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3863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f.png)
船舶设计原理)
首先,船舶结构设计是船舶设计的基础。
船舶结构设计包括船体的外
形设计、船体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计算等。
外形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用途和
载货能力等,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稳定性。
船体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船舶的用途、航行环境和造船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结构计
算包括了船体的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等,以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
度和稳定性。
其次,流体力学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流体力学研究船舶在水中
的运动规律,包括阻力的计算、船舶速度的预测以及船舶操纵性能的分析等。
阻力的计算是船舶性能预测的关键,其结果直接影响船舶的运行效率
和船载性能。
船舶速度的预测需要考虑到船舶的形状、推进系统和载荷等
因素。
船舶操纵性能的分析需要考虑到舵、推进器和船体的流体力学特性,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和船舶安全性。
最后,船体抗浪性能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船体抗浪性能包
括抗浪稳性和抗浪能力两个方面。
抗浪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界波浪作用
时的稳定性能,需要通过分析船体的动态特性来评估。
抗浪能力是指船舶
在恶劣海况下的耐波性能,需要通过船体结构设计和防浪设备的选择来保证。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船舶结构
设计、流体力学和船体抗浪性能是船舶设计原理的重要内容。
船舶设计原
理的应用可以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结构强度和抗浪能力,从而
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7370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船舶设计原理1. 引言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船舶设计是将船体及其配套设施按照一定的航行、载重和舒适性要求进行布置和设计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船舶设计原理和考虑因素。
2. 载荷和排水如何影响船舶设计载荷和排水是决定船舶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载荷是指船舶能够携带的货物、燃料、乘客和所需设备的总重量。
排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排开的体积。
船舶的设计需确保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同时考虑船舶的载重能力和吃水线。
3. 船体设计原理船体设计原理是指船舶外部结构的设计。
船体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稳定性:船体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各种力和环境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桨叶、重心和船体形状等因素,以确保船体稳定性。
•水动力性能:船舶需要具备良好的水动力性能,包括航行速度、推进效率和操纵性能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体船型、排水量和航行条件等因素,以优化水动力性能。
•舒适性:船舶的舒适性是指船员和乘客在船舶上的舒适程度。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抗震性、船舱布局和通风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舒适性体验。
4. 推进系统设计原理推进系统设计原理是指船舶的动力来源和推进装置的设计。
推进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主机选择:主机是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型号、尺寸和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主机类型和数量。
•螺旋桨设计:螺旋桨是船舶的主要推进装置,设计师需要考虑螺旋桨的直径、叶片数和螺距等因素,以提供足够的推力和效率。
•推进效率:设计师需要优化推进系统的设计,以提高推进效率和减少燃油消耗。
这包括减少阻力、提高螺旋桨效率和优化船舶的船体形状等。
5. 船舶系统设计原理船舶系统设计原理是指船舶上各个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船舶系统包括船舶结构、电气系统、水系统和排污系统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6. 船舶性能评估和验证船舶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船舶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731e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a.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建造船舶时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理不仅包括船体结构设计,还包括船舶机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船舶稳性和操纵性的考虑等方面。
在船舶设计中,船体结构、船型布置和机电设备的可靠性都是设计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船舶设计原理的第3章。
第3章主要是关于船体结构的设计原理。
船体结构是船舶的骨架,承受着风浪、船载荷等外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船体主要由船壳、船底、甲板和船舱等部位组成,每个部分的设计都要考虑到船舶性能和使用要求。
船壳是船舶的外部壳体,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船舶内部设备和货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船体结构设计时,需要确定船壳的材质和厚度,以及不同部位的承载能力。
船壳的材料一般采用钢材或铝合金,其选择应根据船舶类型、用途和航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船底是船舶的底部结构,承受着船舶自身重量和水压等力的作用。
船底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浮力性能,并确保船舶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
船底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船舶的航行性能,如减小阻力、提高航速等因素。
甲板是船舶的上部结构,承受着甲板上的设备和货物的重量,并提供船员的工作和活动空间。
甲板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甲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甲板上的设备布置和船员的工作需求。
甲板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船舶的不同航行状态和环境下的安全性。
船舱是船舶内部的空间区域,用于存放货物、设备和提供船员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船舱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的稳定存放和船员的安全需求。
