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介绍课件
课程历史与发展
课程历史
学前卫生学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儿童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逐渐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一 门重要课程。
课程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前卫生学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课程内容更加 丰富、实践环节更加规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未来,学前卫生学课程将继续围绕儿童身心健康的 需求,不断拓展和深化,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健康生活指导实践案例
总结词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 建立和不良习惯的纠正方法。
详细描述
选取一个幼儿园,介绍其日常健康生活指导的实践, 包括晨检、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具体措 施。同时,针对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挑食、缺乏运 动等,提出纠正建议和指导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与饮食实践案例
总结词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和急救措施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以及如何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详细描述
选取一个幼儿园,介绍其安全教育和急救措施的实践,包括日常安全教育、突 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安全 风险和急救需求,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06
学前卫生学课程展望与 发展趋势
要点二
方法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我评 价、他人评价
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内容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标准
全面、科学、可行、有效
课程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方向
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 系
措施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 重实践教学环节
05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幼儿教师,使学生能够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儿童营养、疾病预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知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儿童生长发育与卫生保健: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包括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行为发育等方面,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要求。
2.营养与健康:介绍儿童营养需求和膳食搭配原则,包括营养素的作用、食品选择、饮食卫生等方面,以及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3.疾病预防与处理:了解常见儿童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应对儿童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4.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介绍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意外伤害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方法。
5.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卫生保健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儿童健康教育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儿童卫生保健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制作儿童营养食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和心得,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30%。
2.考试成绩: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3.实践活动成果: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或照片等,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占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资源和设备1.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图片、视频等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同时,定期更新教学资源,保持教学资料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2021年-2022年)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使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构成幼儿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指导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并为学习这些相关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能够记住、理解教材中个重要的术语、概念和观点。
2、能够主动学习学前卫生学。
3、能够运用《学前卫生学》的一般原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和愿望。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2))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3))了解人体的调节及化学成分(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形态2 .人体的基本结构3 .人体功能的调节4 .人体内的化学成分5 .人体的新陈代谢(三)教学形式及方法课堂讲授、图示法和讨论。
(四)作业布置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保育器官的保育要点(2))熟悉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3))了解人体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系统1、骨骼2、骨骼肌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4、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二节循环系统1、血液循环系统2、淋巴系统3、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4、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三节呼吸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第四节消化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五节泌尿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第六节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2、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3、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4、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5、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1、眼第七节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屈光不正;学前儿童眼的特点;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卫生学》2. 课程代码:051324013.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5. 学时:45 课时6. 建议开课学期:大一第一学期二、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 课程的基本理念:(1).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A. 教育价值定位:《学前儿童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在揭示各种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健康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为制定卫生标准, 提出卫生要求和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它以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同时它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与学前教育的其它学科一起,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内涵。
B.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 《学前儿童卫生学》既包含理论学科中的一般理论知识、技能和基本原理, 又有合作表达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方面的内容。
《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通常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
C.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树立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理念,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能够掌握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保健制度、营养卫生、常见心理问题、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处理。
