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到达著名的敦煌。

但是从敦煌开始就分为南北两条路:南路是从敦煌开始,然后依次是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到达大月氏、安息,最后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开始,经过交河、龟兹、疏勒、大宛最终到达安息和大秦。

丝绸之路途径中国省份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南海为中心,所以还被成为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在三国和隋朝时期的到了发展,在唐宋时期变得愈加繁荣。

这些路线途经的城市包括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交河、龟兹、疏勒、大宛等。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则包括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起点是以国都为准的,西汉时期起点在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期起点在洛阳,期间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

魏晋南北朝有洛阳、长安、平城、邺城等多个起点,还一度以建康为起点;隋唐为大唐西市、开远门和隋唐洛阳城;北宋为开封。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又称为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自中国的西汉时期起,连接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历史贸易路线。

这条古代贸易通道以丝绸为主要商品,也是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推动世界的互联互通和文明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理背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地理背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主要有著名的罗马帝国的大城市罗马,蒙古帝国的首都大都(今北京)以及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

这条路线总体上分为北线和南线两个主要途径。

北线经过西域、中亚、北亚而到达大都;南线则沿着西南方向通过亚洲次大陆南部各国直达南亚次大陆和西亚。

地理条件对于丝绸之路的开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贸易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丝绸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奢侈品。

除了丝绸,中国还出口了许多其他商品,如瓷器、茶叶、铁器等。

同时,西亚和中亚的国家也向中国输入了许多商品,如大宗商品、珍贵石材和药材等。

丝绸之路的开启促进了贸易的繁荣,不仅加强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三、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沿途各国的商人、使者和学者通过丝绸之路的往来,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知识。

佛教的传入,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而实现的。

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了西亚、中亚等地。

此外,音乐、绘画、建筑、服饰、食物等各个领域的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艺术和生活。

四、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世界的互联互通和文明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各国提供了贸易机会和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丝绸之路也加强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了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历史

丝绸之路历史

丝绸之路历史丝绸之路,又称陆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路线。

这条贸易线路连通了古代世界上最文明的两大文明圈,即欧洲和亚洲,为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文化和技术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古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繁荣,更是连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中国汉代。

当时,汉武帝派遣了张骞前往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中国和中亚的贸易通道。

此后,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由于中国丝绸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所以“丝绸”之名被用来代表整个贸易路线。

汉代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两条路径,即南线和北线。

南线起始于中国的长安,经过四川、云南、缅甸、印度、波斯最后到达罗马帝国。

北线则从长安经过甘肃、新疆,穿越塞外,最终到达中亚地区。

这两条路径分别代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东西方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变革。

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等商品以及东方奢侈品,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方国家。

相应地,西方国家也将大蒜、葡萄、豆蔻、胡椒等商品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在这个贸易路线上,还流传了许多医药、科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

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条贸易路线上,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传播到了中亚和欧洲,与原有的宗教体系相互融合。

同时,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艺术也进入了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线路,更是连接东西方国家之间共同发展的纽带。

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从中受益匪浅。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丝绸之路渐渐被海上贸易取代,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其重要性。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共同发展。

这个倡议的提出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丝绸之路上,让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产生了新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起于中国,贯穿亚欧大陆,经过中亚、西亚,最终到达地中海。

这条古代的商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其他奢侈品带到了西方,也将许多西方的商品带入中国,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济意义、文化交流以及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始于汉代,是由中国的丝绸贸易扩散而成。

当时,丝绸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深受西方各国的追捧。

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汉朝大规模丝绸生产技术的成熟不无关系。

由于丝绸的珍贵与独特性,丝绸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往来的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也逐渐扩大,达到鼎盛时期。

二、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参与贸易的各国来说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首先,丝绸之路增加了贸易活动,推动了经济发展。

