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水蓄冷方面总结

合集下载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八、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一. 水蓄冷与冰蓄冷比较将水蓄冷与冰蓄冷进行比较,这二种蓄冷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温度变化(显热变化)进行蓄冷,而冰蓄冷利用水的相态变化(相变所需的潜热)进行蓄冷。

因此,冰、水蓄冷系统在下列方面发生了变化。

(1)蓄冷系统制冷机的容量从冰蓄冷简介中知道:冰蓄冷制冷机组蓄冷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C f为0.6~0.65(制冰温度为-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低了0.4~0.35,也就是说冰蓄冷在希望利用蓄冷系统减少制冷机组容量的愿望很难实现。

而水蓄冷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2)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从冰蓄冷与水蓄冷的简介中知道: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40~50kW /m3),蓄冷水池的蓄冷密度为(7~11.6kW /m3)。

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

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关于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占地问题。

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起水蓄冷,就有水池容积大,要占用大块地方。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是:以为冰蓄冷利用的是水的潜热,而物态变化的热潜热是比较大的(往往人们对凝固热不太熟悉,又经常与汽化热来衡量),认为蓄冰槽内冰的容积比例可为1,因此,远远夸大了蓄冰槽蓄冷密度。

而实际上蓄冰槽的蓄冷密度仅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以目前使用最多的冰盘管为例,冰蓄冷槽需要安装在室内,并要求有一定的安装距离。

我们曾对某一冰蓄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进行比较,如果将蓄冰槽安装的场地全部空间改为蓄冷水池,再加上该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二者的蓄冷能力近乎相当。

(3)蓄冷装置的兼容性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池冬季可作为蓄热水池使用,这一点对于热泵运行的制冷系统是特别有用的。

而冰蓄冷系统蓄冰槽则没有此功能。

(4)蓄冷系统的建设投资冰蓄冷与水蓄冷相比,一般来说,水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不高于常规空调系统,而冰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高出20%以上。

冰蓄冷的缺点:冰蓄冷的用电量高于常规空调20%左右,水蓄冷则可节省制冷用电10%左右。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一、冰蓄冷技术的原理1. 制冷原理:冰蓄冷技术利用低温时段利用外部电力或太阳能等能源,把水制冷冰冻,制得冰块。

当需要冷却的时候,释放储存的冷能,以此降低制冷系统的负荷,降低能耗。

2. 蓄冷原理:制冷设备在低峰时段运行,将冰制造好保存起来。

在高峰时段不需要开启制冷设备,通过释放储存的冷能来满足需求。

二、冰蓄冷技术的优点1. 节约能源:冰蓄冷技术能够在低峰时段利用便宜的电力或者太阳能等能源,制冷并储存冷能,降低高峰时段的能耗成本。

2. 减少负荷峰值:通过在低峰时段制冷并储存,可以在高峰时段释放冷能,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3. 环保节能:使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更加友好。

4. 应用广泛: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空调系统,还可以应用在食品零售行业、交通车辆、工业生产等领域。

5. 维护便利:冰蓄冷系统相比于传统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维护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三、冰蓄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空调系统:在商业建筑和住宅楼宇的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通过在夜间低峰时段制冷,白天释放冷能来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

2. 食品零售行业:冰蓄冷技术在超市、冷藏库等场所使用,能够减少制冷系统的耗电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

3. 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辆中,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车辆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燃油利用率。

4. 工业生产: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塑料加工、化工等领域,冰蓄冷技术可以用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冷成本。

四、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太阳能结合:将太阳能与冰蓄冷技术结合,可以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增加系统的可持续性。

2. 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冰蓄冷系统的精确监控和调节,进一步提高能效。

3. 新材料应用:利用新型材料和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冰蓄冷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4. 多元化应用: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空调制冷,还可以拓展到其它工业和生活领域,提高其市场应用的多元性。

过渡季节采用水蓄冷或冰蓄冷的方案

过渡季节采用水蓄冷或冰蓄冷的方案

过渡季节采用水蓄冷或冰蓄冷的
方案
解析冰蓄冷与水蓄冷及应用
蓄冷空调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空调所需的冷量以冰的方式储存起来,白天电网高峰时,进行融冰供冷的空调系统。