(2). 课程实施基本理念:A.教学方法的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运用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训练、小组教学、案例教学、操作演示、项目实训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前卫生学教学规范
学前卫生学教学规范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规范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本学科总学时数30学时。
基本要求中,理论知识用四级词汇区分,即“理解”、“掌握”、“了解”、“知道”四级;运用方法用三级词汇分,即“熟练掌握”、“熟悉”、“会”三级。
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1)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学科性质(2)掌握学前卫生学的基本任务(3)知道学前卫生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基本要求(1)理解幼儿运动系统的含义和组成并掌握其特点(2)理解幼儿呼吸系统的含义和组成并掌握其特点(3)理解幼儿消化系统的含义和组成并掌握其特点(4)理解幼儿神经系统的含义和组成并掌握其特点第三章幼儿的心理卫生基本要求(1)理解幼儿心理卫生的内涵(2)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掌握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方法第四章幼儿的营养与锻炼卫生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营养素及热能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2)理解托幼机构加强膳食管理、保证膳食质量的重要性(3)理解幼儿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卫生要求第五章幼儿教育活动卫生基本要求(1)掌握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的特点(2)理解幼儿生活制度的制定要求(3)掌握幼儿主要活动的卫生第六章幼儿疾病防治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基本要求(1)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2)了解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3)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4)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5)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第二部分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2学时)内容概要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一)学科任务(二)学科内容三、研究方法(一)调查统计法(二)实验法(三)体检法(四)观察法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章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6学时)内容概要第一节运动系统一、什么是运动系统(一)含义(二)组成二、运动系统的特点(一)幼儿的骨骼(二)幼儿的肌肉(三)幼儿的关节和韧带三、游戏对幼儿运动系统发育的伤害(一)斗鸡游戏(二)悠圈子游戏第二节呼吸系统一、什么是呼吸系统(一)含义(二)组成二、呼吸系统的特点(一)鼻子(二)咽部(三)喉部(四)气管与支气管(五)肺部第三节消化系统一、什么是消化系统(三)含义(四)组成二、消化系统的特点(一)口腔(二)食道(三)胃部(四)肠(大肠、小肠)三、幼儿消化腺的发育(一)唾液腺(二)肝脏第四节神经系统一、什么是神经系统(一)含义(二)组成二、神经系统的特点(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三)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四)精神神经发育(小儿动作及行为发展表)学时安排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1课时第三章幼儿的心理卫生(5课时)内容概要第一节心理卫生的概述一、心理卫生的内涵(一)含义(二)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情绪障碍(一)情绪障碍的定义(二)情绪障碍的表现二、睡眠障碍(一)睡眠障碍的定义(二)睡眠障碍的表现三、饮食障碍(一)饮食障碍的定义(二)饮食障碍的表现四、语言障碍(一)语言障碍的定义(二)语言障碍的表现五、品行障碍(一)品行障碍的定义(二)品行障碍的表现第三节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二、尽量减轻内在压力对幼儿的影响三、加强宣传力度,争取家庭和幼儿园相配合四、对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五、开展心理咨询六、加强保健,促进健康学时安排第一节 1课时第二节 2课时第三节 2课时第四章幼儿的营养与锻炼卫生(5课时)内容概要第一节幼儿的营养卫生一、幼儿营养学基础(一)蛋白质(二)脂肪(三)碳水化合物(糖类)(四)维生素(五)矿物质(无机盐)(六)水二、平衡膳食(一)什么是平衡膳食(二)幼儿膳食要求三、托幼机构膳食(一)托幼机构膳食计划(二)托幼机构膳食评价(三)托幼机构膳食卫生第二节幼儿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卫生一、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一)户外活动(二)开窗换气(三)开窗睡眠或露天午睡(四)冷水盥洗二、利用自然因素进行锻炼(一)锻炼原则(二)锻炼方法学时安排第一节 3课时第二节 2课时第五章幼儿教育活动卫生(5课时)内容概要第一节幼儿期大脑皮质活动特点一、始动调节(一)内涵(二)教育要求二、动力定型(一)内涵(二)教育要求三、镶嵌式活动(一)内涵(二)教育要求四、优势原则(一)内涵(二)教育要求五、保护性抑制(三)内涵(四)教育要求第二节幼儿生活制度的制定一、学年安排二、一周的安排三、一日作息制度(一)根据幼儿身体内部器官活动的规律节奏来制定1、大脑皮质活动特点2、幼儿一天中工作能力的裱花规律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4、根据地区、季节和家长需求来制定5、幼儿健康状况(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1、晨间活动2、早操3、集体活动4、游戏和户外活动5、日常生活6、离园第三节幼儿主要活动的卫生一、游戏的卫生(一)符合年龄特点(二)尽量在户外(三)避免负担过重(四)注意安全(五)幼儿情绪愉快二、教学活动卫生(一)教学内容有发展价值(二)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三、阅读和绘画卫生(一)保持正确姿态(二)良好的采光(三)正确握笔和阅读的方法四、唱歌的卫生(一)空气新鲜、无尘、温度适宜(二)保持正确的姿势(三)音调适中(四)时间适宜(五)避免叫喊学时安排第一节课时第二节课时第三节 2课时第六章幼儿疾病防治及意外事故的预防(7课时)内容概要第一节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一、传染病的基本特诊(一)概念(二)分类(三)传播途径二、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一)控制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三、幼儿园传染病的管理(一)及时报告疫情(二)迅速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三)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四)做好消毒工作四、幼儿常见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二)水痘(三)病毒性肝炎(四)麻疹五、幼儿常见非传染病(一)发烧(二)惊厥(三)缺铁性贫血(四)肺炎(五)蛔虫病第二节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一、擦伤二、出血(一)出血的种类(二)止血的方法(三)预防三、骨折(一)骨折的症状(二)现场处理四、脱臼五、烧烫伤(一)程度区分(二)急救(三)预防六、异物入体(一)异物入鼻(二)异物入气管(三)异物入食道(四)异物入眼(五)异物如耳七、触电学时安排第一节4课时第二节 3课时第三部分教学实施细则第一部分课程的难点、重点及处理办法《学前卫生学》是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开设的一门指导性课程。
《学前卫生学》课程简介
《学前卫生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学前卫生学》是一门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前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安全、心理等多方面内容,注重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了解学前儿童营养、安全和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学前儿童进行卫生保健管理;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头围等,以及如何根据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健康评估。
2. 营养:学习合理搭配儿童饮食,包括营养素的选择、食物的搭配等,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 安全:学习如何识别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中毒等,以及如何在意外发生时进行急救处理。
4. 心理卫生:学习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如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以及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 卫生保健管理: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卫生保健计划,包括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和控制等,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课程意义《学前卫生学》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学习营养、安全和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付俊2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幼儿卫生保健与指导教学单位:普通课教研室制定时间:2014年4月课程编码:BT2BS03编写负责人:付俊审定负责人:王刚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8 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课程简介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需求和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将来工作的性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一、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
