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与水文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1气象与水文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我国旱灾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地区旱灾发生最频繁, 影响最严重。
台风灾害 读台风剖面图,回答 6~8 题。
6.关于台风的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台风形成于中低纬度的洋面上 B.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海面上形成的大气漩涡 C.台风中心的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 D.东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8.(双选)关于台风灾害,正确的是( AB ) A.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 B.暴雨—引发洪水、泥石流 C.风暴潮—摧毁近海养殖厂 D.我国台风多发于春夏季节
解析: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C 错;台风多发于夏秋 季节,D 错。
寒潮灾害
9.关于寒潮,叙述正确的是( D ) A.冷空气入侵就是寒潮 B.寒潮都会带来雨雪和冻害 C.寒潮一定会使农作物受损 D.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受损也可能是寒潮造成
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A 错;青藏Biblioteka 原海拔高,不是寒潮的影响区,D 错。
四、 寒潮灾害 1.什么是寒潮? 提示: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寒潮主要发生的地区和时间。 提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 3.寒潮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提示:农作物遭受冻害和损失;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 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解析:积水淹没洼地并带来生命财产损失才叫洪涝灾害,A 错;洪涝灾害与气候和地形有关,C 错;平原地区更易发洪涝灾 害,D 错。
2.下列气候类型,易发洪涝灾害的是( D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季风气候区降雨季节变化大,且季风往往不稳定,降水 变率大,故季风气候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台风灾害 读台风剖面图,回答 6~8 题。
6.关于台风的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台风形成于中低纬度的洋面上 B.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海面上形成的大气漩涡 C.台风中心的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 D.东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8.(双选)关于台风灾害,正确的是( AB ) A.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 B.暴雨—引发洪水、泥石流 C.风暴潮—摧毁近海养殖厂 D.我国台风多发于春夏季节
解析: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C 错;台风多发于夏秋 季节,D 错。
寒潮灾害
9.关于寒潮,叙述正确的是( D ) A.冷空气入侵就是寒潮 B.寒潮都会带来雨雪和冻害 C.寒潮一定会使农作物受损 D.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受损也可能是寒潮造成
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A 错;青藏Biblioteka 原海拔高,不是寒潮的影响区,D 错。
四、 寒潮灾害 1.什么是寒潮? 提示: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寒潮主要发生的地区和时间。 提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 3.寒潮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提示:农作物遭受冻害和损失;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 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解析:积水淹没洼地并带来生命财产损失才叫洪涝灾害,A 错;洪涝灾害与气候和地形有关,C 错;平原地区更易发洪涝灾 害,D 错。
2.下列气候类型,易发洪涝灾害的是( D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季风气候区降雨季节变化大,且季风往往不稳定,降水 变率大,故季风气候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6.1 气象灾害课件(共30张PPT)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
强度大且集中
降 水
围湖造田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 稀疏 被砍伐
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水土流失
流速慢, 排水不畅 易积难排
地势 低、平、洼
流域面积 支流 河道
广
众多 弯曲
洪水汇集
河床
淤积抬升 水位升高
5
6
• 材料一: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下图为武汉市 位置简图与气候图。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常见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2.借助文字资料或区域图信息,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发展综合思
维能力。
3.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洪
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 导致积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
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
亡的一种灾害。
3
•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
•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 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① 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
• 气材候料:二亚:热湖带北季省风境气内候湖,泊夏众秋多多,雨星,罗降棋水布集,中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66个,有 地“形千:湖位之于省江”汉的平美原誉,,地但势现低在平只,有排84水3个不。畅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 • 水材系料:三上,流我支国流长众江多上,游来的水原量始大森;林河,流具交有汇涵处养,水水源量,大保;持河水道土弯,曲抗水御流自不然畅灾害等多 人方为面:的长功江能中。上但游长开期荒以毁来林毁,林植开被荒破,坏乱;砍围滥湖伐造森田林,严湖重泊,调导蓄致洪水水土能流力失降加低剧。。
强度大且集中
降 水
围湖造田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 稀疏 被砍伐
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水土流失
流速慢, 排水不畅 易积难排
地势 低、平、洼
流域面积 支流 河道
广
众多 弯曲
洪水汇集
河床
淤积抬升 水位升高
5
6
• 材料一: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下图为武汉市 位置简图与气候图。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常见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2.借助文字资料或区域图信息,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发展综合思
维能力。
3.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洪
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 导致积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
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
亡的一种灾害。
3
•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
•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 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① 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
