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深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23 龙迅股份公司深度报告: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高速信号传输芯片,缔造数字多媒体芯世界

2023 龙迅股份公司深度报告: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高速信号传输芯片,缔造数字多媒体芯世界
大部分的电视、 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及家用机顶盒广泛使用了 HDMI 协议, 目前知名游戏主机亦普遍采用 HDMI 协议作为线路传输途径
已从 HDMI 1.0 版本演化到最新 的 HDMI 2.1 版本
DP/eDP(DisplayPort/ Embedded Display Port)
规模效应逐步凸显,毛利率优势突出,持续保持高研发属性
图表: 2020-2022年公司各产品毛利率拆解
70%64.59% 64.79%64.18%64%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75%70%65%60%55%50%
56.34%53.43%
15%● 8%
7.07
9.68
12.94
P/E
0.00
59.91
39.51
25.73
P/B
0.00
4.23
3.82
3.33
投资要点
国产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细分领域龙头
技术壁垒高筑,兼具主流协议覆盖的全面性与先进性
盈利预测
2025年公司产品约175亿元人民币全球远期市场空间
3
4
1
显示器及商显
安防监控
视频会议
车载显示
PC及周边
5G及AIoT
AR/VR
. 国产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细分领域龙头。 公司深耕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 高速信号传输芯 片 , 已开发超过140款的高速混合信号系列芯片产品 , 成功进入鸿海科技与脸书等国内外知 名企业供应链 ,进入高通、 英特尔、 三星、 安霸等世界领先的主芯片厂商部分主芯片应用的 参考设计平台。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 , 公司在2020年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与高速 信号传输芯片市场中销售额分别居于第六位与第八位 , 市占分别为4.2%与0.9%。. 技术壁垒高筑 ,兼具主流协议覆盖的全面性与先进性。公司已开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速混合信号芯片产品 , 可覆盖HDMI、 DP/eDP、 USB/Type-C、 MIPI、 LVDS、VGA等 市场绝大多数主流高清视频信号协议 ,可支持多个主流高清视频协议的业内最高版本。. 受益于AI大时代 , 2025年公司产品约175亿元人民币全球远期市场空间 。 根据CINNO Research预测 , 2025年全球高清视频桥接/显示处理/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各56/56/63亿元人 民币远期市场空间。公司产品广泛用于 “安防监控、视频会议、 车载显示、 显示器及商显、 AR/VR、 PC及周边、 5G及 AIoT”7大应用领域 ,受益于AI大时代 ,公司增长动能充足。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行业发展调研报告面向数字艺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数字创意、数字内容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述行业依然保持着强劲发展动力,未来三年行业收入将以5.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增至4,347亿美元,5G、AI、VR.AR商用的提速及日趋个性化的消费习惯将给数字娱乐与媒体行业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一、产业政策调研本群面向产业属于国家层面布局的重点产业,从2016-2023年,国家部委密集出台数十部与数字内容、虚拟现实、游戏、影视相关的重磅文件(表1),2023年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建设指导思想,这些文件指明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及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双重需求。

(一)虚拟现实行业现状虚拟现实属于国家层面布局的重点行业,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一是成熟行业依据传统软硬件或内容优势向虚拟现实领域渗透。

其中智能手机及其他硬件厂商大多从硬件布局。

而游戏动漫制作厂商或视频发布平台,大多从软件和内容层面切入。

二是新型虚拟现实产业公司,包括生态型平台型公司和初创型公司。

该类型企业在硬件、平台、内容、生态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布局,以互联网厂商为领头羊。

如腾讯、暴风科技、乐视网等。

从2018年起,VR内容投资热度已经超越VR硬件,成为VC关注的焦点。

目前VR行业的急需通过2C的优质内容增加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

VR内容领域的发展逻辑是2C先于2B,游戏、影视、直播和旅游四个强娱乐属性行业或将率先迎来爆发。

此外,电商、房地产、工程和医疗等领域社交和主题公园也将在产业进入成熟期后迎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但是,目前虚拟现实内容中,360全景视频所占比重为99.37%,这意味着虚拟现实内容产业的业务形态严重受限,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优质从业人员的匮乏。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智慧城市规划暨北京市智慧广电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为深入推进北京市智慧广电建设,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发展,助推“两区”高质量建设,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建设控制性规划要求(试行)》《北京市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等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现状1.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广电融媒体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完成搭建,17家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统筹推进,体制创新和组织融合加速变革,媒体融合生产和业务流程重塑再造,“1+4+17+N”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全市海量媒体资源与各区特色视听资源的汇聚共享,融媒体制作和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建设运营高水平推进,集聚政务、服务、商务信息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成示范。

