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项目二三期工程基岩载荷试验方案
荷载试验方案范文

荷载试验方案范文一、试验目的:荷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结构或装置的承载能力,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2.检测结构或装置在设计荷载范围内的变形和应力;3.验证结构或装置在正常使用和突发荷载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提供供后续设计、改进和优化的数据和经验。
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应是真实的或代表性的结构或装置,例如建筑物、桥梁、机械设备等。
试验对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三、试验方法:四、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包括试验荷载、试验环境、试验仪器等。
试验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根据试验目的进行适当调整。
试验环境应符合试验对象的实际使用环境,并考虑可能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
试验仪器应根据试验对象的特点和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监测系统。
五、试验过程:试验过程包括试前准备、试验操作和试后分析等环节。
试前准备包括试验计划编制、试验场地准备、试验设备调试和试验安全措施等。
试验操作包括荷载施加、变形、应力和振动等的测量和记录。
试后分析包括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六、试验结果评价:试验结果评价是判断试验对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的重要依据。
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通过试验结果的直观感受和经验判断进行的,可以为后续设计和改进提供经验参考。
定量评价是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进行的,可以提供更具体和科学的评价依据。
在制定荷载试验方案时,还需考虑试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因素,并遵守相关的试验规范和标准。
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和准确的试验操作,可以为结构和装置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验证依据,从而提高其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
艾博龙园住宅小区二期工程223楼施工试验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2.1相关单位 (2)2.2建筑设计概况 (2)3、设计要求 (3)3.1结构简况 (3)3.2保温概况 (4)3.3防水概况 (4)3.4装修概况 (4)3.5回填土 (4)4、预控计划 (5)4.1有见证试验工作 (5)4.2混凝土部分 (5)4.3钢筋部分 (9)4.4防水部分 (11)4.5烧结砖部分 (11)4.6回填土部分 (12)4.7水泥试验部分 (12)4.8门窗的三性试验部分 (13)5、试验程序 (14)5.1混凝土试验程序: (14)5.2钢筋连接试验程序: (14)5.3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原材试验程序: (14)5.4回填土灰试验程序: (14)6、试验取样方法 (14)6.1混凝土的取样 (14)6.2水泥砂浆的取样 (16)6.3钢筋原材的取样 (18)6.4机械连接接头的取样 (18)6.5防水材料的取样 (19)6.6烧结砖的取样 (20)6.7回填土的取样 (21)6.8水泥的取样 (21)6.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 (22)6.10门窗的三性试验的取样 (24)7、试验管理保证体系 (24)8. 建立现场试验台账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24)8.1项目试验员职责 (25)8.2项目试验管理 (25)9. 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26)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相关单位工程名称:艾博龙园住宅小区二期工程2#楼工程地点: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西龙王庙村建设单位:呼和浩特市艾博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内蒙古昭华建筑有限公司第二项目部设计单位:内蒙古华森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内蒙古清圆监理工程有限公司2.2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地上18层,地下1层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建筑总高度为54.6m,标准层层高为2.9m,总建筑面积为17658.3m2。
建筑物的内隔墙采用200/250/30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为非粘土、页岩陶粒混凝土;卫生间隔墙为90厚陶粒混凝土实心砌块。
超高层施工方案

超高层施工方案第1篇超高层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在各地迅速崛起,不仅成为城市地标,同时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方案针对某超高层建筑项目,结合项目特点及法律法规,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某超高层建筑项目2. 项目地点:某市区3.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高度约XX米,地下X层,地上XX层。
4. 建筑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5. 施工工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之日止。
三、施工部署1. 施工单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2. 施工组织:成立项目施工指挥部,负责项目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3.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配置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
4. 施工设备:选用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工艺1. 地基与基础工程(1)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确保桩基质量。
(2)采用深层搅拌桩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3)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水、排水,确保基础施工安全。
2. 主体结构工程(1)采用爬模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2)核心筒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确保结构安全。
