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b66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7.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自我分析、职业探索和目标设定。
3. 提高学生面对就业和创业挑战时的应对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意义2. 自我分析: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3. 职业探索:行业了解、职业发展趋势、职业要求等4. 目标设定: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的确定5. 制定实施计划:学业规划、实习实践、职业技能提升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或失败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职业规划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面试、求职场景,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模拟实践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环节的表现。
4. 个人成长报告: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相关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信息和发展机会。
4. 嘉宾讲座:邀请企业人士、职业规划师等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经验。
六、应对就业挑战1. 就业市场分析: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形势和趋势,掌握求职的基本技巧。
3. 面试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升面试表现。
4. 求职心态调整:培养积极的求职心态,面对就业压力。
5. 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七、创业指导1. 创业基本概念:了解创业的含义、类型和流程。
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6e64a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9.png)
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资源,以实现职业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建立清晰的职业方向,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机会。
2. 课程内容2.1 职业规划概述- 介绍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优势- 阐述职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2 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优势- 引导学生设定可实现的职业目标2.3 职业市场调研与信息获取- 研究不同职业领域的需求和趋势- 研究如何获取有关职业信息的途径和工具2.4 职业技能培养- 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提供培养职业技能的方法和实践机会2.5 职业发展计划与执行- 教授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 探讨如何克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挑战2.6 职业准备与市场竞争力提升- 帮助学生准备职业材料,如简历、求职信等- 探讨如何提高自身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案例来传授知识。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
- 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实际案例,并从中研究相关职业规划原则和策略。
- 个人作业:学生将完成个人作业,如职业规划报告、自我评估等。
- 客座讲座:邀请职业发展专家和成功职业人士进行客座讲座,分享实践经验。
4. 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质量。
- 个人作业:评估学生的个人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参考资料- 张三,职业规划学,XX出版社,20XX年。
- 李四,职业发展指南,XX出版社,20XX年。
以上为《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述,旨在帮助学生规划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估方式综合全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并在职业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db7f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8.png)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为此,制定一份全面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一、引言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的编制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管理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大纲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源和工具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和调整。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将其与职业需求相匹配,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好准备。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我认知、信息获取、决策制定、行动实施和评估调整。
自我认知是指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信息获取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包括职业介绍、行业动态、职业要求等。
决策制定是指学生在了解自己和职业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行动实施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评估调整是指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包括: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自我评估、兴趣测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职业探索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要求。
职业选择是指学生在了解自己和职业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8dbf5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d.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000006学分:1学时:16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教材:无课程归口:学生工作部(处)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6次理论教学、1次专家讲座和1次实践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并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生涯工具的使用,帮助学生明确性格类型,并进行初步的职业探索,对本专业今后的就业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后续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觉知与承诺1.基本内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What)、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意义(Why)、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How)。
2.基本要求: 讲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明确学生生涯规划任务。
3.重点:帮助引起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
(二)兴趣探索与性格探索1.基本内容:兴趣与技能、职业兴趣的分类、职业兴趣与职业匹配、职业兴趣的评估方式;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分类、性格与职业的匹配、性格的评估方式。
2.基本要求:掌握至少一种探索兴趣的方式和方法、分清兴趣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学习性格的意义、帮助学生明确性格探索和未来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性格及进行性格评估。
3.重点:掌握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和职业指导价值;尝试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及人格分析。
(三)技能探索、价值观探索与工作世界探索1.基本内容:技能的概念、技能与职业匹配;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需要、价值观与职业匹配。
明确收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学会指导学生利用生涯人物访谈来获取职业信息,指导职业选择。
2.基本要求:技能的评估方式、价值观的评估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价值观与个人需要及人生不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激发学生职业好奇,引导学生拓展职业视野的方法,调动学生探索职业世界的积极性、主动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02f5f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a.png)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文理科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学时16学分 1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的科学发展、合理设计、获取理想职业的方法为研究和传授对象的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对个人的生涯规划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概括。
本课程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帮助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初步完成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本课程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六个方面:1.形成对个人生涯发展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职业观;2.完善自我探索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自我认知,发掘自身兴趣和潜能;3.具备收集、评估职业信息的能力,客观分析和认知外部世界;4.掌握职业选择和决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5.制订适合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6.形成实施规划的职业素养。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要求》(教高厅〔2007〕7号);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选编内容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在学界公认的;2.实践性,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职业规划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普适性,着重把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的共同性,选编内容适合文、理、工等各专业学生。
