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缘起与四圣谛

合集下载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哲学与智慧佛教思想简介

菩萨乘则行六度万行,自觉觉他,而其终极目标 在圆成佛果。行菩萨道者,以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为修习内容,并以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于一切境透得过,而得自在解脱,进 而普化群萌,以为己任。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 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 业,故名尘沙惑。
佛涅槃后90天,由500大罗汉发起,公推摩诃迦 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由持 戒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 藏,经过大众认可,完成第1次结集。第2次结集 在毗(pi)舍离城,佛灭度后约百年,扶持戒律。 后又经过几次结集,经过翻译,流播各地。
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 诸佛教。
(11)行。‘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 作的业来看它潜伏著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 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 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 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著行 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12)无明。 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 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 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 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 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 于无明。
太子诞生七天后,其母去世。十六岁时,娶邻国 公主耶输陀罗,后生子罗睺罗。 29岁时,为寻找 解脱,出家旅游,六年苦行,后觉苦行之非,于 浴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求觉,冥思苦想七日七夜, 于35岁夜半,看见命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 完成无上正觉,并开始说法济度众生,本人被尊 称为佛陀(浮屠、浮图)。“佛”是大彻大悟、 完全觉悟。此标志佛教创立,后在恒河传教45年, 著名徒弟是迦叶和阿难。于前543年5月月圆日夜 半入灭。死后舍利分送8个国家。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1.四圣谛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

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

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

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

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

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

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

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

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

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

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

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

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

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

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

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

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

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

"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

"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一、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分为“四苦”和“八苦”。

“四苦”指生、老、病、死。

“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

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

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节一:序文Yesam sankhatadhammanam ye dhamma paccaya yathaTam vibhagam ih’edani pavakkhami yatharaham.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诸有为法之分析、属于它们诸缘之法,以及(它们)如何(互相牵连)。

节一之助读说明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在解释了四种究竟法及它们的类别之后,如今阿耨楼陀尊者在此章「缘之概要」里,再进一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由缘力(paccayasatti)所连系的缘法(paccayadhamma)及缘生法(paccayuppannadhamma)。

诸有为法(yesam sankhatadhammanam):有为法是依靠诸缘而生起之法,即:一切心、心所及色法(除了四种相色──见第六章、节十五)。

属于它们诸缘之法(ye dhamma paccaya):缘是对其他法的生起及住立有资助(upakaraka)之法。

这即是说当缘在运作时,将会导致其它与它有关连而还未生起之法生起,及已生起之法得以久住。

一切有为法及涅盘与概念都包括在缘法这一组之内。

[1]以及(它们)如何(互相牵连)(yatha):这是指在诸缘法及有为法之间运作的二十四缘力。

这些也将(在此章)分析。

节二:简说:两种方法Paticcasamuppadanayo patthananayo ca ti paccaya-sangaho duvidho veditabbo.Tattha tabbhavabhavibhavakaramattopalakkhito paticcasamuppadanayo. Patthanayo pana ahacca-paccayatthitim arabbha pavuccati. Ubhayam pana vomissitva papabcenti acariya.缘之概要有两个部份:一、缘起法;二、发趣法。

四圣谛

四圣谛

四圣谛(一) 2005/9/15课程之手抄稿这门课的主题是「四圣谛」,在讲解时会配合「十二因缘」,结束之后,接着讲如何把四圣谛与道次第(科判)之间的关系结合、互相呼应。

三大寺的传统里,若一堂课的开始学生很多的话,视为是一种好的缘起。

我们这里的场地很小,所以今天感觉人很多。

以前在印度菩提迦耶每年过年都办法会(神变节祈愿法会),通常格西的考试也放在这个时间举行。

在法会开始的前一天,僧人们都会先排位置,就有点像开幕的味道。

这时,本来是不需要很挤的(因为地方很宽啊),但大家都会故意挤来挤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此一说:开幕时挤一点,以后会旺!所以今天,就请大家挤一挤吧!这门课,主要的对象是尚未接触佛法的人,或是已接触佛法,但想明白如何把佛法运用于生活上的人而开的。