(3)楼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板,减少楼板裂缝。
3. 装修工程(1)室内装修采用环保材料,确保室内环境质量。
(2)外墙装修采用石材、玻璃幕墙,提升建筑美观度。
4. 安装工程(1)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安装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2)采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
五、质量与安全1. 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2)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加强过程控制。
(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2.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方案

天府汇中心项目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方案(方案编号:HRGC-FA-008)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汇日国际广场项目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可修编-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3三、抽检比例及选点原则4四、载荷试验总体部署4五、浅层平板载荷试验5六、岩基载荷试验6七、现场试验要求7八、现场管理机构及责任8九、报告编写9十、附图001载荷试验点位置图9- -可修编-汇日国际广场项目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汇日国际广场项目建设单位:汇日星河房地产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设计单位:中铁二局集团勘测XX公司监理单位:宏达工程顾问汇日星河房地产拟建市汇日国际广场项目,该工程基底持力层为中风化或强风化基岩,根据设计说明,强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0kPa,中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0kPa。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拟对该项目中风化或强风化基岩进行承载力检测,检测方法针对强风化基岩拟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针对中风化基岩拟采用岩基载荷试验。
二、编制依据(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实际情况(2)、国家和市现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 -可修编-(3)、本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三、抽检比例及选点原则检测点数量的确定:根据现场情况会同各单位确定。
检测点选点原则为:3.1一般情况下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均匀布置检测点;3.2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较差地段布置检测点;3.3应在基础荷载较大或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检测点;3.4本项目强风化岩3个载荷检测点、中风化岩12个载荷检测点3.5强风化岩及中风化岩地基载荷试验点详见附图001四、载荷试验总体部署4.1本项目强风化岩3个载荷检测点,编号为A、B、C。
中风化岩12个载荷检测点,编号为1-12。
4.2采用两台设备进行检测,第一台设检测设备施工顺序为1→2→3→4→5→6→12。
建筑荷载试验方案

建筑荷载试验方案建筑荷载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对建筑荷载进行真实模拟,以验证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为后续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数据支持。
二、试验对象:选择一种典型的建筑结构作为试验对象,包括结构的主体部分、支承结构以及相关的附属设备。
三、试验内容:1. 安装监测设备:根据试验对象的特点和试验目的,合理选择应力应变传感器、位移测量仪、压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调试。
2. 荷载模拟:根据设计荷载,通过模拟荷载施加在试验对象上,包括静载、动载、温度荷载等,确保试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荷载加速度:在模拟荷载施加过程中,逐步增加荷载的大小,直至达到设计荷载要求或发生试验对象的破坏。
4. 数据记录和监测:试验过程中,要实时监测各个监测点的数据,并进行数据记录和保存,包括荷载变化、位移变化、应力应变等数据。
5.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对试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列出结论和建议。
四、试验过程:1. 前期准备:在试验开始前,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试验对象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2. 试验方案制定:根据试验对象的特点、试验要求和设计荷载,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过程、试验荷载、监测点的设置和数据记录等。
3. 试验设备调试:在试验开始前,对监测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并确保其工作正常可靠。
4. 荷载施加:根据试验方案,逐步施加模拟荷载,记录荷载施加过程中的数据变化,并及时调整荷载大小。
5.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分析,并撰写试验报告。
五、安全措施: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试验设备和器材:1.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结构受到的荷载压力大小。
2. 应力应变传感器:用于监测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包括拉应变、剪应变等。
3. 位移测量仪:用于监测结构的位移变化,包括线性位移和旋转位移。
4. 数据记录仪:用于实时记录和保存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桥梁工程静载荷试验方案(2篇)

第1篇一、前言桥梁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的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我国规定在桥梁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静载荷试验。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静载荷试验方案,为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试验目的1. 验证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梁在设计荷载下安全、可靠;2. 评估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能,为桥梁的后续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3. 检验桥梁施工质量,确保桥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三、试验内容1. 桥梁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和施工质量检查;2. 桥梁结构的静力荷载试验,包括单点加载和多点加载试验;3. 桥梁结构的应力、应变、挠度等参数的测试;4. 桥梁结构的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四、试验方法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加载装置、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测试软件等。
