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动物营养学(维生素)概述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的营养
• Wagner和Flokers(1964)将维生素的研究 历史粗略分为3个阶段: • 1.用特定食物经验治愈某些疾病; 2.用动物实验诱发缺乏病; • 3.采用合成日粮发现必需营养因子。
• 第一阶段开始于许多世纪以前,人们逐 渐认识到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和佝 偻病是与日粮有关的疾病。古希腊、罗 马和阿拉伯人发现用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在16世纪和18世纪,分别发现用云杉针 (SPrucenee—dles)提取物、桔子和柠檬 可治疗坏血病。19世纪末,日本海军发 现脚气病与摄食大米有关,而用大麦代 替大米,或者增加膳食中的肉和蔬菜可 防治该病。此外,还发现用鱼肝油可治 疗佝偻病。
维生素营养状况的判定
• 生长反应、肝脏维生素A的含量、血浆维 生素A的浓度及脑脊髓液压都可反应维生 素A的营养状况。 • 肉牛血浆中低于0.2 ug/ml表示缺乏,
奶牛肝中A含量低于1 IU表示临界缺 乏, • 猪血浆中低于1 ug/ml表示缺乏,鸡每 克肝储备2~5IU 则不会缺乏。
(五)缺乏症和中毒症
• 关于维生素的名称尚有争议。有些并不符合维 生素的概念。胆碱只是暂作为B族维生素。与 其它B族维生素不同,胆碱在体内可以合成, 需要量大,发挥功能是以结构成分而不是辅酶 形式。 • 有些物质虽符合维生素的定义,但仅少数动物 需要,视这些物质为类维生素(Vitamin— like substances),主要有:肌醇、肉毒碱、对氨基 苯甲酸、黄酮类(Flavonoids)、辅酶Q、葡萄糖 耐受因子、硫辛酸、乳清酸、泛配子酸 (VB15,Pangamic)、VB17(Laetrile)、 VH3(Gerovital)、VU(Cabagin)等。
表9-1 维生素研究的历史年代
• 维生素 • • • • • • • • • • 首次分离来源 发现 分离 阐明化学结构 1931 1831 1932 1936 1939 1926 1933 1938 1948 1911 1931 1930 1936 1938 1939 1936 1935 1938 1956 1937 合成 1947 1950 1959 1938 1939 1936 1935 1939 1972 A 鱼肝油 1909 胡萝卜素 胡萝卜、棕榈油 D 鱼肝油、酵母 1918 E 小麦胚芽油 1922 K 苜蓿 1929 B1 米糠 1897 B2 鸡蛋白蛋白 1920 B6 米糠 1934 B12 肝、发酵产物 1926 烟酸 肝 1894