所以在内容上,讲的是一些比较简单但是与生活有关的佛法概念。

另外,要对新同学说声抱歉,因为我的国语很差,让大家听得有点吃力,抱歉。

在课堂中,若大家听到一些陌生的佛法名词,可以先记起来,比如:「四圣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佛法名相。

它讲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为什么佛陀讲经时要讲这个?由于佛陀非常关心众生的离苦得乐,所以才讲这个。

因此,在学四圣谛时,各位要把它与自心的离苦得乐结合,否则就只是把四圣谛放在书里,无法与生活上离苦得乐的感受结合起来,那么佛陀对我们讲这些就失去意义了。

佛,是因为关心我们对于离苦得乐的渴望与需求,才讲四圣谛。

那么,我们的感受与四圣谛究竟有何关系?我们都想离苦,但是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苦,苦的因也不懂,由于这二个原因,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脱离轮回的苦。

因此,「苦集二谛」是为了我们希求离苦而讲的。

其次,我们希望获得快乐,佛陀看到我们对快乐是那么样地渴望,心里很不舍,而讲了得到快乐的方法「灭道二谛」。

若我们很想脱离苦,就必须先了解苦在那里?佛陀在苦谛中所讲的到底有没有道理?若觉得对,再去看佛陀在集谛中所讲的,苦的因究竟在那里?要把佛陀所讲的,与我们平常渴求的脱离苦与脱离苦因的愿望结合在一起。

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

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二)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2 、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3 、主体: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5 、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一)简述夏以前:尧舜“禅让” 公天下“ 三易”:夏代“连山易”、殷代“归藏易”、西周“周易”“ 儒易”:春秋时儒家学派继承的易学;“ 道易”: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

研究流派:“学理易” 探究易理“ 术数易” 发展占筮(shi)之术夏、商、西周“三代”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其一: 八卦易学体系八卦(传伏羲创): 乾、坤、坎、离、艮、兑、震、巽自然事物和现象: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其二:阴阳五行体系一阴一阳谓之道,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五行为:金、木、水、火、土相克:金→木→土→水→火→金相生:金→水→木→火→土→金墨家:春秋时墨翟(di)创“ 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

兵家:春秋时孙武;战国时孙膑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孙膑兵法”法家:战国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韩非子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等 (二)儒家思想流派(2000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1 、孔子学说(春秋末期)(1)“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2)“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功用是“整民”,“政之舆”。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一佛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佛法也就不成为佛法了,所以必须要了解这种理论.那么缘起论是什么呢?缘起论是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的论说。

与"实相论"相对称。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法印之内容,一般最常见者为‘三法印’,即:(一)诸行无常,谓自时间上观之,一切现象(有为法)皆属迁流变化而刹那生灭者,故无固定不变坏之物存在。

(二)诸法无我,谓自空间上观之,诸法(包括有为、无为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而无‘我’之实体可言。

(三)涅槃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而证一切皆即寂静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仅以‘一切皆苦’与‘涅槃寂静’二者并称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观点考察现实世界所获之结论;盖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故谓一切皆苦。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即:(一)老死,包括老、死、忧、悲、苦、恼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实,以此为观察之起点。

(二)生,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谓之‘存在’,为‘生’之源,具体言之,即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经由此三有之依报、正报,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执着之意;由于执着妄心之故,吾人方堕于三有之境界。

(五)爱,为执着之本源,亦为现实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于自身,而系由刺激之反应而生者。

(七)触,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又称六根,为触所依赖之感觉器官,亦为一切爱欲缘起之条件。

(九)名色,即心、身,为生命组织之全体,亦为五蕴之有机复合体,乃六入所赖以成立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五行气
上下左右中中带脉心肾肝肺胃
清洗九窍
洗脑[鼻子吸水嘴吐出]
洗食道[舌尖添小舌头]
洗胃[运气在胃里转]
十一切入
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这十种穿入一切,包括身体.
六字诀
打坐以前,念六個字,是吐任脈的氣,把裏面的氣呼掉。
呵(读如“猴”)

這三個部分是管五臟


嘘(读如"河威"合音)



這三個字是管六腑,六腑是水的系統.