2. 试验步骤:(1)试验准备:确定试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对桥梁结构进行初步检查。
(2)加载方案:根据桥梁结构的设计荷载,确定试验加载等级和加载方式。
(3)加载过程:按照加载方案,对桥梁结构进行静力加载。
加载过程中,密切观察桥梁结构的变形、裂缝等异常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4)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桥梁结构的应力、应变、挠度等参数,利用测试软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5)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评估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整体性能和施工质量。
五、试验安全措施1. 试验前,对试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试验人员掌握试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试验现场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试验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试验设备、试验人员和桥梁结构的安全。
4. 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桥梁结构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加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六、试验报告1.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等内容。
2. 试验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桥东区超高层施工方案

桥东区超高层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桥东区超高层建筑项目提供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
桥东区超高层建筑是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将成为该地区的城市地标。
本文档将涵盖项目概述、施工计划、施工措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概述桥东区超高层建筑位于桥东区中心,预计总楼层数为80层,高度约为400米。
该建筑设计优雅,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内部包括商务办公室、住宅和酒店等功能。
项目总投资约为20亿元,预计施工周期为3年。
3.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将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以下是桥东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计划:•第一年:–项目准备阶段,包括土地准备和资金筹集。
–建筑设计阶段,与设计团队合作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招标阶段,选择适合的施工承包商和供应商。
•第二年:–土建施工阶段,包括地基处理、桩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
–安装施工阶段,包括电气、水暖、通风和空调等系统的安装。
•第三年:–室内装修阶段,包括墙壁、地板、天花板和家具等的安装。
–竣工验收阶段,完成所有工程的验收、整改和交付。
4. 施工措施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安全,桥东区超高层施工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专门的施工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和安全专家等。
•使用先进的建筑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作流程,确保各个施工阶段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加强供应链管理,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和质量。
•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材料检验、工序质量把控和最终产品验收等。
•加强安全管理,实施严格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5.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桥东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一步,以下是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和安全巡查等。
•严格执行现场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巡查,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地基承载力试验

地基承载力检测一、地基土载荷实验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 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①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②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③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④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5)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①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②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③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
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
其操作重点:(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某超高层项目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某超高层项目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超高层项目位于市中心地区,总高度达到300米以上,包含地下室及地上多层,主要用途为商业办公和住宅。
