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配色的方法
塑料颜色配色
![塑料颜色配色](https://img.taocdn.com/s3/m/902651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0.png)
一、塑料着色的目的在塑料制品中,需要着色的大约占80%左右。
其目的如下:①增加制品的美感以吸引消费者欲望,尤其是一些民用制品,如日用品、玩具等。
②提高产品的耐候性,主要是通过着色剂防紫外线功能而实现。
③专门用途:用于指示目的,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颜色;电线黑色为接地线等。
在军事上,如军绿色(ZCPE-2601)。
在农业上,不同农作物可用不同颜色的地膜覆盖,如西红柿用红地膜、人参用黄地膜,都可明显提高产量。
二、塑料配色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着色剂的性能着色力、色光、耐热性、耐光性、耐迁移性等。
2、塑料的基本性能塑料本身的颜色;塑料的透明性;塑料的色光。
3、塑料成型加工的工艺条件4、塑料加工助剂类型特性及其添加量三、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的颜料品种应尽量少塑料配色应选用的着色剂品种越少越好,如果能用二拼色解决就不采用三拼色,选择品种多不仅配色麻烦,且容易带入补色使颜色灰暗。
另外选用的品种越多,这些品种因分散性,着色力等因素会给配色试样和生产中带来的系统误差也越大。
2、注意颜料的色光塑料着色用颜料有不同色光,例如,炭黑和钛白粉因粒径大小不同分别呈蓝光和黄光,酞菁蓝BS呈红光,而酞菁蓝BGS呈绿光,永固黄GG呈绿光,永固黄HR呈红光,如果用酞菁蓝BGS与永固黄GG配色会使配出的绿色鲜艳,而酞菁蓝BS与永固黄HR配色会使配出的绿色发暗。
在配制浅色塑料制品时,着色剂的色光的影响给配色带来的困难更大。
3、选用性能相同的颜料塑料配色应注意选用日晒牢度和耐候性相近的品种,否则配制的塑料制品因性能差异太大,在户外曝晒后,颜色变得面目全非。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因耐热性能差异太大,受加工温度变化引起色泽变化。
塑料配色也应注意选用分散性相近的品种,如采用难分散有机颜料和易分散无机颜料配色,在加工过程中因生产过程中的剪切力变化会引起色泽变化。
4、颜料的热色效应问题配色时要注意有些颜料的色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有些红颜料和钛白粉配制粉红色,在加工温度下,会使正常的粉红色变成很深的橙色,这种橙色只有在室温下24h后才会转变为粉红色。
汽车塑料改色方法
![汽车塑料改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f677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1.png)
汽车塑料改色方法随着汽车塑料件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些车主希望为自己的汽车塑料件进行改色,以增加个性化特色或与整车颜色搭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塑料改色方法。
1. 喷漆改色法喷漆改色是最常见的汽车塑料改色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喷漆颜色,确保与整车颜色相协调。
然后,将需要改色的塑料件进行清洁和打磨,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瑕疵。
接下来,使用喷漆枪均匀地喷涂颜料在塑料件上,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喷漆的角度,以避免出现滴漏和刷痕。
最后,待喷漆干燥后,可以进行上光处理,以增加塑料件的光泽和保护漆面。
2. 涂料膜改色法涂料膜改色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汽车塑料改色方法。
它采用特殊的涂料膜来改变汽车塑料件的颜色。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涂料膜,它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花纹和图案的。
然后,将涂料膜贴在需要改色的塑料件上,确保贴合紧密且无气泡。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热风枪进行加热,以使涂料膜更加牢固和持久。
3. 水转印改色法水转印改色是一种利用水转印膜将图案或纹理转移到汽车塑料件上的改色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转印膜,它可以是各种颜色和图案的。
然后,将水转印膜放入水中,等待其完全湿润。
接下来,将需要改色的塑料件浸入水中,确保水转印膜完全贴合在塑料件上。
最后,取出塑料件并晾干,待干燥后可以进行上光处理,以增加塑料件的光泽和保护。
4. 汽车贴膜改色法汽车贴膜改色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汽车塑料改色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汽车贴膜,它可以是各种颜色和图案的。
然后,将汽车贴膜贴在需要改色的塑料件上,确保贴合紧密且无气泡。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热风枪进行加热,以使汽车贴膜更加牢固和持久。
汽车塑料改色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让汽车塑料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个性。
