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完整版)

2021年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完整版)
2021年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完整版)

“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十个特点

欧阳光明(2021.03.07)

“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到底与传统的、一般的课堂教学,甚或电化教学,网络教学有什么不同?下面从理论层面阐述其10个特点。

(1)教学工作科学发展唯一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大脑为本。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核心。教育的科学发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而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大脑为本。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过学生的大脑而别无其他。所以除此以外,什么“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本”,都是违背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科学发展规律的。以学生的大脑为本,就是要实施“全脑开发的教与学”

(2)要实现大脑两半球均衡又紧密结合地发展。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并且各有自己的功能,又必须紧密合作,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斯佩里提出来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说过:“左半球大脑担任语言、阅读、逻辑推理、数学、分析等功能,称为‘语言脑’。右半球大脑则侧重事物、形象、音乐、艺术和直觉等活动,称为”音乐脑“。而我们的教育,偏重与左脑的开发,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右半球大脑的开发,全脑的开发。”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遵循这一科学的准则,从

学前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每一堂课,都要克服“极端左脑教育”的弊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做到有利于学生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同步开发。

(3)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达到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推行“全脑开发的教与学”的极佳背景。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三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学生完全被动接受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同时改变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灌输式”、“上课从头讲到尾,全凭教师一张嘴”的陈旧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折不扣地达到三维目标,也就能够体现“全脑开发的教与学的完整过程。换言之,要做到“全脑开发”,也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善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对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与研究。而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脑的两个半球必须同时启动,同步开发,和谐运作,紧密结合,达到三维目标不再是走形式、摆样子了。

(4)必须实施“四个基本”的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是先认识、后实践,先原理、后验证,叫做“特殊认识过程”。原北京景山学校校长、原国家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游铭钧教授,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应用”这“四个基本”教学过程,并来津做过

两场专题报告。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领域的回归,意义深远。“四个基本”最突出之点是“基本事实”在“基本原理”之前,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过程由“特殊”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这是教学认识论的一场深刻的、本质性的重大变革。当时我们天津市普教系统正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题实验,立即学习吸纳了“四个基本”的理论,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在一批实验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验成果(另有专文介绍,这里不予赘述)。“四个基本”为全脑开发的教与学创设了优化教学过程的顺畅途径。不符合“四个基本”教学过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未做到“基本事实”在前、“基本原理”在后的课堂教学过程,就谈不上是真正的“全脑开发”。

(5)运用“及时反馈调节”的反应工具(“五色反应卡”或“五色灯”)。

我国科学巨擘、“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积极倡导系统科学理论“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中的控制论,信息论用于课堂教学系统之中,就提出了“即时反馈”优于“及时反馈”、“延时反馈”的观点。美国科学家创建了“即时反馈调节系统(CIS),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引进了这个系统,在天津基础教育先后建立了小学、初中、完中的实验基地。刚一引进的即时反馈反应器,需要在教室里挖沟埋电线,每一个学生的课桌角上要安按键器,老师讲台上要有一台机器,总共造价高达2~3万元,不符合我国国情。南开区宝龙巷小

学创造了红、黄、白、黑四色盘(白铁片制成,学生自己操纵旋转显示);和平区滨江道中学创造了红、黄、绿、白、黑五色塑料片的反应卡;市属重点中学创造了铁片制的五色板。实验证明“五色反应卡”造价成本低廉(批量生产带放置夹盒每套1元),使用最方便,效果最理想,并且扩散到北京(64中、大兴黄村五中等)、山东淄博(张店小学)、辽宁沈阳(108中学)等地。即时反馈调节的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知识的吸收率高,以和平区十一中学高中数学学科的实验数据表明,即时反馈调节的吸收率比及时反馈调节(作业)高10%,比延时反馈调节(测验)高33%。遗憾的是后来“应试教育”回潮的冲击,“五色反应卡”再也见不到了。2005年笔者在西青区张家窝中学听一节初中数学课,师生仍然在使用“五色反应卡”,以令人惊讶了!据中央教学科所的有关专家说,当初苏联运用“CIS”手段,培养出一批宇航员,日本也用此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级科技人才。由于即时反馈调节的过程,必须每个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而且必须左脑与右脑同时参与、和谐运作,有利于“全脑开发”,因此在我们的“全脑开发”教与学的课题实验中,必须纳入“CIS”。应该承认,至今电脑网络解决不了“即时反馈调节”的反应手段(不可能全部实现人手一机),所以我们提出了“五色反应灯”的设想。

(6)六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感知活动。

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用听觉,连视觉都很少用到,而听觉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全脑开发”教学要想方设法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这六种感觉器官共

同参与感知活动,使左脑与右脑和谐运作,同步发展。有人以为课堂教学运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就现代化了,其实不然,用上了课件也好,甚至到一人一机的计算机教室上课也好,也只是动用了视觉与听觉,敲电键、推鼠标也并非触觉、运动觉参与感知,它与多种感官参与参与感知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全脑开发”教学中,更多的食物教具、标本、模型、挂图,各种实验仪器及材料、化学药品,学生自制学具,以及走向社会实践参与活动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7)智力因素七个方面都要获得发展。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操作力这七个方面。传统教学(包括单纯应试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要求学生一要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二要死记硬背那些定理、公式、结论和标准答案,甚至全篇课文。什么观察、思维、理解、想象都不涉及,更提不到有意识地培养,至于操作那就更置之不理了。试问,这样的单纯应试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么》当然不能!这也就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大师级的、善于发明创造的杰出人才的原因所在。七个方面的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涉及到左脑与右脑的全面功能。特别是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操作力这五个方面差不多都是右脑的功能。其中的观察力包括左脑为主的听讲与阅读;理解也需要左右脑结合;特别是记忆力需要两半脑整体参与,日本科学家认为右脑的记忆力比左脑的记忆超强1:1000万倍。可见单靠左脑记忆反而遗忘率高。爱因斯坦说:“凡是书上有的,我都不

记,我脑子里记的,都是书上没有的。”他是个大科学家,如此看待和使用记忆力,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单靠记忆是成不了科学家的!

