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全部课件
油酯+氢氧化钠
高级脂肪酸钠(肥皂)+甘油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 皂化反应。
•
用于制作肥皂。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3H2O 酶 3C17H35COOH+CHOH
C17H35COOCH2
CH2OH
•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 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油 油 脂
脂 肪
结构
O
R 1 C O CH 2 O
R 2 C O CH O
R 3 C O CH 2
水解
酯
性质
氢化
碳碳双键
用途
食物、制肥皂、甘油、 人造奶油等
三、肥皂和洗涤剂
1、工业制皂流程简述
肥皂、甘
油脂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分层 加入细食盐
加热、搅拌
皂化
盐析
上层:肥皂液
成品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提
营养物质
供
能
葡萄糖
量 对
蛋白质
比
油脂
能量 17.2 kJ/g
18 kJ/g 39.3 kJ/g
2.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2、与H2加成—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油)
(脂肪)
硬化油的特性:
• (1)油脂氢化得到的硬化油,就是人造脂肪,也叫硬化油; • (2)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为什么?); • (3)硬化油便于运输; • (4)用于制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 类 2课时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2010-2-26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油脂》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PPT精品课件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⑦柴油
A.①②⑦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xkw
二、油脂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色、味
密度 熔、沸点
黏度 溶解度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但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 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比水小,在0.9 ~ 0.95 g/cm3之间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恒定的熔、沸点
(硬脂酸甘油酯 )
H2SO4
CH2OH
CH2OH ( 硬脂酸 ) (甘油)
二、油脂的性质
(3)碱性(NaOH或KOH溶液)条件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3NaOH
CH2OH
→
3C17H35COONa+CHOH
C17H35COOCH2
CH2OH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下层: 甘油、 NaCl溶液
(蒸馏)
甘油
二、油脂的性质
肥皂的去污原理
CH3−(CH2)n−COO-
憎水基
亲水基
非极性基团(−R),不溶于水,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
极性基团,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二、油脂的性质
(2)油脂的氢化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也称油脂的硬化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硬化油
课堂小结
1. 油脂的结构 2. 油脂的化学特性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油脂属于酯类 学、、科网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人教版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ppt课件
特别提醒
与肥皂相比,合成洗涤剂有很多优点,但由于
合成洗涤剂十分稳定,且有些洗涤剂含有磷
元素,长期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 量繁殖,水中溶解氧降低,使水质变坏.
即时应用
2.(2012· 汕头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皂化反应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 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 B.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 析
(1)油脂的水解(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油脂的共性 ①酸性条件下水解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碱性条件下水解
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
①合成洗涤剂具有去污力强 , 原料廉价易得
( 主要原料是石油 ) 、不受水质 (水中 Ca2 + 、 Mg2+、H+)影响等优点; ② 肥 皂中的 C17H35COO - 容 易结 合 水中的 Ca2+、Mg2+而生成沉淀,降低去污能力,如
2C17H35COO-+Ca2+
→(C17H35COO)2Ca↓
存在 联系 鉴别
花草、水果 石油 等 油和脂肪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 烃类 加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油脂、酯红色变浅 不再分层,矿物油无明显变化 油料作物中 动物脂肪
即时应用
1.A、B两瓶液体,一瓶是植物油,一瓶是矿物 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静置,A 出现泡沫,B无泡沫且分为两层.