蓄能空调必要性: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和空调使用的特点决定了空调用电负荷在不采用蓄能技术的前提下,必然存在较大的峰谷差。

蓄能空调系统技术,是转移高峰电力、开发低谷用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能效,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水的过冷特性:
水的冰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0℃,但温度降到0℃时并不立即结冰,而是低于0℃以下的某个温度点才开始结冰,低于0℃的差值就是过冷度。

过冷度的大小决定于水的初始条件和外界环境。

冰核传播原理—过冷水中一旦有局部地方生成冰晶,则冰晶将具有迅速向各个方向蔓延到整个过冷水域的强烈趋势。

传统静态盘管冰往往无法实现在负荷尖峰时段单独融冰供冷(即有冷放不出),因而不得不采用与双工况主机串联等系统设计方式来满足尖峰用冷时段的供冷问题,使得系统设计复杂,而且能耗水平高,运行经济性大打折扣。

动态冰蓄冷的高放冷速率使得任何时候均可实现融冰单独供冷模式,无须采用与主机串联等复杂和耗能的系统设计。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水蓄冷与冰蓄冷比较将水蓄冷与冰蓄冷进行比较,这二种蓄冷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温度变化(显热变化)进行蓄冷,而冰蓄冷利用水的相态变化(相变所需的潜热)进行蓄冷。

因此,冰、水蓄冷系统在下列方面发生了变化。

(1)蓄冷系统制冷机的容量从冰蓄冷简介中知道:冰蓄冷制冷机组蓄冷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C为0.60.65 (制冰温度为-6C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低了0.4〜0.35,也就是说冰蓄冷在希望利用蓄冷系统减少制冷机组容量的愿望很难实现。

而水蓄冷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2)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从冰蓄冷与水蓄冷的简介中知道: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40〜50kW/m3),蓄冷水池的蓄冷密度为(7〜11.6kW /m3)。

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

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关于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占地问题。

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起水蓄冷,就有水池容积大,要占用大块地方。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是:以为冰蓄冷利用的是水的潜热,而物态变化的热潜热是比较大的(往往人们对凝固热不太熟悉,又经常与汽化热来衡量),认为蓄冰槽内冰的容积比例可为1,因此,远远夸大了蓄冰槽蓄冷密度。

而实际上蓄冰槽的蓄冷密度仅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以目前使用最多的冰盘管为例,冰蓄冷槽需要安装在室内,并要求有一定的安装距离。

我们曾对某一冰蓄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进行比较,如果将蓄冰槽安装的场地全部空间改为蓄冷水池,再加上该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二者的蓄冷能力近乎相当。

(3)蓄冷装置的兼容性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池冬季可作为蓄热水池使用,这一点对于热泵运行的制冷系统是特别有用的。

而冰蓄冷系统蓄冰槽则没有此功能。

(4)蓄冷系统的建设投资冰蓄冷与水蓄冷相比,一般来说,水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不高于常规空调系统, 而冰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高出20%以上。