船舱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船舶设计原理中的船体结构设计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船壳、船底、甲板和船舱等结构,能够保证船舶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效益。
未来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进步,船体结构设计原理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满足船舶设计的需求。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d40376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概要在船舶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船舶的用途和任务,这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设计要求和规格。
根据用途的不同,船舶可以分为货船、客船、油船、渔船等多种类型。
而任务的不同需要考虑载重量、航行速度、船舶尺寸和船舶能耗等因素。
在确定船舶用途和任务后,设计师需要进行船舶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包括船舶的主要尺寸、船体形状和船舶的排列布局。
船舶的主要尺寸包括船体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这些尺寸决定了船舶的外形和船舶的有效载荷。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用途和任务的要求,合理确定船舶主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
船体形状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船体形状直接影响到船舶的阻力、稳定性和航行性能。
优秀的船体形状可以降低船舶的阻力、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降低燃料消耗。
因此,船舶设计师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流体力学计算来确定最佳的船体形状。
船舶的排列布局是指各个船舱、货仓和机舱等船体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
船舶的排列布局需要考虑船舶的载重量分布、船舶的稳定性和乘客舒适性等因素。
合理的排列布局可以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乘客舒适度。
在船舶总体设计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详细设计船舶的各个部分。
这包括船舶的船体结构、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等。
船舶的船体结构需要满足船舶的强度要求和安全要求。
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需要考虑船舶的航行性能和操纵性能。
船舶的稳定性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船舶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平静的海面上保持平衡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则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任务,合理设计船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船舶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任务,确定船舶的主要尺寸、船体形状和船舶的排列布局。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设计船舶的船体结构、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
在设计船舶过程中,船舶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1f998cd0d233d4b14e698a.png)
船舶设计原理第一章1. 船舶设计分为船体、轮机、电气设计;其中船体设计又分为总体、结构和舾装设计;总体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主尺度和船型参数的确定、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各项性能的计算和保证。
2. 船舶设计的特点:1)必须贯彻系统工程的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决策时要统筹兼顾;2)设计工作是由粗到细,逐步近似,反复迭代完成的。
船舶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多参数、多目标、多约束的求解和优化问题。
3.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适用、经济;安全、可靠;先进、美观4.续航力是指在规定的航速(通常为服务航速)或主机功率下,船上所带的燃料储备量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
自持力是指船上所带淡水和食品可供使用的天数。
船舶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完工文件四个阶段。
前一阶段的设计结果是后一阶段设计的依据,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深入和发展。
第二章1.图纸审查是指新船或改建船舶在设计阶段按规定的送审图纸资料目录将设计资料送交审图部门审查,审图部门审查后提出对设计图纸资料的审查意见书,设计单位依此修改设计并提交对审图意见的答复书。
这个图纸审查的过程通常称为“送审”。
2.干舷是指船中处从干舷甲板的上表面量至有关载重线的垂直距离。
最小干舷是根据规范有关规定计算得到的最小干舷值,它是保证安全性而限制船在劳动过程最大吃水而提出的要求。
船舶具有足够的干舷一方面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储备浮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甲板上浪。
最小干舷主要从甲板淹湿性和储备浮力这两个基本点来考虑。
3.“A”型船舶——专为载运散装液体货物而设计的一种船舶。
“B”型船舶——达不到上述“A”型船舶各项条件的所有船舶。
4.船长L是指最小型深85%处水线部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缘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取其大者。
5.B—60型船舶:船长超过100m的B型船舶,在计算干舷时,其基本干舷取为B型船舶表列干舷值减去了对应船长的B型船舶表列干舷与A 型船舶表列干舷值之差的60%,这种船称为B—60型船舶。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7572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c.png)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船舶作为人类交通与贸易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设计与建造无不体现着科学原理和技术实践的结合。
本文将以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为主题,探讨其背后的复杂性与创新性。
1.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船舶工程设计的首要原理是船身的稳定性。
船舶航行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浮力、重力、惯性力和风浪等。
合理设计船体形状和分布重量,以确保船舶在不受外力干扰时,能够始终保持稳定性,避免倾覆的危险。
其次,船舶的流体力学原理也是船舶工程设计的基础。
船舶在水中航行时,会受到阻力、推力和风力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航行条件、船型和用途等因素,合理选取主机参数、推进器类型和推进效率等,以确保船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有效航行。