• 气材候料:二亚:热湖带北季省风境气内候湖,泊夏众秋多多,雨星,罗降棋水布集,中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66个,有 地“形千:湖位之于省江”汉的平美原誉,,地但势现低在平只,有排84水3个不。畅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 • 水材系料:三上,流我支国流长众江多上,游来的水原量始大森;林河,流具交有汇涵处养,水水源量,大保;持河水道土弯,曲抗水御流自不然畅灾害等多 人方为面:的长功江能中。上但游长开期荒以毁来林毁,林植开被荒破,坏乱;砍围滥湖伐造森田林,严湖重泊,调导蓄致洪水水土能流力失降加低剧。。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6.1气象灾害课件(共14张PPT)
伴有大风、雨雪、_冻___害__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 深秋到初春 时节,势力强大的
甚至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我国:冬半年发源于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 大部分地区。
3.危害 (1) 剧烈降风、大雪、冻雨会 造 成 畜 牧 业 损 失 ,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 深秋到初春 时节,势力强大的
甚至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我国:冬半年发源于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 大部分地区。
3.危害 (1) 剧烈降风、大雪、冻雨会 造 成 畜 牧 业 损 失 ,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课件(52张)
材料二 孟加拉国地区略图(如图所示)。
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探究孟加拉国水灾频发的原因。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北方雨季结束
(2)异常年份
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 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 北方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 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干旱。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 标 导 航〕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
本 防灾的措施。
章
2.通过探究有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
概 述
应用。
〔核 心 素 养〕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
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一些自然灾害现象;具备一定的
本 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当西南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更容易形成水灾
河流:位于恒河下游,中上游来水量大
归纳拓展
1.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因素
影响
自 然 流域
降水强 度大小
降水强度大,历时 长,造成洪水水量 大,水位高
原 状况 地面坡度大小
地面坡度大
因
土壤含水率高低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高低
自主梳理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水泛洪滥涝,灾或害积是水因淹_没连__续低__性洼__土__地的。降造水成或短财_时_产_强_损__失__和_降人水员导伤致亡江的河一洪 种灾害。
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探究孟加拉国水灾频发的原因。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北方雨季结束
(2)异常年份
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 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 北方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 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干旱。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 标 导 航〕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
本 防灾的措施。
章
2.通过探究有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
概 述
应用。
〔核 心 素 养〕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
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一些自然灾害现象;具备一定的
本 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当西南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更容易形成水灾
河流:位于恒河下游,中上游来水量大
归纳拓展
1.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因素
影响
自 然 流域
降水强 度大小
降水强度大,历时 长,造成洪水水量 大,水位高
原 状况 地面坡度大小
地面坡度大
因
土壤含水率高低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高低
自主梳理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水泛洪滥涝,灾或害积是水因淹_没连__续低__性洼__土__地的。降造水成或短财_时_产_强_损__失__和_降人水员导伤致亡江的河一洪 种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1节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课件
(2)有利影响 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带来降水,缓解冬季旱情 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 大风带来风力资源,净化空气
2021年,共有10次寒潮天气过程影响我国,次数较常年明显 偏多,1月份和11月份灾情相对较重。11月4—9日的寒潮天气 为2021年最强,具有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等 特点,华北、东北等地普降暴雪或大暴雪,局地出现特大暴雪。
解析:第(1)题,寒潮指强冷空气入侵所带来的大范围的剧烈 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在冬半年发生,可 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第(2)题,寒潮对农业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冻害对农作物的 影响最大。
特别提醒 减轻作物冻害的基本方法
防御冻害,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越冬作物和经济果木抗御低温 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阻挡寒潮入侵,减小降温强度。 防御冻害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1)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抗冻能力。 (2)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施避冻栽培。
称
。
(2)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
,
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 区域,C区域称为
区。
(3)该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
(4)该气旋灾害主要由
、
和
造成。
答案:(1)台风 飓风 (2)碧空无云、风和日丽 B 外围大风
(3)西北太平洋 (4)狂风 暴雨 风暴潮
解析: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是热带气旋 中强度最大的一级。该种气旋在西北太平洋称台风,在印度 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图中A、B、C为台风中心附近的环 状区域,A为台风眼,B为旋涡风雨区,C为外围大风区。西北太 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台风灾害 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6.1气象灾害(共49张PPT)
气象灾害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运用资 料,说明水 文灾害、 气象灾害 成灾的原 因及分
布。(综合
思维)
2.结合实 例,说明水 文灾害、 气象灾害 对人类的 主要危
害。(地理
2019 年 4 月 14 日伊朗应急救援部门发布消息说, 伊朗境内持续近一个月的洪涝灾害迄今造成全国 76 人死亡,另有至少 544 人受伤。这次洪涝灾害波及伊 朗全国 31 个省份中的 25 个。洪水还造成数亿美元 经济损失。强降雨在一些山区引发山体滑坡,许多民 众被迫撤离。此外,受灾地区一些桥梁、公路、农田 和水利设施受损或被冲毁。分析导致这次洪涝灾害
