末,中国的M2为92.5万亿,短短22年间增长了近60倍,折合成约14.5万亿美元。
而1990年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3.28万亿,截止到2012年6月末M2余额为9.99万亿,增长了2倍多一点。
通过对比发现,22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比美国多出了46%,但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说明中国的货币供应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需要。
从名义上讲,中国的人民币币值不是被低估了,而是被高估了。
下面我们就重点的分析一下是什么引起中国M2这么大规模的增长。
货币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是银行创造出来的:首先是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可以来自商业银行上缴的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也可以来自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外汇等。
央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等货币工具,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其次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比如,当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R)时,企业A把10万元(D)钱存入银行,银行必须把2万元存入央行,8万元可以贷款给企业B,企业B向企业C支付货款8万,企业C又把这8万存入银行,银行到央行存入1.6万元,又可以将6.4万元放贷……如此循环往复,理论上,银行共创造D/R即50万元货币。
因此,货币创造乘数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创造乘数就越小。
用这套模式来解释中国如此之大货币供应量,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4)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4)(1)完善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
,我国的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
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
(2)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要并行。
近几年来,由于银行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的加强,以及建立了较强的约束机制,使贷款人必须为其行为的结果负责,放款多,责任大;而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不放款没责任,也不收入,“人”的理智使银行人“宁肯闲置资金,也不敢、不愿放款”,因此在情况下,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内部,对银行人的考核不仅要着眼于贷款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看重其创造效益的能力,二者应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对商业银行不仅要有风险防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效益指标的要求。
(3)完善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主要职能是高效配置社会资金,这个职能的实现至少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市场覆盖面。
市场包容的供求主体越多,交易成交率就越高,资金才能实现最佳配置。
统一公开的货币市场交易必须成为货币交易的主渠道,其交易规模应达到足以反映全社会货币供求的趋势和水平。
为实现这点,所有经营货币产品的金融机构都应尽可能纳入有组织的市场交易,即市场要兼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是资产融通性。
货币市场要改变目前交易工具单一的状况,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和足够的交易品种,为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和期限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运用安全性。
货币交易也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交易成员之间资信要可知可靠,信用链条要稳定持续,市场资金流向和交易情况应完全置于监管当局的视野之内,市场要建立健全交易规范制度。
货币市场的实质是信用交易,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的根本。
因此在发展货币市场时要注意信用观念的培育,比如,建立信息公开和定期披露制度,加大交易透明度,建立一系列市场规范等等。
这样,在有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后,货币政策的功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货币供给是指整个社会拥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
本文将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两个方面探讨。
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一)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调节公开市场操作、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减。
此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外汇储备的投资和管理,影响货币汇率对外部环境的响应。
(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例如,在经济有利的情况下,企业的收入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这一需求就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情况对货币供给量同样产生影响。
例如,在存款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会选择将资金投向银行存款,而非投资于股票市场或其它投资项目,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带动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的风险增加,但同时它也能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经济产出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紧缩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稳定通胀水平。
这种政策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和消费支出,但同时也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持续增长过快可能导致的泡沫风险。
(三)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用适宜的政策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不适用于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时期,但可以在经济波动期间维持经济增长。
三、结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政策、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情况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的选择应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而定,货币宽松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平衡调节将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摘要: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与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与经济增长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关注的重点。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应量调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货币供应量是指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纸币、硬币和商业银行存款等。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指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来改变货币供应的过程。
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是为了平衡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物价稳定。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和投资。
在货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容易地借贷和融资,从而推动投资和创新。
这样就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可以影响经济的信贷环境。
适度的货币供给可以维持合理的利率水平,提供有利的融资条件,从而增加企业的信贷获得能力。
这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借贷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扩张。
此外,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还可以对经济的通胀压力产生影响。
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大,将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小,将抑制经济增长并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然而,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需要精确判断经济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政府决策者需要准确识别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波动等。
只有在对经济形势有准确把握的情况下,才能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需要注意平衡各方利益。
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不同经济主体产生不同影响。
例如,货币供应量的紧缩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升高,增加他们的经营负担。
因此,政府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各方的利益,确保政策的公平和合理。
最后,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需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互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关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给中国大众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这就涉及到了货币供给问题,社会融资结构对货币供给有较大影响。