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助推精品创作,推出了更多记录时代、书写人民的视听精品力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勇担使命、积极作为,视听精品内容影响力不断提升。

2.广播电视向超高清化加速演进以超高清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科技加速创新,有力引领并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高质量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视听需要。

BRTV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通;成立全国首个8K超高清视频内容作品扶持资金,累计扶持8K作品169部,节目总时长456小时;基本实现全市普及高清超高清电视接收终端。

爱奇艺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爱奇艺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爱奇艺深度经营分析报告2020年4月一、行业分析(一)经济、网络发展未来持续推动在线娱乐内容热潮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加。

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2013 年的1398 元增加到了2019 年的2513 元。

2019年这一支出同比增速为13%,稳定在占总支出的约11%这一比例,仅次于食品烟酒(28%)、居住开支(23%)、交通通信(13%)这几类基本生活保障支出。

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依然在不断增长,表明居民为这几类产业服务、内容产品的支出意愿较强。

图表1: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增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同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在线娱乐需求旺盛。

中国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渗透率持续攀升,互联网流量每年翻番。

2019 年上半年,中国共有8.5 亿网民,其中网络视频用户7.59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

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1%,这一数字是2010 年互联网普及率的近两倍。

而互联网的主力:移动互联网则用技术推动流量的进一步提升。

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从2013 年的132亿GB 发展到2019 年上半年的5,539 亿GB,2015年来,其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0%。

未来随着全国网络基础设施完善、5G 商用的全面落地和流量资费的进一步下降,与超高清视频、VR、AR 等技术相结合的在线娱乐将持续发展。

图表2: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普及率攀升图表3:互联网流量每年翻番资料来源:CNNIC、市场部资料来源:工信部、市场部5G 元年,社交、娱乐和电商APP 是移动互联网头部需求。

根据Questmobile 统计,2019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中,占据前三名的分别为即时通讯(社交)、在线视频(娱乐)和综合电商。

这三类行业APP 活跃用户增长率在5%-20%之间,MAU 约在10 亿左右,活跃用户在全部用户中占比高于80%。

流媒体视频行业分析报告

流媒体视频行业分析报告

流媒体视频行业分析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流媒体视频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变革,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在线追剧到观看各类直播,从短视频的风靡到长视频的深度内容,流媒体视频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一、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流媒体视频市场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流媒体视频市场的收入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攀升,用户数量也在急剧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于便捷、个性化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

2、竞争格局多元化目前,流媒体视频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既有像 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 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有国内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

此外,一些新兴的平台也在不断崛起,试图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3、内容创作日益丰富为了吸引用户,各平台纷纷加大在内容创作上的投入。

不仅有大量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传统类型的内容,还有自制剧、原创纪录片、动漫等多元化的作品。

同时,用户生成内容(UGC)也在逐渐崭露头角,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用户行为分析1、观看习惯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随时随地享受娱乐。

而且,用户的观看时间更加碎片化,短视频和短剧集受到了更多的青睐。

2、付费意愿增强优质的内容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流媒体视频服务付费。

然而,价格敏感度仍然存在,用户在选择付费服务时会综合考虑平台的内容质量、价格和服务。

3、社交互动需求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观看视频,他们还希望能够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评论、点赞、分享等社交功能成为了平台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

三、技术发展趋势1、高清化和沉浸式体验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高清、超高清视频的传输变得更加流畅,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流媒体视频,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互联网电视调研报告

互联网电视调研报告

互联网电视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形态,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电视以其丰富的内容、个性化的服务和便捷的交互方式,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人们的收视习惯和消费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互联网电视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互联网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二)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互联网电视不仅提供了传统的电视频道,还整合了大量的网络视频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漫、体育赛事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

2、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电视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3、交互性强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 APP 等方式与互联网电视进行交互,实现搜索、点播、暂停、快进、评论、分享等操作,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4、多屏互动互联网电视支持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多屏互动,用户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屏到电视上观看,也可以将电视上的内容同步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近年来,互联网电视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_____年,我国互联网电视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_____亿户,市场渗透率达到_____%。

(二)品牌格局目前,互联网电视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牌:1、传统电视厂商如海信、创维、TCL 等,这些厂商在传统电视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实现了向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转型。