数出息
本来无我把病痛生命都呼出去
按中醫來講,
鼻子呼吸-督脈系統,管中樞神經系統;
開口呼出去-任脈系統,管五臟六腑

知息出
不理妄想不是分别无知而知
[不用特别去注意呼吸.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记得知性不是在脑中]
知息入

知息长短
止长养息起报身息

知道就是观
[哪里难受病痛就忍在那里,并呼出去,用六字诀]
破了无明叫大彻大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开悟了
八忍忍;道类智忍;
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呼吸
根本依
三种气[息]
长养气
呼吸
保养用的
报身气
胎儿业报身来的
能量的变动
根本气
精卵结合时的力量/投胎时
动能行阴证到就具神足通
肺是五臟,這裏怎麼又出來肺呢?肺外面有個網膜,像尼龍一樣細得不得了,為什麼我們會發炎、會咳嗽、會生痰呢?因為保護肺的這個網膜的水份不通,所以用“呬”。
嘻(读如"河宜"合音)
三焦
(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梵文:Nidāna),佛教重要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缘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1]。

“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简述如下:▪“无明”是指对“五蕴因缘生不如实知”,因对五蕴因缘生不如实知而生起贪爱,觉得五蕴是真实的、自己所拥有的,误以为有我,此“我见”称为“行”。

▪由此执为有我进而推动的意志行为,驱使“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此为内在活动。

▪而我们真正可以观察的现况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六种觉知“六识”,上述为“六入”。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简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舍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简称为“受、想、行”。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

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份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觉悟到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称为解脱者。

不论是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以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真相,从而觉悟,并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而达到圆满的解脱。

引述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1. 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 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业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 识,其中包括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13]。

4.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身体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 六入,指在名色之后,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贾题韬第一讲开场白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

但是,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

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

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把这一点认识清楚。

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

其它宗教主要依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

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

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

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

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来代替你解脱的。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访问了多少的外道啊,可是并没有解决他所想要解决的(生死)大问题,最后还是回到菩提树下,静坐思维,自己下手来解决,终于开悟了!然后根据他所悟到的道理创立了佛教。

佛说法四十九年,他讲的,也就是把他开悟所见到的东西给众生介绍出来,令众生开悟。

佛由开悟获得了解脱,佛教里的一切设施,都是集中在使众生开悟这一点上的。

譬如“受戒”,就是为了约束身心,为开悟作准备。

因此,大家不要怕守戒,守戒的后面有开悟,有使你脱胎换骨的灵丹妙药让你受用。

佛法并不是故意要把你身心捆起来,故意让你不舒服。

你要想了脱生死,你就必须把你那不应该做的事情放下,让“戒”澡雪你的精神,斧藻你的性灵。

否则,开悟就没有希望!再拿修定来说吧,“定”在佛教里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不是很时髦气功吗?气功就是佛教禅定的初步,仅仅属于佛教的一小部分。

佛教理论基础

佛教理论基础

缘起论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依存的关系,经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 灭”。以上的十二因缘、四谛法、八正道等皆是内容。
(一)业感缘起。诸法之缘起由于业力所感,即由善恶 之业力可招感善恶果报。(二)赖耶缘起。业力系来自 于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中所执持之种子,此种子遇缘 则生起‘现行’,复由现行熏染种子,其后再遇缘则 更生现行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三)真如缘起。众生 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然溯 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诸法系真如由无 明之缘而起动。(四)法界缘起。谓万法相互融通,以 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 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五)六大缘起。谓一切诸 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者。
(2)“行”,即身、语、意三行,是因无 明而产生的三业遷流造作;(3)“识”是 眼等八識的了別境界,由行而缘起,有将此 识分为三种:入胎的识、在胎的识、出胎后 的识;(4)“名色” 是以识为缘引起的, 由识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等相感而形成的質礙;(5)“六处”指六 根,是由名色为缘引起,由阿赖耶识托胎后 经七七而形成;(6)“触”即六根、六境、 六识三者的和合,是由六处为缘引起;(7) “受”指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由 触引起。六受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 此受不同于白纸著染,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 明、行所生缘;
“道谛”是关于灭苦之道的真谛,道、 灭二谛是出世间因果,又称还灭门。
“八正道”:(1)“正见”即正确如 是地看世界,使认识与宇宙实相相符合; (2)“正思维” 是以正见为基础正确地思 维,如是思维;(3)“正语”是在正见、 正思维的基础上的真实语、利益语、爱语, 防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 “正业”是行正确的身、口、意三业;(5) “正命”是要求有正行,离杀生、不与取等, 从事正命而非邪命;(6)“正精进” 具备 正当的努力,使已生之恶法断,未生之恶法 不起,使未生之善法生,已生之善法增长; (7)“正念”又称正意、谛意,时刻不离 佛法,念兹在兹;() “正定”是离欲、恶、 不善法,成就正当的禅定,引发无漏慧。

