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成语整理
史记成语100个
![史记成语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4890e2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5.png)
史记成语100个《太史公自序》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
极言其多。
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3.金匮石室:匮:柜子。
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4.名山事业:指著作。
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不朽的著作5.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
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出处:“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6.一旦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
同“一朝一夕”。
出处:“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夏本纪》1.劳身焦思:解释劳:费;焦:焦急。
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鲁周公世家》1.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
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2.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高祖本纪》1.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11ee2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2.png)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许多朋友有所不知,其实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成语,都出自古代的《史记》。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推荐1) 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2) 游闲公子:《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3) 钟鸣鼎食:《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4) 观望不前:《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5)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6) 砥行立名:《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7) 为德不卒:《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8) 相见恨晚:《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9)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10) 五合六聚:《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11) 得意洋洋:《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2) 人人自危:《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13) 鼠窃狗偷:《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14) 王侯将相:《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5) 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里的成语
![史记里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5c1d47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b.png)
史记里的成语《史记》,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它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书中的许多典故成语、警句格言,广为流传。
这里为大家精选了20个出自《史记》的成语,带你看看成语背后的故事。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解释: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2. 韦编三绝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后来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3. 酒池肉林解释: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生活糜烂,他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
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4. 网开一面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5. 一字千金解释: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史记四字成语大全
![史记四字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93ea39ad51f01dc381f1d3.png)
史记四字成语大全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释义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bc38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9.png)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解释《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在《史记》中,有许多引经据典之处,也造就了不少成语,来看看有哪些吧!1.鸿鹄之志【释义】指鸿鹄有飞跃千里的志向和能力。
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破釜沉舟【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暗度陈仓【释义】韩信登坛拜将后,将出兵攻打项羽,表面上公开派人修筑栈道,暗中却由陈仓出兵,进而平定三秦。
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4.卧薪尝胆【释义】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
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沐猴而冠【释义】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
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6.韦编三绝【释义】指孔子勤读《易经》,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7.酒池肉林【释义】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https://img.taocdn.com/s3/m/9a377e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e.png)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李代桃僵: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形容代替别人做事并且做得比原来的人还要出色。
2.画饼充饥: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比喻虚构美好的事物来安慰自己。
3.望梅止渴: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比喻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想念远方的事物来安慰自己。
4.画龙点睛: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比喻在作品、事物的关键地方加上一笔,使之更加完美。
5.鸿鹄之志: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比喻追求高远的志向。
6.亡羊补牢: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事情了差错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7.画蛇添足: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8.杞人忧天:出自《史记·杞梁传》,比喻无事自扰,过分担忧。
9.狼狈为奸: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比喻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
10.一曝十寒: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学习或工作不持之以恒,效果不佳。
11.杯弓蛇影: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因为过分警惕而产生的疑虑。
12.鸡犬不宁:源自《史记·酷吏列传》,形容形势紧张,人心惶惶。
13.指鹿为马: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4.三人成虎: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会被当作事实15.守株待兔: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盲目等待机会,不动努力。
16.背水一战: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处于绝境时,勇敢地进行最后一搏。
17.杀鸡取卵: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贪图眼前的小,而失去长远的利益。
18.破釜沉舟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决不回头。
19.投笔从戎 -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扔掉笔去参加军队。
指文人弃文从武。
20.约法三章 -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751efb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b.png)
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的成z暗度}:八月,h王用n信之,墓实肋,u雍王章邯。
邯迎h},雍兵。
…《史高祖本o》安堵如常:t吏人皆安堵如故,民i牛。
《史高祖本o》案堵塞官告:t吏人皆安堵如故,民i牛。
《史高祖本o》安堵如故:t吏人皆安堵如故,民i牛。
《史高祖本o》案甲休兵:方今④莫如案甲休兵,w崞涔隆《史淮侯列鳌按\徐行:壁t士吏^佘t曰:'④s,中不得y。
’於是天子乃按\徐行。
《史{侯周勃世家》安土息民:安土息民,静待其敝。
《史秦始皇本o》安於故俗,溺於f:常人安於故俗,w者溺於所。
以此火烧呔庸偈胤可以也,非所c於法之外也。
《史商君列于鳌安枕而p:使布出於上,山|非h之有也;出於中,≈滴纯芍也;出於下,陛下安枕而p矣。
《史黥英列鳌百步穿:楚有b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百步而射之,百l而百中之。