另外,船舶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船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不仅会承受海浪的冲击和航速的振动,还可能受到碰撞、冰块以及货物和设备的载荷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合理选用材料、计算结构受力情况,确保船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承受外力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2. 船舶工程设计的技术在现代船舶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CAD可以实现船舶三维建模和设计绘图,大大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
而CFD技术则通过对流场、阻力和推力等参数的数值模拟,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也为船舶工程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观察和调整船舶的设计,从而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在实际环境中提供设计信息的叠加,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设计。
此外,船舶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船舶的节能与环保。
通过应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节能型推进器和抗污染技术等,可以降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船舶工程设计的挑战与前景船舶工程设计的挑战在于巨大的复杂性和多变的环境。
船舶设计原理 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d6bf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9.png)
船舶设计原理设计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抗风浪能力,以及满足船舶设计的特定要求。
一、船体设计原理:1. 良好的流线型设计:船舶表面应平滑流线,以减小阻力,并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2. 充分考虑稳定性: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稳定性,以确保在航行、装卸货物等操作过程中船舶的平稳性。
3. 合理的结构强度:船舶的结构需要足够坚固,以承受海洋的力量和负荷。
4. 良好的抗风浪设计:船舶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浪能力,以保证船只在恶劣海况下能够安全航行。
5. 充分考虑船舶的运营效益:在设计中需考虑运营成本、维护费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原理:1. 足够的推力:根据船舶的用途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以确保船舶具备足够的推力。
2. 优化的燃油效率:设计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燃油效率的动力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合适的操纵性能: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舶的操纵性能,以确保船舶能够灵活、精准地进行转向和停泊等操作。
4. 安全性和可靠性:动力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性。
三、船舶舱室设计原理:1. 良好的舱室布局:设计船舶时需要合理布局舱室,以实现船舶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人员、货物的有效分配。
2. 舒适性考虑:船舶舱室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员的舒适度,如合理的座椅布局、通风设施和噪音控制等。
3. 安全性和防火设计:舱室设计需考虑船舶内部的安全性和防火设计,如合适的逃生通道、防护设施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4. 舱室通风和空调系统:船舶舱室设计应考虑船舶内部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乘员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包含船体设计原理、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原理和船舶舱室设计原理,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抗风浪能力,并满足船舶设计的特定要求。
船的设计原理
![船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93db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1.png)
船的设计原理船的设计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形状、结构和材料选择等。
以下是船的设计原理的具体内容。
1. 形状设计:船的形状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船只采用流线型的设计,以减小水阻、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船体底部通常呈现弧形,使水流能够顺畅地通过船体,减少阻力。
2. 结构设计:船的结构设计包括船体、甲板、舱室等。
船体通常采用钢铁、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船根据其特定用途和负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设计,以保证船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选择:船的材料选择取决于船的类型、规模和用途。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复合材料和木材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重量、耐久性和成本等因素。
4. 增稳设计:船的增稳设计用于提高航行的稳定性。
常见的增稳方法包括增加船体宽度、采用稳定性增强装置(如稳定翼和稳定杆)、使用艏舵和艉舵等措施。
5. 推进系统设计:船的推进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螺旋桨等组成部分。
船的推进系统对船的速度、操纵性和能效等性能有直接影响。
因此,推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船的规模、用途以及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6. 安全设计:船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防波堤、泄漏和火灾措施等。
船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船员和乘客的安全,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具备必要的逃生和救援设备。
7. 操纵性设计:船的操纵性设计包括舵和操纵系统的设计。
船的操纵性对于航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舵和舵机等操纵设备,以保证船能够准确、灵活地转向。
综上所述,船的设计原理涉及到形状、结构、材料选择、增稳设计、推进系统设计、安全设计和操纵性设计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设计原理,可以制造出安全、稳定且高效的船舶。
船舶设计原理期末总结
![船舶设计原理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77cf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e.png)
船舶设计原理期末总结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我对船舶设计的理论基础、运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逐步掌握了船舶设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了船舶设计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船舶设计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主要涉及船舶的几何形状设计、稳性和浮力计算、阻力和推进性能计算、船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步学习了这些内容,并进行了实践训练,逐渐熟悉了船舶设计的整个流程。
