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c51b7360cba1aa911da35.png)
欢迎共阅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
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
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边坡坡率按1:1;1:1;1:1;1:1;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态,必须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只有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
高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捷地进行;(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个中参数和因数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测,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1)、坡面外观观测①、量测目的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0bb2f650e52ea551898f4.png)
高填方路堤、路堑高边坡及软基路基监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3)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3)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10、《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 (3)11、、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3)二、主要监控目的 (3)三、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量测项目及作用 (4)1 监控量测仪器 (5)监测主要设备表 (5)四、监测方案 (6)4.1 总体监测方案 (6)4.2监测布置 (6)监测横断面示意图 (11)4.2.2 量测注意事项 (12)4.2.3 量测数据的整理 (12)1绘制每一横断面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12)4.3 高边坡深层位移(测斜)量测、地表水平位移、人工巡回监测 (14)43.2地表水平位移和人工巡回监测 (14)水准观测的观测方法 (17)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7)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7)4.4.3监测周期 (18)4.5 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8)4.6位移管理标准 (19)管理等级表 (19)位移速率控制标准 (20)五、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20)5.1量测要求 (21)六、保证体系及应急预案 (22)一、编制依据1XX外环高速公路XX段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补遗书、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谈判会议纪要;2XX外环高速公路XX段一期工程第六合同段(K26+460~K35+670)全长9.21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0、《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11、、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高边坡、路堤监测方案
![高边坡、路堤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ce133453610661ed9f429.png)
高路堤、高边坡施工监测方案1 概述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路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行车时速80~l00km/h。
对高边坡、高路堤本着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2 监测技术方案2.1 监测对象本标段选择以下几类边坡作为监测对象:(1)路堑边坡:K35+530--K35+745、K37+670--K37+730、K38+600--K38+700、K38+967--K39+005、K39+410--K39+490、K39+900--K40+010。
(2)路堤边坡:K37+115--K37+159、K39+740--K39+840、K37+590--K37+640。
2.2 监测项目本工程监测项目为:(1)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地表裂缝观测;(3)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4)锚索预应力量测;(5)钢锚管预应力量测;(6)锚杆拉力量测;(7)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3 监测方法与手段3.1 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边坡坡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别采用极坐标法和测边三角形法进行。
采用极坐标法时,控制点选在边坡变形区以外通视条件好的地点,埋设钢筋砼桩,观测点选在边坡顶及平台或抗滑桩上。
初始观测:用2”级全站仪独立观测两次,每次观测一个测回,多次精测距离取平均值。
当两次观测的平面坐标差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时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三角高程测量测高程时,当所测边长~<200m,竖向角≤20。
时,一次观测高程中误差≤4.8mm,两次观测高程差限差≤2 ×4.8=13.5mm时,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高程值。
采用测边三角形法时,控制点布设于变形区以外,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观测点如极坐标法布设。
在观测点上安置仪器,测量观测点到控制点的边长和竖直角,用2”级全站仪观测,测距精度为2mm+2ppm·d,对中误差≤0.5mm。
高边坡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4cd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5.png)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累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通常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关键采取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取TBS植草或一般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序号1 2 3 4桩号及位置ZK38+996~ZK39+106左侧K40+762~K41+041左侧K41+130~K41+396右侧YK42+475~YK42+660右侧坡长(m)110279266185最大边坡高(m)3838.447.447.2边坡级数4455预应力锚索格梁+TBS植草、全长粘结锚杆格梁+TBS植草、衬砌拱植草关键防护方法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造成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坍毁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94号文“相关公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纲领通知(.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8.7)。
三、监测目标1、经过对边坡变形监测,判定边坡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定开挖施工对边坡本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经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调整,方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支护方法,立即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经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稳定性多种参数和原因随时间和空间上不停改变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ad8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4.png)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高边坡是指坡度大于30°的土质或岩石边坡,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二、监测目标1. 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2. 监测边坡的地下水位变化,了解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 监测边坡的裂缝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4. 监测边坡的土体松动情况,了解土体的稳定性。