为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设计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施工,需要编制超高层项目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二、项目目标1.确保施工过程及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3.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信息,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支持。
三、组织及管理1.配备专业测量团队,由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测量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各个测量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加强与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确保测量工作能与其他施工工序无缝对接。
四、测量设备及技术1.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如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GPS定位、激光测距等,提高测量效率。
3.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快速生成测量结果,并与其他工序的数据进行集成。
五、测量任务及措施1.地基与基础的测量:包括地表探查、基坑开挖和垂直度测量等,确保地基与基础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结构的测量:包括结构布点、立柱形状和尺寸的监测等,确保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3.平面与高程的测量:包括楼层分层和楼板高程的测量,确保各楼层的平面布局和高程的准确性。
4.立面和幕墙的测量:包括立面尺寸和平面形状的测量,确保立面和幕墙施工的准确性。
5.室内空间的测量:包括房间尺寸、门窗位置和高度测量等,确保室内空间的准确性和功能性。
六、测量质量控制1.采用双重备份方式,对重要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配备测量数据质量评估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引入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验证,确保测量质量的可靠性。
七、沟通与协调1.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进行紧密合作,及时反馈测量结果和信息,提供支持和救济。
石家庄某高层住宅楼工程试验方案

石家庄某高层住宅楼工程试验方案1:1. 引言本试验方案旨在对石家庄某高层住宅楼工程进行全面的试验,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详细描述试验的目的、内容、方法、设备、流程、数据记录和分析等相关细节。
2.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石家庄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在正常使用工况下的结构性能,检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提供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3. 试验内容3.1 结构荷载试验:对住宅楼各楼层按照设计负荷进行逐层的加载试验,记录变形和裂缝情况。
3.2 材料试验: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抗压、抗拉、抗弯等试验,评估其性能和质量。
3.3 防水试验:对屋面、地下室、浴室等部位进行水密性试验,检验防水层的效果。
3.4 安全设施试验:对消防设施、电梯、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进行功能性试验。
3.5 其他试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其他相关试验。
4. 方法4.1 结构荷载试验:采用逐层加载的方法,每层加载后观察和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
4.2 材料试验: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并送实验室进行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4.3 防水试验:采用水压法进行试验,记录渗水情况。
4.4 安全设施试验: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功能性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5. 设备和工具5.1 结构荷载试验:起重机、测量仪器、变形测量设备等。
5.2 材料试验:抗拉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显微镜等。
5.3 防水试验:水压试验仪、水源设备、监控仪器等。
5.4 安全设施试验:相关设备和工具。
6. 试验流程6.1 结构荷载试验流程:详细描述每个楼层的加载顺序和加载参数。
6.2 材料试验流程:详细描述每种材料的试验方法和试样制备。
6.3 防水试验流程:详细描述试验设备的安装和试验参数的设置。
6.4 安全设施试验流程:详细描述每种设施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点。
7.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包括结构变形、材料试验结果、防水试验结果、安全设施试验结果等。
附件:1. 相关工程图纸;2. 材料试验报告;3. 结构荷载试验数据记录表;4. 安全设施试验记录表。
【精品】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超高层300米+桩基检测方案(静载3000吨+、低应变、成孔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桩基检测专项方案工程名称:温州市xxxxxxxx项目检测单位:浙江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时间:二○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检测方案编制依据 (2)第三章试验方法及设备 (3)第四章试验前准备工作 (12)第五章现场检测安排 (13)第六章检测质量保证 (14)第七章安全与文明检测 (15)第八章测试报告的组成 (15)附图:单桩静载试验示意图 (17)第一章概述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瓯江路,杨府山北面。
为了解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需对该工程的4根设计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根设计试桩进行低应变检测和声波透射法检测、4根设计试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和若干根桩进行钻芯法检测。
试验主要试桩要求见表1。
静载试验主要试桩要求表1二、岩土工程概况未提供正式地质勘察资料。
三、检测内容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2、声波透射法检测;3、低应变检测;4、成孔质量检测;5、钻芯法检测。