(烃基 R 中不含
有三键 ).0.1 mol A 与溶有 96 g 液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 mol A 完全燃烧时 生成的 CO2 和 H2 O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0.6 mol.求油脂 A 的结构简式,并写出油脂 A 氢化 的化学方程式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第1课时)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1课时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1
蛋白质和核酸
学习目标
1.掌握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学习重点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1
蛋白质
COOH
பைடு நூலகம்
H2N
三级结构
22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蛋白质
【资料卡片】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3
蛋白质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4
蛋白质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25
蛋白质
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以某 合格牛奶蛋白质含量为2.8%计算,含氮 量为0.44%,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 18%计算,含氮量为2.88%。而三聚氰胺 含氮量为66.7%,是牛奶的151倍,是奶 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 氰胺,就能提高0.4%蛋白质!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CH3—CH—COOH NH2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11
氨基酸
(3)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HOOC—(CH2)2—CH—COOH NH2 (4)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CH2-CH-COOH
NH2 ●结 构:含有一个-NH2及-COOH
●性 质: 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羧酸分 子里烃 基上的 氢原子 被氨基 取代后 的生成 物叫氨 基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复习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
二、糖类 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蔗糖水解的产物是____葡__萄__糖__和_果_ 糖 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__葡__萄__糖______ 淀粉、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__葡__萄__糖____。 检验淀粉的试剂是___碘__水_______
三、蛋白质和核酸
1.氨基酸 氨基酸的两性:
(2)酯类(油脂)水解 ①在酸性介质中生成酸和醇 RCOOCH2R′+H2O―H― △→ + RCOOH+HOCH2R′
②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盐和醇 RCOOCH2R′+NaOH―△ ―→RCOONa+HOCH2R′
(3)糖类水解 在酸性介质中,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水解 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4)蛋白质的水解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 基酸。
结论
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及水解程度的判断 (2)实验现象及结论
练习1:
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的糖,其实验
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
序是
[ C]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配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并中和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练习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淀粉和纤维
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④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
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 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知道氨基酸的两性。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从微观官能团的角度理解氨基酸、蛋白质性质和核酸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蛋白质的性质出发,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进行评价和优化。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认识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概念和结构:(1)概念: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2)结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氨基(—NH2)和羧基(—COOH)。
(3)常见的氨基酸。
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2.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熔点溶解性水强酸或强碱乙醇、乙醚无色晶体较高大多数能溶能溶难溶(2)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是两性化合物,因而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a.α 氨基酸与盐酸的反应:。
b.α 氨基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②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成肽反应。
例如,氨基酸二肽或多肽蛋白质。
【微思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提示:氨基酸、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
【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介绍了氨基酸的成肽反应,成肽反应的反应机理是什么?有哪些成肽方式?提示:酸脱羟基、氨脱氢。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资料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课标要求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一、糖类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④酯化反应:(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
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二糖——蔗糖和麦芽糖5.食品添加剂6.多糖——淀粉和纤维素(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
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归纳与整理(全国一等奖)
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糖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从化市从化中学李春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再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延续和发展。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使学生认识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与性质,体会其性质研究的过程,理解糖类各种代表物质的的结构。
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并理解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能初步根据结构特点进行性质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
但学生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一组练习:首先以旧入新,以练带讲完成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两个探究实验:1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探究第一步:提供了一些带数据的实验事实,有导向性地进行定量推测葡萄糖分子的官能团及数目。
第二步:利用醛基的特征反应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定性探究:是酮还是醛如何排除羧基第三步:探究确认葡萄糖分子的结构后,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让学生推导葡萄糖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第四步:以生活情境1、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一般要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生活情境2 剧烈运动后会腰酸背痛。
这又是为什么呢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密切联系。
2 蔗糖溶液是否水解的探究第一步:如何利用以下仪器和药品,鉴定蔗糖是否含有醛基(演示..实验探究)第二步:阅读信息:蔗糖属于二糖,从糖类的划分依据,可知1mol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2mol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蛋白质和核酸》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PPT精品课件
NH2
+NaOH →
CH2—COOH NH3+Cl-
盐酸氨基乙酸(这种盐具有酸性)
CH2—COO-Na+ +
NH2
H2O 氨基乙酸钠 (这种盐具有碱性)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性质1:具有两性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D )
①NaHCO3 ; ②(NH4)2co3; ③Al(OH)3 ;
NH2
谷氨酸 (2-氨基-1,5-戊二酸) HOOC−CH2−CH2−CH−COOH
苯丙氨酸 (α-氨基苯丙酸)
C6H5−CH2−CH−COOH
NH2
NH2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组成生物体内的氨基酸只有20余种,它们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 都是α-氨基酸,R-基不相同 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多少种? 8种
B.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为黄色
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达标练习
2、酶的正确表述是( C