2、互联网企业如小米、乐视、暴风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内容资源和创新营销模式,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3、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这些运营商通过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借助其宽带网络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中国宽带网络“十三五”发展成效及“十四五”趋势分析

中国宽带网络“十三五”发展成效及“十四五”趋势分析

中国宽带网络 十三五 发展成效及十四五 趋势分析张丽㊀董泽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91)摘要:宽带网络作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的优先行动领域,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㊂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宽带网络发展迎来新一轮机遇㊂介绍了 十三五 时期我国宽带网络的推进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 十四五 时期我国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促进宽带网络进一步走深向实的措施建议㊂关键词:宽带网络;推进成效;发展趋势;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TN915.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引用格式:张丽,董泽世.中国宽带网络 十三五 发展成效及 十四五 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5):49-52.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5.0100㊀引言在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下, 十三五 期间(2016 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迈上新台阶,超额完成2020年既定战略发展目标,为带动技术进步㊁繁荣经济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㊂面向 十四五 ,新型宽带设施将持续演进重构,生态布局将日趋成熟,市场活力将持续释放,将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数字底座㊂1 宽带中国 战略落地及 新基建 部署㊀㊀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宽带网络是我国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㊂2013年,国务院发布‘ 宽带中国 战略及实施方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面向2020年宽带网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部署㊂自2018年年底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博弈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多次作出加快5G㊁数据中心㊁工业互联网㊁物联网㊁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我国 十四五 时期宽带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指引㊂1.1 宽带中国 战略落地(1)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出台‘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㊂(2)网络建设与市场竞争: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发展超过1.5亿移动通信转售用户,占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比重达9%左右;深化宽带接入网开放试点工作,累计发展民营企业超过800万户;持续优化网间互联架构,全国骨干网直联点增至13个;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多地出台本地光纤到户网络建设和验收规范;解决基站选址难㊁道路通行难等问题,多个省市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放屋顶天面和场所支持基站㊁铁塔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大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运营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设 百兆乡村 示范网络;组织开展6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共支持约13万个行政村光纤建设和超过5万个4G基站建设,其中约1/3的任务部署在贫困村㊂目前,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双双提升到98%,提前超额完成 十三五 规划时期要求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显著缩小了城乡 数字鸿沟 ,奠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基㊂1.2㊀党中央部署指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方向近两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拉动投资㊁促进消费㊁稳定就业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㊂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5G网络㊁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5G网络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㊁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㊁生命健康㊁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㊁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㊂党中央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方向,标志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㊂1.3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激发宽带网络新需求(1)从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看,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㊁高端产业回流㊁低端产业外迁等多重挑战,新冠疫情的蔓延进一步加剧全球产业链深刻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更为迫切㊂推进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将降低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成本,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和新型生产范式,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增强全球竞争优势,为我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中赢得有利地位㊂(2)从智慧化生活需求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消费升级,充分释放了内需潜力㊂新冠疫情期间,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20%,在线教育㊁互联网医疗等应用向更广大的人群渗透㊂(3)从治理能力提升需求看,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宽带网络建设将有力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全面增强治理效率和管理效能㊁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使数据 出谋划策 ,形成科学化㊁精细化㊁智能化的治理能力㊂2中国宽带网络 十三五 发展成效十三五 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扎实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专项行动㊁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等工作,发布实施加快5G发展㊁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等文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㊁技术创新㊁生态打造和应用牵引㊂我国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㊂2.1㊀宽带网络能力提档升级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光纤到户端口占比达92.8%;4G基站达572.7万个,是2014年的7.8倍;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基站规模达74万个;网络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全国已建成13个骨干直连点,网络性能大幅提升㊂2.2㊀宽带用户结构持续优化光纤用户占比全球领先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光纤用户占比达93.4%,远超经合组织国家26.8%的平均水平,千兆用户规模达588.2万户㊂移动宽带发展超预期目标,我国3G/LTE用户数达到13.26亿,其中,4G用户占比超过80.9%,远高于全球55.5%的平均水平,5G套餐用户超过2亿户㊂2.3用户使用体验明显改善网络速率大幅提升㊂据宽带发展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为43.49Mbit/s,是2015年同期的5.2倍;4G网络下载速率为29.02Mbit/s,是2016年第三季度的2.5倍;网络资费大幅下滑,固定宽带每月每户支出为35.3元,移动流量平均资费为3.8元/GB,较2015年年底分别下降32.6%和94.9%㊂2.4㊀融合赋能作用日益彰显宽带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化,全面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占GDP的比重已近4成,对GDP的贡献率近7成,有效助力了新冠抗疫复产㊂在宽带网络的支持下,医疗机构精准高效地开展新冠疫情监测㊁病毒溯源等工作;无人生产㊁远程运维等新模式保障了远程办公模式[1]㊂3中国宽带网络 