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15b6ce45c3b3567ec8bf0.png)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选择题:?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C.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2.课程即师生的对话,这种课程定义B.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3.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 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对课程的定义。
?4.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幼儿自然发展的教师往往 C.进行更多的游戏活动。
5.下列关于活动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的理解,错误的是D.活动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太高。
??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包括D书写?7.方案教学的教育实践依据的哲学理论基础是B实用主义?8.课程是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B整体性?9.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基础学科的有B社会学?10.蒙台梭利设计的课程反映的是D经验论哲学思想11.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幼儿进行纯游戏活动,教师不进行任何干涉,这属于A游戏与教学的分离式结合?12.小组活动 C.一般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基础上以自己的速度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13.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模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过程模式没有教育目标?14.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A随着活动在结构程度上的提高逐渐由可变和不确定转变为具体和固定不变?15.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一些操纵性材料,这是D数学教学的理论的主要观点16.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是(C课程即目标)?17.把课程视为预先所涉及的一种活动计划的是(C课程即教学计划)?18.不属于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典型定义的是(D交互活动)?19.关于广义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解,错误的是(D它是指幼儿园的教学科目)?20.符合“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看法的是(A认为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2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不包括(D标准化)?22.课程是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B整体性)?23.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课程方案是(D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24.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主要受的影响。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98872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b.png)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1.对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在其所著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生态系统理论。
他认为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他的理论中,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变化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生态系统则是指儿童生物学属性的气质和性情与儿童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的结合体。
这个环境是各种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既具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
这个生态系统从里到外包括微观(小)系统(miCr0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大)系统(maCr。
System)。
每个层次的系统都和上下级系统相互包含、交互作用。
(1)微观系统(小系统)从儿童发展生态模型图来看,位于同心圆最内层的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构成了微观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儿童与他当前所在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这个系统中,布朗芬布伦纳用“双向影响”来描述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种双向影响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微观系统之外的系统也会对内层系统产生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将微观系统定义为“发展着的个体在特定客观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范式。
在微观系统中不仅存在着典型的双人关系,还存在三人、四人甚至多人的关系。
微观系统的这三个主要特征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与制约,整合在统一的微观系统中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间系统中间系统是由发展中的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间系统不是一个实在的环境,而是由儿童发展所在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
对于幼儿来说,家园联系、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幼儿园与社区联系等就是儿童发展所在的中间系统。
人类发展生态学及其与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4页精选文档
![人类发展生态学及其与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4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94507f5f524ccbff12184b5.png)
人类发展生态学及其与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1对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创始人是尤瑞?布朗芬布伦纳,1979年,他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的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要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研究人的发展,而不是将两者割离开来。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组成元素如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对人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人也是在这样一个相互交织与联系的网络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他提出,生态即是一个人经历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影响(直接、间接)的环境。
生态系统即这些环境要素的总和,它是一个整体,是将儿童放置于中心而又四处扩散的辐射网。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体统包含了纵向的时间系统,横向相互渗透和交织的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这五大系统。