从中国到西方,经过的地区无不因此而繁荣起来,商业活动不断增加,大量商品和货币互相流通,为各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其次,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特产与技术的传播。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品为西方提供了新奇的商品,而西方的马匹、玻璃、草木染料等产品则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商品和技术。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通道,它还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长期的商业往来中,东西方的人们不仅互相了解对方的商品,还逐渐认识了对方的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官员、学者等,不断地在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与学习,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多元融合。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中医、棋术等技术的推广,都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四、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对于参与者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的经济繁荣,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其次,丝绸之路加深了东西方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彼此的视野,促进了科技、哲学、艺术等各领域的繁荣与发展。

最重要的是,丝绸之路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加强。

丝绸之路介绍

丝绸之路介绍

05
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
促进贸易便利化
通过重走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通过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等措施 ,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 贸易往来。
推动产业合作
增进人文交流
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共同开 发资源、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地理背景
丝绸之路利用了古代已知世界的地理特点,如山 脉、沙漠和草原等,通过这些天然屏障来保护商 队的安全。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还促进了文化、 宗教和技术的交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丝绸的贸易
丝绸之路因主要贸易商品是中国的丝 绸而得名。丝绸之路的商队将中国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运往欧洲, 同时也将欧洲的商品运回中国。
敦煌的壁画和石窟艺术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经济发展
敦煌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商贸城市。
吐鲁番
历史地位
吐鲁番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是中西贸易和文 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
文化遗迹
吐鲁番地区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古城遗址、墓 葬群等。
经济发展
吐鲁番的经济发展同样得益于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 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
文化影响
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使得中国的文化 和技术传播到了欧洲,同时也将欧洲 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中国。这种文 化交流对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商品、文化 和技术的交流更加频繁。这种贸易往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绸之路:丝路历史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

古代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贯穿了欧亚大陆,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地理路径、文化交流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历史起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中国的丝绸被视为珍贵的商品,引起了欧洲及中东地区的贸易兴趣。

最早的陆路丝绸之路由中国西汉朝大将张骞探险开辟,途经中亚地区,通往罗马帝国。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由中国的一带一路沿海地区开始,沿着印度洋和东非海岸延伸至地中海。

二、地理路径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为中国长安(今西安),途经甘肃、新疆、中亚地区,最终到达地中海沿岸地区。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东南沿海诸城市(如广州、泉州)启程,途经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最终抵达地中海。

三、文化交流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贸路线,更是文化交流之路。

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商品被输送到西方,西方的骆驼、石头、珍珠、玛瑙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这种交流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四、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影响了古代世界,也在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借鉴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理念,致力于加强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文化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综上所述,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不仅推动了古代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同时也为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其文化遗产不仅留存于历史文献中,更融入了人类文明的血脉中,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愿我们铭记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传承并发扬其精神,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丝绸之路基本概念

丝绸之路基本概念

丝绸之路基本概念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主要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连接亚欧大陆的陆路贸易通道,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

该通道从中国长安(今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经敦煌、乌鲁木齐、伊犁、塔城、阿拉山口等地,最终到达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

陆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期达到鼎盛,通过这条通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被运往欧洲,而西方的珍宝、香料等商品也被运到中国。

陆上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贸易通道,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

该通道从中国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穿越南海、印度洋、红海等海域,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等地。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通过这条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被运往海外,而外国的珍宝、香料等商品也被运到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与海外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和历史意义一、地理路径1.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中国古代的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

2.经过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甘肃、新疆等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3.重要节点: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节点,如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等。

4.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与欧洲的贸易网络相连。

二、历史意义1.文化传播: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经济发展: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贸易往来,增加了各国的财富。

3.科技进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

4.宗教传播: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5.政治外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贸易往来,加强了政治联系和外交关系,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哪个古代首都?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中国的首都长安(今天的西安)。