十四五 发展趋势3.1㊀网络基础设施朝着高速移动㊁敏捷高效方向演进固定宽带加速从百兆迈向千兆时代㊂全球已有57个国家的234家运营商发布了千兆业务㊂2020年2月,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成立了 第五代固网 (F5G)工作组,旨在推动固定宽带代际演进㊂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提出千兆光网发展规划㊂5G规模商用部署步入快车道,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快5G战略布局,如美国发布多个新政和法案,对5G进行全面布局;我国5G进入网络规模部署和应用纵深拓展的关键阶段[2]㊂3.2㊀计算基础设施朝着技术先进㊁存算一体方向构建数据中心向规模化㊁集约化方向发展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落地,数据流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㊂据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协会(GSMA)预测,2024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5年的25.4倍;同时,数据中心能耗大,耗电量将占全球用电量的3%,大型㊁绿色数据中心将成为发展趋势㊂云网边深度融合成为未来重要方向,各国对云网边协同发展形成共识,微软㊁谷歌㊁亚马逊等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上云服务和解决方案㊂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50%的数据将在网络边缘侧分析㊁处理与存储㊂3.3㊀融合基础设施朝着综合集成㊁交互协同方向演进㊀㊀工业互联网平台供给能力不断完善㊂从全球看,欧美等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活跃,PTC㊁GE㊁罗克韦尔㊁西门子等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全球领先;从国内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深度不断拓展,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70个㊂物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物联网已在智慧城市㊁智慧交通㊁智慧医疗等领域探索形成了日渐成熟的发展模式且市场规模日益壮大㊂麦肯锡的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里程数将占全部汽车里程数的13%㊂3.4㊀宽带网络应用朝着全面渗透㊁融合创新方向发展㊀㊀智慧化生活应用创新不止,超高清视频㊁远程医疗㊁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市场空间广阔㊂根据‘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 2020年)“,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用户数将达到2亿[3]㊂产业数字化加速向纵深发展,智能化升级需求日益强烈,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产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预计到2024年,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㊂北斗导航㊁无人驾驶㊁5G等技术将加速农业数字化进程[4]㊂数字化治理能力更加精准高效,人工智能㊁区块链㊁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将推动数字化治理驶入快车道㊂以智慧城市为例,据‘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计,2018 2022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5]㊂4对我国新型宽带设施发展的建议我国新型宽带设施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㊁投资建设规划和标准不统一㊁数据治理规则缺失㊁融合人才不足㊁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数字鸿沟等新老问题交织叠加的挑战㊂面向 十四五 规划部署和网络强国建设要求,应聚焦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加快新型宽带设施建设,夯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㊂(1)夯实网络和应用设施建设㊂一是,加快建设高速移动㊁泛在感知的网络设施,加快5G网络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网,提升骨干网络性能和效率;二是,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提高绿色节能水平,加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㊁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云边协同发展,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6]㊂(2)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发展㊂一是,推进工业企业外网建设或内网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支持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推进人工智能㊁5G㊁感知设施在交通㊁能源㊁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智慧交通㊁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建设㊂(3)壮大经济社会应用场景㊂一是,大力发展增强现实㊁虚拟现实㊁高清视频㊁远程办公等信息消费新业态,培育智慧城市㊁远程教育㊁在线医疗等数字公共服务新模式;二是,通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等方式,推广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三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制造㊁能源㊁交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㊂(4)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㊂一是灵活选取政府引导基金㊁公私合营模式㊁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投融资方式;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 放管服 改革,提升改革实效和发展活力;三是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公共数据资源池,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四是培养复合型㊁融合型高端人才㊂5结束语宽带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构筑发展新优势㊁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石㊂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基础坚实,应继续发挥既有优势,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施发展机遇,优化发展环境,扎实稳步推进5G㊁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布局工业互联网㊁人工智能㊁区块链等前沿基础设施,深化宽带网络在交通㊁教育㊁医疗㊁制造等垂直行业的应用,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向更高质量水平发展㊂参考文献[1]李成迪.浅议通信宽带接入业务和网络建设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8,20(23):19.[2]任玉宝,梁学如.通信宽带接入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3):176-177.[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名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 2022年)[R],2019.[4]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领域产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R],2020.[5]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2018.[6]张林.通信宽带接入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思考[J].通讯世界,2017(20):84-85.作者简介:张丽㊀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部副主任㊁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消费㊁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董泽世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broadband network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prospect of the14th Five-Year PlanZHANG Li,DONG Zeshi(Policy and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As a priority action field for countrie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change,broadband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engin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At presen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soc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network ushers in a new round of opportuniti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broadband network development in China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during the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network. Keywords:broadband network;promotion effect;development trend;measures and suggestions(收稿日期:2021-01-29)。