冰蓄冷的缺点:冰蓄冷的用电量高于常规空调20%左右,水蓄冷则可节省制冷用电10%左右。

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的优缺点简单说明2001.12.25

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的优缺点简单说明2001.12.25

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的优缺点简单说明:一、水蓄冷1.1、水蓄冷的优点1.1.1、能使用常规冷水机组,制冷效率高1.1.2、初投资低,可结合地下消防水池等作蓄冷器1.1.3、可用作蓄冷和蓄热双用途1.1.4、技术要求低,操作维修方便,适用于常规空调系统的扩容和改造1.1.5、自控简单1.1.6、压缩机型式可任选1.2、水蓄冷的缺点1.2.1、蓄冷密度低,蓄水池占地面积大,容积大、冷损大(10%-15%)1.2.2、开启式水池,易受污染,管道易腐蚀1.2.3、不易用于闭式水系统,输水能耗大二、冰蓄冷2.1、冰蓄冷的优点2.1.1、蓄冷槽容积小、,冷损小(2%-3%)2.1.2、水温低,可采用低温送风,节约水管、风管材料,水泵、风机能耗,降低噪声2.1.3、水温低,除湿能力强,提高空调的舒适性2.1.4、易实现闭式系统,水泵耗能小,不易污染2.1.5、易实现产品定型化工厂生产2.2、冰蓄冷的缺点2.2.1、制冷机COP下降20%-40%,冷量下降20%-38%左右2.2.2、运行控制要求高,投资较大2.2.3、保温要求高2.2.4、压缩机使用有限制,常用螺杆式、往复式三、共晶盐蓄冷3.1、共晶盐蓄冷的优点3.1.1、主机效率高,接近常规冷水机组的效率3.1.2、易用于现有的空调系统,尤适用于常规空调改造和扩容3.1.3、管线无冻结问题3.1.4、蓄冷能力在水与冰之间3.1.5、压缩机型式可任选3.1.6、运行和储冷可同时进行3.2、共晶盐蓄冷的缺点3.2.1、蓄冷材料价格高,寿命短3.2.2、系统复杂,控制要求高3.2.3、相变温度为8.3℃,冷冻水须进一步降温后才能使用。

水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浅析

水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浅析

水蓄冷、冰蓄冷空调系统浅析蓄冷技术,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通过介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释放该冷量提供空调服务,从而缓解空调高峰电力的矛盾。

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二种,即水蓄冷、冰蓄冷。

正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中央用电量已占其高峰用电量的20%以上,使得电力系统峰谷负荷差加大,电网负荷率下降,电网不得不实行拉闸限电,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少影响。

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应用于蓄冷技术,将空调用电从白天高峰期转移到夜间低谷期,均衡城市电网负荷,达到多峰填谷的目的,蓄冷技术的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服务,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最常用的蓄冷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冰蓄冷和水蓄冷。

一、冰蓄冷顾名思义蓄冷介质以冰为主,不同的制冰开式,构成不同的蓄冷系统。

蓄冷系统的思想通常有两种,完全蓄冷与部分蓄冷。

因为部分蓄冷方式可以削减空调制冷系统高峰耗电量,而且初投资夜间比较低所以目前采用较多,在确定部分负荷蓄冷系统的装置容量时,一般有两种情况,1、空调系统夜间不运行,仅白天运行,或者夜间运行的空调负荷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制冷机的最佳平衡计算公式应为qc=Q/(N1+CfN2) Qs=N2Cfqc,式中qc:以空调工况为基点时的制冷机制冷量,kw,Qs:蓄冰槽容量,KWH;N1:白天制冷主机在空调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由于白天制冷机不一空均为满载运行,计算时该值可取(0.8-1.0)n. N2:夜间制冷主机在蓄冷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

Cf:冷水机组系数,即冷水机组蓄冰工况制冷能力与空调工况制冷能力的比值,一般活塞式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约为0.65,螺杆式冷水机组约为0.7.它取决于工况的温度条件和机组型号。

冰蓄冷空调介绍

冰蓄冷空调介绍

蓄冷技术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制冷,并通过介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释放该冷量提供空调服务,从而缓解空调争用高峰电力的矛盾。

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三种,即水蓄冷、冰蓄冷、优态盐蓄冷[1]。

空调蓄冷系统合理利用峰谷电能,削峰填谷。

在电力结构峰谷差距不断加大的今天,蓄冷系统将会带来空调系统的革命,在平衡电力消耗方面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冰蓄冷空调系统是在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冷蓄冰,而在空调负荷高峰时化冰取冷,以此来全部或部分转移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并采用此办法规避用电高峰,让出空调用电份额给其他生产部门,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利用夜间低价电,可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利用蓄冰技术,可减少制冷设备的装机容量,减少电力负荷,降低主机一次性投入,其主要优点有:1).利用蓄能技术移峰填谷,平衡电网峰谷荷,提高电厂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建设投入。

2).利用峰谷荷电力差价,降低空调年运行费用。

3).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减少空调系统电力增容费。

4).使用灵活,过渡季节或者非工作时间加班,使用空调可由融冰定量提供,无需开主机,冷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5).具有应急冷源,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针对南昌地区线路老化,常停电。

