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PPT讲稿
合集下载
复习课件:秦汉时期的经济共20ppt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2.抑商政策
(1)措施:贬低社会地位,侮辱人身; 加重商人赋税负担;
出告缗令,没收财产;
不断改变币值,使其商人储存货币价值降低。
严控奢侈。
(2)影响:
滋长了小农意识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导致了商业文化的滞后。
『即时体验』 1.(2019·海南海口调研)汉高祖刘邦时期,规定女子到15岁还没有结婚,每年必须
限田;限制商贾占田;改变币制;
(二))原因:
经济稳定有利于保障安定和国家太平;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决定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消弭社会动乱产生的土壤;
(2)方式:
颁发重农诏书,宣传农业;
嘉奖农家,举孝悌力田者,免其徭役;
减轻田租,以示鼓励;
强调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贵粟法。
②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叫衡。 (2)作用:奠定了度量衡、货币的基本制度;有利于国家收税,对人民进行经济控制; 有利于经济交流,促进商业发展。 3、秦律: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
二、汉朝经济:
1、农业: (1)工具:铁制农具种类增加。曲柄锄、大镰等。 (2)技术:牛耕推广,西汉的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3)水利:汉武帝、王景治理黄河。坎儿井。 (4)作物: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物种石榴、苜蓿、胡麻(芝麻)、胡桃(核桃) 等 传入内地。 (5)田庄: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6)赋税制度: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作为征收田租、人口税、更赋和服徭役、 兵役的依据。
三、秦汉经济
一、秦朝经济
1、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1)内容:“令黔首自实田;征收统一的土地税,见税十五。” (2)评价: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赋税过重。 2、统一度量衡货币。 (1)内容:①圆形方孔钱为通用货币,半两一枚;黄金为上币,镒(24两)为单位。
最新第二讲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精品课件
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置以
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中郡。进 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第五页,共50页。
一、秦汉政治 (z1、hè秦n朝gz的h统ì一) (tǒngyī)
(3)秦朝的统一(tǒngyī)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有所损益:创新制度有刺史制度、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等。
(一)政治(zhèngzhì):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 (fēnɡ ɡuó)并行制度。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拓展(tuò zhǎn):郡国并行制
1、含义:西汉初年(chū nián),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 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第十一页,共50页。
③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皇帝(huángdì)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sān ɡōnɡ
郡 郡守(jùn shjiǒǔuq)、īn郡ɡ)丞、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里 里典
第十二页,共50页。
A、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ɡuān liáo zhènɡ zhì)取代贵族政治。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⑤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国力跃居诸侯之首。
⑥嬴政雄才大略。
第四页,共50页。
一、秦朝时期 (s1、hí秦q朝ī)的统一(tǒngyī)
(2)秦朝的统一(tǒngyī)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十年的时
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赵、魏 、楚、燕、齐等东方六国。结束长 期的分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置以
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中郡。进 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第五页,共50页。
一、秦汉政治 (z1、hè秦n朝gz的h统ì一) (tǒngyī)
(3)秦朝的统一(tǒngyī)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有所损益:创新制度有刺史制度、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等。
(一)政治(zhèngzhì):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 (fēnɡ ɡuó)并行制度。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拓展(tuò zhǎn):郡国并行制
1、含义:西汉初年(chū nián),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 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第十一页,共50页。
③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皇帝(huángdì)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sān ɡōnɡ
郡 郡守(jùn shjiǒǔuq)、īn郡ɡ)丞、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里 里典
第十二页,共50页。
A、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ɡuān liáo zhènɡ zhì)取代贵族政治。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⑤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国力跃居诸侯之首。
⑥嬴政雄才大略。
第四页,共50页。
一、秦朝时期 (s1、hí秦q朝ī)的统一(tǒngyī)
(2)秦朝的统一(tǒngyī)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十年的时
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赵、魏 、楚、燕、齐等东方六国。结束长 期的分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的统治及两汉政治经济制度ppt 通用
王朝所沿用,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
灭的影响。
1.(2010· 杭州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
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 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取分封制导致战国诸侯割据纷争的教训
统一和独立,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但是随着其发展,必然 成为统治者专制独裁和腐朽的基础,阻碍社会的进步。
3.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徭役繁重, 刑罚严酷 ,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2)经过
①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起义,不久在陈建立 张楚 政权。 ②前207年,刘邦军至 咸阳 附近,秦朝灭亡。
系
(2)过程 ①灭掉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 221 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②统一边疆:南下统一 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北击匈奴 ,取得河套地区。 (3)疆域:东临大海,西到 陇西 ,南濒南海,北抵长城 。
(4)意义
①结束了诸侯 割据称雄 的局面,为我国 统一多民族 国家 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 的恢复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提供了有 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2010· 临沂模拟)《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 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
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B. C. (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荀子的观点是君主应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达到控制的效
解析:西汉前期实行分封制,其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出现
偏差,凸显政治决策与制度创新的影响力,需慎之又慎。 西汉前期推行郡国二制并行,禁止分封异姓王侯,其目的 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本题中B是现象,A是目的。 答案:A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PPT
文 丝绸 明 之路 交
流
中国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到欧洲,佛教、伊 斯兰教、基督教由丝绸之路先后向东传入中国
丝 绸
历 史 意 义
(1)“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有力 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了 积极的作用;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推动了西方社会转型
之 路
现 实 意 义
(1)对发展连接亚太地区国家和欧洲国家在这一交通走 廊的过境运输具有战略意义,促进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 (2)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 利于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贸往来; (3)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当今如何 开发利用 丝绸之路
