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

合集下载

肺结核诊断

肺结核诊断
l 朗格汉斯巨细胞是由类上皮细胞相互融合而成, 体积较大,大小不一,直径为 100 ~500 μ m,细胞核为数个至上百个不等,呈花环状或马 蹄形排列在细胞质一侧。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坏死性变化
Courseware template
l 当 MTB 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下 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 可出现以坏死为主的病理变化。
影像学检查
l 原发性肺结核 l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l 继发性肺结核 l 气管及支气管结核 l 结核性胸膜炎
Courseware template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胸部影像学检查
l 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 胸内淋巴结肿大,或单纯胸内淋巴结肿大。
l 合格的痰标本应是脓样、干酪样或脓性黏 液样性质的痰液,痰量以 3 m L~5 m L 为 宜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抗酸染色(萋-尼氏染色)
l 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 菌
l 阳性 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 l 阳性(1+):3~9条/100视野,连续观察300个
l 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 核病变。
l 结核分枝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直或稍弯曲、 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μm~4μm,宽 0.3μm~0.6μm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诊断依据
l 流行病学史 l 临床表现 l 影像学检查 l 实验室检查 l 支气管镜检查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摘要: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综述1.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肺结核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2.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典型肺结核的胸部X线表现包括:肺部实变、空洞形成、纤维化和胸膜增厚等。

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胸部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类型和活动性。

3.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和分布,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隐蔽病变。

胸部CT检查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

4.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信号特点,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MRI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和淋巴结肿大等。

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病变部位的代谢活性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PET可以显示活动性病变的代谢增高,有助于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

然而,PET检查成本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6.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随访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7.总结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肺外结核的诊断金标准

肺外结核的诊断金标准

肺外结核的诊断金标准
通常情况下,肺外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痰液检查:如果在痰液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可以确诊为肺结核。

2.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来辅助诊断结核病。

局部范围在10\~20mm为阳性,提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局部皮疹范围大于20mm,或出现破溃、水疱等为强阳性,说明处
于活动性结核阶段。

3. 胸部X线检查: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肺部和胸膜的病变情况,对
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 γ-干扰素释放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用于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γ-干扰素的释放量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肺外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以上金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对于肺外结核的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位于肺部。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结核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史患者的病史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以下方面:1. 既往有无结核病史,以及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情况。

2. 是否有长期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

3. 有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4. 是否有咳嗽加重、胸痛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于诊断肺结核也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

2. 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

3. 检查患者的胸廓形态、肺部叩诊、听诊等。

4. 检查患者的淋巴结、脾、肝等器官是否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关键。

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痰液检查,包括痰液涂片、痰液培养等。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

3. 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以下方面: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结核病变。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肺部结核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3. PET-CT检查:PET-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结核病变的活动程度。

五、诊断标准根据以上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结核。

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肺结核的诊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临床诊断。

2. 确诊诊断:需要通过痰液检查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处理与康复
05
期管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
01
02
03
04
咯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止血药 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
术治疗。
肺部感染
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加 强排痰和呼吸道护理。
气胸
卧床休息,高浓度吸氧,胸腔 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保护 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重要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病,对 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和随访方式等。同时,对患者进行 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06
来进展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肺结核的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 致病机制。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
全球和我国的疫情现状,高危人群和 传播途径。
肺脓肿
肺结核空洞与肺脓肿在影像学上有时难以区分,但肺脓肿起病急,有高热、咳大量脓臭痰 等症状,抗生素治疗有效,而肺结核空洞起病缓慢,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抗生素治疗无效。
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方法
病灶范围
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部病灶的范围 和程度,包括病变的大小、密度、形 态等。
结核菌素试验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可选择肺 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 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儿陌生,甚至让人心里一紧。

可实际上,它在咱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尤其在某些地方,肺结核依然是个难缠的家伙。

今天就来聊聊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看看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咱们又该如何应对。

