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美的心理要素
《中学综合素质》章节重点总结44文化素养—艺术鉴赏素养 教师资格考试
第四章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一、艺术鉴赏的概述1、定义:受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开展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2、性质: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的非反思性的审美接受活动。
3、特征:A、充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充满情感和想象C、充满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D、充满审美同感和个人审美的偏爱与差异二、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1、艺术品必须具有审美魅力、审美内涵、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2、鉴赏者必须是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文化知识、生活阅历、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3、鉴赏者必须和审美鉴赏对象之间建构起相应的审美关系三、艺术鉴赏的意义:1、艺术品须通过鉴赏者的再创造才能发挥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2、受众在鉴赏中的审美再创造是积极主动的;3、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一样都是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1、优秀作品鉴赏实践;2、掌握艺术基本知识和规律3、学习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4、积累生活经历与生活阅历5、接受美育和艺术教育五、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1、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样性2、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七、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1、审美直觉(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2、审美体验(中心环节,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3、审美升华(最高境界)八、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1、充分揣摩作品内涵2、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3、为受教育者提供理性指导4、自主探究,实现教育功能九、中外古代艺术成就(一)绘画2.外国(1)达•芬奇,全名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2)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
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四方面)一、美感的本质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感又叫“审美鉴赏”、“审美判断”或“趣味判断”。
理解美感的概念,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美感是一种“感动”,在美感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脱离了情感,就不会有美感。
2、美感不是任意的情感或感觉,比如它不是痛感、不是悲伤感、不是愤怒感,也不是冷暖寒热等感觉,而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感觉。
3、这种美感中包含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判断,因此,体现了人对事物的认识。
但是,这种认识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认识。
在引起美感的过程中,没有一般科学认识所必需的概念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审美的趣味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在这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中,认识活动是潜藏在情感活动之中的,知觉、想象、理解等认识因素暗含在对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感受之中。
因此,对美的事物的理性认识常常是不自觉的。
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本质特征是形象的直觉性、精神的愉悦性、潜伏的功利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这四个特征在美感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美感的情感愉悦是中心,它把美感的直接性、功利性和创造性密切统一在一起,形成了美感中感性与理性、再现与创造的完整统一。
1、美感的形象直接性(1)美感形象直接性的内涵与特点:美感的形象直接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以其具体可感、富于感染性的形象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美感活动始于这些形象特征的直觉并始终不脱离这些生动的直觉。
美感之所以有这种形象的直接性特征,一方面是由美的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长期的审美实践决定的。
美感的本质特征是形象的直觉性、精神的愉悦性、潜伏的功利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这四个特征在美感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美感的情感愉悦是中心,它把美感的直接性、功利性和创造性密切统一在一起,形成了美感中感性与理性、再现与创造的完整统一。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课件)
4、审美理解(领悟) 理解,是贯穿于整个整个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心理因素。
审美活动中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对对象形式的直觉把握,近于中国 禅和诗学中的“悟”。所谓“悟”,即是指通过个体的独特感受体 验领悟到事物的某种意义,直至人生宇宙的普遍意义。
审美理解往往与情感交融。
张爱玲: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 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 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 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 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综合性的表现:
审美愉快是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的综合:如果演员演奏的是 欢乐的曲调,演员脸上的肌肉松弛,表情轻松活泼;而如果 是悲哀的曲调,演员的脸上肌肉紧张,表情低沉抑郁,演员 的表情如此,听众也有相同的反应。
古诗的押韵平仄,那就是既有内容上的韵味给人心理上的美 感,又有形式上的节奏让人生理上觉得直接的美感,感官的 舒适促进了心理上美感的产生。
1、审美感受的过程 首先是主体对外界刺激有情感上的接受过程。
审美感受的过程,也就是知觉完形的过程。