佛家数字

佛家数字

1、三宝:佛、法、僧(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4、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5、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6、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7、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8、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9、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0、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

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烽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11、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

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1)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2)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3)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4)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5)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7)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12、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2)诸法无我是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3)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

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创古仁波切苦圣谛苦圣谛是全然理解痛苦。

大家显然都觉察到痛苦的存在,而且当饥饿、寒冷或疾病的觉受产生时,他们也认知到其中的痛苦。

但是,苦圣谛包括对一切痛苦的觉知,因为它涵盖了痛苦的自性和本质。

它包括对潜在及显著的痛苦的认识:显著的痛苦是立即的痛楚或目前的困境;潜在的痛苦则比较难了解,因为它开始的时候是快乐,但是基于它的本性,这种快乐无法永远持续,而且必定会改变。

由于快乐必定会转变为痛苦,潜在的痛苦可以说是无常的快乐。

例如,当我随着最尊贵的噶玛巴一起去不丹时,不丹国王邀请我们去皇宫。

不丹的皇宫非常华丽,国王的内殿也是美仑美奂;仆人很多,他们的态度也都十分尊敬及顺从。

可是,我们发现纵使他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事物,国王本人的内心却有很多痛苦。

国王说噶玛巴的来临让他大感安心,他强调由于他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噶玛巴的访问对他深具意义。

我们往往认为某种情况会带来难以想像的快乐,但事实上那种情况含有极大的烦恼。

当我们想到那些确实很幸运的众生——天神或非常富裕及健康的人——时,他们拥有的似乎尽是快乐,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现况的根及本质其实是痛苦,因为现况必定会改变。

什么是快乐?由于它的究竟本质,快乐往往意味着往后的痛苦。

没有任何世俗的快乐会持续很久。

世俗的快乐包括变迁的因素,也就是俱生的痛苦。

因为这个理由,苦圣谛所指的的痛苦的觉知,不只是立即的痛苦,还包函各种潜在的痛苦。

佛陀开示苦圣谛,因为世俗的一切事物都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假如一个人不自觉自己在受苦,他永远都不会有铲除这种痛苦的动机,因此他会继续受苦;当他觉察到自己在受苦时,他可以设法克服这个痛苦。

就较微妙的痛苦来说,如果一个人很快乐,但觉知这种快乐本身含有痛苦的种子,他就比较不会依恋这种快乐。

那时候他会想到:“噢!这似乎是快乐,但是它含有俱生的痛苦。

”然后,他就会想要脱离它。

苦圣谛的要义就是对痛苦的觉知。

一旦我们对痛苦的本质有很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开始避免痛苦。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培根 ——思想家科学家
• “知识就是力量” • “粗知哲学每使人倾向无神 论,然而精研哲学则使人皈 依宗教。”
儒、道 、释
• 以儒治世 • 以道治身 • 以佛治心
二、正确认识宗教
开启人生智慧
如何学习宗教
• 防止三种过失 “器覆” “器漏” “器不净”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
1.3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教育 即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 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教的内容: “诸法实相”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僧“三宝”
• “住持三宝” : 佛陀——释迦牟尼佛, 佛法——经书, 僧——那些僧团, -----这住持三宝是有相的 “自性三宝”: 觉——佛就代表觉 正——佛法代表正 净——僧团代表净
藏经洞 《引路菩萨图》 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1.5佛法的基本内容
1.5.1佛教的三法印说: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1.5.2佛教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
1.正见 2.正思维;3.正语; 4.正业;5.正命; 6.正精进; 7.正念;8.正定。
1.6那么佛教的宗旨
“涅槃寂静” 即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尸毗王本生—割肉贸鸽
• 壁画描绘了佛的前身尸毗王鹰口救鸽的故事。为了从鹰口 中救出鸽子,又为了不让老鹰饿死,曾发誓普渡一切众生 的尸毗王,甘愿割下自己身上的鲜肉喂饱老鹰,然而苛刻 的老鹰却要求割下的鲜肉不得轻于鸽子,尸毗王割尽了全 身的肉,却仍然不够,虚弱的他使尽最后一点力气,自己 站到秤盘上去,结果大地震动,飞天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 ,老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尸毗王也恢复如初。 • 壁画正中高大的尸毗王正目视着自己满是鲜血的小腿,周 围较小的画幅描写了鹰追鸽、鸽向尸毗王求救、眷属痛苦 等情节。壁画构图把不同时空内发生的事情有机地结合在 一个画面上,画面构图简朴,主题突出显示出作者高超的 画艺,不愧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轮回图画中正中心的地方,说出了根本问题,格内有三种动物,猪、蛇和鸽,猪代表根本无明,也就是愚痴,这种无明不仅是无法理解事物真相的无明,而且是对于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万物真相的一种主动误解,错误的执着事相,有一种比其自身更加具体化的存在。