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
4、5 月份华南一带
6 月份 江淮地区
7、8 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8、9 月份东南沿海
原因 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多暴雨天气 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 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受台风的影响,多狂风暴雨
2.夏季风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
(2)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方 面考虑。(以长江流域为例)
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8月18日,受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淮河流 域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沭河干流控制站重 沟水文站20日8时14分流量涨至2250米3/秒,为沭河2018年第1号洪 水。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 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 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 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 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 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运用资 料,说明水 文灾害、 气象灾害 成灾的原 因及分
布。(综合
思维)
2.结合实 例,说明水 文灾害、 气象灾害 对人类的 主要危
害。(地理
2019 年 4 月 14 日伊朗应急救援部门发布消息说, 伊朗境内持续近一个月的洪涝灾害迄今造成全国 76 人死亡,另有至少 544 人受伤。这次洪涝灾害波及伊 朗全国 31 个省份中的 25 个。洪水还造成数亿美元 经济损失。强降雨在一些山区引发山体滑坡,许多民 众被迫撤离。此外,受灾地区一些桥梁、公路、农田 和水利设施受损或被冲毁。分析导致这次洪涝灾害
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
4、5 月份华南一带
6 月份 江淮地区
7、8 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8、9 月份东南沿海
原因 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多暴雨天气 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 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受台风的影响,多狂风暴雨
2.夏季风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
(2)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方 面考虑。(以长江流域为例)
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8月18日,受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淮河流 域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沭河干流控制站重 沟水文站20日8时14分流量涨至2250米3/秒,为沭河2018年第1号洪 水。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 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 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 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 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 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第1课时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结合材料探究: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安徽歙县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安徽歙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 大;安徽歙县溪谷纵横,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河流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降低,城市路面硬化导致地表径流增多。 (2)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洪涝灾害的主要危害。 提示 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 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某年中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我国干旱灾害有什么特点? 提示 影响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 (2) 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提示 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方法突破 一、旱灾的三大特点及三大成因
二、我国东部季风区旱灾频发的原因分析
实践应用 判断旱灾易发区最关键的标准是降水不稳定,如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虽在2 000毫 米左右,但季风不稳定,从而导致旱灾时常发生,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灾也与降水的 不稳定性有关。
3.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__通__信__、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__水__土__流__失__等生态问题。 (3)洪涝过后易发__疫__情__,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__东__部__季__风__区各大江河的__中__下__游__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6章第1节第1课时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综合思维:掌握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多发区的自然、 人文地理特征。
人地协调观:通过资料,理解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的分布、形成原 因及危害。
地理实践力:结合熟悉的洪涝灾害、干旱灾害,调查其危害和有效 的防御措施。
1.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 境破坏,形成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3.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多种灾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新知突破•储素养
1.形成 强降水
知识点一 洪涝灾害
自主梳理•探新知
低洼土地
[易错提醒] 洪水≠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可能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 害。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涝 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新知突破•储素养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1.理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分布,并掌握其带来的影响。 2.理解干旱灾害的概念、分布,并掌握其带来的影响。
区域认知:分析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培 养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提示:(1)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空 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 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 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2)非工程措施 ①科研投入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②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应急撤 离计划;宣传教育;实行防洪保险。