(四)实践环节1.职业信息的收集、评估;2.指导学生自我探索;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4.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制订、交流、后期管理。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注明各项成绩所占比例)1.卷面成绩: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占50%的比例。
2.实践成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占40%的比例。
3.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等,占10 %的比例。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课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2b383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6.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各专业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二)课程任务课程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学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学时分配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时分配表: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一)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以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查综合评定成绩。
(二)成绩评定(1)期末成绩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查成绩。
(2)过程性考核占期末成绩的60%,其中,课堂考勤30%,缺席(包括旷课,请假)1/3以上者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查;课堂互动30%。
(3)终结性考查占期末成绩的40%,考查方式为采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方式进行。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学习情境一大学与职业生涯(一)教学基本内容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特征、如何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职业的特性、分类以及职业生涯概述;专业、学业、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二)重点了解职业生涯的含义、分类和成功标准;了解专业、学业、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难点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大学。
(2)了解职业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3)了解职业生涯的含义、分类和成功标准。
(4)了解专业、学业、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能够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
(2)能够明确大学生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学习情境二初识职业生涯规划(一)教学基本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类型、意义、原则、内容;职业选择、发展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1]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3185b9e9aeaad1f346933f5b.png)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职业生涯规划2.英文名称:Career planning3.课程号: 43208510-0二、学时总学时18学时其中:授课18学时实验0学时三、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考查四、适用专业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专业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为了满足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规划和指导的人才培养要求而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端正态度,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成功转变。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是便于学生较早地认识职业和准备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稳定专业思想,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同时,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能动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立业创业;明确职业规划的意义,能通过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论(2学时)1、内容:了解职业对人生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要求: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和理论、大学期间职业生涯策略。
重点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和影响因素。
(二)性格、兴趣与价值观(2学时)1、内容:个人性格的类型与特征,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2、要求:了解性格、兴趣、价值观和休闲的相关知识。
掌握评定性格、兴趣、价值观和休闲的评定方法、测出自己所属的类型以及此类型的相关特征。
重点掌握性格、兴趣、价值观、休闲与职业的关系,它们是如何影响职业选择的。
(三)能力与技能(2学时)1、内容:能力及其评价,职业方向选择2、要求:了解能力与技能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通过测评工具,掌握自己的能力类型及相关特征并掌握开发潜在能力的方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33bf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是政法与经济管理系的综合素质课程,名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学时为15学时,学分为1学分。
该课程适用于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在第1学期(一年级)。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第一章为职业生涯规划概述,旨在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该章节分为两节,第一节为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介绍了大学研究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为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介绍了职业选择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内容。
第二章为自我探索,旨在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该章节分为两节,第一节为自我探索与职业发展,介绍了自我探索的维度与方法;第二节为职业性格探索,介绍了职业性格测评的概述。
在教学中,我们将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教学重点】:1.使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自我认知和分析,了解职业倾向和性格类型;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3.制作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写作。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2.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写作。
第三节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一、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要素二、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步骤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要素;2.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36d6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a.png)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发展。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研究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目标,了解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职业发展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职业资格认证的目的和意义;3. 学会设置职业目标和规划个人发展路径;4. 掌握提升职业能力和技巧的方法;5. 学会解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原则;2. 职业资格认证的定义和重要性;3. 设定职业目标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的方法;4. 提升职业能力和技巧的途径;5. 解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职业资格认证的目的和意义等;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并共同解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参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资格认证知识的掌握程度;2. 个人报告:学生撰写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报告,评估其职业规划能力;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度;4. 实践操作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实际参与的情况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2.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案例资料;3. 电子资源:提供相关的电子资料和在线研究平台。