动物营养与饲料-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要

动物营养与饲料-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要
第5,使用维生素添加剂时要考虑畜、禽处于逆境的情况。配合饲料中含有正常条件下 需要的全部维生素。但是畜、禽处于逆境时,维生素容易缺乏,应再额外补加。如在高温、 寒冷、气候骤变、疾病、接种疫苗、整群、运输、密集饲养、小鸡2周龄前、产蛋顶峰、 断喙、强制换羽、限制给饲期等情况下;要多加维生素,一般加平衡多维,但加维生素A、 D3、K、E、C等更重要。
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现代养殖业中意义特别重要
在使用维生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1,在实际饲养中要想弄清楚确切的维生素需要量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许多 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又多混淆在一起不易判明,有时次要病症掩盖了特征性的病症。有时类 似的病症也会同时出现。因此各类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建议标准都应该视为——种参考 数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溶性维生素 肠道不断随水吸入 没有贮存 随尿排出 主要与能量传递有关 相对毒性较小
维生素的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4种〕:
VA 〔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VD 〔抗佝偻病维生素〕 VE 〔生育酚〕
VK 〔抗出血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10种〕:
VB1〔硫胺素〕、 VB2 〔核黄素〕、 VB3〔泛 酸〕 VB4〔胆碱〕 、 VB5〔尼克酸〕 、 VB6 〔吡哆素〕 VB7〔生物素〕 、 VB11〔叶酸〕、 VB12〔钴胺素〕 VC〔抗坏血酸〕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 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 2.抗应激作用 ❖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 ❖ 4.提高动物繁殖性能 ❖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 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 ❖ 7.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
❖ 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 吸收:需要脂肪存在 贮存:可贮存于体内 排泄:通过胆汁从粪中排出 生理作用:有特定的作用 毒性:过量会中毒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4、维生素K VK是萘、醌的衍生物,活性物质有两种,一种是VK1,另一种 VK2。 VK1黄色黏稠状液体,由植物合成; VK2为淡黄色结晶,由 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 耐热,易被碱、强酸和光破坏。 人工合成的是VK3、 VK4
(1)营养作用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参与凝血过程; (2)缺乏症(缺乏症多见于家禽、尤其笼养家禽) ➢凝血延长,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出血 断喙时应提前24小时补充VK3,避免出血。畜禽发生球虫病时,
一、维生素的分类 已发现早动物体内有30多种,在生产中有重要作用的有10多种,
按其溶解性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E、K
维生素
维生素C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
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他们均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不能合成,消化管 中的维生素,只有维生素K能合成,所以生产中必须单独补充脂溶性 维生素。
维生素名称 别称
VB1
硫胺素
主要营养作用
VB2 VB3 VB5 VB6 VB7 VB11
核黄素 泛酸 烟酸或维生素PP 吡哆醇等 生物素 叶酸
VB12
钴胺素
典型缺乏症 病鸡呈现“观星”状, 人的脚气病
卷爪麻痹症,劈叉姿势
猪走“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癞皮症
补充来源 禾谷籽实 青绿饲料、动物肝脏
皮炎,羽毛脱落 营养性贫血及生长减慢
缺乏可导致:上皮角化萎缩,排尿障碍,已发生结石;母畜流 产、死胎或产失明仔猪;牛易发干眼病,所以维生素A又称为抗干眼 病维生素。
(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 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 (3)促进畜禽生长 缺乏时可导致:生长停滞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 维生素A参与性激素的形成 (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骨骼发育缓慢,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使生长猪运动 失调,甚至抽搐。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VD缺乏症
佝偻病—生长动物
VD缺乏的羊--腿向两侧弯曲 (X腿)
小鸡佝偻病,喙软化 猪---佝偻病
二、维生素D
骨软症、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
产蛋禽----产蛋量和孵化率,使蛋壳薄而脆
肢腿变形
青年蛋鸡股骨严重弯曲
维生素E
1922年,发现怀孕怀孕白鼠日粮中缺某 脂溶物质时胚胎死亡或被吸收,把该物 质称为“X因子” 1925年有人提出这种有生育能力的因子 是一种新的维生素——维生素E,并于 1927年确认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叫做生殖维生素 或抗不育维生素
种类有限
七、维生素的一般缺乏症
维生素缺乏,通常都会使动物表现出一 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如食欲下降,外观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及饲 料利用效率下降等
因不同的维生素而异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概述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在了解维生素分
类及特性的基础上, 着重掌握各类维生素 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 乏症,比较掌握脂溶 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
不参与机体构成 不是能源物质 需要量少 主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 缺乏时产生缺乏症——危害很大 过量——中毒症
胆碱
维生素的研究历史
用特定食物治愈某些疾病的经验 用动物实验诱发缺乏症 采用合成日粮发现必需因子
二、维生素的分类?
14种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类维生素
(肌醇、肉毒碱、辅酶Q、硫辛酸等)
四、维生素的计量单位?
绝对单位
g, mg, ug, pg
相对单位
IU、鼠单位、雏鸡单位
五、维生素的需要特点
饲养方式(如集约化与传统散养) 动物生理状况 生产水平 体内储备 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
目 录
• 维生素的概述 • 维生素的吸收与代谢 • 维生素缺乏症与过量影响 •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 • 维生素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维生素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01 维生素的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 的微量有机营养素,它们在动物 体内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食 物获得。
02 维生素的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消化液中溶解, 以便于肠道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通过肠道细胞进入 血液,由淋巴系统输送至 全身。
维生素的转运蛋白
维生素需要特定的转运蛋 白进行运输。
维生素的运输与储存
1 2
维生素的运输
维生素在血液中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进行运输。
的生理功能。
03
老年动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物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因此对维
生素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如维生素E、B1和B6等。
不同品种和类型的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
草食动物
草食动物主要依靠植物 性食物获取维生素,因 此对某些特定维生素的 需求量较高,如维生素 C和某些B族维生素。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主要依靠肉类 食物获取维生素,因此 对维生素A、D和其他脂 溶性维生素的需求量较 高。
在必要时使用维生素补充剂, 但应遵循兽医或营养师的建议
,并控制好剂量。
04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
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
01
幼年动物
由于生长迅速,对维生素的需求相对较高,尤其是与骨骼、牙齿和免疫
系统发育相关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C和B族维生素。
02
成年动物
成年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相对稳定,但仍然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正常

