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优秀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又与能量密切相连。学习好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为深入学习密度奠定坚实基础。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质量概念和单位,并联系生活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基于教材的编排,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2)通过对天平使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物体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规范的科学的实验探究心理。对物体与物质的概念常常混淆,单位换算的习惯还未养成,实验探究能力较差。
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天平的使用规则。
难点: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讲授法、观察法为辅,引导学生通过个体自学、同伴互学、全班展学、合作探究进行这节课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回忆跷跷板的游戏,紧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跷跷板总是一边高一边低。(图片)
(给学生创设一个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质量的概念
展示:大小玻璃杯,并提出问题(它们由什么组成,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再举出类似的例子(铁钉和铁锤、课桌和课椅等),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逐步建立质量的概念。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2、质量的单位
通过观察发现大玻璃杯比较重,是因为大玻璃杯所含玻璃多。------------我们把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m)叫做质量。
解释注意:质量与我们日常提到的“重量”是不同的概念,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注意区分。介绍质量的国际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并引入生活中常用单位斤、两,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
然后让学生给常见的一些物体带上合适的单位,让学生能够用生活中的物体来衡量单位的大小。
(这样让学生贴近生活寻找物理的“原形”,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也为后面将物理回归生活打好基础。)
3、天平使用
接着引导性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工具测量质量?(让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自然引出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
第一步:学生自学托盘天平的使用,对照实物熟悉天平的结构;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天平结构的认识,初步知道天平使用方法。)
第二步:邀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天平的使用,其他同学指出操作的不对之处。
(提倡多暴露、多展示、多反馈,学生在相互纠错的过程加深天平的使用。)
第三步:为了加深学生对天平的认识,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天平的结构并演示使用方法。
第四步:学生亲身体验,操作实践。测出鹅卵石、橘子、橡皮泥的质量。
(让每位学生动手,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埋下伏笔。)
实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再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养成使用测量仪器的良好习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让学生将桌上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再次测出其质量,与开始的质量对比是否有变化,发现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不变。并提出问题:改变物体的位置、物态,物体的质量会改变吗?通过讨论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空间位置无关。然后进行练习。
(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达到了突破本节课难点——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忆和巩固,此外,我还会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怎样突破难点。这就使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进一步突出和突破。
(四)作业布置
最后,布置作业,新课到此结束。这节课通过来自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进行讲解,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的板书能更清晰的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