在进行改色前,应该先了解所选方法的步骤和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改色效果的理想和持久。
此外,无论选择哪种改色方法,都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周围环境和自身造成损害。
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
![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46c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d.png)
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引言对于设计师来说,配色方案是创建吸引人的设计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塑料金属质感设计领域,精心挑选配色方案可以增加产品的美感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建议,帮助设计师制定吸引人的视觉方案。
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的基本原则1.对比:使用明亮与暗淡、明度与饱和度不同的颜色相互对比,可以增加视觉的变化和吸引力。
在塑料金属质感设计中,可以通过使用深浅不一的金属色彩与明亮的塑料色彩相互呼应,创造出丰富的对比效果。
2.调和:在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中,拥有相似色相的颜色可以制造出和谐统一的感觉。
例如,选择相近的蓝色和银灰色作为主要配色,可以形成冷静和现代感。
而选择相近的红色和金色作为主要配色,则会传递出热情和奢华的感觉。
3.色彩心理学: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在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中,可以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适合的颜色。
例如,蓝色可以传递出冷静和信任的感觉,适合用于科技产品;红色可以传递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感觉,适合用于运动类产品。
4.色彩平衡:在塑料金属质感设计中,需要注意整体配色的平衡。
不同的金属色彩和塑料色彩应该在整体上保持协调,并且不要让某个颜色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可以使整体配色既有变化又不失和谐统一。
5.实验与尝试:设计师应该积极进行实验和尝试,不断探索新的配色方案。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可以发现适合塑料金属质感设计的创新配色搭配,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塑料金属质感配色方案的应用建议1.选择主色:在塑料金属质感设计中,选择一个主要的金属色彩作为主色是非常常见的。
常用的金属色彩包括银灰色、金色、铜色等。
设计师可以根据产品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主色,从而增强产品的整体质感和品质感。
2.搭配塑料色彩:选择适合的塑料色彩与金属色彩进行搭配可以增加产品的视觉变化和吸引力。
可以选择明亮的塑料色彩作为点缀,突出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塑料配色技术
![塑料配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5287a14afe04a1b071de69.png)
精心整理塑料配色技术配色原理颜色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红橙黄给人感到温暖和欢乐因此称为“暖色”蓝绿紫给人感到安静和清新因此称为“冷色”。
颜色可以互相混合将不同的原来颜色混合产生不同的新颜色混合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颜色色光的相加混合- 颜色色料混合- 颜色色料的相减混合颜色色光混合颜色色料的混合(相减混合)颜色色料混合一般应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色料互相混合。
红色即是可让红色波长透过吸收绿色及其余附近的颜色波长令人感受到红色。
黄色蓝色也是同样道理。
当黄蓝混合时黄色颜料吸收短的波段蓝色颜料吸收长的波段剩下中间绿色波段透过令人们感受到绿色同样红黄混合时剩下560nm以上较长的波段透过而成为橙色。
红蓝色混合一起成为紫色。
以红黄蓝为原色两种原色相拼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分别有橙绿紫由两种间色相拼而成的称为复色分别有橄榄蓝灰棕色此外原色或间色亦可混入白色和黑色调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在原色或间色加入白色便可配出浅红粉红浅蓝湖蓝等颜色若加入不同份量的黑色便可配出棕深棕黑绿等不同颜色。
一、配色着色_定义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塑料着色还可赋予塑料多种功能如提高塑料耐旋光性和耐候性赋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性、抗静电性不同彩色农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虫、育秧等作用。