唐代画家阎立本有一次看见一幅张僧繇的壁画,初见时觉得 不过如此,便随口说道:“一定是徒有虚名而已。”过了些日 子阎立本又去看了看,这次他评价张僧繇的画是近代佳作。后 来,阎立本再次去看了看那幅画,感叹道:“果然没有浪得虚 名。”于是,他坐卧在画前仔细揣摩,竟然在画旁留宿了十余 日不忍离去。(刘餗《隋唐嘉话》)
似乎要将些不相干的言语咽下去,而真值得一说的又不好意思说。
她在临窗的一个小红木凳上坐着,海棠花影在她半个脸上微动。 有时候她微向窗外看看,大概是怕有人进来。及至看清了没人, 她脸上的花影都被欢悦给浸渍得红艳了。她的两手交换着轻轻地 摸小凳的沿,显着不耐烦,可是欢喜的不耐烦。最后,她深深地 看了我一眼,极不愿意而又不得不说地说,“走吧!”我自己已 忘了自己,只看见,不是听见,两个什么字由她的口中出来?可 是在心的深处猜对那两个字的意思,因为我也有点那样的关切。 我的心不愿动,我的脑知道非走不可。我的眼盯住了她的。她要 低头,还没低下去,便又勇敢地抬起来,故意地,不怕地,羞而 不肯羞地,迎着我的眼。直到不约而同地垂下头去,又不约而同 地抬起来,又那么看。心似乎已碰着心。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审美心理要素知识点总结
审美心理要素知识点总结一、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当人们对某一对象产生美感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或愉快的情感,这就是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源泉和内容载体。
审美情感的产生主要受到个体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以及审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审美情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审美评价,从而影响是否产生审美价值的认可。
通过培养和提升审美情感,可以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和享受。
二、审美认知审美认知是指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对审美对象进行认知、分析和理解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认知来获得对其美感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形成审美的认知结构。
审美认知是影响审美评价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个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理解水平,也是个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艺术欣赏的认知基础。
审美认知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使个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审美对象的内在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有助于提升审美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培养和提升审美认知能力,可以增强个体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和享受。
三、审美情感和认知的互动审美情感和认知在审美活动中是密切相关的,并且相互影响。
审美情感和认知之间存在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会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认知来获得美感的体验和情感的享受,而审美情感的产生和体验也需要审美认知的支持和指导。
审美情感和认知的互动促进了审美活动的进行和完善,对培养和加强个体的审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美学价值观的影响美学价值观是个体对美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观念体系。
美学价值观对个体的审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是塑造个体审美品味和观念的重要依据。
美学价值观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反映了个体对美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第四章-审美意识
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续)
(3)美感的本质不能简单归结为快感,快感的性质由美感决定 康德把快感分为:涉及欲念的快感、涉及恩爱的快感和涉及尊重的快感,而
只有涉及恩爱的快感才是美感,不受功利的束缚。 朱光潜对康德持赞同态度;李泽厚反对,提出美感二重性:个人心理的主观
自觉性(直觉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性(功利性)“积淀说” 二、美感与认识 1、美感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美感产生的基础 (2)美感不能归结为感性认识 2、美感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美感中积淀着主体的理性观念,“体匿性存”。这使得美感具有无穷的意蕴,
统、社会心理 ,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爱好 。 人的相同感官构成了美感共同性的生理基础。 正如我们不能离开个体谈人类审美能力的发展那样,我们同样不能离开审美意
识的个性差异及它的时代、民族、阶级来谈它的共同性。否则,这种共同 性就变得超历史、超阶级,抽象而不可捉摸了。
(三)美感的心理构成
丑感:既有“快乐”,又有“苦味”的多重的复合体验。如现代文学艺术中 塑造的各种形象。丑感中愉悦的原因?
就艺术作品而言,二种情况:一是丑的内容、题材偏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我们震撼于历史和人生的阴暗面,同时也为艺术家的创造力所折服; 二是内容、题材不丑而形式丑,表现艺术家逸出常规,抒胸中之“块 垒”。
审美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如古希腊的三种柱式。
(五)审美意识的若干类型
1、美感与丑感(这里的美感特指优美感) 如观赏《米洛岛的维纳斯》和罗丹的《欧米哀尔》
美感: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单一、纯净的体验,审美主体处在一种怡和、 宁静的心态中,全神贯注于审美对象(结合优美的美学特征)
返回
凡.高《向日葵》
楚雄师范学院-18级-美术学-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自然美三大类社会美从审美对象来分审美意识学科史艺术美绪论1、鲍姆嘉通:第一次使用“感性学”1735年《诗的哲学默想录》。
2、“感性学”:鲍姆嘉通提出了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观点。
鲍氏因此被称作“美学之父”,新兴学科的开拓者(感性学)。
3、近代诸多美学论题在康德处获得集大成的哲学论证。
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概述如下:1.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依托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干儒道释。
“美”与“德”紧密相连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向美的二次生产。
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
2..近代中国美学建设的代表人物、首先是将西方美学理论与中国审美精神结合诠释的王国维,这也是中国本土美学远超出学科知识介绍的深度开端。
蔡元培(中国美学教育制度建设的近代奠基人),朱光潜和宗白华(结合中国文化推广近代美学的代表)3.当代中国美学呈现出超越上述中国主流美学的多元化趋势。