七、参考书目1. 张三.(2018).《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北京:人民出版社.2. 李四.(2019).《职业资格认证指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9adc62dd36a32d7375816d.png)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代码:130301一:课程基本情况(一)学分: 1 学时: 18 (二)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三)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四)适用对象:大一本科学生(五)先修课程:无(六)教材与参考文献:教材:于桂贤,张丽楠,徐轶凡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9(7)第1版参考文献:1.候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 2.吴亚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0) 3.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 4.曲振涛.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光明日报,2000年12月01日 5.阎观潮,张玉波.职场起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3) 6.中华英才网. /blog/wangxingquan7.高桥,王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上、下).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7)8.杨萃先,颜培程等.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北京:群言出版社,2019(9)9.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6)10.周其洪.扬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6)11.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2) 12.任占忠.爱拼才会赢.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13.《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大学生创业手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9) 14.张文勇,马树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8) 15.赵玮,金国兴,牛定柱.生涯规划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8) 16. 中国教育报,2019年8月至10月17. 王友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舞动职场扬帆远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3)18.柳建营,许德宽.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1)19.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0.半岛网 /showthread.asp 21.中国九型人格学院/ 22.黑龙江省教育厅网/ 23.朗途职业规划在线测评.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24.金正昆著.职场礼仪.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类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旨在为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公共必修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3a22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0.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纲及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1 个人发展的需要2.2 职业选择的策略2.3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三、自我认知与职业定位3.1 性格特点与职业选择3.2 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3.3 职业技能与职业要求3.4 职业定位与目标设定四、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与方法4.1 职业探索与信息收集4.2 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4.3 职业规划的实施与调整4.4 职业规划的评估与反思五、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发展5.1 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5.2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5.3 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5.4 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六、职业搜索与信息获取6.1 职业信息的重要性6.2 职业信息的来源与分类6.3 职业搜索的策略与技巧6.4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职业信息搜集七、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7.1 长期与短期职业目标的设定7.2 职业目标的SMART原则7.3 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与调整7.4 目标实现的心理素质培养八、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8.1 简历制作与优化8.3 面试礼仪与沟通技巧8.4 模拟面试与反馈九、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9.1 创业观念与创业精神9.3 创业资源与创业团队建设9.4 创业实践与风险管理十、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10.1 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10.3 终身学习与职业成长10.4 职业生涯规划的跟进与调整十一、职场法律知识与个人权益保护11.1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劳动者权益11.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11.3 劳动争议的解决与维权途径11.4 职场中的性别平等与反歧视十二、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12.1 职场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12.2 跨文化沟通的理解与应对12.3 职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2.4 职场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十三、职场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13.1 职场压力的识别与应对13.2 职业倦怠的预防与调适13.3 情绪管理与心理素质提升13.4 职场中的自我激励与成长十四、职业规划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4.1 职业规划实践的步骤与方法14.2 职业规划案例的分析与讨论14.3 职业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十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准备15.1 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变迁15.2 未来职场技能的需求与培养15.3 个人品牌建设与职业影响力15.4 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全面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2816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8.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24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编著,202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面向全校各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己不言而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面向全院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也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本课程首先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随后讲解自我分析与职业世界探索及职业匹配,以便大学生基于对自己和职业的认识开展职业决策并编制行动计划,接着引导大学生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正,最后引导大学生以学业管理为出发点,提升自身能力,补足短板并学会职场适应和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解决职业生涯困惑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积极主动探索环境,培养生涯决策能力,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为收获理想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或"1”。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学习方法建议1.理论+实践进行学习,既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通过实践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获得书本外的见识和经验。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寻找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进入深入学习;3.加深学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了解。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c9024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png)
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客观描述“我的过去”
引导学生就“我的过去”主题以接受的心态进行客观描述,并预设思考问题。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面积极评价。
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1)引导我们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正确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正确认识自我,确定合适的职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要正确认识自我,就必须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考虑自身的“长”和“短”,并且使自己的“长”和职业兴趣有效结合。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激励我们追寻职业理想。
学生活动在线上讨论区完成
知识巩固
板书
设计
作业
布置
1.“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允许我干什么?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中国梦的内涵?