即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二、着色剂着色剂主要分颜料和染料两种。
颜料是不能溶于普通溶剂的着色剂故要获得理想的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热稳定性、光稳定性优良价格低但着色力相对差相对密度大有机颜料着色力高、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相对密度小缺点为耐热性、耐候性和遮盖力方面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优点为密度小、着色力高、透明度好但其一般分子结构小着色时易发生迁移。
白色颜料主要有钛白粉、氧化锌、锌钡白三种。
常用塑料着色特点及配方
![常用塑料着色特点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2702177ea26925c52cc5bfc4.png)
常用塑料着色特点及配方(1)聚氯乙烯着色从颜料的分散性按优良顺序排列时,PVC的着色剂最好,为湿润性着色剂>色母料>糊状着色剂>粉末着色剂。
PVC中增塑剂易引起颜料迁移,应注意。
着色剂中金属粒子如锰、锌、铜、铁及颜料中氯离子、硫离子易对PVC树脂起促进分解作用,应注意。
其基本配方为:PVC 10千克三盐 150克二盐 300克硬脂酸铅 100克硬脂酸钡 50克酞青绿 20克白油 50毫升(2)聚乙烯着色常用的颜料有氧化钛、氧化铁、黄铅、群青、镉系颜料、钛菁、喹吖啶酮、聚偶氮、单偶氮等。
易加速热氧老化的颜料有:铜酞菁蓝、槽法炭黑。
易加速光老化的颜料有:锐钛型钛白粉、氧化铬绿、钴蓝、群青。
添加颜料后,易使制品的纵向收缩率增大,横向收缩率减小。
有机颜料比无机颜料导致制品的收缩率大。
一般配方为:PE树脂 10千克钼红 15克钛白粉 5克硬脂酸盐 4克白油 30毫升(3)聚丙烯着色PP着色与PE着色大致相同,一般也不用染料着色,但PP更容易因颜料而引起光、热老化,尤其是含铜、锡、锌的颜料,因此应注意添加稳定剂。
基本配方为:PP树脂 10千克硬脂酸钡 50克硬脂酸钙 10克抗氧剂 50克铬黄 20克钛白粉 5克(4)聚苯乙烯着色PS与各种着色剂亲和性好,着色剂不易迁移,但PS成型温度较高,应选用耐热性好的颜料,常用偶氮染料、还原染料、荧光染料。
又由于PS透明性好,因此颜料用量一定要分散性好,用量少。
基本配方为:PS 10千克油溶红 0.5克磷酸三甲酚酯 30毫升(5)ABS着色ABS着色剂要求耐热性、耐候性好,并且遮盖力强,因此常用的着色剂有:钛白、铁红、群青、炭黑、镉系颜料、酞菁系、喹吖叮酮系颜料等。
一般添加量大,为2%左右。
ABS着色前应干燥处理,原料混合时间应长一些,使之配料均匀,以防止ABS中的橡胶成分影响染色效果。
基本配方为:ABS 10千克P-4G红 15克磷酸三甲酚酯 30毫升硬脂酸镁 5克先将三种小料混合好后,再和ABS相混合。
注塑配色常识
![注塑配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c0878fa98271fe900ef9b7.png)
塑料如何配色塑料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配色是根据塑料性能、成型工艺、色粉特性、拼色原则、产品要求等综合考虑,对各种色粉进行拼色,然后达到所需的颜色要求。
调色中,掌握调深浅、调色相、调色差是最基本的技术。
调色的原则是先调深浅后调色相,因为深浅一变,色相肯定就变了。
01调深浅根据目标样品,观察分析透程度、色相深浅,确定成分中黑、白色所占的比例,彩色颜色确定彩色色粉浓度或含有荧光色粉比例。
对色粉的着色力可用各种色粉在同一种塑料基材上打板确认,同时要掌握每一种彩色颜料加入一定比例的钛白粉,其色相变化及浓度变化情况。
调色过程中,往深的方向,要凭色光分清楚是色相的深浓还是黑浓,色相的深浓只能再加入色粉,黑浓可以加入黑色,当然可以加入少量黑来加深色相的深浓。
往浅的方向,要根据实色程度先确定好钛白粉用量,如果不够实色,需要再加钛白粉,同时其它色粉也要按比例加入,然后根据色相的深浅与各种彩色着色剂的着色力,估算彩色着色剂的比例含量。
02调色相理论上,用红、黄、蓝三原色就可以配出大部分的颜色,但是实际上,各种着色剂的颜色都不是单纯色,而是介于单纯色之间,带有相临近颜色的色光,比如,红色色粉有黄光红与蓝光红,蓝色色粉有红光蓝与绿光蓝,黄色色粉有绿光黄与红光黄。
在调色过程中,要注意色光的互补性,如调鲜艳绿色时,可以直接用酞青绿,如调比较深的绿色就要选绿光蓝与绿光黄来拼色,而不能用互补的红光蓝与绿光黄来拼色。
03调色差深浅与色相估算后,基本配方可以确定,打板后与标准样对色,然后进行色差修正。
色差与深浅、鲜艳度、明亮度、色相的偏向有关。
首先要确定色差在哪个方面,深浅用黑、白色粉来调,明亮鲜艳度用增减色粉用量或加入荧光色粉、增白剂来调整。
色相的偏向可以增加或减少该项色粉的用量或利用补色关系来调整。
但是要注意:慎用补色,会使颜色发暗。
塑胶颜色调配及搭配原则
![塑胶颜色调配及搭配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afb0b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1.png)
塑胶颜色调配及搭配原则塑胶是一种能够塑形成各种形态的弹性材料,应用广泛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电子电气、汽车及家居用品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塑胶制品的色彩和搭配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影响到产品的外观效果,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对该品牌的认知和印象。
塑胶颜色调配是指将各种颜色的塑料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颜色丰富的塑料制品。