考虑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三、既要避免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又要防止学科之间的论述矛盾。
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补充教材。
1.课程设计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基于项目导向,突出实践能力。
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
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
2.总体设计思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选择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特征,并提高其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激发其对学前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涉及以下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需求分析•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学前儿童身体构成及变化特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2. 学前儿童营养管理•学前儿童适宜的膳食构成及均衡饮食的知识•常见的学前儿童营养问题及饮食注意事项•学前儿童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3. 学前儿童健康管理•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学前儿童的常规保健和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学前儿童常见疫苗及其接种方式4.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学前儿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发展和保健•学前儿童运动、游戏、教育、学习与成长的相关知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解,注重知识的详细解释和逻辑阐述。
2. 课堂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3. 手把手实践操作•针对营养管理、保健护理等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真实场景模拟操作。
4. 探究式学习•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激发其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性测试。
2.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案例学习的分析和诊断能力、实践操作的技能掌握等。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参考教材•《学前儿童营养与健康管理》(李勤著)•《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张艺著)•《儿童与少年健康保健》(王建设著)六、结语本课程内容全面、实用性强、针对性良好,旨在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和关爱,提高其健康促进工作的能力和质量。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学前儿童卫生学》是研究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并称“三学”。
本课程是学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
通过《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营养、幼儿园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等。
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卫生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理解幼儿八大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育要点;(3)了解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4)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懂得幼儿膳食的配置;(5)熟悉幼儿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6)了解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7)掌握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
(8)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2.能力目标(1)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5)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主要以脑科学、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学科。
课程主要围绕学前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论述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以及各科教学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前卫生学》中的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为上述学科在生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制定的。
根据这些标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对学前儿童进行营养管理、懂得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及托幼园所的卫生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将《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定为下面五大模块: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学前儿童健康评价、学前儿童疾病的护理与预防、集体儿童的卫生与保健等五方面。
接着再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每一模块下面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以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提出相应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内容、项目,再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查找中发现《学前卫生学》(2004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较符合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卫生方面的要求,与既定的五大模块内容较为接近,因此选择《学前卫生学》为本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参考了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与补充,形成了《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构成幼儿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
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幼儿教师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在内容上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
理论知识的选择以阐述基本问题为主,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根据托幼机构的实际需要,做到内容全面,要求明确,指导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在结构的设置上更有利于教和学,每章开头有概括学习要点,便于学生积极思考;每章附有“思考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对教学实践分析并掌握。
本课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帮组学生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每章中穿插有“知识窗”、“实践链接”、“二维码拓展资源”,使学生的视野更开拓,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婴幼儿卫生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婴幼儿卫生学是一门关于婴幼儿健康与卫生管理的学科,旨在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如何维护其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婴幼儿卫生基础知识,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婴幼儿护理技能,为今后从事婴幼儿卫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基础知识:学习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体格、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学习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饮食;了解婴幼儿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常见疾病预防: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如感冒、腹泻、发烧等;了解如何早期发现和应对婴幼儿疾病,如咳嗽、呕吐等。
3.卫生管理:学习如何保持婴幼儿的个人卫生,如洗澡、洗头、换衣服等;学习如何保持婴幼儿的居住环境卫生,如通风、消毒、保持整洁等;学习如何培养婴幼儿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4.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示范操作、模拟演练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婴幼儿卫生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评估方法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考核:包括模拟演练、实际操作考核等,占总评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婴幼儿卫生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
