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5离子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屏蔽效应(续)

Z* 与 n 和 l 有关. 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不但与n有关, 而且与l有关,记为En,l :


En, l = (-Z*2 / n2) 13.6 eV 2. 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被研究电子受 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能量升高。 这种能量效应,称为“屏蔽效应”。

与色散力有关的互相作用能:
II 3 XX E L ( 1 6 2 )( 1 2 ) 2 R I1 I 2

X1、X2分子极化率, R 为两分子质心之间的距离, I1、I2分子电离 能,对于同种分子,X1 = X2 = X,I1 = I2 = I,得:
3 X2I EL ( 6 ) 4 R
E3d = - (Z3d﹡2/ n2) ×13.6 = - (12/ 32) ×13.6 = -1.51 eV
> E4s = -4.1 eV.
对19K :E3d > E4s

基态19K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 (3s23p6)(4s1) 基态(Ground state) — 最低能量态;其它能量态都称为“激发态” (Excited state).


极性分子存在永久偶极,互相之间互相作用, 偶极定向排列。 本质:极性分子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 2 2 1 2 取向力有关的能量 E 2
K
3 kTR 6


式中,1、 2为两个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距, R是两极性分子质心之间的距离,K是玻尔兹 曼常数,“-‖ 号表示能量降低。 2 4 同种分子:1 = 2 = ,得 EK
(五)氢键类型: 分子之间氢键(右上) 分子内氢键(右下)
氢键对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氢键 使化合物熔点↑,沸点↑ V、VI、VIA族氢化物为熔、沸点变化: HF、H2O、NH3熔沸点与同族氢化物比较,均 反常↑,归因于氢键作用。 2.分子内氢键: 减少了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机会, 故熔、沸点↓,而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
(二)钻穿效应(续)
多电子原子(图右): 钻穿效应和屏蔽效应共存, n, l 和Z共同决定原子轨道能量 En, l = [-(Z - )2 / n2] 13.6 eV (6.4) Ens < Enp < End < Enf 单电子原子(图左): 无屏蔽效应,也就无所谓钻穿效 应,原子轨道能量只取决于 n 和 Z , 与l 无关: En= (-Z2 / n2) 13.6 eV (6.3) Ens = Enp = End = Enf

E4s = - (Z4s﹡2/ n2) ×13.6
= - (3.02/ 42) ×13.6 = -7.7 eV
2. 屏蔽效应(续)
(1)3d 电子能量:

21Sc原子的电子排布:
(1s2)(2s22p6) (3s23p6) (3d1)(4s2)
3d = 1×18= 18.0 Z3d﹡= Z - 3d = 21 - 18.0 = 3.0


表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有互相作用力 色散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非极生分子—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产生色散力的原因: 分子中核、电子不停运动 → 瞬时相对位移 Fritz London → 瞬时偶极(Intaneous Dipole)。 → 2个瞬时偶极异极相邻,互相吸引,则色散力↑
2. 屏蔽效应(续)

例1. 计算19K原子的4s 电子和3d 电子的能量。
19K原子电子排布:
(1)4s电子能量:

(1s2)(2s22p6) (3s23p6)(4s1)
4s= (0.85×8 + 1 ×10) = 16.8 Z4s﹡ = Z - 4s = 19 - 16.8 = 2.2

2.屏蔽效应(续)

例:n不同,l相同的原子轨道:
E1s < E2s <E3s <E4s <E5s <E6s… E2p <E3p <E4p <E5p <E6p … E3d <E4d <E5d <E6d … E4f <E5f …

从“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D (r) - r图”看出: l 相同,n↑,E↑ ,屏蔽作用

蛋白质、酶、脱氧核糖核酸: 氢键对它们维持 分子构型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功能有重要作用。
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沸点的影响
一、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 (一)屏蔽效应 (The Shielding Effect)
电子:受核吸引E ;受其它电子排斥E . 1.中心势场模型: 多电子原子中,其它电子对指定电子的排斥 作用看作部分地抵消(或削弱)核电荷对该 电子的吸引,即其它电子起到了部分地屏蔽 核电荷对某电子的吸引力,而该电子只受到 “有效核电荷”Z*的作用。 Z* = Z - ( :屏蔽常数, ,屏蔽作用 )
由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看钻穿作用: 4s > 4p > 4d > 4f ; 内层电子对其屏蔽作用: 4s < 4p < 4d < 4f .


电子能量: E4s < E4p < E4d < E4f
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定义“径向分布函数” D(r) = 4 r2R2n, l(r) 作图:D(r) r对画。 峰数=n–l 节面数 = n – l – 1
2. 屏蔽效应(续)
例2. 计算21Sc原子的4s电子和3d电子的能量。 (1)4s电子能量:

21Sc原子的电子排布:
(1s2)(2s22p6) (3s23p6) (3d1)(4s2)
4s= (0.35×1 + 0.85×9 + 1×10) = 18.0 Z4s﹡= Z - 4s = 21 - 18.0 = 3.0
(同种分子)
(四)分子间力小结