正确的颜色调配可以使产品更加生动、活泼,在市场中更有吸引力。
那么,要如何进行塑胶颜色调配呢?首先,需要了解基本色彩搭配原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所有颜色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两类。
暖色系包括红色、黄色、橘色等,具有热情、活力的特点;冷色系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具有清新、安静的特点。
在进行塑胶颜色调配时,可以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搭配,制作出更加协调、和谐的色彩组合。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颜色的亮度、色相、饱和度等概念。
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可以通过调整黑色或白色的比例来控制。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的色相之间会有多种中间色。
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彩色颗粒的比例来控制。
在进行塑胶颜色调配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塑料材料对色彩的影响。
比如说,聚丙烯(PP)是一种不易染色的塑料,需要使用高浓度的着色剂来达到明亮的色彩效果。
而对于易染色的聚氯乙烯(PVC)或聚苯乙烯(PS)等塑料,需要控制着色剂的比例,以免产生不良的色差和不均匀的色彩。
此外,不同的塑胶颜色组合还需要考虑到使用环境和产品类型等因素。
比如说,黑色和红色的组合在运动器材等领域比较常见,而黄色和绿色的组合则更适合室内装饰等领域。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品牌形象、产品市场定位、用户需求等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最终的色彩搭配方案。
总结一下,塑胶颜色调配和搭配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基本色彩搭配原理、颜色亮度、色相、饱和度的控制、不同塑料材料对色彩的影响、产品使用环境等。
在进行塑胶颜色搭配时,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最佳的色彩搭配方案,以达到产品美观、实用的目的。
工程塑料配色方案设计模板
![工程塑料配色方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0ba6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工程塑料配色方案设计模板一、大背景随着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家电、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外观色彩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工程塑料通常只有黑色或灰色,但现在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色彩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工程塑料的配色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设计目标1.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市场定位,确定最适合的配色方案。
2.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外观质感。
3.根据工程塑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颜色和材质,确保产品颜色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三、配色原则1.考虑产品的用途和市场定位,选择符合产品形象的颜色。
2.根据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确定可行的配色方案。
3.在色彩搭配上要考虑到整体的和谐性和视觉效果。
4.考虑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选择耐光、耐气候变化的颜色。
四、配色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用途和市场定位,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配色方案。
2.选择适合的工程塑料材料,根据其特性确定可用的颜色。
3.搜集市场调查数据,了解目标用户的喜好和趋势。
4.根据产品的外形结构和功能要求,确定主色和辅色的搭配方案。
5.进行颜色搭配和筛选,通过样机制作和实际观察验证,最终确定最佳配色方案。
6.制作配色方案图,包括色卡和实物样品,用于生产制造和市场宣传。
五、配色方案设计样板(1)产品名称:汽车内饰件(2)产品用途:提升汽车内饰品质,增加驾驶乐趣(3)市场定位:高端汽车品牌的配件(4)材料选择:ABS工程塑料(5)颜色方案:主色:磁石灰辅色1:钢铁蓝辅色2:珍珠白(6)设计理念:主色磁石灰代表低调奢华,辅色钢铁蓝象征力量与稳重,辅色珍珠白则增添了一丝清新雅致。
整体配色既符合高端品牌的内饰质感,又能提升驾驶者的舒适感和视觉体验。
(7)配色方案图:六、配色效果展示(1)样机实物展示(2)色样实物对比(3)市场反馈和用户调查七、总结在工程塑料配色设计中,需要从产品用途、市场需求、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佳的配色方案。
