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第二章审美意识-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

合集下载

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1

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1

(二)联想与想象
2.想象 • 想象是指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 从形式上看,审美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色彩、线条等符号的描绘在 头脑中重新组合与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 趋向是最大限度地复现过去已有过的知觉印象。 • 创造性想象是无需借助他人描述,而将自己记忆中 储存的表象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从而形成新颖、独 特的新形象的过程。
一、审美意识的Biblioteka 构要素(二)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 (aesthetic interest) 是指审美 主体的人从一定审 美需要出发对各种 审美对象所产生的 主观情趣、态度、 风尚和追求,又称 “ 审美情趣 ” 。
一、审美意识的结构要素
(三)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 (aesthetic idea) 是审美观念的高级 层次,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
创造性想象中常用的方法与手段有:
①粘合②夸张③变形④浓缩⑤抽象
(三)情感与移情
1.情感 • 情感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形式,是指 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的态度 体验。 • 情感按其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分为激情、心境 和热情。 •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对崇高美的创 造与欣赏有重要作用。 • 心境是一种平静、微弱、持久,主导着人一段时间的整体 精神面貌的情感,心境对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着重要作用。 •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深厚的情感,它长期影响着人 的身心活动。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2.审美知觉(aesthetic perception) • 审美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多种感 觉力的综合。 • 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审美知觉是对事物面 貌的整体把握.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目录绪论第一章美的起源第二章美的本质第三章审美领域第四章形式美论第五章审美类型第六章美感经验第七章艺术美参考教材《美学原理》王德胜绪论: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这些问题众说纷纭。

第一节美学的历史与现状自有人类生活以来,审美活动就一直存在。

大约在18世纪中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了。

一、历史上的美学美学的诞生、发展、成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一)古典阶段前美学时期:西方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从先秦两汉到近代。

中国古代文献有零散的关于美的论述。

《国语》中的伍举论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孔子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直至近代王国维,中国美学开始与西方接轨。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古希腊的学者已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么产生的¡±等问题作了大量探讨,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柏拉图第一个提出¡°美是什么¡±的疑问,并试图给美下定义。

亚里士多德的名著《诗学》则对当时所有艺术形态进行了分析。

古典时期的前美学特征:1、零散的涉及了美的基本问题。

2、美学没有脱离宗教、哲学、道德的范畴。

3、强调美与真善、特别是美与善的统一。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建构。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1714一1762 )1735年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已经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1750年,他正式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鲍姆嘉通的主要观点第一,人类的心灵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知”对应逻辑学,“意”对应伦理学,应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

(3)对比联想:由对某事物的感受引起和它 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艺术中,形象的反衬 就是对比联想的运用。
举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二)审美想象
1、想象的内涵: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指 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直接作用 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 形象。
2、想象的形式:
举例:教材
3、审美思维的分类:
(1)外在的思维:是一种审美理解的前提。
(2)内在的思维:是意会神领的形象思维。
举例:《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 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九、自然美的欣赏 (一)自然美的两种形式:
1、人类改造与实践活动以后的自然。 2、没有改造过的原始自然。 (二)欣赏方式: 1、拓展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 举例:周敦颐《爱莲说》 2、了解自然美的多样性与形式美。 举例:教材
(1)对社会生活中诸事物的美的欣赏,最 先为美的外在表现形态所折服。
(2)必须是把审美对象当做一个整体。
2、深层的心理结构体现在:
(1)心理的与生理的;(2)具象的与抽象 的;(3)个性的与社会的;(4)功利性与愉 悦性。
(四)社会美的欣赏分类:
1、对于社会劳动产品的欣赏,特点是具有实 用性,想象性较弱。
2、对于环境美(狭义的生活环境美和劳动环 境的美)的欣赏。
举例:生活空间的欣赏
3、人的美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 (五)、社会美欣赏的心理层次:
心理层次表现为外在的表现形态和内在的 深层结构。
1、外在的表现形态体现在:
2、审美感知与审美主体的生理快感有一定 关系,但并不是纯感性的,而是渗透着理性 和思维的。
3、审美感知以视觉和听觉为主,与动物本 质不同。