四、教材和参考书教材:《婴幼儿卫生学》可作为本课程的教材,书中详细介绍了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书:《婴幼儿护理手册》、《婴幼儿营养学》等可作为本课程的参考书,提供更多有关婴幼儿健康和卫生的信息。
五、课程资源本课程将提供以下资源:1.电子课件:包括课程讲解、示范操作等内容。
2.习题库:提供各种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视频资源:提供有关婴幼儿健康和卫生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互动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讨论问题等。
《学前卫生学》授课计划
《学前卫生学》授课计划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授课人:张老师课程时长:40分钟/节,共6节课程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2.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三、授课内容主题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1.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 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主题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1. 饮食卫生: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2. 睡眠卫生: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3. 运动卫生:合理安排儿童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 疾病预防: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主题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实际应用1. 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合理安排儿童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保持环境卫生。
3.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四、授课方式1. 讲授: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
2. 互动: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实践: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外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
2. 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4. 反馈:征求学生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课程结束通过本次授课,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健康与卫生》核心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健康与卫生》核心课
程标准
本文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份《儿童健康与卫生》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如何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主要介绍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和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
第二章饮食与营养
主要介绍儿童营养需求、幼儿忌口、膳食结构、食品安全等内容。
第三章疾病防治
主要介绍常见儿童疾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预防以及相应的卫生常识。
第四章儿童常见疾病
主要介绍感冒、腹泻、湿疹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第五章安全教育
主要介绍幼儿常见的事故类型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课堂测试和论文。
五、实施要求
1. 教师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2. 学生应该做好笔记,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
它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
本课程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
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
通过《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以及物质环境卫生、幼儿的营养膳食以及常见疾病、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等。
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准备。
本课程开设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⒈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育要点;(3)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4)了解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5)了解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6)了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表现及预防;(7)了解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⒉能力目标(1)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5)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
⒊素质目标(1)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2)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3)具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素质;(4)具备较高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素质。
三、课程内容设计及学时分配表:《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模块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进行专业能力训练。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如何评价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模块分析介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膳食营养及管理;第三模块重点说明幼儿的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护理及其预防,并介绍一些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和护理方法;第四模块对集体保教机构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实际工作“接轨”,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学时分配如下表:知识模块章节教学内容讲授学时绪论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和意义、方法1第一模块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14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4第三章幼儿的心理健康 6第二模块第四章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8第三模块第五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13 第六章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6第四模块第七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7第八章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 5合计64四、课程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①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学习方法。
②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①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
②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意义。
四、教学时数:50分钟,1学时五、教学内容(一)理解概念:幼儿卫生保健(二)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保健,意义何在?1、讲述幼儿生理解剖特点2、讲述幼儿生长发育规律3、讲述幼儿心理卫生及其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4、提出增进幼儿健康, 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5、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三)怎样学习幼儿卫生保健1、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卫生学理论2、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临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1)联系幼儿教育实际(2)联系相临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3)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3、常用的研究学习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六、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幼儿卫生保健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一)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5(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一)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②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③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也不均衡。