下面将对五个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布氏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中间系统则是指家庭、工作的单位还有各种社会生活的关系。
外系统对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并未直接参与到其中。
如社区、其它工作单位对人的影响等等。
最后是宏观系统,它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文化,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2人类发展生态学与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2.1人类发展生态学与学前教育两者的系统研究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应用性较强,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将其纳入研究的领域,但两者的结合研究不是很多。
朱家雄教授对两者的结合有过全面的介绍,并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对学前教育进行分析,涉及多方面内容。
国外的关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以幼儿作为生态圈圆心模式的研究。
如Huitt,W.(1999)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以儿童为圆心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微观系统产生的影响对幼儿来说是最直接的。
幼儿出生后,接触最早的是家庭,尤其以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最为亲密,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走进生态系统理论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走进生态系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3a72daa5e9856a57126007.png)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走进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在家庭、社区和国家构成的多元背景中进行的,受到不同层次系统的影响。
此观点对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提供了独特且较为全面的解释,是目前教育界广泛传播的一种理论,它给我们分析儿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更全面的、更辩证的看待影响幼儿发展的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层次布朗芬布伦纳对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儿童所处的社区乃至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相互嵌套的四个层次。
二、微系统VS中间系统VS外系统区分要点:幼儿是否直接参与及环境范围微系统——幼儿直接参与的环境;中间系统—幼儿直接参与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外系统—幼儿并未直接参与的环境。
三、考题再现考点分析: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考查形式一类为直接考查即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者及四个系统层次的识记。
另一类是给实际描述,反选四大系统的概念。
如下列题目:例1【单选】( )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对儿童发展的环境影响提供了独特且较为全面的解释。
A.劳伦茨B.蒙台梭利C.布朗芬布伦纳D.杜威例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的提出者。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对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提供了独特且较为全面的解释。
故本题选C。
例2【单选】( )是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中的第二层,如幼儿园、学校及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
A.微系统B.中间系统C.外系统D.宏系统例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理论四个系统的层次,四个系统分别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及宏系统。
其中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一般包括幼儿园、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
故本题选B。
例3【判断】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父母的工作环境是属于外系统的影响因素( )。
儿童心理学——生态系统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学——生态系统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b1d1d98be23482fb5da4c8d.png)
生态系统理论一.概念界定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
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
“生态学”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教授厄恩斯特.黑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被生物学家用来描述个人在社区中与他人日常互动关系;社会行为科学家使用生态学来描述人类生存与社会中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构;文化人类学家使用人文生态学来描述田野工作的整体性质;心理学家也强调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定个人和社会及物理环境的关系。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
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人。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e268a370722192e4536f647.png)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作者:李丽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时期,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智力开发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研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研究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幼儿教育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在多个方面有着启发作用。
研究和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为他们今后的智力、身体发育打下基础,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推动幼儿教育的成功。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概述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在他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他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阐释了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育的重要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还提出了四个系统说: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
在这里,微观系统指幼儿周围亲身接触的环境,比如亲人、同辈人等,每个系统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介系统指的是幼儿所处的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当幼儿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由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时,就体现了中介系统的影响作用,比如父母因工作关系迁移、幼儿园的变化等较大因素的改变,使幼儿的成长环境发生变化,这都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