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正向;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从严货币政策的效果;股票市场的繁荣是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保险市场的发张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见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总体来讲,随着社会融资结构的不断变迁,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的时负面影响。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serious currency emerged phenomenon, this phenomenon have brought bad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public. This goes to the money supply problems, social financing structure has a large effect on the money supply. The credit market's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s positive;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bond market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 the governing and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The stock market boom yes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Send copies of insurance marke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o see there is no granger causality. Over all, with changing social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its negative impact on 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关键词】货币超发货币供给社会融资结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货币供给机制currencies in excess of the hair the money supplysocial financing structure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 bank-based financial system the money supply mechanism一、我国货币超发现象分析(一)我国近十年来货币供给量增长状况1、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还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近十年都呈不断加大趋势。
扩大货币供应量途径
扩大货币供应量途径货币供应量是指流通中货币的总量,它是货币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
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就会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扩大货币供应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多种途径来实现。
货币政策是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控货币政策,国家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速度。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贷款便利化、准备金率调整、汇率政策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促使银行增加贷款,增加货币供应量。
例如,国家可以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的政策,降低银行放贷的成本,激发市场对于贷款的需求,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增加发行货币来扩大货币供应量,例如,增发政府债券并购买现金来实现发行。
另外,对外贸易也是扩大货币供应量的一项途径。
通过出口促进贸易、引入外资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国际贸易收支,从而促进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国家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刺激出口和鼓励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增加流向本国的外汇,从而促进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金融创新也是扩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方式。
金融创新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鼓励人们进行更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包括发行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增加金融机构的产出能力和供给能力,通过促进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可以扩大货币供应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扩大货币供应量。
通过减税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可以激发市场对于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促进货币的流动和扩大货币的供应。
国家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率,促进企业和居民的消费、投资等活动,从而间接地扩大货币供应量。
综上所述,扩大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实现。
货币政策、对外贸易、金融创新以及税收政策都是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货币供应是指国家货币当局对外部的货币要求量,也是总体货币量。
货币供应的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民工资水平。
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也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议的焦点。
有人认为,货币供应的增长会直接促进经济发展,而有人则认为,货币供应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
下面,本文将对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经济的发展规律。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手段货币供应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另一种方式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的方式向市场注入资金。
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对经济产生影响,并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经济增长。
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改变短期利率来影响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规范性。
例如,当中央银行收紧货币供应,并提高短期利率时,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也会提高,企业借贷成本也会升高,因此企业的投资将会减少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
当中央银行放松货币供应,降低短期利率时,投资成本将会下降,企业将会更多的投资引导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的贷款也是调整货币供给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向经济市场注入资金,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商业银行的贷款也容易升高资产价格、产生泡沫,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货币增加的作用可以推动投资增加,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货币供应同样也可能流入房地产等各种产业,加剧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所以,货币供应的过度的增加对经济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货币供应量的过度扩张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进而可能导致利率上升,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以及经济经营政策等限制,这些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谈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与对策
谈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与对策一、提论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区域内发行的货币总量。
作为经济专家,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与对策。
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货币供应量是反映货币体系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货币市场现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而货币供应量的不足,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下滑等经济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货币供应量政策制定的原则货币供应量政策是处理货币供应量问题的基础,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优先考虑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保持通货膨胀率低而稳定;鼓励银行业在符合市场准入原则前提下,增进银行业竞争;着力开展货币供应量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科学的方式调控货币供应量。
四、货币供应量监测与分析货币供应量监测是货币政策实行的基础和支撑,它需要长期的、有系统、有持续性的监测工作。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需要系统地分析各项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等问题都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分析要具备全面性、有前瞻性、科学性和经验性,并与其他经济指标相互协调。
