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d037abaad02de80d5d84036.png)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齿轮泵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
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3-3 外啮合型齿轮泵工作原理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
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大流量泵为~。
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e0a5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5.png)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它通过齿轮的旋转来产生流体压力,从而实现液
体的输送。
齿轮泵主要由外齿轮、内齿轮、泵壳、进出口等部件组成。
在工作时,液体从进口处进入泵腔,随着齿轮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推送至出口处,完成了液体的输送。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液体进入泵腔。
当齿轮泵开始工作时,液体从进口处进入泵腔,填满了
齿轮之间的空隙。
第二,齿轮旋转。
齿轮泵的外齿轮和内齿轮通过机械传动实现同步旋转,液体
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夹带并推送至出口处。
第三,液体被压缩。
随着齿轮的旋转,液体被夹在齿轮之间,随着齿轮的旋转,液体被逐渐压缩,增加了液体的压力。
第四,液体被排出。
当液体被压缩至一定压力时,它将被推送至出口处,完成
了液体的输送。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液体进入泵腔、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压缩并推
送至出口。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齿轮泵在液压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齿轮泵通过齿轮的旋转来产生流体压力,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它
的工作原理简单直观,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b5e7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0.png)
排油过程
随着齿槽的闭合,液体被 压缩并从泵口排出。
密封过程
在齿轮转动过程中,侧板 和轴封起到密封作用,防 止液体泄漏。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演示齿轮泵的工作过程,展 示齿轮的转动、液体的吸入和排出以 及密封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可以直观地了解齿轮 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 性能和特点。
感谢您的观看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
目录
• 齿轮泵简介 • 齿轮泵工作原理 • 齿轮泵的特点与优势 •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 齿轮泵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齿轮泵简介
齿轮泵的定义
总结词:机械元件
详细描述:齿轮泵是一种利用齿轮传动来输送液体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 工业领域。
齿轮泵的分类
总结词
04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齿轮泵的日常维护
日常检查
润滑油检查
检查齿轮泵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裂纹等现象。同时,要检查泵的振动和声 音是否正常,确保泵运行平稳。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润滑油是否清洁,油位 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油污或杂质,应及时 更换润滑油。
紧固件检查
清洁与除尘
检查齿轮泵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螺栓、 螺母等,确保泵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清洁齿轮泵的外部表面,去除灰尘和 杂物,保持泵体的整洁和卫生。
齿轮泵的定期保养
定期更换润滑油
根据齿轮泵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推 荐,定期更换润滑油,以保证泵的顺 畅运行。
检查密封件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密封件,如O型圈 、密封垫等,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 时更换。
检查齿轮磨损
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 损严重或齿面剥落等现象,应及时维 修或更换齿轮。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b158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6.png)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下面将详细介绍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一、齿轮泵的结构齿轮泵主要由两个齿轮组成,一个是驱动轮,另一个是从动轮。
驱动轮通过电机、发动机或其他能源提供的动力带动从动轮旋转。
两个齿轮之间的进出口设有一个封闭的工作腔体,液体通过进口进入腔体,在齿轮的啮合部分被推动,并通过出口被泵出。
二、齿轮泵的工作过程1. 吸入阶段:在泵体内部,齿轮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容积。
当从动轮旋转时,齿轮的齿槽从进口处吸入液体。
同时,由于齿轮的啮合,使得吸入处的压力低于周围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域。
2. 运输阶段:随着齿轮的旋转,液体被推到泵的出口。
由于齿轮的齿槽容积逐渐减小,液体被迫挤压,并被推入出口。
同时,液体在齿轮的啮合部分形成了密封,防止泄漏。
3. 排出阶段:经过运输阶段,液体被推到泵的出口,接着被送到系统中使用或其他能源中。
三、齿轮泵的应用领域1. 液压系统:齿轮泵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机以及船舶等液压传动系统中。
其高效率、紧凑结构和稳定性能使其成为流体传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汽车工业:在汽车工业中,齿轮泵常用于机动车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通过泵送液体,提供操控时所需的动力。
3. 工艺装备:在工厂的工艺装备中,齿轮泵常用于输送液体、润滑油、燃油等。
其可靠性和耐用性使其成为各类工艺装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 农业机械:在农业机械中,齿轮泵被广泛应用于农机的液压系统。
例如,用于拖拉机的液力传动和液压转向系统等。
总结:齿轮泵以其简单可靠的结构和高效的工作性能,在工程机械、汽车工业、工艺装备和农业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液体的输送,其工作原理清晰明了,容易理解。