宏观系统指的是幼儿成长中的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等的综合,宏观系统的改变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几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的,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所提出的四个系统说,为研究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49e754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b.png)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马富成;马雪琴【摘要】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能够为其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如下启示:第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幼儿园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设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三,社会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建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期刊名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3)004【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作者】马富成;马雪琴【作者单位】河西学院教育系 734000;河西学院教育系 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10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处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正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这种压力和挑战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并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反社会行为、人际冲突、青少年犯罪等。
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从教育的角度看,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不能只是针对幼儿已经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而应从其对立面,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好地预防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能为其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不但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且也是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场所。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在对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得出该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重要启示。
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e9a1e1f76c66137ee06197c.png)
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作者:杨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6期摘要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
生态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有益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学理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1 生态理论概述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环境就是层层镶嵌的同心结构,每一层都镶嵌在相邻的层次里面,圆心是发展的个体。
“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
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
”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指的是儿童平常所处家庭及日常环境,包括日常的家庭设施、家庭中的人即他们所从事的的活动,包括指向儿童的活动,如喂食、洗澡和拥抱等。
中观系统:家园联系、家庭与社区、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就是儿童所处的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不是一个实在的系统,而是由微观系统的联系所构成。
外观系统:是对儿童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些背景,儿童不直接参与的,但却影响或受其中发生一切影响的系统。
体现为各个环境间关系的清晰、一致程度,以及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
宏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常常被嵌入大范围的思想意识体系和某一特定文化或亚文化的制度或模式之中。
这些体系、制度、模式便是宏观系统,是人类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的总体蓝图。
因此,从生态学的理论上研究幼儿要求将幼儿放置在各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之中,通过教育来干预调节生态环境系统中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即将研究的范围放置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综合考察影响幼儿的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以期通过对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调节和改变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学习“安吉游戏”的启示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学习“安吉游戏”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26f0b2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d.png)
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 境 。同样,如 果 以 幼 儿 为 中 心 外 系 统 ”则体现为父 母 的 社 会 地 位 、受 教 育 水 平 ,幼 儿 园 的师资水平 、物 质环 境 ,社区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一些幼儿并非 直接参与的系统。
40
理 ifi I 深 度 研 究
辽宁教育I 2021年 并 通 过 即 时 性的 生 成 教 学 给 予 反 馈 ,帮助幼儿 提 升 经 验 ,深 化 知 识 ,获 得 发 展 ;家长则是幼儿游戏 的支 持 者 ,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游戏课程能够赞同并 且 给 予 支 持 , 成 为 推 动 游 戏 课 程 的 同 盟 军 ,大大减少 了 安 吉 幼 教 改 革 的 阻 力 ;幼 儿 则 是 游 戏 的 主 人 ,是探 索 者 和 学 习 者 ,在 游 戏 的 过 程 与 自 然 接 触 ,与游戏材 料接触以及与周围伙伴接触都对其发展产生着最直 接的影响。最 后 ,从 人际关系来看,安吉的幼儿能够 在 不 同 的 活 动 中 扮 演 不 同 的 角 色 ,也会建立起不同 的人际关系。以幼儿园的玩具收纳整理活动为例, 安 吉 幼 儿 园 的 玩 具以 大 型 的 积 木 块 居 多 ,在游戏之 后 ,幼 儿 要 将 种 类 繁 多 、数 量 巨 大 、体积各异的玩具 材 料 物 归 原 处 ,这 就 涉 及 到 分 类 、摆 放 、运送等多方 面 的 问 题 ,需 要 幼 儿 之 间 相 互 合 作 ,相互交流与沟 通。
理 ie I深度研究
辽宁教育丨2021年 第 6 期(下半月)丨管理