美学审美心理过程

美学审美心理过程
审美注意就是一种特殊得情感指向,就是对于对象得一 种情感上得渴求。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1
4、审美态度得完全形成
当审美注意产生时,一切与审美无关得事物都退居为背 景,只有审美客体孤离出来。
主体排除种种功利目得得骚扰,把客体变成自己观照得 对象。
第二节 初始阶段:审美感受得获得
真正得审美活动就是从审美感知活动开始得。当人 们得审美注意力集中到对象上之后,紧接着便就是对对 象得形式、形象进行感觉知觉活动。
1、审美感觉与通感现象
作为享受器官会全力选择符合自己要求得对象属性,审 美感觉活动中得通感现象更为普遍,因此所获得得心理 快感也更为全面。
所谓通感,就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得感 觉得挪移、转化、渗透现象,也称作通觉、联觉。
由审美知觉得特点所决定,一些在认识和科学活 动中需要纠正和防范得特殊得知觉,如“错觉”、 “幻觉”等等也属于审美知觉。
错觉就是一种对对象得不正确得、歪曲得知觉。
幻觉就是一种与外界物象并无直接关系,但对于幻觉产 生者却具有客观真实性得知觉。
3、审美感知得过程
审美感知过程就就是运用审美感觉与知觉对审美客体形 成知觉完形,建构起一个心灵中得审美对象得过程。
作为这种“接受”得心理反应,主要就是一种感性得愉 快,形象地说,就就是“悦耳悦目”。
5、审美感知中得审美对象
在审美感知活动中,主体建构起一个新得审美对 象,她与实存客体相似而又不相同。
知觉完型:加工、转换、构建
加工:去掉与审美无益得因素,主体按内在得审美图式加工。 转换:如听觉向视觉得转换。 构建:审美知觉特别就是幻觉得创造。
1、审美超越得涵义
审美超越有广义狭义之分。

《美学原理》之审美心理教学课件

《美学原理》之审美心理教学课件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 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 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 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 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 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 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 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 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 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 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 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 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 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 《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 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 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
•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 都一晓。”——魏晋乐府《读曲歌》
• (3)在场性:感受者全部感官完全投入 到对象中去,与对象融为一体,极度专注。
• 传统的“静观”:指有意识地以心理距离 和感官距离来平静地欣赏对象。审美时身 体过于密切地投入,会损害审美愉悦。它 强调主客、身心、内外、远近之别。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 ——《关雎》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 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 人。” ——《桃夭》

美学概论 简本

美学概论 简本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一节从美到美学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但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

西方文化在美的学科化问题上的漫长历史演化归纳为简要之点,基本上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哲学的角度,二是从主体心理的角度,三是从艺术的角度。

哲学的角度就是运用现象——本质这种思考方式,去思考美的本质,再用美的本质来解释各种美的现象。

这一方式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正式提出的,成为影响西方美学成型的一个重要模式:本质——现象。

从主体心理的角度看,美的出现是与一个感受美的主体相关的,只有联系到这个主体,美才能得到解释,美从主体的知情意结构中得到基本定位,又进一步在情感和感性中具体定位,正是这种定位成为影响西方美学成型的另一个重要模式:主体——客体。

从艺术的角度看,客观世界之美和主体感受之美,都本质地体现在艺术上。

艺术作为美的典型,内含了美的本质,艺术的类型和历史展开则体现了美的历史和类型展开。

从而,把握住了艺术,也就把握住了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

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成为影响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模式,它的方法论基础是:一般——典型。

第二节美学:西方与非西方的不同表述方式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总称为审美对象,是广义的美。

世界美学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阶段:一是从四万年前仪式和艺术的出现到六千年前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出现的原始时代。

二是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开始的五大文明(埃及、两河、印度河、中国夏商周、前玛雅文明)到公元前700年至前200年的轴心时代的神庙文化时期,以宗教和艺术来表现。

