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单元1 水质工程学概论
课时:8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1.1 水源水质
1.2 城市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
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城市污水
指标:物理性质与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
1.3 水质标准
给水污水
1.4 水处理方法概述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化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水质标准
2.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
3. 水处理方法概述
难点:
1. 污染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 何为生物化学需氧量,何为化学需氧量,在水处理领域中如何应用,并请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2、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
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
4.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各种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5.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的意义。
教学单元2 水体污染与自净
课时:4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2.1 水体污染
2.1.1 水体污染
2.1.2 污染源分类
2.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2.2.1 水体自净
2.2.2 自净机理
2.3 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
2.3.1 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混合、沉淀
2.3.2 好氧生物净化:研究河流中DO变化的意义,河流中DO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
难点:
1.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 简述水体自净的含义及机理。
2. 绘出氧垂曲线,并加以简要描述。
氧垂曲线在水污染控制中有什么实际意义?
作业:
1 . 某城市人口35万人,排水量标准150L/(p·d),每人每日排放于污水中的BOD5为27g,换算成BOD u为40g。
河水流量为3m/s,河水夏季平均水温为20℃,在污水排放口前河水溶解氧含量为6mg/l,BOD5为2mg/l(BOD u=2.9mg/l)。
根据溶解氧含量,求该河流的自净容量和城市污水应处理的程度。
排放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
教学单元3 混凝
课时:8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3.1 混凝理论
3.1.1 胶体的稳定的性
3.1.2 DLVO理论
3.1.3 铝盐的水解
3.1.4 混凝机理
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3.3 混凝动力学
3.3.1 异向絮凝
3.3.2 同向絮凝
3.4 影响混凝效果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胶体稳定的原因和DLVO理论;
2. 铝盐的水解;
3. 混凝机理;
4. G值的推导和G值的物理意义;
5.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难点:
1.混凝理论一节中的DLVO理论,铝盐的水解。
2.混凝动力学一节中的G值的推导和G值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 何谓胶体的稳定性,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的原因。
2. 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作用和吸附——电性中作用有何区别?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3. 高分子混凝剂投加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
4. 絮凝过程中G值与GT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沿用已久的G值与GT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
5.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6. 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城HPAM?PAM的水解度是何含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
作业:
1.河水总碱度0.1mmol/L(按CaO计)。
硫酸铝(含Al2O3为16%)投加量为25mg/L,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每日生产水量50000m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
2. 设聚合铝[Al2(OH)nCl6-n]m在制备过程中,控制m=5,n=4,试求该聚合铝的碱化度为多少?
教学单元4 沉淀
课时:6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4.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
4.1.1 自由沉淀
4.1.2 拥挤沉淀和压缩沉淀
4.2 悬浮颗粒在动水中的沉淀
4.2.1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4.2.2 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4.3 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悬浮颗粒自由沉淀及其适用条件
2. 拥挤沉淀及压缩沉淀
3. 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浅层沉淀沉淀原理
4. 沉淀总去除率分析(沉淀实验)
5. 絮凝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6. 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因素
难点:
1.拥挤沉淀及压缩沉淀一节中的肯奇理论
2.非絮凝颗粒沉淀总去除率
3.絮凝颗粒沉淀总去除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什么叫自由沉淀、拥挤沉淀和絮凝沉淀?
2.已知悬浮颗粒的密度和粒径,可否采用公式
直接求得颗粒沉速,为什么?
3.了解肯奇理论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用途。
4.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沉淀池的深度、长度及面
积关系如何?
5.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的风格有何作用?
6.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与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含义有何区别?
作业:
1. 已知颗粒密度ρ=
2.65g/cm3,粒径d==0.45mm(按球形颗粒考虑),求该颗粒在20℃水中沉降速度为多少?
2.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
要求沉速等于或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
(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2?