人地协调观:通过资料,理解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的分布、形成原 因及危害。
地理实践力:结合熟悉的洪涝灾害、干旱灾害,调查其危害和有效 的防御措施。
1.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 境破坏,形成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洪涝、干旱。 3.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多种灾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新知突破•储素养
1.形成 强降水
知识点一 洪涝灾害
自主梳理•探新知
低洼土地
[易错提醒] 洪水≠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可能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 害。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涝 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新知突破•储素养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1.理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分布,并掌握其带来的影响。 2.理解干旱灾害的概念、分布,并掌握其带来的影响。
区域认知:分析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培 养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提示:(1)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空 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 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 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2)非工程措施 ①科研投入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②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应急撤 离计划;宣传教育;实行防洪保险。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PPT
栏目导航
三、台风灾害 1.台风 在_热__带__或__副__热__带___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
特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频发海域:__西__北__太__平__洋___
栏目导航
三、台风灾害 2.灾害危害
交通
滑坡 养殖
海岸
倒灌
3.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栏目导航
一、洪涝灾害 3.主要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 基础设施 ,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 减产、交通受阻、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水土流失 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 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栏目导航
一、洪涝灾害 4.危害特点:人口越 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 越高 的地区,洪涝 造成的损失越大。 5.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 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栏目导航
[归纳总结]
1.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
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流域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状况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汇水速度加快,
自然原因
植物覆盖率 支流
植被覆盖率低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有利于洪水形成
提示:不一定。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 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
栏目导航
问题 3 (综合思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 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式。
提示: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 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 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防治模式:上游修建 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 路。
三、台风灾害 1.台风 在_热__带__或__副__热__带___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
特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频发海域:__西__北__太__平__洋___
栏目导航
三、台风灾害 2.灾害危害
交通
滑坡 养殖
海岸
倒灌
3.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栏目导航
一、洪涝灾害 3.主要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 基础设施 ,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 减产、交通受阻、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水土流失 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 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栏目导航
一、洪涝灾害 4.危害特点:人口越 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 越高 的地区,洪涝 造成的损失越大。 5.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 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栏目导航
[归纳总结]
1.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
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流域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状况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汇水速度加快,
自然原因
植物覆盖率 支流
植被覆盖率低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有利于洪水形成
提示:不一定。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 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
栏目导航
问题 3 (综合思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 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式。
提示: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 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 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防治模式:上游修建 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 路。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6.1气象灾害(共46张PPT)
会 出 现 大 风 、 雨 雪 和 霜冻
等,有时还会带
来 暴风雪 、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迁移应用2】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1)~ (3)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
答案:(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 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 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美国本土主要的自然灾害 类型及分布地区。第(1)题,①地处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 岸,此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及海啸灾害。②地处西 北大西洋沿岸,每年的夏秋季节多飓风灾害。③地处美国中 部的大平原地区,春夏季节经常发生龙卷风灾害。④地处美 国东北部地区,冬季常遭受暴风雪袭击。第(2)题,飓风 常发生于夏秋季节,故A项错误;暴风雪主要发生于冬季, 故B项正确;海啸的发生没有时间及季节规律,故C项错误; 龙卷风的发生要有对流天气,常出现在白天,故D项错误。