6).冷冻水温度可降到1~4℃,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节省水、风系统的投资及能耗,相对湿度低,提高空调高品质,防止中央空调综合症。

总结蓄冷空调设计要点如下:一、设计前提条件制冷以电为驱动能源的空调工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采用蓄冰系统。

1.非全日制空调工程或昼夜负荷相差悬殊的空调工程;2.空调负荷峰谷悬殊的连续空调工程;3.无电力增容条件或限制增容的空调工程;4.某一时段限制空调制冷用电的空调工程;5.需备用冷源的空调工程;6.要求采用低温冷水或低温送风的空调工程;7.获得电力补贴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能获得经济效益的空调工程。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模板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一: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1.1 节能环保冰蓄冷空调系统采用冰蓄冷技术,能够利用夜间电力峰谷时段进行蓄冷,白天通过释放冷能来供应空调需求。

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冰蓄冷系统的能效更高,可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

1.2 调节性好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能够根据室内空调需求实时调节制冷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提高的使用体验。

1.3 降峰填谷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技术使其能够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蓄冷,实现降峰填谷。

这不仅可以缓解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压力,还能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4 声音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主要制冷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外或者室内的专用机房中,因此室内的噪音较低,对的生活和工作不会造成太大的干扰。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缺点2.1 设备成本高由于冰蓄冷空调系统需要配备专门的设备和蓄冷设施,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小型场所来说,可能无法承担这种高额设备投资。

2.2 维护成本较高冰蓄冷空调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就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来说会增加一定的负担。

2.3 系统复杂冰蓄冷空调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冷源设备、储冷设备、供冷系统等,系统复杂度相对较高。

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4 储冰空间需求大冰蓄冷空调系统需要专门的蓄冷设施来储存冷能,而这些设施通常占地较大,对于一些场所空间有限的地方来说,可能无法满足储冷需求。

【文档结束】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能效:能源效率,衡量能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2. 降峰填谷:利用低谷时段进行电力供应,平衡电力负荷。

模板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一: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1.1 能量利用率高冰蓄冷空调系统通过储存冷能,在夜间低谷时段制冷,白天供应冷空气,能充分利用电能,并提高能量利用率。

水蓄冷技术概述

水蓄冷技术概述

板式换热器的使用
由上一页的计算公式可推算得知,当蓄冷罐一定时,蓄冷量与放冷回水温度与蓄冷进水温度间的温差成正比关系,而采用板式换热器需要一、二次侧保证一定的温差用于换热,假设换热器需要温差1℃,那在蓄冷罐温差普遍只有6~7℃的现状下,蓄冷量将减少约14%; 使用板式换热器的初衷其实是为了保证水质,但开式蓄冷罐的水质也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因此,建议无需为了水质问题在蓄冷系统配置板式换热器; 至于如果采用地下水池式冷槽必须使用板式换热器的,或者北方使用了免费冷源的机房已经使用了板式换热器的,则无需讨论。
水蓄冷和冰蓄冷的对比
项目
冰蓄冷系统
水蓄冷系统
蓄冷槽容积
小(仅为水蓄冷槽的10%~35%)

冷机冷冻水出水温度
1~3℃
4~6℃
冷机耗电
较高
较低
蓄冷系统初投资
较高
较低
蓄冷冷源
需要能独立运行的制冰机组或双工况冷机
可利用现有系统冷源
设计及运行
技术要求高,运行费用较高
技术要求低,运行Βιβλιοθήκη 用较低制冷性能系数COP开式蓄冷罐的水质保障措施
开式蓄冷水罐虽然与大气接触,但只通过一透气口,与罐外空气接触面很小,冷冻水中的含氧量变化很小,加上水罐水体量相对于原空调系统的水量来讲大得多,只要保证初始补水水质合格,以后的水质更容易保持; 即使担心开式蓄冷水罐的水质保持问题,还可以采用氮气密封系统,这种系统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用于隔离罐内物质免受大气氧气作用,而且普遍都是持压罐体,所以应用在我们这种微正压的蓄冷水罐是可行的。
低(比水蓄冷低10%~20%)
较高
其他用途