(1)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在开发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景点时要重视对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 (3)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并落实“一带一路” 倡议
考点 7 华佗、张仲景(识记)
人物
华佗
张仲 景
朝代 东汉 东汉
成就
(1)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2)模仿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能强身健体的医学体 操“五禽戏”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 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称谓
外科鼻祖
“医圣” “坐堂医生”
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失败。但是,其给东汉统治带 来了沉重打击,使其一蹶不振
考点 6 丝绸之路(理解)
西域
张骞出 使西域
西域 都护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 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前119年两次出 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 定了基础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PPT课件新人教版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思考] 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是如何嬗变的?
[解读] 史料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背景的阐释, 第二层是对观点的陈述,指出国家形态从“封建制”演变为“官僚 制”。 [试答] 秦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完成了“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思考]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 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解读] (1)表中横向数据反映出汉代丞相任用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 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2)从表中纵向时间看,从汉武帝开始,丞相任用身份多样,之 后转向以经学之士为主。
[试答] 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 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 素质。
2.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 世卿世禄制;中央
西周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 制;地方具有较强独 官员的职权分工
的高度集中
立性
不明确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 创立郡县制,用官僚 推行军功爵制度;
秦朝 于上、行政分权于下 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以吏为师”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思考] 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是如何嬗变的?
[解读] 史料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背景的阐释, 第二层是对观点的陈述,指出国家形态从“封建制”演变为“官僚 制”。 [试答] 秦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完成了“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思考]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 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解读] (1)表中横向数据反映出汉代丞相任用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 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2)从表中纵向时间看,从汉武帝开始,丞相任用身份多样,之 后转向以经学之士为主。
[试答] 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 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 素质。
2.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 世卿世禄制;中央
西周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 制;地方具有较强独 官员的职权分工
的高度集中
立性
不明确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 创立郡县制,用官僚 推行军功爵制度;
秦朝 于上、行政分权于下 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以吏为师”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历史课件(新教材)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第一单元第4讲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内容导航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易错提醒 精准读背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课时精练
梳理归纳 必备知识
一、秦汉时期的经济(选必2,第1课子目2;第4课子目1) 1.农业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
比如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秦汉 水利灌溉
西汉修建龙首渠、东汉末期出现_翻__车__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 技术体系
(4)开放包容是重要支撑。沿线各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以开放的心态, 尊重彼此文明形态;以包容的观念,善待各自文化差异,从而实现了商 品互补、文化互鉴、文明互动。 (5)文明互鉴是动力源泉。多种文明汇聚而成的价值底蕴,是古代丝绸之 路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文化的互学互鉴,是丝绸之路生生不息的精神 支点,是丝绸之路魅力永恒的精髓所在。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
人物的事迹)
相世家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
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 周边政权的历史)
(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要求: 写出选择的篇目举例,史论结合。)
(1)经济: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 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东西方的贸 易往来。 (2)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 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大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 传播。
三、文化传承
秦朝
焚书坑儒使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归纳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比较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封地、爵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不 同
地方权力
拥有封地和爵位,封地内有行 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没有封地,辖区内只行使行政 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点
地方与中 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据材料,指出秦朝 郡县分布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郡县分布在 全国范围;主要分布在 黄河中下游的南北各地; 江南及西部边疆地区较 少。
2、成因: 秦统一全国; 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开发 程度较高; 秦的统治力量主要分布 在北方
皇帝 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 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4、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
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
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
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第一专题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秦汉PPT课件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3、先秦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
原始社会时期:距今约170万年——约前2070年 奴隶社会时期:约前2070年——约前476年 封建社会时期:约前475年——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49年——至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达到顶峰(明清)
明废丞相,创立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清设军机处
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家天下”)
这是中国古代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2)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
A、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 列.