基于马克思的哲学美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1.首先,马克思主义美学基于生产一生活的现实审美眼光,2.其次。
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与人类学,超出了艺术起源于自然环境的法国理论。
3.再次,“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揭示了审美与艺本的社会属性位置及功能。
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1.艺术2.“美”3.审美经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1.哲学美学2.实用美学3.边缘性美学美学相邻学科1、美学与艺术学2、美学与心理学3、美学与宗教学另外,美学有着明显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很多话题需要以哲学来进行解释。
第一章审美活动论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活动论: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美学思想史上首次专题讨论审美本质的文献。
亚里士多德:“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亦即“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
《美学》网上考试题库
A.认识关系
B.伦理关系
C.精神关系
D.实用关系
答案:C
4、19 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
A.主要方法
B.具体方法
C.次要方法
D.综合方法
答案:A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答案:D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
A.美在理念
B.美在移情
C.美在关系
D.美在完满
答案:B
3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在无意识 B.美在愉快
C.美在距离
D.美在形式
答案:C
3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
类型是()。
A.仿象 B.喻象 C.兴象 D.抽象
答案:C
65、艺术的最高追求是()。
A.创造有我之境
B.创造无我之境
C.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 D.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答案:D
66、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是()。
A.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
B.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接受
Hale Waihona Puke C.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 D.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
第三章 美感的性质与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62、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
A.艺术直觉性 B.艺术符号说 C.艺术模仿说 D.艺术游戏说
答案:B
63、艺术品结构的最重要层次是()。
审美的心理要素
第八章 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导游在审美活动中,与旅游者构成一种十分密切的审美关系。 导游在审美活动中,与旅游者构成一种十分密切的审美关系。在此 关系中,导游工作者一般至少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 关系中,导游工作者一般至少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一种是作 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 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 再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再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惯于从各方面审视对方, 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惯于从各方面审视对方,或从 生理角度,或从伦理角度(善恶),或从心理角度(喜怒哀), 生理角度,或从伦理角度(善恶),或从心理角度(喜怒哀), ),或从心理角度 或从审美角度(美丑、怪诞等)。 或从审美角度(美丑、怪诞等)。
二、关于风度美 风度美是内秀与外美的和谐统一,是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 风度美是内秀与外美的和谐统一,是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 也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 也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 的外在表现。 的外在表现。 三、关于心灵美 心灵美的核心是善。 心灵美的核心是善。导游工作者的心灵美只要体现在他所提 供的优质服务上。 供的优质服务上。
三、情感因素
在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中,正是人们的主观情感、心境、意志、 在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中,正是人们的主观情感、心境、意志、愿望 等,自觉或者不自觉驱使想象飞翔的内容、动力、中介和基础。客 自觉或者不自觉驱使想象飞翔的内容、动力、中介和基础。 观事物所以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是由于我们的情感移入对象, 观事物所以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是由于我们的情感移入对象, 主客融合化一,达到“神与物游” 物我同一。 主客融合化一,达到“神与物游”,物我同一。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感的心理要素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趣等。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感知,从表象上认识审美客体的颜色、线条、声音、形状等外表特征,这是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又分为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前者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后者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审美客体各种属性和部分进行综合感觉、整体性把握的心理反应形式。
此外,想象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通过想象,审美主体可以深入理解审美客体的内在特质和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其美感。
理解则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理性认识过程,通过理解,审美主体可以深入分析审美客体的形式、结构、意义等方面,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其美感。
最后,情趣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情趣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和心境,它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评价,也是影响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美学研究者。