对于学习液压传动原理和液压设备应用的人来说,了解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偏心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偏心齿轮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e983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b.png)
偏心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偏心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在输送液体、增压和真空排气等方面。
它利用偏心轴上两个齿轮的旋转来产生流体压力,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本文将详细介绍偏心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特点。
一、偏心齿轮泵的结构偏心齿轮泵由驱动轴、偏心轴、固定齿轮、偏心齿轮、泵体等部件组成。
1. 驱动轴:传动力的来源,通常由电机或发动机提供动力。
2. 偏心轴:连接驱动轴和偏心齿轮的轴,使得偏心齿轮旋转而产生偏心。
3. 固定齿轮:安装在泵体内部的固定齿轮,与偏心轴上的偏心齿轮啮合。
4. 偏心齿轮:安装在偏心轴上的齿轮,在旋转时产生偏心效应。
5. 泵体:包裹驱动轴、偏心轴、固定齿轮和偏心齿轮的外壳,形成泵的基本结构。
二、偏心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当驱动轴转动时,通过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轴,偏心轴上的偏心齿轮也随之旋转。
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形成的空隙随着旋转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了泵腔的吸入和排出过程。
1. 吸入过程:在齿轮的旋转作用下,偏心轴上的偏心齿轮不断向泵腔移动,从而产生一个负压区域。
液体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口处被吸入到泵腔内。
2. 排出过程:在齿轮继续旋转的过程中,液体被推入泵腔内,并被排出泵体。
由于偏心齿轮的旋转方向和固定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导致液体在泵腔内被挤压,从而增加了液体的压力。
在这一过程中,液体通过齿轮的不断旋转,形成了连续的输送和压缩,从而产生了液体的流动。
三、偏心齿轮泵的特点1. 高效率:由于偏心齿轮泵采用齿轮传动,且液体在固定齿轮与偏心齿轮之间不断被压缩,因此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
2. 适用范围广:偏心齿轮泵对液体的粘度要求较低,可输送各种液体,例如清水、燃油、润滑油等。
3. 运转平稳:偏心齿轮泵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4. 适用于高压输送:偏心齿轮泵能够输送高压液体,且在高压下工作时,效果更为明显。
总结:偏心齿轮泵以其稳定的输送性能和适用性广泛的特点,成为了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泵类设备。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e0945fabb68a98270fefae3.png)
齿轮泵处事本理及结构之阳早格格创做齿轮泵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大采与的一种液压泵,它普遍干成定量泵,按结构分歧,齿轮泵分为中啮合齿轮泵战内啮合齿轮泵,而以中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底下以中啮合齿轮泵为例去领会齿轮泵.液压齿轮泵主要包罗:下压定量齿轮泵,下压单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单背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降落阀.齿轮泵的处事本理战结构齿轮泵的处事本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散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战泵体7,泵体7内拆有一对于齿数相共、宽度战泵体交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那对于齿轮与二端盖战泵体产死一稀启腔,并由齿轮的齿顶战啮合线把稀启腔区分为二部分,即吸油腔战压油腔.二齿轮分别用键牢固正在由滚针轴启收启的主动轴12战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效果戴动转化.图3-3 中啮合型齿轮泵处事本理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目标转化时,齿轮泵左侧(吸油腔)齿轮脱启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稀启容积删大,产死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正在中界大气压的效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加进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化,吸进齿间的油液被戴到另一侧,加进压油腔.那时轮齿加进啮合,使稀启容积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产死了齿轮泵的压油历程.齿轮啮适时齿背交触线把吸油腔战压油腔分启,起配油效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效果戴动不竭转化时,轮齿脱启啮合的一侧,由于稀启容积变大则不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加进啮合的一侧,由于稀启容积减小则不竭天排油,那便是齿轮泵的处事本理.泵的前后盖战泵体由二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包管齿轮能机动天转化,共时又要包管揭收最小,正在齿轮端里战泵盖之间应有适合间隙(轴背间隙),对于小流量泵轴背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齿顶战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背间隙),由于稀启戴少,共时齿顶线速度产死的剪切震动又战油液揭收目标差异,故对于揭收的效用较小,那里要思量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仄衡的径背力后,应预防齿顶战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背间隙便可稍大,普遍与0.13~0.16mm.为了预防压力油从泵体战泵盖间揭收到泵中,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推力,正在泵体二侧的端里上启有油启卸荷槽16,使渗进泵体战泵盖间的压力油引进吸油腔.正在泵盖战从动轴上的小孔,其效用将揭收到轴启端部的压力油也引到泵的吸油腔去,预防油液中溢,共时也润滑了滚针轴启.图3-4 CB—B齿轮泵的结构1-轴启中环2-堵头3-滚子4-后泵盖5-键6-齿轮7-泵体8-前泵盖9-螺钉10-压环11-稀启环12-主动轴13-键14-泻油孔15-从动轴16-泻油槽17-定位销齿轮泵存留的问题1、齿轮泵的困油问题齿轮泵要能连绝天供油,便央供齿轮啮合的沉叠系数ε大于1,也便是当一对于齿轮尚已脱启啮适时,另一对于齿轮已加进啮合,那样,便出现共时有二对于齿轮啮合的瞬间,正在二对于齿轮的齿背啮合线之间产死了一个启关容积,一部分油液也便被困正在那一启关容积中〔睹图3-5(a)〕,齿轮连绝转化时,那一启关容积便渐渐减小,到二啮合面处于节面二侧的对于称位子时〔睹图3-5(b)〕,启关容积为最小,齿轮再继启转化时,启关容积又渐渐删大,曲到图3-5(c)所示位子时,容积又形成最大.正在启关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慢遽降下,使轴启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打载荷,使泵剧烈振荡,那时下压油从十足大概揭收的漏洞中挤出,制乐成率益坏,使油液收热等.