相 适 应 的 一 门 学 科 。这 里 的 环 境 是 指 :有机体本身 以 外 的 、影响人的发展或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 件或 条 件 。布朗芬布伦纳等人将人的行为和发展置 于 一 个 相 互 联 系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 态 系 统 之 中 ,认为应该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 因 子 对 人 的 行 为 和 发 展 的 作 用 ,以及人与各种生态 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由此他提出一个生态环境的 “同心阒”多 层 次 理 论 模 型 ,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四个 系 统 ,由 内 而 外 依 次 是 :小 系 统 (Microsystem) 、中间 系 统 (Mesosystem) 、外 系 统 (Exosystem)和 大 系 统 (Macrosystem)。每个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相 互 影 响 , 形 成 了 一 个 拥 有 中 心 并 且 四 处 扩 散 的 网 络 系 统 ,个 体的发展就是通过各层次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的。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662efae0066f5335b81213e.png)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作者:罗秋梅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9期【摘要】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由俄裔美国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所以要准确的了解这个系统,必须要对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明确的掌握。
文章就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做全面性的分析,旨在更加准确的认知此理论。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其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儿童教育中需要基于其发展的特点和情景性做教育的针对性强调。
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系统的理论,其认为发展心理学的生态化主要指的是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讨论个体发展的育种研究取向。
在生态系统理论出现之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重要是在特定环境方面集中,但是在生态理论提出后,这种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基于此,研究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学理论便有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理论分析对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理论做具体的分析发现其一共涉及四个环境层次。
首先是环境最里层的微系统。
该系统具体指的是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而且这个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中。
对于大多数的婴儿来讲,微环境仅仅限定在家庭,但是在婴儿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其能够接触的环境也会越来越丰富,比如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
其次是中间系统。
所谓的中间系统具体指的是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者是相互的关系。
从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分析来看,其认为微系统当中构建的具有积极性的联系能够有效的实现发展的优化,相反,如果联系是消极的,那么影响结果也会成为负面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会影响到其在校园中和其他小伙伴的关系。
再次是外层系统。
所谓的外层系统具体指的是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是却能够对其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看幼儿行为的影响因素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看幼儿行为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ab6e247767f5acfa1c7cdaf.png)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看幼儿行为的影响因素【摘要】布朗分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提出了新的研究视野。
本文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案例,探讨幼儿生活的环境信息对幼儿行为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环境;行为表现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简介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主义范式,使儿童脱离了生长的具体生活背景,布朗分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立足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境及经验,为认识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
这些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
环境以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从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
其中,由家庭和幼儿园组成的微观系统对幼儿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来自教师及家长的影响则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子。
二、环境与幼儿行为表现的关系引入场景一 y幼儿园今天进行亲子运动会比赛。
入场时间到了,小二班的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带领班上三十个孩子,分男女两队分别走出教室。
还没走几步,a幼儿就用近乎哭泣的声音小声嘟啷说:“我没有穿白色的运动鞋。
”(老师规定这天孩子们必须穿白色运动鞋)几位老师忙着维持队伍的秩序,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
从教室到操场的路上,他一直在为自己没有穿白色的球鞋耍性子。
恰巧在每个小班中选出的四位小旗手,其中就有a。
到达指定的候场区域后,四位小旗手在操场的一端集合,a幼儿脸上写满了不快和伤心,他沮丧地牵着旗子的一角。
如果不是他旁边的老师一直推拉着他前进,他会站在原地不动。
持续五分钟的路程里,a幼儿一直耷拉着脑袋,与周围家长及老师形成的热闹氛围相比,格格不入。
运动会结束后,家长们相继回到教室里,许多孩子都被家长接回家了。
a也向妈妈强烈要求回家,但他妈妈却表示很忙,如果接他回去的话,没有多余时间照顾他。
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
![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e88ca2f31126edb6f1a1098.png)
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幼小衔接的启示在教育研究领域,幼小衔接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原因在于它涉及了一个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过渡环节。
从现有的研究实践来看,多数学者在研究幼小衔接问题时,是从课程理论出发来理解和设计幼小衔接课程,却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个体的发展,都是在特定环境中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个体所生长的环境。
由此,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来理解幼小衔接问题,而人类发展生态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方法论工具。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模型,至今对于儿童的发展问题依旧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该理论强调从个体与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理解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其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丹禄普认为,对教育衔接期的幼儿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微观系统:家庭、幼儿园和小学。
