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逆向思维,见微知著——从人们对别里科夫的“唾弃”中观察人性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收录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本文写于1898年,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极权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欧洲的进步思想传到俄国,人们向往自由。
反动势力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统治,俄国社会陷于黑暗,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
文中作者通过带有讽刺性的深刻语言刻画出一个把自己的行为、思想都严严实实装在“套子”里的,胆小、怯懦、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人物形象——别里科夫。
孙绍振老师提出,“将人物打出常规轨道,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那么从逆向思维非常规角度去看别里科夫,他是一所中学的希腊文教师,没有家世背景,没有学术造诣,文中没有提及亲人、朋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
他因循守旧,害怕和压制一切新生事物,他甚至把自己的身体、行为、思想全都装在“套子”里,其实他是沙皇专制制度下不折不扣的“完人”。
这样一个“完人”,却没能得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进一步“赏识”,没能被“封官进爵”,甚至有人认为,“他那种怯懦多疑、因循守旧和苟且偷生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活生生的变态人格”。
这样一个制度的“完人”,其实是时代的产物,他的产生有其时代的必然性。
从逆向思维角度分析,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承载的是时代的印记,他是一个可恨、可恶、可憎的人,但他应该更是一个可悲的人。
这种可悲也体现在受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的同样可悲的其他人身上。
他们同是“可悲”之人,都受到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压迫与逼害,但他们却对别里科夫表现出了极度的“唾弃”,这“唾弃”的背后,无不凸显着人性。
一、“我”、“我们”“我”是别里科夫的同事,中学教师布尔金。
“我们”是包括“我”在内的认识与不认识别里科夫的人。
别里科夫给自己的身体、行为和思想全都装在沙皇专制统治的“套子”中,在人们眼中,他是可笑的。
高中语文教材解读重要知识点全面剖析
组织结构:合 理安排文章段 落,使文章层 次分明、逻辑
清晰
丰富表达:运 用多种表达方 式,如叙述、 描写、议论等, 使文章生动有
趣
锤炼语言:注 意语言简洁明 了,避免冗长 复杂的句子, 同时注意语言 的准确性和生
动性
内涵:文学作品 的作者、时代背 景、主要内容等 基本知识
外延:文学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对后世的影 响以及与其他作 品的联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品读语言: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 如用词、句式、修辞等,以及意 象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
领悟主旨: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 和时代背景,领悟诗歌的主旨和 深层含义,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掌握文言 文的基本语法结 构、词汇意义和 用法
难点:理解文言 文的深层含义和 文化背景,以及 与现代汉语的差 异和联系
常见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句式的辨 析和理解
古代文化常识的 了解和掌握
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赏析
重要知识点梳 理:理解文章 主旨和作者意
图
重要知识点梳 理:分析文章 结构和段落大
意
重要知识点梳 理:掌握阅读 技巧和答题方
法
重要知识点梳 理:积累文学 常识和阅读经
验
提炼主题:明 确文章中心思 想,确保文章 内容紧扣主题
制定学习计划 的重要性
学习计划的调 整与完善
如何制定有效 的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 时应注意的问
题
精读与泛读结合:提高阅读速度 和理解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知识运用 和实践操作,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结合:积极 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和回答 问题
刍议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
刍议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高中语文教育是我国中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承担着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教育的使命,更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材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
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和对教材进行处理,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高中语文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块就是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文本解读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思维、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也会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有些内容可能难以理解,语言过于晦涩,或者内容比较抽象,需要进行器重解读。
其次,一些文本存在多层意义和深层内涵,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和泛读能力才能解读出文本的真正含义。
最后,一些文本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故事、诗歌等形式,比如图片、影像、数字资料等,需要更为全面的素养和文本解读能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前,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扎实的语言文字素养教师本身需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解读。
2. 懂得阅读策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如何迅速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提高阅读效能和质量。
3. 讲解文本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教师在讲解文本时,需要注重文本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解释和涵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更深层次的含义。
4. 创造文本解读氛围教师需要创造文本解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文本解读,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文本阅读和解读能力,只有通过深度阅读和解读,才能够培养出高中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学术素养。
教材处理教材是高中语文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是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读水平。