一、了解肺结核1.1 肺结核的基本情况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攻击咱们的肺部。

这种病通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都是传播的媒介。

初期症状可能很轻微,有时甚至会被人忽视。

发热、咳嗽、乏力,像是小病小痛,谁都会经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

1.2 为什么影像学诊断很重要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肺部的变化。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把肺结核控制住。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肺部有了阴影,那就像是黑云压城,随时可能下雨。

影像学检查就像是为咱们的肺部撑起一把伞,帮助我们看清楚隐藏的病灶。

二、影像学诊断的工具2.1 X线检查X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通过拍摄肺部的X光片,医生能看到肺部的整体情况。

比如,正常的肺部应该是明亮清晰的,但如果出现阴影,可能就是结核病灶的迹象。

这些阴影就像是潜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医生会仔细分析这些阴影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2 CT扫描说到CT扫描,这可是个大杀器。

CT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让医生看到更细微的变化。

就像是用放大镜看细节,能够发现X光片上看不到的小问题。

CT不仅能显示出病灶的具体位置,还能帮助判断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像是胸腔积液等。

这些信息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3 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用得比较少,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也能派上用场。

尤其是在需要评估肺部周围组织的情况时,MRI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它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灶的性质。

三、影像学诊断中的挑战3.1 假阴性和假阳性影像学检查并非万无一失,有时也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1. 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片,可以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发现可能存在的肺结核病灶。

肺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结节状阴影、浸润性病灶、空洞等。

2.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为敏感和精确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细微结构和病变,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肺结核的CT表现包括空洞、结节、纤维化、钙化等。

3.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并不常用,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复杂肺结核合并胸部周围脏器的感染,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二、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 结核球结核球是最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形式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局限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常伴有钙化或空洞形成。

2. 结节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是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边界清晰。

结节状阴影的密度较高,有时可出现钙化。

3. 浸润性病灶肺结核的浸润性病灶通常表现为肺内多发小块状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

这种病灶通常发生在肺段或肺叶之间。

4. 空洞肺结核的空洞是由于肺组织的崩溃和坏死所形成。

空洞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常与结核球或浸润性病灶相伴。

5. 纤维化在肺结核的慢性病例中,炎症会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

纤维化的特征是肺组织密度增加,肺纹理增多,被膈肌或其他组织完全或部分遮挡。

三、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尽管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早期的肺结核病灶可能很小,难以通过常规影像学方法检测出来。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在影像上呈现相似的表现,容易造成诊断困难。

简述肺结核上报的诊断标准

简述肺结核上报的诊断标准

简述肺结核上报的诊断标准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肺结核病例,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肺结核上报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和病史: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咳血、胸痛、低热、盗汗、乏力等。

病史方面,需要了解是否有接触过结核病人、结核病史、是否有免疫功能低下等。

二、实验室检查:1. 痰涂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结果是肺结核的重要依据。

一般需要连续3天检查,每天早晨采集痰液。

2. 痰液培养:将痰液标本接种到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约6-8周,观察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3.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24-48小时内皮肤反应情况,阳性结果提示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曾经暴露过。

4. 基因检测:通过PCR等技术,检测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核酸,从而快速确定诊断。

三、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在胸部X线片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结节、空洞、浸润阴影等。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影像学表现,可以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结核。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肺结核的确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临床症状符合肺结核的特点,如长期咳嗽、咳痰、咳血等。

2. 有结核病史或曾接触过结核病人。

3. 痰涂片检查连续3天阳性,或痰液培养检查阳性。

4.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基因检测阳性。

5. 胸部X线片上有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病人的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痰涂片检查和痰液培养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结核菌素试验和基因检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同时,胸部X 线片的观察也对诊断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诊断标准的综合判断,可以准确诊断肺结核,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加重。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概述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侵犯肺部,但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

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

影像学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胸部X线和胸部CT扫描。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影像学的常见表现和诊断技巧。

胸部X线胸部X线是最常见的用于肺结核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中,通常可见以下表现:- 小斑点状病灶:肺结核病灶通常呈点状或斑点状分布,大小约为2-5毫米,常分布在肺野的上叶和下叶。

