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共17张PPT)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共17张PPT)
Fra bibliotek秧马优点:
节省体力, 加快速度。
宋代五大名窑 定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官窑
哥窑鱼耳瓷炉
定窑童子诵经壶
哥窑弦纹瓶
官窑花瓣式洗
定窑孩儿枕
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钧窑悬胆瓶
北宋时期出现了一个至今闻名的 瓷都,你知道它在哪里吗?
缠枝牡丹纹梅瓶 青影观音坐像
《清明上河图》
北宋交子
南宋纸币
(四)海外贸易兴盛 1、原因:
南宋,”会子““关子” 。
(四) 1、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 海 外 2、市舶司的出现;
贸 易 3、海外贸易范围广
本课小结
经济重心的南移
农业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宋代经济的发展为宋代人民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使得宋代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占城稻 水稻逐渐跃居粮
食产量首位
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一) 原1、因新:生式产农工具具:、秧耕马作技术的,改进 农 业 2、引农进田新水品利种的:发占展城稻 ,
1.采矿业:煤(石炭) 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二) 2.冶炼业:铁、铜 冶炼达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手工业 3.制瓷业: 瓷器 畅销世界。
(三) 商业
1原、因城:镇农的业出和现手,工城业市的的进繁步荣; 2、纸币的出现:北宋,四川“交子”。
第十二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 较强影响的地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一、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魏晋南北朝
宋朝
2、区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3、原因: ①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PPT优选课件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PPT优选课件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2020/10/18
1
一、经济移重心南移
1、什么是经济重心?古代经济重心地区最早在哪里?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三国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2)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
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3)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表现:南方人口 大量增加,超过北方的两倍;“苏湖熟,天下足”。)
明了什么?
2020/10/18
11
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 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 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 通流。
——吴泳:《鹤林集》
2020/10/18
12
交子
北宋交子 2020/10/18
金朝纸币
南宋纸币 13
2、海外贸易的兴盛
(1)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宋和中亚的陆路往来中断;
2020/10/18
7
哥窑瓷器
2020/10/18
8
钧窑瓷器
2020/10/18
9
定窑白瓷
2020/10/18
10
三、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1、宋代商业的繁荣 (1)城镇的兴起 (2)宋代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广告 意识
(3)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想一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
里?名称是什么?纸币的出现和使用说
指南针的应用和造船技术的提高;政府
的鼓励政策
(2)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蕃客”、
“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
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如泉州);“市
舶司”的设置;外贸范围广
2020/10/18
14
泉州出土的海船
2020/10/18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思考题212
2020年10月2日
泉州海运
返回
13
2020年10月2日
14
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返回
2020年10月2日
15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 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 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 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南移的参考资17 料
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西晋末年,是北 方强盛时代,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 中下游流域。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到 东晋政权南渡,有一次大规模的持续的人 口南迁运动,为第二阶段南方经济的迅速 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因素。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 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 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020年10月2日
3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条件: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2020年10月2日
4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 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茶 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孩儿枕
返回
9
三、商业的发展
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PPT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PPT教学课件

(2)影响:
大20量20/12的/12 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风俗习惯、民族融合8
请思考:
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 什么区别?
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 农业生产迫使的;而现代人口的南迁是城市化 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 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劳力流向 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
2020/12/12
7
(3)影响(人口南迁)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唐朝 北宋
19.8% 43.2% 62.9%
80.2% 56.8% 37.1%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 么历史现象?有何历史影响?
(1)说明了中国南方人口在北宋时期超过了北方人口。
白居易
请思考: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
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
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
2020/12/12
2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
1、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最主要的原因 2、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 3、本身的巨大潜力 4、劳动人民共同开发
5、气候变冷
(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
过程 (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3)南宋以后,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
济重心 2020/12/12
3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主要表现:
(1)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 南移。 (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 北方。 (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 的地位 。
2020/12/12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展南 方 经 人口南迁 济 发
北 方 战 乱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纸币较金属货币的优越性主要有:
①印刷纸币的成本较之铸造金属要低; ② 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流失,可 以节约贵金属货币; ③便于携带,降低了运送货币的成本与风险。 总之,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更有利于商 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 当然纸币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易损坏、易 伪造等。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
业繁荣的史实, 2.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 成于南宋。 3.分析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 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重难点: 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移 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
拓展延伸:
动脑筋
1.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 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 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 明什么?(课本58页“动脑筋”)
动脑筋
2.结合课本59页绿色小字部分的材 料,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 币? 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3、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在中国古二代、,全衡量国一卷个之非选择题
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 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 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 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 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 发达。
中国地域以淮河—秦岭一线 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经济重心南移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4、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国 古代经 济重心 南移(共 19张PP T)