1. 教材内容的编排教材内容的编排需要符合当前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突出教育和文化内涵,而不是单纯的赘述知识点。
关于文本解读之解读-最新文档
关于文本解读之解读窦银强,四川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
从事高三语文教学近三十年。
教育理念为“语文即生活”:其“语段高效阅读法”、“文本三层解读法”、“生活化作文”等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教育部“2010新课程高中语文培训”骨干教师,获“2009感动四川十大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在报刊发表文章470余篇,主研课题12项,学术专著5部。
平时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历,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总能在作品人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中,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获得自己的独特感悟。
这就是文学欣赏中多元化解读的魅力所在。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有些文学作品一旦进入教材,就要承担起语文教学的凭借功能、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就要完成教学大纲赋予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
因此,教师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多元化地欣赏文本了。
也就是说,不能用文学欣赏,替代负有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语文文本解读。
一、“本”来面目:阅读教学非文学欣赏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而文学欣赏中的文本解读,文本是广义的语言材料,读者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历进行多元化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是狭义的文本,即语文课本。
重视对语文课本的解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就是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通过文本的不同表现形式去理解文本内涵,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其“解读”之意在于――通过对课文(即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具体感知、理解、解释、体验、建构、评价和反馈等环节,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认识客观与自我世界、发展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基于此,我们只有明白文学欣赏较之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异同,才能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落到实处,进而有用、有效地推进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促织》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结尾不同悲喜各异——《促织》比较阅读《促织》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同为人化为虫的“异化”主题故事,被选入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杨虹老师将《促织》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及改编作品木偶戏《蛐蛐》、汪曾祺的《蛐蛐》的内容进行对比,提出了《促织》的教学建议。
一起来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编选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和卡夫卡的《变形记》放在同一课,通过人化为虫的故事展现“异化”主题。
后人多次对这一经典文本进行改编,较有名的包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2年推出的经典木偶戏《蛐蛐》,还有作家汪曾祺《聊斋新义》一书中的《蛐蛐》。
有意思的是,两篇改编作品虽同样讽刺批判社会现象,但结尾和原著有很大不同。
《促织》分析《促织》原本的结尾是成名儿子变成的促织屡战屡胜,成名一家“以促织富,裘马扬扬”;木偶剧的结尾是皇帝要求成名再进贡蛐蛐,成名当场倒下;汪曾祺的《蛐蛐》则在结尾安排蛐蛐死去,成名的儿子也死了。
我们通常认为,悲剧比喜剧更加深刻,讽刺批判意味也更浓;对于《促织》,悲剧性结尾更贴近原文的情感色彩。
那蒲松龄为什么不通过一个悲剧性的结尾来加深作品的批判性,偏要设置一个大团圆结局呢?《促织》的写作,涉及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曲笔。
和《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作品一样,《促织》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作者蒲松龄所处的封建社会,但他难以直接抨击,因此采取曲笔写法。
文本开篇的“宣德间”说明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而蒲松龄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
对于古代的王公贵族来说,斗蛐蛐是一种常见娱乐形式,康熙朝正值盛世,统治集团追求声色犬马,酷爱“斗鸡戏虫”之人不在少数,康熙年间更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蛐蛐罐流传后世。
因此,蒲松龄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盛世”的黑暗现实,借古讽今,既可以放开去写,又可以避开统治集团的迫害。
蒲松龄一生多次参加科考,但始终郁郁不得志,到了72岁仍然只是个贡生。
屡次遭受落榜打击的他,看到了科场的黑暗现实,感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异化”,写书作文成了他抒发一腔孤愤的出口。
文本的互文解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文例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J‘
刖
舌
伴随着超文本。而来的超阅读。以其多项链接功能、迅捷多义特性强有力地冲 击并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而学生对新事物的快速n向应与接受无疑对课章上单 篇、线性的选文阅读提出了挑战。事实上,文本解读理念褊狭所致的教学低效、
学生兴致寡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 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相去甚远。鉴于此,匡正传统阅读教学 囿文自封、“按部就班”、讲多思少的教学弊端势在必行,而西方的“互文”是可 资借鉴的读解理论。
综上,互文修辞格只是从微观方面理解语言表达技法及语意,而西方的互文 性理论以多维、流变、开放、互联的文学观为我们宏观地、整体地、透彻地理解 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文学研究方法,于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诸多可待发掘的 教学价值。多年来,中学语文惯性于单篇教学,教师将每篇文章视为基本“独立 自足一的主体,以单调孤立的结构、语言、技法、主旨分析作为教学流程,追求 一切文本终极意义的一元解读,一叶障目,扼杀了学生的求索能力。那么,了解 克里斯特瓦所陈述的互文性特征:文本的引文性或二重性、社会历史性或文本的 “意识形态素"、文本间的转换生成,四其宏阔思辨可为教师转变阅读理念开拓思 路,为教师冲破传统结构主义封闭的作品观和研究方法打开了一扇窗。而狭义建 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启发指导教师关注文际关系,通过考察一个文本内部所表现 的与其他文本的关系来把握当fj{『文本新的生命机制,这无疑是互文性理论更具实 践价值的崭新成果。