⑤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始边远地共,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 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待续数百年 的强国。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
分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封 制 是 权 力 的 分 配
1、了解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3、先秦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
原始社会时期:距今约170万年——约前2070年 奴隶社会时期:约前2070年——约前476年 封建社会时期:约前475年——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49年——至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达到顶峰(明清)
明废丞相,创立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清设军机处
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家天下”)
这是中国古代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2)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
A、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 列.
⑤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始边远地共,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 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待续数百年 的强国。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
分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封 制 是 权 力 的 分 配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PPT课件
16
• 三、德治主张 •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了,主张以德
治国,认为以德治国才符合天的意志。 •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 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 传》)
17
•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 德治的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首先以教化 为主,“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 礼”,善化社会习俗,提防民众犯法。
• 其次,也要辅以刑罚,“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汉书·董仲舒 传》)
1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露·天道无二》)
13
•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不得两起”。 • 董仲舒也尝试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现实的
伦理道德的绝对性 • “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 这是古代思想家试图论证道德法是根本法则, “是故古之人象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 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 一者也。”(《春秋繁露·天道不二》)
1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
权力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言论。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认为天和人是统一的,即“天人一 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创造物。 “为生不能 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 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
• 三、德治主张 •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了,主张以德
治国,认为以德治国才符合天的意志。 •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 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 传》)
17
•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 德治的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首先以教化 为主,“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 礼”,善化社会习俗,提防民众犯法。
• 其次,也要辅以刑罚,“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汉书·董仲舒 传》)
1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露·天道无二》)
13
•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不得两起”。 • 董仲舒也尝试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现实的
伦理道德的绝对性 • “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 这是古代思想家试图论证道德法是根本法则, “是故古之人象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 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 一者也。”(《春秋繁露·天道不二》)
1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
权力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言论。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认为天和人是统一的,即“天人一 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创造物。 “为生不能 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 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
《初中历史课件: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
秦汉时期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展与传承阶段,包括了语言文字、哲学思想、 礼仪制度等方面的重要进步。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变化
1 土地制度改革
2 对外贸易
3 铁路和水利工程
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 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 发展。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拓 展了经济交流和文化影 响。
兴建了铁路和水利工程, 加强了交通运输和水利 建设。
秦始皇帝制的实行
集权统治
秦始皇集中了国家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修建巨大工程
兴修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巨大工程,展示秦朝 的伟大。
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
郡县制 官员选拔 法律体系
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 推行考试选拔制度,增加选拔官员的公正性。 开创了法律体系,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文化教育的制度性变革
1
碑刻和纸张
推广碑刻和纸张的使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
官方学校
设立官方学校,加强了对教育的统一管理。
3
历史编纂
开始编纂历史著作,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
艺术和文学的繁荣
秦汉时期是中国艺术和文学的繁荣时期,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和文学 作品。
秦汉医药学和科技的进步
针灸医药
发展了针灸医药,为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铁制品生产
秦汉时期铁制品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 发展。
历史人物与事件
刘邦
出身农民,建立了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 重要的君王。
张骞
作为使者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司马迁
著名的史学家,编纂了《史记》,对历史研究有重要贡献。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与考古价 值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人们惊叹不已。这些宏伟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和 军事技术的杰作,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变化
1 土地制度改革
2 对外贸易
3 铁路和水利工程
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 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 发展。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拓 展了经济交流和文化影 响。
兴建了铁路和水利工程, 加强了交通运输和水利 建设。
秦始皇帝制的实行
集权统治
秦始皇集中了国家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修建巨大工程
兴修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巨大工程,展示秦朝 的伟大。
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
郡县制 官员选拔 法律体系
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 推行考试选拔制度,增加选拔官员的公正性。 开创了法律体系,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文化教育的制度性变革
1
碑刻和纸张
推广碑刻和纸张的使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
官方学校
设立官方学校,加强了对教育的统一管理。
3
历史编纂
开始编纂历史著作,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
艺术和文学的繁荣
秦汉时期是中国艺术和文学的繁荣时期,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和文学 作品。
秦汉医药学和科技的进步
针灸医药