三、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选择边坡上、中、下部位点进行定点监测,通过设置测点,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定期测量边坡的位移情况;2.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边坡进行定期遥感监测,了解边坡的整体变化情况;3. 地下水位监测:在边坡周围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定期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4. 非接触式监测: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边坡的非接触式监测,获取边坡的立体信息,以及裂缝、松动等情况。
四、监测频次1. 定点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定点监测,重点关注雨季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边坡变化情况;2. 遥感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遥感监测,及时发现整体变化情况;3. 地下水位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地下水位监测,关注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 非接触式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非接触式监测,了解边坡立体信息及裂缝、松动等情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制作监测报告;2. 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判断边坡的安全状况;3.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
六、监测结果应用1. 监测结果应用于边坡的管理和维护,为边坡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2. 监测结果应用于边坡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的安全隐患;3. 监测结果应用于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避免边坡稳定性对工程造成影响。
七、总结本文档提出了一套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通过定点监测、遥感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以及非接触式监测等手段,对高边坡进行全面监测,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c581d5022aaea998f0fc8.png)
路堑高边坡坡面观测及监测方案1.坡面外观观测的测点布置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平台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2.测桩埋设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0.5m*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头伸出底盘面约0.5m,钢筋顶段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此方法埋设。
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于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的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3.监测仪器精度及观测方法监测仪器选取精度不大于一秒的全站仪,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4.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时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及时通知第三方监测单位,在他们的指导下,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5.裂缝监测点设置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裂缝一般产生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6.裂缝观测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所以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深约50cm,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风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片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裂缝,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就是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7.监测频率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高边坡监测 (2)
![高边坡监测 (2)](https://img.taocdn.com/s3/m/c5191f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0.png)
高边坡监测简介高边坡监测是指对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旨在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发生的边坡滑坡和崩塌等安全隐患。
高边坡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和地质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监测方法高边坡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1.地面测量法: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测量点或者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对边坡进行定期测量和观测。
地面测量法适用于边坡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的情况。
2.遥感监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等,对边坡进行影像监测和变形监测。
遥感监测法可以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边坡监测,适用于对大面积边坡进行监测的情况。
3.地下监测法:通过在边坡内部设置监测孔、井或者使用地下水位、地力等指标进行监测。
地下监测法可以实时监测边坡内部的变化情况,对边坡滑坡和崩塌提供重要参考。
4.结构监测法:对边坡上的建筑物、工程结构等进行监测,通过观测它们的位移、变形等来判断边坡的稳定状况。
结构监测法适用于边坡上存在重要建筑物或者工程的情况。
监测参数高边坡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主要包括:1.位移:即边坡发生变形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监测点的位移或者使用遥感技术等方式进行监测。
2.倾斜度:即边坡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倾斜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3.地下水位:边坡滑坡和崩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作用,因此地下水位的监测很重要。
4.地力:即边坡受到的地力大小,可以通过地力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监测设备高边坡监测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监测设备,包括:1.全站仪:用于测量边坡和监测点的坐标、位移等。
2.水准仪:用于测量边坡的高程和水准的变化。
3.倾斜仪:用于测量边坡的倾斜度和倾斜角度。
4.地力仪:用于测量边坡受到的地力大小。
5.遥感设备:包括卫星遥感设备、航空摄影测量设备等,用于对边坡进行影像监测和变形监测。
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高边坡监测通常需要定期进行,监测频率视边坡的情况和监测目的而定。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7ebbeda38376bae1fae4c.png)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高填方路基边坡监测监控措施
![高填方路基边坡监测监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72660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9.png)
高填方路基边坡监测监控措施1、监测的目的施工过程要对边坡周围的重要建(构)筑物、地面沉降、水平位移进行跟踪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及时根据施工监测结果对施工步骤及边坡参数进行调整,做到安全可靠,防患于未然。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边坡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边坡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边坡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2、监测内容本标段路堑高边坡有6处:K1+500-K1+780段、K1+860-K1+880段、K2+080-K2+120段左侧高挖方边坡;K1+688-K1+834段右侧挖方高边坡,K1+968.245-K2+006.069段左侧填方高边坡。