2.习题:丝绸之路通往哪个地区?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答案:中亚、西亚,直至欧洲3.习题:丝绸之路沿线的哪个城市被称为“千佛洞”?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敦煌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个重要城市,而敦煌的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4.习题:丝绸之路促进了哪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中涉及到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5.习题:丝绸之路是如何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的描述,我们知道丝绸之路通过贸易往来,增加了各国的财富。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然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丝绸之路渐渐没落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 方面: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原因之一——环境气候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原因之一——环境气候 —— 公元8世纪末,博斯腾湖有浅化、盐化的迹象,地区气候迅速转为干旱,湖 水蒸发量变大,湖水变浅。博斯腾湖地区的急速干旱,必然造成沟通丝绸之路的 一些绿洲的消失,过往客商在此难以找到歇脚之地,最终导致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二——历史因素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二——历史因素 ——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汉代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时而因为政治对立、民族 矛盾乃至战争而一度中断。“丝路黄金时代”,主要是指唐代前期的陆上丝路。 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中,影 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受战乱影响,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三——海上丝绸之路的超越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三——海上丝绸之路的超越 —— 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张骞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贸易的 迅速发展,超过了传统的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陆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 与亚洲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 把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使得古老的 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有力的冲击,再加上本身存在不利于其发展的条件,路上丝路 最终走向了衰落。
海 市 蜃 楼
沙 漠 之 舟
商品交流
正 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 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 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 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 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 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 西 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 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 区。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 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 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 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 豆、 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 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 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 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 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 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丝绸之路ppt课件

丝绸之路ppt课件
西亚的香料、药材
西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和药材,如胡椒、丁香、没药等。 这些商品在当时被广泛用于烹饪、医疗和宗教仪式等方面 ,因此也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商品。
欧洲的酒类、橄榄油
欧洲的酒类和橄榄油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商品在当时被视为高品质的生活必需品,深受中国 消费者的喜爱。
Part
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促进贸易繁荣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沿线地 区的经济发展。各种商品如 丝绸、瓷器、茶叶、金属制 品等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易 ,丰富了市场供应,促进了 贸易繁荣。
推动全球化进程
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对全球 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它 促进了商品、资本和技术的 流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 成和发展。丝绸之路的贸易 网络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全球 贸易体系。
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通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传播;同时,伊斯 兰教、基督教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促进了不同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Part
05
丝绸之路的现状与未来
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
1 2 3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 的交流,加深相互了解与合作,推动区域共同发 展。
敦煌、楼兰、疏勒、龟兹、焉 耆、于阗等
终点
大秦(罗马帝国)
特点
通过草原、沙漠和山地,是古 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通道。
海路丝绸之路
起始点
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城市
终点
红海、东非、欧洲等地
特点
利用海上航线,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 亚乃至欧洲的贸易。
丝绸之路的路线变迁
早期丝绸之路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 1

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通道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桥梁。

自汉代起,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把中国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名特优产品带向了中亚、西亚和欧洲,同时也把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品、文化、宗教、技术等传到了中国。

丝绸之路建立了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联系,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让我们来看看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

一、历史价值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的交流,而且促进了各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发展。

1、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连接了古代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使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名特优产品以及汉字、佛教、道教等文化成果被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天马、阿拉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也被带到了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促进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的贸易经历了中国、中亚、西亚和欧洲之间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这种贸易关系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而且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上商人的乘舟而行、长途跋涉、沙漠穿越、山川绕行,都充满了危险和险阻,但是他们在这条难行的贸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促进政治交流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也为各国的政治关系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地方政权和中国的朝代之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友好关系,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建立了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所以,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不仅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和平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

丝绸之路(完美版)

丝绸之路(完美版)
等地。
重要城市
沿途经过的重要城市包括北京、西安、大 同、洛阳等中国北方城市,以及蒙古国的
乌兰巴托、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城市。
主要路线
穿越蒙古高原,经过中亚草原,直至东欧 平原。
商品交换
草原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中国的丝绸、茶叶 等商品,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宗教、 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03
CATALOGUE
丝绸之路的影响
波等港口出发。
经过南海、印度洋、阿拉伯 海,到达红海、东非和欧洲

重要城市
商品交换
沿途经过的重要港口城市包 括亚历山大港、苏伊士运河 、埃及的福禄城、印度半岛
的南印度等。
海路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中国 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 ,同时也进口中东和欧洲的 香料、药材、宝石等商品。
草原丝绸之路
起始点
草原丝绸之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 带,起点在中国北方地区,如北京、西安
丝绸之路(完美版)

