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合集下载

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标本固定盒技术介绍

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标本固定盒技术介绍
量。
不锈钢针的强度 和韧性
不锈钢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韧性,能够有效地支撑标本 ,并保证固定效果稳定可靠 。同时,不锈钢针的韧性也 使得其在插入和取出时不容
易断裂或损伤。
不锈钢针的清洁 保养
不锈钢针的清洁保养相对简 单,只需要用干布擦拭表面 即可恢复其光泽和清洁度。
带有盒盖和标本信息标签
本小发明带有盒盖和标本信息标签,盒盖可以有效地 防止灰尘、细菌等污染标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其他人 员误触标本造成危险。信息标签可以清晰地标注标本 的相关信息,方便后续的病理检查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医学病理学和医疗 器械设计。具体来说,它是用于固定 EMR/ESD标本的一种新型装置。
现有技术的缺点
标记信息不清晰
01
标记信息通常采用纸质标签或马克笔手写,易模糊或损坏,且信息
量有限。
不能完全浸入到固定液中
02
由于固定针较粗或固定板材质不当等原因,导致标本不能完全浸入到
固定盒盖
本小发明提供两种盒盖,一中是卡扣型,一种
01
是旋钮型,供操作者自行选用。
送检
02
依次标记盒盖上所需信息后即可送检。
05 讨论
小发明亮点
创新性
本小发明采用不锈钢针将ESD标本固定在硅胶材质的固定板上,这一创新设计不仅避免了传统固定 方式中固定针较粗易生锈的问题,还能保证稳定固定标本。其次,固定板采用密度大于水的硅胶材 质,可使标本完全浸入固定液中。
固定板与刻度线
起点设置
刻度线起点可以设在 固 定 中心或边缘,根 据实际需要设计。
刻度间隔
刻度线的刻度间隔根 据实际需要设计,一 般以毫米为单位。
网格设计
在整数刻度处设置延 长线,形成网格,以 便更精确地 测 量 标本 。

EMR与ESD治疗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对比

EMR与ESD治疗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对比

·临床研究·EMR与ESD治疗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对比付扬(英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摘要:目的对EMR与ESD治疗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对比两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病灶切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病灶切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治疗过程中,采取ESD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后复发情况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损伤;肝功能;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22.4+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0.077本文引用格式:付扬. EMR与ESD治疗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153,155.0 引言胃癌属于一种常见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对此症的治疗方法中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此症治疗时采取的术式不同,产生的治疗结果也存在差异[1],当前此症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EMR和ESD,为了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对比,选择更为有效的手术疗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对EMR和ESD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

方法对49例食道癌与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EMR治疗25例与ESD治疗24例相关指标。

结果ESD病变直径大小、手术时间分别为(1.78±0.62)cm、(60±21)min高于EMR组,一次切除率、并发率分別为(00.00%、29.17%)高于EMR组,残留率4.17%低于EMR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SD在治疗胃癌与消化道早期癌与癌前病变一次切除率更优,但耗费手术时间相对更长、并发率更高,且相较于EMR 并不能降低术后2年内并发几率。

标签:EMR;ESD;消化道肿瘤;早期癌症;癌前病变胃癌、大肠癌、肝癌、结肠癌等消化系恶性肿瘤均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消化系恶性肿瘤复发率、致死率高,以胃癌为例,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46万余人,每年因此死亡约45万余人[1],消化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

EMR、ESD是治疗消化系早期癌与癌前病变主要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同时具备两种术式指征,因此寻求最佳术式非常必要,就两种术式治疗消化道早期癌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某院收治并行常规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活检或组织病理学检验等检查,高度疑似消化道早期癌症与癌前病变患者49例,以EMR治疗者纳入EMR组,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3~72岁,平均(57.4±7.4)岁;病灶40处;ESD组治疗患者纳入ESD组,其中男18例、女6例,平均(55.8±6.3)岁;病灶24处。

纳入标准:①分化癌、癌前病变;②病变局限粘膜层、粘膜sml层;③合并溃疡者,肿瘤直径≤30mm;④符合手术指征,包括绝对适应证与相对适应证;⑤所有临床资料均完整[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区别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区别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
除术(EMR)区别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两种常见的内镜手术。

ESD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使用
高频电刀和专用器械,在内镜下逐步剥离胃肠道病灶及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以达到完整切除病灶的目的。

ESD是EMR
的发展,已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

对于像香菇一样有茎的小病变,可以简单地使用圈套器套住蒂部切除,这被称为息肉切除术。

对于像披萨一样平坦的较大病变,必须先在病变下方注射生理盐水抬起病变,再使用圈套器电切病变,这被称为黏膜切除术(EMR)。

然而,对于
超过2厘米的平坦病变,黏膜切除术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这可能导致病变的遗漏和复发。

因此,ESD逐渐发
展为更可靠的方法。

ESD有一些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
血功能障碍、病变抬举症阴性以及缺乏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

对于状态较差的患者,不建议使用ESD治疗。

ESD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出血、穿孔、腹痛和
感染。

术中出血和迟发型出血是常见的出血类型,前者是由于局部黏膜抬举欠佳而导致的,后者则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