可结合消防水池等现有建筑空间一并使用,冬天可以作为蓄热系统使用

蓄冰工程施工总结

蓄冰工程施工总结

蓄冰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逐年攀升,电网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缓解这一问题,提高电网调峰能力,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蓄冰工程应运而生。

蓄冰工程是一种利用低峰时段的电能进行冰蓄冷,高峰时段将蓄冰释放的热能用于空调、照明等负荷的工程技术。

本文以某蓄冰空调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大型办公楼蓄冰空调系统,主要包括蓄冰池、冰盘管、冷却水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等。

蓄冰池容量为200吨,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冰盘管安装在办公楼的空调末端,通过循环泵和膨胀阀控制冰盘管的流量。

电源系统为蓄冰系统提供电力,控制系统负责对整个蓄冰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节。

三、施工过程1. 蓄冰池施工蓄冰池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结构的严密性和强度。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蓄冰池的土建施工,包括池体、进水口、出水口等。

然后,进行池体的防水处理,采用内外防水混凝土,确保蓄冰池的防水性能。

最后,进行蓄冰池的设备安装,包括冷却水泵、进出水管道等。

2. 冰盘管施工冰盘管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冰盘管的布置合理、水流畅通。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冰盘管的布管,注意避免出现折弯和死弯。

然后,进行冰盘管的固定,采用专用固定支架,确保冰盘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冰盘管的保温层施工,采用保温材料对冰盘管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

3. 冷却水系统施工冷却水系统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冷却水的流通能力和防腐蚀性能。

首先,进行冷却水泵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水泵,确保冷却水泵的流量和扬程满足要求。

然后,进行冷却水管道的安装,注意管道布置的合理性和水流畅通。

最后,进行冷却水系统的防腐蚀处理,采用防腐材料对管道进行防腐,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4. 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施工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进行电源系统的设备安装,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等。

然后,进行控制系统的设备安装,包括PLC、传感器等。

冰蓄冷系统技术总结报告精选

冰蓄冷系统技术总结报告精选

冰蓄冷系统技术总结报告精选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1.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

2.改善发电机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小机组装机容量、节省空调用户的电力花费。

4.改善制冷机组运行效率。

5.蓄冷空调系统特别合适用于负荷比较集中、变化较大的场合加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

6.应用蓄冷空调技术,可扩大空调区域使用面积。

7.合适于应急设备所处的环境,计算机房、军事设施、机房和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

〔1〕节省电费。

(2)节省电力设备费用与用电困扰。

(3)蓄冷空调效率高。

(4)节省冷水设备费用。

(5)节省空调箱倒设备费用。

(6)除湿效果合格。

(7)断电时利用一般功率发电机仍可保持室内空调运行。

(8)可快速达到冷却效果。

(9)节省空调及电力设备的保养成本。

(10)降低噪乱冷水流量与循环风上减少,即水泵与空调机组运转振动及噪音降低。

(11)使用寿命长。

〔1〕关于冰蓄冷系统,其运行效率将降低。

(2)增加了蓄冷设备费用及其占用的空间。

(3)增加水管和风管的保温费用。

(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主机性能系数〔COP〕要下降。

蓄冷系统工作模式是指系统在充冷还是供冷,供冷时蓄冷装置及制冷机组是各自单独工作还是共同工作。

蓄冷系统必需在规定的几种方式下运行,以满足供冷负荷的要求常用的工作模式有如下几种:(1)机组制冰模式(2)制冰同时供冷模式(3)单制冷机供冷模式(4)单融冰供冷模式(5)制冷机与融冰同时供冷冰蓄冷空调制冰机组分出很多种类像冰球制冷、钢盘管内〔外〕融冰、冰浆、冰蕊等制冰方式2.我想写一篇关于冰蓄冷的论文,帮忙提供点素材一、什么是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用电负荷较低并且电价偏低的低价电打开主机制冷蓄冰,白天在用电高峰并电价偏高的时候,融冰释放冷量制冷的技术,我们称它为冰蓄冷技术。