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位移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4、监测资料(1)资料报送程序(2)资料报送内容1)人工巡视记录表2)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3)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4)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5)裂缝观测记录表6)报警联系函5、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沉降不大于30mm,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施工工法
![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bae8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8.png)
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施工工法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和铁路的修建往往需要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开挖路堑,这样会导致高边坡的产生。
高边坡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变形监测来确保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能够实时监测高边坡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其具体特点包括:1. 使用可靠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可以实时获取高边坡的变形数据。
2. 采用数字化的监测系统,能够对变形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和处理。
3.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够预测高边坡的变形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施工简便,不会对原有的交通线路和设施造成影响。
5. 工艺科学、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实现高边坡的变形监测。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边坡,包括公路和铁路路堑、大型桥梁的施工和维护等,可以保证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是基于高边坡变形监测的原理和实际工程需要而开发的。
通过在高边坡的不同位置布设监测点,安装变形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边坡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高边坡的变形趋势,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处理措施。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监测点的布设、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等。
具体施工过程见下表。
1. 施工准备 a. 制定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
b. 布设监测点,并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c. 采购和准备监测设备、仪器和材料。
2. 监测设备的安装 a. 在监测点周围进行开挖和清理工作。
b. 安装监测仪器和设备。
c.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a. 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将监测设备和仪器与计算机连接。
高边坡安全监测
![高边坡安全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2f9256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高边坡安全监测高边坡是指在山区、河流、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中,因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受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为了保障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高边坡进行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边坡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高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周边环境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一旦高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将给周边环境和工程设施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对高边坡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预防地质灾害、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方法。
1.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之初,就需要进行高边坡的地质勘察,了解高边坡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信息,为后续的安全监测提供依据。
2.监测设备,通过安装倾斜仪、位移仪、应变仪等监测设备,对高边坡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高边坡的变形情况。
3.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手段,对高边坡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监测,及时了解高边坡的变化情况。
三、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注意事项。
1.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严格,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安全监测的效果。
2.监测周期的确定,根据高边坡的情况,确定监测周期,及时掌握高边坡的变化情况。
3.监测数据的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判断高边坡的稳定性,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意义。
高边坡安全监测不仅是对工程设施的保护,更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边坡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周边环境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五、结语。
高边坡安全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工程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高边坡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高边坡安全监测工作,共同努力,确保高边坡的安全稳定。
边坡测量与监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边坡测量与监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3804d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0.png)
边坡测量与监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边坡工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山区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矿山开采等诸多领域。
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边坡测量与监测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边坡测量与监测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边坡测量方法1. 地面测量法地面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测量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全站仪、GPS定位仪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边坡的高程、坡度、坡面曲线等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等方法来获取边坡的高程信息。
2. 空中遥感法空中遥感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边坡测量方法。
通过航空摄影、遥感影像等技术,可以获取一定精度的边坡信息。
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全面的优点,适用于大范围边坡测量。
但是由于其受天气条件、遥感影像精度等因素的限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可靠性。
3. 高精度测量法高精度测量法适用于对边坡进行精细化测量的情况。
可以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进行点位测量,获取边坡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
二、边坡监测方法1. 接触法监测接触法监测是一种常用的边坡监测方法,通过设置监测点,采用钢尺、水准仪等仪器进行定期观测,获得边坡的位移信息。
接触法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