Y 1 406 1 44
分j二l“{‰——一
:晋
纵:
℃¨:I(H)6j o,I:!QQ§女女I女±Z
天滓师苊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窒奎鲍互塞鲤逮 二厶数题直虫语塞坐篮选塞倒蚯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13
问 题 探 究
【思考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线索 2.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形式,试分析两条线索并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明确 明线是林冲被逼上梁山,暗线是陆虞候设计陷害林冲。 序幕(第一段):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开端(2-6段):林教头买刀寻仇敌,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7-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高潮(10-12段):林教头杀敌奔梁山,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01 知人论世 02 初读课文 03 文本研读 04 拓展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 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 (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 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 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 书。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传《三国演义》的 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第13.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激趣导入
《水浒》有很多种译本,其中一本译为《一 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这有点不 太靠谱,但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这本书 介绍的是108个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去认识 其中的一位英雄——林冲。
素养目标
1.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过程,探寻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3.分析总结文中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4.思考课文主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意义。
了解林冲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 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 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 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 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 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 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 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 顾,半年后病故。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文本解读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极尽笔墨,写出自己对故都秋景的无限热爱。
但是对高中生而言,能够体悟到这种悲凉秋景的美,并理解作者的炙热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从关键词、作者和文化传统这三个方面进行挖掘。
以期能更好的理解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一、关键词整篇文章营造的都是“清”“静”“悲凉”的氛围,所以我从这三个词入手,来理解文章内容。
故都秋天的“清”可以理解为清凉,作者在第二段写“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只能感受到一点点的清凉,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第一段作者要饱尝秋味形成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清”有清凉的意思,写下雨的时候也是“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那些都市闲人也都穿上了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也写出了故都的秋天给人带来的清凉之感。
“清”也可以理解为色彩的清雅。
文中有蓝天碧落,或白或灰的鸽子,还有牵牛花的蓝朵,黄褐色的落蕊、淡绿微黄的枣子,都给人一种清透雅致的感觉。
“清”还可以理解为人的清闲,在故都的秋天,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悠闲地看碧绿的天空,听鸟的飞声,还可以从槐树叶底,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还有那一些都市闲人,在雨后,咬着烟管,用缓慢悠闲的语调聊天,都把这种清闲的感觉徐徐地表现出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而“静”可以理解为静谧,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触觉体现出来的。
在院子里一坐,可以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早晨起来,脚踩落蕊,可以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它们都以动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
而在现实的车马喧声中,这种感受已经远离了我们。
同时,“静”还可以理解为内在的宁静状态。
作者可以细数一丝丝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一样的蓝朵,只有自己宁静安然,才可以呈现这样的状态。
而“悲凉”,主要是通过“破屋”“牵牛花”“秋草”“蝉”等意象体现出来的。
破屋本身就给人破旧之感,而作者又用“一椽”来修饰,更显现出房屋只剩下大梁这样的基本架构,遮挡不住朝来寒雨晚来风,更给人一种沧桑衰败之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文本课程定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选录的第一首必读诗歌。
第二课的另一首必读诗歌为闻一多的《红烛》,另两首自读诗歌为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和雪莱的《致云雀》。
作为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个主题单元,教材编写者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该单元的主题确立为“青春”,旨在引导刚刚踏入高中大门的15岁的少年“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迈好步入青春的第一步。
教材编写者为本单元设定的学习任务,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将该任务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结合,则该课的学习任务可分解为“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意蕴探究”“诗歌抒情手法探究”和“尝试写作诗歌”四项。
其中,引导学生读懂诗歌是学习的关键。
【文本内容解读】一、细读文本,感知重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大约创作于1919年9月至10月间,由七个诗句构成。