了解塑胶的着色方法:色粉、色母、抽粒
![了解塑胶的着色方法:色粉、色母、抽粒](https://img.taocdn.com/s3/m/88f164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2.png)
了解塑胶的着色方法:色粉、色母、抽粒首先了解一下三原色: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三基色,用于电视机、投影仪等显示设备);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青色、品红色、黄色(用于书本、杂志等的印刷)。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市场上所能供应的塑料着色剂品种是有限的,因此在塑料配色中不可能靠加入单一的品种的色粉来实现和满足人们对各种各样塑料颜色的需求,只能用拼色的办法,利用各种不同的色粉之间的合理配备,调配出所需要的特定颜色。
我们知道,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用其他颜色色光的混合调配出来的,利用它们相拼却可以形成几乎所以的颜色,这三种色相我们称为三原色。
但在实践中,各种色彩调色和绘画颜料调色都是以红、黄、蓝作为三原色。
配色是着色的重要环节之一,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成本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塑料着色就是利用染料、颜料等对日光的减色混合而使制品带色。
即通过改变光的吸收和反射,而获得不同的颜色,如吸收所有的光时,呈现黑色;如果只吸收一部分光(即仅吸收某一波长的光),并且散射光的数量很小,那么塑料变成有色透明;如全部反射,则呈白色;如未被吸收的光全部散射,那么塑料则变成“有色不透明”的。
塑料的本色:依原料本色的底色直接成型,不添加任何色料,如本色的透明件及内部件。
常用塑料的着色方法有以下三种:色粉、色母、抽粒塑胶需要着色,首先需要着色剂,着色剂:能够改变物体的颜色或将本身无色的物体变为有色物体的物质,统称为着色剂。
常见的着色剂可分为颜料和染料两大类。
染料是可溶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介质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点是透明度好、着色力高、密度小。
颜料是不可溶于水、油、树脂等介质的有色物质,与染料相反,颜料与它所需的着色材料没有亲和力。
颜料是通过其颗粒分散于被着色材料中,而使该材料产生颜色的,由于颜料具有不溶解性,所以为获得理想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之中。
塑料配色着色的工艺管理及配色流程
![塑料配色着色的工艺管理及配色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6417b9f18583d0496459f9.png)
塑料配色着色的工艺管理及配色流程目录1.塑料配色制品为什么会褪色?2.塑料着色的基本原理及条件3.塑料的配色、着色工艺及管理3.1、塑料配色的定义:3.2、着色剂:3.3、配色着色工艺:3.4、配色管理和仪器4.塑料配色具体步骤1.塑料配色制品为什么会褪色?塑料着色制品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发生褪色。
塑料着色制品的褪色与色粉的耐光性、抗氧性、耐热性、耐酸碱性以及所用树脂的特性有关。
下面是对塑料着色发生褪色因素的详细分析:1). 着色剂的耐光性着色剂的耐光性直接影响制品的褪色,受强光照射的室外制品,所用着色剂的耐光(耐晒)等级要求是一个重要指标,耐光等级差,制品在使用中会很快褪色。
耐候制品选用的耐光等级应不低于六级,最好选用七、八级,室内制品可选四、五级。
载体树脂的耐光性能对颜色的变化也有较大影响,紫外线引发的树脂照射后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出现褪色。
在母料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等光稳定剂,可提高着色剂和着色塑料制品的耐光性能。
2). 耐热性耐热性颜料的热稳定性是指在加工温度下颜料热失重、变色、褪色的程度。
无机颜料的成份为金属氧化物、盐类,热稳定性好,耐热性能高。
而有机化合物的颜料则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和少量分解。
特别是PP、PA、PET制品,加工温度在280℃以上,在选着色剂时一方面要注重颜料的耐热度,一方面要考虑颜料的耐热时间,通常要求耐热时间为4-10min。
3). 抗氧化性某些有机颜料在氧化后发生大分子的降解或发生其他变化而逐渐褪色,此过程一是加工中的高温氧化,二是遇强氧化剂(如铬黄中的铬酸根)发生的氧化。
色淀、偶氮颜料与铬黄混合使用后,红色会逐渐减退。
4). 耐酸碱性着色塑料制品的褪色和着色剂的耐化学品性(耐酸碱性、耐氧化还原性)有关。
如钼铬红耐稀酸,但对碱敏感,镉黄不耐酸,这二种颜料和酚醛树脂对某些着色剂起强还原作用,严重影响着色剂的耐热性、耐候性并发生褪色。
针对塑料着色制品的褪色,应根据塑料制品的加工条件和使用要求,对所需颜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分散剂、载体树脂和防老化助剂的上述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后才可选用。
七招搞定塑料配色问题
![七招搞定塑料配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b1ab265727a5e9846a6113.png)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七招搞定塑料配色问题一、明确调色目标1、对所需调配的样品有清晰全面的了解。