当启关容积删大时,由于不油液补充,果此产死局部真空,使本去溶解于油液中的气氛分散出去,产死了气泡,油液中爆收气泡后,会引起噪声、气蚀等一系列恶果.以上情况便是齿轮泵的困油局里.那种困油局里极为宽沉天效用着泵的处事稳固性战使用寿命.图3-5 齿轮泵的困油局里为了与消困油局里,正在CB—B型齿轮泵的泵盖上铣出二个困油卸荷凸槽,其几许关系如图3-6所示.卸荷槽的位子该当使困油腔由大变小时,能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而当困油腔由小变大时,能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二卸荷槽之间的距离为a,必须包管正在所有时间皆不克不迭使压油腔战吸油腔互通.按上述对于称启的卸荷槽,当困油启关腔由大变至最小时(图3-6),由于油液阻挡易从将要关关的漏洞中挤出,故启关油压仍将下于压油腔压力;齿轮继启转化,当启关腔战吸油腔相通的瞬间,下压油又突然战吸油腔的矮压油相交触,会引起冲打战噪声.于是CB—B型齿轮泵将卸荷槽的位子所有背吸油腔侧仄移了一个距离.那时启关腔惟有正在由小变至最大时才战压油腔断启,油压不突变,启关腔战吸油腔交通时,启关腔不会出现真空也不压力冲打,那样矫正后,使齿轮泵的振荡战噪声得到了进一步革新.图3-6 齿轮泵的困油卸荷槽图图3-7 齿轮泵的径背不仄衡力2、径背不仄衡力齿轮泵处事时,正在齿轮战轴启上启受径背液压力的效用.如图3-7所示,泵的左侧为吸油腔,左侧为压油腔.正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效用于齿轮上,沿着齿顶的揭收油,具备大小不等的压力,便是齿轮战轴启受到的径背不仄衡力.液压力越下,那个不仄衡力便越大,其截止不但是加速了轴启的磨益,落矮了轴启的寿命,以至使轴变形,制成齿顶战泵体内壁的摩揩等.为了办理径背力不仄衡问题,正在有些齿轮泵上,采与启压力仄稳槽的办法去与消径背不仄衡力,但是那将使揭收删大,容积效用落矮等.CB—B型齿轮泵则采与缩小压油腔,以缩小液压力对于齿顶部分的效用里积去减小径背不仄衡力,所以泵的压油心孔径比吸油心孔径要小.齿轮泵的流量估计齿轮泵的排量V相称于一对于齿轮所有齿谷容积之战,假若齿谷容积大概等于轮齿的体积,那么齿轮泵的排量等于一个齿轮的齿谷容积战轮齿容积体积的总战,即相称于以灵验齿下(h=2m)战齿宽形成的仄里所扫过的环形骸积,即:(3-10)式中:D为齿轮分度圆曲径,D=mz(cm);h为灵验齿下,h=2m(cm);B为齿轮宽(cm);m为齿轮模数(cm);z为齿数.本质上齿谷的容积要比轮齿的体积稍大,故上式中的π常以3.33代替,则式(3-10)可写成:(3-11)齿轮泵的流量q(1/min)为:(3-12)式中:n为齿轮泵转速(rpm);ηv为齿轮泵的容积效用.本质上齿轮泵的输油量是有脉动的,故式(3-12)所表示的是泵的仄稳输油量.从上头公式不妨瞅出流量战几个主要参数的关系为:(1)输油量与齿轮模数m的仄圆成正比.(2)正在泵的体积一定时,齿数少,模数便大,故输油量减少,但是流量脉动大;齿数减少时,模数便小,输油量缩小,流量脉动也小.用于机床上的矮压齿轮泵,与z=13~19,而中下压齿轮泵,与z=6~14,齿数z<14时,要举止建正.(3)输油量战齿宽B、转速n成正比.普遍齿宽B=(6~10)m;转速n为750r/min:1000 r/min、1500r/min,转速过下,会制成吸油缺累,转速过矮,泵也不克不迭仄常处事.普遍齿轮的最大圆周速度不该大于5~6m/s.下压齿轮泵的特性上述齿轮泵由于揭收大(主假若端里揭收,约占总揭收量的70%~80%),且存留径背不仄衡力,故压力阻挡易普及.下压齿轮泵主假若针对于上述问题采与了一些步伐,如尽管减小径背不仄衡力战普及轴与轴启的刚刚度;对于揭收量最大处的端里间隙,采与了自动补偿拆置等.底下对于端里间隙的补偿拆置做简朴介绍.1.浮动轴套式图3-8(a)是浮动轴套式的间隙补偿拆置.它利用泵的出心压力油,引进齿轮轴上的浮动轴套1的中侧A腔,正在液体压力效用下,使轴套紧揭齿轮3的正里,果而不妨与消间隙并可补偿齿轮正里战轴套间的磨益量.正在泵起动时,靠弹簧4去爆收预紧力,包管了轴背间隙的稀启.图3-82.浮动侧板式浮动侧板式补偿拆置的处事本理与浮动轴套式基本相似,它也是利用泵的出心压力油引到浮动侧板1的反里〔睹图3-8(b)〕,使之紧揭于齿轮2的端里去补偿间隙.起动时,浮动侧板靠稀启圈去爆收预紧力.3.挠性侧板式图3-8(c)是挠性侧板式间隙补偿拆置,它是利用泵的出心压力油引到侧板的反里后,靠侧板自己的变形去补偿端里间隙的,侧板的薄度较薄,内正里要耐磨(如烧结有0.5~0.7mm的磷青铜),那种结构采与一定步伐后,易使侧板中正里的压力分散大概上战齿轮正里的压力分散相符合.图3-9内啮合齿轮泵处事本理。
齿轮泵原理及工作图解A.pptx
![齿轮泵原理及工作图解A.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bb570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漏为代价。
第5页/共11页
▪ 困油现象与卸荷措施
▪ 困油现象产生的原因 齿轮重迭系数ε>1,在两对轮
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将形成一个与吸、压油腔均 不相通的闭死容积,此闭死容积随齿轮转动其大小发 生变化,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 困油现象描述
第6页/共11页
▪ 困油现象的危害 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油液受挤压, 导
➢ 齿轮泵是利用齿轮啮合原理工作的, 根据啮合形式不同分为外啮合齿轮泵 和内啮合齿轮泵。因螺杆的螺旋面可 视为齿轮曲线作螺旋运动所形成的表 面,螺杆的啮合相当于无数个无限薄 的齿轮曲线的啮合,因此将螺杆泵放 在齿轮泵一起介绍。
第1页/共11页
外啮合齿轮泵
➢ 结构组成
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 同的齿轮,齿宽为B, 齿数为z
第4页/共11页
▪ 液压径向力及平衡措施
▪ 齿谷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
逐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作 用在齿轮轴上液压径向力和轮 齿啮合力的合力 F = K p B De K为系数,对主动齿轮K=0.75; 对从动齿轮K=0.85。
▪ 液压径向力的平衡措施之一:通过在
盖板上开设平衡槽,使它们分别与低、高 压腔相通,产生一个与液压径向力平衡的 作用。
➢ 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为增大泵的排量,应增大模数, 减小齿数。
➢ 齿轮泵的齿轮多为修正齿轮。
▪ 齿轮泵的瞬时理论流量是脉动的,这
是齿轮泵产生噪声的主要根源。为减少 脉动,可同轴安装两套齿轮,每套齿轮 之间错开半个齿距,组成共压油口和吸 油口的两个分离的齿轮泵。
第3页/共11页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 特点
无困油现象
流量脉动小,噪声低
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2b22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c.png)
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船用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船舶等场合。
它由齿轮、泵体、轴承、密封件等组成,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吸入、压缩和排出流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组成1.齿轮:船用齿轮泵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分为驱动轮和从动轮。
驱动轮由电机、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从动轮跟随驱动轮旋转,完成流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过程。
2.泵体:泵体是船用齿轮泵的主体部分,负责容纳齿轮和流体,并将流体从吸入口吸入,压缩后从排出口排出。
泵体通常由铸铁、铸钢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轴承:轴承是船用齿轮泵的支撑部件,负责支撑齿轮和旋转部件,同时减小运动时的摩擦力和振动。
船用齿轮泵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4.密封件:密封件是船用齿轮泵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防止流体泄漏。