猴子捞月最后全部落水的故事是对无明的解说的故事之一,故事告诉我们迷惑于无明,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由于我们很容易被无明愚痴驱使,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贪爱心,贪爱由鸽来表示,进而对任何讨厌或阻挠欲望的事物,产生僧恶感,嗔恚由蛇来表示,这三项烦恼,贪嗔痴被称为三毒,他们扭曲了我们心灵的外观,这三种烦恼每时每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这三项烦恼也正是我们不断流转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

现今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每秒可接4000亿比特的信息,而人们能够分辨识别的信息仅仅只是2000比特,就是和自己当前利益相关最大化的2000比特,如果用一个佛教名词来读解这个科学结果,那就是“我执”,人的贪、嗔、痴构成和强化着每时每刻的我执,于是人们就会不断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做出或善或恶的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就是造业,业也叫业行,就是一个人起心动念和行为的结果,每一个的业都会在未来成熟,造成结果,自种善因,自得善果,自种恶因,自得恶果,真实不虚的因果关系其实就是自然界构成的最基本规律,比方说有时表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者瓜熟蒂落,正因如此,业也就成为了导致生死之轮轮转不息的推动力。

紧绕着正中心的两个半圆代表源自“贪嗔痴”三毒的白业和黑业,也就是善业和恶业,在黑色半圆的众生在忙着制造恶业,在白色半圆里的人们从事着善行,他们的脸朝上,象征善行会将他们提升至较高的善道,行善和造恶的不同结果形成六道,六道中每一道都不断处于轮转状态之中,没有任何一道可以超脱轮回的生死流转,哪怕天道的众生们一旦福报享尽仍会下五道沉沦。

我们现在明白了由于根始于轮转圆心的三只动物所代表的根本无明,让我们陷入了由第二圈里两个半圆所象征的善恶两业的业海之中,我们的业行从这里推动我们在六道,也就是第三圈中的不断的轮回。

那么轮回的发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其中又牵扯到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最外圈的十二个图格,详细的描述了这个让我们产生轮回的过程。

它称为十二缘起,它们解释了生命受困于轮回的因果关系,第一个缘起从无明开始。

十二缘起牵引因:一缘起、无明、1、根本无明,即对人与事产生错误认知的一种识体,2、枝分无明,它所误解的对象是因果循环,也就是业报,二缘起、行,有情众生一旦发生业行就会在心识里种下习气的种子,这些习气能一直横行无阻,直到产生果报。

造作业行的五个步骤:1发生意图、2、确定作意目标、3、加行准备、4、正行完成、5、业行完成前原先意图不曾改变,三缘起、识:识分为因识和果识,由第一缘起无明引发的第二缘起业行一旦完成,其功能便会流入当时的心识,这个短暂的心识就叫做因识,在业行完成的当下立即发生,因识指的就是沾染善恶的潜能种子,它是个中性的识体,无论善恶都能沾染,以善或恶烙入心识的这种业行习气具备一种功能,它能够决定有情众生未来生投生的地方。