因为,所获取的试样,不会是唯一的,一般可能会是塑料制件、pantone号,照片,皮革、金属件等等,一切有颜色的东西,都有可能是你需要了解的。
2、根据塑料原料,区分软硬胶色粉。
这样可以将色粉的范围缩小。
3、根据成型工艺来选择色粉或色母(如:中温色粉还是耐高温)。
4、对耐候性、耐化学稳定性加不加填料或其他助剂还有环保方面等有没有特殊要求。
5、在什么光源下对色,是否有要求。
因为样品,在自然光、日光灯、紫外线等不同光源下,颜色会有不同。
二、分析色相调色应遵循的原则:先调深浅,再调色相,最后微调色差;深浅可以用黑白色粉以及色粉自身的浓淡还有饱和度来调配。
分析色相的步骤:1、观察样品表面①如果样品表面反白色,也就是实色中带一些白光,那说明样品里定含有钛白粉,如果反白很重,则说明钛白粉含量肯定多。
②如果样品很鲜艳,也就是色度高,钛白粉用量就少,彩色色粉的用量就多。
(色粉含量多,颜色明亮,颜色也深;反之,颜色浅,明亮度低)③如果样品表面色泽深浓鲜艳,表面又反白,那只能加大钛白粉的用量,加大色粉的用量来调配。
注:如果样品是透明的,就需要选择透明性好的有机颜料或染料。
如果是不透明或半透明,则需要根据实际经验判断估计出样品内的钛白粉含量,再根据色相确定是否加入黑色极其比例。
2、观察样品的透明度一般分为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也称实色,实色是指透明度很低),透明度的调整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大钛白粉,二是增加色粉的饱和度。
三、如何确定调色配方1、首先确定钛白粉的含量,这是技术关键之所在。
因为,钛白粉含量一变,颜色就会变化很大,其他色粉用量就随之改变;2、分析配色试样的色调范围是由哪几种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各占比是多少。
(尽量选择与样品颜色色光相近的颜料,如调红色系颜色,试样偏黄就选用大红色,偏鲜艳就选用艳红或荧光红色做主色);3、观察试样的鲜艳度,考虑是否加入荧光色粉或加入增白剂。
塑料配色程序与方法
![塑料配色程序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f8e11c0b4e767f5acfcec5.png)
塑料的配色是塑料着色中的关键,只有配好颜色,才能制备出色泽适宜的产品。
在配色过程中,首先要弄清制品的应用要求,并根据塑料材料的着色性能,选择适用的着色剂。
在选色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检查可用颜料的颜色、着色力、分散性、性能、加工均衡稳定性、混合性和成本等方面后,便可选择出使用的颜料,初步确定用量。
选色和配色效果的好坏,除依赖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求技术人员有健全的视觉功能。
同时要依赖于高技术含量的配色仪器及设备。
本文就塑料配色程序与配色方法。
1.配色程序配色是着色的重要环节之一,配色首选是进行初步配方的设计,然后就是对初步配方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于规模生产,且保证塑料制品颜色的均匀一致性。
1.1 初步配方的设计(1)根据塑料制品整体设计的要求,寻找出与标准色样相近似的样品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着色效果的好坏。
为了便于寻找到较佳的着色参照物,平时应多积累、多制备些着色塑料色板或塑料色料以备参照,同时还应把自己选色经验和教训编成相应的着色配方,以供参考。
(2)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应仔细观察分析塑料制品(样品)的颜色色光、色调及亮度等,确定颜色属性,确定所用颜色是透明色,还是不透明色,其中是否含有其他特殊颜料(如荧光颜料、金属颜料等),然后根据孟塞尔颜色系统颜色。
(3)从色调、亮度、浓淡度等方面反复比较与标准色样和参照物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物的着色剂配方进行修正,拟定出初步配方。
或者按照孟塞尔颜色系统标定原理设计所需颜色,并拟定初步配方。
1.2 调整配方按照拟定的初步配方进行实物着色试验,将制得着色实样与标准色样和参照物一起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着色配方。
然后根据调整后的配方再制备实样进行比较,再调整配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实样色调与标准色样相同或达到最接近标准色样的令人满意的程度为止。
最后确定着色配方进行生产。
不过选定的颜色通常会与实际生产中塑料制品所呈现的色泽不尽相同,导致这些差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颜色称量误差。
免喷涂塑料着色的七大方案
![免喷涂塑料着色的七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4be8928ea81c759f57849.png)
免喷涂塑料着色的七大方案免喷涂塑料不需要喷漆就能获得绚丽的色彩,所以免喷涂材料的着色非常关键。
下面鸿盛新材料为大家介绍免喷涂塑料着色的七大方案。
一、采用铝粉采用规则的球型铝粉对光线的反射较为均匀一致,主要发生镜面反射,表面具有高亮度及光泽度。
而采用片状和银元型铝粉时,由于形状不规则,颜料在材料的分布形态各异,光线在铝粉表面反射方向各不相同,导致目视观察时产生明暗差异,变换观察角度时,就会产生闪烁效果。
一般而言,铝粉的形状越不规则,尺寸越大,其闪烁效果越明显。
随着铝颜料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一般添加范围为1%-4%。