《史周本o》a敝起至u:生死存亡,^^世,a敝起至u,王道之大者。
《史太史公自序》不避火:咽吭谲,攻城先登,陷s常㈠浩欤前蒙矢石,不避火之y者,橹刭p使也。
《史殖列鳌彬彬存有y:叔o通定yx,t文w彬彬稍m。
《史太史公自序》北鄙之音:q槌歌北鄙之音,身丧生……夫朝歌者不r也,北者∫玻《史》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m,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史屈原z生列鳌卑~足恭:彭祖槿饲韶、卑~足恭,而心刻浅。
《史五宗世家》必操偃:常套笕,以於秦n。
西h司rw《史田敬仲世家》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系列。
故室槲荩不成三瓦而之。
《史策列于鳌不得要i:q脑率现链笙模竟不能得月氏要i。
《史大宛列鳌百二河山:秦,形僦,ш由街u,腋羟аy,持戟百f,秦得百二矣。
《史高祖本o》百二山河:秦,形僦,ш由街u,h隔千y,持戟百f,秦得百二r。
《史高祖本o》l邵阳县:向并使秦其刑p,厚x好像俊…l邵阳县,化於海龋t世世必安矣。
《史平津侯主父列鳌不甘後人:而v不甘後人,然o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h司rw《史李④列鳌悲歌艉b:低ux艉b,gv歌“l兮易水寒,痰恳蝗ベ獠瓦”,登不而去。
史记中的成语典故 20个
![史记中的成语典故 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aa362bd026fff705cc170a10.png)
史记中的成语典故20个●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释义“师出无名”也称“兵出无名”。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08f67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b.png)
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1小编整理的出自史记的成语,希望能帮到你们。
奇货可居、不约而同、逐鹿中原、春秋笔法、约法三章所向披靡、声名狼藉、王侯将相、熙熙攘攘、劝百讽一钟鸣鼎食、暗度陈仓、白虹贯日、首鼠两端、兔死狗烹正襟危坐、靡靡之音、鸡鸣狗盗、危如累卵、期期艾艾酒池肉林、萧规曹随、胯下之辱、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前倨后恭、不寒而栗、百步穿杨、刎颈之交、胶柱鼓瑟歃血为盟、怒发冲冠、博闻强识、得意洋洋、强弩之末抱薪救火、流言蜚语、鸿鹄之志、作壁上观、无可奈何独当一面、身先士卒、因势利导、平易近人、侧目而视周公吐哺、一饭千金、不遗余力、碌碌无为、死灰复燃助纣为虐、孺子可教、三令五申、杀妻求将、屡见不鲜出自史记的成语2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
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
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db237c491711cc7931b71660.png)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那大家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史记的吗?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出自史记的成语相关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秋毫无犯:《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2) 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3) 恨相知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
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4) 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5) 鹰击毛挚:《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7) 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9) 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中的成语及解释1. 亡国之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利析秋毫:《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3.睚眦必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4.如胶似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b2790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3.png)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史记》中的经典成语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十个:1. 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它的故事源自于蔺相如持璧入秦,秦王想要得到璧而赵王不愿意,蔺相如便以“怒发冲冠”来威胁秦王,最后成功完璧归赵。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故事中,赵王想要派人去秦国送璧,但是担心路上有危险,蔺相如便提议派勇士前去,结果勇士们在路上画蛇添足,成功将璧送达。
3. 运筹帷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意思是拟定作战策略,也比喻拟定计划或指挥调度。
它的故事与张良有关,张良在刘邦打天下时,为他出谋划策,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 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南王列传》,意思是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它的故事源自于刘长想要谋反,但是他的母亲不支持,为了防止后患,她便斩草除根,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5.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它的故事与项羽有关,项羽在与秦军决战时,为了表示决心,下令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
6.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意思是说在文章或事物中加入一个恰当的点缀,使其更加完美。
它的故事与张僧繇有关,张僧繇在画龙时,给龙点上眼睛,使得龙活灵活现。
7.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它的故事与勾践有关,勾践在吴越战争中被俘虏后,为了复仇,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仇。
8. 酒池肉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殷本纪》,形容极度奢侈的生活。
它的故事与商纣王有关,商纣王在位期间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9. 焚书坑儒: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秦始皇焚毁书籍和坑杀儒生的事件。
10.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颠倒是非。
出自《史记》的部分名言、成语集萃
![出自《史记》的部分名言、成语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9785d2bf69dc5022aaea008b.png)
出自《史记》的部分名言、成语集萃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3、置之死地而后生4、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5、顺之者昌,逆之者亡6、明修栈道,暗度陈仓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8、两虎相斗,必有一伤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2、败军之将,不敢言勇1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17、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避亲1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著名成语有: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狡兔三窟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百战百胜夙兴夜寐惟命是从不毛之地挥汗如雨视死如归夜以继日分庭抗争势不两立远交近攻前功尽弃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奇货可居肝脑涂地不寒而栗约法三章民不聊生鸿门宴将相和令人发指破釜沉舟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毛遂自荐暗度陈仓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中10个成语和词义
![史记中10个成语和词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1078a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1.png)
史记中10个成语和词义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史记》里那些特别有意思的成语,说实话,这些成语用起来贼溜,而且背后都有着精彩的小故事呢!说到"完璧归赵",那可是个特别牛的故事!蔺相如把和氏璧完完整整地从秦国带回赵国,这哪是简单地还个东西啊,这是智慧和勇气的完美表现!现在我们形容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就用这个成语。
"负荆请罪"讲的是廉颇这个老将军,为了向蔺相如认错,特意背着荆条去道歉。
你说这得多大的勇气啊!现在要是有人这么诚恳地认错,那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四面楚歌"说的是那个悲催的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了,听到四周都是楚国的歌声,这心得有多凉啊!现在我们形容处境特别困难的时候,就用这个成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太有意思了!韩信假装在修路,实际上偷偷从另一条路进攻,这招儿多聪明啊!现在我们说表面上做这个,实际上干那个的计策,就用这个成语。
"毛遂自荐"说的是毛遂主动请缨当使者,这种自信满满的劲头真是让人佩服!现在我们主动推荐自己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成语。
"一鼓作气"讲的是打仗时第一次擂鼓士气最旺,这话说得太对了!现在我们说趁着劲头大干一场的时候,就用这个成语。
"信口开河"说的是那些不负责任乱说话的人,就像开河一样,想往哪儿流就往哪儿流。
现在我们说人瞎说话不靠谱,就用这个成语。
"高山仰止"最早是用来形容比干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就像仰望高山一样让人敬佩。
现在我们形容对德才兼备的人的敬仰之情,就用这个成语。
"闻过则喜"说的是子产这个人特别虚心,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这种态度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程门立雪"讲的是杨时和游酢去拜访程颐,在门外等候时,下起了大雪,他们依然恭敬地站着,直到老师接见。
出于史记的成语
![出于史记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aca8f8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9.png)
出于史记的成语