美学概论 第四章 审美的起源
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审美起源问题还包括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因问题。
02
审美的原型
一、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一个大家都通行裸体的地方,裸体是不足为奇的, 因为我们每天看见的东西,就不会有特殊的印象。 但当男女们一用光亮的流苏加在上面时,不论是 一对斑驳的羽毛、一串小珠、一簇叶子或一个发 亮的贝壳,就不能逃避同伴的注意。这小小的衣 饰,实际上作了很强烈的可以设法引起注意的性 感的刺激物。
力比多(libido)即性力。 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 称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 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 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 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 象发生的驱动力。
2.巫术说(泰勒、弗雷泽等)
从原始文化的角度来说审美的起源。
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 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弗雷泽认为原始巫术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相似律"为基础的"顺势巫术"或"模仿巫术",在这种巫术中,巫师 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 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施行这一巫术也就是通过曾为某 人接触过的物体而对其本人施加影响。 弗雷泽把上述两种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因为它们都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 础上,即认为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就可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制而相互作用 。
古希腊神话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宙斯(Zeus)——奥林匹斯主神之首,众神 之主,天空、雷电、乌云之神 赫拉(Hera)——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掌 管婚姻和生育(克洛诺斯和瑞亚的第三个 女儿,宙斯的姐姐和妻子)
4、美感生理、心理要素
美感的生理和心理要素 美感的本质 美感的特征 美感的差异性
(一)美感的生理要素
1、美感的生理表现:
人类表情有其生物学的根源,所以诸如喜怒
哀乐等许多最基本的情绪,人在外貌表现上 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美感的生理发生
A、感觉系统:视听两种感受器被称为审美感
官,其审美功能表现在:声、色、形是客观 世界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因素,视听系统感 知这些因素的能力,是它们作为审美感官的 基础功能;视听及其结合,具备对客体世界 较高的整合能力,使主体可以把握到完整的 世界总体,为美感的生成提供了保障。 B、人脑结构:大脑皮层最为重要
胜 雪 寒 梅
空 谷 幽 兰
菊秋 篱 东
东 篱 秋 菊
亭 亭 翠 竹
2、美感的愉悦性
A、美感中必然带有生理官能上的快感,美感
是以感官愉悦为基础的 B、美感愉悦是情理交融的,情中寓理的愉悦, 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状态 C、美感不是单一的快感,人禀七情:喜怒 哀惧爱恶欲,凡此种种都是美感的具体体现
刘鄂在《老残 游记》中描写 听王小玉说书 的美妙:“五 脏六腑,像熨 斗熨过,无一 处不服贴,三 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 畅快。”
济南大明湖
美感与快感
A、层次不同:快感是生理本能平台上的满足,美感是精神 人性空间里的愉悦 B、对象不同:快感对象是客体的内容和实体,美感对象是 客体的形式和境界 C、获取不同:快感取决于对对象的占有消耗,美感得宜于 对对象的观照呵护 D、性质不同:快感进行时具有唯我性排他性,美感展开时 具有社会性共享性 E、意义不同:快感有助于维护生存身心健康,美感有助于 自我实现人性提升 F、存在不同:快感的存在是单次性瞬间性的,美感的存在 是弥散性积淀性的
(仅供参考)美学原理考点
美学原理知识梳理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审美思想美学学科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作品《美学》标志美学学科形成思想:人的心理情况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中西方审美体验理论概观:直觉——克罗齐,柏格森,马利坦想象或灵感——柏拉图移情(情感或感受从自我向对象投射)——朱光潜,胡赛尔,巴赫金,立普斯,由菲舍尔明确提出移情类型——对象的形式被赋予生命,向自然界移情,氛围移情,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内模仿——谷鲁斯高峰体验——马斯洛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必须与使用功利拉开距离)——英国布洛完形心理(完整的知觉优先于个别的感觉,外在事物与心理之间存在相仿结构)孔子——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叶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心理学经验美学模式,取代了“自上而下”的美学形而上学思维。
集体无意识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是康德1746年巴图提出美的艺术概念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黑格尔把绝对理念看做是精神性的本体,向绝对理念实体表示敬意,就是崇高。
古罗马的朗基努斯是西方第一个讨论崇高的人,在《论崇高》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论证了崇高这一范畴。
博克讲的美指:优美尼采——尼采的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柏格森用“生命的机械化”来解释喜剧及笑产生的原因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作为第一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标志丑从此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研究讨论美的专著——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席勒写成了《美育书简》(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美育是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主张人性革命)被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传书”,梁启超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美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尝试者,并首次在中国提出趣味教育概念,王国维对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作了阐述第一个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蔡元培主张以纯粹的美育代替宗教,赞成和提倡美育的还有鲁迅。