二、合理的颜料配方组合采用相容性好和能够增加流动性的助剂,确保颜料和树脂充分混合及均因分布。
三、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大多数树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在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否则可能导致制品表面银丝和水花以及影响制品表面光泽。
通常要求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0.05%以下。
例如,对于ABS基材的,干燥温度通常为70°C-85°C,干燥3-4小时。
干燥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材料性能降低;干燥温度过低、干燥时间不够,树脂含水率过高,制品表面容易产生气痕。
四、选择中低温的注塑温度由于添加了金属颜料,在螺杆的高剪切作用下,容易引起金属颜料的变色。
因此,树脂成型温度设置原则是:在确保材料充分塑化前提下,尽量使用中低温度注塑,以防止材料降解。
例如,以ABS为基材的产品加工温度为210°C-230°C。
五、中速分段阶梯式控制注塑速度在注塑时,选择注塑速度主要考虑制品的外观、模具的排气以及注塑机型腔内树脂流动的阻力。
较快的注塑速度一般会使熔胶流程加长,适合充填薄壁制品,并形成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和表面效果。
但过快的注塑速度容易使熔胶遭受强剪切,导致珠光色粉形状和粒径发生破坏而降低制品的特殊色彩效果。
另外,浇口附近容易出现喷射痕、排气不良等。
因此,在保证产品表面效果和质量的前提下,建议选用中速的分段阶梯式速度控制,以确保充填顺畅和制品外观。
塑料配色技术
![塑料配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59b8492af90242a895e5b9.png)
塑料配色技术配色原理-颜色色光的相加混合-颜色色料混合人们感受560nm成为紫色。
而成的称一、配色着色_配色使用中些特殊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度小缺点为耐热性、耐候性和遮盖力方面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别也很大。
炭黑按用途分有色素炭黑和橡胶补强光颜料、彩虹类珠光颜料、彩色类珠光颜料三类。
C.I C.I是由英国染色家协会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购时因对相同分子配色着色可采用色粉直接加入树脂法和色母粒法。
着色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差。
着ABS PC PP艺量可降用EVA蜡助剂有如加入的母粒的DF四、配色管理和仪器据处理便可评价色度值及其它各种数值。
分光光度计可分为采用衍射光栅分光和采用干涉滤光片分光两种0%、100%提高了精度。
它对用标准样板进行校正和输出多个色差值。
色差公式、条件等色表示法、遮盖力表示法和雾度表示法。
分光反利用计算机进行调色配方及其管理已成功地用于塑料配色调色。
(1)色差和价格排(2)(3)颜色测量和色差控制测量着色剂的着色强度、产品的白度、产品颜色牢度、颜色色差。
由于(4)。
(完整版)塑料配色知识详解
![(完整版)塑料配色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1cc0a7647d27284a735121.png)
塑料配色知识详解塑料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塑料着色还可赋予塑料多种功能,如提高塑料耐光性和耐候性;赋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性、抗静电性;不同彩色农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虫、育秧等作用。
即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着色剂分颜料和染料两种。
颜料是不能溶于普通溶剂的着色剂,故要获得理想的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热稳定性、光稳定性优良,价格低,但着色力相对差,相对密度大;有机颜料着色力高、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相对密度小,缺点为耐热性、耐候性和遮盖力方面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优点为密度小、着色力高、透明度好,但其一般分子结构小,着色时易发生迁移。
常见的颜料白色颜料主要有钛白粉、氧化锌、锌钡白三种。
钛白粉分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结构,金红石型钛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炭黑是常用黑色颜料,价格便宜,另外还具有对塑料的紫外线保护(抗老化)作用和导电作用,不同生产工艺可以得到粒径范围极广的各种不同炭黑,性质差别也很大。
炭黑按用途分有色素炭黑和橡胶补强用炭黑,色素炭黑按其着色能力又分为高色素炭黑、中色素炭黑和低色素炭黑。
炭黑粒子易发生聚集,要提高炭黑的着色力,要解决炭黑的分散性。
珠光颜料又叫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一种二氧化钛涂覆的云母晶片。
根据色相不同,可分为银白类珠光颜料、彩虹类珠光颜料、彩色类珠光颜料三类。
购买颜料,必须了解颜料的染料索引(C.I),C.I是由英国染色家协会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合编出版的国际性染料、颜料品种汇编,每一种颜料按应用和化学结构类别有两个编号,避免采购时因对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叫法的颜料发生误解,也有利于使用时管理和查找原因。