穿孔是ESD的常见并发症,治疗时应密切观察镜下图像和患
者的生命体征。

腹痛是ESD术后典型症状,可以通过常规剂
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

感染一般表现为体温上升、白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需要对症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总的来说,ESD是一种先进的内镜手术,比EMR更可靠,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和并发症需要注意。

ESD与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ESD与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㊃消化专栏㊃[收稿日期]2023-06-07[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 K 20191172)[作者简介]杨柳(1982-),男,江苏扬中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胆胰疾病诊治研究㊂*通信作者㊂E -m a i l :z h e n g gu i z i 1981@163.c o m E S D 与E M R 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杨 柳,郑舒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消化内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 n d o s c o p i cs u b m u c o s a ld i s s e c t i o n ,E S D )与黏膜切除术(e n d o s c o pi c 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 ,E M R )对早期结直肠癌㊁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㊂方法回顾性我院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㊁癌前病变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65例㊂对照组行E M R 治疗,观察组行E S D 手术㊂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7d 的氧化应激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统计患者术后发生穿孔㊁感染及出血的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切除的标本厚度及创面直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患者的丙二醛(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M D A )㊁氧化型谷胱甘肽(g l u t a t h i o n ed i s u l f i d e ,G S S G )㊁皮质醇(c o r t i s o l ,C o r )水平均有所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2组术前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经治疗,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再次评估,其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㊂观察组穿孔㊁术中出血㊁感染的发生率为12.31%,低于对照组(34.5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1例(1.54%),与对照组复发率(8例14.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与E M R 相比,对早期结直肠癌㊁癌前病变患者行E S D 治疗,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但患者术后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相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癌前状态;内镜黏膜切除术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3205.2024.02.007 [中图分类号] R 735.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24)02-0159-06S u r g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d c o m pl i c a t i o n s o fE S Da n dE M R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a n d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l e s i o n sY A N GL i u ,Z H E N GS h u -d a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H e a d q u a r t e r s o f S u z h o u M u n i c i p a lH o s p i t a lA f fi l i a t e d t o N a n j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n gs uP o v i n c e ,S u z h o u 215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 t h eef f e c t so f e n d o s c o p i cs u b m u c o s a ld i s s e c t i o n (E S D )a n d e n d o s c o p i c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 (E M R )o nt h es u rg i c a l r e s u l t sa n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e a r l y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C R C )a n d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l e s i o n s .M e th o d s R e t r o s p e c ti v ea n a l y s i s w a s p e r f o r m e do n120p a t i e n t sw i t he a r l y C R Ca n d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l e s i o n s t r e a t e d i no u rh o s pi t a l ,w h o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a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 =55)a n d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n =65)a c c o r d i n g to s u r g i c a lm e t h o d s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un d e r w e n tE M R ,a n d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u n d e r w e n tE S D.T h es u r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o 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e r ec o m pa r e d ,t h e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l e v e l o 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b e f o r e s u r g e r y a n d a t 7d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wa s ob s e r v e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㊃951㊃第45卷第2期2024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45 N o .2F e b . 2024w e r e f o l l o w e du p f o r6m o n t h s a f t e r s u r g e r y,a n d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w a s c o m p a r e d.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 p e r f o r a t i o n,i n f e c t i o na n db l e e d i n g a f t e rs u r g e r y a n d p r e s e n c eo f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6m o n t h s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w e r e r e c o r d e d.R e s u l t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d u r a t i o no f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e e d i n g w a s l o n g e r o rm o r e,a n d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r e s e c t e d s p e c i m e n a n d t h ew o u n dd i a m e t e rw e r e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s u g g e s t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P<0.05).T h et o t a lr e s e c t i o n r a t e a n d c u r a t i v e r e s e c t i o n r a t e(58.46%)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60.00%,46.63%),b u t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w a sn o t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A f t e rt r e a t m e n t,t h e 