2. 非接触法监测非接触法监测是一种无需直接接触边坡的监测方法,常用的有变形传感器监测、遥感监测等技术。
变形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边坡表面的位移、形变等参数,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
而遥感技术可以借助卫星影像、无人机遥感等手段,获取较大范围的边坡信息。
三、边坡测量与监测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边坡测量与监测工作时,要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穿戴好安全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 测量要精确边坡测量与监测涉及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仪器和方法时,要考虑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可靠。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3f7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a.png)
高边坡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高边坡工程是指在土石质较差、坡度较大、地形较陡的区域进行的一种土木工程。
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这类工程往往面临着比较高的风险,特别是在地震、降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更容易出现边坡滑坡等安全隐患。
因此,对高边坡进行有效的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一环。
二、监测目标高边坡监测的目标是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位移和稳定性等指标,以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监测指标1. 边坡位移监测:采用位移传感器对边坡进行实时位移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边坡位移的趋势和异常情况。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包括测距仪、倾斜计、GPS等。
2. 边坡应力监测:通过应力传感器对边坡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如岩体裂缝应力、支护结构应力等。
及时了解边坡的应力状况,为工程安全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3.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用水位监测仪器对边坡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和影响范围,为工程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 预警监测:结合位移、应力、水位等监测指标,建立预警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实时数据的监测、分析和对比,判断边坡的安全状态,提前发出风险预警,为工程部门和相关人员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措施。
四、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法: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传感器设备,通过对这些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边坡的变形和稳定状态。
该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边坡工程。
2. 无人机监测法:利用无人机载荷能力强、灵活性高的特点,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监测设备对边坡进行遥感监测。
该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地形复杂的边坡工程,可以覆盖更广泛的监测区域。
3. 遥感监测法:利用遥感技术对边坡进行监测,通过卫星或航空影像的获取和解译,得到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坡体监测,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的特点。
五、监测周期高边坡监测周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常见的监测周期有日、周、月三种。
边坡、挡墙及路堑开挖监测方案
![边坡、挡墙及路堑开挖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941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1.png)
陡路堤、挡土墙及路堑边坡监测方法一、填方路基的监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路基填筑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确保路基填筑的顺利完成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同时根据测定数据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同时利用观测数据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和侧向变形情况,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稳定。
所以对路基填筑施工进行全过程现场监测非常必要。
1、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监测点布设在土路肩、路基中心以及坡脚处,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按照50m 间距布设一条横断面且每处高填或陡坡路堤不少于一条监测断面。
监测点位的布设位置应符合如下原则:(1)同一路段不同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保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对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数据能连续,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2、监测断面类型及适用条件见下表。
位移桩埋设位置:设计路基坡脚线向外1m处、5m处各1个,路基填土前埋设。
挡墙位移钉埋设:挡墙外侧向内0.2m处,挡土墙施工完毕时埋设。
3、监测频率沉降观测频率取决于沉降量的大小、加载方法。
本项目的路堤填筑采用分级填筑加载的方法,要求施工期每填筑1层应观测一次,若两层填筑间隔较长时,则每7天应观测一次,直到路基施工期结束,沉降稳定,路槽交验结束。
4、判稳条件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如沿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三 1.0cm/d或水平位移速率三0.5cm/d,视为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刻停止填土。
当停止填筑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当连续观测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规定控制范围之内时,才能继续填筑施工。
当填筑至上路床顶面时,连续两个月的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8mm,确定为沉降稳定,此时方可开始路面施工。
5、埋设要点沉降板在填土前埋设;沉降板用8mm厚500X500mm的钢板焊接@40的测杆而成,测杆外套PVC管保护,测杆和套管每节长1.0米,随填土的升高而加长。
高边坡的施工监测方法
![高边坡的施工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94148da98271fe900ef981.png)
高边坡的施工监测方法1、高挖方边坡位移监测方法深层位移监测主要利用测斜管测斜,在土体挖方前三到五天埋设完毕,在土体中埋设测斜管首先要在监测位置用XY-1型钻机成孔至监测深度,然后将专用的测斜钙塑管逐节连接后放入孔中,在放置测斜管过程中应注意测斜管的导槽方向与岩土位移方向(边坡临空侧)一致,并且在放入测斜管后用砂子在管子与孔的间隙中填满。
埋置到设计标高。
埋设完毕后,切实做好管口的保护措施,沿孔口用砖砌成小保护井,井口略高于孔口,边长为20~40cm,并将各点的位置告知业主、监理和施工班组,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几天后岩土体稳定后,可测取各深度的初始坐标,位移值置为零,以后随施工进展测取各深度的坐标值,减去初始坐标,即为该孔的深层土体位移值。
另外,在边坡平台上设置沉降位移钉(1m左右长的ϕ25钢筋置入边坡平台上,顶端磨平,采用油漆涂抹,周围采用20cm×20cm的砼固定成桩),利用全站仪测取沉降位移钉的坐标变化,以便及时对边坡坡面位移及沉降进行有效监控。
2、框架锚索的监测方法(1)边坡采用GMS-T型锚索测力计对部分锚索预应力损失情况作长期监测,及时反馈信息。
GMS-T型钢弦式锚索测力计是精密仪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对信号电缆的保护,不得用力拖拽电缆,以免电缆从锚索测力计中拉出或拉断使锚索测力计失效。
锚垫板中心孔径必须小于或等于锚索测力计下垫板内环直径,锚垫板外端面有效直径必须大于锚索测力计下垫板内环直径,使锚索测力计的底平面全面积地坐在锚垫板的端面上。
锚电板外表面必须平整(不平整度小于0.1)、洁净。
造孔后孔口构筑框架梁,合适的锚垫板就位于框架梁上,要求锚垫板的端面必须与穿索孔轴线垂直,其不垂直度要求小于5度。
框架梁砼固结后,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锚索下到孔内,内锚固段砂浆固结后,把锚索测力计套入锚索坐到锚垫板上,调整锚索测力计的位置,使其中心与锚索轴心对正重合。
测力计承载垫板的上、下端面绝对不得倒置,把工作锚板安装到测力计的端面上,再安装限位板、千斤顶等。
高边坡监测方案热门
![高边坡监测方案热门](https://img.taocdn.com/s3/m/fd841c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e.png)