二、台风灾害
1.概念: 热带 洋面上形成的巨大的空气漩涡,是热带气旋 发 展的强烈形式。
2.名称生生成成于于大太西平洋洋和西东部太叫平台洋风叫 飓风 3.危害: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 风暴潮 ,破坏力强。
4.分布
(1)时间分布:每年 最多。
5~10
月登陆我国,7~9月
(2)空间分布: 动最多的地区。
(2)空间分布:入侵我国的寒潮都来自 北极 地区,大 致可归并为中路、东路、西路三条路径。
①A为东路:从亚洲北部的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然 灾害 洪涝 灾害
干旱 灾害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饮用水困难等。 [拓展案例]①_我__国__某__些__城__市__夏__季__内__涝__形__成__“_看__海__”_模__式__ 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对畜牧业造成影响,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饮水困 难。 [拓展案例] ②__我__国__华__北__平__原__春__旱__成__因__及__应__对__
泥石流 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等。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灾害 [拓展案例]⑥__2_0_1_0_年__8_月__7_日__甘__肃__舟__曲__县__城__东__北__部__山__区__特__大__泥__石__流__
思路导引 第(1)题,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面对地震应从__避__震__角度 考虑。第(2)题,主要从生物措施和__工__程__措施角度分析山体滑坡的防御。第(3) 题,从__灾__前__、__灾__中__、__灾__后__等方面考虑__地__震__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0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0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①__干__旱__ ②__气__象__ ③__危__害__ ④ __寒__潮___ ⑤__震__级__ ⑥__分__布__ ⑦_地__质__ ⑧__滑__坡__和__泥__石__流__ ⑨__灾__害__监__测__ ⑩__灾__中__救__助__ ⑪__特__点__ ⑫__地__理__信__ _息__技__术_ ⑬__地__理__信__息__系__统__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第1节第1课时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剧洪涝灾害、干旱
灾害的发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短时强降水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 ______________导致江河洪水泛滥,
人员伤亡
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 ____________的一种灾害。
(2)分布区:华北、华南、西南和 ________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华北
________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小提醒]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干旱多发,但受灾体稀少,
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受灾体,所以不是严重旱灾区。
【名师助学】
小科普:
洪与涝的异同点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水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
2.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于季风气候区、 ________________、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
(2)地形因素。
沿河
从地形因素看, ________、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3.危害
(1)淹没农田、 ________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而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小知识: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
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东部是我国重要
的工农业生产区,一旦降水不足,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旱灾灾情。因
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想一想2:
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灾害的发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短时强降水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 ______________导致江河洪水泛滥,
人员伤亡
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 ____________的一种灾害。
(2)分布区:华北、华南、西南和 ________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华北
________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小提醒]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干旱多发,但受灾体稀少,
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受灾体,所以不是严重旱灾区。
【名师助学】
小科普:
洪与涝的异同点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水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
2.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于季风气候区、 ________________、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
(2)地形因素。
沿河
从地形因素看, ________、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3.危害
(1)淹没农田、 ________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而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小知识: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
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东部是我国重要
的工农业生产区,一旦降水不足,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旱灾灾情。因
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想一想2:
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第六章 自然灾害
6.1-6.3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任意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
等震线 指把地面
上在同一地面中破 坏程度相近的各点 连接起来的曲线。
地震波 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它的传播速度
快,来自地下的纵波能引起地面上下频繁震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 自然灾害的成因
干旱灾害的分布
西南
华北 江淮
华南
我国旱灾的分布及成因
干热 风
西南(四季旱)
① 冬季降水少,夏季受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 ②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
华北(春旱)
① 雨季未到,降水少; ② 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强; ③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农业、
生活需水量大; ④ 水污染、浪费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火山
干旱
洪水
飓风
寒潮
第六章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沙尘暴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赤潮
