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艾青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笳笛
第一段中,诗人描绘了哪些意象?
沙漠风
塞外吹来的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 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从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大 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山坡、河岸、颓垣、荒冢:
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行人
孤单的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 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
驴子
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 的痛苦的重压,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背锅的修 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道路 修长而又寂寞
第一段
分析:本段是对北方冬景的描绘。诗人选取的都 是灰暗的意象,无论是“暗淡的灰黄”的沙漠风, 还是“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无论是 “孤单的行人”,还是“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 朵的畜生”,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 冬季的严寒、肃杀相互映衬,成为当时中国现实 的真实反映和象征。写北方寒冷、萧条的景色是 为了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哀。
悲哀
逃亡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 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 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
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
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
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 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
ຫໍສະໝຸດ Baidu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
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 患”,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 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 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 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 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艾青
基础知识
颓垣(tuíyuán) 荒冢(zhǒng) 脸颊(jiá) 车辙(zhé) 无垠(yín) 笳笛(jiā dí) (茄子 qie 第二声) 骸骨(hái) 塞外(sài)(“塞”另读①sāi,如:塞车、
木塞、瓶塞;②sè,如:塞音、敷衍塞责)
基础知识
畜生(chù)(“畜”另读xù,如:畜牧、畜 产)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 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 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 死亡89万。
第三段是对前面两段的总结和概括
从空间上看北方的灾难与不幸是“万里”的,是 “广大”的;
从时间上看北方的贫穷与饥饿是久经年代的。 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
载负(zài)(“载”另读zǎi,如:一年半载、 转载、刊载、记载。注意:我们常用的 “下载” 也是第四声。)
瘠(ji 第二声) 贫瘠
词义 颓垣:坍塌的城墙。 荒冢:荒凉的坟墓。
颓垣:坍塌 的城墙。
断瓦残垣
荒冢:荒凉 的坟墓。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爱的原因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关键词:信念
艾青的诗往往以意象取胜,而不是由 作者在诗中直抒胸臆,这就避免了抗日宣 传诗流于口号的倾向。
本诗在本质上是要表现作者对日本帝 国主义的痛恨、对自己民族的爱以及对饱 受战争之苦的北方人民的无限同情,但在 字面上,很少让读者直接读到表达这种感 情的词句,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暗示 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分析,使诗更加 耐人寻味。
中的北方,其实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 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 史的命运。
关键词:悲哀
第四段:转折
诗人对这样“悲哀”的北国有着怎样 的情感呢?
关键词:热爱
诗人反复强调: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如何表现爱?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 诅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 敬
选取典型景物作为意象,既是实写,又是象征。
第二段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滋润生命的流泉
雁群: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
南方
第二段,诗人在第一节灰暗的意象、悲凉的景象和 苍凉的感情之上又进一步累加:干枯的小河、枯 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和惶乱的雁群,作者强调 的是“不安”,是“悲苦”,是“逃亡”,色调 灰色而阴郁,给人悲哀的感受。
艾青不仅控诉罪恶、暴露黑暗,而且 热爱光明,向往幸福。他的诗让读者宣泄 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但并不让人消沉、绝 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 读着他的诗,你会流泪,但还没读完,你 就会抹去眼泪,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自我的 也是民族的自由与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