五、货币供应量调节的政策手段货币供应量调节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改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调节政策,并坚持科学的态度,结合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调整。
六、经典案例分析1. 欧盟货币政策协调问题欧盟货币政策协调是三代欧元组成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键问题。
通过多个货币政策协调机构,如欧洲中央银行、欧元组织理事会等机构协调货币政策,以实现欧盟货币各项指标的稳定不变。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许多国家采取了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措施。
本文将分析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几种途径,并讨论其优缺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常见的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款的一部分必须保留在储备机构的比例。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释放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从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优点:1.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促进银行放贷,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
2. 扩大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
缺点:1. 过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2. 长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导致银行风险增加,不利于金融稳定。
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通过购买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资金,扩大货币供应量;而出售政府债券则可以收回市场上的资金,缩减货币供应量。
优点:1.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调控货币供应量,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2. 调节货币供应量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缺点:1. 过度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导致利率波动,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 不当的公开市场操作可能引发资产价格过热或过冷,破坏金融市场平衡。
三、降低利率降低利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市场利率来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措施。
降低利率可以促进借款的需求,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优点:1. 降低利率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提振经济增长。
2. 激活资金市场对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促进经济活动。
缺点:1. 持续降低利率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增加流动性过剩风险。
2. 利率过低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失衡,引发金融不稳定。
综上所述,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降低利率等。
不同的措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正确运用这些手段,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也需要注意防范潜在的风险,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供应量论文素材
货币供应量论文素材引言:货币供应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货币总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论文素材。
1. 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分类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量。
根据不同的定义和统计口径,货币供应量可以分为M0、M1、M2和M3等不同的分类。
1.1 M0(基础货币)包括市场上所有的流通中的现金,如纸币和硬币。
1.2 M1(狭义货币)包括M0和除了市场流通中的现金之外,还包括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
1.3 M2(广义货币)包括M1以外的货币,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可转让的存款。
1.4 M3(超广义货币)包括M2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债务,如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
2.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方法计算货币供应量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储蓄存款余额法和支付手段法。
2.1 储蓄存款余额法是指通过统计各类存款的余额来计算货币供应量。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计算广义货币供应量,如M2和M3。
2.2 支付手段法是指考虑货币的支付工具来计算货币供应量。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计算狭义货币供应量,如M0和M1。
3. 货币供应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其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
3.1 影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它提高了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量。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
3.2 影响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总量增加可能导致物价上涨,造成价格水平的增加和货币贬值。
3.3 影响利率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对利率和货币政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货币供应量通常会导致利率下降,因为供大于求会降低借款成本。
货币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整利率和宏观经济政策。
3.4 影响国际贸易和汇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会对国际贸易和汇率产生影响。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和货币供给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和货币供给快速增长原因分析作者:乔利平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1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下我国货币供给的机制,并对货币供给量快速增长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此来更加深刻了解我国的货币供给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对未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进行一些探讨,并对抑制我国货币供给高速过快增长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外汇储备;热钱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5%,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6.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6万亿元,同比增长5.4%。
当月净投放现金286亿元。
货币供给与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息息相关,过度的货币供给会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供给不足会妨碍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由上图显示,我国货币供给量一直处在快速增长状态,要想更深了解货币快速增长的原因,我们需要先看一下我国货币供给机制。
一、我国货币供给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货币发行机关,但发行数额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发行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经济发行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发行货币。
那人民银行是怎么确定货币发行多少,怎么发,什么时候发的呢?我们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来规定货币的发行机制,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欧盟按照经济发展的增量来直接投放货币,美国依靠资本市场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认同来间接投放货币,其实都是以实际生产部门的价值创造来确定自身的货币发行量,而日本和我国香港实施的货币局制度,与美国的经济同步,受美国经济发展的制约。
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供应量管理
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供应量管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货币供应量管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手段之一。
它就像是经济运行的“调节阀”,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精准把控,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的稳定以及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货币供应量,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这包括了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可以直接用于支付和交易的货币。
货币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热度和活跃度。
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大,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小,经济可能会陷入通货紧缩,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失业率上升。