发展了针灸医药,为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铁制品生产
秦汉时期铁制品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 发展。
历史人物与事件
刘邦
出身农民,建立了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 重要的君王。
张骞
作为使者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司马迁
著名的史学家,编纂了《史记》,对历史研究有重要贡献。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与考古价 值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人们惊叹不已。这些宏伟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和 军事技术的杰作,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 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 2.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认识到维护和 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
削弱地方势力
问题一:汉武帝为何要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图一 金缕玉衣
诸侯王势力强大
材料一 (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 党之地徒方,豪以强武势断力于强乡大曲。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政治:设刺史监视地方。
材料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书·武帝纪》
学习任务二
加强经济管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改进农具
经济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富豪唯利是图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意义: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 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学习任务三
尊崇儒术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概括汉武帝调整治国理念的原因。
材料 汉代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治, 并因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这种治民之术,既不能解决化 民易俗、建立统一的封建伦常观念的问题,也不能使分散的小农经济与 政权凝聚为一体,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放任政策,听凭富贾豪族掠夺民财, 兼并土地,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 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
专
制
集
中
主
中央权力 义
中
集 中
央
集
地方权力 权
特点: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秦朝这 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2、评价:秦朝创立的中央行政制度,分工合作,由皇帝直 接任免,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国家事务与皇族私人事 务没有分开,到两晋后逐步被三省六部制替代。
③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郡守、郡丞、郡尉、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里 里典
A、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
概述: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
【时空框架】 第一阶段:秦朝(公元前221年--207年,即公元前3世纪),都城咸
阳(今陕西西安) 第二阶段:汉朝(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东汉:公元25--220年,刘秀建立东汉,都城洛阳。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置以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 中郡。进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一、秦汉政治
1、秦朝的统一 (3)秦朝的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 大的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③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为中华 民族形成奠定基础。
【课本内容】 必修1 专题一 第二课全部 、第三课(刺史制度、察举制)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 必修3 专题一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必修3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相关内容)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阶段特征和知识梳理】
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 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 县制),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汉巩固并发展 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等)。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 逐渐成熟。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汉初修养生息,重农抑 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犁耕法,耧车,代田法等)推动了小 农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金,陶瓷,丝织等技术 世界领先。商业继续发展,货币统一,长安,洛阳繁荣,对 外贸易(丝绸之路)兴盛。
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主流思想。秦焚书坑儒;汉 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文学(汉赋),艺 术(秦小篆,汉隶,帛画等),科技(造纸术)领先世界。
一、秦朝时期(前221——前207)
(一)秦朝政治
1、秦朝的统一
(1)秦朝的统一原因
A、必然性: ①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加强。 ②政治:兼并战争实现局部统一,出现统一趋势;分封制
崩溃中央集权制兴起,为统一提供制度条件; ③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 ④人心:长期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一、秦汉政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含义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 国家大事由其人独断。
中央集权是指一种政治体制,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 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核心:皇权的至高无上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 ②政治条件:新地主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和法 治思想; ④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混战带来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
(3)发展演变
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 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渐趋衰弱。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B、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公天下的 开端),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①皇帝制度的建立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皇权至上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
和权力中心。
②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皇
百官之首
帝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太
军务
尉 (虚有其位)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B、可能性: ⑤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国力跃居诸侯之首。 ⑥嬴政雄才大略。
一、秦朝时期
1、秦朝的统一 (2)秦朝的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十年 的时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 赵、魏、楚、燕、齐等东方六 国。结束长期的分裂,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今 陕西咸阳)。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与中央政府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的关系 独立性,封位世袭
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 家的统一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
关系为基础
域划分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 本性变革
三公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诸卿
பைடு நூலகம்
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作用:①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皇权独揽
②减少决策失误
拓展: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评价
1、特点: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 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最终大权操纵在皇 帝之手。加强皇权统治的同时又能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 。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 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3)比较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