在几何形状设计方面,我学习了船舶的线型设计原理和方式。
线型设计是船舶设计中最基础的环节,它决定了船舶的典型线型形态和外形。
通过学习线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了解了如何根据船舶的类型和用途确定合适的线型形态,并掌握了用CAD软件进行线型设计的基本技巧。
而在稳性与浮力计算方面,我学习了船舶的稳性原理和浮力计算方法。
稳性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决定了船舶的平衡性和安全性。
通过学习稳性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我能够进行船舶的稳性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船舶的设计进行优化。
同时,我还学习了浮力计算的方法,了解了船舶的浮力原理,并掌握了浮力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阻力和推进性能计算方面,我学习了船舶的阻力和推进性能计算方法。
阻力和推进性能是衡量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对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燃油消耗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阻力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我能够进行船舶阻力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船舶的外形和排水量进行优化。
同时,我还学习了推进性能的计算方法,了解了船舶的推进原理,并掌握了推进性能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船舶结构设计方面,我学习了船舶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船舶的结构设计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船舶的强度和刚度。
通过学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我能够进行船舶结构的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船舶的结构进行优化。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8648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5.png)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1. 船舶原理简介•浮力原理:船舶利用其形状和底部的空腔产生的浮力来支撑和抵消其重力,实现浮起和悬浮。
•推进原理:船舶利用推进器或推进螺旋桨通过推动水来产生推进力,从而推动船体前进。
2.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浮力满足:船舶设计应该满足所需的载荷和乘员数量,并保证浮力充足。
•推进效率:船舶设计应该考虑推进系统布局和推进器的选择,以提高推进效率。
•良好的稳定性:船舶应该设计具有良好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以保证船舶在不同水面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良好的操纵性:船舶设计应该考虑良好的操纵性和机动性,以便在不同的操作环境下灵活应对。
•节能减排:船舶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推进系统和船舶材料,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3. 船舶设计的关键要素1.船体结构设计–船舶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考虑到船舶在不同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船舶的船体形状设计应该满足涉水阻力和航行稳定性要求。
–船舶的舱室和甲板布局设计应该满足船舶使用需求,并考虑操作和工作效率。
2.推进系统设计–船舶的推进系统设计应考虑推进器的数量、布局和功率分配,以及动力系统的选型和配置。
–船舶的推进系统应满足航行速度和操纵性的要求,并考虑到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3.船舶控制系统设计–船舶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舵机系统、操纵台和自动驾驶系统等,用于实现船舶的操纵和操纵精度的控制。
–船舶的控制系统应满足操纵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提供方便和准确的操作界面。
4.船舶配套设备设计–船舶的配套设备设计包括供电系统、通信系统、消防系统、救生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用于支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应对突发情况。
–船舶的配套设备设计应满足安全性和船舶功能要求,并考虑到能耗和环境保护。
4. 船舶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绿色船舶设计:注重船舶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智能船舶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船舶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航行安全性。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ee12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原则。
船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航行性能,同时还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强度、船体形状、动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各个方面,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定性设计包括静态稳性和动态稳性两个方面。
静态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能力,而动态稳性则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扰动时的平衡能力。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根据船舶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来进行稳性计算和设计,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船舶的流线型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船舶的流线型设计是指通过对船体形状的设计,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减小阻力、提高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流线型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船体形状、船尾设计、船舶的水动力性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流线型设计,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有更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
另外,船舶的结构强度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波浪载荷、风载荷等,因此需要对船舶的结构强度进行设计和计算。
结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荷载计算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最后,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包括船舶的主机选择、推进器设计、船舶的动力性能计算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动力系统设计,可以使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能。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稳定性、流线型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
