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完整版)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认为性格是由性格特征构成的,性格特征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称之为性格倾向。
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存在几种倾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同化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是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创生性倾向和非创生性倾向。
1.创生性倾向弗洛姆认为创生性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切领域中对客体的反映方式。
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心理反应方式,他关心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
而使用这种力量有两种方式。
第一,爱的方式。
弗洛姆认为“爱首先不是同一个具体人的联系,而更多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联系。
”因此,创生性的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之感,同时也使人成为他自己。
第二,理性的方式。
理性也叫原创性思维。
弗洛姆认为人们从分辨理性和智慧之间的不同就可对原创性思维获得基本了解。
原创性思维是由客体和主体性质共同决定的,即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这种同一性是原创性思维的特性。
2.非创生性倾向弗洛姆把非创生性倾向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接受倾向。
具有接受倾向的人乐于被动的接受所需要的东西(物质的和精神的)。
他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界。
他坚信自己所需要的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唯一获得的方法是从外界取得。
所以这种人失去了主动性而处于被动状态中。
第二,剥削倾向。
剥削倾向的人和接受型的人基本前提相同,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面,这种人与接受倾向的人的区别在于剥削倾向的人并不期望像接受礼物一样得到别人的东西,而是通过强迫和诈骗手段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第三,囤积倾向。
这种倾向的人对从外界得到所需之物缺乏信心,而靠囤积和节约来建立安全感。
把花钱看作是一种威胁,他在自己周围建立一道围墙。
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东西带进来,尽可能少的带出去。
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弗洛姆
1.1 现代 西方人的 困境不精 神危机
(四)对纳粹主义 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纳粹心理学
权威主义性格的极端表现形式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LIST
(一)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法兰克福学派
如果再执着于弗洛伊德泛性论的观点,就有些堂吉诃德式的断想了 ——E.弗洛姆
00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人本主义哲学家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成员 将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第一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结合 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
(二)论人的处境
(三)论人的需要
(四)社会性格论
(五)社会潜意识论
(六)社会改革论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1.2 论 人的处 境
(一)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二)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三)历史的矛盾性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H.S.沙利文、K.霍妮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人本主义哲学家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美籍德国犹太人
1900.3.23 - 1980.3.18
人性\异化\健全社会——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
人性\异化\健全社会——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摘要: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
标签:弗洛姆;社会批判;人性;异化;健全社会社会批判就是从社会良知出发,并运用理性知识,反思实践过程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真理,以及实践者常识性的理解,进而揭示出有可能阻碍社会实践进程,而一般人没有考虑过的一些前提性条件,最后提出实践过程的价值目标。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的弗洛姆面对着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历史与文化困境,以及人的异化被动的存在方式,他高举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旗帜,致力于以人性论为起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所谓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人性——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弗洛姆认为,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客观标准只能是人的价值。
这个价值尺度不是由现存社会决定的,而是根植于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中。
如果我们站在现存社会的价值立场上,我们就无法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角度对现存社会进行批判,也很难找出现存社会的弊病所在。
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了人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我们才能依据人性所固有的法则以及人性发展所固有的目标去评判现实存在,最终找到一种更加符合人性需要的生存方式。
因此,确立一种规范的人本主义价值尺度,是进行社会批判的前提条件。
弗洛姆指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确定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由人性而来的需要;进而,我们必须细察社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性与社会之间不时发生的冲突和这些冲突给社会带来的后果”。
弗洛姆的这段话正好向我们展示了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人的本质及其需要——社会对人的作用——人的本质与社会的冲突——人的异化——扬弃异化。
从这种内在的逻辑我们就可以看出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及其需要的思考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内容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内容所谓生产性性格,弗洛姆认为指人独有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力量的使用。
而正确的使用这种力量有三种方式。
第一,理性的方式。
弗洛姆是从利用潜能的基本形式来阐明理性方式的。
关于利用潜能的基本形式,弗洛姆认为包括复制和培育世界两种方式。
所谓复制方式,就是复制现实世界。
这种方式同拍电影一样,对事物的文字记录变成了一连串的照片。
单就这种方式创造性是不明显的,但它是创造性体现的基础。
所谓培育方式就是培育世界。
这种方式是在复制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就是人们通过构想以自己的理想和情感的力量去创造新物质形式,把世界用新的物质形式装饰起来,这是潜能最明显的体现。