蝗虫灾
冰雪冻害
本节思维导图
如多雨的气候环境 孕灾环境 如暴雨、地震等 诱灾因子
人员、财产、资源 受灾体
台风、干旱、寒潮 气象灾害 洪涝、风暴潮 水文灾害
滑坡、地震、泥石流 地质灾害 病害、虫害、鼠害 生物灾害
灾害 构成
台风外围云壁高耸 风狂雨暴
台风眼内风消云散
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 也足以
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
不利
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会使海水潮位猛涨,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
等震线 指把地面
上在同一地面中破 坏程度相近的各点 连接起来的曲线。
地震波 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它的传播速度
快,来自地下的纵波能引起地面上下频繁震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 自然灾害的成因
干旱灾害的分布
西南
华北 江淮
华南
我国旱灾的分布及成因
干热 风
西南(四季旱)
① 冬季降水少,夏季受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 ②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
华北(春旱)
① 雨季未到,降水少; ② 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强; ③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农业、
生活需水量大; ④ 水污染、浪费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火山
干旱
洪水
飓风
寒潮
第六章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沙尘暴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赤潮
蝗虫灾
冰雪冻害
本节思维导图
如多雨的气候环境 孕灾环境 如暴雨、地震等 诱灾因子
人员、财产、资源 受灾体
台风、干旱、寒潮 气象灾害 洪涝、风暴潮 水文灾害
滑坡、地震、泥石流 地质灾害 病害、虫害、鼠害 生物灾害
灾害 构成
台风外围云壁高耸 风狂雨暴
台风眼内风消云散
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 也足以
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
不利
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会使海水潮位猛涨,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1节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大连市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明显雨雪、大风 和强降温天气过程,可能带来寒潮灾害,B正确。 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雨雪天气会使交通受阻,积雪会损毁通信设施和输 电线路等;阴雨天气不利于日光温室安全生产,使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 成农业损失;大风天气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①③④正确。
(2)台风登陆会给沿海地区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台风主要有三大危害:强风、暴雨和风暴潮。(①强风:吹毁房屋、建 筑及高空设施,压死、压伤人员;刮断电力和通信线路;吹翻车辆、船只、 行人,吹毁农作物,吹倒甚至拔起大树。②暴雨:造成平原洪涝,使城镇、村 庄、农田受淹,城市内涝积水;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冲毁房屋、建筑、 道路、桥梁,甚至吞噬整个村庄,导致水库垮坝,河堤决口或漫顶,并危害近 海养殖。③风暴潮:掀翻海上船只,冲垮码头、养殖场以及各类设施,冲走 海边人员;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堤溃决,海水倒灌,冲毁房屋、建筑, 淹没村镇、农田等)
结合材料探究: (1)寒潮多发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 提示 深秋到初春。此季节盛行偏北风,冷空气势力强,移动速度快。 (2)寒潮天气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表现有何不同? 提示 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表现为降温、冻害、雨 雪。 (3)为什么青藏高原和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的影响? 提示 青藏高原地势高,冷空气难以进入,加之气温低,降温幅度小。海南岛 纬度低,冷空气难以到达。
称百年不遇!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带来( B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洪涝灾害 D.干旱灾害
4.推测此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C )
①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②有利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课件(新人教版)(65张PPT)
【易错辨析1】 干旱和旱灾的区别 干旱是常年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指某一 时期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的情况,使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 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影响。因此,干旱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 润区也可能发生旱灾。例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但有时长时间 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也会造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的一些无人区,连续几个月范围广的特点。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洪涝灾害
【探究导引】
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 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 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 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 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 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 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 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四、寒潮灾害 1.成因:_强__冷_空__气__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 雨雪、___冻__害___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活动特点:北半球_中__高__纬_度__地区的深秋到___初__春___时节。
使农作物遭受 冻害 ,造成农业损失
3.危害:造成畜牧业损失 阻断 交通 ,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思考交流】 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黄河中下游流域易发洪涝灾害的主 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河中下游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下游地势较 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易发洪涝。
第六章 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 三部分组成。外围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产 生在旋涡风雨区;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 害。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 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 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很多地区不同程度 地遭受旱灾。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 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 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 响最严重。
大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是哪种气象灾害呢?