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货币供应量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目标、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际经济形势等。
首先,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当经济增长乏力,需要刺激经济时,央行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
通过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向市场注入更多的货币,鼓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间,央行可以降低利率,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更愿意扩大生产和投资;居民也更倾向于消费,而不是把钱存起来,因为存款的利息收益相对较低。
这样,经济活动就会逐渐活跃起来,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其次,物价水平也是货币供应量管理的关键因素。
如果物价上涨过快,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央行就需要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物价。
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回笼市场中的货币,抑制过度的需求,从而控制物价的上涨。
保持物价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持续的高通胀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就业状况同样对货币供应量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失业率意味着经济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此时需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反,当就业市场过热,劳动力供不应求,可能导致工资上涨过快,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压力时,就需要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维持就业市场的平衡。
货币供给的变化及分析
货币供给的变化及分析一、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我国于1994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并首次对货币进行了分层。
此后,央行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内涵进行了多次调整,使之与市场实际情况相匹配。
目前,我国货币供给层次分为三层:M0、M1和M2。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指M0+单位活期存款;M2是指M0+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
二、历年货币供给图表分析这张图是2006年到2018年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情况,柱状图是三层货币供给的数量,折线图是三层货币供给的增长情况。
货币供给规模总体平稳增长。
2006~2017年,三层货币供给的整体走势大体一致,但三者的波动在个别时期仍具有差别,下面将具体分析。
一)先看M0的供给变化。
M0总体呈稳定的下滑状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非现金的支付工具对现金产生了直接的替代效应。
2010年有大幅上升,可以看出是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后果,导致市场中流动的现金突然增加。
2016年左右的上升是由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企业投资相对没有增加,所以持有的流通货币量有所上涨。
二)M1在表中共有三次增速超过20%,分别是2007年、2009年和2016年。
2006年1月-2007年8月,M1增速从10.6%上升到22.8%,背景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制造业腾飞,巨额贸易顺差。
2009年1月-2010年2月,M1增速从6.7%上升到35%,背景是四万亿财政刺激与天量信贷,中国经济快速回升。
2015至2016的M1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5年下半年政府部门加杠杆、稳增长,体现在财政支出的大幅增长、全年赤字率达历史高点以及财政存款增速稳步下行;二是2016年一季度居民部门加杠杆、购买意愿上升,体现在储蓄存款一季度下行、房地产销售火爆以及个人购房贷款创新高。
三)M2的增速在2009年达到顶点28.42%,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尽快走出危机阴霾,制定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导致央行投放资金猛增。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Analysis of ways to enlarge the money supply)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Analysis of ways to enlarge themoney supply)Analysis of ways to enlarge the money supply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aggregate demand, it is not enough to rely solely on 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monetary policy playMore important role is to expand the money supply.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expand the money supply:One is to increase the base money, two is to raise the money multiplier,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increase the pac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Key words: money supply; basic money; monetary multiplier; approachSince 1999,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to maintain steady growth in the macroeconomyHowever, the relative insufficiency of aggregate demand has not yet been effectively solvedWhile the policy is positiv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monetary polic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and give full play to monetary policyThe role of economic growth. As far as monetary policy is concerned,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s the money supply,Recently, some experts and scholars called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money supply in 2000, so that the money supplyVolume growth i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thereby providing protec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Then, the way to expand the money supplyWhere's the path?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I. determinants and analysis of money supplyIn the modern monetary and banking system, the money supply depend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base money and the money multiplier,Only when we mak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base money and money multiplier can we accurately grasp the trend of the money supply.1. determinants of monetary base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e theory of money and banking shows that the base money consists of the cash in circulation and the sum of the reserve of the commercial bank,It is the basis for creating money supply.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s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central bank's base currency also includes non -Deposit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so the definition of basemoney in this article is: base money = issue money + goldDeposits in institutional Liabilities + non-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data used below are from the Chines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Quarterly statistics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ata, China's basic currency is on the rise. Base money before 1990Growth is slow, basically a smooth climb phase: after 1993, base money grew moreFast, especially in 1993 - 1994, the base money growth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995- although volatile in 1996, it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in 1997, base money growth acceleratedSlow (of course, thi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hange of statistical caliber, but the downward trend is obvious),In 1999 1998 _, cut and statutory reserve account and deposit account the statutory reserve ratioAfter the merger, the downward trend in base money growth is even more pronounced. In term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underlying currency, the