短视频行业流量分析报告

短视频行业流量分析报告

短视频行业流量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近年来,短视频行业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对短视频行业的流量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

二、用户规模短视频行业具有巨大的用户基础,根据统计,目前国内短视频用户已超过6亿人。

这一数字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快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方便地享受短视频的乐趣。

三、用户特点短视频行业的用户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生活节奏快,喜欢追求新鲜和时尚,短视频的形式和内容非常契合年轻人的观影习惯。

与传统视频形式相比,短视频更具可视化的特点,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直观。

四、内容创作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形式多样化,既有个人用户自发创作的日常生活及娱乐内容,也有专业团队制作的精品剧集和短片。

此外,许多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独家花絮和预告片。

内容的多样性吸引了更多观众,为短视频行业带来了更多流量。

五、流量获取方式短视频平台获取流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用户分享和点赞,内容在用户社交圈内传播,逐渐形成病毒营销效应;另一种是通过平台的算法推荐和内容分发,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将相关的视频推送给他们。

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流量的增长。

六、短视频流量的商业价值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许多商业机构和广告主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通过与热门用户和影视制作团队合作,品牌商家可以在短视频中植入广告或赞助,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通过广告投放和内容创作分成等方式获得商业回报。

七、短视频行业的挑战虽然短视频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长视频平台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逐渐意识到短视频的潜力,开始在该领域布局,加大竞争力度。

其次,不少短视频平台存在内容审核不严格的问题,一些低俗、违法内容泛滥成灾,对用户体验和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需要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数字化年度总结报告范文(3篇)

数字化年度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本年度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各项工作,分析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二、数字化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数字化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年度,我司紧紧围绕数字化转型目标,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数字化建设成果1.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度,我司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了高速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为数字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数据中心建设:我司新建了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确保数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 数字化应用建设(1)智能制造:本年度,我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供应链管理:我司搭建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采购、库存、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

(3)客户关系管理:我司开发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3. 信息化管理(1)办公自动化:我司推广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我司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员工信息、薪酬、绩效等数据的集中管理。

4. 数据分析与应用(1)大数据分析:我司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业务数据、市场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人工智能应用:我司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销售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1. 数字化人才匮乏:我司在数字化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2. 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不高:部分数字化应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3.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需要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广电经营数据分析报告(3篇)

广电经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广电经营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行业发展趋势,为广电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各大广电集团及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官方数据,同时结合市场调研和企业内部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整合和标准化,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三、行业概况(一)市场规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广播电视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有线电视市场规模为XXX亿元,卫星电视市场规模为XXX亿元,网络电视市场规模为XXX亿元。

(二)用户规模我国广播电视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用户总数达到XX亿户,其中有线电视用户XX亿户,卫星电视用户XX亿户,网络电视用户XX亿户。

(三)竞争格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广电行业面临着来自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

目前,我国广电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1.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广电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2. 地方广电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模式;3. 跨界融合趋势明显,传统广电企业积极布局新媒体领域。

四、经营数据分析(一)收入结构1. 广告收入:广告收入是广电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广告的崛起,传统广电广告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报告显示,2023年广电企业广告收入占其总收入的XX%,同比下降XX%。

2. 视频点播收入:随着网络电视的普及,视频点播收入成为广电企业新的增长点。

2023年,视频点播收入占广电企业总收入的XX%,同比增长XX%。

3. 网络直播收入:网络直播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广电企业新的收入来源。

2023年,网络直播收入占广电企业总收入的XX%,同比增长XX%。

2024年全球电视产业的新趋势

2024年全球电视产业的新趋势
03
高端电视产品市场占比逐年提升,消费者对于画质 、音质、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竞争格局
全球电视市场呈现多品牌竞争态势,包括三星、LG、索尼、TCL、海信等 在内的多个品牌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不同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推动电 视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电视制造商纷纷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打造丰富的内容生态,提升用户体验 和品牌价值。
语音助手与智能电视交互
语音助手技术的普及将改变消费者与电视的交互方式,使操作更加 便捷、智能化。
多屏动与社交功能
多屏互动和社交功能将让消费者在观看电视的同时,与其他观众进 行互动和交流,提升观看体验。
拓展电视应用场景
家庭娱乐中心
随着游戏、音乐、视频等娱乐内容的不断丰富,电视将成为家庭 娱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2024年全球电视产业新趋势
8K超高清电视普及
8K分辨率成为主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8K超 高清电视将逐渐普及,为消费者 带来更加细腻、逼真的视觉体验 。
8K内容制作与传