动物维生素营养

动物维生素营养
• 维生素D中毒特征是血钙过多,动脉中钙盐广 泛沉积,各种组织和器官都发生钙质沉着以及 骨损伤,或对成骨和破骨细胞有影响。
• 动物连续饲喂超过需要量4-10倍以上的维生 素D3,60天后可出现中毒症状。短期饲喂,大 多数动物可耐受100倍的剂量。
维生素D缺乏症
肋骨念珠突起——佝偻病的特殊症状(鸡)
(5)致病原因 •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的机理,
生物化学的证据表明在粘多糖的合成中 起作用。
• 粘多糖是那些存在于软骨和分泌粘液上 皮细胞中糖蛋白或粘蛋白的辅基。
• 维生素A缺乏,RNA的代谢和蛋白质的 合成不正常。
3.维生素A的来源 • 维生素A来源于动物产品,主要是鱼肝油,多
以脂的形式存在。
(4)骨的生长发育 • 骨细胞的活动受到影响,使骨发生形变。生长
期骨形的变化可压迫神经,发生退化。
• 水牛的盲症--骨管铗窄视神经萎缩; • 狗听力神经受损而耳聋; • 牛、羊和猪也发现因骨变形影响肌肉和神经,
导致运动不协调、步态蹒跚、麻痹和痉挛等。
• 软组织受损造成先天畸形,猪生下无眼球和兔 子产生脑积水。
水溶性维生素为代谢所必需,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动物所需的B族维生 素,一般不需日粮提供。但瘤胃功能不健全 的幼年反刍动物除外。猪肠道微生物也能合 成,但难于吸收。家禽肠道短,微生物合成 有限,吸收利用的可能性更小,一般需日粮 供给。工厂化饲养,食粪机会少,单胃动物 对日粮提供的需要增加。
一、维生素A
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结构、性质和效价
• 维生素A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存 在几种形式,其中视黄醇效价最高。
• 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存在多 种类似物,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强。

动物营养学91维生素营养

动物营养学91维生素营养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3.排泄路径
脂溶性V —— 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 水溶性V —— 尿中排泄
某些来自于微生物合成的 B族维生素也经粪便 排出。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4.过量的脂溶性 V(超过推荐量的 500倍)会 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 ;水溶性 V却不会(随尿排 出大量的水溶性 V)。
一、维生素A
(5)、免疫力
免疫器官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粘膜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受损,如胸腺 (鸡为法氏 囊 )萎缩,鸡法氏囊过早消失;动物的抗原抗 体的应答下降,粘膜免疫系统机能减弱,病 原体易于入侵等 .
一、维生素A
(6)、促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酮、性激素 分泌
维生素 A酸有与类固醇激素相似的作用
二、 维生素的分类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C和B族 ):C、B1、 B2、B6、泛酸、烟酸、胆碱、 B12、叶酸、 生物素
二、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代号
VA1 VA2 VD2 VD3 VE VK1 VK2 VK3
名称
视黄醇, 抗干眼维生素 脱氧视黄醇 麦角钙化醇 胆钙化醇 ? ,?,?-生育酚, 抗不育维生素 叶绿醌, 植物甲基萘醌 合欢醌 凝血维生素, 抗出血维生素
主要水溶性维生素
代号
VB1 VB2 VB3 VB4 VB5 VB6 VB7 VB11 VB12 VC