basisThe decline in monetary growth was mainly due to a decline inthe growth rat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abilities. In 1999, non-financial institutionsThe negative growth of the deposits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base money.From the balance sheet of the central bank, the base currency is the central bank's principal debt, so in order toTo regulate the basic currency, the central bank can adjust the assets of each project to achieve. calendarHistorical data show that, before 1993, China's total assets of banks,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assets of the central bankTherefore, the changes in base money during the period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use of the central bank's domestic assets. One993-1994 years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brewing and a series ofIn the beginning of 1994, a series of reform of tax system and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were carried out, especiallyThe merger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settlement and sale of foreign exchange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exportsA large surplus of recurring items in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of payment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assets of the central bank.From 1995 to 1997,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he central bankThe proportion of production increased further, reaching 42.1% at the end of 1997. 1998, due toThe impact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export situation is grim, foreign trade surplus has decreased, so foreign assetsThe upward trend of the proportion is slowing, and the end of the year is 43.7%. It can be said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central bank'sThe asset structure is almost equal to the asse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o the amount of foreign assets and the speed of growth are the basis for the goodsThe coin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From the growth rate, since 1993, the central bank's net foreign assetsThe growth rate showed an obvious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growth rate of 1994, 199, and S respectively: 187.3%,49.8%, 43.4%, 38.3% and 2.5%. 1999, 1-9 months,Foreign net assets increased by 10.4%, which is also the 3 quarter of 1999,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d backLi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From the domestic assets, before 1994, domestic asset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central bank,It can be said that from the asset point of view,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base currency is the change in domestic assets.After 1994, due to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net asse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central bank's domestic assets declinedBy the end of 1998, domestic assets accounted for 56.6% of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central bank. Domestic assetsIn the central bank, mainly for deposits, money, banks, claims, such as in 1993, deposits, money, bank claims70.3% of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central bank, then gradually declined, to 41 at the end of 1998, 8%;There are other government debt, the value of total assets in the proportion of relatively high before 1994, 1994 years, accounting for 9.1% of the total assets, after the Banking Act stipul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may not overdraft banksThe government debt has been stable at 158 billion 200 million yuan, the proportion of declining. Non monetary financialmachineStructured claims, before 1997, accounted for a smaller proportion of total assets, after 1997, due to policy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banking, the creditor's rights of non monetar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their proportion has risen substantially,By the end of 1998, 9.5%. From the growth rate, the domestic assets since 1996 growth rateThe sharp decline was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 in the growth rate of deposits, money and bank claims, and declined by 1.1 in 19971% fell by 9.1% in 1998, compared with 1 in 1999 and 10.25% in September,Correspondingly, domestic assets increased by 10.24%. Similarly, claims on non-financial sectors are 1995It has been a negative growth since 2000 and has had an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domestic assets. On the contrary, for non goodsThe growth of creditor's right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ached a high point in 1997, after an increase of 1660.7%Despite the decline in growth, but the growth rate of domestic assets is still the fastest, in 1998 increased by 42.97%, in 1999, 1, September, an increase of 16.9%, the domestic assets, and then increase the base moneyThe length has a positive effect.2.,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analysis of currency multiplier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base money mentioned above,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of M2 in China changed from 1993 to 1997Too many rules, there are ups and down, Ml monetary multiplier is basically slightly downward trend. But since the spring of 1998After the central bank substantially lowered the reserve ratio, China's monetary multiplier is basically on the rise, that is, MlThe money multiplier rose from 1.104 in 1998 June to 1.42 in September 19996, M2's currency multiplier rose from 3.094 in 1998 June to September 19993.915.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narrow money multiplier can be expressed as: (cash leakage ratio + current deposit ratio) /(statutory reserve ratio + reserve rate + cash leakage ratio + non-financial sector deposit ratio); broad moneyThe denominator of the multiplie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arrow money multiplier, while the numerator is 1+, the cash leakage rate. According to these two formulas,We have calculated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in China since 1993,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The error of the supply and the actual value of the base currency is very small (the mean error is 3% and very stable)The trend is also consist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above behavioral parameter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onetary multiplierJudgment.