这两种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用作对世界的反应,但人与人之间在这两种方式中各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有时一种方式变得萎缩,而另一种方式发展到极端。
这时人对世界的反应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如培育方式相对萎缩的人就成为“一个实证主义者”。
这种人,可以按照事物呈现的样子来认识事物,但没有能力使他的感觉进一步活跃起来,他只是体现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力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他对其未来发展的事物不能做出预测,只看到枝节而不见整体。
在这种人眼里,物化了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全部,他的思想只是演算式的想象。
有的人复制方式相对萎缩,这种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接触,成了精神失常者。
精神失常者建立了一个内在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能得到满足,而对真正的现实世界却认为是不现实的。
总之,弗洛姆认为,只有用上述两种方式同世界发生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体现人的创造性,失去了这两种之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便成了病态人。
所以复制与培育两者兼备是一个人创造性的前提。
因为这是对立的两极,构成了创造的原动力,形成了联系和反映世界的理性力量。
第二,爱的方式是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心理和情感来实现的。
这里讲的爱与通常讲的爱是不同的。
通常讲的爱是把对某些人的从属称为爱或对某些人的占有称为爱。
弗洛姆:社会潜意识论
弗洛姆:社会潜意识论
社会潜意识论
佚名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和荣格把潜意识理解为是类似于一座房子的地窖部分,这就把意识和潜意识截然区分开来,是一种实体性的理解,而潜意识和意识的区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只是主观状态而已。
因此,只要是觉察到的经验、感情和欲望等就是意识,反之觉察不到的就是潜意识。
弗洛姆认为,要达到解除潜意识压抑的目的,就要研究社会潜意识。
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他指出,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因此必然会想方设法不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种社会的不合理,必须把人们的怨恨情绪压抑下去。
压抑的机制是每个社会都有的一套决定人的认识方式的体系,其作用类似于过滤器。
除非人们的经验能够透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就不能成为意识。
这种社会过滤器由三种要素组成:一、语言。
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和现象则难以成为明确的意识;二、逻辑,不合逻辑的经验被排斥在意识之外,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逻辑;三、社会禁忌,指每个社会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情,使之不被思考、感受和表达。
在构成过滤器的三种要素中,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
社会潜意识和社会性格一样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
就个人来说,它们都是个体为逃避被他人和社会所孤立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摘要】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探讨了个体受到社会影响而形成的无意识过程。
他认为个体的内心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无意识在个体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和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悲观和片面。
在当代社会,社会无意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了解和改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弗洛姆的理论为社会心理学探讨社会与个体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无意识的理解,并探索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更多应用可能性。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批评,争议,当代社会,应用,启示,价值,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弗洛姆提出的一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个体都具有一种社会无意识,即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社会意识。
1.2 目的和意义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研究对于揭示社会心理现象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无意识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能够为社会心理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个体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深入研究社会无意识理论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2. 正文2.1 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基本观点1. 社会无意识是一种集体心理现象:弗洛姆认为社会无意识是一种根植于人类群体中的共同心理结构,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体心理现象。
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
谢谢观赏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 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 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他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 种非创生性取向是一一对应的,如接受取向与受 虐狂取向所指的是同一类人 。 (1)、受虐狂:今生今世你是我的依靠。 (2)、施虐狂:你痛苦我就快乐
3、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
(二)缺点 1.弗洛姆使用的术语不严密、含
糊其辞。这一缺点使得相关的后续研究比较 少; 2.弗洛姆的理论哲学意味太浓,既不能被证 实也不能被证伪。 3.他的理论虽然有利于激发读 者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它很难作为行动的指导。 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治疗师从弗洛姆的理论中所 获得的实践指导意义都比较小。
最后说两句
(2)孤独感的由来:原始社会至中世纪,人 的个性化进展缓慢。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 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个人溶于集体之中,个体 的自由度小,但由此不易感到寂寞和孤单。到文 艺复兴时期,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个体自由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同时人们的 孤独感与疏离感也增强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 兴起于发展,人的个性化程度大大加强,人们有 了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性,有更多自由发展自己的 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更加的疏远,个人要为自己的自由和选择负更 大的责任,社会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人们 产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更加的普遍。为了克服 难以人数的孤独感,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逃避自由和崇尚积极自由。