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

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

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
水蓄冷空调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蓄冰(冰蓄冷)、冷水机组、水泵及管路系统。

蓄冰池主要由蓄冰槽、水循环系统等组成。

蓄冰槽有圆形和方形两种,通常在建筑物内的地下或屋顶下埋设,它的容积根据建筑物面积及负荷情况确定,一般为50~500m3。

它与建筑物外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外界因素对蓄冰槽的影响。

水蓄冷系统由制冷机组、水泵、管道及蓄冰池等组成,其中制冷机组为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由制冷机、换热器和膨胀水箱组成,其作用是将输入到制冷机组中的冷媒吸收一定的冷量(冷量是指制冷剂从制冷状态到冷却状态之间所吸收的热量),并将其变成蒸气或液态(冰)释放出来。

系统的另一核心设备为水泵,它将水从水源中输送到蓄冰池中去,并使蓄冰池中的水不断循环流动。

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在蓄冰过程中,若通过蓄冰水箱的水量充足时(一般为蓄冰槽容积的80%左右),系统可以保持高效运行;若水量不足时(一般为蓄冰槽容积的80%左右),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 1 —1 —。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 . .八、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水蓄冷冰蓄冷冰蓄冷需要的双工况制冷机组价格高,装机容量同等蓄冷量的水蓄冷系统造价约为冰大,增加了配电装置的费用,且冰槽的价格高,使造价用有乙二醇数量多,价格贵,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蓄冷的一半或更低。

均较复杂,因此总造价高。

蓄冷冰蓄冷工质的蒸发温度较低,制冷机组在蓄冰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 Cf 为 0.6 ~ 0.65 (制冰温度为水蓄冷的蒸发温度与常规空调相差不系统- 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下低大,且可采取并联供冷等方式使装机装机0.4 ~0.35 。

相同制冷量下,冰蓄冷的双工况制冷容量减小。

容量机组容量要大于常规空调工况机组。

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水蓄冷系统一冰蓄冷为降低造价,一般为 1/2 或1/3 削峰,节省移峰般设计为全削峰,节省电费大大多于电费少于水蓄冷系统。

量冰蓄冷系统。

用电属节能型空调,由于夜间蓄冷效率较属耗能型空调,制冰时效率下降达 30%,综合其夜量(系白天高,系统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间制冷、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加等因素后,其较统效加,扣除蓄冷损失等不利因素,较一一般常规空调多耗电20%左右。

率)般常规空调节电约 10%。

蓄冷蓄冷水池的蓄冷密度为装置 7~11.6KW/M3。

由于冰蓄冷的有效容积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40~50KW/M3,约为水蓄冷的蓄较小,如果将安装蓄冰槽的房间用作的 4~5 倍,但因其有效容积小,实际二者蓄冷能力冷密蓄冷水池,加上消防水池,其蓄冷量近乎相当。

度与冰蓄冷基本一致。

相对较大,但因大温差蓄冷在一个蓄相对较小,但因蓄冷一般在多个蓄冷槽内实现,设蓄冷冷槽内完成全部蓄冷和放冷过程,占备间需留有检修通道及开盖距离,且冰槽内有乙二槽占用空间绝大部分是有效的蓄冷空间,醇及预留结冰时膨胀空间,故其有效空间只是实际用空部分具体已投运的项目表明,水蓄冷占用空间的一小部分。

间实际占用空间只略大于冰蓄冷。

蓄冷蓄冷水池冬季可兼作蓄热水池,对于装置热泵运行的系统特别有用,但此时不蓄冰槽没有此功能。

冰蓄冷空调常识

冰蓄冷空调常识

冰蓄冷空调系统常识冰蓄冷是利用冰的熔解热进行蓄冷,因此蓄冷密度较水蓄冷大,相同蓄冷能力的蓄冰槽与蓄水槽之体积比1:8~10。

与水蓄冷相比,冰蓄冷系统的优点是:蓄冷密度高,使用蓄冷槽体积较小;温度稳定,便于控制。

常见的冰蓄冷系统形式:1、冰球式(Ice Ball):将溶液注入塑胶球内但不充满,预留一膨胀空间。

将塑料球放入蓄冰罐内,再注入冷水机组制出的低温乙二醇水溶液,使冰球内的溶液冻结起来。

融冰时,让从空调负荷端流回的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冰罐内塑胶球将冰球内的冰融化而释冷。