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对于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8757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d.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范,对船舶的结构、外形、尺寸、性能等进行设计的过程。
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
这些原理和规律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
船舶在海洋中航行,受到海浪、风力、海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船舶的外形、船体结构、船舶布局等都要根据海洋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船舶在恶劣海况下也能保持稳定、安全。
其次,船舶设计原理要考虑船舶的航行性能。
船舶的航行性能包括航速、操纵性、航行稳定性等方面。
船舶的设计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航行任务确定船舶的航行性能指标,然后通过船体形状、动力系统、舵系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来满足这些性能指标。
另外,船舶设计原理还要考虑船舶的载货能力和船舶的经济性。
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的载货量、货舱容积、货舱布局等方面,以满足船舶的货运任务。
同时,船舶的设计还要考虑船舶的燃油消耗、航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过船舶的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能。
最后,船舶设计原理还要考虑船舶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强度、防火防爆、防污染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同时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船舶的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等方方面面。
在船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航行性能、载货能力、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船舶的设计能够满足船舶的使用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545d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5.png)
船舶设计原理首先是艏型设计。
艏型是指船舶前部的形状,艏型对船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航行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艏型有尖头艏、盾型艏、切割艏等。
艏型的设计应根据船舶用途、工作环境、船舶运动性能和航行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船舶的综合性能。
其次是船体形状设计。
船体形状是指船舶外形的整体形态,包括船体几何结构和船壳线形。
船体形状的设计要满足载重要求、保证航行速度、提高航行稳定性和降低阻力等要求。
船体形状的设计包括船厂线型设计、船体斜角设计、船体几何参数的选择等。
第三是船舶稳性设计。
船舶稳性设计是指保证船舶在各种运营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设计工作。
船舶稳性设计包括船舶静力稳性设计和船舶动力稳性设计。
静力稳性是指船舶在平稳浮水线上的稳定性,包括艏倾角、横倾角等;动力稳性是指船舶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包括纵摇、横摇等。
船舶稳性设计要满足船体高度、水线高度、产水量等要求,以保证船舶在各种载重条件下的稳定性。
最后是船舶运动性能设计。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是指满足船舶航行速度、操纵性、滞尾波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应综合考虑船舶结构的刚度、船型的阻力、艏、船舶操纵装置和推进器的选型等因素。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船舶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行。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包括艏型设计、船体形状设计、船舶稳性设计和船舶运动性能设计等方面。
在船舶设计中,要根据船舶用途和运营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艏型、确定船体形状,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运动性能,从而实现船舶的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设计一艘性能优良的船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船舶设计原理 大连理工
![船舶设计原理 大连理工](https://img.taocdn.com/s3/m/a323a6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d.png)
船舶设计原理大连理工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则。
这些原理主要涉及船舶的结构、流体力学、稳性、推进系统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航行。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中的结构原理是设计船舶的基础。
船舶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船体的材料、构造方式以及结构强度等因素。
船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不同航行条件下的荷载,如波浪载荷、自重载荷和货物、燃料等的载荷。
此外,还需要考虑船舶的耐久性和防腐蚀性,确保船舶具有长时间使用的能力。
其次,流体力学原理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流体力学研究船舶在水中的运动及影响因素。
船舶的水动力性能对其航行速度、推进效率和能耗等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船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船舶在给定功率下达到最佳航行速度,从而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流体力学原理还涉及到船舶的阻力和抗浪性能的研究,以提升船舶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另外,稳性原理也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外部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稳性的好坏对船舶的安全性、操纵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船舶的稳性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形状、几何特征以及载荷分布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船舶的船体形状和稳性装置,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性能,减少倾覆的风险。
最后,推进系统是船舶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推进系统的设计涉及到船舶的推进效率、操纵性以及船舶与海洋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