船用齿轮泵通常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具有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需要定期维护,填料密封则具有维护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二、工作原理船用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吸入、压缩和排出流体。
具体过程如下:1.吸入:当驱动轮开始旋转时,从动轮随之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吸入低压区域。
低压区域使流体从吸入口进入泵体,并被驱动轮和从动轮相互啮合的齿轮推动。
2.压缩:当齿轮旋转时,流体被推入从动轮的齿槽中,并被推向驱动轮。
这个过程中,流体的体积被压缩,压力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泵的额定压力。
3.排出:当流体被压缩到一定压力时,它将从排出口排出。
排出口的位置通常位于泵体的顶部或侧面,具体位置取决于泵的设计和使用场合。
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了解齿轮、泵体、轴承、密封件等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是如何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吸入、压缩和排出流体的。
同时,了解船用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29f7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1.png)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排量。
本文将介绍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泵的应用和性能。
一、结构外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驱动轴、传动齿轮、啮合齿轮、端盖和安装座。
其中,泵体是整个泵的主体部分,负责容纳其他零件并完成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驱动轴是泵的动力来源,通过旋转来驱动传动齿轮和啮合齿轮。
传动齿轮与驱动轴相连接,负责传递驱动力至啮合齿轮。
啮合齿轮是该泵的关键部件,负责完成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端盖被安装在泵体两端,起到密封和固定各部件的作用。
安装座则用来支撑整个泵的运转。
二、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于啮合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和排出两个阶段。
1. 吸入阶段:当驱动轴开始旋转时,传动齿轮带动啮合齿轮进行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齿轮间隙的存在,泵体内部形成了一定的容积。
当齿轮转动到给定位置时,啮合齿轮的某个齿槽与泵的吸入口连通,形成负压区域。
此时,外界液体通过吸入口进入啮合齿轮的齿槽中。
2. 排出阶段:随着驱动轴和传动齿轮的旋转,液体随着齿轮的转动被推至泵体的排出口。
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液体被推进啮合齿轮的齿槽中,并在齿轮转动到另一给定位置时被排出。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正是通过齿轮啮合间隙的变化,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由于齿轮的旋转是连续进行的,因此该泵呈现出稳定而连续的液体输送特性。
三、应用和优势外啮合齿轮泵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冶金、化工等领域。
其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 高效率:由于齿轮的连续旋转和啮合间隙的设计,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效率较高,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2. 大排量:该泵具有较大的排量,能够满足大流量液体输送的需求。
3. 可靠性强: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简单且紧凑,不易出现故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运转平稳:泵体内部的齿轮配合精度较高,使得外啮合齿轮泵运转平稳,噪音较低。
内啮合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内啮合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0e63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5.png)
内啮合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其实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工作原理,比如我们这次要聊的内啮合齿轮泵。
哎呀,别一听到“齿轮泵”就觉得像在听天书,其实这玩意儿没那么神秘。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聪明的“小帮手”,在很多地方默默地干活。
今天,就让咱们来细细说说内啮合齿轮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保证你听完了会觉得,这玩意儿真是个小精灵呢!1. 内啮合齿轮泵的组成1.1 齿轮的故事首先,内啮合齿轮泵的核心部件就是齿轮啦。
这些齿轮不是普通的齿轮,它们是“内啮合”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像好朋友一样在“咬合”在一起的。
就像你和你的好基友在一起时,配合默契,搞个什么事情都特别顺利。
内啮合齿轮泵的齿轮一般有两种,一个是“驱动齿轮”,另一个是“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就像是那个主角,负责带动整个系统的运转;从动齿轮则是跟在后面,听从主角的指挥,形成一个完美的配合。
这样一来,整个泵就能顺畅地工作啦。
1.2 泵壳的秘密接下来,就是泵壳的部分。
泵壳就是给齿轮提供“家”的地方,像是齿轮的“安乐窝”。
它不仅得把齿轮给装好,还得保证它们在里面能够舒服地运转。
泵壳的设计得非常讲究,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齿轮的高效工作。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装一个大型的玩具,玩具盒得大到刚刚好,既能装得下,又不至于在里面摇摇晃晃的。
2.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2.1 启动的时刻说到工作原理,我们得从启动说起。
当内啮合齿轮泵开始工作时,驱动齿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转动。
这个时候,驱动齿轮就像是一个拼命的“跑步者”,把它的旋转力量传递给从动齿轮。
两者就像是一对默契的舞伴,踩着相同的节拍,转得特别带劲儿。
齿轮转动的时候,它们会在泵壳的内部产生一个个小小的“空房间”,这些“空房间”里会充满液体。
2.2 液体的舞动当这些小小的“空房间”转动到泵的出口时,液体就会被“挤”出来。
这时候你可以想象成齿轮在做一个大型的“挤压运动”,把液体像挤牙膏一样“挤”出去。
齿轮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齿轮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e52f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1.png)
齿轮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
一、结构特点:
1. 齿轮泵主要由外齿轮、内齿轮、泵壳等部件组成。