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M D A),g l u t a t h i o n e d i s u l f i d e(G S S G),c o r t i s o l(C o r)l e v e l s a l li n c r e a s e d,w h i c h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d i f f e r e n t(P<0.05),b u t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w o g r o u p s w a sn o t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v a r i o u s d i m e n s i o n s o f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b e t w e e nt w o g r o u p sb e f o r es u r g e r y w e r e n o t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a t3m o n t h s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w a s e v a l u a t e da g a i n;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s c o r ew a s i m p r o v e d,a n d 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5).T h ei n c i d e n c e o f p e r f o r a t i o n,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e e d i n g a n di n f e c t i o n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12.31%,w h i c h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34.55%).W i t h i n6m o n t h sa f t e rs u r g e r y,1c a s e(1.54%)i n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h a d r e c u r r e n c e,w h i c h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a t(8,14.55%)i n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5).C o n c l u s i o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E M R,i t i sm o r ed i f f i c u l t t o p e r f o r m E S D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a r l y C R Ca n d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l e s i o n s,w i t hl o n g e rd u r a t i o no fo p e r a t i o n.H o w e v e r,t h e l e v e lof 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o f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s u rg e r y ch a n g e sf ai r l y,w h i c h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o f p a t i e n t sa f t e rs u r g e r y,r e d u c e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o f p a t i e n t s.[K e y w o r d s]o l o r e c t a l n e o p l a s m s;p r e c a n c e r o u s c o n d i t i o n s;e n d o s c o p i c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结直肠病变主要以结直肠大息肉㊁侧向发育型肿瘤为主,患者表现为下腹部疼痛㊁便秘或腹泻等症状[1-2]㊂有文献报道,结直肠病变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特别是发生结肠癌肿瘤的患者病死率占据总癌症病例的10%左右[3]㊂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 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E S D)在结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该方式主要通过高频电流形成的电刀对病变部位进行黏膜剥离后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结直肠癌前病变或消化道早期癌症病变的内镜切除[4-5]㊂有研究表明,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方式会使得大量免疫因子进入机体血液中,引发不同程度的创伤应激反应,免疫应激时间越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越大[6]㊂因此,本文通过对E S D和黏膜切除术(e n d o s c o p i c 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E M R)两种手术治疗效果㊁氧化应激水平㊁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进一步探究E S D对结直肠病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㊂报告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 202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㊁癌前病变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65例㊂对照组E M R,观察组行E S D手术㊂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㊂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㊂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内镜检查及病理检验确诊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②患者病变部位限制为黏膜及黏膜下层;③患者具有行常规手术或E S D的手术指征;④术前各项检查完成且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患者依从性极差,拒不配合治疗;③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系统疾病;④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㊂㊃061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45卷第2期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T a b l e 1 C o m p a r i s o no f ge n e r a l d a t a 组别例数性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x -ʃs ,岁)体重指数(x -ʃs )病变类型(例数,%)传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高级别结直肠侧向发育型及变异型息肉对照组5532(58.18)23(41.82)51.21ʃ8.4622.46ʃ1.2346(83.64)9(16.36)观察组6534(52.31)31(47.89)52.46ʃ7.2122.54ʃ1.3150(76.92)15(23.08)χ2/t 值0.4150.8740.3430.839P 值0.5190.3840.7320.36组别例数病变直径(x -ʃs ,c m )病理结果(例数,%)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病变部位(例数,%)结肠肝区结肠脾区结肠横结肠段结肠乙状结肠段对照组552.34ʃ0.4615(27.27)40(72.73)10(18.18)12(21.82)16(29.09)17(30.91)观察组652.31ʃ0.5119(29.23)46(70.77)12(18.46)13(20.00)23(35.38)17(26.15)χ2/t 值0.3360.0560.649P 值0.7380.8130.8851.3 方法 2组在术前均采取血常规㊁心电图㊁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观察患者状态符合手术条件后进行术前准备,并对患者采取全麻措施,同时监测生命体征㊂1.3.1 E M R 组 于患者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液㊁美蓝㊁生理盐水混合液,确定病灶部位进行标记后注射2m L 混合液,抬举病变基底部位,利用圈套器套住病灶,待高频电流释放后沿标记线电切切除病灶㊂对于病灶过大切除困难的可采用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的方式,利用负压将病灶黏膜吸附在透明帽中,再释放高频电流切除病灶,观察切除创面是否平整,是否存在术后出血现象等,若无异常结束手术,将标本送病理检查㊂1.3.2 E S D 组 于患者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液㊁美蓝㊁生理盐水混合液,确定病灶部位后注射2m L 混合液,抬举病变基底部位,使得肌层与病灶完全分离,病灶明显隆起并较为均匀时最佳,有效避免了对固有肌层的损伤,利用H o o K 刀切开病灶标记点以外的黏膜,在保证视野清晰的前提下,用I T 刀将黏膜下层剥离,在此过程中进行多次黏膜下注射,待病灶完全剥离后检查创面的平整性和出血现象,若无异常结束手术,并送病理检查㊂1.4 观察指标记录 2组手术中各项情况:观察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标本直径㊁厚度㊁创面直径大小及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㊂于术前及术后7d 对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血清中丙二醛(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M D A )㊁氧化型谷胱甘肽(gl u t a t h i o n e D i s u l f i d e ,G S S G )㊁皮质醇(c o r t i s o l ,C o r)水平进行测定,以评估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㊂以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患者得分与生活质量状态成正比㊂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穿孔㊁术后感染及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调查患者术后6个月是否存在复发情况㊂氧化应激指标检测方法:2组均于术前及术后7d 