高二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PPT教学课件

高二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PPT教学课件

耕获图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南宋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宋朝织机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宋代的手工业——造船业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
பைடு நூலகம்
清明上河图局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南移不仅是长时期的历史过程,
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4、对南方环境的影响。
想一想,经济重心的南移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宋代经济成就
农业
手工业
海外贸易
(1)水稻种
表 植跃居粮食 现 产量的首位
(2)桑蚕业 重心转移到 南方
中 苏湖地区 心 “苏湖熟,
天下足”
(1)丝织业:官 办作坊与独立的 “机户”(2)棉 花种植扩张至江南 (3)新的制瓷中 心(4)造船技术 世界领先
(1)重要外贸港口的 出现(2)设立市舶司 (3)番坊与番市(4) 外贸范围广:泉州为 起点,通往日本、高 丽、东南亚、印度、 波斯、阿拉伯;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金朝
南 宋 南北之比
人 数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税 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 81:19
“江淮赋税,国用根本” ——杜牧《樊川文集》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范祖禹《宋史》
“国家根本,全赖于东南” ——黄公度《知稼翁集》

2020高考冲刺复习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共16张PPT)

2020高考冲刺复习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共16张PPT)
二轮复习历史课件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复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通过知识的学习,培植浓厚的家国情怀,辉煌灿烂的华夏 文明传承了无数的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与实践,皆是我们后 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2.备考策略:经济重心南移,也伴随着政治、文化的南移
考题讲练
(2020深圳一模,27)明末以降,随着运河
沿岸经济的发展,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所用的
纸、笔、颜料多来自南方,内容也常见南方
元素,比如《采茶妇》。山东聊城、江苏扬
州,浙江余姚等地也是类似的年画产区。这
反映了
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资本主义萌芽扩展到北方 C.交通带动了经济重心转移
D
D.商旅往来促进了文化交流
第一次 人口南迁
两晋之际
江南开始 超过北方
中唐以后
经济重心开始发 生变化
三国东晋南朝
第三次 人口迁移
南方经济 重心地位 的确立
两宋之际
南宋
经济格局(农耕经济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经济重心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知识整合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特征 (1)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2)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影响 (1)对海外贸易的影响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堂小结
一 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概念 二 区域经济的划分和影响因素 三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参考课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参考课件

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
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
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
汴河景色的。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

4、表
农业:水稻、棉花、茶树 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

商业:城市、纸币商标广告40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
农业发展 南 方 经 济 商业繁荣 发 展
手工业进步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36
南宋都城临安
临安商肆遍及全城,“自和宁 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 者”(《梦粱录》),这正是御街 的景象。这里属于中心综合商业区, 其中有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银 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 还有“瓦子”多处,其中包括了茶 楼、酒店、演杂技的场所。临安官 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 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 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手工 业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 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 带。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 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
罗盘针
26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 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②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 币、商标、广告。

【冲刺备考】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共35张PPT)