随着8K电视的普及,8K内容制作 和传输技术也将得到发展,包括 8K摄像机、编辑设备和传输网络 等。
8K电视应用场景
拓展
除了家庭娱乐,8K电视还将应用 于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推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OLED与QLED显示技术竞争
1 2 3
OLED显示技术优势
OLED电视具有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更加深 邃的黑色和鲜艳的色彩,同时拥有更加轻薄的机 身和更好的视角效果。
QLED显示技术特点
QLED电视采用量子点技术,能够呈现更加丰富 的色彩和更高的亮度,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 较长的寿命。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第1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3)第2章文化传媒产业概述 (3)2.1 文化传媒产业定义与分类 (3)2.2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历程 (4)2.3 文化传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4)第3章文化传媒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5)3.1 国家政策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影响 (5)3.1.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5)3.1.2 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5)3.1.3 政策加强版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 (5)3.2 地方政策对文化传媒产业的促进作用 (5)3.2.1 地方加大投入,支持产业发展 (5)3.2.2 地方政策注重特色发展,打造产业品牌 (5)3.2.3 地方政策加强产业协同,促进融合发展 (6)3.3 政策发展趋势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影响 (6)3.3.1 政策将进一步鼓励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3.3.2 政策将加强版权保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6)3.3.3 政策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 (6)3.3.4 政策将加强对产业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6)第4章文化传媒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6)4.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6)4.2 市场竞争格局 (6)4.3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分析 (7)第5章文化传媒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7)5.1 数字技术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影响 (7)5.1.1 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7)5.1.2 传播渠道的拓展 (7)5.1.3 消费模式的转变 (8)5.2 网络技术发展对产业的影响 (8)5.2.1 网络带宽的提升 (8)5.2.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8)5.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8)5.3 创新技术在文化传媒产业的运用 (8)5.3.1 人工智能 (8)5.3.2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8)5.3.3 区块链技术 (8)5.3.4 云计算 (9)第6章文化传媒产业新兴业态分析 (9)6.1 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9)6.1.1 现状概述 (9)6.1.2 发展趋势 (9)6.2 文化与科技融合业态 (9)6.2.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9)6.2.2 人工智能 (9)6.2.3 5G技术 (9)6.3 跨界融合发展趋势 (10)6.3.1 文化与旅游 (10)6.3.2 文化与教育 (10)6.3.3 文化与娱乐 (10)6.3.4 文化与体育 (10)第7章文化传媒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10)7.1 省份发展差异与特点 (10)7.2 一线城市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0)7.3 二三线城市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11)第8章文化传媒产业投资与融资分析 (11)8.1 投资现状与趋势 (11)8.2 融资渠道与方式 (12)8.3 投资风险与机遇 (12)第9章文化传媒产业人才培养与需求分析 (13)9.1 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13)9.2 产业人才需求特点 (13)9.3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协同策略 (13)第10章文化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14)10.1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4)10.2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14)10.3 文化传媒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5)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传媒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清视频产业深度报告目录1、超高清视频冲破传统收视体验,引领未来高质量生活 (3)1.1 电视----画面载体的演变历程 (3)1.2 超高清视频----追求极致画质的体现 (5)1.3 超高清视频跨时代的技术体系 (6)2、先进国家具先行优势,国内向技术高点发力冲刺 (8)2.1 国外先进技术引领行业标杆 (8)2.2 国内技术加速突破,多方位驱动产业链发展 (10)2.3 国家政策频出势头强劲,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璀璨之星 (17)2.4 地方政策加速跟进,地方特色各有千秋 (19)3、超高清产业链增速加快,2022 年规模或超3 万亿 (20)3.1 超高清视频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完整细致 (20)3.2 视频编解码设备向高端领域进阶 (24)3.3 超高清视频网络传输快步迈向高速化 (26)3.4 超高清视频终端呈现设备多元化扩张 (27)4 视频编转码技术是超高清视频的核心发动机 (29)4.1 视频压缩即萃取精华过程 (29)4.2 编转码技术是超高清视频产业运转之关键 (30)4.3 视频编转码各流程相辅相成 (31)4.4 编码标准是实现超高清视频的重要条件 (32)4.5 AVS 标准的国产替代将促进普及应用 (35)4.6 视频编转码硬件加速国产替代,技术路线趋向混合算力 (36)5、投资策略 (39)6、风险提示 (41)1、超高清视频冲破传统收视体验,引领未来高质量生活1.1 电视----画面载体的演变历程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出自英国的约翰·洛奇·贝尔德之手,这台电视是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1939 年,在美国发布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54 年诞生了首台彩色电视机。