- 结节状病灶:肺结核也可以呈现为较大的结节状病灶,这些病灶一般直径大于5毫米。

结节状病灶的边界模糊,有时可见钙化。

- 空洞:进一步发展,肺结核可以形成空洞,空洞大小不一,通常伴有空气液平面。

- 支气管淋巴结增大:肺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片上常可见受累肺门淋巴结增大。

胸部CT扫描相比较胸部X线,胸部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评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胸部CT扫描中,肺结核的常见表现包括:- 母源性肺结核:肺门的淋巴结增大是母源性肺结核最常见的CT表现,淋巴结增大可伴有中心坏死。

- 干酪样肺结核:干酪样肺结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形态,呈现为中央坏死与干酪样物质,边缘清楚,也可伴有残留部分与空洞。

- 纤维化肺结核:纤维化期肺结核表现为纤维化改变,包括肺门纵隔血管束增粗和牵拉、肺叶间间质增厚等。

-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可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和增强等。

尽管胸部CT扫描的分辨率高,但对于肺结核的早期病灶的检测并不理想,因此在诊断中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文献参考1. Ngim CCY, Watt E, Meikle C, Huang L, Enobun B, Hurrell G, et al. Imaging of tuberculosis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rn medicine and challenges. Multidiscip Respir Med. 2019 Sep 27;14(1):31.2. van Ierssel CA, de Hoop B, van 't Wout EFA, van Klaveren RJ, Drsma HW, Goldin JG, et al. Detec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using digital chest radiography: automated reading vs. interpretation by clinical officers.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16 Sep;20(9):1190-7.以上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简要介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还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X线)最新版本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X线)最新版本

圆、椭圆及分叶状
φ 2~3cm,少数可达4cm,单发(也可多发) 锁骨下区(或其它部位),上叶尖后段、丅叶背段
密度均匀,轮廓光滑(可有空洞,为干酪物液化后 排出形成,形态不一,厚壁多见)
可有层状、环状、斑点状钙化影
卫星灶
.
.
.
干酪性肺炎 Caseous pneumonia 见于抵抗力极差,对结核杆菌高度过敏者,临床症状重。 大叶性——大片渗出性炎变干酪坏死 小叶性——干酪坏死经支气管播散而成 X表现:
纤维粘连; C、肺叶变形: 病变肺叶收缩,患侧肺门上提,
呈垂柳状; D、代偿性肺气肿 E、胸膜肥厚粘连 F、纵隔向患侧移位
.
X线表现(了解)
锁骨上下区有形状不规则的慢性纤维空洞,周 围伴有较广泛的索条状纤维性改变和散在的新老不 一病灶。
同侧和/或对侧多可见斑点状的支气管播散。
由于广泛的纤维收缩,常使同侧肺门上提,肺 纹理垂直向下呈垂柳状,可合并支扩。
.
1998年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新的结核病分类方 法:
原发型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急性 或慢性血行播散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III型)是主要类型,包括浸润为主型、干 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
结核性胸膜炎(IV型)临床已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包括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
.
变质性病变→干酪性肺炎
渗出或增殖→ → → 肺段或肺叶范围干酪性肺炎
发展快、融合
→ → → 延支气管播撒 液化 部分吸收 排出形成空洞
干酪性病变易液化形成空洞,并经支气管播散(传染性较强), 多需经钙化愈合。
.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标准
1.诊断性血清学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肺结核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清学和骨髓检查,诊断性血清学检查用于评估肺结核活动性。

此外,它还可以被用来识别HIV感染和抗菌素耐药。

(2)液氮分析
液氮分析可以检测出结核细菌的免疫反应,常用于诊断性血清学检查。

通常情况下,液氮分析会检查特定蛋白质,如多糖体,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核病。

2.X射线检查
X射线检查可以检测出结核细菌所引起的结核改变,包括肺组织的炎症,气管的增厚和改变,以及结核病斑的可能存在。

3.痰培养
痰培养是最具灵敏度的结核诊断方法之一,它可以确定感染的特定类型,他可以确定结核菌性痰的存在,以及是否存在抗菌药物抗性菌。

4.结核菌抗原检测
结核菌抗原检测可以检测出体内结核病毒的存在,这是有用的结核检查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它会检测结核菌的免疫反应,以及特定的结核分子标志物。