高边坡监测方案热门
一、高边坡监测方案
1、采用测滑定点观测监测法
高边坡监测方案中最常用的监测方法是采用测滑定点观测法,主要是
在边坡上设置水平方向的测滑线,两两相邻的测滑线之间可以定期测量距
离变化,从而推测边坡的滑动方向、变形的大小。
另外还可以设置监测点,用仪器相对应地测量边坡的短线变形,大中小三类预警值的设定可以看出
边坡的变形及坡面的滑动程度。
2、采用监测测斜仪
采用监测测斜仪,可以测量边坡的水平和垂直变形,这种变形可以及
时发现边坡变形的信息,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坡面的滑动危险;此外,还可
以采用测斜仪测量不同角度的坡面变形,以便对边坡进行更精确的监测。
3、采用地质点测斜监测
采用地质点测斜监测,主要是通过定期测量边坡上的地质点的变形情况,来对边坡的变形及滑动趋势进行监测,以便对边坡变形及地质稳定性
进行评估,从而防止边坡发生滑动,更好地保护边坡的稳定性。
4、采用倾斜仪监测
采用倾斜仪监测,是指采用便携式倾斜仪系统对边坡的水平和垂直变
形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变形的信息,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坡面
的滑动危险;此外。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9a012c5da50e2534d7f09.png)
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合同段(YK42+750~YK44+820)路基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复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十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日期:2007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2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2 - 第三章监控量测的目的................................................... - 2 - 第一节监控量测的目的................................................. - 2 - 第二节适用范围....................................................... - 3 - 第四章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内容......................................... - 3 - 第五章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 3 - 第六章监控量测方法..................................................... - 4 - 第一节地面位移监测................................................... - 4 - 第二节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 - 7 - 第三节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 8 - 第七章监控量测的注意事项.............................................. - 15 -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 16 -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标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3、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广宁段高边坡第三方监测方案;4、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十一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监测技术规程
![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监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b41c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a.png)
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监测技术规程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监测技术规程一、引言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构造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和安全运营,需要对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为此,制定公路深路堑、高路堤及特殊路基监测技术规程,对监测方法和要求进行规范,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深路堑监测技术1. 监测目标深路堑监测主要目标是检测路堑的变形和稳定性,包括路堑的沉降、滑动、断裂等变形情况。
2. 监测方法(1)测量法:通过设置固定测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测量,记录路堑的变形情况。
(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深路堑的影像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分析路堑的变形情况。
3. 监测要求(1)监测频率:根据深路堑的稳定性和地质条件,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年进行一次定期监测,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监测频率。
(2)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深路堑的稳定性和变形趋势,及时采取修复和加固措施。
(3)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高路堤监测技术1. 监测目标高路堤监测主要目标是检测路堤的沉降、滑动、坍塌等变形情况,以及路堤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2. 监测方法(1)测量法:通过设置测点,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记录高路堤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2)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技术探测高路堤的内部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隐患。
(3)监测仪器:安装监测仪器,如倾斜仪、应变计等,实时监测高路堤的变形情况。
3. 监测要求(1)监测频率:根据高路堤的重要性和地质条件,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监测。
(2)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高路堤的稳定性和变形趋势,及时采取修复和加固措施。
(3)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
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 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
具体段落见下表:深路堑段落一览表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
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
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 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 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1、K4+620~K7+100 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 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
该路段地表 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 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2、边坡选取控制性 K6+100 断面进行检算,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 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下表为设计指标采用值:岩土层的设计力学参数建议值表1:1.25 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 1.13 ;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 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 全系数为 1.28 ,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 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1)、边坡坡形、坡率边坡 按 1;1: 1:1; 1:1; 坡 1: 1;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 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3)、排水设计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1、组织机构2、人员安排(1)、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直接领导下进行测点理设、日常量测和数据的处理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反馈报告监理工程师。