表面上看,诗歌抓住白云、天空、北冰洋、太平洋等宏阔意象而写景状物,描绘了大洋之中洪涛奔涌的雄壮景象,讴歌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实际上则是以大洋的奔腾汹涌象征当时中华大地之上狂飙突进的时代潮流。
此种潮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和旧秩序,推动着古老的中国朝向全新的思想、文化、制度快步迈进。
诗歌的题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全诗之眼。
主体部分的七个诗句,皆统辖于“放号”这一动作行为。
“放号”即“吹号”,在郭沫若的家乡四川乐山一带的方言中,“放号啲意蕴比“吹号'丰富,“吹号”只是一个客观的动作行为,“放号”则是在动作行为之外,另有一种豪迈的气势,蕴含着号声朝向四面八方飘扬而去的穿透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
“ 过程和方法” 的教 学 目标 包括 : 鉴赏的过程 和方法、 领悟 的过程和方法、 应 用的过程和方法。其 中鉴 赏的过程和方 法, 如 “ 熟读成诵” 、 “ 情趣与理趣” 、 “ 情景 交融 ” 、“ 披 文入 情” 等; 领悟 的过程和方法。 如“ 圈点批 注” 、 “ 提要钩玄” 、 “ 质疑解难” 、 “ 融会 贯通” 等; 应 用的过程和 方法。 如“ 品人与品文” 、 “ 知人 论世 ” 、 “ 概 括与归纳” 等。 ( 3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版教 科 书教 师用 书第 三 册 ) ’ 教材 中选入的散文作品 大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淘洗的名 三是体会 思想感情 优 美的古诗 文往往情思意境深邃 . 人 篇 , 它们或 清新淡雅 。 或谈 笑风生 , 或精粹警辟 , 或亲切 感人 , 或
一
、
文学类文体分析
本套教科 书共有 6 6 课。 涉及 8 1 篇作品 . 其中文学类选 文 6 7 篇. 占所选篇 目的 8 2 %。文学是指具有 审美属性 的语 言行 为 及 其作 品 , 包括诗歌 , 散文、 小说和剧本 。审美属性使文 学类教 材 具有形 象性特征 、 情 感性 特征 和意义性特征 . 在培 养学生 审 美感知、 审 美发现和 审美创 造 , 提 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及整 体素 质 方面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因此教材安排 了大量的文 学类文
本。
事—— 途 中遏 雨, 通过 一句 : “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巧妙地 把 自然界的风雨和政 治变化 中的风风雨雨联 系起 来. 表达 了作 者在种种 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 、 不丧 气. 坦然处之 的旷达心 境。又如 曹操 的《 短歌行》 虽充满了深沉 的忧叹 。 但是 其 中洋溢 着一股慷慨激昂 , 积极进取的精神 , 给人 以鼓舞和力量。
高中语文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解读高中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工具。
它涵盖了文学作品、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教材。
一、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内容多样丰富。
教材中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既有经典之作也有现代作品,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文化素养。
其次,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教材还涵盖了语言应用、写作、名著导读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教材也体现了思想性和思辨性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材的目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而言,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通过选取优秀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写作指导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会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阅读指导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2.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登高教材解读〗
《登高》教材解读一、篇目在教材中的地位解读《登高》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被安排在第三单元,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放在同一课。
《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基本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在阅读策略方面,提倡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欣赏古代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了解古代诗词在诗体方面的特点及艺术表达方面的特色。
本单元诗歌选取丰富多样,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诗有词。
杜甫的这首《登高》是唯一一篇律诗。
这首诗歌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愁孤苦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二、文本解读本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年)秋寓居夔州时所作,为唐代七律诗中的名篇。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的前半写登高闻见之景,用“风急”开端,一线贯穿。
首联所写是局部的近景,颔联所写为整体的远景,既有细致的刻画,又有粗犷的勾勒,远近俯仰,动静相衬,创造出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画面。
后半写登高感触之情。
猿鸣悲哀,飞鸟回旋,树木凋零,长江流逝,时不我待,凡此种种,无不引起悲叹。
颈联是全诗重心所在。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称颈联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乙编卷十五)尾联再做补充,以衰病愁苦的个人形象作为收束。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略谈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与教材处理略谈作者:宋文英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3期摘要:文本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对文人创作的作品进行探究,体会其包含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并从中获得其内涵、意义的实践过程。
文本解读对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材处理一、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一)答案统一,缺乏独到的见解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缺乏独到的见解,没有真正的对其探讨,而是单纯的依靠参考书及网络搜集的简析,缺乏创造性。
教师没有潜心研究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所表达的现实意义,而是按照参考书的简析进行教学,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对学生也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得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这种统一的“标准答案”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天马行空”,忽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文本解读过于简单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完成。