1958 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820 型35CM 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称作“华夏第一屏”。

1970年,在天津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中国从此开启国产彩电生产之路。

1987 年,中国的电视机产量达到1934 万台,产量超过日本。

中国成为当时电视机产量最高的国家。

虽然在电视实现量产后,电视可以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

但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

当一种产品实现量的满足后,消费者就会开始对质产生追求,即从量变转移为质变。

对于电视而言,消费者最为直观的消费体验即视觉体验。

视觉体验最基本的特征是画面清晰度。

最开始的电视采用模拟信号处理,且只能显示黑白两色,色彩单调、画面不清晰,视觉体验效果较差。

为了提高画面颜色丰富度和清晰度,实现更好的视觉体验,电视产业开启了发展与变革。

画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信号传输处理方式与包括清晰度、色域、色深等画质技术指标。

为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电视产业在过去出现过两次产业技术变革。

第一次技术变革是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

模拟电视采用模拟信号,即连续波形信号来传输电视信号。

数字电视则采用经过量化、编码、压缩后以0和1表示的数字信号来传输数据。

模拟信号传输中,需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及时对衰减的传输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噪比,同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叠加的噪声也被放大。

传输距离越远,噪声累积越多,会使传输质量大幅下降。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受到噪声干扰,但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度时,能够通过信号再生的方法,生成没有噪声干扰的和原发送端一样的数字信号,所以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传输。

所以,数字电视相比于模拟电视,其画面清晰度、音频质量、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传输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还能支持全新的交互式业务和个性化定制。

按照传输方式,数字电视可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三类。

据国家广电总局,至2020年7月底,全国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用户分别达到2.1 亿户和1.3亿户,5000 余座发射台、上万部数字电视发射机覆盖广大城乡地区,通过多渠道传输覆盖系统,观众打开电视就能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

在产业对传输信号从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后,虽然画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因为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后,从标清到高清,再到全高清,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分辨率的提升,在其他画质技术指标方面没有非常明显迭代升级。

所以电视产业开启了第二次技术变革——从全高清到超高清的跨越。

从全高清到超高清,不仅是分辨率的升级,更是技术的多方位大幅改进。

1.2 超高清视频----追求极致画质的体现超高清视频(UHD,Ultrahigh Definition)是具有4K(3840×2160 像素)或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宽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从视频分辨率上划分,可以分为标清(Standard Definition)、高清(Humidification)、全高清(Definitions)、超高清(Ultrahigh Definition)四种。

超高清是指视频视频画面分辨率在4K 以上。

超高清在分辨率和像素上相比全高清有了明显的提升,4K 和8K 的像素点数量分别是全高清的4 倍和16 倍。

更高分辨率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视频画面呈现在相同尺寸的电视屏幕上会更加清晰,画质更加出色,具有更丰富的画面细节。

1.3 超高清视频跨时代的技术体系虽然分辨率的提高,能提升画面清晰度,但是视觉效果的提升还需要考虑其他技术指标。

超高清从分辨率、高帧率、高色深、宽色域、高动态范围、三维声这六个维度提升视听效果。

每一个维度都从特定方向提升画面的观感,六个维度的同步提升能够给观众带来颠覆式的收视体验,有更美妙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高分辨率提升图像清晰度。

从标清到超高清,每一次技术的提升,分辨率都显著提高。

标清到8K超高清的各技术阶段,分辨率从640*480依次提升到1280*720、1920*1080、3840*2160、7680*4320,8K 的像素点数量是标清的113 倍。

当屏幕上的画面具有更多的像素点,即更高分辨率,画面的呈现更加细腻、精致,更有层次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肉眼能从画面上感受到更丰富的细节,观感更佳。