采取肘静脉血液3m L ,至于离心机中以3000r /m i n 离心10m i n ,待血清分离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日本S y s m e sC A 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血清M D A ㊁G S S G ㊁C o r 水平值㊂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利用S F -36量表[7]评估手术前后每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精神健康㊁情感职能㊁社会功能㊁活力㊁躯体功能㊁生理职能㊁生理功能㊁总体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㊂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㊂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2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各个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切除的标本厚度及创面直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2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2㊂2.2 2组术前及术后7d M D A ㊁G S S G ㊁C o r 水平比较 经治疗,患者的M D A ㊁G S S G ㊁C o r 水平均有所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㊂2.3 2组术后生活质量状况比较 2组术前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经治疗,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再次评估,其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㊂见表4㊂㊃161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45卷 第2期表2 2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T a b l e 2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u r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b e t w e e n t w o g r o u p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x -ʃs ,m i n)术中出血量(x -ʃs ,m L )标本直径(x -ʃs ,mm )标本厚度(x -ʃs ,mm )创面直径大小(x -ʃs ,mm )病灶切除情况(例数,%)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对照组5531.54ʃ2.7814.32ʃ5.4515.54ʃ2.560.28ʃ0.0317.21ʃ3.3133(60.00)24(43.63)观察组6539.32ʃ7.5418.12ʃ2.3519.24ʃ2.230.32ʃ0.0225.32ʃ3.5343(66.15)38(58.46)t /χ211.3775.0938.4628.70712.9010.4862.622P 值<0.001<0.001<0.001<0.001<0.0010.4860.105表3 2组术前及术后7dM D A ㊁G S S G ㊁C o r 水平比较T a b l e 3 C o m p a r i s o no fM D A ,G S S Ga n dC o r l e v e l s b e f o r e a n da t 7da f t e r s u r g e r y b e t w e e n t w o g r o u ps (x -ʃs ,μm o l /L )组别例数M D A术前术后7dG S S G术前术后7dC o r术前术后7d对照组554.87ʃ0.235.31ʃ0.46*39.87ʃ5.3842.52ʃ4.02*206.45ʃ12.54212.21ʃ10.87*观察组654.98ʃ0.375.22ʃ0.38*41.11ʃ3.7842.15ʃ3.46*204.11ʃ14.32208.45ʃ12.54*t 值1.9131.1741.4770.5420.9441.738P 值0.0580.2430.1420.5890.3470.085*P 值<0.05与术前比较(配对t 检验)表4 2组术后生活质量状况比较T a b l e 4 C o m p a r i s o n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b e t w e e n t w o g r o u ps (x -ʃs ,分)组别例数精神健康术前术后情感职能术前术后社会功能术前术后活力术前术后对照组5557.78ʃ6.4561.78ʃ13.54*71.86ʃ10.4177.15ʃ14.34*67.31ʃ9.3874.45ʃ12.44*60.45ʃ7.3571.31ʃ12.35*观察组6555.54ʃ7.3576.45ʃ14.32*71.45ʃ9.5690.45ʃ12.24*65.98ʃ10.5481.31ʃ15.34*61.13ʃ8.6580.45ʃ14.45*t 值1.7595.7320.2255.4820.7242.6580.4593.687P 值0.081<0.0010.823<0.0010.4700.0090.647<0.001组别例数躯体疼痛术前术后生理职能术前术后生理功能术前术后总体健康术前术后对照组5559.01ʃ8.1264.21ʃ11.77*51.45ʃ9.8958.78ʃ9.54*60.63ʃ8.7764.12ʃ10.78*54.45ʃ7.7862.87ʃ10.31*观察组6558.87ʃ9.5469.23ʃ12.48*50.32ʃ10.5467.15ʃ10.38*61.02ʃ7.5672.57ʃ13.45*54.35ʃ7.4575.15ʃ11.78*t 值0.0862.2530.6024.5670.2623.7500.0726.021P 值0.9320.0260.548<0.0010.794<0.0010.943<0.001*P 值<0.05与术前比较(配对t 检验)2.4 2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穿孔㊁术中出血㊁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㊂表5 2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T a b l e 5 C o m p a r i s o n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r e c u r r e n c ew i t h i n6m o n t h s b e t w e e n t w o g r o u ps (例数,%)组别例数穿孔术中出血感染总发生率6月内复发对照组550(0.00)16(29.09)3(5.45)19(34.55)8(14.55)观察组651(1.54)5(7.69)2(3.08)8(12.31)1(1.54)χ2值8.4497.265P 值0.0040.0073 讨 论有研究表明,结直肠早期病变时不易被察觉,通常会表现出排便次数增加㊁腹泻㊁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部不适或者是定位不明确的腹痛,经治疗后5年内的存活率可高达90%,而晚期病变治疗后5年内的存活率仅为10%甚至更低[8]㊂有研究表明,对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或者不存在淋巴转移的风险的可直接切除,而淋巴结残留和复发率较低的病变需采用内镜下切除方式[9]㊂本文对E M R 术和E S D 术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两种手术原理基本相似,均为进行黏膜下注射后分离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再将病变部位切除或者剥离,E M R 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能减少对肠道组织的损伤[10]㊂而E S D 术是将黏膜和肌层进行剥离,后通过I T 刀将病变组织剥离,能最大程度剥离㊃261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45卷 第2期病变组织并减少残留,且对病变组织过大㊁渗透深等影响较小,E M R术和E S D术在消化道早期病变及肿瘤切除中均被广泛应用,且安全性较高[11-12]㊂本文对比不同手术相关指标发现,行E S D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切除的标本厚度及创面直径均大于E M R术,且E S D术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E M R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切除效果,但在手术时间㊁创面直径大小㊁切除标本厚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E M R术具有较大优势㊂有研究表明,E S D术是利用I T刀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能做到一次性完成剥离黏膜,保持了结直肠壁的完整性和术后治愈率,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13]㊂而吴剑等[14]提出,E M R术和E S D术两种方式的整体效果相似,但E S D术能高效切除直径较大的病变组织,且在整块切除率以及减少复发率等方面较E M R术更有优势㊂机体在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会释放产生M D A㊁G S S G㊁C o r,三者在血清中的水平能反映出活性氧含量和组织损伤程度[15]㊂因手术治疗可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应激反应,而创伤会使机体产生活性氧,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来防御对组织的损伤,应激反应越大,造成炎症㊁水钠潴留的风险越大,会加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导致组织水肿,造成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16]㊂本研究中,2组患者术后7d的M D A㊁G S S G㊁C o r的血清水平均有所上升,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式均能引起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且水平相似,这是由于两组手术方式均是在内镜下完成切除和剥离,加之结直肠中空间有限㊁结构复杂等特点,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手术时容易出现术中出血等创伤,从而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17]㊂本研究还显示,行E S D术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幅度高于行E M R术的患者,说明E S D术治疗结直肠病变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E M R术,这是因为E S D术对病变组织的切除更彻底,临床效果更好,能在降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同时,加快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8]㊂本文还对比了两种手术方式穿孔㊁术中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 E S D术均低于E M R术,两种手术方式中并发症大多为术中出血,这是由于两种方式均在内镜下切除或剥离病变组织,在操作过程中会受到内镜视野的干扰,加之结直肠组织具有弯曲㊁多变㊁直肠壁薄等特点使手术操作过程更复杂,容易发生术中出血[19]㊂而E S D术能整块切除病变,切除更为彻底,进而降低复发率㊂另外,也有研究发现,使用E S D 术治疗结直肠病变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概率[20]㊂综上所述,E S D术与E M R术相比,E S D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对结直肠病变患者的术后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相当,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马鸣扬,王洁玮,李鹏.