目录
• 丝绸之路的起源 • 丝绸之路的路线 • 丝绸之路的影响 • 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 丝绸之路的遗产 • 现代丝绸之路
01
CATALOGUE
丝绸之路的起源
古代贸易路线的形成
古代贸易路线的形

丝绸之路始于公元前2世纪,是由 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路 线组成的网络。
地理背景
丝绸之路穿越了亚洲大陆,连接 了欧洲、中东、中亚和中国,促 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 交流。
贸易和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 还促进了文化、宗教和技术的交 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名称来源
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中国特产的丝绸在该路 线上的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的路线交流内容和意思

丝绸之路的路线交流内容和意思

丝绸之路是古代我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文化、宗教、知识和科技的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的路线交流内容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来探讨。

一、路线1. 陆路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主要由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途经敦煌、喀什、哈密等地,最终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

这条路线横跨了我国、中亚和西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

2. 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则是通过南海和印度洋,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

这条海上通道将我国与世界的海洋贸易通联起来,为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二、交流内容1. 经济贸易丝绸之路的最初目的是进行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的贸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内容逐渐丰富,不仅包括了商品贸易,还有技术、工艺和农业方面的交流。

我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流向西方,而西方则向我国输入香料、珠宝、马匹等商品。

这种经济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发展。

2. 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贸易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也逐渐活跃起来。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丝绸之路上得到传播和交流,带来了文化和宗教的交融。

我国的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科技交流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不仅局限于商品和文化,还包括了科技和知识。

我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先进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的医药、数学、天文学等知识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科学体系。

三、意义1. 经济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的繁荣,为古代世界的贸易提供了便利。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商品出口得到了拓展,西方国家也获取了丰富的我国商品。

这种经济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 文化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得到了交融和传播。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Silk Road)是中国古代与世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贯穿了欧亚大陆,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公元前2世纪,随着中国汉朝的扩张,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当时的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备受世界各地贵族和富商的青睐。

由于丝绸贸易的繁荣,西方国家纷纷派遣使节来中国,进行文化、经济的交流。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汉朝时期,丝绸之路主要是陆路贸易,经过西域进入中亚和西方。

汉朝与西域国家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不仅商品交流,还有宗教和文化的传播。

随着商业繁荣,各种手工艺品、艺术品也被带入中国。

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进入了黄金时代。

隋炀帝派遣了多次使节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贸易的联系。

而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更加显著。

唐玄宗时期,出使西域的使节多达30余次,贸易往来进一步扩大。

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中国特产得以远销到西域及欧洲,同时西方的珍宝、动植物也流入中国。

三、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深远。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扎根,同时中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

其次,丝绸之路带动了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远销世界各地,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

此外,丝绸之路也在科技、艺术、医药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丝绸之路的演变和再兴随着历史的变迁,丝绸之路逐渐式微。

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丝绸之路的格局,使其转向海上贸易。

然而,在20世纪,丝绸之路再度受到重视。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复兴古代的丝绸之路,推动沿线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如今,“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了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各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了桥梁。

丝绸之路ppt完整版

丝绸之路ppt完整版

在民族迁徙与融合过程中,各民族逐 渐形成了共同的认同感和文化传承。
民族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互动 ,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文化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包括艺术、科技、哲学等 领域的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的
格局。
文化创新与发展
艺术和文学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 文学等艺术形式。
传统手工艺
丝绸之路沿线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纺织 、制陶、金属加工等。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挖掘和整合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 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火药、印刷术等技术的东渐
西方的火药、印刷术等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中国,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
农业、工业等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中西方农业、工业等技术的交 流与融合,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03
丝绸之路的宗教与民族融合
宗教传播
佛教传播
通过丝绸之路,佛教从印 度传入中亚、中国等地, 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宗教 之一,丰富了当地的精神
02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方 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 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
唐朝时期
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成为连接中 西方的主要通道。
元朝时期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海 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
明清时期
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贸易所取代 。
地理位置及路线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丝绸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它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终点则是欧洲的罗马。