第二章检测方案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试桩要求;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3、《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规程》DB 33/T1127-2016。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第三章试验方法及设备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试桩概述单桩竖向静载检测用于确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极限承载力,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具体试桩情况见表1.2.桩头处理(1)对抽检桩开挖后,接桩前应凿除原桩顶部位浮浆层和软弱混凝土,凿至新鲜混凝土、粗骨料(或卵石)露出不少于50%,然后接桩至自然地面,桩头处理见图2(接桩长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2)接桩后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
楼板载荷试验方案详细

XXX工程楼板静力荷载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安全等级为XXX,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 年,荷载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 ,一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 2004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建筑结构现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到现场共同确定对二层3〜4轴交B〜C轴楼板进行静载荷载试验,试验方案如下:二、检测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 2004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 2007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01 ;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 - 2012 ;6、厂房原设计文件、加固设计文件、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三、检测设备1、PS200型便携式钢筋扫描仪;2、TST3821E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3、混凝土钻芯机;4、裂缝宽度仪;5、百分表、卷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等。
检测内容及方案(一)资料调查1、图纸资料调查:包括建筑与结构施工图、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等,了解原设计意图、要求和技术背景;2、建筑物历史调查:包括建筑物的原始施工、竣工日期,使用过程中的修缮、改造、扩建情况,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及受灾情况等;3、调查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状况(荷载历史)。
(二)结构检测内容1、混凝土抗压强度;2、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梁板截面尺寸检测;4、构件的最大挠度;5、支座处位移;6、控制截面应变;7、裂缝的出现与扩展情况;(三)承载力检测方案1、检测目的本次楼板检测鉴定的目的是,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分析软件分析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工程名称:方案编制:技术审核:方案批准:检测单位:地址:电话: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述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6 检测人员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8 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和原理9 检测仪器和设备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2 预期成果附图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要求图附图2:作业平面示意图1. 编写依据⏹技术标准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技术文件1.1 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2 该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工程概述受成都安基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对/////////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
该工程由//////设计,监理单位为////////////。
框剪结构, 3层,根据地勘资料,人工挖孔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人工挖孔墩墩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
桩基施工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
本项试验工作的目的是:确定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端土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质情况表3-1。
表3-1 拟建场区地质情况一览表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区地下水丰富,该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K+Na 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有微腐蚀性。
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详见表4-1。
表4-1 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参数5.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5.1 质量目标1、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健全和完善公司质量体系并持续有效地进行;2、本着“质量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宗旨,努力贯彻“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方便客户”的服务方针,使客户的满意率不低于95%;3、以公司的质量体系规范全员的行为,并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服务于社会;4、保证检测设备的合格率和准确率达到100%,维持试验条件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5、检验报告不出现结论性的差错,其它差错低于1%。
静载荷试验施工方案

静载荷试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静载荷试验旨在评估工程结构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试验对象包括桥梁、建筑基础等关键结构部分。