一个或多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交叉产生了中观系统,也即幼儿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且这些相互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
对幼小衔接来说,中观系统是指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所做的衔接工作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幼儿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有着影响的环境及其因素。
比如,幼儿所在地的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的就业状况和当地的设施以及这些要素的调整,幼儿都不可能亲身经历,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我们所容易忽视的。
举例来说,对于正处于过渡期的幼儿来说,如果其父母工作环境的好坏影响了他们的父母在家的行为以及对待他们的态度,那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
宏观系统是指幼儿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
这些因素虽然超出了幼儿个体所直接接触的环境,但其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进而影响到中观、微观系统,从而影响到幼儿本身,所以该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协同共育背景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协同共育背景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8e132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7.png)
协同共育背景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学前教育的
启示
在协同共育的背景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一种关注个体、环境和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交环境和学习环境。
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能够获得各种经验和知识,并促进他们的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交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了家庭和社区的作用。
学前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而应该将家庭和社区纳入教育的范畴。
家庭和社区提供了儿童成长所需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情感支持、学习机会和社交互动。
学前教育应该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共同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儿童需要与同伴和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交流和互动来促进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引导者。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了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学前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儿童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的发展潜能。
浅谈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60511ba216147917112862.png)
浅谈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理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有五个子系统: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
其中,微观系统是儿童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产生着体验的环境,家庭和学校都是儿童的微观系统环境。
结合教学示例,以微观系统为主要阐述点,简单探究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理论微观系统社会生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理论模型,强调从人的生态环境出发研究人的发展,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其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
作为教师,必须熟悉这一理论,了解学生的各个环境层面的性质,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教育教学。
布朗芬布伦纳论述社会生态环境理论时指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五个子系统,分别是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
其中,微观系统是儿童直接接触和产生着体验的环境。
家庭和学校都是儿童的微观系统环境。
前者由儿童和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组成,后者主要由儿童和老师、同学组成。
而由于每个人每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与其发展直接相关,所以教育心理学多从微观系统对儿童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家庭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养方式等等,都是学生所处的家庭微观系统中的要素。
家庭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这当中父母的影响尤为关键。
2012年暑期,我参加了外语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举办的三下乡活动,到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东一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主要是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
我教授的科目是语文,同时担任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
其中我所在的班有17个学生,7个女生,男女生的体育课是分开上的,男生上武术课,女生上健美操课。
一开始女生都想一起上武术课,可是由于课程的设置和师资的问题,我们只能分开男女生上课。
但是我们班有一女生A,抵触情绪很大,坚持也要上武术课。
劝说未果,她就趴在桌子上哭泣。
经过我的了解,知道了原因。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答案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796b1700abb68a982fb96.png)
精品文档《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自测练习1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
选择一项:a. 认为教育目标的选择和制定成为核心任务b. 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c. 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d. 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题目2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2.课程即师生的对话,这种课程定义。
选择一项:A. 强调课程的计划性B. 认为只有把儿童当下活生生的经验看作课程本身,这样才能把握住课程的基本内涵C. 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D. 重视课程目标并根据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题目3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3.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对课程的定义。