硫胺素 , 抗脚气病维生素
核黄素 , 促生长维生素
泛酸 , 遍多酸
胆碱
烟酸 , 维生素 PP , 尼克酸
吡多醇
生物素 , 维生素 H
叶酸 , 维生素 Bc, 维生素 M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
合理补充维生素可以提高 动物的生产性能,如生长 速度、产蛋率、产奶量等 。
CHAPTER
02
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它们易溶于水,在体内不易储存,需要每 天从食物中摄取。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起到辅酶的作用,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和脂肪代谢等过 程,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述 • 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与来源 • 维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维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 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 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由动物 猪的视觉、生长和免疫功能,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生长受阻 和感染风险增加。
维生素D
促进猪的骨骼健康和生长,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和骨软化。
维生素E
抗氧化剂,保护猪的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缺乏会导致肌肉萎缩 和繁殖障碍。
奶牛生产中的维生素应用
维生素A
维持奶牛的视觉、生长和免疫功能,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生长受 阻和感染风险增加。
功能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发挥着多种生 理功能,如促进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持免疫系 统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
动物营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生长与发育
动物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 持其生长和发育,缺乏任 何必需的营养素都会影响 其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生产性能
营养素对动物的生产性能 至关重要,如肉、蛋、奶 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动物维生素营养-资料

动物维生素营养-资料
⑨维生素E也涉及正常的磷酸化反应;维生素C 的合成;泛酸的合成以及含硫氨基酸和B12的代 谢等。
3.缺乏症
• 反刍动物主要表现为肌肉营养不良,犊牛和羔 羊的白肌病。
• 猪表现为公猪睾丸退化、肝坏死、营养性肌肉 障碍以及免疫力降低。
• 家禽为繁殖的紊乱、胚胎退化、小脑软化、红 细胞溶血、血浆蛋白减少、肾退化、渗出性素 质病、脂肪组织退色、肌肉营养障碍以及免疫 力下降等。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 K。它们可以从脂溶性的食物中提取,只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消化道随脂 肪一同被吸收,吸收的机制与脂肪相同; 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一般可与它们的功 能相联系。所有动物都必需由日粮提供脂 溶性维生素。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 引起中毒,给代谢和生长带来障碍。
• 胡萝卜素在豆科牧草和青绿饲料中含量较多, 幼嫩的比老的多。
•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在饲料加工和贮藏过程中, 遭氧化破坏含量下降。
• 胡萝卜素损失主要来自酶反应,高温条件下损 失更多。
4.维生素A需要和添加
• 动物的品种和不同生理状况;消化道分泌胆汁;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
• 微量元素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 • 疾病和寄生虫的干扰,环境和温度。 • 日粮中脂肪、蛋白和抗氧化剂的含量。 • 集约化的饲养方式、饲料的颗粒化及其贮存时。
间都将增加维生素A的添加量。
维生素A缺乏症
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口腔及食道黏膜过度角化
维生素A缺乏:食道角质化
鸡内脏尿酸盐沉着是维生素A缺乏的一个症状,箭 头所示处可见点状退化灶
维生素A缺乏:尿酸盐沉积
维生素A 缺乏:肌胃沉积,角质化
维生素A缺乏:骨发育受阻
维生素A 缺乏:骨发育差