牵引因发生在你过去生中,以上无明、行、因识这两个半缘起为牵引因,它们是造就你这一世主要生命形态的主要衡量。

果识存在的时间非常短,直到第四缘起名色,名指受想行识四个精神范畴的聚集(受想行识),色指物质现象的聚集,五官的形成成熟了第五个缘起“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它们是内六根,六识依赖内六根来感知外部的六境,即色声香味触法,接着产生第六缘起:触,即接触和感受,第七缘起,受,受就是母体在胚胎通过“六入”接触六境,第一次产生苦乐舍三种分别感受,一直到生命体能够产生情欲兴奋为止的这段时间,受也发生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能够让我们产生苦乐和舍的分别,并产生爱执的时刻。

既然当前的心识永远依赖于前一个心识而存在,并且作用于后一个心识,那么这个深沉的心识也必然全部承载了我们以往生命中的一切所作所为,不仅将过去的业行因果表现为现在的身心形态,并且也会将这所有的业行因果投射于未来,莲花生大士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一看你目前的行为。

第八缘起,爱,是指一个生命觉受到苦乐等分别而产生贪恋执着,这表现为人们趋乐避苦不愿意减少舍受的欲求,十二缘起里爱所强调的主要是能滋养业能,以牵引未来生的爱业,第九缘起,“取”,则是对爱的一种更强烈的染着,在生命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爱和取,将过去生中的无明业因造成的今生果报再次转化为未来生的因果潜能,第十缘起,有,则是由爱、取产生的充分的成熟的业力,“有”缘起发生在今生的最后一刻,它能够召感未来生的果报,它是由爱着和执取所滋养的业因,它已经全部转化为潜在的业力,随时能召感下一生的果报,简单的说,有,意味着不可更改的结果。

我们当下发生的生命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那么十二缘起也可以发生在每一个当下,去学会改变每一个当下。

忏悔:忏,表示你已经认识到以往处于无明愚痴的自己有多么的可笑,而悔则强调同样的错误今后不会再发生。

无论你信佛与否,你都在不断的改变着自己每一个当下,进而塑造从下一个当下生起的未来。

当我们对于解脱轮回尚且力量不足时,第十缘起,有,这个在人临终时能召感未来生果报的潜在业力就会起作用,导致十一缘起,生,的发生,生,指的就是新的生命,十二缘起中,生指的是受孕的那一刹那,而非脱离母胎之时,有了生,自然产生了标志着衰变毁坏的第十二个缘起,“老死”,十二缘起,由象征无明的盲眼老人,最终到回归到象征老死的负重老人,生命轮回之苦是如此的沉重。

因果轮回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的根本愚痴引发贪爱和嗔恚,这三毒导致善与不善业的造作,而善与不善业又会进一步的召感六道轮回,轮回生死依着十二缘起,即第一缘起无明,激发了第二缘起,行,行终止后产生于意识的习气叫做因识,因识所导致的投胎叫做果识,因识和果识统称为识,这是第三缘起,新生命时期的开始叫做名色,是第四缘起,名色会发展为第五缘起,六入,这是胚胎的发育,当身体形成后就发展成出第六缘起,触,由触又发展出第七缘起,受,由受产生第八缘起,“爱“,由爱产生第九缘起,取,由取产生第十缘起,有,也就是下一个生命开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由“有”产生第十一个缘起,生,下一个生命从生开始,生再继续形成第十二缘起,老死。

一念不觉而生无明,无明妄想而生分别,分别深重而生执着其实六道的不停轮转,十二缘起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我执“,也就是表现为愚痴的根本无明,无论你身为人还是动物,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执着在连贯着你的生命,所以轮回死主就是”我执“,只要当我们破除了我执,轮回死主也就不复存在,自然达到佛陀所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的境界。

苦、集、灭、道四圣谛xx谛有这们一个比喻:一个人从生病、看病、吃药、到最后重获健康,医生治病的过程分四个步骤,1必须知道病的本质,2必须断除病源,3给药,4药到病除。