五、对弗洛姆精神分析论的评价
(一)优点 1、提出了社会精神分析理论,丰 富了人格理论; 2、以现代人的困境和精神危机 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突出了其学说的现代性 和实用性; 3、他的理论涉及心理学、哲学和历 史学,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增强了精神分析 的生命力,丰富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 4、他的 研究对象不仅是少数精神病患者,而且是整个社 会中的各种人群。
弗洛姆社会潜意识学说
弗洛姆(Erich Fromm)是一位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他在20世纪的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是他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和《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s Mission)等中。
以下是弗洛姆社会潜意识学说的主要观点:1. 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弗洛姆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对个体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规范和期望塑造了个体的心理结构。
2. 社会性本能和生物性本能: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性本能和生物性本能的概念。
社会性本能是指个体与社会互动的需要,而生物性本能是指满足个体基本的生理需求。
他认为,当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时,个体就会面临心理问题。
3. 逃避自由: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探讨了个体在面对自由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他认为,虽然人们渴望自由,但在社会中的自由也带来了不安全感和责任感,使一些人更倾向于逃避自由,寻求权威和安全感。
4. 权威与爱:弗洛姆认为,个体对权威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但权威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也可以是家庭、宗教或其他社会组织中的。
他强调了建立在爱和尊重基础上的权威,而非仅仅是出于恐惧的权威。
5. 社会性别角色:弗洛姆关注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施加的期望和角色分工会影响个体的性格发展和心理结构。
总体来说,弗洛姆社会潜意识学说强调了社会对个体心理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自由与责任、权威与爱的关系,以及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体的塑造作用。
这些观点为理解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提供了有趣的框架。
弗洛姆理论思想
弗洛姆理论思想弗洛姆的人格理论焦虑的来源:自由使人面临大量个人责任和孤独感顺应焦虑的策略及人格类型接受与受虐(依附于权威,受虐狂)剥削与施虐(狡诈或暴力,施虐狂人格)囤积与破坏(节俭与破坏型人格)市场取向与自动舒适装置(大部分人)生产取向与积极自由(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是幸福的关键——健康的人)弗洛姆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这得益于他在学术上的兼收并蓄,他接受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试图用人本主义来调和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受到巴考芬对母系氏族社会的研究和东方禅宗的影响;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思想或工作上的联系。
一、论人的处境弗洛姆以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意思是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本能的调节越不完善,所以人在本能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最大的不完善性;(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意思是人试图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这又使人陷入一系列的困境,像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3)历史的矛盾性。
意思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的历史时期能够解决前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些矛盾。
例如,他认为当代人类掌握的高技术手段与无力将它们全部用于人类和平和人民福利之间的矛盾在未来的社会历史时期是可以解决的。
弗洛姆认为,在以上三种处境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存在的矛盾,因为它根植于人本身,不可能被解决。
特别是其中的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最具实质性,因为,人越是超越自然和本能,也就是越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与自然、他人和真实自我的关系就越疏远。
他的全部理论都是以这一观点为基础的。
二、论人的需要弗洛姆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就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
不同人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以下是几种基本需要及其不同的满足方式:(一)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人为了摆脱孤独感,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时代精神说2、伟人说3、“白板说”4、心身平行论5、情感三度说6、民族心理学7、二重心理学8、形质学派9、无意象思维10、意识流及其特性11、复演说12、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13、相同要素说15、“向性”学说16、操作主义17、潜伏学习18、位置学习19、强化程序20、自我效能21、交互决定论22、自我调节23、控制点及其种类24、快乐原则25、现实原则26、至善原则27、俄狄浦斯情结29、正常期待环境30、社会性格31、社会潜意识32、趋完形律33、同型论34、现象学方法35、行为环境36、心理场(即生活空间、心理生活空间)37、蔡加尼克效应38、同化39、顺应40、图式41、临床法42、自我实现二、填空题1、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有的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强调心理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因素和条件,这是科学发展的;3、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思想渊源,一个是内起源,一个是内起源。
4、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哲学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5、近代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心理学。
6、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7、提出“四体液说”古希腊医学家是,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提出了,发现言语运动中枢的是。
8、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他认为和两个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9、为了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艾宾浩斯专门创造了和。
10、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动分为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的意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和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