(8)(两个“8”)一是教育心理学里提到的人地八项非智力因素与上述的七项智力因素必须结合;二是大脑思维的八对思维方式也必须结合。

大脑除了七项智力因素外,还有八项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情绪,兴趣,意志,毅力,好奇心,性格与理智,这里的每一项都与左脑的功能有关,同时又离不开右脑功能。更重要的是与智力因素也分不开。试问,没有注意力、观察力,你会对知识感兴趣,产生爱学的情感吗?没有思维力,理解力,你会产生昂奋的学习情绪,产生坚持学习,实践,探索的意志和毅力吗?没有好奇心、浓厚的兴趣,能够产生求知的欲望、丰富的想象力,而去理智地钻研、探究,甚于勇于发现、发明、创新、创造吗?没有坚强的性格克服学习、实践、研究中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能够坚持不懈地攀登科学的高峰吗?可见,光有智力因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同步地培养与发展非智力因素,使二者一直是紧密结合,和谐运作。这也是“全脑开发”的“教与学”,这个课题实验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子课题。

说到大脑思维的八对思维方式,分别属于左脑与右脑的各八种,从而一一相对应,体现左右脑思维方式的互补性。这就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的结合;线性思维与立体

思维的结合;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结合。(后面有八篇短文分别介绍结合的意义和课堂实例)

(9)以九项多元智能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在世界范围内已施行百年的智商测试标准(IQ)仅以语言和教学逻辑两项为依据,超标者为“智力超常”,不达标者为“弱智”,其实这是既不全面又不科学的,耽误了许多有用的人才。也因为这两项均为人大脑的左半球功能,导致了教育的“极端左脑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从上个世纪末,“多元智能”理论已经引进我国,但至今未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智力测试的”IQ”标准仍在使用,这也使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应试教育坚固难摧的重要原因之一。“全脑开发”教学以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以“多元智能”为培养目标。通过语文、外语学科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通过数学学科,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通过音乐学科,发展学生的“节奏智能”;通过美术学科,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通过体育学科,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通过政治、历史以及心理健康学科,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通过各个学科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社会实践以及劳技学科,发展学生的“生存智能”。按

照“多元智能”理论,所有学科无主科副科之分,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成为一种或几种智能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人人皆成才。实验证明,“多元智能”是完全符合“全脑开发”教学理论的,以为这九种智能都需要“全脑开发”的教学才能实现,而“极端左脑教育”“左脑优秀论”“逻辑思维优势论”在“多元智能”的理论的基础上是站不住脚的。

(10)用双手十指交插测脑型。

大脑科学研究证明,人是有左脑型和右脑型之分的。左脑型的人一般靠喜爱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美好学科,比较擅长逻辑思维:右脑型的人,一般喜爱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这是上一辈遗传基因先天因素使然。当然,一个人的成长,先天因素只占30%,而后天的教育占70%。可是,如果不了解学生(自己的)的先天因素,并充分发挥其先天因素的积极方面,这教育则是比较盲目的。甚至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埋没其本人的先天因素,耽误了某方面人才的成长。上世纪90年代的报纸上就介绍过双手十指相插测脑型的方法。笔者20多年来,对儿童及成人进行过上百人的测试,证明此法是可靠的。凡是双手十指相插之后,其右手拇指压在左手拇指之上的左脑型者,多是比较学习理科,成绩也比较好,而对音、体、美、文学艺术兴趣不大;凡是双手十指相插之后,其左手拇指压在右手拇指之上的右脑型者多是喜欢音、体、美、文学艺术,而对数、理、化等理科兴趣较差,学起来也比较吃力。但是,有的校长、主任、老师,经测试是右脑型者,却文、理、艺、都不错,甚至任教理科课程,这就

是真正的全面发展了,而业余有音、体、美、文学艺术的爱好。左脑型者有的是理科特级教师,然而文理皆通,业余爱好也全面。者当然也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成功人士。

进行脑型测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测试之前不要向被测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免得本人有思想的准备,不能很自然(必须是习惯性的)地插手。然后主持者进行观察,因为左手受右脑的支配,左手大拇指在上者为右脑型,右手受左脑支配,右手大拇指在上者为左脑型。

二、如果被测试者是学生,班主任可以在学生名单每个学生名字之前记下符号(或左右、或加减、或“0”“×”),以便后来的教学中具有针对性,鼓励左脑型的学生更有信心学好理科,同时引导其学好音、体、美、文艺学科;鼓励右脑型的学生学好音、体、美、文学艺术学科,同时引导其学好理科课程和语言课程。两种脑型都要全面发展,又发展自己的健康个性。

三、班主任嶯学生家长必须对本班学生、自己的孩子的脑型做到心中有数。任课教师了解所教的学生的脑型也是必要的,班主任在配合班干部时,让右脑型学生(有一定特长者)任音、体、美学科的课代表,当小先生,展其所长;让左脑型学生任语、数、外、理、化、生学科的课代表,当小先生,施展才华。而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脑型之后,不要逼迫左脑型孩子学钢琴、学绘画等补习班,以免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全面发展。

总之,了解了学生的脑型应该更有利于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形象直觉思维(右脑功能)与抽象逻辑思维(左脑

功能)相结合的、勇于创新的、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科技人才。这样到2020年,我国建成人才强国,跻身于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上述十个特点构成了“全脑开发的教与学”这个教学科研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