高帧率提升图像流畅度。

帧率(Frame rate)是指每秒钟刷新的帧数,每一个定格画面是1 帧,视频的播放其实是多帧画面的连续切换,每一帧的画面差异很小。

因为人眼在观察事物时,具有视觉残留效应,光信号在视网膜上会有约1/24秒的视觉残留,所以当画面每秒刷新的帧数越大,视频的流畅度就越高,越不容易出现“卡顿”的感觉。

大部分的电影帧率都是24帧,李安执导的电影《双子杀手》以60帧和120帧的帧率登上各大银幕时,观众能感觉到电影画面的呈现非常流畅,人眼感受更加舒适。

高色深提升颜色渐变平滑度。

色深是指色彩深度,单位用比特数bit 表示。

色深越高,影响能表现出的色彩就越多,即不同种类的颜色间有更多过滤色,灰阶划分更加精细,颜色的渐变越平滑。

bit 代表色彩的数目,1 bit代表单个颜色通道能表现2^1=2 种颜色,即黑和白。

8 bits代表2^8=256,即RGB三个颜色通道总共能表现出256^3=1677万种颜色。

所以高色深能提升色彩表现能力,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宽色域提升颜色丰富度。

色域是指显示系统能表现的颜色范围。

自然界中的可见光具有最大的色域空间,但是受技术瓶颈所限,市面上的显示设备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见光色的范围,所以色域的宽度就成为衡量显示设备质量的标准之一。

色域越宽,越能显示出丰富的颜色,画面也更贴近自然色。

高动态范围提升明暗对比度。

在电视领域,高动态范围显示技术是指市面上常见的HRD (High-Dynamic-Range),HDR 能够把光亮和黑暗处的细节更好的呈现出来,作用原理是把不同曝光时间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提供更真实的视觉效果。

HDR 相比传统的SDR(标准动态范围)能表现出更大的亮度范围,但是要实现HDR,需要亮度、色深和色域空间分别提高到1000 nit、10 bit和Rec.2020的水平。

三维声提升声音立体临场感。

当音频设备需要营造出自然界的立体声,需要通过三维声的编解码技术和前后处理技术加以实现。

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声能让听众更确切的感受到声音的空间位置,带来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2、先进国家具先行优势,国内向技术高点发力冲刺2.1 国外先进技术引领行业标杆目前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的超高清视频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日本在4K/8K 感光器件、高端光学镜头和机内光学器件、专业编解码器等核心器件、电影摄影机、电视直播摄像机、专业视频监视器、高端视频制作系统等超高清视频核心元器件及前端设备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日本在2014 年和2016年就已经分别成功试播4K 和8K 超高清节目。

2018 年12 月,日本启用卫星播送4K、8K 电视信号,并于2019 年为次年东京奥运会8K 直播做积极准备。

在终端方面,如夏普、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都在加快研发,并推出了多款4K、8K超高清电视。

根据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数据,截至2018 年3 月,日本4K 电视的出货量约为408 万台,占所有电视出货量的35.3%左右。

韩国在超高清显示面板、电视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占优势。

韩国在超高清赛道上起步较早,于2012年就领先全球进行了UHDTV传输试验和试验广播,并于2014 年4 月开播了全球第一个4K 频道UMAX。

从2017 年年中起,韩国三大电视台KBS、MBC、SBS就开启了UHD电视服务,向首尔及首都圈部分地区传输UHD 节目信号。

除了频道建设方面,韩国的面板企业三星和LGD 在高端面板的技术、市场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如LGD 的超高清OLED 电视和三星的HDR MU系列电视,均在高端电视市场上有突出竞争优势。

美国在核心技术研究、软件开发、超高清视频内容方面优势明显。

美国拥有多个超高清视频领域行业组织,包括超高清联盟(UHD Alliance)、超高清论坛(UHD Forum)、蓝光光盘协会(BDA)等,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评测认证及生态体系建立等方面有较高主导权。

蓝光光盘协会在2015年发布了4K 蓝光视频格式,后来出现了多部好莱坞4K 蓝光影碟,丰富了超高清视频内容。

在4K电视频道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点播、推送和直播等电视业务。

欧洲卫星公司SES 的4K 频道,以及亚马逊的4K直播均带动了超高清视频内容的发展。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在2019年宣布了8K 超高清电视的行业认定标准和官方认定标识,并从2020 年型号产品启用。

好莱坞等影视基地在2019 年提供了超30 部超高清作品,提升了内容丰富度。

欧洲注重从超高清视频内容端发力。

因为欧盟地区各国国情和网络建设水平差异较大,所以以依靠行业组织从内容部分推动超高清产业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