1. “韦编三绝”呀!就像咱们学习要是有这股劲儿,那啥知识学不会呀!比如孔子读《易》,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好多次呢!
2. “多多益善”懂吧!这就好像你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肯定是越多越好啦!像韩信当年不就说自己带兵越多越好嘛!
3. “网开一面”听过没?这就好比给别人留一条活路,别把事情做绝了呀!当年商汤不就是这样对待飞鸟的嘛!
4. “鸡鸣狗盗”啊,可别小看这些小本事,关键时候还真能起大作用呢!孟尝君不就靠门客学鸡叫、狗偷东西才逃离困境的嘛!
5. “指鹿为马”,多荒唐呀!就跟那些故意颠倒黑白的人一样。
赵高不就这么干过嘛,硬把鹿说成马!
6. “破釜沉舟”,哇塞,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呀!项羽打仗就这样,把锅砸了,船沉了,不给自己留退路,结果赢了!
7. “约法三章”多好呀!刘邦当年就是这么得人心的呀!就像是给大家立下清楚明白的规矩,多让人放心呀!
我觉得这些出自《史记》的成语都特别有意思,充满了智慧和故事呢,能让咱们学到好多东西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史公自序》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
极言其多。
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3.金匮石室:匮:柜子。
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4.名山事业:指著作。
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不朽的著作5.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
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出处:“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6.一旦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
同“一朝一夕”。
出处:“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夏本纪》1.劳身焦思:解释劳:费;焦:焦急。
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鲁周公世家》1.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
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2.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高祖本纪》1.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出处:“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
4.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出处:“诸吏人皆安堵如故。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
5.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出处:“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6.大失人望: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出处:“秦人大失望。
”7.啖以重利: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
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8.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出处:“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李将军列传》1.霸陵醉尉: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出处:“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3.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出处:“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4.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同“意气自若”。
出处:“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5.没石饮羽: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出处:“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
”6.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
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出处:“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孔子世家》1.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读《易》,韦编三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2.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3.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一言不发。
4.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
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出处:“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5.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出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
《管仲列传》1.管鲍分金: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出处:“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贪也。
”2.因祸为福:变坏事为好事。
出处:“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屈原列传》1.博闻强记: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2.泥而不滓:染而不黑。
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
泥,通“涅”。
染黑。
滓,通“缁”。
黑色。
出处:“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3.随波逐流:逐:追随。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出处:“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4.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
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出处:“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
《项羽本纪》1.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
拔起大山,举起重鼎。
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只要我们有~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3.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4.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5.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劳苦功高如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6.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出处:“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7.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
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出处:“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楚出,号为‘霸王’。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8.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
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出处:“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9.作壁上观:壁:壁垒。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及楚击秦,朱将皆从壁上观。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10.才气过人:才:才能;气:气魄。
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出处:“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人很有才气。
11.蜂拥而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
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12.以一当十:当:相当。
一个人抵挡十个人。
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13.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
形容全副武装。
出处:“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4.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处:“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15.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6.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出处:“学书不成,去,学剑。
”17.膝行而前: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
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2.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3.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冲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4.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5.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6.价值连城: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出处:“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之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物品十分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