细胞内镜评估结直肠病变的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43(2):221-226. [2] K i m S,D o n g S K,S o hJ S,e ta l.C l i n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p r o g n o s i s o f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s u r g i c a lr e s e c t i o na n d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21,100(7):e24609. [3] G h a m d iS A,N g a m r u e n g p h o n g S.H y b r i d e n d o s c o p i cf u l l-t h i c k n e s s r e s e c t i o n f o r d i f f i c u l t c o l o r e c t a l l e s i o n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21,94(4):874-875.[4]魏振军,汤姗,谢惠,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用于老年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5):405-407.[5]王晨,孟闫凯,崔莹莹,等.C T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在预测结肠癌肿瘤沉积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39(8):1537-1542.[6] T a k e s h i Y,N e m o t o D,H a y a s h i Y,e t a l.P r o s p e c t i v e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c o m p a r i n g t h e p o c k e t-c r e a t i o n m e t h o d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 m e t h od o f c o l o re c t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 u c o s a ld i s se c t i o n[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20,92(2):368-379.[7]王素华,李立明,李俊.S F-36健康调查量表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1):4-8.[8] D o uL Z,Z h a n g YM,H eS,e ta l.L o n g-t e r m o u t c o m ea f t e re n d o s c o p i c r e s e c t i o nf o r e a r l y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r c i n o m a[J].Z h o n g h u aZ h o n g L i uZ aZ h i,2020,42(9):758-764. [9]孙跃明,张冬生,封益飞,等.早期结直肠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5):486-491.[10] W a n g L,S h e nJ,Z h a n g X,e t a l.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e nd o s c o p i cm u c o s a l d i s se c t i o no nt r e a t m e n to f e a r l y e s o p h a g o g a s t r i c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l e s i o n s[J].C l i nT r a n s lO n c o l,2021,23(4):731-737.[11]申玉翠,徐建华,高鹏,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3):1857-1860.[12]徐恩盼,李冰,周平红,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超高龄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85-990.[13]史济华,李文彬,张晓宇,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的腔内突出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J].胃肠病学,2020,25(3):157-161.[14]吴剑,胡忠卓,林伟.内镜下不同处理策略在结直肠癌前病变㊃361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45卷第2期和早癌中临床疗效[J].四川医学,2022,43(2):170-174.[15]S h i b u t a n iM,N a k a oS,M a e d aK,e ta l.I n f l a mm a t i o nc a u s e db y s u r g ic a ls t r e s sh a san e g a t i v ei m p a c to nt h el o n g-t e r ms u r v i v a lo u t c o m e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l o r e c t a lc a n c e r[J].A n t i c a n c e rR e s,2020,40(6):3535-3542.[16]陈梦雪,葛献,周诛妍,等.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J].肿瘤防治研究,2020,47(3):181-184.[17]廖素环,许群花,江堤,等.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术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21,27(10):12-17.[18]李会敏,王世超,兰秋红,等.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6(6):854-858.[19]吴江,吴涛,庞澜,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出血的风险模型构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1,34(2):155-160.[20] X u S S,C h a i N L,T a n g XW,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m e t a c h r o n o u s g a s t r i c n e o p l a s m s a f t e r c u r a t i v e e n d o s c o p i cs u b m 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f o re a r l yg a s t r i cn e o p l a s m s[J].C h i nM e d J(E n g l),2021,134(21):2603-2610.(本文编辑:刘斯静)㊃461㊃杨柳等 E S D与E M 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㊁癌前病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EMR与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EMR与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EMR与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EMR与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69例,两组的手术治疗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观察组采取的手术为ESD治疗法,对照组采取EMR治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不具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腹部不适、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89%、26.67%、1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25%、1.4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来说,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更好,但安全性较差;而EMR治疗的效果较低,但安全性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与手术指证禁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EMR;ESD;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安全性为了探索EMR与ESD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笔者展开以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符合本次研究需求的15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根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69例。