(2)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3. 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
取样口在水面下180cm处。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900m3/h,表面积为500m2。
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C0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表示取样浓度)。
沉降试验数据
教学单元5 过滤
课时:10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5.1 过滤概述
5.1.1 过滤及其发展
5.1.2 滤床的类型
5.2 过滤理论
5.2.1 过滤机理
5.2.2 过滤理论的数学描述
5.2.3 过滤水力学
5.3 滤料与承托层
5.4 滤池冲洗
5.4.1 滤池反冲洗水力学
5.4.2 气水反冲洗
5.4.3 大阻力配水与小阻力配水系统与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滤床的类型——根据水力分级的现象及危害,引出滤床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2. 过滤机理——重点阐述过滤的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及脱落机理尤其是脱落机理的发展动态;
3. 过滤理论的数学描述,不同粒度胶体颗粒过滤去除效率的分析;
4.清洁床水头损失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5.截污滤床的水头损失增长分析
6.滤池反冲洗水力学相关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7.滤料及滤床特性参数
8.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原理
难点:
1.过滤的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及脱落机理;
2.过滤理论的数学描述;
3.清洁床水头损失公式的推导;
4.滤池反冲洗水力学相关公式的推导及分析
5.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什么粒径小于滤层孔隙尺寸的颗粒会被滤层拦截下来?
2.从滤层中杂质分布规律,分析改善快滤池的几种途径和发展趋势。
3.直接为过滤有哪两种方式?采用原水直接过滤应注意哪些问题?
4.清洁滤层水头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过滤过程中水头损失与时间存在什么关系?可否用数学式表达?
5.什么叫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两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分析两种过滤方式的优缺点。
6.什么叫负水头?它对过滤和冲洗有何影响?如何避免过滤过程中负水头的产生?
7.滤层反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如何?滤层全部膨胀起来后,反冲洗强度增大,水流通过滤层的水头损失是否同时增大,为什么?
8.什么叫最小流态化速度?当反冲洗流速小于最小流态化速度时,反冲洗的滤层水头损失是否与反冲洗强度有关?
9.气水反冲洗有哪几种操作方式?各有何优缺点?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各有何优缺点?
作业:
1. 某天然海砂筛分结果见下表,根据设计要求:d10=0.54mm,K80=
2.0。
试问筛选滤料时,共需筛除百分之几天然砂粒(分析砂样200g)。
2. 根据第1题所选砂滤料,求滤速为10m/h的过滤起始水头损失约为多少cm?
3. 根据第1题所选砂滤料作反冲洗试验。
设冲洗强度q=15L/(s.m2)且滤层全部膨胀起来,求滤层总膨胀度约为多少?(滤料粒径按当量粒径计)。
教学单元6 消毒
课时:6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6.1 氯消毒
6.1.1 氯消毒原理
6.1.2 加氯量
6.1.3 氯胺消毒
6.1.4 漂白粉消毒
6.1.6 次氯酸钠消毒
6.2 臭氧消毒
6.3 二氧化氯消毒
6.4 紫外线消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氯消毒原理及加氯量
2.臭氧消毒
3.二氧化氯消毒
难点:
1.折点加氯
2.氯消毒法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目前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简单评述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
2.什么叫自由性氯?什么叫化合性氯?两者消毒效果有何区别?简述两者消毒原理。
3.水的pH值对氯消毒作用有何影响?为什么?
4.什么叫折点加氯?出现折点的原因是什么?折点加氯有何利弊?
5.什么叫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6.制取ClO2有哪几种方法?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式并简述ClO2消毒原理和主要特点。
7.用什么方法制取臭氧?简述其消毒原理和优缺点。
教学单元7 活性污泥法
课时:16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7.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7.1.1 概念
7.1.2 活性污泥工作机理
7.1.3 基本流程
7.1.4 活性污泥的形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7.1.5 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及有关指标
7.2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7.2.1 物理过程——絮凝,吸附作用(初期吸附去除)
7.2.2 生化过程
7.3 对活性污泥反应的影响因素
7.3.1 BOD负荷率
7.3.2 温度
7.3.3 pH值
7.3.4 DO
7.3.5 营养平衡
7.3.6 有毒物质
7.4 有机底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
7.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7.4.2 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
7.4.3 完全混合系统的物料平衡(质量平衡方程)
7.4.4 有机底物降解与微生物增殖
7.4.5 有机底物降解与需氧
7.4.6 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的应用(Lawrence-McCarty)7.5 曝气的理论基础
7.5.1 曝气的作用
7.5.2 氧的转移原理
7.5.3 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
7.5.4 氧转移速率与供气时计算
7.6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7.6.1 分类
7.6.2 原理
7.6.3 指标
7.7 曝气池型式、工艺参数与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
7.7.1 历史
7.7.2 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流态
7.7.3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7.8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
7.8.1 活性污泥的驯化与培养
7.8.2 试运行
7.8.3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7.8.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7.9 脱氮技术
7.9.1 概述
7.9.2 氨的吹脱处理
7.9.3 生物脱N的原理
7.9.4 生物脱氮工艺
7.10 除磷原理
7.10.1 来源与形态
7.10.2 方法
7.10.3 除P工艺
7.8 同步脱N、P工艺
7.8.1 巴颠甫(Bardenpho)脱N、除P工艺
7.8.2 A-A-O法同步脱N除工艺
7.8.3 脱N除P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各种污泥负荷的概念及环境因素对处理过程的影响
2.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过程与机理;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应用;有机物降解和污泥增长的规律;有机降解和需氧规律
3. 曝气原理;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各种影响因素;供氧量的计算
4. 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延时曝气法等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及运用条件等
5. 氧化沟、SBR、AB法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6. 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流程
难点:
1.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应用;有机物降解和污泥增长的规律;有机降解和需氧规律
2. 曝气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各种影响因素,供氧量计算
3. 脱氮除磷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试指出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在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3.试讨论影响活性污泥法运行的主要环境因素。
4.简述影响曝气池中氧转移速率的因素。
5.衡量曝气设备效能的指标有哪些?什么叫充氧能力?什么叫氧转移效率?