我们已经明白了其中“苦”和“集”的部分由“无明我执”生起的十二因缘的集结,导致了轮回的苦难结果,轮回的因是“集谛”,果是苦谛,既然发生轮回的工具同由贪、嗔、痴三毒引发的十二缘起的不断流转,什么是超越轮回的工具呢,在生死之轮中,我们无法找到答案,但在生死之轮的下方,佛陀用手指着一段经文和一轮明月,告诉了我们出离轮回的道路,经文云:汝当求出离,得此佛说教,以恒坚实志,奉行此法规,如象推草寮,摧破死主力,当舍生死轮,灭苦尽无余。

这段偈文教导我们看清六道轮回之苦,并生起出离之心,修持佛陀教法,即戒定慧三学,便能如巨象般将烦恼业苦如草屋般推倒,进而降伏我执死主,脱离六道轮回苦海,这就是苦集灭道中的道谛,得到涅槃自在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灭由明月表示,代表无苦解脱的境界,位于图顶的佛陀早已脱离六道,得涅槃自在的境界。

导致轮回发生的工具是由根本无明生起的贪嗔痴三毒,而出离轮回的工具则是修持“戒定慧”三学。

知苦思断集,xx乃修道佛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苦谛:世间一切都是苦的,而且这个苦会逼迫我们的身心无法得到自在,因为众生的五蕴(名色,名:受想行识,色:一切物质界)身心时常被种种的痛苦压迫,这就是逼迫性。

娑婆众生有“八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阴”字,是“遮盖的意思。

有五种事情(色、受、想、行、识),遮盖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里头迷迷惑惑,造出各种的业来。

因为有了五阴,那贪、瞋、痴的心,就着牢在这个五阴上头,像火碰着了干柴一样,就会烈烈烘烘的烧起来,所以叫做“五阴炽盛”。

“炽盛”本义是“火势旺得厉害”的解释。

现在借这“炽盛”两个字来,譬喻这五阴的。

并且譬喻这五阴的迷惑人,容易得很,像干柴容易着火一样。

)我们就是住在这苦海无边的世界,也就是娑婆世界。

集谛:所有的痛苦到底从哪里来,是由我们过去自己集来的,为什么我们会受种种痛苦的逼迫,这原因就是我们造种种烦恼罪业,自然会招感生死的轮回,这些种种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就是招感性,有造痛苦的因就会招感痛苦的果,众生都是因为无明生起种种执着和欲望,而且这种执着和欲望越来越重,才由执着,和欲望来驱使我们身口意三业去造作种种罪业,由这个罪业再慢慢累积起来,累积起来变成一股业力,再由这个业力招感使我们痛苦的果报,所以业力就是苦果的因。

无明就是业力的因。

佛说,一念无明而生执着,叫做我执,再由我执来生起种种欲望,然后产生很多烦恼,一旦有烦恼就有痛苦,再由痛苦再生起烦恼,因为人在痛苦当中会起无明,所以就产生这个烦恼,这就会业上加业,我们的罪业越来越深,烦恼也越来越重,痛苦也越来越多,这也叫惑业苦。

变成这个惑业苦不断来相续,因为惑业苦这三项它会造成因果不断的来相续,这就是我们众生生死轮回无停止的原因,因为我们凡夫众生在无明当中产生迷惑,在迷惑当中就会继续造业,有造业就一定会受到痛苦的果报,因此苦是由不断的去造业产生的,这就是集谛。

这个集是汇集或收集的意思,佛说,由惑业为因,才招感痛苦为果,这正是凡夫受生死轮回的原因,所以集谛就是凡夫众生在招集苦果的主因。

灭谛:佛说如果能够将烦恼罪业消灭掉,就能够进入到涅槃寂灭的境地,这就是灭谛,灭谛就是消除一切痛苦得到真理。

佛用般若智慧观照,知道我们众生所感受到的苦果,根本原因就是业,但是这个业是由烦恼引起的,这个烦恼就是根本无明,它产生我执、我见及种种欲望,众生无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的认为我们的这个身体是实在的,是真的,因为我们为这个身体生起种种烦恼,造作种种的罪业,又由这些罪业招感生死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若不要有痛苦,就要去找这个造痛苦的因,如果我们能断除业因,断除我执,观照世间的真相,本来就没有一个“我”的道理,一旦没有一个实在的我,我们就不需要为“我”生起烦恼,而去造业,如果我们不去造业,这个生死轮回的连环锁自然就灭掉了,就可以跳出三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