11、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主张意识的和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和。
13、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地位与表现,詹姆斯将自我分为和经验的自我,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和。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探析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探析安奕霏(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摘 要:弗洛姆以其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著称,侧重于社会无意识的阐述,其渊源可追溯到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以及卡尔·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理论。
深入研究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内容体系和思想精华,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公民精神状态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无意识;心理学;象征性语言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0)01.0097-04弗洛姆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深层心理状态——无意识进行多层次的精神分析,其无意识主要表现为象征性语言。
象征性语言是一种感觉经验的语言,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内在经验性语言,它指导了人类的行为,并解释了物理世界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象征性语言可以看做是一种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内心的体验、感觉和思想被表达,就好像它们是感官体验、外部世界的事件一样。
......可以说,这是一种有自己的语法和句法的语言,一种要理解神话、童话和梦的意义就必须理解的语言。
”[1]换言之,象征性语言是释梦、解读神话、童话的一种特殊语言,也是人类产生的唯一一种普遍语言,贯穿在所有文化和整个历史中。
象征性语言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弗洛姆看来,梦、神话、童话等都是潜意识的象征性的表达,是我们人类潜意识内容的表达形式。
梦和神话都是心灵尤其是本心的表征。
弗洛姆追随弗洛伊德的脚步,着重分析了梦这种象征语言,对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有所修正。
弗洛姆认为,在梦中显现出来基本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心智活动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中性的,不全是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也不都是非理性的活动,有些梦的活动饱含智慧,甚至超越人清醒时期的理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下,弗洛姆相信梦还有预测未来的功能。
洞察梦的象征符号所指向的真正意图,需要大量实践、一定的天赋、丰富的精神分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耐心。
《社会心理学(第3版)》课件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
Sigmund Freud Museum 维也纳 弗洛伊德在此生活工作47 年之久,目前是欧洲最大 的精神分析图书馆。
S.Freud的两部人格理论(潜意识和 前意识系统)和三部人格理论(自 我-本我-超我)
Id: pleasure principle Ego: reality principle Superego: ego-ideal
第三节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渊源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节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美国社会学领域中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 论成就,其思想背景是美国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哲学 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符号互动论扎根于经验世界,在互动过程中探究自我、 情境、社会与意义等范畴的真实内涵,它强调行动者 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力与创造力,以及人际互动所产生 的复杂交错和多重意义的沟通网络。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论关注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 赏。在交换论的视野中,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 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都可将人际间的社 会互动或社会交往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 换活动。
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重建
社会认同 社会表征 话语分析
彼得·布劳(Peter Michael Blau)
交换论者霍曼斯和布劳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就 是一种交换关系。
霍曼斯将交换解释为如下命题:成功命题;理性 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 侵犯、赞同命题。
霍曼斯( Homans George Casper)
论潜意识
论潜意识潜意识的发展和界定提及潜意识,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弗洛伊德。
在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和著作生涯中,弗洛伊德建构了他完整的精神分析学说体系。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灵魂,也是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基础。
经过不断地发展、创新,产生了潜意识理论的三大里程碑及其提出者。
他们分别是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荣格:集体潜意识和弗洛姆:社会潜意识。
1.1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individual Unconsciousness)弗洛伊德是第一位系统地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
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这个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忽视的课题,打破了理性主义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开创了潜意识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中,由于他是从个体出发,并基于生物个体的机制提出了潜意识理论。
所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也叫作个体潜意识。
弗洛伊德在早期按心理地形学的方法,将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有可能变为意识,虽有界限,但可突破,而个体潜意识不可能进入意识的。
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的描述中,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能变成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弗洛伊德后来修正了早期的精神结构模式,提出了新的以本我、自我、超我为心理区域的结构模式。
他认为,本我的主要特性是潜意识性,它与潜意识概念最为相应,它是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的,其中以性本能为主,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也最难以接近的部分。