动物营养学 9-2 维生素营养

动物营养学 9-2 维生素营养

Lamb Calf Rabbit Pig Mink
三、维生素E
3、需要特点
(1)分布广泛,一般不需额外补充。
(2)需要量随饲粮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剂、维生素 A、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的增加而增加,随脂 溶性抗氧化剂、含硫氨基酸和硒水平的提高而减 少。 (3)为了提高肉质和延长贮藏时间,推荐的维生素 E的需要量已有所提高。 猪、禽:由5-10mg/Kg 10-20mg/Kg
二、维生素D
(2) 活性 1IU VD = 0.025ug VD3 猪:维生素D3的效价可能高于维生素D2 奶牛:维生素D2 的效价可能只有维生素D3 的 1/2-1/4,用维生素D2满足鱼对维生素D的需要 至少3倍于维生素D3 家禽:维生素D3的效价比维生素D2约高30倍
二、维生素D
(3)VD的活性形式
VK1为黄色油状物,VK2为黄色结晶, 不溶于水,耐热,对光敏感。
(3) 特性和效价
• 维生素K1 : 叶绿醌,植物合成 • 维生素K2 : 微生物合成 • 维生素K3 : 甲基萘醌,合成
四 维生素K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参与凝血活动 前凝血酶原(因子Ⅱ)
斯图尔特因子(因子X)
转变加速因子前体(因子Ⅶ) 血浆促凝血酶原激酶(因子IX) 在肝脏中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活素合成;使凝血 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保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
鱼类:50-100mg/Kg。
三、维生素E
4、来源 (1)含量较高的饲料: 青饲料和优质干草 谷类(胚芽)
(2)植物油:
小麦胚油、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
四 维生素K
1、结构与性质 (1) 结构
维生素K有多种形式,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VK1、VK2和VK3(人工合成)

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第一节 概 述
一、维生素概念 二、维生素分类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 维生素比较 四.维生素的来源
一、维生素的概念
1.概 念
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 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而必 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
二、 维生素的分类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主要与氨基酸的代谢
① 参与蛋白质、AA代谢
② 参与CH2O代谢 ③ 影响Vit.代谢 ④ 维持N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⑤ 参与免疫功能
三、维生素B6
3. 吡哆醇(VB6)的缺乏症
① 皮肤变化 眼、口、鼻周围的脂溢性皮炎、口腔黏膜溃 烂、舌炎
② 神经紊乱 外周神经炎,特别是人的感受性紊乱(主要 见于快速生长阶段,如婴儿的癫痫性惊厥)
不同动物将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
动物种类 Species
转化效率 Ratios
家禽 Birds
2‫׃‬1
绵羊 Sheep
5.8 ‫׃‬1
马 Horse
5.9 ‫׃‬1


Pig Cattle
6 ‫׃‬1 8 ‫׃‬1
一、维生素A
4、功能与缺乏症
(1)维持正常视觉
11-顺视黄醛 + 视蛋白
泛酸是B族维生素中最易感缺乏的一种
① 皮炎 ② 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 ③ 猪鹅步(神经退化)
• 猪: 皮肤皮屑增多,毛细,眼周围有棕色的 分泌物,胃肠道疾病,生长缓慢. 典型症状--鹅步症
雏鸡: 眼分泌物增加与眼 睑粘合,喙角及趾部形成痂 皮,生长受阻,羽毛粗糙。
五、 泛酸(遍多酸)
3. 来源: 泛酸广泛存在于所有饲料中。但是,甜菜

动物营养学 9-2 水溶性维生素

动物营养学 9-2 水溶性维生素


HO
OH
结构式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2) 性质
无色结晶粉末,加热易被破坏。在干燥 空气中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可加速其破坏。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 氧化和还原 参与骨胶原的合成—保护羟化酶的活性


传递电子
参与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反应 促进肠道铁离子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转运
维生素,故又称钴胺素.
八、维生素B12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以二脱氧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两种辅酶的 形式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如:甲基移换反应— 嘌呤、嘧啶、核酸、蛋氨酸、胆碱、磷脂等 合成.