美学研究方法:区别于实证经验的哲学思维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美学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多元性哲学思维是核心方法——观察了解分析体验追问感悟构建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认识还没上升到理论阶段美学思想:审美意识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观念范畴审美活动:创造审美价值的人类实践活动美学学科性质: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的学科对象:鲍姆嘉通认为美是美学的学科对象,强调感性认知的完善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美学的学科对象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美是现实强调艺术与现实的美的关系德国立普斯:美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如何理解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这一命题?@1人类懂得按照某种尺度进行生产,并懂得把内在固有尺度运用于自由生产实践,@2人类将劳动定向于超越动物性活动的自由方向中@3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而美的规律,体现在自由劳动方向之中@4审美在人类全部行为结构中有原初位置所以,人也是按照……如何理解人的劳动才是人的劳动?@1人的自由本质必须依托于劳动,人的自由劳动具有无限性,从未停滞于某一特定的实体劳动形态,面向未来无限自我超越@2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是与动物式劳动的区别,是对动物式谋生活动的超越。
美学概论重点内容讲解
美学概论重点绪论1.在18世纪的欧洲,美学学科在唯理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得以建立。
2.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第一次提出美学,因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
3.现当代西方美学,19世纪中叶前期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4.近代中国美学建设的代表人物:王国维蔡元培5.基于马克思的哲学美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大题选择填空)(1)首先,马克思主义美学基于生产—生活的现实审美眼光,远比囿于艺术对象的艺术哲学有根底。
(2)其次,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于人类学,超出了艺术起源于自然环境的法国理论。
(3)再次,“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揭示了审美于艺术的社会属性位置及功能。
6.审美经验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问题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为重心,这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一大转折。
7.审美活动的构成按照审美活动的存在领域,美学对象的范围可作如下勾勒:(1)社会生活中的审美:社会美(2)自然环境中的审美:自然美(3)艺术形态的审美:艺术美(4)审美教育与修养:美育8.美学的学科特性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理论学科相邻学科(选择,填空)9.美学的学科对象是什么?(大题简答题名词解释)美学:美学学科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理论自觉形态,是一门人文学科,也是理论学科。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10.美学学习方法特性有哪些要点?(论述题简答题)美学学习的方法特性:美学学习与研究首先具有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美学的哲学思维性质首先体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把握上,学习美学原理并非通俗意义的审美欣赏,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必须的过程。
其次,美学学习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美学作为哲学思维并不等于纯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有审美体验的意向性描述。
正是在这种意象思维的基础上,才凝聚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意境”“意味”“情境”“气象”等一系列本质直观特性的范畴术语。
第一章11.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追问与之有别的“美本身”,是美学思想史上首次专题讨论审美本质的文献。
设计心理学 第四章 审美与设计(一)
6、设计审美中的形态——统一与变化
b.变化 在设计审美中的变化 也是非常丰富的,它主要 体现在形态层次差别的方 面。根据条件、环境和消 费心理等的不同,要灵活 地运用变化在形态中的魅 力,从统一中求变化。 (1)加强对比 (2)突出重点 (2)突出重点:强化形态的某部分的表现就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将主要形态和其他形态之间予以强 调,则该形态自然会让人觉得生动,达到设计美感。 案例:英国设计师Natalia经典包装设计,页面中间局部立体形态,强化了要突出的主题,不同明度的绿 色对比与主题相得益彰,整个设计自然清新。
(2)线性风格的调和:指形态主体的轮廓几何线型要大 体一致。 案例:俄罗斯设计师Alexey的包装设计,整个的线条以直 线形态为主,那么主体以直线为其轮廓,直线间的过渡采用圆 角或折线也应统一,整个给人一种酷酷的卡通效果。
6、设计审美中的形态——统一与变化
a.统一 由于在形态设计中形态美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要在其中寻 找它们的共同点,以形成整体的设计风格较为困难,因此设计 要突出形态要素的主调,也就是对整体观察方法的灵活运用获 得统一的视觉效果。 (1)比例尺寸的调和 (2)线性风格的调和 (3)系列型风格的调和 (4)过渡统一
6、设计审美中的形态——统一与变化
a.统一 由于在形态设计中形态美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要在其中寻 找它们的共同点,以形成整体的设计风格较为困难,因此设计 要突出形态要素的主调,也就是对整体观察方法的灵活运用获 得统一的视觉效果。 (1)比例尺寸的调和 (2)线性风格的调和 (3)系列型风格的调和 (4)过渡统一
(1)均衡中静态的调和:即对称与非对称的调和,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的对应排列。它是对称和平衡 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但同时非对称也可以达到均衡美的效果,是扩大其设计中部分形态,形成大小对比的变化,使 其形态既有变化,又达到均衡的效果。
审美心理的因素
这种直觉活动创构的形象,一是物质的感性形式;二是心 灵的情趣表现作为美感的直觉有四个特点: (1)感觉的直观性:我们面对美的事物时,常常是开门见 山,一见钟情。 (2)感觉的突然性:心物相遇时,使人心潮荡漾,直觉 正是有这种来去无踪的突然性的特点。 (3)感觉的专注性:在直觉中,我们凝神观照,目不旁骛。 全身心地扑在对象上。 (4)感觉的透明性:直觉面对的虽然是局部、个别、具体 的感性形象,但人的感觉却可以在直观的感性形式中对对 象进行整体的领悟和把握,把感性经验和超感性的经验统 一于瞬间。
二、审美心理的因素 (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 这是审美感兴的准备阶段 1、审美注意的出现,取决于主客体两方面的因素:客体方 面结构形态的新颖程度,以及风格、意蕴等;主体方面指 主体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 2、审美期待是主体对行将到来的审美感性有一种预期和憧 憬。 3、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造 成“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第二,强化审美主体的审美 驱动力;第三,影响后续过程感知信息的选择。