二、诊断的确定
经过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基本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治疗。

此外,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当发现人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可以确定肺结核的诊断:
(1)出现结核病毒和其他致病菌的抗原反应;
(2)出现伴随肺结核病变的炎性反应,如低白细胞计数;
(3)出现结核性痰培养;
(4)出现X射线检查发现的肺结核改变;
(5)出现其他肺结核病变(如,结核肺炎,淋巴结结核)。

肺结核CT诊断报告

肺结核CT诊断报告

肺结核CT诊断报告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40岁住院号:XXX
主诉:
患者因体检发现咳嗽3个月,胸痛1个月,无明显缓解,伴有咳痰、发热,入院以“肺部感染”为主诉。

影像学表现:
CT扫描示:双肺多发病灶,主要分布于上叶两侧,以中下部为主,多较为规则的实性结节影,边界清楚,周围有散在分布的细小结节影,部分病灶伴有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结节直径约0.5-2.5cm。

无明显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

诊断建议:
结合影像学表现及患者临床表现,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进一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刮片检查及结核病原学检测。

同时,鉴别诊断结核的同时,还需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结论:
肺CT表现符合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提示患者可能罹患肺结核,需进一步确诊及治疗。

建议进一步支气管肺泡灌洗、刮片检查及结核病原学检测,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肺结核诊断标准一、诊断要点1. 症状: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有咯血或血痰。

2. 体征:病变范围较小时,可无明显体征;病变范围较大时,可有肺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3. 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显示不同形态的浸润影,如片状、条索状、斑点状等,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CT可显示病变范围和性质,有助于鉴别其他肺部疾病。

4.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通过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

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怀疑有支气管结核的患者,可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诊断标准1.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且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肺结核。

2.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痰液检查阴性者,应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定期复查痰液,若仍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肺结核。

3. 有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未找到结核分枝杆菌者,可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4. 无肺结核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者,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结核。

5. 对于无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痰液检查,若发现异常者,应诊断为肺结核。

三、鉴别诊断1. 肺炎:肺炎起病急骤,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影像学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可伴胸腔积液。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炎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2. 肺癌: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有吸烟史者,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块状阴影或毛玻璃样改变等。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癌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3. 肺脓肿:肺脓肿多表现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空洞性阴影,周围有炎性浸润。

与肺结核的鉴别点在于肺脓肿的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4. 风湿性肺炎:风湿性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准确的肺结核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除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X射线X射线是肺结核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X射线检查可以观察到肺部的结构和形态是否异常。

肺结核在X射线上常表现为肺内结节及其周围炎性浸润影。

结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大小也可不一。

在早期病变可能无明显的结节,但有局限的浸润阴影。

尤其是在肺尖部位常见。

若伴有干酪样坏死,则会出现毛刺、空洞和钙化等特征。

CT扫描CT扫描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更为敏感和准确。

通过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肺部病变的细节。

肺结核在CT图像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浸润阴影、结节、小叶中心性空洞和纤维化等。

CT扫描有助于区分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应用相对较少,但可以用于评估肺结核伴发的胸膜和纵隔病变。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限制较大。

尽管如此,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肺部结节的性质,例如判断结节是否实性还是囊性。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病变周围淋巴结是否受累。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结合了代谢和解剖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PET-CT可以反映病变组织的代谢活性,帮助鉴别良性与恶性肺结节,并评估病变的活力程度。

总结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射线和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有关肺结核的结构和形态信息。

MRI和超声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和清晰的图像,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和伴随病变。

PET-CT能够提供病变的代谢信息,对于鉴别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综合运用这些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估:包括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听诊、胸部X线检查等体征评估。

2. 结核菌素试验:通过注射结核菌素(PPD)或其他结核菌素衍生物在皮下评估患者对结核菌的反应,如阳性反应可能提示患者曾经接触过结核菌。

3. 痰涂片和痰培养:采集患者咳嗽时咳出的痰液,进行痰涂片检查和痰培养,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4. 基因检测: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对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5.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或MRI等,用于观察肺部的病变情况。