1.比化学键(100 – 600 kJ•mol-1)小1-2个数量级, 仅几至 几十kJ•mol-1. 2. 短程力,作用范围仅几百pm。 3. 不具方向性和饱和性。 4. 分子之间总的互相作用能:
E = EK + ED + EL 5. 诱导力都很小,多数分子之间力以色散力为主,另 有极性很强的分子(H2O、NH3等),取向力才占较 大比例。 6. 分子间力↑,熔点(m.p.)、沸点(b.p.)↑
3 kTR6
取向力图解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左) 离子 - 极性分子(右)
+
_
+
_
分子之Biblioteka Baidu存在取向力的NO的沸点 明显高于分子量相近的N2和O2
N2 分子量: 28 偶极矩/D: 0 沸点/K: 77
NO 30 0.15 121
O2 32 0 90
取向力只存在与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越强,取向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单电子原子和多电子原子原子轨道能级图
En = (-Z 2 / n 2) 13.6 eV En,l = (-Z* 2 / n2) 13.6 eV
2. 屏蔽效应(续)


屏蔽常数的计算 J.C.Slater规则:
(1)分组:按n小→大顺序,把原子轨道分组: n相同时,(ns, np)同组,而nd 和 nf 随后各成1组: (1s) ,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5d), (5f) … ; (2) 右边各组的电子对左边各组电子不产生屏蔽,即 对的贡献 = 0; (3) 在(ns, np)同组中,每一个电子屏蔽同组电子 为0.35/e,而1s组内的电子相互屏蔽为0.30/e ;
原子轨道能量随Z而变化

F.A.Cotton的原子轨道能级图
(二)钻穿效应 (The Penetrating Effect)

钻穿效应 n相同,l 不同(ns, np, nd, nf)的原 子轨道,其轨道径向分布不同,电子穿过内层 (即n更小的轨道)而回避其它电子屏蔽的能 力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能量的现象,称为 “钻穿效应”。
分子间力与氢键

一、分子间力(Van der Waals’Forces)
77 K N 2 (g) N 2 (l)
273 H 2 O(l) K H 2 O(s)
CO 2 (l) CO 2 干冰

分子间力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一)取向力(Oriened Force, Keeson Force)
(二)诱导力( Induced Force, Debye Force)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 诱导力 离子 — 分子 离子 — 离子



诱导力的本质是静电引力 通常,诱导力 << 取向力 2 1 X 2 与诱导力有关的能量: ED R6 式中,µ 为极性分子的偶极矩,X2为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 (polarizability),R 为两分子质心之间的距离。 诱导力与温度无关。
2. 屏蔽效应(续)



(4) 内层(n - 1)层中每一个电子对外层(ns, np) 上电子屏蔽为0.85/e ; (5) 更内层的(n - 2)层中每一个电子对外层 (ns, np)上电子屏蔽为1.00/ e ; (6) 当被屏蔽电子是(nd)组或(nf)组电子时, 同组电子屏蔽为0.35/e,左边各组电子屏为 1.00/ e .
二、氢键(续)
(二)氢键的特点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 性 方向性 X-H…Y 常为180° 饱和性 C.N. (H) = 2 常见
H2O分子之间的氢键
二、氢键(续)
(三)氢键的本质 — 具方向性的静电引力。 (四)氢键键能的大小

一般化学键(100 – 600 )> 氢键(10 – 40) > 分子间力(几 – 几十 kJ•mol-1)


思考: 1.取向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
2.极性分子之间除了有取向作用以外,还有
什么作用?
分子极性 色散作用 诱导作用 取向作用 非-非 √ 非-极 极-极
√ √
√ √

二、氢键( Hydrogen Bond)
(一)定义——分子中与高电负性的X原 子以共价成键的氢原子,与另一分子 (或同一分子)中高电负性的Y原子 之间形成的一种弱键。即: X-H∙∙∙Y (例: F-H∙∙∙F-H ∙∙∙ , O-H∙∙∙OH ∙∙∙) 其中,X、Y均是电负性高、半径小 的原子;X、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X、Y = F O N Cl 电负性 4.0 3.5 3.0 3.0 rC / pm 64 66 70 99

E3d = - (Z3d﹡2/ n2) ×13.6 = - (3.02 / 32) × 13.6 = -13.6 eV
< E4s = -7.7 eV.

对21Sc :E3d < E4s
2. 屏蔽效应(续)


按Slater规则计算及光谱实验都表明 : Z =14 – 20, E3d > E4s ; Z 21 和 Z ≤13, E3d < E4s 同一种类型原子轨道能量随Z而变化,发生“能 级交错” 。 n 和 l 两个量子数都影响原子轨道能量,具体可 由Slater规则计算 ,并进一步算出Z* 和 E : Z* = Z - En, l = (-Z*2 / n2) 13.6 eV
+
_
+
_
+
_
分子离得较远
分子靠近时
决定诱导作用强弱的因素: • 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μ愈大,诱导作用愈强。 • 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 α愈大,诱导作用愈强。
(三)色散力
(Dispersion Force, London Force)
C6H6(l) → C6H6(s) , I2(g) → I2(s)

E4s = - (Z4s﹡2/ n2) ×13.6 = - (2.22/ 42) ×13.6 = -4.1 eV
(- 号表示电子受核吸引)
2. 屏蔽效应(续)
(1)3d 电子能量:

19K原子电子排布:
(1s2)(2s22p6) (3s23p6)(3d1)
3d = (1 ×18) = 18.0 Z3d ﹡ = Z - 3d = 19 -18.0 = 1.0
各种分子之间产生色散力示意图
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核、电子不停运动 → 瞬时相对位移 → 瞬时偶极
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三)色散力 (续)
例: 分子量(分子体积) F2 < Cl2 < Br2 < I2 分子变形性 F2< Cl2 < Br2 < I2 色 散 力 F2 < Cl2 < Br2 < I2 熔、沸点 F2 < Cl2 < Br2 < 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