通过本次试验,预期达到以下目标:确定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评估结构的变形特性及稳定性;为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施工准备与条件组建专业试验团队,确保试验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准备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和工具,并进行检查、校准;确认试验现场安全条件,包括场地平整、交通管制等;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设备与方法选用合适的加载设备,如千斤顶、压力机等;采用静力加载方法,通过逐步增加载荷来模拟实际受力情况;利用位移计、应变计等监测设备记录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四、加载程序与步骤按照试验计划进行加载,确保加载速率和加载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加载过程中,密切关注结构变形和应力变化,确保结构安全;加载至预定载荷后,保持一段时间以观察结构稳定性;逐步卸载,并记录卸载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五、安全措施与预警试验现场设置警戒线,禁止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结构失稳、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处置措施;设置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在结构性能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警报。
六、监测与记录要求试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并记录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等数据;采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束后,整理并归档试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八、结果评估与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及分析等内容;将试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桩静载试验技术方案

1 概况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 B11-1/02 地块超高层项目二三期工程---基桩静载试验技术方案
1.1 工程概况
化龙桥片区 B11-1/02 地块超高层项目(二、三期)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 桥片区,北邻嘉宾路,南接嘉陵路,东邻嘉华大桥,西侧为重庆天地的高档住宅 区,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686420m2,地上建筑面积 533885m2,,地下建筑面积 152565m2,其中二期塔楼为超高层办公楼和酒店,二期塔楼三为办公楼和酒店, 地下均为三层,为车库及机电用房。
工作内容分工71工作内容分工抗拔以反力锚桩方式序号内容实施方式反力桩制作及准备施工单位提供反力桩施工检测单位提供现场指导场地平整施工钢梁搭设施工由施工单位实施检测单位提供钢梁搭设布置图运输钢梁及检测设备检测单位实施到现场的钢梁及检测设备下车及搬运及现场转运施工单位实施钢梁及其配套的检测装置安装施工单位实施检测单位现场指导钢梁场地的转移施工单位实施基准梁搭设施工单位现场制作并实施检测单位提供现场指导试验场地平整施工单位实施现场检测仪器搭设检测单位实施10现场检测检测单位实施施工单位保证供电和作业环境11检测仪器装置拆卸检测单位实施12试验后拆卸钢梁及吊装钢梁上车施工单位实施
4 软土场地堆在重量加大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之间的距
离,并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
4.3 现场检测试验方法
4.3.1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 分级检测方法采用对称反力桩基,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 致,试验值的确定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第 4.1.4 采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 试桩检测试验的平面布置图
超高层试验方案

..............................................................................................................2.1 施工现场试验管理制度 (1)2.2 施工现场试验人员职责范围 (1)...........................................................5.1 有见证取样试验制度 (3)5.2 有见证取样送检试验项目 (4)5.3 有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数量规定 (4)8.1 钢筋 (4)8.2 直罗纹套筒连接接头 (5)8.3 混凝土 (5)8.4 防水材料 (7)8.5 建造节能保温 (7)8.6 本工程应复试的装修物资 (8)8.7 回填土 (9)8.8 钢结构工程 (9)8.9 玻璃幕墙工程 (10)8.10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 (10).......................................................12.1 混凝土施工试验计划 (12)12.2 钢筋试验计划 (12)12.3 其他试验计划 (14)一、工程概况表表 1-1 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2 建设单位3 工程地址4 设计单位5 监督单位6 监理单位7 施工单位8 要求工期9 建设规模10 创优目标施工现场试验应由主管技术领导负责,现场应配备专业试验人员,试验人员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从事现场试验工作,试验人员应负责本工程原材料取样送试,混凝土及砂浆试块制作养护,简易土工试验工作,试验人员应随工程进度及试验计划进行试验,不得缺项、漏项,施工试验管理应纳入企业的奖罚制度,对试验报告、对资料数据涂改、伪造、随意抽撒、损毁、丢失等玩忽职守,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试验员应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当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物资进入现场后及时组织材料员、专业工长、质检人员对该批物资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构配件检验记录》并向供货单位索取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并及时向监理单位申报《物资进场报验》,负责委托各种原材料试验,提出各种配合比申请,各种原材料的取样方法、数量,必须按现行标准规范及建设部印发的〈房屋建造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执行,委托各种原材料试验,必须填写委托试验单,填写必须齐全、字迹清清晰楚、不得擅自涂改。
总部大厦38000kN方案

横琴总部大厦38000kN 单桩静载抗压试验平台地基基础施工方案
说明:
1、 本方案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