比如对月亮的描写:
月色更添春色好, 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四)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在欣赏活动中,由一种感官的变化而引起 其它感官的变化。它们彼此间还有协作、相互的影响和沟通。 。 通感产生的原因有: 1、 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感官出发,而是从 人的整体出发的。 2、 为了更好地欣赏美,一种感官往往不够用。 3、 美感有时还要借助于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 官扩大到另一种感官。 4、 、 各种感官间的交互作用,常常会产生一种自然现象的审美感 受。(红杏枝头春意闹)通感有其特有的价值,但各种感觉 自身又有不可取代的魅力。通感只是美感的一种辅助心理功 能,不是主要的心理功能。如: “红色”是大提琴热情洋溢 的中音。 “黄色”则犹如辞耳的喇叭声 ------康定斯基
第四章 审美的心理要素
第四章审美的心理要素我们说,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过程不可避免地总要遵循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对审美中比较突出的诸如感知、想象、情感、领悟等心理要素做一番探讨。
一、感知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对象。
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即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
如果把人对美的整个欣赏过程,看作是一次长途旅行的话,那么,感觉和知觉(通称感知)就是这次旅行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站点。
第一个站点固然不能看作旅行的全过程,但它却是全程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行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样,人的审美感知尽管对于美的感受还具有某些直觉的性质,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阶段上,但是,它对后面即将产生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领悟活动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可见,研究审美感知的特点,对于我们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乃至于从事艺术美的创造,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呢?审美感知首先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一)感知的选择性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也是瞬息万变的。
我们每一个人,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去把握所有的对象。
当许多事物朝你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把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其余部分则统统作为对象的背景而弃置一旁。
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一条“图形---背景关系”的原则。
“图形”就是主体所感知的对象,“背景”就是与“图形”同时存在的其它事物。
人要感知某一对象就必须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才行。
因此,所谓感知的选择性,就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
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于“烟花三月”的季节,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去扬州。
04第四章 艺术心理
艺术欣赏的过程大致经历准备、初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这些阶段所发生的,实际上主要是一些复杂的心理活 动,如:注意、直觉、期待、感知、想象、联想、理 解、体验、回味等。
米开朗基罗 《创世纪》(局部)
古希腊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二)直觉与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是对艺术表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直观把握。 它虽然也是直接的、瞬时的,但对艺术家和欣赏者而言, 它是在以往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带着一定的艺术理念和标 准对对象的直观判断和选择。
朱光潜: 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领会那事物的形象或意象, 不作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
康定斯基《几个圆圈》
二、艺术美感
1、审美愉悦性既是感官 的舒适又是心灵的快乐
美感首先由感官捕捉,其产生 的前提是对象形式的存在。人 对形式的快感也是个人在审美 经验中积淀起来的。因此,对 象的形式对美感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唐)柳公权 《玄秘塔碑》(局部)
美感的另一个层次 是心灵的快乐。这 是认知的结果。
“移情说”与中国很早就有的“借物言志,借景抒怀”、 “以物喻德”、“夫玉者,君子比德”的美德情感论有许 多共通之处。
“龙跃天门,虎卧凤阙” (梁武帝)
王羲之《丧乱帖》
雕塑《收租院》(局部)
三、两种艺术心理学理论
1.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布洛认为,人与物之间之所以 产生审美关系的原因既不纯粹 在物,也不纯粹在主观,而在 于人与物之间一种特殊的心理 事实,即一定的“心理距离”。 即,既不把对象看成利害关系, 又保留引起观照联想的形式, 这就进入了审美状态。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教学课件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 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 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 它作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1、同化
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 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 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 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 解释。
家开始把审美经验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
◆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 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的关系。
◆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 要形式。
2、审美经验的定义:
2、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 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 的有机统一。
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
◆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为同 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 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
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 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
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 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个现 实情境,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这种 “美妙的瞬间”。
我们此刻的听讲是现实的存在 状态,但下面的变化却改变了我们此 刻的存在状态。
情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并且贯穿着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情感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在于它广泛地浸 透在其他心理要素当中,成为触发其他心理 因素的诱因,而且充当它们的中介和动力。
美学原理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审美的心理要素我们说,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过程不可避免地总要遵循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对审美中比较突出的诸如感知、想象、情感、领悟等心理要素做一番探讨。
一、感知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对象。
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即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
如果把人对美的整个欣赏过程,看作是一次长途旅行的话,那么,感觉和知觉(通称感知)就是这次旅行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站点。
第一个站点固然不能看作旅行的全过程,但它却是全程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行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样,人的审美感知尽管对于美的感受还具有某些直觉的性质,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阶段上,但是,它对后面即将产生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领悟活动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可见,研究审美感知的特点,对于我们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乃至于从事艺术美的创造,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呢?审美感知首先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一)感知的选择性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也是瞬息万变的。
我们每一个人,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去把握所有的对象。
当许多事物朝你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把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其余部分则统统作为对象的背景而弃置一旁。
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一条“图形---背景关系”的原则。
“图形”就是主体所感知的对象,“背景”就是与“图形”同时存在的其它事物。
人要感知某一对象就必须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才行。
因此,所谓感知的选择性,就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
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于“烟花三月”的季节,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去扬州。
按理说,这是春游活动的大好时光,但此时此刻的李白,他所注意的只是渐渐远去的孤帆,孤帆消失后,他所看到的也还只是向天际滚滚东流的长江,而至于烂漫的春色,雄伟的黄鹤楼,以及长江两岸的辽阔原野和头顶的蓝天白云,都被他忽视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说,在众多的事物面前,究竟把什么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又把什么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这完全取决于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
首先是主体的需要,其次是对象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如果双方一致,这个对象就可以选定了。
比如,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多处写到众人游西湖的场面。
游客们所注意的当然是西子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所注意的是坐落在湖畔的大殿古庙;饥肠辘辘的马二先生注意的却是饭馆里“滚热的蹄子”和“极大的馒头”。
可见,由于西湖本身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把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把其它的方面作为这个对象的背景。
即使作为一个游客,也不可能把整个西湖的大小美景,一下子统统收入眼底,他只能按照时间和地点的顺序,一处一处地去观赏它。
感知的对象和背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转换的原因当然还是主客双方的具体条件。
比如,曾在神像面前顶礼膜拜的信徒,当他们了却了祭神的心愿之后,也会一出庙门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一下美丽的西湖景色。
审美活动中,感知具有选择性,这就给美的创造特别是给艺术美的创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我们说,艺术家们必须处处考虑欣赏者的心理特点,以完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吸引他们,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来选择你。
反之,如果艺术品不生动,缺少应有的魅力,人们自然而然地会疏远它,不把它选为自己审美感知的对象。
(送电影下乡要考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平时一幅山水画,何以一定要配上镜框,为的是要让观众的视线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戏剧演出之所以要安排在舞台上,而且还要注意剧场的音响和灯光设备,就是要使观众免受外界的干扰,千方百计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当然,这些环境气氛的渲染和布置,只是一些外部条件,仅仅做到这点还是不算太难的。
要使作品真正能够吸引读者或观众,关键还在于作品本身。