船舶的推进系统包括主机、螺旋桨、舵等组件。
合理设计推进系统的布局和参数,可以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保证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的关键。
船舶设计需要考虑结构、流体力学、稳性和推进系统等方面的原则。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设计原理,可以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和航行的安全提供保障。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185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8.png)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答案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船舶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相关知识,为将来从事船舶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船舶的主尺度?主尺度包括哪些?答,船舶的主尺度是指船舶的长度、宽度、吃水和排水量等主要尺度。
主要包括全长(L)、型宽(B)、型深(D)和吃水(T)等。
2. 什么是船舶的型线?型线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答,船舶的型线是指船舶在纵、横、垂向上的外形线。
型线的设计原则包括减阻、提高航速、改善航行稳性和减小波浪等。
3. 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包括船体外形、船体骨架和船体衬板等。
船体外形是船舶的外形轮廓,船体骨架是船舶的骨架结构,船体衬板是船舶的外壳结构。
4. 什么是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答,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性与船体形状、载重条件、船舶运动状态和海洋环境等因素有关。
5. 船舶的推进方式有哪些?各种推进方式的特点是什么?答,船舶的推进方式主要包括螺旋桨推进、水动力推进和风帆推进等。
螺旋桨推进是最常见的推进方式,水动力推进是利用水流动力来推进船舶,风帆推进是利用风力来推进船舶。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船舶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船舶设计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领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所收获,为船舶工程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1b8d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8.png)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船舶的结构、船体稳性、船舶运动性能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船舶的刚度?如何计算船舶的刚度?船舶的刚度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度可以分为纵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三种。
计算船舶的刚度需要考虑船体的结构和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弹性力学的理论来计算船舶的刚度。
2. 什么是船舶的稳性?如何评估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评估船舶的稳性需要考虑船舶的重心、浮心和外力的作用点。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稳性曲线和稳性指数来评估船舶的稳性。
3. 什么是船舶的自由表面效应?如何减小自由表面效应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船舶的自由表面效应是指在船舶的货舱或油舱中液体自由面的波动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为了减小自由表面效应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货舱或油舱的隔舱数量,减小液体自由面的波动;增加货舱或油舱的刚度,减小液体自由面的波动。
4. 什么是船舶的阻力?如何计算船舶的阻力?船舶的阻力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水的阻碍而产生的力。
计算船舶的阻力需要考虑船体的形状、船速和水的流动性质。
可以使用流体力学的理论来计算船舶的阻力。
5. 什么是船舶的推进性能?如何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船舶的推进性能是指船舶在航行中的动力和推进效率。
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需要考虑船舶的推进力、船速和燃料消耗等因素。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推进系数和比功率来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
6. 什么是船舶的操纵性能?如何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船舶的操纵性能是指船舶在航行中的转向和操纵的能力。
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需要考虑船舶的转向性能、操纵装置和舵的设计等因素。
可以通过计算船舶的转向半径和操纵指标来评估船舶的操纵性能。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3de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3.png)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如下:
1. 浮力原理:船舶设计基于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船舶在水中的浮力等于其排除水体的重量。
因此,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形状、体积和密度分布,以确保船体能够产生足够的浮力,使其能够浮在水上。
2. 稳性原理:稳性原理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船舶的稳性指的是船舶在受到外部扰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为了确保良好的稳性,船舶设计师必须考虑船体的宽度、高度和重心位置等因素,并合理布置船舱和货物,以确保船舶能够保持平衡并防止倾覆。
3. 水动力学原理:水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如水)运动行为的学科。
在船舶设计中,水动力学原理被用于优化船体形状和流线型,以减小水的阻力和波浪损失。
通过采用流线型船体形状,船舶能够以更小的能量消耗在水中移动,提高运行效率。
4. 推进原理:推进原理是指船舶在水中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船舶的推进力通常通过螺旋桨、推进器或水动力舵等装置来产生。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考虑推进性能,包括推进器的类型、位置和数目,以及推进力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船舶能够稳定推进。
5. 结构原理:船舶设计中的结构原理主要涉及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船舶必须能够承受外部水压力、载荷和海浪等不同形式的
力,并保持足够的刚性以避免变形或破裂。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和加强方式,以确保船舶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以上是关于船舶设计原理的答案,这些原理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船舶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b340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4.png)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需要考虑和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船舶设计原理。