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和维持神经系统完整。
八、维生素B12
(2)缺乏症

人: 恶性贫血
鸡、大鼠及其它动物:
反刍动物: 由饲粮提供钴

单胃动物:
植物性饲料、含钴不足的饲粮、胃肠道疾
患、先天缺陷而不能产生内源因子等情况
下,需补给维生素B12。
八、维生素B12

4、来源
只在动物产品和微生物中发现,植物
性饲料基本不含此维生素。

反刍动物瘤胃及所有动物肠道微生物的
合成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九、胆碱
1、结构与性质

添加效应:
抗应激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4、来源

柑橘类水果、蕃茄、绿色蔬菜、 马铃薯和以及大多数的水果。

牛奶中含维生素C也较多,加热
消毒易大量损失。
含脂肪的饲料都可提供胆碱。动物性饲料较多, 玉米中含量较少。常用氯化胆碱(含量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硫胺素

缺乏症: 用缺乏维生素B1饲粮喂养的鸡食欲减退并因 此而消瘦,约十多天后发生多发性神经炎, 其特殊症状是头部后仰、神经变性和麻痹。
身体虚弱、 发绀和多发 性神经炎引 起的麻痹症 状是维生素 B1缺乏时的 外部症状。
一、硫胺素



缺乏症: 马驹缺乏硫胺素则会出现共济运动失调, 阵发性痉挛伏卧不起,但食欲不受影响。 硫胺素缺乏也可引起两性繁殖力的丧失或 降低。 硫胺素的缺乏症,除人的脚气病,禽类的 多发性神经炎和狐狸的查斯特克麻痹症外, 都不是硫胺素缺乏的特异症状,例如猪的 神经症状还可来自维生素B6和泛酸的缺乏。
五、泛酸
(三)功能与缺乏症 功能: 泛酸是两个重要辅酶,即辅酶A和酰基载体 蛋白(ACP)的组成成分。 辅酶A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代谢中许 多乙酰化反应的重要辅酶,在细胞内以许多 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ACP在脂肪酸碳链的合成中能代替辅酶A起作 用,并已证明ACP与辅酶A有类似的酰基结合 部位。
(一)特性和效价 商品形式为盐酸维生素B1或单硝酸维生素B1, 盐酸硫胺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中性、碱 性易破坏,具有特异臭,味微苦。
一、硫胺素
(二)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B1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空肠和回肠 也能吸收。 反刍动物瘤胃能吸收游离的硫胺素,但不能 吸收结合态的或微生物中的硫胺素。 马的盲肠能吸收硫胺素。 被吸收的硫胺素输送至肝脏并在ATP作用下 磷酸化形成活性辅酶焦磷酸硫胺素(羟辅 酶)。

四、维生素B6

缺乏VB6将使生长速度受到 影响。 猪表现食欲差,生长缓慢, 贫血,四肢运动失调。严 重时可导致类似癫痫的阵 发性抽搐和痉挛,神经退 化,肝发生脂肪浸润以及 腹泻和被毛粗糙。
幼猪生长停滞, 和皮炎。
四、维生素B6
(三)功能与缺乏症

缺乏症: 鸡表现为异常的兴奋、 癫狂,常会出现胸腹贴 地,两翅拍打,或仰卧 地面,两腿交替踢蹬等 现象;成年家禽的产蛋 量和孵化率将受到不利 的影响。
一、硫胺素
(三)功能与缺乏症


硫胺素也可能是神经介质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参与脂肪酸、胆固醇和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合成。 影响神经节细胞膜钠离子的转移。 降低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酶的活性而影响神经系统 的代谢和脂肪合成。
一、硫胺素

缺乏症:
当硫胺素缺乏时,血液和组织的丙酸和乳酸 积累,导致缺乏症的产生。 大多数畜种维生素B1缺乏早期症状为厌食、 消瘦、肌肉衰弱和进行性的神经系统机能障 碍。 患猪食欲不振、生长受阻,神经症状,心脏 水肿和心脏扩大,并可发生呕吐和呼吸系统 疾病。
一、硫胺素
(四)来源与需要