三、台风灾害
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 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 高的海域。
巩固练习
1.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其结构由里向外依次为 () A.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台风眼 B.外围大风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 C.台风眼、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 D.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1.答案:D 解析:台风由三部分组成,由里向外依次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选D。
2.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广东省台风风暴潮 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 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多发于夏秋季节。
大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是哪种气象灾害呢?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 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C以上,且最低气温下 降到4°C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 天气过程。
同学们,新闻中提到的洪涝灾害属于哪种类型的灾害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C (2)D
2.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答案:A
素养一 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综合思维)
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 B.地形平坦,地势低,水流慢 C.植被破坏,覆盖少,调节差 D.河流众多,水面窄,河床浅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 交通 、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 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水土流失 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 和过程。
象
北方 大陆 和冰 雪洋 面
冬半年(9 月至次年 5 月),除滇南、青藏 高原、台湾、海南外
大部分地区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 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 到冻害,交通、通讯 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
响
【学以致用】
1.[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当地时间 2017 年 11 月 12 日, 菲律宾塔克洛班,强台风“海燕”来袭,摧毁多栋房屋,灾区现 场一片狼藉,士兵和警察在灾区找到多具尸体。中国红十字会常 务副会长赵白鸽 22 日在马尼拉表示,在菲律宾红十字会日前发 出援助请求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响应,为菲律宾台风“海燕” 灾区提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援助。据此回答(1)~(2)题。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稀少 ↓
干旱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植物生长需要,阻碍经济发展 ↓
旱灾
知识点二 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 干燥 、 土壤 缺水 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
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 (1)造成 农业 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 、加剧草场退化和 沙漠化。
【提示】 (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 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这些地区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的季节或年份,就容易 形成旱灾。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 7、8 月份。7、8 月份 随着我国雨带的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伏旱。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 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 、华南、 西南 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思考 1 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 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 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灾严重。
(1)台风“海燕”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2)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
解析:第(1)题,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狂风、特大暴雨和 风暴潮。特大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第(2)题,我国是世界上少 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 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思考 1
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 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 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灾严重。
[知识链接] 1.最大风力 ≥12 级即为台风。
2.台风形成条件 (1)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在 26 ℃以上)。 (2)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3)动力条件:南北半球信风相遇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 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提示】 (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 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 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 小。
3.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没有台风? 因为赤道穿过,无地转偏向力。
知识点三 台风灾害
1.构成 由图甲可知,台风由 外围大风区 、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
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 由图乙可知, 西北太平洋 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 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海 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 (1) 狂风 :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洪涝灾害 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 强降水 导致江河洪水泛 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 亚热带 季风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 低洼 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 河的中下游 平原。此外,广大 山区 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A.“十年九旱”——半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是湿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而“十年九旱”出现在半干旱区;盛夏季节,东北地区常有久晴 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长江地区 7~8 月份在副高影响下形成“伏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城市供 水,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说法;华北地区春季升温 快,蒸发旺盛,此时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 如油”的说法。
(2)洪水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有关, 也与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 的因素。
(3)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多,多暴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 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归纳拓展】 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严重的原因
2.分析洪水灾害的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 易发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 洪涝灾害。 (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 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 (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洪涝多发区在哪里?主要分布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分析洪涝多发的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的长 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该地区洪涝多发最直接的原因。
答案:A
素养二 干旱的原因分析(综合思维) 2.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
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
材料二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 年)”示意图
(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 方?
(2)洪水频率的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提示】 (1)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 的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 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和云贵高原的部分 地区。
【归纳拓展】 1.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
2.干旱、暴雨分布与置
雨带位置
春末、5 月份
北纬 15°~20 °
夏初、6 月份 北纬 20°左右
7~8 月份
北纬 25°~30 °
华南(A) 长江中下游(B) 华北(C)、华北(D)
9 月份
副高南退 雨带随之南退,北方雨季结束
知识点四 寒潮灾害
危害 (1) 剧烈降温 使农作物遭受灾害,造成农业损失。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冬雨造成畜牧业损失。 (3)阻断交通、破坏 通信设施 和输电线路。
思考 2 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能形成寒潮吗?