外齿轮和内齿轮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2. 外齿轮和内齿轮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泵壳采用优质铸铁或铸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刚性。
4. 齿轮泵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
5. 齿轮泵的工作稳定可靠,噪音低,寿命长。
二、工作原理:
1. 吸入阶段:当齿轮泵开始工作时,外齿轮和内齿轮开始旋转。
在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区域,液体被吸入泵的内部。
2. 排出阶段:随着齿轮继续旋转,液体被推入泵的出口,完成一次排出过程。
3. 密封阶段:在齿轮的啮合区域,通过齿轮和泵壳之间的密封装置,实现液体在吸入和排出过程中的密封,避免泄漏。
4. 循环阶段:齿轮泵通过不断的旋转运动,实现液体的连续吸入和排出,形成循环供液。
5. 流量调节:通过调整齿轮泵的转速或改变齿轮的尺寸,可以实现对流量的调节。
总结起来,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齿轮和内齿轮的旋转运动,使液体在吸入和排出过程中实现连续循环供液。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包括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作稳定可靠、噪音低、寿命长等。
齿轮泵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液压系统、农业机械、建筑机械、船舶等设备中。
它能够提供稳定的流量和压力,满足各种工况下的液压动力需求。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7cfa8b87cd184254a35358a.png)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齿轮泵齿轮泵就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得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与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ﻫ齿轮泵得工作原理与结构ﻫ齿轮泵得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就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就是指泵盖4,8与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与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得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与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得齿顶与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与压油腔。
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得主动轴12与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3-3外啮合型齿轮泵工作原理ﻫCB-B齿轮泵得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得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得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得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得旋转,吸入齿间得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得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得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与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得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得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得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就是齿轮泵得工作原理.泵得前后盖与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
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
齿顶与泵体内表面间得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得剪切流动又与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得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得问题就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得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与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齿轮泵水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水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d772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4.png)
齿轮泵水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用于输送液体的离心泵。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齿轮:齿轮泵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齿轮为驱动齿轮,另一个齿轮为从动齿轮。
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形成了一系列密封腔,液体通过这些密封腔被输送。
2. 黏度差:当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时,由于液体的黏度差异,从动齿轮处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域,而驱动齿轮处则形成了一个高压区域。
液体会从低压区域流入高压区域,实现液体的输送。
3. 密封腔变化:随着齿轮的旋转,密封腔的体积会不断变化,从而使液体被迫出口。
在齿轮泵的进口处,通常会有一个吸入管道,吸入管道与密封腔相连,液体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密封腔。
4. 出口压力:当密封腔体积变小时,压力会上升,液体会被推送到出口管道中。
齿轮泵通常还配备有出口阀门,用于调节出口压力和流量。
总结来说,齿轮泵是通过齿轮的运动,利用黏度差和密封腔的结构,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最终将液体推送到出口处。
齿轮泵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齿轮泵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4674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0.png)
齿轮泵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齿轮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工业和冶金设备等领域。