教学反思:1.通过这节课的导入学生能对这门课程激发起兴趣。
1.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知道为什么学习《职业生涯与规划》这门课程,怎么学好这门课程。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以及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学会制订发展目标,这也是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2.认真欣赏动漫或PPT,提高观察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理解规划职业生涯对自己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2.理论结合实际
课型
新授课
(线上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课堂要求
二、导入
案例:四条毛毛虫的故事
(4)从中职生的角度,了解怎样打好基础,怎样珍惜时间为自己添加未来的筹码,去争取美好未来。
2.这门课程讲什么(介绍此课程主要内容和结构组成)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ba417dedaef5ef7ba0d3ca1.png)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1【学分】 1【总学时】 20学时。
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导论,10学时;专业认知,3学时;职业认知:3学时;团体训练:2学时;职业探索实践:2学时。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课程基础】无【适用专业】本课程大纲适用国防生以外的所有本科专业【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工具与方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认知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当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课程简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自我分析、小组讨论、职业探索等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导论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认知、自我资源盘点、决策与行动和自我生涯发展;专业认知主要讲授专业发展概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情况;职业认知主要讲授职业概况、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历程;团体训练通过适应性训练辅导,实现学生由高中角色到大学角色的顺利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职业探索实践通过学生对职业的实践调查,深化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代码:130301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学分: 1 学时: 18
(二)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三)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四)适用对象:大一本科学生
(五)先修课程:无
(六)教材与参考文献:
教材:
于桂贤,张丽楠,徐轶凡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7)第1版
参考文献:
1.候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吴亚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3.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4.曲振涛.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 光明日报,2000年12月01日
5.阎观潮,张玉波.职场起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6.中华英才网. /wangxingquan
7.高桥,王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上、下).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7)
8.杨萃先,颜培程等.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9)9.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10.周其洪.扬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6)
11.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12.任占忠.爱拼才会赢.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13.《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大学生创业手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9) 14.张文勇,马树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15.赵玮,金国兴,牛定柱.生涯规划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16.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至10月
17. 王友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舞动职场扬帆远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3)
18.柳建营,许德宽.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
19.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20.半岛网
21.中国九型人格学院
22.黑龙江省教育厅网.cn/
23.朗途职业规划在线测评.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
24.金正昆著.职场礼仪.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类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旨在为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
通过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涯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阶段作为公共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该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
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详细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等,并能够据此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教学模式
1.该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2.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建议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建议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时分配、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
(二)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
第一章:大学生的大学规划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的起源和基本职能,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2.掌握专业学习与规划的基本内容,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
3.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做好大学阶段的自我发展与规划,科学树立自我品牌,重视品牌效应对求职择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
1.了解大学:大学的起源,大学职能,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2.大学阶段的发展与规划:专业与专业学习,树立科学学习理念,合理规划与品牌树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教学目标:
1.明确自我认知的意义,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
2.了解自我认知的各种理论观点,结合测试全面了解自我。
3.合理进行自我职业倾向定位,为职业生涯决策做准备。
教学内容:
1.自我认知的概述:自我认知意义,自我认知的方法;
2.自我认知的基本内容:自我人格认知,自我兴趣认知,自我能力认知,自我价值观认知;
3.自我职业倾向定位:自我人格与职业倾向定位,自我兴趣与职业倾向定位,自我能力与职业倾向定位,自我价值观与职业倾向定位;
4.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职业测评、案例分析。
第三章:大学生的职业决策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职业与职业决策。
2. 掌握职业规划的概念、特征、意义、原则。
3.熟练掌握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撰写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教学内容:
1.职业与职业决策:职业概述,职业决策的概述,职业决策的步骤与方法;
2.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特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出现的误区;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实习见习。
四、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开卷考试
3.成绩评定:课程总评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考评成绩(40% 包含出勤、课堂表现)
大纲制定人:张丽楠
大纲审定人:刘跃成
就业指导教育教研室
2009 年8 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