【冲刺备考】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共35张PPT)
⑥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苏轼说:“吴、蜀有可耕之地人,而无其地。”当时东南地区平原地带已“野 无闲田,桑无隙地。”于是将目光投向不宜开垦的山地与湖滩,开始了大规模 以围垦江、湖为主的造田运动。┅┅太湖流域在宋前无大灾,围湖造田后, “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 入明以来大量江西移民进入湖广,有所谓“江西填湖广”之说,┅┅清乾隆年 间湖北江汉两岸,“百姓生齿日繁,圩垸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 庐。”┅┅清代洞庭湖区水灾也与日俱增,1644至1820年,湖北共发生各种自 然灾害129次,其中水灾83次,占64.3%。湖南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次,其 中水灾60次,占65.2%。
根据材料中两图的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答: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 向运河沿岸地区和沿海发展。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根据材料中两图的对比,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对交通贸易的影响。
④对海外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 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 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 (2014·重庆文综·T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 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 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关于加强对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邹逸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高考模拟演练:
1.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 (单位:座)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唐代版图的不断扩大 C.中央集权的不断完善
B.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D.北方战乱人口的减少
B
★高考模拟演练:
2.唐代、宋代诗人分布示意图如下:
唐代诗人分布图
据此表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A.科举制的影响不断扩大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4)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北宋末年靖康之变 (1127),金兵南下攻克开封,北方战乱,北方 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时首都 南迁临安(杭州),南宋朝廷重视江南的发展,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即形成“苏湖熟,天下足” 的局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5)经济重心地位巩固:元明清时期,政治中 心北移大都、北京,元代兴修大运河,南粮北运, 把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联在一起。明代在江 南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苏杭地区首先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表明南方的经济重心地 位得到巩固。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2)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 工具和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劳动力和技术) (3)南方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如兴修水利, 劝课农桑,加快了南方的开发;(政府政策)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环境)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高考模拟演练: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
隋朝大运河
元朝大运河
隋朝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 年)开凿通济渠,直
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
通涿郡,连同公元 584 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运河系统。元朝运河开凿的重
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三十年(1293 年)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
(1)在国家分裂战乱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突出,如永 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 (2)北方劳动人民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代表当时 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江南经济开发的根本原因。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东晋建康、南宋临安)有力地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

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小结)
宋代诗人分布图
B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增强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高考模拟演练:
3.南北方人口对比表(单位:万人)
区域 北方
时间
公元742年 3000 公元1080年 1000
由此表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A.唐代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C.宋代局部统一疆域缩小
南方
2000Βιβλιοθήκη 2500BB.区域经济状况的差异性 D.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经济重心南移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2经.备济考不策断二略发、:展全南,国宋随卷完之成之政经治非济、选重文择心化题南中移心,也江有南南
移的趋势。
★概念解读: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 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 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二代、,全衡量国一卷个之非选择题
(1)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民族关系), 使我国人口布局趋于合理(人口分布)。 (2)江南经济的开发,促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南北经济联 系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农业重心的南移推动手工业、城市商业重心的南移,同 时也推动了文化重心(人才教育)的南移。 (4)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汉唐北方陆 上丝绸之路为主演变为宋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交通、 贸易)。 (5)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 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经济重心南移开始:隋唐时期,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大运河开通南粮 北运,可见北方地区尽仰江南经济。唐中期北方 经历安史之乱(755--763),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先 进的工具和技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
身。
——据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高考模拟演练:
观点: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差异性 论述:魏晋以来江南经济得到初步的开发,而隋朝时由 于关心地区人口的过度增长以及生态环境恶化,首都长 安依赖江南的稻米,为了解决南粮北运和巩固统治的需 要,故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通余杭。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元代政治重心北移大都(北京),为了解决大都 的南粮北运问题,故元朝大运河东移,南北相对平直, 缩短了南北距离。 由此可知: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政治重心北移,导致了 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很大的差异性。(此题具有 开放性,答案具有多样性)
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 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 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 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 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 发达。
中国地域以淮河—秦岭一线 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
★考点知识梳理: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江南经 济开发的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江南蛮荒之地:先秦、秦汉时期, 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我国经济重 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关中地区,该地土壤肥 沃,有先进的水利工程和生产技术,而南 方则是:“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 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窥赢蛤,食物 常足。故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可见,当时 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落后,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江南初步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 方长期战乱,特别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311),致使大批北方农民南迁江南,带去了 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并与南方越族杂居,共同开 发了江南地区。南朝时期,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开垦了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条件。同时北魏孝文帝 改革,黄河流域经济恢复,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南北经济联系加强,为隋唐国家统一奠定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