1. 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舶在水中浮起的力等于被排开的水的重量,船舶的设计要保证其体积和形状能够产生足够的浮力,使船舶能够浮在水面上。
2. 稳定性原理: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稳定性的设计要考虑船舶的重心、浮心和外力的作用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尤其在恶劣天气和海况下也能保持平稳航行。
3. 流体力学原理:船舶在水中航行时会受到水的阻力和流动的影响,因此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流体力学的原理。
减小阻力和提高流线型是设计船体形状的关键,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提高速度和航行效率的目的。
4. 结构强度原理:船舶需要能够承受自身重量以及外界力的作用,船舶的结构设计需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这些力。
结构强度的设计包括船体的材料选择、構造设计、支撑布置以及配重等。
5. 船舶机械原理:船舶的动力系统和机械设备是保证船舶航行和工作的关键部分。
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安装船舶主机、操纵舵机、辅助动力设备,以及相关的管道系统和各种仪器设备,确保能够满足船舶的航行和工作要求。
这些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根据船舶的用途、载货量、航行区域等要求进行具体的设计。
同时,不同类型的船舶还有各自特定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例如远洋货轮、客轮、油轮、渔船等。
船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设计目标。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53bc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6.png)
船舶设计原理1. 引言船舶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来满足船舶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船舶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船舶设计的原理,包括船体设计原理、船舶稳性原理、船舶阻力原理以及船舶动力原理。
2. 船体设计原理船体设计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结构强度。
在船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船舶的载重能力、船身形状、船舶的稳定性和船舶的结构强度等。
船体设计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良好的流线型:船舶的流线型设计对减小阻力非常重要。
通过优化船体的形状,可以减少水流的阻碍,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合理的船舷和船体宽度比例: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载重能力来确定船舷和船体宽度的比例。
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抗风浪的能力。
•结构强度设计:船舶的结构强度设计包括船体的承重力和船体的抗疲劳性能。
通过合理的结构强度设计,可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不会发生结构破坏的情况。
3. 船舶稳性原理船舶稳性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稳性原理主要包括稳性原理和倾覆稳性原理。
•稳性原理:船舶稳性的基本原理是船舶的重心和浮力的关系。
船舶的重心要位于浮力的上方,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如果船舶的重心超过浮力的位置,则会导致船舶倾覆。
•倾覆稳性原理:船舶的倾覆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倾覆稳定性设计主要包括形心高度的计算和倾覆力矩的分析。
4. 船舶阻力原理船舶阻力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船舶阻力原理主要包括波浪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波浪阻力:船舶在航行中会产生波浪,波浪阻力是由波浪对船体的阻碍力产生的。
•摩擦阻力:船舶在与水的接触中会产生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与船舶的速度和船体的光滑程度有关。
•空气阻力: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空气阻力主要与船舶的外形和速度有关。
降低船舶阻力的方法包括减小船舶的湿表面积、优化船舶的流线型、提高船体光滑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设计原理》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2008年9月制订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船舶设计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海船法规的主要规定、船舶重量与重心、舱容与布置地位、总体方案的构思与主尺度选择、船体型线设计、总布置设计的基本知识等。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船舶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并且能够综合分析船舶总体设计中的各种技术和经济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船舶设计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2、掌握我国现行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与船舶总体设计相关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新船设计方案构思和确定主尺度与主要要素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掌握船舶重量、重心和舱容的计算方法,了解逐步近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5、理解型线设计和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6、了解外部造型和内装设计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船舶设计的特点、基本要求、设计工作方法、设计工作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船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一、船舶设计特点掌握二、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三、设计技术任务书掌握第二节:船舶设计工作方法理解第三节: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与工作内容一、初步设计阶段理解二、详细设计阶段理解三、生产设计阶段理解四、完工文件理解第二章海船法规的相关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现行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与船舶总体设计相关的主要内容。
掌握船舶最小干舷、总吨位(GT)、净吨位(NT)和分舱指数R的计算方法。
了解船舶消防的基本知识。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第二节:载重线一、概述掌握二、名词定义和有关规定掌握三、国际航行船舶最小干舷计算理解第三节:完整稳性一、稳性衡准掌握二、IMO规则稳性衡准数的计算理解三、稳性的特殊要求和应核算的装载情况理解第四节:分舱和破舱稳性一、概述掌握二、国际航行干货船的破舱稳性要求理解三、客船的分舱和破舱稳性要求理解四、油船的分舱和破舱稳性要求理解第五节:丈量吨位一、概述掌握二、国际航行船舶吨位计算理解第六节:船舶消防一、概述掌握二、货船的结构防火了解第三章船舶重量与重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船舶重量、重心的计算方法;了解逐步近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船舶的主要要素与各部分重量之间的关系。