其在液压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提供了高效的流体传动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关键组件。
1. 齿轮泵的基本结构齿轮泵的基本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1. 齿轮齿轮泵通常包括一对或多对齿轮。
这些齿轮的轴线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形成了泵的外壳。
这些齿轮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由驱动源(通常是电动机或发动机)驱动,而从动齿轮则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动力。
1.2. 泵壳泵壳是齿轮泵的外部壳体,用于包裹和保护齿轮。
泵壳通常具有吸入口和排出口,其中吸入口用于引入液体,排出口用于将液体推送到液压系统中。
泵壳还包括用于密封和保持齿轮定位的端盖。
1.3. 凸轮和轴齿轮泵通常具有一个驱动轴,它与驱动齿轮相连,将动力传递到齿轮。
凸轮通常用于控制从动齿轮的位置,以确保它们的正确啮合。
这种结构有助于确保齿轮泵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传动。
2.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理解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对于了解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2.1. 吸入阶段1.当齿轮泵启动时,驱动齿轮开始旋转。
这会导致从动齿轮也开始旋转,因为它们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与驱动齿轮相连。
2.在初始阶段,吸入口打开,液体开始进入泵壳。
3.随着从动齿轮的旋转,液体被吸引并填充齿轮之间的空隙。
2.2. 排出阶段1.随着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旋转,液体在齿轮之间被困住并被排到排出口。
2.从动齿轮的旋转会导致液体被挤压,从而增加了压力。
3.随着液体被排出,它将被输送到液压系统中,提供所需的动力和压力。
2.3. 关键要点•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非常依赖于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及驱动齿轮的旋转。
•齿轮泵的效率高,因为它可以提供一致的流体输送。
•吸入和排出阶段的循环不断重复,以保持稳定的流体输送。
齿轮泵
![齿轮泵](https://img.taocdn.com/s3/m/d44c111855270722192ef75c.png)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一部分油液困在其中,
而这封闭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化 (先缩小,然后增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9
齿轮泵困油
★1) 产生原因:ε> 1,构成闭死容积Vb,Vb由 大→小,p↑↑,油液发热,轴承磨损;Vb由 小→大,p↓↓,汽蚀、噪声、振动、金属表 面剥蚀。 ★2) 危害:影响工作、缩短寿命
齿轮泵
1
目录
一.齿轮泵工作原理 二.齿轮泵的机构和参数特性 三.内啮合齿轮泵 四.高压油泵 五.常见故障分析
2
一.齿轮泵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分类
按啮合形式 外啮合 内啮合 渐开线 摆线 直齿 斜齿 人字齿
分类
按齿廓曲线
按齿向线
3
一.齿轮泵工作原理
外啮合式
4
一.齿轮泵工作原理
内啮合式
5
一.齿轮泵工作原理
按额定排出压力pH高低可分为:
低压齿轮泵(pH ≤2.5MPa); 中压齿轮泵(pH =2.5~8MPa)
高压齿轮泵(pH ≥8MPa)。
29
五、常见故障分析
(1)不能排油或流量不足
不能建立足够大的吸入真空度的原因:
泵内间隙过大,新泵及拆修过的齿轮表面未浇油,难自吸; 泵n过低、反转或卡阻 吸入管漏气或吸口露出液面。
齿顶和泵体内侧的径向间隙
轮齿的啮合线 这些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80%,
漏泄量的大小是与间隙值的立方成正比,故密封间隙特别是轴 向间隙对泵的ηv影响甚大。
2.排出压力
漏泄量与间隙两端的压差成正比。 内漏较多,在排P升高时,Q的下降要比往复泵大
3.吸入压力
吸入真空度增加时,气体析出量增加, ηv亦将降低。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b646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油泵是一种常见的润滑系统设备,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机械设备的齿轮系统中,以提供必要的润滑和冷却。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泵的内部结构:齿轮油泵主要由泵体、驱动轴和齿轮组成。
泵体内设有两个齿轮,分别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由驱动轴带动旋转,而从动齿轮则通过咬合与驱动齿轮一起转动。
2. 工作原理:当泵体与润滑系统连通后,润滑油从润滑系统进入泵体中。
当驱动轴转动时,驱动齿轮也开始旋转。
由于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咬合,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也被带动一同旋转。
3. 润滑油吸入:当齿轮组转动时,从动齿轮的齿槽会逐渐与泵体内的吸油腔相连。
吸油腔与进油通道相连,从而使润滑油从进油通道被吸入吸油腔。
4. 润滑油排出:同时,从动齿轮的齿槽也会逐渐与与出油通道相连,使润滑油从泵体的出油通道被排出。
5. 循环输送:润滑油被泵送出去后,会进入润滑系统,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齿轮系统。
在齿轮系统中,润滑油起到了润滑、冷却、减少磨损和摩擦等作用。
总结: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组的咬合和转动,使润
滑油被吸入泵体并排出,从而实现对齿轮系统的润滑和冷却。
这种工作原理确保了齿轮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e87087d650e52ea5418982e.png)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齿轮泵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
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3-3 外啮合型齿轮泵工作原理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
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ba364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液体输送和压力增加。
它采用齿轮的旋转来产生液体的运动和增压。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一、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的相互啮合和转动。
齿轮泵通常由一个驱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组成。
当齿轮开始旋转时,它们之间的啮合将产生一定的真空效应,使泵腔内的液体被吸入。
具体而言,当驱动齿轮转动时,它的齿轮齿进入从动齿轮的齿槽中。
这时,从动齿轮会受到驱动齿轮的挤压,强迫其同步旋转。
在齿轮啮合的过程中,齿槽和泵腔之间形成一定容积的密闭空间。
由于驱动齿轮的旋转,这个密闭空间会逐渐闭合,导致容积减少,从而使液体被限制在密闭空间内,无法反流。
随着驱动齿轮的不断旋转,液体会被推至从动齿轮的出口处。
在齿轮泵中,出口通常设置有一个阀门,以防止液体回流。
一旦液体被推至阀门之后,阀门会自动关闭,确保液体流向只能是出口方向。