2、完全冻结式(Total-Freeze-Up):是将塑料或金属管伸入蓄冰筒(槽)内,管内通以冷水机组制出的低温乙二醇水溶液(也称二次冷剂),使蓄冰筒内90%以上的水冻结起来。

融冰时,让从空调负荷端流回的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塑料或金属管内部,将管外的冰融化而释冷。

冰蓄冷空调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夜间,冷水机组保持乙烯乙二醇溶液在-3℃~ -4℃运行,此时的乙烯乙二醇溶液会在机组与冰筒的热交换之间对流,慢慢的将冰筒内的水结成冰块。

在制冰运行时,乙烯乙二醇溶液是不通过空气处理机组的。

日间,由冷水机组回来的11℃部分溶液通过冰筒冷却至1℃;另一部分11℃的溶液则与冰筒出来的1℃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为6℃,再而进入空气处理机组,约在13℃离去。

设定在6℃的三通控制阀操作此混合状态。

空气处理机组将24℃的空气冷却到13℃﹙常温系统﹚。

春秋季的日间,可以随意由冷水机组或蓄冰筒提供建筑物的全部冷量。

市场应用较成熟的有盘管式、冰球式、冰晶式。

盘管式特点:蓄冷及放冷过程稳定,水力管网易于平衡。

蓄冰及融冰速度较慢;盘管管道较细,流动阻力大。

冰球式特点:设备结构简单,阻力小,技术要求低。

蓄冰及融冰速度较快。

缺点:冰球需密集堆放,会造成冰球外冷媒水的流量不均及旁通,易引起传热的不稳定,冰球间反复挤压影响寿命。

蓄冰装置中使用塑料换热管与金属换热管之比较金属管的导热系数比之塑料管要大很多,但是,在对冰筒的影响方面,这只是一个并不重要的方面。

冰蓄冷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冰蓄冷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冰蓄冷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在建筑空调系统中,冰蓄冷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方法,通过在夜间低峰期制冷并将冷量储存在冰蓄冷装置中,然后在白天高峰期利用这部分冷量降低建筑物的空调负荷。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冰蓄冷工程设计经验的总结:
1. 制冷系统设计
在进行冰蓄冷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热负荷特性,合理确定冰蓄冷装置的容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制冷机组的选型、管道布局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运行。

2. 蓄冷装置设计
蓄冷装置是冰蓄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设计需考虑蓄冷罐的容量、材质、保温性能等因素。

合理的蓄冷装置设计能够保证冰的长时间储存和稳定释放,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3. 控制系统设计
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实现对制冷机组、冰蓄冷装置等设备的精确控制。

合理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节能效果。

4. 运行维护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对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清洁设备表面、检查制冷剂循环系统等措施能够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系统性能。

5. 技术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冰蓄冷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设计人员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冰蓄冷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冰蓄冷工程设计经验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冰蓄冷工程设计和应用实践,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为建筑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库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水库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水库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总结引言寒冬腊月,气温骤降,水库如同天然巨大的冷库,面临着严峻的防寒防冻任务。

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认真履行职责,采取一系列防寒防冻措施,以保障水库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对我们团队的防寒防冻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寒冷的天气条件。

一、防止冰封水库在冰封天气环境下容易导致水位上升,最终引发冰堵现象。

为此,我们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水库出口的闸门和泄洪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低温天气下,冰封会使闸门无法正常开启,泄洪设施失灵,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2. 加强巡视巡查力度,发现可能引发冰封的隐患。

例如,我们注意观察水库边坡的不均匀变冷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加固。

3. 对水库表面进行异物清理,防止漂浮物聚集。

洪水退却后,漂浮物易在水库表面凝聚形成冰块,进一步加重冰封情况。

我们定期清理水库表面的漂浮物,有效减少了冰封风险。

二、保证水库设施正常运行1. 清理并加固水库附属设施。

我们重点关注了水库周边设施的保养,及时清理落叶和杂草,同时对于出现严重损坏的设施进行修复加固,以免在严寒环境下出现险情。

2. 加强水库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寒冷天气容易导致水利设备的老化和故障,我们团队定期检查零部件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确保水库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做好库区排水工作。