静载试验技术要求编制而成。
图中±0.000标高是假定标高,应控
制填土层顶面与桩顶面高差为870mm 。
2、 本方案中试验桩桩径为1400mm ,最大试验荷载为38000kN 。
已布
置的试验平台支墩基础面积为156m 2,已达最大值。
因试验吨位
较大,地基承载力不足,故在试验平台钢支墩基础下部做钢筋混
凝土基础板,尺寸及布置位置如左侧图一、二所示。
3、 在基础板的四角及外侧边中部设置φ48mm 钢管以监测基础板上
填土层的沉降量,具体位置如左侧图一、图二所示。
4、 承压板板厚350mm ,采用C25混凝土进行浇捣,委托单位留置两
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以便验证基础板的强度等级,确定填土和试验
时间。
5、 基础板顶部至钢支墩基础底部之间分层回填砂土或碎石土,每层铺
土厚度不大于200mm ,采用平板振动器分层夯实,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需达到200kPa 。
6。
超高层项目二三期工程基岩载荷试验方案

1、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北邻嘉宾路,南接嘉陵路,东邻嘉华大桥,西侧为重庆天地的高档住宅区。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686420m2,地上建筑面积533885m2,地下建筑面积152565m2,二期塔楼为超高层办公楼和酒店,三期塔楼为公寓式酒店,地下室均为三层,为车库及机电用房。
其中二期塔楼地上99层,落成后总高度为468米,为西部最高楼。
1.2、地质概况杂填土:松散。
粉质粘土和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多为人工堆积。
卵石:松散~密实,主要分布于北侧靠近嘉滨路附近一线区域,厚度1~12m。
泥岩、砂岩:含强风化、中等风化二个亚层。
地下水:填土内为上层滞水,卵石层中为孔隙潜水,基岩为裂隙水,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控制。
含水层与相邻嘉陵江互为补给,水量丰富。
卵石层渗透系数k=27.32m/d。
2、基岩载荷试验检测2.1、岩基载荷检测所用的仪器(1)液压千斤顶(5000kN),配套电动油泵,型号:QF320/200;(2)数显测力计(6000kN),型号:CLY-600/6000kN,编号:69501、69502、(253)。
(3)数显仪,型号:HT-1000。
(4)数码位移传感器(电子千分表),型号HY-65050F;(5)Φ300钢质刚性承压板一只。
(6)厚度为10mm~30mm、边长为250mm~400mm的钢板若干。
上述仪器仪表均在校准周期内,处于正常状态,其测量精度满足本项目的检测要求。
2.2、岩基载荷检测的基本资料根据设计文件设计微风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4900kPa。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附录H第H.0.10条规定,岩石检测荷载值可以计算。
故正常加载情况下取大于或等于21.3MPa为岩石荷载检测的终止载荷值。
2.3、岩基载荷检测试验方法及步骤2.3.1检测方法:缓慢分级加载法。
2.3.2检测步骤(1)桩底基岩载荷试验:采用岩体自身作为反力系统,在桩基持力层试验标高上平开挖平硐,施工安装、试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北邻嘉宾路,南接嘉陵路,东邻嘉华大桥,西侧为重庆天地的高档住宅区。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686420m2,地上建筑面积533885m2,地下建筑面积152565m2,二期塔楼为超高层办公楼和酒店,三期塔楼为公寓式酒店,地下室均为三层,为车库及机电用房。
其中二期塔楼地上99层,落成后总高度为468米,为西部最高楼。
1.2、地质概况杂填土:松散。
粉质粘土和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多为人工堆积。
卵石:松散~密实,主要分布于北侧靠近嘉滨路附近一线区域,厚度1~12m。
泥岩、砂岩:含强风化、中等风化二个亚层。
地下水:填土内为上层滞水,卵石层中为孔隙潜水,基岩为裂隙水,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控制。
含水层与相邻嘉陵江互为补给,水量丰富。
卵石层渗透系数k=27.32m/d。
2、基岩载荷试验检测2.1、岩基载荷检测所用的仪器(1)液压千斤顶(5000kN),配套电动油泵,型号:QF320/200;(2)数显测力计(6000kN),型号:CLY-600/6000kN,编号:69501、69502、(253)。
(3)数显仪,型号:HT-1000。
(4)数码位移传感器(电子千分表),型号HY-65050F;(5)Φ300钢质刚性承压板一只。
(6)厚度为10mm~30mm、边长为250mm~400mm的钢板若干。
上述仪器仪表均在校准周期内,处于正常状态,其测量精度满足本项目的检测要求。
2.2、岩基载荷检测的基本资料根据设计文件设计微风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4900kPa。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附录H第H.0.10条规定,岩石检测荷载值可以计算。
故正常加载情况下取大于或等于21.3MPa为岩石荷载检测的终止载荷值。
2.3、岩基载荷检测试验方法及步骤2.3.1检测方法:缓慢分级加载法。
2.3.2检测步骤(1)桩底基岩载荷试验:采用岩体自身作为反力系统,在桩基持力层试验标高上平开挖平硐,施工安装、试验装置。
找出试验坑与反力装置的中心轴线,以及安装千分表的对称垂直位置和高度一致的位置点。
再确定试验轴线平面,安装千斤顶、力传感器,并用钢质垫板锲紧。
连接千斤顶和油泵,连接千分表、力传感器和测试仪表,形成一个施力和检测位移的试验系统。
对安装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调试;安装好试验系统后,打开测试仪表,操作油泵对千斤顶加压,观察整个试验系统。
如下图所示:(2)测试系统的初始的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以进行试验。
(3)加载方式为单循环加载,荷载慢慢增加直至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沉降量测读为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隔10min读一次。
稳定标准为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视为稳定,方可加下一级荷载。
分10级进行加载荷试验检测,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每级的稳定标准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附录H第H.0.7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的技术规定。
(4)终止加载条件: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的规定执行。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2)压力加不上或是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3)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之比超过0.06;4)承压板周边的土出现明显侧向挤出,周边岩土出现明显隆起或径向裂缝持续发展;5)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 倍,荷载与沉降曲线出现明显陡降;6)在某级荷载下24 小时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7)达到委托要求即大于21.3 MPa。
(5)分级卸荷,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