6.简述传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延时曝气法的运行特点。
7.什么叫污泥膨胀?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8.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运行检测项目。
9.简述生物脱氮处理的原理及影响脱氮效果的环境因素。
10.简述生物除磷机理及影响除磷效果的环境因素。
作业:
1. 某工业废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在实验中采用四个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器做平行实验,每个反应器的容积是升,实验数据见下表,每个数据是六次测定的平均值,求去除速率常数K。
2. 某城镇日排污水10000m3,决定采用活性污泥技术进行处理,并采用完全混合曝气池。
试用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进行计算。
原始数据:污水流量Q=10000m3/d,S0=BOD5=200mg/l;处理水要求达到S e=BOD5=10mg/l。
其它各项参数值:X a=2000mg/l;Y=0.35;K d=0.1;K2=0.1;R=30~40%;MLVSS=0.8MLSS。
求定:(1)曝气容积V;(2)运行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3)当SVI值在80~160之间变化时,在不调整运行的条件下,确定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 某城镇污水量Q=10000m3/d,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BOD5值S0=150mg/l,要求处理水BOD5值S e=15mg/l,去除率90%,求定鼓风曝气时的供气量和采用机械曝气时所需的充氧量。
有关的设计参数为:混合液活性污泥浓度(挥发性)X V=2000mg/l;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浓度
C=2mg/l;计算水温30℃
有关设计的各项系数为:a'=0.5,b'=0.15,α=0.85,β=0.95;e=1,E=10%,经计算曝气池有效容积V=3000m3,空气扩散装置安装于水下4m处。
教学单元8 生物膜法
课时:4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8.1 概述
8.1.1 生物膜的净化原理
8.1.2 处理流程
8.1.3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8.1.4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比较
8.2 生物滤池
8.2.1 概述
8.2.2 生物滤池构造
8.2.3 影响生物滤池功能的主要因素
8.2.4 普通生物滤池
8.2.5 高负荷普通生物滤池
8.2.6 塔式生物滤池
8.2.7 曝气生物滤池
8.2.8 生物滤池的运行与管理
8.3 生物转盘法
8.3.1 生物转盘法的净化原理与构成
8.3.2 生物转盘组成单元的技术条件
8.3.3 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
8.3.4 生物转盘在构造上和工艺上的新进展
8.4 生物接触氧化法
8.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8.4.2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8.4.3 应用
8.5 生物流化床
8.5.1 工作原理
8.5.2 优点及存在问题
8.5.3 流化床的类型
8.5.4 构造
8.5.5 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生物膜法的净化原理及主要特征
2. 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净化机理,负荷的概念,运行系统
3. 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的净化机理
难点:
1. 生物膜法的净化原理及主要特征
2.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净化机理、负荷的概念,运行系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 试述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比较其优缺点?
2. 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净化过程。
3. 试分析生物膜法的生物相特点及工艺特点。
4. 试比较活性污泥法中的回流与高负荷生物滤池中回流的异同及目的?
5. 简述接触氧化法的作用机理及工艺特征?