由教师的感悟唤醒学生的解读感悟。
因此,对于文本的研究,教师应做到细致、准确。
只有自己完全理解了文中所表达的各项基本内容及其深刻含义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分析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
让学生主动探求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过于简单,也没有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详细分析课文。
而却将过多的时间用在搜集资料,问题设计以及研究教学方法上,忽略了文本解讀的重要性。
比如在《雷雨》这篇文章中,参考书对于该篇文章的情节内容、周鲁两个家庭的命运以及人物形象都有了详细的解读。
但是除了表面的解析,还要更近一步挖掘其人性的复杂以及其表达忏悔救赎的主体思想。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扎实的功底,独到的见解,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让学生真正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想要渲染的氛围。
第2课 意境美 心境悲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教材备课参考:意境美心境悲——《故都的秋》文本解读《故都的秋》是写景散文的经典文章,作者郁达夫开头就概括了故都的秋的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全文紧扣清、静、悲凉取景,描写了五幅画卷,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
涵泳品味,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情趣;结合作者经历,更能探求沉潜于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关于本文的取景有一疑问:作者说“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可是既至故都,却只字不提,反而专注普通的小院,四处可见的秋槐、秋枣,随处可闻的秋蝉声,人人躲不开的秋雨……我想,这些名胜作者一定游览过了,但是在领略秋的特点上,不具有大众化;而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才更具有代表性。
虽非名胜,然人皆处其中,可见、可闻、可感,写出来人人有共鸣。
秋的味道、秋的神韵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才更鲜明。
因此,作者尽管想到了故都的名胜,却落笔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了。
全文展现了故都的秋的五个画面,在郁达夫的眼中,五幅画各具其美,又一样的清、静、悲凉。
晨院赏秋图,那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美。
“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是平民百姓的栖息之处,人处于巨幅画面中,头顶碧空,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天幕中偶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人捧茶碗,不时呷一口茶,品味茶香的同时,尽享秋色、秋声、秋味。
修饰词更加重了秋味,形容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秋天云淡风轻,天高地迥,“很高很高”是很真实的描写,“碧绿”一词形容天色之深,让人感到天地的辽阔干净深邃,所谓秋高气爽;日光是“一丝一丝”“漏下来”的,还清晰的能“细数着”,真的是光影稀疏,人心清闲;牵牛花最受人爱的是蓝色、白色,淡红色最下,这是赏秋人的心境……那牵牛花下“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又是多么的秋意!草木茂盛之时,叶子肥大汁水饱满,秋风肃杀秋草黄,草木衰败,秋草变得“尖细且长”,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描写逼真。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材深度解读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材深度解读重点赏析赏析句子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明确: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认识论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质,打中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要害,指出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并科学概括了社会实践的内容,为人们正确区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明确:这句话中的“正确思想”含义较广,世界观不同的人,或世界观相同但站的角度不同的人,给出的解释都会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不说清楚,会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或造成歧义。
作者用了“代表先进阶级”这个定语,使“正确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使读者能准确地去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讲的道理。
句中的“一旦”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对“被群众掌握”起限制作用,是“正确思想”变成“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重点解读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奥难懂的理论呢?明确:(1)从标题来看。
用了一个问句,从人们认识上的疑难症结处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难懂的哲学命题被通俗地提了出来。
(2)从开头来看。
三问三答,用的是读者最为熟悉的语言,表达的却是哲学观点。
第一问是总领、应题,答案在三答的最后,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间插入的两问,正好是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不搬用名词术语,通俗易懂。
(3)从行文用语看。
文中使用了三组相应的概念:存在——思想,实践——认识,物质——精神。
这三组概念在表达哲学观点时,有时是相通的,有时在使用范围和特定内涵上又有一定的差别。
高中语文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教材全解引言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工具,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
通过全面解读语文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品味文学作品,提高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概述高中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名著、诗歌等多个文学体裁,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言文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文言文作品有《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妙的表达方式备受推崇。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现代文篇现代文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等。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现代文作品有《范爱农漂流记》、《柳青漫画集》等。