电脑配色利用计算机进行调色配方及其管理已成功地用于塑料配色调色。
注塑加工的三种着色方法
![注塑加工的三种着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b7011be87101f69f31950a.png)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
注塑加工的三种着色方法
现如今,注塑件的应用已是相当广泛。
市面上注塑件五彩缤纷,色彩各异,那么注塑件加工都是如何进行着色的呢?下面我们便来简单介绍下注塑加工的三种常用着色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化合色料着色法是最精确的注塑件加工着色技术,可生产出准确、重复性高而深浅恰当的颜色,最适宜小批量生产。
大多数商业塑料是在注塑机上着色的,而大多数工程用塑料在出售时已着了色。
2、注塑件加工色母料着色法分粒料及液料两种,均可调配成各式各样的颜色。
其中以粒料最为普遍,色母料的使用可通过将塑料与色母料混合,将混合物或色母料实际地输送进注塑机中。
其优点是:较便宜的颜色、降低了粉尘问题、降低原料的成本、储存较方便。
3、注塑加工干色粉着色法是最便宜的,其缺点就是使用时吸尘及肮脏。
要保证生产过程的颜色均匀及准确,可使用特定尺寸的袋或纸箱以装上正确数量的干色粉。
使用干色粉着色时,塑料粒的表面必须盖上一层均匀的着色剂,以便颜色能平均地散布于熔胶内,配混的方法及时间必须有标准,才可确保着色均匀。
着色步骤确定后,就必须持之以恒。
此外也要避免色粉在储存期间吸收水分,否则容易骤结,令注塑件出现斑纹。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cj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塑料配色
![塑料配色](https://img.taocdn.com/s3/m/31fef142168884868662d626.png)
1)干混着色
PP挤出或注射橙色配方:
PP
100
LDPE
5
甲苯胺红 0.06
汉沙黄 0.13
钛白粉 0.4
液体石蜡 适量
用途:挤出编织袋、注射周转箱。
着色剂 树脂载体 分散剂 其他助剂
2) 色母粒着色
计量
捏合
挤出造粒
色母粒 + 塑料
着色制品
蓝色
4 :3~4 :2~4
2) 色母料着色
优点 1)无粉尘 2)易计量 3)改变颜色费用低 4)着色力高 5)可以高浓度着色 6)色泽准确、色差小
缺点
1)成本高
2)未得到普遍应用(和 聚合物相容性不好)
2) 色母料着色
应用 1)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着色(占90%),不适用于
热固性; 2)一般不用色母料拼色(配色)使用; 3)色母料稀释比:色母料:树脂=1:(20~100)
散性好,有污染。 ③ 颗粒状着色剂:粒状物,避免污染。 ④ 色母粒:将颜料以高浓度分散于树脂中,经混炼
制成片状物或粒状物,分散性好,无污染,使用 方便,但成本高。
2) 颜料性能要求
① 色彩鲜艳、着色力强: 着色力:是指从一定颜色的制品,从无色到达一定颜
色时所需的颜料量。
② 分散性好: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塑料中,且不凝聚; ③ 耐热性好:在树脂的加工温度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溶出而迁移。 喷霜:颜料从制品内部移动到制品表面。 渗色:颜料迁移到相邻制品表面。
2) 颜料性能要求
⑦ 对塑料的加工性(如流动性、润滑性、印刷性、涂 饰性等)和使用性能(电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耐老 化性能等)无不良影响;
⑧ 无毒、无臭 ⑨ 价格低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光亮度。色母粒的性能指标有色差、白度、
黄度、黄变度、热稳定性、氧指数、熔体流动速
率等,当然颜料的细度、迁移性、耐化学性、毒
性也与色母粒性能有关,有些指标在专
门用途中十分重要,如纤维级母粒的压滤值(DF
值)细度。0c67f0e 密度计
色母粒可以按欲着色树脂分类,如ABS色母粒,
PC色母粒,PP色母粒等;也可按着色树脂加工艺
分类,有注塑、吹膜、挤出级三大类母粒。色母
粒由于对颜料先进行预处理,有
较高的着色力,用量可降低且质量稳定,运输、
贮存、使用方便、环境污染大为降低。分散剂通
过对颜料的润湿、渗透来排除表面空气,将凝聚
体、团聚体分散成细微、稳定和均匀的
塑料配色着色可采用色粉直接加入树脂法和色母
粒法。色粉与塑料树脂直接混合后,送入下一步
制品成型工艺,工序短,成本低,但工作环境差,
着色力差,着色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性差。色母粒法是着色剂和载体树脂、分散剂、
其它助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着色剂的粒料,制品成
型时根据着色要求,加入一定量色母粒,使制品
含有要求的着色剂量,达到着色要求。
颗粒,并在加工过程中不再凝聚,常用分散剂为
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对于较难分散的有机颜料和
炭黑采用EVA蜡或氧化聚乙烯蜡,合成低分子量
聚乙烯蜡和聚乙烯裂解法制的低分子
量聚乙烯蜡有很大差别。其它助剂有偶联剂、抗
氧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填料等,视要求和
品种而定加入量,称为多功能母粒,再如加入光
亮剂,有利于模塑制品脱模和提高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