美学概论 课件

美学概论  课件

绪论1.美学意识2.美学思想3.美学学科(理论)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哲学,科学,宗教,美学2.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美学研究的对象1.美学的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美学中的具体表现。

2.美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反映,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

3.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主观反映。

4.美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来研究其本质和一般规律。

5.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审美意识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对于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同样是对客观世界的审美反映。

6.社会实践在客观方面产生了客观世界的美,在主观方面产生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意识,艺术则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

7.美学的研究对象:(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

二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第一章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

审美对象是指各种美的对象,也就是广义的美,它包括现实美、艺术美;包括崇高、优美、悲剧、喜剧(滑稽)等等形态。

审美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一节美的本质1.什么是美的东西与美是什么性质2.唯心主义总是把美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或者是主观的愉快,或者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等),而唯物主义者却肯定美的客观性,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论审美经验的五种心理模式800字

论审美经验的五种心理模式800字

论审美经验的五种心理模式800字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客体的互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多种心理要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使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形成。

审美能力正是由这些心理要素及其功能关系组合而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共同保证和促进审美经验的实现。

这些心理要素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形式结构和主体感知结构相契合而形成的心理状态”。

审美感知作为一种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感知活动,不同于一般感知。

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在感受中主要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高级感官,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当我们感觉到某种声音、色彩、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尽管这愉快是生理的快感,但却是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

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不自觉地迅速、直接把握审美对象的认知心理能力,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

审美主体的审美直觉是由感性直观因素、理性因素和与二者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三方面交织而成的。

感性因素是审美直觉过程中的可见因素,它在审美直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审美直觉这种艺术感受力始终不脱离感性因素,因而它在审美创造这个虚幻的艺术世界找到了用武之地。

3.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感,它大体上是理解与想象共同作用对日常生活情感的加工、选择和组合。

同时,审美情感又与日常生活情感关系密切,日常生活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基础。

审美情感是经过多种心理功能处理的,渗透着感知、理解和想象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情感。

总之,审美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要素,它不仅诱发其他的心理过程,而且促使它们不断的完善和深入。

它活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

4.审美想象所谓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直接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丰富、完善形象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美学概论(1—4)

美学概论(1—4)

美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发展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鲍姆嘉通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注意到美的现象和诗意创造的世界,并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开始的。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是由数构成的,美即数字。

柏拉图:“美本身”亚里士多德:“诗学”是研究所有诗性活动的形式的学问。

中国:孔子:把美与善联系起来:“诗可以兴”美的现象和艺术的世界之所以在公元前6世纪-5世纪进入人类的思考,原因如下:①原始巫术神话思维开始解体,理性思维崛起。

②人类艺术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那里获得了相对独立性。

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自从美的现象进入人类的思考之后,美的现象向人类的思维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诗性的或审美的现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如果是理性的,那么其真正的品质是什么?它与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有何区别?如何把它们之间的界限清晰地描述出来?一个学科要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必须有确定的研究领域,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⑵特殊任务,形成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领域;⑶形成与这项研究领域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去解决其问题。

美学学科成立所需的这些条件,在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了。

贡献:维科提出应该建立一种相当于逻辑学、哲学的“新科学”。

克罗齐认为它就是“美学”。

维科对“诗性智慧”的揭示深入到了一个重要的根基,这就是诗性活动的本性和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奠基地位。

四、鲍姆嘉通对“美学”的设定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对诗性活动领域的分析,不是返回到历史的起源处,而是纯粹对人的心智的逻辑分析。

他把审美现象这种感性的活动置于理性认知之前,把它确定为朦胧的认识活动。

并对应地提出了相对于逻辑学的“aesthetics”,即“感性学”,它就是一种研究感性观念或者“朦胧的观念”的学问。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并探求“感性认识的完善”——美。

美学原理马工程-《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美学原理马工程-《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美学一门是在现代性进程中从哲学分化出来的人文学科。

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是美学学科家族中最基础的理论学科,它既不同于美学史、艺术美学等其他美学分支学科,更有别于美术学、艺术学及任何单纯的文学或艺术理论。