④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⑤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生发展密切相关⑥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1、内在的遗传因素2、外在的环境因素第二节幼儿的健康检查一、概念:幼儿的健康检查二、幼儿健康检查的时间1、出生第一年4次(3、6、9、12个月)2、出生第二年2次(18、24个月)3、3岁后,每年检查一次。
三、幼儿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四、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1、幼儿发育单项筛选①动作发育②视觉—空间定向7③时间—次序关系④记忆能力2、综合发育筛选:七、作业:书38页的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2、理解营养在幼儿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3、理解幼儿膳食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掌握平衡膳食2、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三、教学难点:1、掌握平衡膳食2、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四、教学时数:400分钟,8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营养卫生一、关于营养的概述1、概念:营养、营养素、能量2、人体所需的能量:二、营养在幼儿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1、营养不良影响幼儿身体发育2、营养不良影响幼儿骨骼发育3、营养不良影响幼儿智力和行为三、幼儿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第二节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一、幼儿合理的营养和平衡膳食:(一)幼儿合理的营养包括的内容:(二)平衡膳食包括六大类食品:谷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制品、蔬菜和水果、烹调油类、调味品等。
二、幼儿膳食的特点:三、幼儿膳食的配制拟制科学的幼儿食谱四、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五、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七、作业:①名词解释: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②书51页的复习思考题第四章幼儿园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2、了解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3、了解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4、了解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二、教学重点:①了解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②了解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③了解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三、教学难点:①了解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②了解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四、教学时数:650分钟,13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9第一节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三)传染病的预防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一)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二)细菌性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猩红热、急性结膜炎、脓疱疮第二节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一、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腹泻、肥胖、龋齿、弱视、中耳炎、痱子第三节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一、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蛔虫病、蛲虫病七、作业:①名词解释:龋齿、禽流感②书66页的复习思考题第五章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一、教学目标:1、分析学习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2、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3、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措施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2、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措施三、教学难点1、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2、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措施四、教学时数:300分钟,6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一、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二、安全教育三、安全措施第二节常用的护理技术一、测体温二、物理降温法三、胃药四、滴眼药五、滴鼻药六、滴耳药七、止鼻血八、简易通便法第三节常用的急救技术一、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措施七、作业:①书76页复习思考题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学会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鉴别2、学会怎样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1二、教学重点:1、学会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鉴别2、学会怎样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教学难点:1、学会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鉴别四、教学时数:300分钟,6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一)智力发展正常(二)情绪稳定愉快(三)人际关系和谐(四)行为统一协调(五)性格乐观开朗(六)自我意识良好第二节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鉴别(一)是否有一些行为表现(二)行为表现的程度(三)从个体的发展来看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正(一)情绪障碍:如恐惧、强迫症(二)行为障碍:如夜惊、梦游、遗尿症、神经性呕吐、多动症(三)品行障碍:如攻击性行为说谎(四)学习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第三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因素二、幼儿心理卫生的原则1、预防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三、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一)改善环境(二)开展心理咨询(三)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四)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七、作业:①名词解释:心理健康、心理卫生②书90页复习思考题(1-4)第七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一、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二、教学重点: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三、教学难点: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四、教学时数:350分钟,7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活制度13一、制定幼儿的生活制度的意义:二、制定幼儿的生活制度的原则:三、幼儿日常生活保健制度中的内容和要求:四、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第二节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一、健康检查制度:二、膳食管理制度:三、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四、预防接种制度和体格锻炼制度:五、环境卫生和幼儿个人卫生制度:六、安全制度:七、家长联系制度:七、作业:①书104页的思考与练习第八章幼儿园生活环境卫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2、了解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二、教学重点了解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了解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2、了解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四、教学时数:250分钟,5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园建筑卫生一、园址的选择二、幼儿园房舍卫生要求:第二节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一、玩具卫生二、书籍卫生三、文具卫生四、黑板卫生五、电视卫生六、桌椅卫生七、其他家居卫生第三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一、重视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质环境二、要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三、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四、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幼儿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七、作业:书113页的思考与练习五、教学方法与建议(一)课堂教学与训练采用讲授、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