)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物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3、一份唾液淀粉酶能催化100万份淀粉水解,说明酶具有( B
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课件
蛋白质和核酸
第4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讲解人: 时间:
课前导入
蛋白质的存在
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内:病毒, 细胞,组织,肌体,毛发等的重要组成部分,酶,激素,抗体… 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3.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通过宏观实验认识糖类的性质,结合糖类的分子结构,从微观化学键的变化理解糖类性质的本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蔗糖、淀粉的性质出发,依据探究目的,改进实验装置,优化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对水解反应产物减产和水解程度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认识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通式:大多数糖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
4.分类类别单糖二糖多糖概念不能水解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单糖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n(n>10)摩尔单糖的糖代表物及分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C6H12O6C12H22O11(C6H10O5)n式【教材二次开发】从教材资料卡片“糖的相对甜度”的表格数据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糖?提示:不是。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甜蜜素、糖精有甜味。
二、葡萄糖和果糖类别葡萄糖果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④与H2加成生成醇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H2加成生成醇相互关系互为同分异构体用途用于制镜、糖果、医药等行业主要用于食品工业【情境思考】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糖类物质及其产物广泛存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例如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制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区一等奖】
人教版选修5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理解油脂的结构;2.理解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3.掌握油脂的化学性质;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教学过程】一、油脂的物理性质1.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2.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3.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一般地,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点。
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不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低。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 油脂的水解:(1)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H 2O ――→脂肪酶CHCH 2OHCH 2OHOH+3C 17H 35COOH 。
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NaOH ――→△CHCH 2OHCH 2OHOH +3C 17H 35COONa ,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造肥皂。
(2)油脂的水解反应规律与酯类的水解反应规律完全相同。
工业上就是利用动物油脂、植物油进行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所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继续加热搅拌,并慢慢加入食盐细粒,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
高三化学选修5课件:第4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2.油脂与矿物油的比较
物质
油脂
脂肪
油
矿物油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组成 主要含饱和烃基 主要含不饱和烃基
烃
性质
固态
液态
具有酯的性质,可水解;油兼有烯烃 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 不能水解
鉴别
加含酚酞的 NaOH 溶液后加热,红 色变浅
加含酚酞的NaOH 溶 液加热无变化
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例 1】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指油和脂肪,它们不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是一种有机溶剂,可溶解多种维生素
②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2H2O
③C6H12O6(s)+6O2(g) →6CO2(g)+6H2O(l)
糖类 1.具有多烃基醛结构、多烃基酮结构或者能够水解生成多 烃基醛结构和多烃基酮结构的物质叫糖类。 2.由于糖类物质都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分 子中 H、O 原子个数比大多数为 2∶1,可用通式 Cn(H2O)m 表示, 因此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
(4)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只是习惯叫法,早已失去了原来的 意义。
糖类的结构及其判断
【例 1】现有下列物质,其中符合 Cn(H2O)m 的组成,但不.
属.于.糖类的是( )。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 ⑥乳
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
A.②③④⑥
B.②④⑥⑧
B.①③④⑦
D.②④⑤⑧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等) 和甘油形成的酯,因此 A 不正确,B、C 正确;油脂是一种 有机溶剂,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 K等,进食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含有的这些维生 素的吸收,所以D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课表要求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一、糖类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④酯化反应:(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
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二糖蔗糖和麦芽糖5.食品添加剂6.多糖淀粉和纤维素(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
课表要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
一、糖类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④酯化反应: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
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5.食品添加剂
6.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
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4)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法
说明在用稀H2SO4作催化剂使蔗糖、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而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必须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若R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2.油脂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3)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
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
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油脂和酯的比较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
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②油脂的水解。
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
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
b.皂化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
3.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肥皂的生产流程:动物脂肪或植物油+NaOH溶液
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水的混合液)高级脂肪酸钠。
(2)肥皂与合成洗涤剂的比较。
三、蛋白质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元素:C、H、O、N、S等。
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 蛋白质的性质
说明: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
b.蛋白质发生盐析后,性质不改变,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又可重新溶解。
因此,盐析是可逆的。
c.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③变性。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
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
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
因此,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经变性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不能再重新溶解。
④颜色反应。
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后,呈黄色。
⑤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味。
利用此性质,可用来鉴别蛋白质与纤维素(纤维素燃烧后,产生的是无味的CO2和H2O)。
4.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
在30℃~50C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