简言之,美学原理是一门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资源,研究和理解人类审美意识发牛,审美活动的木质、特征、种类、范畴与功能等一般问题的人文学科。

二、教学目的作为大学通识教育或文学、艺术、哲学等相关专业的基木选修或必修课程之一,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了解、掌握美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认识、把握纷繁复杂的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初步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美学理论去分析、鉴赏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等各种审美现彖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深化相关学科的学习,从事审美鉴赏或审美创造,从事各种学科的基础教育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美学原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学科素质和相关专业能力,尤其是理论思维的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落实上述作用是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宗旨。

三、教学内容美学课程总体上由导论和审美本质、审美经验、审美类型、审美范畴和审美教育等六大板块内容构成。

导论主要使学牛学习美学简史、研究对象、学科特性与学习方法,课程主体部分重点使学生具体学习关于审美活动的本质及其地位,审美经验的根源、心理结构、感受特性、心理要素、经验模式及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形式美、技术美、社会美、白然美、艺术美等五大审美类型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知识与理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和丑等五大审美范畴的美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等相关知识与理论,审美教育的美学内涵、功能与实施途径等相关知识与理论。

!1!教学方式基于木课程理论性与人文体验性兼具之特点,采用理论讲授与个案文木分析相结合的手段。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感的心理要素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趣等。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感知,从表象上认识审美客体的颜色、线条、声音、形状等外表特征,这是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又分为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前者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后者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审美客体各种属性和部分进行综合感觉、整体性把握的心理反应形式。

此外,想象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通过想象,审美主体可以深入理解审美客体的内在特质和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其美感。

理解则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理性认识过程,通过理解,审美主体可以深入分析审美客体的形式、结构、意义等方面,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其美感。

最后,情趣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情趣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和心境,它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评价,也是影响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美学研究者。

美学概论-第二章审美意识-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

美学概论-第二章审美意识-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

美学概论-第二章审美意识-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如本章开头所指出,审美意识作为广义的美感,包括了审美意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态、各种审美形式。

但是,审美意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则是审美感受(或称审美情感),即狭义的美感。

审美感受是其他审美反映形式的基础。

不但象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是直接在大量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经过逐渐概括和集中而形成的,就是文艺批评、艺术理论也与人们对一定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有关,经常是对这种审美感受的理论分析和说明论证。

所以,审美意识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审美感受的本质特征所规定和制约的。

对审美意识的反映特征和心理形式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对审美感受的研究。

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由于审美主体的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由于审美主体本身受着种种个体的特殊条件(例如生活经验、世界观、心理特征的个性等等)所制约,因此这种心理活动的结果,便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机械的复写和模拟。

关于审美感受中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限于心理学的科学发展水平,现在还很难作出十分严格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一般说来,可以肯定的是,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心理因素。

下面将对这几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及其在审美感受的过程中的关系加以考察。

一感觉审美感受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

因此,首先要考察审美主体通过什么来与审美容体发生联系。

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

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感性状貌,如各种色彩、声音、形状、硬度、温度等。

感觉就是对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的反映。

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1)审美感受和其他形式的认识活动一样,必须以对审美对象的感觉为基础;只有通过感觉,审美主体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能引起审美感受。

5.2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特征

5.2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特征
11
碧水蓝天
碧水蓝天,浩瀚无涯,驾舟其中,爽快刺激至极!
12
鲜桃献寿星
色彩构图令人耳目一新。
13
叶炽坚:《旭日初升》
浪花托起红日,构思精巧,使人耳目一新。
14
刘鹗:《老残游记》
描绘听了王小玉演唱后的感受: “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 毛孔不畅快。”
58
齐白石:《不倒翁》
抗战时期,处于沦陷 区的齐白石,为了表达对 侵略者及汉奸的愤慨之情, 画了《不倒翁》这幅画, 并题诗曰: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倒, 浑身何处有心肝?
59
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插曲
60
19
奔马
马虽健壮善奔但不能供骑,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 上的愉悦。
20
九寨沟
风景奇特,变 化多端,令人目不 暇接,流连忘返, 故此景名曰“九寨 恋曲”。
21
二、审美体验
1.什么是审美体验 2.审美体验的特征
22
1.什么是审美体验
❖ 审美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深入阶段,是审美主体对 美感阶段所获得的愉悦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作 出全面、准确的审美判断和评价,以获得更丰富 更深刻更舒畅的愉悦和享受。
6
直观性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南齐·陶弘景
7
明·仇英《剑阁图》
此图为仇英的代表作品,画的是四 川剑阁县剑门关通往陕西关中的山道。
雪峰高峻陡险,山松上挂着白雪, 栈道高架在湍急的溪流之上,一行行旅, 骑马挑担,前呼后拥,时隐时现迎面走 来。
笔法劲挺,山石以水墨与淡色渲染, 人物马匹刻画精细,并施以重彩,用淡 色渲染出雪景,使画面显出山峰溪谷白 雪皑皑,寒气袭人,突出了蜀道之难。