总的来说,齿轮泵通过齿轮的相互啮合和转动,在泵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效应,使液体被吸入,然后通过齿轮的旋转将液体推送至出口处。
二、齿轮泵的结构设计齿轮泵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工作效率、耐磨性、密封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齿轮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泵壳:泵壳一般采用铸铁或钢材制成,用于支撑和保护齿轮泵的内部部件。
泵壳通常具有进口和出口,以便液体的流动。
2. 齿轮:齿轮是齿轮泵最关键的组件,其设计和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齿轮一般由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制成,并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精度。
3. 泵腔:泵腔是齿轮泵内液体流动的主要场所。
泵腔的设计应考虑液体的进入和出口,以及容积变化时的密封性。
通常情况下,泵腔内会设置有一定的密封装置,如密封圈、填料等,以确保液体无泄漏。
4. 轴承和轴封:为了减少齿轮的运动阻力和保证正常工作,齿轮泵通常会设置轴承和轴封。
轴承用于支撑齿轮的旋转,减少动摩擦;轴封用于防止液体泄漏到轴承和外部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特征: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专业理论 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课堂上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课堂上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 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针对学生这些特点,应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 针对学生这些特点,应积极采用形象生动、 法和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 法和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性发展,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性发展,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提出任务, 提出任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综合其所学的知识, 位,综合其所学的知识,通过多媒 体演示,展开讨论, 体演示,展开讨论,通过齿轮泵的 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 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在讨论中学 在竞争中进步。 习,在竞争中进步。
在掌握齿轮泵结构和工作原理的 基础上, 基础上,了解齿轮泵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情况, 应用情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 知识点。 知识点。
启发式教学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分析工作原理的过程中, 分析工作原理的过程中, 优差生结合分组, 优差生结合分组,较好地发 挥各层次学生的主动性、 挥各层次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 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 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能力的 舞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舞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小结
知道 掌握 掌握
应会
外啮合齿 轮泵的组 成结构
外啮合齿 轮泵的工 作原理
外啮合齿 轮泵工作 时必须具 备的条件
分析齿轮 泵组成结 构并能对 其进行正 确安装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作业(分层) 分层)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多媒体演示
齿轮泵的结构 齿轮泵拆分动画.flv 齿轮泵拆分动画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原理图.SWF 齿轮泵原理图
图 2-1 外啮合齿轮泵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分组讨论
全班学生优差生结合进行分组讨论: 全班学生优差生结合进行分组讨论: 外啮合齿轮吸油过程和压油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1)外啮合齿轮吸油过程和压油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总结齿轮泵工作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 (2)总结齿轮泵工作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 问题答案: 问题答案: (1)吸油:密封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压油:密封容 吸油:密封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压油: 积减小,油液被迫压出。 积减小,油液被迫压出。 (2) a 形成密封容积 b 密封容积变化 c 吸压 油腔隔开(配流装置) 油腔隔开(配流装置)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四、教学过程
1 6
作业 复习引导
5
小结
2 知识讲解
4
分组讨论
多媒体演示
3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复习、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
液压系统中动力装置最常见的形 式是什么? 式是什么? 液压系统中动力装置的作用是 什么? 什么?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 观看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视频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容积式泵原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容积式泵原 理图.swf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知识讲解
重点 ——掌握齿轮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主要结构:前盖、后盖、齿槽、齿轮、 齿轮泵的主要结构:前盖、后盖、齿槽、齿轮、长 短轴。 轴、短轴。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通过密封工作腔容积的周期性 变化完成吸油和压油的过程。 变化完成吸油和压油的过程。 齿轮泵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 齿轮泵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引起的的结果:由于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引起的的结果:由于困油现象,使泵工作 性能不稳定,产生振动、噪声等, 性能不稳定,产生振动、噪声等,直接影响泵的工 作寿命。 作寿命。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明确学习任务——掌握 明确学习任务——掌握 —— 齿轮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学生有了任务,有了目标, 学生有了任务,有了目标, 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本课 程教学目标实现意义十分重 大。 在分析齿轮泵工作原 理的过程中, 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 生主体作用. 生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 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的能力。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板书设计