教学单元9 厌氧生物处理
课时:2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9.1 概述
9.1.1 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
9.1.2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9.1.3 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9.2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9.2.1 复杂有机物的厌氧降解
9.2.2 水解阶段
9.2.3 产酸发酵阶段
9.2.4 产氢产乙酸阶段
9.2.5 产甲烷阶段
9.2.6 其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9.3 厌氧微生物生态学
9.3.1 影响产酸细菌的主要生态因子
9.3.2 影响产甲烷菌的主要生态因子
9.3.3 影响硫酸盐还原菌的主要生态因子
9.3.4 厌氧生化反应动力学
9.3.5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优势菌群的演替与相互关系
9.4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工艺
9.4.1 UASB工艺的工作原理
9.4.2 颗粒污泥形成的原理及主要工艺条件
9.4.3 颗粒污泥的性质
9.4.4 UASB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原理
9.4.5 UASB反应器若干发展形式
9.5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9.5.1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9.5.2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9.5.3 最适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的选择
9.6 悬浮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
9.6.1 完全混合悬浮生长厌氧消化池
9.6.2 厌氧接触法
9.6.3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9.7 固着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
9.7.1 升流式厌氧填充床反应器
9.7.2 厌氧膨胀床反应器
9.7.3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9.7.4 降流式厌氧固着生长反应器
9.7.5 厌氧生物转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2.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3.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难点:
1.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2.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试比较厌氧法和好氧法处理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试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3.什么是二相消化?请简明阐述二相消化的理论基础。
4.试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单元10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
课时:2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10.1 稳定塘
10.1.1 概述
10.1.2 净化机理
10.1.3 稳定塘净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0.1.4 工艺流程
10.2 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
10.2.1 概述
10.2.2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基本工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及工艺特征
2. 好氧稳定塘、兼性稳定塘、厌氧稳定塘、曝气塘的净化模式及特点
3. 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类型及应用
难点:
1.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及工艺特征
2. 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试述稳定塘净化污水机理?稳定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试述土地处理污水的机理?土地处理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学单元11 污泥处理
课时:4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11 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
11.1 概述
11.1.1 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
11.1.2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方法
11.1.3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流程
11.2 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
11.2.1 污泥的分类
11.2.2 污泥的性质指标
11.2.3 污泥量计算
11.3 污泥浓缩
11.3.1 污泥重力浓缩
11.3.2 污泥气浮浓缩
11.4 污泥的厌氧消化
11.4.1 污泥厌氧消化的分类
11.4.2 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11.4.3 厌氧消化池池型
11.5 污泥的其他稳定措施
11.5.1 污泥的好氧消化
11.5.2 厌氧消化
11.5.3污泥堆肥
11.5.4 污泥的其它稳定措施
11.6 污泥的调理
11.6.1 目的
11.6.2 污泥调理
11.6.3 方法
11.7 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11.7.1 脱水的基本原理与比阻
11.7.2 污泥的自然干化
11.7.3 污泥的机械脱水
11.8 污泥的干燥与焚化
11.9 污泥的有效利用与最终处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污泥的分类、特征及污泥性质指标
2. 污泥浓缩理论及浓缩类型
3. 污泥厌氧消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4. 污泥好氧消化
5. 污泥干化与脱水
难点:
1. 固体通量基本理论
2. 厌氧消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污泥稳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影响污泥消化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机械脱水前,污泥常须进行预处理?怎样进行预处理?
4、在污泥处理的多种方案中,请分别给出污泥以消化、堆肥、焚烧为目标的工艺方案流程。
教学单元12 水的其他处理方法
课时:6学时
基本教学内容
12.1 地下水除铁与除锰
12.1.1 地下水除铁方法
12.1.2 地下水除锰方法
12.2 活性炭吸附
12.2.1 活性炭性质
12.2.2 静态吸附性能试验
12.2.3 活性炭柱试验
12.2.4 生物活性炭工艺
12.2.5 活性炭池设计
12.3 水的除氟
12.3.1 活性氧化铝除氟
12.3.2 骨炭法除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接触氧化法除铁
2. 接触氧化法除锰
3. 活性炭吸附性能试验
4. 生物活性炭工艺及其应用
难点:
1.铁、锰空气氧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2.生物活性炭工艺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
思考题:
1.水中含铁、锰、高氟等会有什么危害?
2.为了加快铁的氧化速率,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并说明理由。
3.地下水除铁常用什么工艺?为什么除锰比除铁困难?
4.除铁、除锰滤料的成熟期是指什么?任何滤料是否要到成熟期后才出现催化氧化作用?
5.活性炭等温吸附试验的结果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6.活性炭接触时间和泄露时间指什么?两者有何关系?
7.吸附区高度对活性炭柱有何影响?如何从泄露曲线估计该区的高度?
简述生物活性炭工艺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