6. 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将患者痰液样本进行培养,以分离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结核菌感染与结核病的诊断有所不同。

结核菌感染指的是被结核
菌感染但未发生病变及症状的情况,而结核病则指已经发生病变以及相关症状的情况。

诊断结核病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检查来确定。

肺结核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肺结核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肺结核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多呈慢性过程,以长期低热、盗汗、咳嗽、咯血、胸痛为主要特征。

肺结核扩散可引起肺外结核。

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注意是否与排菌的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有无卡介苗接种史及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

2.临床表现肺结核的类型以临床表现、X线特征、病理结果、流行病学及细菌学五方面为基础制定。

一般分为:(1)原发型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多见于少年儿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多为强阳性,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一般吸收较快,可不留任何痕迹。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含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患传染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导致抵抗力明显下降的小儿,多同时伴有原发型肺结核。

成人也可发生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可由病变中和淋巴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血液所致。

起病急,持续高热,中毒症状严重,约一半以上的小儿和成人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X线胸片和CT检查开始为肺纹理重,在症状出现两周左右可发现由肺尖至肺底呈大小、密度和分布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结节直径2mm左右。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较缓,症状较轻,X线胸片呈双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新鲜渗出与陈旧硬结和钙化病灶共存。

多无明显中毒症状。

(3)继发型肺结核:多发生在成人,病程长,易反复。

肺内病变多为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的早期渗出性病变,易进展,多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形成和支气管播散;同时又多出现病变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使病变局限化和瘢痕形成。

病变轻重多寡相差悬殊,活动性渗出病变、干酪样病变和愈合性病变共存。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

肺结核诊断金标准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肺结核的诊断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有一套金标准来指导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肺结核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结核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痛、低热、盗汗、消瘦等。

此外,结核病灶在X光或CT检查中的特征性改变也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次,痰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痰涂片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对于疑似肺结核的患者,痰涂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另外,结核菌素皮试也是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方法之一。

结核菌素皮试是通过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方法,对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最后,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对患者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总的来说,肺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和体征、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皮试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等多种方法,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诊断手段,以提高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早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肺结核的诊断金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希望医生和患者能够重视肺结核的诊断工作,早日发现和治疗肺结核,共同为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做出贡献。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概述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侵犯肺部,但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

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

影像学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胸部X线和胸部CT扫描。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影像学的常见表现和诊断技巧。

胸部X线胸部X线是最常见的用于肺结核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中,通常可见以下表现:- 小斑点状病灶:肺结核病灶通常呈点状或斑点状分布,大小约为2-5毫米,常分布在肺野的上叶和下叶。

- 结节状病灶:肺结核也可以呈现为较大的结节状病灶,这些病灶一般直径大于5毫米。

结节状病灶的边界模糊,有时可见钙化。

- 空洞:进一步发展,肺结核可以形成空洞,空洞大小不一,通常伴有空气液平面。

- 支气管淋巴结增大:肺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片上常可见受累肺门淋巴结增大。

胸部CT扫描相比较胸部X线,胸部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评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胸部CT扫描中,肺结核的常见表现包括:- 母源性肺结核:肺门的淋巴结增大是母源性肺结核最常见的CT表现,淋巴结增大可伴有中心坏死。

- 干酪样肺结核:干酪样肺结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形态,呈现为中央坏死与干酪样物质,边缘清楚,也可伴有残留部分与空洞。

- 纤维化肺结核:纤维化期肺结核表现为纤维化改变,包括肺门纵隔血管束增粗和牵拉、肺叶间间质增厚等。

-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可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和增强等。

尽管胸部CT扫描的分辨率高,但对于肺结核的早期病灶的检测并不理想,因此在诊断中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文献参考1. Ngim CCY, Watt E, Meikle C, Huang L, Enobun B, Hurrell G, et al. Imaging of tuberculosis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rn medicine and challenges. Multidiscip Respir Med. 2019 Sep 27;14(1):31.2. van Ierssel CA, de Hoop B, van 't Wout EFA, van Klaveren RJ, Drsma HW, Goldin JG, et al. Detec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using digital chest radiography: automated reading vs. interpretation by clinical officers.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16 Sep;20(9):1190-7.以上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简要介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还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诊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