通过学习现代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现代文作品常常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入的思考,触动读者的思维和情感。
古代文学作品篇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时代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闻名,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名著篇名著是指历代文学作品中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广泛影响的作品。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名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学形式,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开拓思维、提高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诗歌篇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韵律和修辞的运用,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对《滕王阁序并序》的深入解析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对《滕王阁序并序》的深入解析顾辉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教师如何解读教材文本,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滕王阁序并序》的文本解析为例,归纳出教
材文本解读应有的必要因素,分别从时代背景、人物经历与性格特点以及作品内涵
进行解读。
全面、具体、深入地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将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从文本中读出人生之道。
【总页数】1页(P199-)
【作者】顾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对《滕王阁序并序》的深入解析
2.王勃《滕王阁序》儒、道和合思想解析
3.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对《滕王阁序并序》的深入解
析4.王勃《滕王阁序》儒、道和合思想解析5.高中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基本
要素
——以《滕王阁序》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乃骈文名篇。
本文系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一篇文章。
作者王勃亦是名垂青史的初唐四杰之首。
那么在给学生讲授这一传统名篇时,教师该如何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的魅力与文人才情,正是本文的直接写作目的。
一、作品时代背景
《滕王阁序》创作于公元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在距今已一千余年的初唐。
当时,还并未真正出现盛唐时期诗歌的繁华。
当时代文坛被“龙朔诗风”所笼罩,一时间也并未出现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学形式。
不仅如此,当时的文坛对于从南北朝时期就已兴盛的骈俪文这一古老文体的态度已呈现鄙夷的态势。
王勃这一篇骈俪文之所以能在众多华而不实、艳而过妖的骈文中脱颖而出,甚至流传千古、一文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代文人对于骈文的手法已渐趋僵硬而难以突破的境地,而王勃能在华而不实的文体定式中寻求华而又能有实的内容充实其中,已然进入同时代多数文人无法达到的境界,为我国骈俪文之美,营造最后一抹绚丽的夕阳。
二、作者经历及其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缩影,文学高于生活,却源自于生活。
作者王勃生于约公元650年,出生儒学世家,与杨炯、
卢照龄、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六岁能文,少时成名的他,拥有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傲气。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后因做《斗鸡檄》被贬,游历山川,行至巴蜀。
他短暂一生伴随多次贬谪,恰逢676年(即作完《滕王阁序》后一年)回乡探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才情,不满官场的文人傲气,加之多年游历在外。
王勃的作品,从头至尾都透漏出一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愤懑与“无路请缨”的伤情。
三、作品内涵解读
作品内涵解读是高中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亦是关系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文本理解与提高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此部分分段对该篇逐段解读,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并分析行文特点。
1.宏观介绍
作品首段,以介绍地理位置、历史痕迹为开头,从时间与空间上对滕王阁作了最直观的介绍。
随后夸赞此处人杰地灵,以及说明本次能参加宴席是荣幸且欣喜的。
首段看似平淡,亦未有深入的景物与人物描写。
实则已经无意中表现出作者心中隐隐的悲伤。
本文前段已说明,王勃一生之短暂,一生之颠沛,一生之怀才不遇。
他之所以在此处大篇幅写到滕王阁宝地出英杰,乃是对自身遭遇深深的嘲讽。
2.微观描摹
第二、三、四段以美景入帘,细写正值秋季的滕王阁美景。
暮霭云烟,山峰耸翠,将滕王阁比喻为空中的宫殿。
化静为动,细写门外湖川,遍地宅社。
雨过天晴,落霞与孤鹜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描写完滕王阁美景转而赞美滕王阁的人,能诗善饮,胜过陶潜与谢客。
在感叹人杰地灵之后想到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不禁流露出作者“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悲观情绪。
该部分化静为动,以物拟人,美景灵动而活泼。
情景交融,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和“多舛”的“命途”。
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
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3.直抒胸臆
第五、六段正式开始议论,感叹命运无常,分别举例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均有各自不同悲剧的命运,皆因各自未能把握时机。
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都使用得非常贴切。
不仅没有传统骈俪文冗赘晦涩的缺点,反而使文章更加充实而不失华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几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
并表明自己无处请缨决定抛弃功名回乡侍奉父亲的打算,侥幸参加宴会且碰上杨得意作为引荐人,才有机会写下这篇文章亦是表达惋惜之情。
4.收束全文
第七、八段已进入课文尾声。
王勃谦虚礼让,作抛砖引玉之势。
再次回望江心的沙洲,美景徐徐远去。
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
细读全文之后,再次回顾以上三点。
王勃所处初唐时期政治、经济相对稳定而统治阶级内部亟须稳固时期,此时的文人在政治上地位并非得到十分之珍视,加之王勃个人才气外漏而孤傲,受同时代文人与政要倾轧排挤,官场并不得志。
如此境地的王勃自然再难有报国机会。
作者自己也深深明白这一点,即使勉强怀有希望再次入仕的美好想法,却在阎公的宴会上偶遇如此多的达官显贵,不禁悲从中来。
解读本文,不仅要从景色描写、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入手,更应以作者内心真实情感为依托,揣摩创作心理,真正做到解读文本,开发学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