复习引导 知识讲解 多媒体演示 重点: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组成结构; 重点: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组成结构;
分析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分析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难点:外啮合齿轮泵结构上存的问题——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 难点:外啮合齿轮泵结构上存的问题——困油现象;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掌握齿轮泵的组成结构; 掌握齿轮泵的组成结构;
知识目标
会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其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会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其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了解齿轮泵拆分和安装方法; 了解齿轮泵拆分和安装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 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知识讲解
安装齿轮泵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安装齿轮泵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情况下,当吸油口和排油口的口径一样时, (1)一般情况下,当吸油口和排油口的口径一样时, 可以通用;当吸油口和排油口的口径不同时, 可以通用;当吸油口和排油口的口径不同时,则口 径大者为吸油口,口径小者为排油口, 径大者为吸油口,口径小者为排油口,二者不能通 用。 齿轮泵吸油高度一般不大于0.5m 0.5m, (2)齿轮泵吸油高度一般不大于0.5m,过高不容易 吸油或根本吸不上油来。 吸油或根本吸不上油来。 齿轮泵的吸油管不得漏气并应设置过滤器。 (3)齿轮泵的吸油管不得漏气并应设置过滤器。
情感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法、 通过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培养 学生勤于思考, 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团队意识和 协作能力。 协作能力。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齿轮泵的组成结 构; 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 理;
重点 难点
难点
齿轮泵结构上存在的 问题——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 问题——困油现象; 齿轮泵安装时应该注 意哪些问题; 意哪些问题;
利用图片、动画视 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活跃课堂气氛 , 促进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分组讨论法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人,而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人,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人 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在教学过中, 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中,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 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 械的“学答” 学问”转变, 学会” 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 采取了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 采取了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 主探究法、反思总结法。 主探究法、反思总结法。
齿轮泵的结构 及其工作原理
提
1
纲
教 材 分 析
2
学 情 分 析
3
教 法 设 计
4
教 学 过 程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一、教材分析
地位 作用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基 础系列《液压与气动技术》 础系列《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章 第二讲《齿轮泵》 第二讲《齿轮泵》。 在此之前, 在此之前,教材中安排了液压 泵概述, 泵概述,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做好 了铺垫, 了铺垫,本节内容的学习是液压泵 概述的延伸, 概述的延伸,同时为以后学习更复 杂的液压系统回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杂的液压系统回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二、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在学本课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有关液压泵的 在学本课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有关液压泵的
一些主要参数: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排量和流量; 一些主要参数: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排量和流量;功率和 效率,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效率,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外啮合齿轮泵安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外啮合齿轮泵安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作业
齿 轮 泵 的 结 构 及 其 工 作 原 理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拓展 应用 巩固
液压系统中, 液压系统中,如果 邮箱完全封闭, 邮箱完全封闭,不 与大气相通, 与大气相通,齿轮 泵能否还能工作? 泵能否还能工作? 若齿轮泵在使用时 发生了故障,应该怎样 发生了故障, 对其进行检修? 对其进行检修?
Add Your Title
分析齿轮泵 的组成结构, 的组成结构,掌 握其工作原理。 握其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