肺结核病原学参见附录A。

2.2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简称结核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直或稍弯曲、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μm~4μm,宽0.3μm~0.6μm。

3 诊断依据3.1 流行病学史有肺结核患者接触史。

3.2 临床表现3.2.1 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肺结核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少数患者起病急骤,有中、高度发热,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病变发生在胸膜者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者多有刺激性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入支气管内或支气管狭窄者,可出现喘鸣或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性超敏感症候群,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儿童肺结核还可表现发育迟缓,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可因气管或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发生淋巴结-支气管瘘,常出现喘息症状。

当合并有肺外结核病时,可出现相应累及脏器的症状。

3.2.2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累及范围较大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湿性啰音。

病变累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局部狭窄时,听诊可闻及固定、局限性的哮鸣音,当引起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病变累及胸膜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当积液减少或消失后,可出现胸膜增厚、粘连,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可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

原发性肺结核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伴肝脾肿大、眼底脉络膜结节,儿童患者可伴皮肤粟粒疹。

3.3 胸部影像学检查3.3.1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或单纯胸内淋巴结肿大。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也可表现为空洞、干酪性肺炎以及由支气管淋巴瘘导致的支气管结核。

3.3.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阴影;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弥漫病灶,多分布于两肺的上中部,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可有融合。

儿童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有时仅表现为磨玻璃样影,婴幼儿粟粒病灶周围渗出明显,边缘模糊,易于融合。

3.3.3 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

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或表现为结核瘤或孤立空洞;重者可表现为大叶性浸润、干酪性肺炎、多发空洞形成和支气管播散等;反复迁延进展者可出现肺损毁,损毁肺组织体积缩小,其内多发纤维厚壁空洞、继发性支气管扩张,或伴有多发钙化等,邻近肺门和纵隔结构牵拉移位,胸廓塌陷,胸膜增厚粘连,其他肺组织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和新旧不一的支气管播散病灶等。

3.3.4 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主要表现为气管或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狭窄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可出现继发性不张或实变、支气管扩张及其他部位支气管播散病灶等。

3.3.5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干性胸膜炎为胸膜的早期炎性反应,通常无明显的影像表现;渗出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且胸腔积液可表现为少量或中大量的游离积液,或存在于胸腔任何部位的局限积液,吸收缓慢者常合并胸膜增厚粘连,也可演变为胸膜结核瘤及脓胸等。

3.4 实验室检查3.4.1 细菌学检查检查方法见附录B。

检查结果如下:a)涂片显微镜检查阳性;b)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3.4.2 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

3.4.3 结核病病理学检查结核病组织病理改变见附录C。

3.4.4 免疫学检查3.4.4.1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中度阳性或强阳性(见附录D)。

3.4.4.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3.4.4.3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

3.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病变,也可以抽吸分泌物、刷检及活检。

4 诊断原则肺结核的诊断是以病原学(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查为主,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相关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以病原学、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儿童肺结核的诊断,除痰液病原学检查外,还要重视胃液病原学检查。

5 诊断5.1 疑似病例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a)具备3.3中任一条者;b)5岁以下儿童:具备3.2同时具备3.1,3.4.4.1,3.4.4.2任一条。

5.2 临床诊断病例经鉴别诊断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同时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a)具备3.3中任一条及3.2者;b)具备3.3中任一条及3.4.4.1者;c)具备3.3中任一条及3.4.4.2者;d)具备3.3中任一条及3.4.4.3者;e)具备3.3中任一条及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f)具备3.3.4及3.5者可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g)具备3.3.5和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同时具备3.4.4.1,3.4.4.2,3.4.4.3任一条者,可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h)儿童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具备以下2条:1)具备3.3中任一条及3.2者;2)具备3.4.4.1,3.4.4.2任一条者。