(2)、测量组承担项目的量测任务。
(3)、现场负责人员负责埋点、人工巡视及裂缝观测工作。
(4)、资料员负责收集资料,整理上报。
四、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1、监测目的边坡稳定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岩土力学问题,尤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有较大潜在危害的路堑高边坡,单靠理论分析很难把握其稳定状态,必须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只有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
高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捷地进行;(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个中参数和因数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测,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
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精心整理2、监测工作内容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深层位移(测斜)监测及人工巡视监测。
工程承包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具体如下:(1)、坡面外观观测①、量测目的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②、测点布置一般来说,通过对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但是在坡面的变形监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监测基点的选取,它直接关系到监测成果的准确性。
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观测点间距50-100m。
对有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部位及可疑点应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设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 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应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 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如下: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③、测桩埋设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一个0.1 × 0.1m的坑约50cm深度,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精心整理头伸出底盘面约0.2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 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④、监测仪器的选取与测试监测仪器宜选取采用精度≤1"的高精度全站仪,本项目监测仪器为全站仪1 台,并已标定合格。
量测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⑤、监测频率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一般来说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在此期间的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边坡监测频率表①、量测目的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项目部派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及时报给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②、裂缝监测点设置在人工巡视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③、裂缝监测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项目部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 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相互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精心整理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裂隙,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裂隙的宽度数据,读数据就是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量测数据采集完成,应及时整理分析,绘制各种曲线图。
数据呈收敛趋势时,及时回归分析,推测地面的最终位移值及稳定时间,评价高边坡的安全性、施工方法和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①、地面变形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地面变形主要为平面位移,监测相关数据整理完后,及时绘制边坡位移量u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边坡位移量u 与开挖高度h、速率v 与边坡开挖高度h 的关系曲线。
②、裂缝观测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裂缝观测数据收集整理后,绘制的曲线有裂缝发展宽度u与时间t(即u-t )的关系曲线,裂缝发展宽度u和速率v与开挖高度h(即u-h 和v-h )的关系曲线。
③、减载数据的分析与与整理当边坡滑移过大, 进行减载处理的情况下还需绘制边坡滑移量u 与边坡滑移速度v 与荷载w关系曲线,裂缝发展宽度u 和速率v 与荷载w的关系曲线。
④、边坡滑移监测及裂缝监测回归分析u-t 曲线趋于平缓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高边坡前期采用对数u=1/log (1+ti )、指数u=a.e -(b/ti)和双曲线u=ti/(a+bti)三种回归函数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取其中相关系数r 最趋近于1的那个函数,推测高边坡变形的最终位移量和最终稳定时间。
在对前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其中最实用的一种函数作为高边坡监测的回归分析函数。
u-t 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破体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必须密切监视高边坡体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同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及第一监测项目部。
⑤、预警管理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精心整理A、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B、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C、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D、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坡体位移速率v 持续下降时(du2/d 2t<0),坡体趋于稳定状态;当坡体位移速率v 无收敛趋势时(du /d t=0 ),坡体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坡体位移速率v 出现增长时(du2/d 2t >0),坡体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减载处理,加强支护。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并通过其它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流程①、边坡变形观测流程高边坡变形观测流程图高边坡裂缝观测流程图未产生裂缝、边坡监测与施工动态控制图不进行裂缝监高边坡监监测测数与据施采工集动态控制图开挖前开口线2m 外坡裂开缝挖至观平测台流程监测基点布设监测不满足停挖或其它措施需埋点埋动点态及跟数踪据监采测集产生裂缝边坡开埋挖设至地监平表测台观察高边坡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提交裂缝观测报告继边续坡开开挖挖边现坡场不正常精心整理监测点边坡趋 于稳定数据分析 项目部监测 成果(5)、监控量测报送程序及资料附表①、资料报送程序a 、各断面应按照监测方案和施工图规定频率、精度对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监则 资料须在当天进行整理分析、稳定判断。
b 、监测资料包括人工巡视记录表、监测数据等,测点埋设考证表。
c 、测点埋设记录、监测仪器、监测资料必须真实与连续,并经驻地监理签认。
d 、每次监测后将电子版记录发监测单位, 签认后纸质记录定期交付给监测单位,汇总后交付业主。
②、资料报送内容a 、人工巡视记录表b 、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 、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 、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 、裂缝观测记录表f 、报警联系函五、监控量测注意事项高边坡监测工作注意事项如下:1、监测人员做到四个固定,即固定的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测量仪器,固定的 测站基点,固定的游标卡尺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