提示:不一定。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活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强冷空气,即冷空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二是所经地区温度 较高,冷空气袭来后降温幅度达到寒潮标准。
重点二 我国的旱灾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 94.5%的地区先 后遭受干旱,出现了 60 年罕见的旱情,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 范围最广的一年。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学以致用】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 M 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M 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特 点、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城市靠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 殊的天气现象(台风)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 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 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程标准原文】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答案:A
素养一 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综合思维)
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 B.地形平坦,地势低,水流慢 C.植被破坏,覆盖少,调节差 D.河流众多,水面窄,河床浅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 交通 、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 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水土流失 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 和过程。
象
北方 大陆 和冰 雪洋 面
冬半年(9 月至次年 5 月),除滇南、青藏 高原、台湾、海南外
大部分地区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 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 到冻害,交通、通讯 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
响
【学以致用】
1.[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当地时间 2017 年 11 月 12 日, 菲律宾塔克洛班,强台风“海燕”来袭,摧毁多栋房屋,灾区现 场一片狼藉,士兵和警察在灾区找到多具尸体。中国红十字会常 务副会长赵白鸽 22 日在马尼拉表示,在菲律宾红十字会日前发 出援助请求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响应,为菲律宾台风“海燕” 灾区提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援助。据此回答(1)~(2)题。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稀少 ↓
干旱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植物生长需要,阻碍经济发展 ↓
旱灾
知识点二 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 干燥 、 土壤 缺水 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
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 (1)造成 农业 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 、加剧草场退化和 沙漠化。
【提示】 (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 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这些地区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的季节或年份,就容易 形成旱灾。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 7、8 月份。7、8 月份 随着我国雨带的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伏旱。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 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 、华南、 西南 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思考 1 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 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 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灾严重。
(1)台风“海燕”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2)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
解析:第(1)题,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狂风、特大暴雨和 风暴潮。特大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第(2)题,我国是世界上少 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 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思考 1
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 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 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灾严重。
[知识链接] 1.最大风力 ≥12 级即为台风。
2.台风形成条件 (1)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在 26 ℃以上)。 (2)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3)动力条件:南北半球信风相遇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 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提示】 (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 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 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 小。
3.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没有台风? 因为赤道穿过,无地转偏向力。
知识点三 台风灾害
1.构成 由图甲可知,台风由 外围大风区 、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
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 由图乙可知, 西北太平洋 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 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海 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 (1) 狂风 :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洪涝灾害 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 强降水 导致江河洪水泛 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 亚热带 季风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 低洼 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 河的中下游 平原。此外,广大 山区 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A.“十年九旱”——半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是湿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而“十年九旱”出现在半干旱区;盛夏季节,东北地区常有久晴 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长江地区 7~8 月份在副高影响下形成“伏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城市供 水,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说法;华北地区春季升温 快,蒸发旺盛,此时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 如油”的说法。
(2)洪水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有关, 也与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 的因素。
(3)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多,多暴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 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归纳拓展】 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严重的原因
2.分析洪水灾害的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 易发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 洪涝灾害。 (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 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 (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洪涝多发区在哪里?主要分布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分析洪涝多发的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的长 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该地区洪涝多发最直接的原因。
答案:A
素养二 干旱的原因分析(综合思维) 2.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
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
材料二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 年)”示意图
(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 方?
(2)洪水频率的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提示】 (1)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 的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 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和云贵高原的部分 地区。
【归纳拓展】 1.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
2.干旱、暴雨分布与置
雨带位置
春末、5 月份
北纬 15°~20 °
夏初、6 月份 北纬 20°左右
7~8 月份
北纬 25°~30 °
华南(A) 长江中下游(B) 华北(C)、华北(D)
9 月份
副高南退 雨带随之南退,北方雨季结束
知识点四 寒潮灾害
危害 (1) 剧烈降温 使农作物遭受灾害,造成农业损失。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冬雨造成畜牧业损失。 (3)阻断交通、破坏 通信设施 和输电线路。
思考 2 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能形成寒潮吗?
提示:不一定。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活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强冷空气,即冷空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二是所经地区温度 较高,冷空气袭来后降温幅度达到寒潮标准。
重点二 我国的旱灾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 94.5%的地区先 后遭受干旱,出现了 60 年罕见的旱情,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 范围最广的一年。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学以致用】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 M 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M 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特 点、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城市靠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 殊的天气现象(台风)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 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 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程标准原文】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