5.3 确诊病例5.3.1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诊断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a)2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符合3.4.1.a者;b)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符合3.4.1.a,同时具备3.3中任一条者;c)1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符合3.4.1.a,并且1份痰标本分枝杆菌培养符合3.4.1.b者。

5.3.2 仅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肺结核诊断符合3.3中任一条,至少2份痰标本涂片阴性并且分枝杆菌培养符合3.4.1.b者。

5.3.3 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肺结核诊断符合3.3中任一条及3.4.2者。

5.3.4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肺结核诊断符合3.4.3者。

5.3.5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a)具备3.5及气管、支气管病理学检查符合3.4.3者;b)具备3.5及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病原学检查,符合3.4.1.a或3.4.1.b或3.4.2者。

5.3.6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a)具备3.3及胸水或胸膜病理学检查符合3.4.3者;b)具备3.3及胸水病原学检查,符合3.4.1.a或3.4.1.b或3.4.2者。

6 鉴别诊断肺结核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同许多胸部疾病相似,在诊断肺结核时,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参见E.1),包括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参见E.2)。

经鉴定符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者按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处理。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肺结核病原学A.1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细长略弯曲,聚集呈分枝状排列增殖。

因其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不易着色,经萋-尼氏抗酸染色呈红色,无菌毛和鞭毛,不形成芽孢(胞),现证明有荚膜。

单在,成双,间或成丛排列。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菌型、菌株和环境条件不同,可出现多种形态,如近似球形、棒状或丝状。

在电镜下观察其具有复杂结构:由微荚膜、细胞外壳的三层结构、胞浆膜、胞浆、间体、核糖体及中间核质构成。

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稍弯曲或直的,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 μm~4 μm,宽0.3μm~0.6 μm,单个散在,有时呈X、Y形或条索状。

痰标本涂片经过抗酸染色后在100倍的生物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外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或溶菌酶诱导,可影响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溶菌酶的作用可破坏肽聚糖,均可导致其变为L型,呈颗粒状或丝状。

A.2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性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最适pH以6.5~6.8为宜,生长缓慢,初次分离需要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常用的有罗氏固体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等。

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便于分离和长期培养。

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

根据接种菌多少,一般2周~4周可见菌落生长。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黄白色,干燥颗粒状,显著隆起,表面粗糙皱缩、菜花状的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内,于液面形成粗纹皱膜,培养基保持透明。

若加入吐温80于培养基中,可使结核杆菌呈分散均匀生长,一般1周~2周即可生长。

临床标本检查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的阳性率高数倍。

菌体为细长略弯的杆菌,经抗酸染色染成红色。

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对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易产生耐药性变异及L型细菌。

A.3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化特性结核杆菌不发酵糖类,能产生过氧化氢酶。

对人致病的结核分枝杆菌现一般认为有人型、牛型、非洲型。

人型与牛型菌形态相似,对豚鼠皆有较强致病力,但人型菌对家兔致病力远较牛型菌为弱。

人型结核杆菌能合成烟酸,还原硝酸盐,耐受噻吩—2—羧酸酰肼,牛型结核杆菌都不具备上述特性。

人型和牛型的毒株,中性红试验均阳性,无毒株,则中性红阴性且失去索状生长现象。

热触酶试验对区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重要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则大多数两种试验均阳性。

热触酶试验检查方法是将浓的细菌悬液置68℃水浴加温20 min,然后再加H2O2。

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气泡者为阳性。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可经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乳引起肠道结核感染。

显微镜下均为抗酸杆菌,细长稍弯,有时见人字型、Y型分枝,培养生长经生化试验可以鉴别菌型。

A.4 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结核分枝杆菌对酸、碱、自然环境和干燥有抵抗力,但对湿热、酒精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脂质,故对乙醇敏感。

75%酒精作用5 min~30 min死亡,液体中加热62℃~63℃,30 min死亡。

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敏感,直接日光照射2 h~7 h可被杀死。

紫外线可用于结核患者衣服、书籍等的消毒。

结核分枝杆菌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个月~8个月,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