观察组内有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区间为43~82岁,均龄大小(59.47±4.26)岁;肿瘤大小为(24.83±5.24)mm。

对照组内有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区间为45~80岁,均龄大小(58.54±4.35)岁;肿瘤大小(25.01±5.19)mm。

将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治疗方法两组的手术治疗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操作。

EMR、ESD

EMR、ESD

边缘切开

延标记点或标记点外侧缘应用针形切开刀或Hook刀 切开病变周围部分粘膜。 一般先切开病变的远侧端,可使用翻转内镜的方法。 切开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 应用IT刀或Hook刀直接电凝出血点。 穿孔的发生多与粘膜下注射不充分和切开刀放置过 深有关。
剥离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处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胸闷憋气、腹痛、腹胀、意 识、神志等变化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及时处理。 2、对小的穿孔,可保守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禁 食,胃肠减压,补液,消炎等处理。如镜下明确穿 孔者可用止血夹夹闭。 3、对小的穿孔,经内镜下处理后,需继续观察有无 继发穿孔的表现。 4、对内科不能处理者,需X线透视明确穿孔部位,为 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作用机制
EMR是 先于病变(<2cm)的粘膜下层注射 适量的生理盐水或甘油果糖加靛胭脂,使病 变基底隆起,再用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 使之成为假蒂息肉,然后高频电切除。 对于病变范围> 2cm者,通过内镜下行 ESD治疗,使病变整片切除。
仪器准备
1、EMR常用器械:内镜、针式电刀、高频电发生器、 圈套器、透明帽、注射针、热活检钳、止血夹、网 篮及五爪钳等。 2、ESD常用器械:内镜、针式电刀、高频电发生器、 透明帽、注射针、ESD专用刀(ITD刀、TT刀即三 角刀、FLEX刀、HOOK刀即钩状刀)、热活检钳、 止血夹、网篮及五爪钳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早期癌,1994年日本学者 Takekoshi等发明IT刀,首先对直肠病变进行粘膜下 剥离 1999年,日本专家Gotoda等对直径>2.0cm的消化 道早期癌进行ESD治疗并一次性切除成功。 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技术不断完善。 国内近几年开始有学者开展ESD,技术越来越成熟 目前能否进行ESD手术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 平高低的标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3期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据相关报道指出,消化系统肿瘤比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数的50%以上。

对于早期患者而言,由于尚未出现远处转移,及时有效地规范治疗具有彻底治愈可能,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1]。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作为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消化道早期微创技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作用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性将病灶给予完整切除,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的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

资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

EMR 组男8例,女7例;年龄66~78岁,平均(70.41±2.32)岁;病变部位:食管6例,胃部5例,结直肠4例。

ESD 组男10例,女5例;年龄63~76岁,平均(68.23±2.89)岁;病变部位:食管5例,胃部7例,结直肠3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常规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术前检查。

①EMR 组:使用放大内镜检查,判断病变部位及范围,采用氩气刀标记法来确定炎症病灶范围,将靓胭脂和甘油果糖于标记外侧给予注射,以完成帮助病灶抬起的操作[3]。

随后使用圈套器于内镜下完成全套电切、止血等操作。

②ESD 组:标记方法同EMR 组,采用电刀沿着标记点外侧周围将病变切开直至黏膜,同时注意在黏膜下进行反复注射,以保持视野,保证剥离面在肌层以上,黏膜下层中下1/3,从而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最后对创面进行APC 或止血钳电凝止血治疗。

两组均在切除组织后送检[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病灶切除情况(完全切除率及切除病灶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腹部不适、术后出血、术后穿孔)。

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分类
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消化道早癌可分为管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等。
消化道早癌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消化道早癌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出 现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 、反酸、嗳气等。
诊断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 和病理活检。内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肿 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并取组织进 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VS
详细描述
EMR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早期消化道癌和 癌前病变,如平坦型腺瘤、轻度不典型增 生等。这些病变通常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风 险,因此通过EMR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 治疗效果。禁忌症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 浸润性癌、溃疡性病变等,这些病变可能 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需要更彻底的手 术切除。
EMR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优点与局限性
总结词
EMR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复 发率低等,局限性包括术后并发症和可能需要进行多 次切除。
详细描述
EMR治疗消化道早癌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较快,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生活 和工作。其次复发率低,对于早癌患者,EMR切除后 复发率较低。然而,EMR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和 及时处理。其次对于较大的病变或广基底的病变, EMR可能需要多次切除,增加了手术时间和难度。
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但术
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
ESD和EMR适用于消化道早 癌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高龄、 身体虚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
者。
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未来有望
替代部分手术治疗。
展望
进一步研究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 癌的机制和疗效,提高治愈率。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 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 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目的:研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方法:我院将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013年6月~2014年4月),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完全切除、不全切除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相比,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治疗推广。

标签: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早期消化道肿瘤;治疗效果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每年死于消化道肿瘤的患者有高达几百万[1]。

我院为研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特将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013年6月~2014年4月)作研究对象,以下是过程与结果: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我院将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013年6月~2014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男性:女性=26:24;平均年龄(62.47±8.16)岁,平均病程(1.10±0.40)年。

观察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男性:女性=28:22;平均年龄(61.94±7.24)岁,平均病程(1.30±0.60)年。

其中,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资料相似(p>0.05)。

该数据作为科学对比。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方案,医护人员通过异丙酚静脉麻醉70岁以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通过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70岁以上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将靛胭脂染液喷在患者病灶周围,通过着色情况来判断浸润深度及病变边界。