美学基本理论

美学基本理论

席里柯 《梅杜 萨之筏》
德 拉 克 洛 瓦 《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现实的审美活动
审美态度 审美注意的特点 审美感受的获得 审美体验的展开 审美超越的实现
第一节
审美态度
在人们真正进入审美活动之前,有一个心理
上的准备阶,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审美态度的 形成。审美态度就是所说的“美感的态度”, 是一种不含利害关系的态度。
审美感觉与通感现象

在审美感觉活动中,经常出现通感现象。所谓通感, 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的挪移、 转化、渗透现象,也称作通觉、联觉。
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 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 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 ‘闹’、 ‘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牢 牢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通感的心理现象,它实质上是基于 感觉神经兴奋的联系之赏地感觉联想,是日常感觉经验的发 掘。
从日常感知向审美心理方面的过渡审美态度的出现3实现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批评a审美欣赏的实现直觉领悟超越超越对象之被超越自我之被超越b审美创造的实现心象物象c审美批评的实现第三章现实的审美活动第一节审美态度第二节审美注意的特点第三节审美感受的获得第四节审美体验的展开第五节审美超越的实现在人们真正进入审美活动之前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阶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审美态度的形成

所谓审美态度,是以摆脱日常功利意识产生审美注意为标
志的、充满着情感渴求和期望的、强烈地追求对象的感性形 式的态度。审美态度的形成是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是审美 活动的准备阶段的完成。
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获得
一、审美感觉与通感现象 二、审美知觉与错觉、幻觉 三、审美感知的过程 四、主体的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

成功的感觉,仍然有一种内摹仿的感觉”。 但这种内摹仿的感觉并不是器官感觉, 因为“对于我的意识来说,这种内摹仿 只是在能见到的对象里发生。努力,挣 扎,成功的感觉就不再和我的动作联系 在一起,而是只和所见到的那个客观的 物体动作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在 物我的统一中不容许我意识到自己眼睛
颈项等的筋肉运动或是呼吸的变 化.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心理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会使美感丧失
• 因为距离太远,事物就会显得与我们毫 不相关,或是使我们看得不清楚,或是 使我们不容易理解,从而使我们不能产 生美感。而距离太近,则会使得现实的、 功利的因素来搅乱我们的情绪,使我们 无法进行正常的审美判断和进入审美的 境界。所以,与对象保持一种若即若离 的态度,亦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 其外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重要前提。
对内模仿与美感之关系的评价
评价:两人的观点虽然看似决然对立,但 并不是此是彼非的关系。其实他们的观点 分别反映了“知觉型”和“运动型”的人 的美感状态。“知觉型” 的人在审美活动 中也只起视觉和听觉的意象。 “运动型” 的人才起器官感觉,这种器官感觉就大大 加强视觉和听觉方面的意象。
2、移情
(1)移情的含义:
所以,立普斯说:“任何种类的器官 感觉都不以任何方式闯入审美的观 照和欣赏。按审美观照的本性,这 些器官感觉是绝对应排斥出去的。” (《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 觉》)
而谷鲁斯则认为在“审美性的同情(移 情作用)所具有的那种温热亲切的感 受和逐渐加强的力量”里,包含着 “动作和姿势的感觉(特别是平衡 的感觉),轻微的筋肉兴奋以及视 觉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运动。”不过, 这些运动“只是一种象征而不是一 种复本”,如看到螺旋形并无须发 出真正的螺旋形的运动,只消眼睛 和呼吸器官的一些轻微运动以及颈 部喉部筋肉的轻微的兴奋就行了。