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邪恶的和不道德的” 。
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趋向即时满足。
精神生活中的欲望和冲动方面大都与本我有直接的联系。
换句话说,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中,潜意识内容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理性经验的成分,但是弗洛伊德最重视的、研究得最彻底的是梦。
他认为“, 梦是通向理解心灵的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 。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姆的简介(一)弗洛姆的家庭弗洛姆生于1900年,享年80岁。
生长在德国法兰克福,是一个中产阶级正统的犹太家庭的独生子。
他的祖父母是犹太学者,父亲也是个犹太学者,母亲则是个著名犹太学者的侄女。
弗洛姆的童年时期并不完美。
据他自己的回忆,他有着“非常神经质的父母”,而他大概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神经质小孩”。
他的父亲是个息怒无常的人,而母亲则有抑郁症倾向,这使得他对异常行为非常感兴趣。
此外,他还生长在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传统而地道的犹太人世界,一个是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
这种分裂存在造成的紧张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是这促使弗洛姆养成了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习惯。
(二)弗洛姆的3个重要经历1、跟着学者旧约全书:孩提时期,弗洛姆曾跟着几位著名的学者学习旧约全书。
这些宗教思想提倡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
2、女邻居的自杀事件:在弗洛姆12岁时,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父亲死后不久便自杀了。
当时,在弗洛姆看来这位女邻居既漂亮又有才能,而他的父亲又老又丑。
但是,她自杀后的留言条上却说希望同她的父亲葬在一起。
这让年仅12岁的弗洛姆百思不得其解,不能理解她的愿望,也不能理解她的行为。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弗洛姆的心中,这也使得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能够部分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后来,弗洛姆将年轻女性对父亲盲目的依赖解释为一种非生殖性的象征关系。
3、一战的爆发:弗洛姆亲眼目睹了一战的爆发。
失去理性的德国民主主义,以及英法同样失去理性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当一战结束时,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人类会集体失去理性行为,这些问题困扰着弗洛姆。
他热切的期望和平以及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三)弗洛姆的职业生涯及其生命中重要的几个人1、弗洛姆的职业生涯:一战结束后,弗洛姆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者。
1922年在海德尔堡大学主修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并获得了社会学(哲学)博士学位。
社会学中的弗洛姆主义理论及其影响
社会学中的弗洛姆主义理论及其影响弗洛姆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人类行为的运作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弗洛姆主义理论。
在弗洛姆看来,人类的行为形成是受到社会环境及文化的影响,人类亦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发展改变,导致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发展。
解读弗洛姆主义理论弗洛姆主义理论被看作是人类行为学派中一种文化社会学派,同时又包括自由意志主义。
自由意志主义认为人类在自由意志的指引下可以主动追求生命的幸福和对正义的认识。
而文化社会学派则认为这种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所进行的,而对于文化社会学派来说,文化与社会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是必须强调的。
理解弗洛姆主义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文化社会学派与自由意志主义的完美结合。
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文化与社会是在人类经验中积累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行为及言语都被社会所监管。
毕竟,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在社会中被批准及被重新塑造的。
结果,一种行为的价值、偏好及信仰在社会中被认同,人们对于这些价值的学习及接受便成为了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文化的传承会因所处的社会状态而有所不同文化的传承将会被影响于所处的社会状态。
人们的行为及思考会根据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变而跟着改变,比方说,工业化时期的社会状态与农业时期完全不同。
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们往往容易被固定概念束缚,也就是被所处的“早期”思维方式所束缚而难以追赶变化。
弗洛姆认为,寻求改变便是在这种情境下的必然产物。
弗洛姆主义如何影响社会学弗洛姆主义的理论对于社会学影响深远。
其理念深入影响了人们对于社会及人类的认知与理解,而对于社会学者而言,弗洛姆主义更是被视为一种基础性观念。
弗洛姆主义的导入使社会学从最初的对“早期”社会人类行为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人类进化及社会文化的深入探究,也就是认为生命是一个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得益于弗洛姆主义,一系列的社会学理论和概念得以形成,如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等。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理论概述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弗洛姆的主要思想内容一、论人的处境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
他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的。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其生而具有的有本能自动调节的装备越不完善。
这种反差在人这里达到了顶点。
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最长。
人的本能适应性不足以使人生存下去,人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这就形成了文明。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
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第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
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
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第三: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
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历史的矛盾性存在的矛盾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
是不可解决的。
历史的矛盾是人为的,即使在产生时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历史的稍后阶段解决。
因此,人的存在的矛盾是人的更深层的处境。
二、论人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
让你面临矛盾不可能无动于衷。
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
以下是几种需要以及不同的满足方式。
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人要摆脱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