同时用针状刀沿病灶周边0.5mm处标记好病变位置,采用亚甲蓝混合液与甘油果糖进行粘膜下注射,每点注射剂量为1mL至2mL,直到患者粘膜下层分离完全[2]。

消化系统解剖及EMR与ESD三

消化系统解剖及EMR与ESD三
ES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是指直接 延粘膜下层分离肿瘤将其完整的切除。
相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而言,ESD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肿瘤的残留和复发。
ESD对早期胃癌整体的切除率为96.7%,明 显高于EMR的62.6%,但同时对内镜医生有 更高的技术要求。
剥离
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发生率10%-25%),根据医生操作的 熟练程度选择内镜下止血方法,局部电凝、 酒精注射、钛夹钳夹等,术后选择抑酸药物 预防出血。
穿孔:(发生率3.5%-6.1%),采用内镜下钛 夹封闭穿孔,约98.3%可获成功。对于小的 穿孔,建议内镜下修补治疗。
适应症
1.食道早癌,Barrett食道,平滑肌瘤,脂肪瘤。 2.早期胃癌,直径大于2cm。 3.早期结肠癌,扁平大息肉。 4.老年患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其他原因不
愿意受术者。 5.病理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ESD步骤
1.标记 2.粘膜下注射 3.边缘切开 4.剥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凝标记
抬举征
粘膜切开

医疗器械科普——EMR和ESD

医疗器械科普——EMR和ESD

医疗器械科普——EMR和ESD日本胃癌发病率高,早期筛查和治疗被推广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胃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榜首,日本已经逐渐意识到胃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对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意义,并开始了相关探索。

50年代中期,长野县、宫城县率先将X线钡餐检查应用于胃癌筛查,并逐渐推广至日本全国。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1964年日本有40万人进行胃癌筛查,1970年,这一数字被扩大到了400万人。

但在当时,日本的胃癌筛查政策在争议中前行。

EMR为治疗早期胃癌提供新策略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日本学者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进行了不懈探索。

1974年,日本首先使用内镜息肉切除术来治疗有蒂或亚蒂的早期胃癌。

1984年,真正意义上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出现,该技术治疗方法上比较简单,可通过切除标本的完整组织学诊断以判断内镜下切除是否完全,逐渐在日本被广泛接受,被视为病灶较小的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策略。

1988年,病灶局部注射高渗性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的内镜切除技术(ERHSE)出现,该技术在病灶局部注射高渗性生理盐水和稀释的肾上腺素后,使用针状刀切开病灶外周,然后以圈套器切除。

该技术能够适用于更大的病灶,达到更完全的切除,但它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需要使用针状刀,同时穿孔的风险也会升高。

1992年,透明帽辅助下的EMR出现,镜头的前方安置一个透明帽,根据内镜直径和病灶大小可选择不同尺寸的透明帽。

在病灶行黏膜下注射后,一种特制的月牙形的圈套器置于透明帽顶端的凹槽内,吸引后病变进入透明帽内并被圈套器套取并收紧,用于切除早期食管癌,也逐渐用于早期胃癌的切除。

ESD应运而生为了解决具有较大病灶的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切除,20世纪90年代国立癌症中心医院最先使用改进后的针刀在黏膜下层直视下进行内镜切除,该技术被称为黏膜下层直视下内镜切除(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MR与ESD

EMR与ESD

早期胃癌内镜治疗(EMR, ESD),您了解多少?全网发布:2011-08-23 18:44 发表者:申占龙 (访问人次:69)随着内镜设备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重要方法,早期发现肿瘤病变并通过内镜切除已经成为胃肠道肿瘤治疗的理想目标。

应用较多的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 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 ecfion, ESD) ,其他还有内镜下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和氩离子凝固术(a 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等多种方法,但由于后者无法获得完整病灶的病理标本,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EMR治疗早期胃癌最早在日本用于临床,目前巳广泛在日本应用,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引入日本之前,胃切除术是早期胃癌唯一的治疗方法。

日本学者Tanabe对1832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10年内未发生与内镜下黏膜切除并发症相关的死亡,该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只需使用普通胃镜,不需要特殊设备,缺点在于该技术不能整块切除较大块的病变,取出的碎块状标本难以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肿瘤分期不明确,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

ESD是指在内镜下运用改良的针刀直接从黏膜下层对黏膜进行剥离。

ESD最初起源于日本,是目前最常用的大面积病变切除方法,在其他国家也被使用。

ESD用一根普通单通道内镜对病变进行整块切除,不但实现了大面积病变的整块切除,并且提供了准确的病理分期以预防复发。

随着内镜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适应证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学者基本达成一致的是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是内镜治疗的适应证。

Soetikno等认为EMR的适应证为几乎没有淋巴结转移可能的病例且病灶能完全切除,包括: (1)病灶直径< 2cm,内镜诊断为黏膜内癌;(2)高分化癌;(3)凹陷型病变表面未形成溃疡者。

202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202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202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SD是一种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微创方法,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

该方法使用高频电刀和专用器械在内镜下逐步剥离胃肠道病灶及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以达到完整切除病灶的目的。

ESD相比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ESD可以对直径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

其次,整块切除病灶后可以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是治愈性切除。

ESD 的优点还包括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

此外,ESD能够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在疗效评估上非常乐观,据相关研究显示:胃早癌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