在严寒季节,水库周边的排水设施容易受冻影响,我们及时清理排水沟渠,保持排水通畅,防止库区积水导致设施损坏。

三、慎重处理险情和应对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险情。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各个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和责任分工。

在寒冷天气中,特别是降雪等极端天气时,水库出现突发情况的概率较高,预案的存在可以提高我们的应对效率。

2. 高风险区域的提前排查。

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发现有些区域容易积水结冰或危险隐患较大,例如坡面、塘底等,我们将对这些区域进行高密度巡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本资料由“江南雨”整理总结 共1页
冷蓄冷系统特点:1、电力移峰填谷、均衡电力负荷,社会效益显著;2、享受峰谷电价,与常规空调相比,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经济效益显著;3、降低电力设施投资(无电力增容费),冷机无需按峰值负荷造型,冷机容量和装设功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一般可减少30%~50%,电力高压侧和低压侧容量减少,降低电力建设费用;4、充分利用设备,冰蓄冷空调制冷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提高冷机COP值和运行效率,冷机工作状态稳定,提高设备利用率并延长机组寿命;5、投资比较,冰蓄冷空调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空调略高(仅机房部分,末端设备与常规空调系统相同),但若计入配电设施建设费等,有可能投资相当或增加不多,甚至可能投资降低。

效率比较:夜间冷机制冷工况进行时,由于气温下降带来的得益可补偿由蒸发温度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全负荷蓄冰空调系统运行电费最省,但由于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主机高峰期不运行),所需的主机和储冰器的容量较大,与主机配套的冷却塔和电力设备也大,一次投资费用最多。

因此全负荷蓄冰空调在实际工程中较少采用。

部分负荷蓄冰空调在日间电力高峰期,由储冰器和制冷主机联合供冷,设备的使用效率高,相对于全负荷蓄冰模式,主机和储冰器的容量最多可减少至近一半,可实现最少的初投资和最短的投资回收期。

但该模式的运行电费比全负荷蓄冰模式高。

新建项目的投资比较:水蓄冷空调增加了水蓄冷槽、蓄冷放冷泵,但减少了主机系统的配置容量,因此初投资与常规空调系统基本相当,甚至低于常规空调系统。

冷蓄冷空调由于需增加双工况主机、冰蓄冷设备、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泵、低温板换等设备,因此初投资明显高出常规空调系统。

系统效率比较:水蓄冷空调系统在蓄冷时比常规系统出水温度低3℃左右,主机的COP值降低有限,考虑到整个系统节能性(如蓄冷时夜间气温比较低,冷却效率高)水蓄冷系统基本不增加耗电量,多数系统甚至可节省电量,真正做到节钱又节能。

冷蓄冷空调系统在制冰时,其乙二醇溶液温度需降至‐6℃左右,比常规空调系统温度降低了13℃左右,因此冰蓄冷空调比常规空调的COP值下降了30%~35%。

另外,乙二醇溶液的换热性能比水要差。

实用性比较:水蓄冷空调采用常规冷机即可,因此水蓄冷空调既适合新建项目又适合改造项目。

冰蓄冷空调需要采用双工况主机、冰蓄冷设备、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泵、低温板换等设备,因此冰蓄冷难以适用于改造项目,只能用于新建项目。

运行及维护费用:水蓄冷不存在相变,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其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低。

冰蓄冷系统蓄冷及放冷过程中都有相变过程,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维护繁琐。

一般来讲同等蓄冷量的冰蓄冷系统的维护费用是水蓄冷系统的2~3倍。

蓄冷系统的制冷机容量不仅与尖峰负荷有关,也与整个设计日逐时负荷分布有关,其值可能小于尖峰负荷,也可能大于尖峰负荷。

因此,冰蓄冷的制冷机容量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常规系统的制冷机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