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健康情感。
没有发展这种情感的人总是按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现实本身去对待外部的世界,像婴儿一样仅仅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摘要】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认为个人心理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社会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
这一理论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权威的顺从、对模式的跟随和对规范的遵从。
这一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和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社会无意识的概念过于模糊并且缺乏证据支持。
但通过实证研究和验证,一些研究者已经证实了该理论的一些方面。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对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的深入思考。
在未来,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理论,探究社会无意识对个体和社会的更深层影响,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多启示。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社会行为、批评、实证研究、影响、意义、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介绍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意识思想和行为对于集体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无意识理论首次由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他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被不同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权威所塑造,导致了他们的无意识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揭示了社会结构如何在个人潜意识中投射并影响其行为。
通过分析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和互动,弗洛姆揭示了社会无意识对于社会凝聚力、稳定性和变革的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概述,以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我们也将探讨该理论所面临的批评与争议,以及实证研究与验证的结果。
我们将总结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的启示,并展望未来这一理论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影响。
.1.2 背景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是20世纪心理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流派。
在介绍这一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弗洛姆的背景信息。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德国裔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人类心理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被认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最伟大的学者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背景:家中独子,父亲是个商人,喜怒无常,母亲有间歇性抑郁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影响因素:1.自杀女孩;2.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论来源:结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体系,其中弗洛伊德理论帮助他理解了个体的人格,卡尔·马克思的理论解释了社会政治的影响。
弗洛姆的心理学思想综合了S.弗洛伊德的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观点,形成了他的社会文化人性观。
他反对弗洛伊德人性决定于性冲动和个人潜意识的内在动力,强调人的性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但人性并非为社会文化塑造,人性中亦有独立一面。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有“共同的基础”,他称“怀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
他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他对弗洛伊德学说所作的改造,比霍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主要表现在:他不象霍妮那样泛泛而谈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而是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也不象霍妮那样把文化和社会因素只归结于家庭环境,而是把兴趣放在论述社会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上,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的决定作用。
并认为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大层面。
他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提出了社会潜意识。
弗洛姆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
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
因此,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
精神分析对弗洛姆来说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和实际的治疗理论,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武器。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相属需求。
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超越需求。
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落实需求。
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统合需求。
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定向需求。
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接纳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已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已当作商品,使自已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一、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理论是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大发展,也是精神分析从研究个体转向研究社会的一块基石。
在弗洛姆之前,已有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这是精神分析研究个体潜意识转向社会潜意识的先声。
弗洛姆本人也承认荣格的作用和影响,但认为自己的社会潜意识有别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直接指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其中绝大部分是遗传的,是不能成为意识的,而他的社会潜意识则是在社会压抑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主要指被社会意识所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按照弗洛姆的解释,社会潜意识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