(1) legal reserve ratio;Theoretically, the adjustment of the legal reserve requirement rate, even minor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well-known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three magic weapons", its effect isThe most violent. As a result, countries generally do not use this monetary policy tool in general, even if they are to be adjustedFine-tuning, becaus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huge size of fund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role of the money multiplier,it is several timesDeposit creation loan. Although China's legal reserve ratio has dropped from 13% to 6%, butOn the one hand, it is still relatively high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networking and globalization, countries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dex of capital adequacy, while the requirement for reserve ratio has been loweredThere is still room for downward adjustment in the monetary reserve, the reserve for monetary policy, to 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2) reserve rate;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excess reserve rate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gradually enlarged, that is, excessive reservesThe gold rat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money multiplier. Deposit rate high low direct impact of money multiplier, butThe reserve rate is not entirely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bank. It depends on the conduc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the central bankCan only influence it indirectly. Commercial banks have a reserve fee for the opportunity cost, while the reserve rate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 interest rates and the interest rates that commercial banks borrow from the central bank,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the reserveThe lower the rate of gold. Since 1998, with the increasing gap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nd the gradual decrease of interest rate,The rate of return has shown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reserve rate of deposits, money and banks (with a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of 8%)The decrease from 7 to 53% in March 1998 to 5.83% in September 1999The reserve rate is referred to as the ratio of bank to bank deposits plus cash and liabilities to non-financial sectors. Two000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he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desire of the economic entities will be enhanced,As a result, the reserve rate is further reduced.(3) cash leakage rate;The cash leakage rate has been relatively high in China in the 80s and early 90s, but with the money marke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financial transactions, China's cash leakage rate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March 1998 September 1999, about 11.5%. The high rate of cash leakageLow is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cash demand,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for cash are complex. Cash leakage in ChinaThe rate of damage is determined by the a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residents. A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the rate of return on financial assetsThe impact o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holding cash and changes in bank deposit rates can affect individual savings changes,This makes the change of the leakage rate of cash more complicated. 2000, due to the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levelsLow household savings deposit growth slowed in particular, plus interest tax impact, so inThe current motivation has been relatively enhanced, and there is limited space to reduce the rate of cash leakage. Unchanged in other circumstances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cash leakage rate is negativelyrelated to the money multiplier, so if the cash leakage rate drops little, it will affectThe ability to derive deposit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an impact on the money multiplier.(4) non financial sector deposit ratio;Since 1993, China's non financial sector deposits have been relatively stable, and showed a slow downward trend, whichOne point was more pronounced in 1999, with the non-financial sector in China at the end of 9 1999The deposit ratio was 3.58%, down one percentage point from the previous year. With the policy finance businessFurther specification, this ratio will show a steady trend, will not change much.(C5) current deposit ratioThe current deposit ratio reflects the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money supply level, which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arrow currencyUseful when count. Due to the impact of its deposits, the opportunity cost, so this ratio and interest rate closedRelatively close,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term deposits referred to here mainly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demanddeposits, and therefore the economyThe degree of activity and the expec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for the future economy also have a big impact on demand depositsRing. From 1996 to 1998, China's current deposit ratio remained at about 30%After 1999, the ratio was 27.5%, 27.8% and three in the one or two and the fourth quarter28.8%, showing a slow upward tren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l name system of savings deposits,In the case of little increase in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little improvement in credit condition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is ratio will gradually increaseRi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6500字摘要: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是明显的),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因此为了达到调控基础货币的目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方的各个项目来实现。