美学概论 课件

美学概论  课件

❖ ①按构成的主干成分来看: ❖ 天体气象之美;无机世界之美;有机世界之美 ❖ ②按表现形态来定: ❖ 动态自然美; 静态自然美;动静自然美
自然美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产物
1.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 自然美作为审美对象是通过实践由人化的 自然界产生的。
2. 自然美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即自然事物的物质构成形式,如 线条、形体、色泽、质地、声音等 自然美的社会属性即自然美由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而蕴含的特定社会内容
社会美 人类的创造活动和成果、人物美
❖ 研究艺术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集中深刻典型的反映,是人们对现实审美 关系的最高形式。
❖ 研究主体的审美心理
研究审美活动中的美感问题,研究审美知觉、审美联想和 想象等等 当代西方美学的“移情说”、“异质同构说”、“距离说”
四、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1.美学和哲学
❖ 一、对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
1. 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 ① 从客观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美是数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于事物和谐的形式 博克认为美是物体的某些属性,如小巧光滑、 富于变化、颜色鲜明等等 狄德罗认为美在于事物自身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② 从精神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休谟:美在心中,美在观赏者的心里 柏拉图:美的理念是事物成其为美的品质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六讲 自然美
❖ 自然美的产生及其特征 ❖ 自然美的美育功能 ❖ 自然美的类型和欣赏
第一节 自然美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自然美
❖ 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美, 即能够引起审美主体愉悦的自然物的生动形 象。
❖ 狭义的理解:指纯粹的自然,天然存在,不 参入人的精神的自然物的美。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绪论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

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

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Ä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

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

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

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当然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

然而从美学史上看,各个时代的美学家们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而且直至目前,关于美学的对象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仍在讨论中。

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在美学基本观点上的分歧,另方面也反映出美学这门科学还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中;它所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内在联系,它与其他科学(特别是艺术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还没有充分揭示出来。

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对于某一现象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1)为了揭示某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的特殊性,比较那些与它接近的科学部门矛盾的共性与个性、联系与区别,是一个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概论-第二章审美意识-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第二节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如本章开头所指出,审美意识作为广义的美感,包括了审美意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态、各种审美形式。

但是,审美意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则是审美感受(或称审美情感),即狭义的美感。

审美感受是其他审美反映形式的基础。

不但象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是直接在大量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经过逐渐概括和集中而形成的,就是文艺批评、艺术理论也与人们对一定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有关,经常是对这种审美感受的理论分析和说明论证。

所以,审美意识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审美感受的本质特征所规定和制约的。

对审美意识的反映特征和心理形式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对审美感受的研究。

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由于审美主体的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由于审美主体本身受着种种个体的特殊条件(例如生活经验、世界观、心理特征的个性等等)所制约,因此这种心理活动的结果,便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机械的复写和模拟。

关于审美感受中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限于心理学的科学发展水平,现在还很难作出十分严格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一般说来,可以肯定的是,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心理因素。

下面将对这几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及其在审美感受的过程中的关系加以考察。

一感觉审美感受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

因此,首先要考察审美主体通过什么来与审美容体发生联系。

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

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感性状貌,如各种色彩、声音、形状、硬度、温度等。

感觉就是对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的反映。

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1)审美感受和其他形式的认识活动一样,必须以对审美对象的感觉为基础;只有通过感觉,审美主体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能引起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中其他一切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都是在通过感觉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