选择一项:A. 课程即教学科目B. 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C. 课程即师生的对话D. 课程即目标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精品文档题目4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4.把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是。
选择一项:A. 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B. 课程即师生的对话C. 课程即教学科目D. 课程即目标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目标题目5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5.把课程视为预先所设计的一种活动计划的是。
选择一项:A. 课程即师生的对话B. 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C. 课程即教学科目D. 课程即教学计划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教学计划题目6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6.不属于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典型定义的是。
选择一项:A. 学习经验B. 交互活动C. 教学科目D. 教育活动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交互活动题目7未回答标记题目题干7.符合“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看法的是。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及答案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7a4ffdd36a32d72758133.png)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自测练习自测练习1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
选择一项:a.认为教育目标的选择和制定成为核心任务b.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c.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d.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题目2未回答满分3. 00▽标记题目题干2.课程即师生的对话,这种课程定义。
选择一项:A.强调课程的计划性B.认为只有把儿童当下活生生的经验看作课程本身,这样才能把握住课程的基本内涵C.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D.重视课程目标并根据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题目3未回答满分3. 00▽标记题目题干3.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对课程的定义。
选择一项: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C.课程即师生的对话D.课程即目标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题目4未回答满分3. 00V标记题目题干4.把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是选择一项:A.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B.课程即师生的对话C.课程即教学科目D.课程即目标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目标题目5未回答满分3. 00F标记题目题干5.把课程视为预先所设计的一种活动计划的是选择一项:A.课程即师生的对话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C.课程即教学科目D.课程即教学计划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课程即教学计划题目6未回答满分3. 00F标记题目题干6.不属于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典型定义的是选择一项:A.学习经验B.交互活动C.教学科目D.教育活动反馈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交互活动题目7未回答满分3. 00F标记题目题干7.符合“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看法的是。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e268a370722192e4536f647.png)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作者:李丽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时期,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智力开发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研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研究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幼儿教育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教育在多个方面有着启发作用。
研究和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为他们今后的智力、身体发育打下基础,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推动幼儿教育的成功。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概述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在他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他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阐释了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育的重要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还提出了四个系统说: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
在这里,微观系统指幼儿周围亲身接触的环境,比如亲人、同辈人等,每个系统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介系统指的是幼儿所处的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当幼儿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由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时,就体现了中介系统的影响作用,比如父母因工作关系迁移、幼儿园的变化等较大因素的改变,使幼儿的成长环境发生变化,这都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
宏观系统指的是幼儿成长中的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等的综合,宏观系统的改变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几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的,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所提出的四个系统说,为研究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57c051258f5f61fb636666e.png)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 生态系统理论。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在日益复杂 的水平上连续不断地认识和建构其生态环境的过程。
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 过程, 强调人的发展的动态性,发展来自于人与环 境的相互作用。
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了 儿童周围的环境, 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 会、文化环境。
例如, 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 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 作的影响。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 个 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系统实际上 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 教 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