卸载稳定标准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附录H第H.0.9条“每级卸载后,隔10min读数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时,即认为稳定。
”的技术规定。
卸载观察:卸载为加载的2倍,卸载后立即读数,间隔10min读一次,连续三次读数即可卸一下给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加弹量小0.01mm时,即视为稳定。
(6)计算、整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2.4、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1)对应于P_S 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
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于3 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2)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
3、检测报告(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2)地质条件描述;(3)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5)基岩荷载(P)与沉降(S)的数值与曲线;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回弹)(s)与时间(t)或时间对数(lgt)的数值与曲线。
(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7)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8)绘制的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9)承载力判定依据;4、计算书(1)检测荷载及分级①根据委托方要求施加于桩底基岩上的强度值为21.3 MPa,根据规范要求采用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则试验荷载为: F=π*r²*P=150*150*3.14*21.3=1506kN②第一级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5即为1506×1/5=301.2 kN;以后每级按荷载的1/10增加,即1506×1/10=150.6kN 。
二级加载到415.8kN、三级为602.4kN、四级为753kN、五级为903.6 kN、六级为1054.2kN、七级为1204.8kN、八级为1355.4 kN、九级为1506kN。
总分为10级加载。
(2)支座反力计算根据F1=F*1.2(保证系数)则支座反力为1807.2kN(3)抗剪切力验算根据地勘资料选择钢梁以上泥岩作为持力岩体(10m厚),取其对应泥岩的抗剪强度值为0.09 MPa。
则支座抗剪力为:F2=(300+400*2)*0.09*10000*2/1000=1980kN支座反力(F1)力为1807.2kN;因F1<F 2 抗剪切力验算满足要求(4)局部抗压强度验算支座处承受抗压强度为:P =F1/S=1807.2*1000/(300*400*2)=7.5MPa 根据地勘资料泥岩的饱和强度标准值为P饱=8.5 MPa因P<P饱局部抗压强度验算满足要求(5)钢梁验算----- 设计信息 -----钢梁钢材:Q345梁跨度(m): 4.200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3.000钢梁截面:箱形截面:B*H*T1*T2=400*850*16*16容许挠度限值[υ]: l/400 = 10.500 (mm)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荷载组合分项系数按荷载规范自动取值-----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①截面特性计算A =3.8976e-002; Xc =2.0000e-001; Yc =4.2500e-001;Ix =3.6856e-003; Iy =1.1362e-003;ix =3.0751e-001; iy =1.7074e-001;W1x=8.6721e-003; W2x=8.6721e-003;W1y=5.6809e-003; W2y=5.6809e-003;②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简支梁自重 (KN): G =1.2850e+001;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3.0596e+000;③梁上活载作用荷载编号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1 4 1800.00 2.10 0.00 0.00④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左支座反力 Rd1=6.425, 右支座反力 Rd2=6.425△活载标准值支座反力左支座反力 Rl1=900.000, 右支座反力 Rl2=900.000⑤梁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组合1:1.2恒+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443.474 886.498 1329.072 1771.196 2212.871 2654.095剪力(kN) :1267.710 1266.425 1265.140 1263.855 1262.570 1261.285 -1260.000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2212.871 1771.196 1329.072 886.498 443.474 0.000剪力(kN) :-1261.285 -1262.570 -1263.855 -1265.140 -1266.425 -1267.710△组合2:1.35恒+0.7*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11.483 622.460 932.931 1242.896 1552.355 1861.307 剪力(kN) : 890.674 889.228 887.783 886.337 884.891 883.446 -882.000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1552.355 1242.896 932.931 622.460 311.483 0.000剪力(kN) :-883.446 -884.891 -886.337 -887.783 -889.228 -890.674⑥局部稳定验算翼缘宽厚比 B/T=23.00 < 容许宽厚比 [B/T] =33.0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51.13 < 容许高厚比[H0/Tw]=66.0⑦简支梁截面强度验算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2654.096 (组合:1; 控制位置:2.100m)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291.477 < f=310.000简支梁抗弯强度验算满足。
简支梁最大作用剪力(kN):1267.710 (组合:1; 控制位置:0.000m)简支梁抗剪计算应力(N/mm2):57.455 < fv=180.000简支梁抗剪承载能力满足。
⑧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平面外长细比λy:17.571梁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2654.096 (组合:1; 控制位置:2.100m)简支梁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306.051 < f=310.000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