对于文艺作品来讲,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使作品能够吸引人,典型化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对于这段话,我们至少可以悟出两点要义,一是:行文的笔墨一定要“省俭”。
因为作品的篇幅是有限的,欣赏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要使作品能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最主要的方面来,那就非要精练、含蓄不可。
切忌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中国戏曲舞台上,很少有什么布置,道具也极简单,无论是上楼,下楼,开门,关门,都是通过演员的虚拟动作来表演的。
对此,观众并不感到缺什么,反而觉得很丰富,很美,比如《三岔口》。
如果演《牛郎织女》,一定要把真牛牵上舞台,反而把观众的视线从演员的表演中转移了,还谈得上什么艺术欣赏呢?二是:要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因为仅仅做到“省俭”还不是目的,还要把这“极省俭”的笔墨,画到最重要的地方去,做到以少胜多,咫尺千里。
文艺是表现人的,是表现人的精神、人的灵魂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内心奥妙,都可以透过这扇窗户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画眼睛”,就是要求艺术家必须把自己的心血花在如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上面。
艺术家所注重的是人,欣赏者所关心的也是人,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艺术家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活起来,把他们的性格表现得合情合理,栩栩如生。
只有成功的典型人物,才能强烈地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使他们一起分担人物的欢乐和痛苦。
(二)感知的适应性感知的适应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审美对象的生理条件来讲的,是说任何主体的感知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一个对象如果超过了视听能力所能接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不适应的局面。
比如,听觉艺术,声音就不能太响,太响了,听众的耳膜就会被震破;也不能太轻,否则就会听不到。
对于视觉的对象也是这样。
如果舞台上的光线太强了,观众的眼睛就会睁不开来;太暗了也不行,人家会看不清楚你台上演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因此,一个美的对象要能让主体产生美的感受,首先就要主体能够看见它,能听到它,即能很好地感知它。
这是审美感知适应性的一层含义。
另一层含义,是说由于各人的具体条件不同,工农兵学商、男女老少幼,各行各业、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他们不但都有与众不同的审美兴趣,而且在不同的场合,也有特定的审美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要因人因时提供不同的审美对象,才能让不同主体各自获得美的享受。
毛泽东就说过,文艺是很能感人的,至于它最后能否达到感人的目的,这还要同欣赏者的具体情绪结合起来。
他说:“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通,是万万不行的。
”审美也是这样,不考虑接受者的特点,用一种统一的东西去到处推销,人家当然是不会接受的。
如果说这叫做“对牛弹琴”,那么其责任不在于听众,而在于那个不顾对象特点,只会闭着眼睛乱弹琴的演奏家。
比如送文艺、电影下乡。
可见,审美感知除了要适应审美主体的生理条件外,主要还表现在要适应审美主体不同的审美需求。
(三)感知的整体性我们说,任何一个对象,都有不同的特点、特性。
比如苹果,其形状、大小、颜色、滋味、摸上去的质感等等,这些个别的特性,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分别得到反映。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同时反映对象的多种特性,而不是分别看到它的颜色、大小、形状、滋味等等,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时,虽然还没有闻它、摸它、咬它,但由于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甜的、很光滑很脆、香的感觉也就有了,得到这样一种整体的印象。
当人们在感受到了某一事物的个别特性时,同时也就反映了这一事物的整体。
我们的头脑中往往同时反映对象的多种特征,而不是分别看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滋味等等。
所以,完全离开事物的整体,单纯去感受它的个别特性是不可能的。
这种感觉之间的沟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心理学把它称为通感。
比如,“闹”和“静”,这是指声音而言,它是听觉的对象,可是,人们偏要说“热闹”和“冷静”,就因为它与温觉有一定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颜色,本是视觉的对象,可是,人们看到了红的颜色,就会有一种热烘烘的感觉;冷饮店里,常用淡蓝色的灯光,夏夜,人们远远地见到了它,也会产生一种凉意。
欣赏歌唱家的演唱,本来只要能够听到就行了,可是,人们非要坐在舞台的近旁,似乎只有看清了歌唱家的形象,才能更好地欣赏他的歌唱。
欣赏艺术作品,这是视觉范围的事,人们却习惯地用手去抚摸作品,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它的感受。
既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那么,文艺创作就不能仅仅诉之于某一感官为满足,好像一幅绘画只要使人看到,一阕音乐只要使人听到就行了。
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引人入胜的。
它不只诉之于感官,而且还诉之于想象,诉之于心灵,为欣赏者提供了再创造的广阔天地。
平时,我们常用“绘声绘色”来赞誉某一作品艺术上的成就,这并不只是对综合艺术而言的,对于一般单象艺术也是如此。
我们欣赏音乐时,可以通过声音,感受到对象的色彩;欣赏绘画时,可以通过色彩,感受到其中的声音。
事实上,凡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能把欣赏者的整个身心和感情,熔铸到作品所描写的境界中去,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晚清有位名叫虚谷的画家,擅长画枇杷,是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
它的那幅有名的《枇杷图》至今还保藏在上海博物馆。
大画家吴昌硕曾用“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来赞美他的作品。
这说明,大家都认为他的枇杷实在画得太好了。
人们在欣赏中,除了看到枇杷的颜色,似乎还可以感到扑鼻的清香和甜润的滋味。
总之,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有着无穷的奥妙,它不只是简单地诉之欣赏者的某一感官,而是可以诉之有关相邻感官,甚至还可以通过感知,进一步拨动他们的情感,激起他们的想象和思考,让他们在反复的回味和品尝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
二、想象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想象的参与,当代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非常强调想象在审美中的作用。
为了获得审美经验,他认为光凭“感官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想象经验”才行。
他说:“任何人只要使用感官,他就可以看到一幅画所包含的全部色彩和形态,就可以听到组成一部交响乐的全部音响;但是他并不因此而能享受到一种审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