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 但是这些观念存 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 直接或பைடு நூலகம்接地影 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
(3)该行为模式具有跨物种的一致性(多种动物 身上存在该行为,如依恋);
(4)具有跨物种的相似性(人和黑猩猩都有依恋 行为)。
只要两条符合,该行为就可能存在生物因素的影响。
新生儿的许多行为是有其基因基础或被预先编程 的。但行为的发展及其表现形式却深受环境影响。
基因决定行为发展的基本倾向及行为表现的基本 模式,而环境对行为起一种异化作用,促使行为 发生某种变异以达到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这 就需要机体能动的有效的调整自身行为。
宏系统:社会、亚文化中的意识形 态
外层系统:父母的职业条 件
中间系统
学校 家庭
社会性是遗传的吗?
( 一)理论研究
1、社会生物学提出,个体发展的差异受生物因 素影响,它制约个体适应能力发展的程度和性质。 人生而具有不同的生物基础,个体的可塑性并不 是无限的的。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1c66d671d4d8d15abf234e50.png)
The Theory of Developing Ecology by U"Brofenbrenner and the Forming of Prosocial
Behaviors of Infants
作者: 马富成;马雪琴
作者机构: 河西学院,734000
出版物刊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页码: 112-11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
摘要: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能够为其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如下启示:第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幼儿园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设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三,社会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建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3 I 9 期
教学科 研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 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李 丽
(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
要: 幼 儿 教 育是 一 个人 成 长 和 发展 的基 础 时 期 , 幼 儿
教育 的成 功与否直接影响 着学生未来的智力开发 水平和社会 交往水平。 布 朗芬布伦纳的人 类发展 生态学理论对幼儿的教 育 发展有 着不可忽视 的影响作 用,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 为的发 展。 研 究布 朗芬布伦纳的人 类发展 生态学理论对研 究幼儿教 育 有 着 重要 的启 发 意 义。 关键 词 : 布 朗芬 布伦 纳 ; 人 类发 展 生 态 学理 论 ; 幼 儿教 育 布朗芬布伦纳 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对幼儿教育 在多个 方面有着启发作片 j 。 研 究和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 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健 康成长 ,为他们今后 的智力 、 身 体发育打下基础 ,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 推动幼儿教育的成功。 布 朗 芬 布 伦 纳 的人 类 发 展 生 态 学 理 论概 述 尤・ 布朗芬布伦纳f u . B r o n f e n b r e n n e r )  ̄他 的《 人类发展生态学》 书中, 系统提出了他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阐释 了环境对个 体行 为和心理发育的重要作用 。 布朗芬布伦纳指 出 , 学校环境 、 社会 环境 、 家 庭 环境 对 人 的发 展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他 还 提 出 了 四个 系统说 : 微观系统 、 中介系统 、 外在系统和宏观 系统 。 在这里 , 微观系统指幼儿周 围亲身接触的环境 , 比如亲人 、 同辈人等 , 每个系统对幼儿 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 的直 接或 间接 的影响 。 中介 系统指的是幼儿所 处的多个 系统之间 的 关系 , 比如家庭与幼儿 同 、 家庭 与社 区之 间的关系 。 当幼儿 的生 长环境发生变化 , 由一 个 环 境 进 入 另 一 个 环 境 时 , 就 体 现 了 中 介系统 的影 响作用 , 比如 父母因丁作关系迁移 、 幼 儿园的变化 等较大 闲素的改变 , 使幼 儿的成长环境发生变化 , 这都 会对幼 儿 的 发展 起 到 正面 或 负 面的 影 响作 用 。 宏 观 系统 指 的 是幼 儿 成 长中的大的社会环境 、 经济政策 、 政 治环境等 的综合 , 宏观 系统 的改变对幼儿 的成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这几 个系统之 间 的关系也是紧密联系的 , 对幼儿 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积极作用 或消极作朋。 布朗芬布伦纳 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所提出 的四个 系统 说, 为研究幼儿的成 长和发展提供 了理论基础。 在实际情况中 , 关注幼儿 的教 育情 况 创 造更好的适合幼儿发展 的环境 , 对幼 儿的健康 发展有着晕要 的作用。 二、 布 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 为 的 影 响 幼 儿 期是 亲丰 _ 卜 会 行 为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重要 阶段 , 亲 社 会 行 为 的培养影响着幼儿未来 的社会行为能力和适 应能力 , 关 系着幼 儿 步 入 社 会后 的人 际交 往 能 力 和 社 会 发 展能 力 。 重 视 幼 儿期 的 亲社会行为培养 , 能够为幼儿 以后 的社会发展创造 良好 的智 力
的 发 展 生 态 学理 论 除 了对 幼 儿 的 亲 社 会行 为有着影响作用外 , 对研究幼儿教育 的其它方面也发挥着 不 可忽视的作用 , 为幼儿教育 的全面 、 和谐 发展提供 了新思路 。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启发我们 , 幼儿教育研究应 该从单 因 素分析到多因素 系统分析 , 幼 儿的成长 和发展需要各个 因素的
一
、
一
儿发展 的关键作用 。 父母 的行 为和社会交往能力直接影响着 幼 儿的亲社会行为 的培养 ,父母要为幼儿树 立各方面的典范 , 以 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 , 为幼儿 的成长创造 良好 的家庭氛 围。父 母 不能只关注幼儿 的知识教育 , 更要培养幼儿 的人格发展 和完 善, 关 注幼儿 的心智教 育 , 教导 幼儿独立完成 自己能够独立 完 成 的事情 , 培养幼儿 的 自我管理 的潜意识。 在 日常 的沟通 中, 要 注意跟幼儿沟通 , 尊重幼儿 的想法 , 引导幼儿 向着真 、 善、 美 的 方向发展 。幼儿教育 中, 幼儿 园应该进一步完善管理 和服 务意 识,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 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 、 科 学化 , 采用多种方式激 发幼儿的想象力 和创 造力 , 为幼儿 的发 展创造健康 、 舒适的环境 。在幼儿 同中, 教 师可以通过游戏 、 小 活动等方式 , 提高幼儿 的人 际交往能力与语 言表达能力 , 让幼 儿学会 以正确 的方式表达 自己的感受与情绪 。 社会环境对幼儿 的发展和成长也 有者不可忽视 的作 用 , 社会 上人的行为 、 言语 会对幼儿 的成长 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网络环境中的色 情、 暴力 、 凶杀对幼儿的健康发展直接产生 不利 影响 , 影响着幼 儿 对现实世界 的构建 , 不利 于他们对真 、 善、 美的塑造和追求 。 媒 体环境 中对社会 的负面影响报道 , 电视节 目的过度娱乐化报 道, 对幼儿理解和感 知世 界有着消极 的作用 。 社会环境 的构建 , 需要社会每个部 门 、 每个人 的参与 , 会对其它几个 系统的构 建 产 生影 响 。家 庭 、 幼儿 阔 、 社 会 环 境 的 构建 是相 互 统 一 的 , 也是 相互联 系的, 对幼儿 的亲社会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 用。 三、 布 朗 芬 布 伦 纳 的 人类 发 展 生态 学 理 论 对 研 究 幼儿 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