历史数据表明,1993年以前,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较低,因而这期间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国内资产的运用所决定。
1993-1994年是我国经济周期发生转折的阶段,酝酿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94年初又进行了一系列税制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和实行结售汇体制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形成了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大量顺差,从而使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增大。
1995-1997年,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大,1997年末达到42.1%。
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外贸顺差有所减少,因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上升趋势减缓,年末为43.7%。
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国内外资产几乎均等,因而国外资产的多少、增长快慢就对基础货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增长速度看,1993年以来,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的增速呈明显下滑态势,1994-1998年其增速分别为:187.3%、49.8%、43.4%、38.3%和2.5%。
1999年1-9月份,国外净资产增长10.4%,这也是1999年3季度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国内资产看,1994年以前国内资产一直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80%以上,可以说那时从资产角度看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内资产的变化情况。
1994年后,由于国外净资产的增加,中央银行国内资产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到1998年末,国内资产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56.6%。
在国内资产中,主要是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如在1993年,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70.3%,之后逐步下降,到1998年末为41.8%;其它还有对政府的债权,这一数值在1994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1994年占总资产的9.1%,之后由于银行法规定政府不得向银行透支,因而对政府债权一直稳定在1582亿元,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1997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1997年之后,由于政策性银行等的发展,因而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较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1998年末达到9.5%。
从增长速度看,国内资产自1996年后增速迅猛下降主要是受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增速下降所致,1997年下降1.11%,1998年下降9.1%,而1999年1-9月却增长10.25%,相应地带动国内资产增长10.24%。
同样,对非金融部门债权自1995年后一直为负增长,对国内资产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与之相反,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增长在1997年达到高点,当年增长1660.7%,之后尽管增速下降,但仍是国内资产各项中增速最快的,1998年增长42.97%,1999年1-9月增长16.9%,对国内资产进而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正影响。
2.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根据前述基础货币的定义,1993-1997年我国M2的货币乘数变化不太规则,有升有降,M1的货币乘数则基本呈微降态势。
但自从1998年春季央行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后,我国的货币乘数则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即M1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1.104上升到1999年9月的1.426,M2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3.094上升到1999年9月的3.915。
根据我国的情况,狭义货币乘数可表述为:(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广义货币乘数的分母与狭义货币乘数一致,分子则为1+现金漏损率。
根据这两个公式,我们对1993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乘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其(即与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实际值计算的结果)误差很小(平均误差为3%,且很稳定),趋势也是一致的。
因此,分析货币乘数,有必要对以上几个行为参数作出判断。
(1)法定准备金率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即使是微小的变化,都会对货币流通产生强烈影响,在众所周知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中,它的效果是最为猛烈的。
因此,各国一般都不常用这个货币政策工具,即使要调整,也是微调,因为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巨大,更为重要的是货币乘数的作用,它几倍于存款创造贷款。
尽管目前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由原来的13%降至6%,但是一方面与国外相比仍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更为重视的是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而对准备金率的要求有所放低,因此,作为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法定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空间。
(2)备付金率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额准备金率的不断下降,货币乘数逐步放大,即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比例关系。
备付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但备付金率并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它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只能间接地影响它。
商业银行持有备付金是有机会成本的,而备付金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之差,二者差额越大,备付金率越低。
1998年以来,随着二者差距的增大和利率水平的逐步降低,备付金率已出现下降趋势,存款货币银行的备付金率(以法定准备金率为8%考虑)由1998年3月的7.53%下降到1999年9月的5.83%?这里所指的备付金率为在人行存款加上库存现金与对非金融部门负债之比?。
200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各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会有所增强,因而备付金率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
(3)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在我国一直比较高,不过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健全,金融交易工具的逐渐增多,我国的现金漏损率近年来有所降低,1998年3月-1999年9月,大约在11.5%左右。
现金漏损率的高低与现金需求量的大小有关,而影响现金需求量的因素很复杂。
我国的现金漏损率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会影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个人储蓄的变化,这就使现金漏损率的变化比较复杂。
2000年,由于目前名义利率水平比较低,居民储蓄存款特别是定期存款增势减缓,加上征收利息税的影响,因而居民持现动机相对有所增强,估计现金漏损率下降空间有限。
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因此若现金漏损率下降不大,则将影响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能力,对货币乘数产生一定影响。
(4)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1993年以来,我国非金融部门存款一直比较稳定,并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一点在1999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到1999年9月末,我国的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为3.58%,较之上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随着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规范,这一比率将呈平稳态势,变化不会太大。
(5)活期存款比率活期存款比率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结构变化,这个比率在决定狭义货币乘数时有用。
由于受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的影响,因此这一比率与利率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由于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主要是指企业活期存款,因而经济活跃程度如何以及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怎样,对活期存款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996-1998年,我国的活期存款比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进入1999年后,一、二、三季度这一比率分别为27.5%,27.8%和28.8%,呈缓慢上升趋势。
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在金融交易工具增加不多、信用情况改善不大的情况下,估计这一比例将逐步上升。
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对策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
从增加基础货币方面看,主要有三项:(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
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
实际上,我们的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