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考语文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周继娅

一、中考文言文分值的提高昭示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在我国历史之悠久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它所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我们勿容忽视的。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言简意赅的特点也有其无法超越的优势。同时,语文课程的民族性,这是其他课程,特别是非人文课程所不具备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怎样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怎样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可以说如果舍去了文言文这一块,这些目标的设定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在这个西方文化、价值观大量涌入的时代,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多让学生吸取本民族的文化营养,让学生体味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而文言文教学对此又是责无旁贷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初中阶段背诵的文言诗文总量在2万字左右,并要求学生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近年来的上海市中考,文言文的考试篇目基本上在60篇(首)文章或诗词。这些文章或诗词大多为经典之作,因此,初三学生无论学习哪一个版本,都应根据教材的规定和要求,加以背诵和默写,积累一定的背诵、默写量,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考试的分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以前的20分,到2002年的25分,又到2003年的28分,再到2004年的30分,直至2006年至今的38分,分值几近增加一倍。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分值的变化,就其实质,是人们观念的变化,是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我们如果再认真分析一下试卷,就不难发现,其实变化的不仅是分值,还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自2003年中考起,第一次运用了理解性默写的形式,第一次增加了用课外文言语段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200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值在原基础上又略有所增,进一步体现了文言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2005年则首次采用一卷三分叉的形式(即根据上海学生所学的不同版本,分别出题)既突出了三个教材的各自特点,又杜绝了学生只关注共有篇目的弊端,从而在数量上保证了学生对文言文篇目的掌握。2006年至2007年文言文分值的再次提高昭示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仅默写一项分值就提高了5分。另外,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分值。可见重视文言积累,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从简单的记忆性题目到内容的理解,进而到课外文言文的拓展无不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重视。其中对初中学生不仅要求背诵理解一定数量的经典诗、词、元曲、文言文,而且要求学生把课内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事实上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文言文,文学底蕴不断提升,对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逐步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有效空间,培养学生古典文学修养,从而切实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二、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奠定了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今年中考中现代文阅读(一)中有一道题目考倒了不少学生。这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瓷器的说明性散文。文章配了一幅精美的插图,青花瓷盘中画了松、竹、

梅三种图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题目并不难,考生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的喜好。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了解这一点,就不难发现标准答案应该是“岁寒三友”这四个字。

其实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可谓比比皆是;松竹梅的品格,也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中,不断丰满。提起松树,人们会想到王维,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提起竹子,会想到苏轼,他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有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板桥的坚贞的风骨。提起梅花,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更有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放翁品格的写照,品读这些诗作,就好像那不同朝代,不同背景的诗人,在一棵老松、一片竹林,或是一枝梅花的召唤下,隔着时空,绵绵倾诉着对理想精神的追求。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的坚贞品格。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也辑录了不少关于松、竹、梅的诗篇。如果我们的学生多对古代文化倾注一些热情,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对学生讲授这些古典诗词的时候少一点功利色彩,多一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意识,那么,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望题兴叹,束手无策呢?

研读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材料可谓题材多样,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清新的时代气息。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但都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意蕴。

2002年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一)《读书.养气.写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增添了文化积淀的蕴涵,体现了浓浓的文学气息,考生能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古典文化滋养;2004年现代文阅读(一)《蒙娜丽沙微笑揭秘》中的阅读题第17题:“‘焚琴煮鹤’是指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在文中比喻__。”这类题目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006年现代文阅读(二)《孩子和书》,文章记叙一位“偷”书的孩子,十五年后已成为诗人的他回来感恩的故事。其中阅读第19题,要求考生“请你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题目的设计十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因素。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民族,文中女主人公对人真诚、善良,宽容之举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照,而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更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这是2006年考试的新题型,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极好素材。另外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考试卷上也反映得比较明显。表现在形式上就是开放性、创造性试题增多。而那些开放性、创造性试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提倡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样的试题内容宽泛,思维含量大,答案灵活,有利于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倡导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适合学生展现独特个性和特长。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我们的学生思维就会更活跃,思路就会更开阔,理解也会更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