硫胺素广泛分布于饲料中。 啤酒酵母、种胚及种皮中含量丰富。 动物产品以瘦肉、肝、肾和卵黄中含量丰富。 干草中维生素B1含量随植物成熟度而下降。 贮藏可使其降低,优质干草为维生素B1的良 好来源。
一、硫胺素

需要:



畜禽对硫胺素的需要受饲粮遗传因素、代谢 特点以及疾病的影响。 饲粮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动物对硫胺素的 需要也增加。 脂肪和蛋白质有节约硫胺素的作用。 小型鸡较大型鸡需要较多的硫胺素。 产蛋、产奶和妊娠期需要量增加。 饲粮含有抗硫胺素的因子会增加需要。 对于大多数动物,硫胺素的中毒剂量是需要 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二、核黄素


缺乏症: 猪缺乏常表现为食欲减 退,生长停滞,被毛粗 乱并常为脂腺渗出物所 粘结,腿变曲、僵硬、 皮厚、皮疹、背和侧面 上有渗出物,晶状体浑 浊和白内障; 马缺乏主要表现为厌食、 干性、鳞片状皮炎,并伴有鬃 腹泻、生长受阻、多泪 毛脱落,生长阻滞和食欲丧失。 及脱毛等。
二、核黄素
第八章 维生素营养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一般通过以下几个 方面的检测来描述 : 血液和尿中维生素浓度; 功能酶代谢产物含量; 以维生素为辅酶的特异性酶的活性。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叶酸
维生素B12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维生素B6 泛酸 生物素
二、核黄素
(一)特性和效价: 核黄素由一个异咯 嗪环与核糖醇所组 成。 是一种黄色结晶,微溶于水,耐热,在酸 性和中性溶液稳定,易被破坏,遇光特别是 紫外光不稳定。饲料暴露于太阳的直射光线 下数天核黄素可损失50%~70%。
二、核黄素
(二)吸收与代谢: VB2大多以FAD和FMN的形式存在,在肠道 同蛋白质消化被释放,经磷酸水解为游离形 式,进入小肠粘膜细胞,再次磷酸化,生成 FMN,在门静脉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在肝脏 转化为FAD或黄素蛋白质。 动物缺乏储备核黄素的能力。
五、泛酸
(一)理化性状 由β-丙氨酸和泛解酸(α、γ-二羟-ββ-二甲基丁酸)缩合而成的一种酰胺类物 质,为一种粘稠的淡黄色的油,易溶于水 和乙酸乙酯,不稳定,易吸湿,也易被酸、 碱和热破坏,泛酸具有旋光性 。
五、泛酸
(二)吸收与代谢



饲料中的泛酸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状态存 在。 只有游离型泛酸能被人和动物吸收。 泛酸主要以游离形式的盐和醇在小肠吸收, 不同动物对泛酸的吸收率差异很大(40%~ 94%),过量的泛酸会立即由尿排出。 虽然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泛酸含量稍高一些, 但动物和人似乎不能储存泛酸。
眼 脸 炎 性 水 肿
羽 毛 粗 糙 且 缺 少 。 软 弱
四、维生素B6
(四)来源与需要 来源:酵母、肝、肌肉、乳清、谷物及其副 产物和蔬菜都是其丰富来源 。 需要: 杂交鸡对B6的需要较纯种鸡多。 高温增加大鼠对B6的需要。 动物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氨基酸过多可 增加维生素B6的需要。