关于感觉在美感中所占的地位,美学家们有很大的争论。

快乐派的美学(如格兰·阿伦、马歇尔等人)比较强调感觉的苦乐因素在美感中的作用。

形式旅(如洛絮·佛莱)则坚决否认这点。

实际上,感觉因素在审美感受中能起一定作用,这种作用与生理快感的关系比较密切。

实验美学的材料证明,对单纯颜色可以有快或不快的不同感觉,如红色与绿色对视神经的刺激反应便很不一样,并随年龄、性别等等而有所差异。

这些无疑在审美中将起一定作用。

所以,应该承认审美感受的愉快与生理快感有一定的联系。

对生理机构的适应满足与对社会需要的精神享受可以有在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日常语言中审美愉快与生理快感就经常彼此交错,混为一谈(美味、美食),也反映了这一点。

所以完全否认感觉生理因素在美感中的作用,象黑格尔那样纯粹用理性原则来解释感觉,连单纯音调的美也完全归结为整齐统一的理智认识,倒是一种轻视感性的唯心主义的偏见。

感觉所具有的生理快感虽然和美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过分夸大这一联系。

感觉的生理快感因素在美感中的作用是相当次要的。

即使同一对象(如色彩)所引起的愉快,也应慎重地区别其中的快感和美感的不同因素。

在审美中,某个色调、音调的感觉所以有快与不快,某种质料(如木、石、水墨、水彩)所以具有不同的感觉特色,主要不是单纯的生理感受所造成的。

在各种感官中,主要是视、听两种器官发展成为审美的官能。

从这里可以看出审美活动具有不同于低级生理感觉的理性性质。

心理学证明,光有视觉、听觉而失去触觉、味觉(特别是触觉)时,对象似乎是一种只可理解而不能肯定的虚幻的存在,即缺乏一种对世界的最直接的感性经验的确证(儿童最初是以触觉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

但如光有触、味、嗅觉而失去视、听(特别是视觉),如果不凭借教育(思想语言)的帮助,对象则变得混浊一片而不可理解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视觉不仅是眼睛的事情,谁都知道,理智的记忆和思考总是伴随着视觉,而思考则总是以实体来填补呈现在眼前的空洞的形式。

人看见运动的事物,虽则眼睛本身是看不见运动的;人看见远处的事物,虽则眼睛本身看不见远处;同样,人看见实体的事物,而眼睛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空洞的、非实体的、抽象的外表。

”(2)触、味、嗅觉感受的对象围较狭小,往往引起直接的生理反应,更多地与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有关,而视觉、听觉的感受围则更为广泛,有着更大概括的可能,从而更多地与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有关,与人的高级心理、精神活动有关,它们具有更多的理解的功能,具有更明显的社会特点,更善于去把握、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以达到更深入的认识。

因此,视觉、听觉就成为审美感受的两种主要官能,形成为“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虽然视听感觉是审美中最主要的,但其它的感觉和分析器也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欣赏自然风景时的嗅觉、温觉,在欣赏雕塑绘画时的触觉分析器等等,便仍在不自觉中起作用。

此外,其他感觉在视觉、听觉的帮助下,也可以形成审美感受。

例如,将祖国土地的抚握,对家乡泉水的品尝,都是在视听感觉和想象、理解的帮助下,得以产生的某种审美感受。

二知觉在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了人们对现实中客观事物、对象和现象的知觉。

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反映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把感觉的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要知觉一朵红花,必须首先感觉到花的颜色和形状、姿态等个别特征,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愈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愈完整。

人的审美感受,总要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

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是作为整体反映在审美主体意识之中的。

人通过大脑的作用,依靠多种分析器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反映客观对象多种多样的特征和属性,并产生综合的、完整的知觉。

不仅在欣赏某些艺术作品时是如此,就是在欣赏自然风景时,也往往需要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

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虽然对文字的视知觉所占的地位并不重要,但是文学形象所激起的美感,却是建筑在回忆的表象的基础之上的,而表象实质上又是知觉在记忆中概括的保留和复现。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感受始终脱离不开知觉因素。

人的知觉,是在社会条件的直接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

在某种程度上,知觉需要由已往的知识、经验来补充。

人们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暂时联系,在对当前的刺激物的分析综合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知觉的容。