每一个社会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现实和交际方式,通过人际的情感和认知形式,发展一种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特殊思想体系或规范,加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压抑作用,用弗洛姆的话来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限制的过滤器,除非经验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而只能处于一种受压抑的潜意识状态。
弗洛姆在专门论述社会潜意识的一本书中,深入分析了“社会过滤器”对社会潜意识的影响,认为这一“社会过滤器”是通过三种文化要素来发生作用的,而这三种文化要素也就构成了社会潜意识的主要机制。
1.语言。
由一种文化的共同语所组成的固定的语法和句法规则,强有力地塑造着现实被标记的方式,也即“语言包含着生活的态度”。
或者说,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其所蕴含的一种精神,来决定哪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哪些则不能。
2.逻辑。
一种文化范畴中的逻辑规律决定着其成员认为什么是“自然”的或合理的,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方式甚至思想内容。
所以它也能起到一种社会压抑或社会过滤的作用。
3.禁忌。
社会过滤系统利用社会文化中的“禁忌”,来塑造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即有些思想、情感或态度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危险的,从而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由于过滤器的作用,任何一个特定社会中的不合理之处,都必然导致该社会成员对自己许多感觉和意识经验的压抑。
一个社会越是不能代表该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这种必然性也就会越大。
因为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普通大众是不能允许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其社会的种种规范相背的,他们不得不对这些思想和情感进行压抑。
一般说来,潜意识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而是两者的统一,它通常代表了实在的人,一个具有潜能的人,而意识只是代表着社会的人,代表着个人所处历史状况所造成的局限性。
那么,认识到人的潜意识,便意味着去触摸一种完整的人性。
因而,弗洛姆认为,除非一个人能够超越他的社会,认识到这个社会是如何促成或阻碍人的潜能发展的,否则他就不能全面地论及自己的人性。
如果揭示潜意识便意味着达到对自己的人性的体验的话,那么不但要揭示个人的潜意识,还要进一步揭示社会的潜意识。
必须使普通人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认识社会的动力,批判地估价自己的社会,以期达到对社会潜意识的把握。
第二节社会心理分析学说一、人不断寻求自由又恐惧自由自由是人格的根本。
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同时使人陷于孤独、忧虑和软弱。
生活中的矛盾:一方面寻求自由;另一方面却又恐惧自由。
逃避自由,甚至希望能有一个强力的社会机构来管制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全。
这种现象为自由之恐惧。
著名观点:古代社会安全而不自由现代社会自由而不安全自由的社会不安全安全的社会不自由无奴才可统治,无主子可依靠,都让人活不下去。
要摆脱孤独有两条道路:第一是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第二是向后倒退,放弃自由,向权威和社会屈服——社会潜意识。
二、社会潜意识是社会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1、社会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精神;社会潜意识是指被社会意识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集体潜意识是生来具有的;社会潜意识是在特定社会中形成的。
2、社会潜意识的理解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当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该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例: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必须使多数人自愿地接受剥削,而这要成为可能,则大多数人心中必须充满各种谎言与虚构,并以此来解释和证明接受少数人统治的合理性。
”“如果大多数人都彻底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这个事实的话,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怨恨,这种怨恨将会威胁着现存的秩序。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只是一定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合理化的反映,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的反映。
大多数人的意识——虚假的意识被压抑的潜意识——真实的意识真实的意识(对现实真实的反映)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
能够感觉到疼痛的人也算是幸福的了。
如果一个人连疼痛感都没有了,那么他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人们为什么要压抑对事实的认识呢?人的基本需要是要与世界发生联系以避免孤独,与他人保持一致是人的强烈的需求。
对排斥的恐惧或对失去同一性的恐惧是压抑的主要原因。
3、社会潜意识压抑的机制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决定人的认知方式的系统,这种系统的作用就好比一种过滤器。
经验如能进入过滤器就能成为意识。
过滤器是由三种要素组成的:语言、逻辑与社会禁忌。
(1)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难以成为明确的意识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中国文化很容易被意识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西方文化不易被意识到清晨,空气中仍带有一丝凉意,太阳正冉冉升起,一只小鸟在歌唱,这时你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上面有一滴露水……。
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往往是社会允许人们意识到的。
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往往是社会不鼓励,甚至是不允许的。
(2)不合逻辑的经验易被排斥在意识之外合乎逻辑的经验——容易成为意识不合逻辑的经验——容易排斥在意识之外老子的逻辑——悖论逻辑的原则:同一个人同时体验到爱与恨,从悖论逻辑的观点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
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如果他意识到爱,他就不可能同时意识到恨。
对于同一个人,同时体验到两种相互矛盾的东西,是极其荒谬的。
(3)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意识压抑有些事不但不能做,甚至不能想。
例如:一个军人如果被推向战场,即使他并不明白自己所在的部队为什么要去打仗,甚至对这场战争有抵触或厌恶情绪,他的意识也会尽快彻底地排斥这些情绪,使自己完全相信官方的宣传,并振作起来全力以赴地投入战场,甚至去立功。
否则,任这些犹豫、怀疑情绪在意识中起作用,那就十分危险。
社会利用过滤器的压抑作用,将那些与一定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经验排除在人的意识之外,而将那些与一定经济基础相符合的经验上升为意识形态。
社会潜意识是一种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
病态社会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也是最健康的人。
能感受到疼痛的人也算是幸福的人。
如果一个人连疼痛感都没有了,那他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
三、梦是人的天性的真实的自然表现弗洛伊德:梦是被压抑的性欲的满足;荣格:梦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弗罗姆:梦是人的天性的真实的自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