缺乏症: 雏鸡缺乏时生长缓慢、 腹泻、产蛋率下降、并 发生“卷爪麻痹症”; 种鸡缺乏可导致种蛋孵 化率降低,胚胎畸形, 以及出现“棍状羽毛”;
二周龄时雏鸡维生素B2缺乏。
二、核黄素
(四)来源与需要 植物、酵母、霉菌和细菌均能合成核黄素。 动物不能合成。 绿色的叶子,尤其是苜蓿含量较丰富。 鱼粉和饼粕类次之。 酵母、乳清和酿酒残液含核黄素多。 动物产品乳、肉、蛋、心脏、肾以及肌肉中 均含有核黄素 。
三、尼克酸
(四)来源与需要 需要: 除成年反刍动物都需饲粮提供尼克酸,但高 产奶牛和饲喂高营养浓度饲粮的肉牛也需要。 饲粮中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的过量,色 氨酸不足,高的能量浓度,含有腐败的脂肪 和使用某些可使尼克酸利用率降低的饲料等, 都增加反刍动物对尼克酸的需要量。
四、维生素B6
三、尼克酸
(二)吸收与代谢: 尼克酸和尼克酰胺都以扩散的方式快而有效 地在胃和小肠上段被吸收,尼克酸在小肠粘 膜中转变成尼克酰胺,在组织中与蛋白结合, 形成NAD和NADP,代谢产物经尿排出。
三、尼克酸
(三)功能与缺乏症 主要作为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 主要成分。 这两种辅酶为体内多种脱氢酶的辅酶,在体 内生物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用。 尼克酸主要通过NAD和NADP参与碳水化合 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尤其在体内供能 代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NAD和NADP也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
二、核黄素



需要: 猪和家禽对核黄素的需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环境温度相差25℃,需要量可相差一倍, 种用产蛋鸡和妊娠、泌乳的母猪的需要量比 一般猪、鸡高一倍。 核黄素中毒的剂量是需要量的数十倍到数百 倍。
三、尼克酸
(一)理化性状


尼克酸是嘧啶的衍生物 , 尼克酰胺是尼克酸的酰胺 衍生物,并且是动物体内 发挥作用的形式 。 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针 状结晶,性质比较稳定, 不易被酸、碱和热所破坏, 亦不易被氧化。
二、核黄素
(三)功能与缺乏症





核黄素是动物机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的成分,它的生 理功能主要是作为辅酶促进代谢。 由核黄素参与组成的辅酶可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形 成各种黄素蛋白。 黄素蛋白是组织呼吸过程中不可缺少重要物质。 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 (FMN)的形式存在的核黄素,以辅基的形式与特 定的酶蛋白结合形成多种黄素蛋白酶,这些酶与碳 水化合物、脂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关。 核黄素还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
(一)理化性状 VB6在动物体组织内以可 互相转换,即吡哆醇、 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形 式。均存在于饲料中, 在动物组织中吡哆醇可 转化为吡哆醛和吡哆胺, 最后是以活性较强的磷 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中, 并参与体内代谢。
盐酸吡哆醇
四、维生素B6
(一)理化性状


对热、酸和碱稳定; 遇光,尤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易破坏。 强氧化剂很容易使吡哆醛变成生物学上无 活性的4-吡哆酸。 合成的吡哆醇是白色结晶,易溶于水。
一、硫胺素

缺乏症:
饲喂缺乏硫胺素饲粮的动物引起其体组织内 丙酮酸及还原产物乳酸的蓄积,导致肌肉衰 弱。 神经细胞尤其需要依靠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来 维持其正常机能,为此,缺乏硫胺素会对神 经组织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因为乙酰辅酶 A是脂肪酸合成中的重要代谢物,所以,机 体的脂肪形成或合成亦将减少。


“鹅步” (运动 神经障 碍,特 别是后 肢是公 认的猪 的泛酸 缺乏症 状。
五、泛酸
(三)功能与缺乏症 缺乏症: 雏鸡生长停滞,发生皮炎, 最初出现在嘴角和眼周,继 之出现在口鼻和肛门,严重 时腿部也可发病; 成年家禽孵化率低和胚胎死 亡率增高;
口角、 眼脸、 脚趾 炎症 是典 型典 型表 现。
暗淡 和粗 糙的 羽毛
五、泛酸
(三)功能与缺乏症 缺乏症: 猪缺乏可导致生长缓慢, 腹泻,脱毛,眼睛周围 呈现深黄色分泌物,肠 胃道消化功能紊乱,猪 后腿行走不协调,出现 一种“鹅步”的步态, 最后出现脱毛贫血重者 可致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