重点掌握载重量、空船重量、排水量的估算方法及船舶平衡的基本知识。
本章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一、平衡条件掌握二、民船重量分类和典型载况掌握第二节:空船重量估算一、船体钢料重量的估算掌握二、舾装重量的估算掌握三、机电设备重量的估算掌握四、固定压载和排水量裕度掌握第三节:载重量估算一、人员及行李、食品、淡水的重量掌握二、燃油、滑油和炉水的重量掌握三、备品和供应品重量掌握第四节:排水量的初步估算和重力与浮力的平衡一、排水量的初步估算掌握二、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方法掌握第五节:重心估算一、重心高度估算掌握二、重心纵向位置的估算掌握第四章舱容和布置位置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船舶舱容的计算、校核和调整方法,理解布置地位的重要性和要求及注意事项。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第二节:新船所需的舱容一、货舱容积掌握二、压载水舱容积掌握三、机舱、油水舱及其它舱室容积掌握第三节:舱容的校核与计算一、新船所能提供的舱容的估算理解二、舱容的校核与调整掌握三、舱容的详细计算理解第四节:船舶的布置地位一、客船的布置地位理解二、集装箱船的布置地位理解第五章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新船设计方案构思和确定主尺度与主要要素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理解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技术经济性评估方法。
重点掌握主尺度的分析和选择、主尺度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方法、设计方案的优化。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船舶设计方案构思一、船型特征与总布置设想掌握二、主尺度的初步选择掌握三、主要技术性能的分析理解四、其它方面的考虑理解第二节:主尺度的分析和选择的步骤一、选择主尺度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掌握二、主尺度的限制因素掌握三、主尺度之间的联系规律理解四、选择主尺度的一般步骤掌握第三节:主尺度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方法一、主尺度的估算方法理解二、主要性能的估算方法了解第四节: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技术经济性评估一、设计方案的优化理解二、技术与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第六章型线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船舶横剖面面积曲线的特征、参数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绘制型线图的基本方法,了解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及侧面轮廓线和甲板线,了解系列船型生成型线方法,了解特殊的首尾型线的作用和影响。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第二节:横剖面面积曲线一、菱形系数和中横剖面系数的选择理解二、浮心纵向位置的选择掌握三、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选择了解四、横剖面面积曲线的生成和修改方法了解第三节: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一、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理解二、侧面轮廓线和甲板线了解第四节:型线图设绘方法一、绘制型线图的基本要求掌握二、型线自由生成方法理解三、母型改造法生成型线理解四、应用系列船型生成型线了解第五节:特殊的首尾型线一、球首掌握二、特殊的船尾型线了解第七章总布置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解船舶的浮态的计算和调整方法,了解外部造型和内装设计的要求。
重点掌握船舶浮态调整方法,主要舾装设备的布置原则。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第二节:总体布置的区划一、主船体内船舱的划分掌握二、上层建筑的划分理解第三节:浮态调整一、浮态核算理解二、浮态调整的方法掌握第四节:舱室和通道的布置一、生活舱室布置了解二、工作舱室布置了解三、通道的布置了解第五节:主要舾装设备布置一、舵设备与布置理解二、锚泊和系泊设备布置理解三、起货设备布置了解四、救生设备布置了解第六节:外部造型与内装设计一、外部造型设计理解二、内装设计了解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掌握、理解、一般了解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一般了解:一般地知道课程有关知识发展动态,对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大致了解。
这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一般了解层次的基础上,对于课程相关内容充分理解,能够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课程有关的基本要点和内涵。
这是稍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掌握:在理解层次的基础上,对于课程重点内容认真掌握,能够对于课程有关的知识进行比较适当的分析和应用。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考试教材与参考书指定教材: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1]冯恩德、席龙飞.船舶设计原理. 大连: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1990年8月。
[2]方学智、刘厚森、刘增荣.船舶设计原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三、关干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1、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例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考试要求的总体精神:考虑到本课程的学习和记忆难度,在考试要求上,一般以了解、分析和理解为主;在命题形式上以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为主。
3、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一般了解占10%,理解占30%,掌握占60%。
4、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各个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注意不要混淆问题。
5、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名词解释属于客观性试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具体拟定,仅需对名词概念做出解释。
单项选择题要求给出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正确答案)。
判断题要求对给出的一句话含义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其中只有√或×1项正确答案)。
简答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具体拟定,但是,命题应该清楚、明确,避免含糊与不准确。
论述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具体拟定。
这类题主要是要求考生自己去综合分析某些论题,并作出适当的论述。
6、考试答题时,只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即可。
可以带小型直尺或划线三角板、计算器,以备必要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