食管ESD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0%~100%和87.9%~97.4%;病变局限于上皮或黏膜固有层者以及病变浸润深度超过黏膜固有层者,在接受ESD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

结直肠ESD的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2.8%和75.5%。

总之,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ESD的适应证包括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和胃肠道早癌。

直径大于2 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均可以应用ESD切除。

对于消化道早期肿瘤,无论病灶位置及大小如何,ESD 都能够进行治疗。

在日本,ESD已被确立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切除的标准方法。

目前ESD治疗早期胃癌适应证为分化型黏膜内癌、无溃疡发生;溃疡、分化型黏膜内癌,病变直径<30mm;sm1浸润分化型腺癌,无溃疡发生,无淋巴即血行转移,病变直径小于30mm。

在抬起的黏膜下层切缘,使用IT刀或钩形电刀进行切割,渐进式切除病变组织。

EMRESD规范

EMRESD规范

EMRESD规范胃镜室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操作规范: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一)适应证和禁忌证EMR适用于消化道癌前病变、消化道早癌和消化道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禁忌证包括黏膜下浸润、病变直径超过安全范围、憩室内病灶、肝硬化、血液病等有出血倾向者、服抗血小板、抗凝药者、妇女月经期间等。

二)器械手术器械包括内镜、注射针、抓取钳、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热活检钳、透明帽等。

液体垫可以选择甘油果糖、玻璃酸钠、高渗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其中加少许亚甲蓝或靛胭脂,或者加1:10 000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

三)术前准备术前准备详见EMR、ESD术前准备,需要列出术前清单。

四)操作方法内镜选择上消化道病变用带前射水功能的胃镜,在出血时能获得更清晰的术野,大肠病变根据个人操作惯可选择胃镜或肠镜。

病灶定位后,调整内镜使病灶位于视野下方,并充分冲洗病灶附近消化道,清除异物及液体,保证术野干净。

黏膜下注射:当病变较小时,可以在边缘进针,而当病变较大时,可以在边缘和病灶上进针。

在黏膜下层注射液体垫可以使病变凸起,操作过程中需要多点、重复注射,注射液体的量应根据病灶的大小来确定。

为了方便圈套器(息肉切除器)套住病灶,不应注射过多的液体。

如果注射后病灶没有隆起,可能是注射针插入过深,需要适当退针再尝试注射。

如果反复调整进针深度仍不能将病灶注射抬起,病变可能已经浸润到肌层,此时应取活检后停止操作。

切除病灶:选择合适的圈套器或息肉切除器,将其套住病灶,然后使用高频电发生器切除病灶。

根据病灶情况,通电模式可以为自动模式(YH-A50)或间隔加用电凝模式。

在高频电发生器通电时,需要保证病灶下液体垫充足,否则可能会引起穿孔。

如果病灶较大,可以采用分片分块圈套切除的方法(PEMR)。

检查病灶是否完整切除,如果有残留,应完整切除。

创面处理:术后需要充分止血,然后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金属夹夹闭。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EMR、ESD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袁胜春【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16【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

方法对49例食道癌与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EMR治疗25例与ESD治疗24例相关指标。

结果 ESD病变直径大小、手术时间分别为(1.78±0.62)cm、(60±21)min高于EMR组,一次切除率、并发率分别为(00.00%、29.17%)高于EMR组,残留率4.17%低于EMR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SD在治疗胃癌与消化道早期癌与癌前病变一次切除率更优,但耗费手术时间相对更长、并发率更高,且相较于 EMR并不能降低术后2年内并发几率。

【总页数】1页(P614-614)【作者】袁胜春【作者单位】辽阳市中心医院内镜科,辽宁辽阳 11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ESD与传统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费效比对比观察[J], 王金臣;石丽红;唐成祥2.EMR对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J], 田坤3.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吴贺华; 董俊; 张鸣青; 卢燕辉4.EMR与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疗效比较 [J], 王华欣;张桂琴;胡秀玲5.结肠镜EMR和ESD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J], 伍秋宁;孙家琛;卢祎;林绪涛;范德军;胡民辉;李初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镜下胃固有肌层病变切除术
消化内科 刘吉勇
胃镜下胃固有肌层病变切除术 典型病例简介
患者信息:李琦,男,55岁,住院号837948, 入院诊断:胃底粘膜下固有肌层占位 手术名称:胃镜下胃固有肌层病变切除术 病理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患者术后观察4天,无任何不适出院
谢谢!
1.普通内镜 观察
2.放大内镜 +NBI染色
3.标记
ESD治疗步骤
4.粘膜下 注射
5.环切
6.粘膜下 剥离
ESD治疗步骤
7.氩气处理 后创面
8.标记标本 切缘
9.病理送 检
病理示粘膜内腺癌,侵及粘膜肌层, 边缘未见癌。
病理示粘膜内高分化腺癌,边缘未见癌。
术后病理示:异位胰腺
病理示:脂肪瘤
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
内镜下粘膜剥离器械
EMR治疗步骤
1.普通内镜 观察
2..粘膜下 注射
5.套扎
6.电切
EMR治疗步骤
4.粘膜下 注射
5.套扎
6.电切
EMR治疗步骤
7.氩气处 理后的创

8.标记标本 切缘
9.病理送 检
ESD治疗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