没有过去的经验,对客观对象的感觉便很难构成完整的知觉。

主体的经验、知识、兴趣、需要对知觉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和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对象的知觉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条件下,由于主观情绪状态的差异变化,对于同一对象的知觉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例如“青纱帐”,在战争环境里与在和平环境里,人们对它的感知就不一定相同。

因此,人的知觉就不再是对自然环境被动的生理适应,而是对社会环境的能动反映。

有目的有意识的、比较持久的对客观对象的知觉,便是观察。

因为客观事物无比丰富,人总是经过识别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

这种选择性随着人们长期的经验和习惯固定下来,并经常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

审美中的知觉也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它经常抑制对于对象其他方面的反映,而突出地选择、感知对象的某一个方面。

在审美中,知觉经常充分停留在对象本身上面,让对象本身的现实的感性形态获得充分的注意和观察,让对象的形体外貌、形式结构、色彩线条获得充分的揭示和暴露。

所以,一个画家对一棵树的审美知觉,可以充满许多为常人所忽略的精细的形象容。

画幅所以需要有画框,戏剧所以需要有舞台,审美上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让知觉能集中在对象的一个方面,把知觉的别的方面(如知觉到画幅不过是一块胶布,剧中人不过是扮演出来的)暂时抑制下去。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在很熟习的地方突然换一个角度看景物,之所以有时也可以产生一种使自己觉得惊异的、新鲜的审美感受,原因之一也正在此。

正由于知觉的有所选择,它才不是一种被动的感觉。

总括审美中知觉的活动和特点,首先是它特别注意选择感知对象的形象的特征,使知觉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对象的全部感性丰富性被感官所充分感受。

其次,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因素是受着想象的制约的,想象以各种联想方式加工和改造着知觉材料。

在审美感受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就一般情况看来,知觉先于想象,但知觉和想象互相作用着。

或者是特定的知觉引起特定的想象,或者是特定的想象促进了知觉的强度。

三联想、想象联想是在审美感受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审美感受中的所谓见景生情,就是指曾被一定对象引起过感情反应的审美主体,在类似的或相关的条件刺激下,而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这是联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联想本身也具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和对比联想三种。

它们在审美感受的想象活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近联想是甲、乙两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接近,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经常联系在一起,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于是由甲联想及乙,而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

如果可以认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猿声触动了人的哀愁,而“两岸猿声啼不住”,“风急天高猿啸哀”,“寒猿暗鸟一时啼”是人对自然的情绪的对象化,那么,可见引起社会的人的情绪的变化,或表现人的特定情绪状态,接近联想是起了特定作用的。

猿猴声或鸟声与人声有接近之处,这样的接近联想,如同类比联想、对比联想一样,是文艺创作的“赋比兴”的心理条件,在审美感受中有其重要作用。

类比联想就是一件事物的感受引起和该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

例如,艺术作品中用暴风雨比喻革命,用雄鹰比喻战士,便都是运用了这种联想。

暴风雨与革命本不相干,但人们在暴风雨的摧枯拉朽的气势中看到了与革命的类似之处,所以,诗人用暴风雨象征革命,人们觉得是合适的。

在一般用语中,这种联想运用得很广泛(如风在叫,太阳出来了等等)。

审美感受中这种联想的特征,是它那由此及彼的推移,以感情为中介,从而具有更浓厚的情感的色调。

“假如诗人看出海的啸声和人们的吼声相似,诗人从明亮眼睛中看见闪电的光辉,从树林发出的声音中听到诉泣,从美妙生动的风景画中看到微笑等等,那么,在实质上这不过是相似的联想,但这种相似不过不是由理性揭露的,而是由人的诗意情感揭露而已”,“两个表象联系着,正由于它们二者在我们心中引起相同的心情感”(3)。

类比联想比接近联想有着远为广阔的领域,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微妙的类似都可以成为这种联想的基础。

例如,爱森斯坦等人谈到的色彩、声音、形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又如由感觉器官在联系所形成的各种“联觉”:如视觉可以唤起触觉、温觉、听觉,高的声音与亮的光线或低声与黑暗的生理心理的在联系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