这条路线通过陆路和海路相结合,连接了中国、中亚、波斯、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各国,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还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路线及重要节点1. 陆路线:丝绸之路的陆路线主要由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中亚和波斯,然后通过地中海航线到达欧洲。

途经的重要节点有敦煌、库车、霍尔果斯、撒马尔罕、巴格达和亚历山大港等地。

2. 海路线:除了陆路线之外,丝绸之路还有海上通道。

起点是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经过南海和印度洋,抵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诸国。

然后利用地中海航线进入欧洲。

二、促进丝绸贸易的因素1. 中国独有的丝绸生产技术: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掌握了制作丝绸的技术。

这种独特的技术使得中国的丝绸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2. 中亚和西亚的商业繁荣: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中心。

这些地区的商人能够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奢侈品引入到欧洲市场,并带回欧洲的黄金、宝石和其他贵重物品。

三、文化交流与影响1. 宗教传播: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丝绸之路上得以传播和交流。

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同时,伊斯兰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逐渐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

2. 科技及学术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科技和学术的发展。

许多重要的数学、天文学等学术知识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3. 艺术与艺术品交流:丝绸之路不仅仅传播了商品,也传播了艺术品。

中国的丝绸工艺品、瓷器和绘画等艺术品在丝绸之路上通过商人传播到了西亚和欧洲,带动了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四、丝绸之路的结束1. 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随着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哥伦布的航海发现,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导致丝绸之路的衰落。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促进了各种文化、宗教 和哲学的交流,包括佛教、基督 教、伊斯兰教等,以及各种科技
、艺术和语言的传播。
贸易繁荣
丝绸之路促进了商品和资源的交流 ,包括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 ,对东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世界化进程
丝绸之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化进程 的开启,促进了各个文明之间的交 流和融合。
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
路上丝绸之路
从长安(现今西安)出发,经过甘肃 、新疆,分为北路、中路和南路,最 终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等地。
海上丝绸之路
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出发,经过南 海、印度洋,到达红海、东非和欧洲 ,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 通道。
02
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连接了中国、中亚、印度、西亚和欧洲。它 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易,还推动了文化、科技和发明的传播与交流。丝绸之路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03
丝绸之路的影响与贡献
丝绸之路的影响与贡献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起源 于公元前2世纪,连接了中国、中亚、印度、西亚和欧洲。它不 仅促进了商品流通,更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下 面将分别介绍丝绸之路的影响与贡献。
04
丝绸之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丝绸之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 丝绸之路是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起到了 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丝绸之路的概念被赋予 了新的意义,成为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 平台。
THANKS
感谢观看
丝绸之路简介

古代丝绸之路介绍

古代丝绸之路介绍

古代丝绸之路介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

公元前138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由长安至西亚、北非的陆上贸易路线。

其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由此形成了以中国长安为中心,通往欧亚各地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

在古代世界上,由于东西方之间缺乏直接交通运输的联系,人类往往要通过陆路交通运输或水路交通运输,以到达某一地点或地区。

为了使这种交通路线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和网络,人们就把由陆上和海上两种途径到达的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以及经由这两种途径到达的地区之间的各种交通路线联结起来,就形成了以陆上、海上两种途径为主体的大交通体系。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区)至中亚地区或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直到波斯湾沿岸地区。

这条路线主要由两条陆上通道组成:一是从长安出发向北经河西走廊至漠北或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二是从长安出发向西到中亚的“海上丝绸之路”。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大陆乃至非洲大陆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 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 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 友谊之路。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 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展望---------一带一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都经过那些地区?
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 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 地中海东岸(今罗马)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都经过那些地形区?
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穿过的主要地形区:黄土 高原;河西走廊;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经济---延长产业连,增加附加值,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发展
贸易----如边境贸易、对外开放程度 文化交流 文物古迹(环境保护) 带动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 带动沿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
(5)船员航行沿途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 北非所观察到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
丝绸之路 经济带
+
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
凉州词 (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丝绸之路
1. 含 义 : 发 源 于 古 中 国 + 链 接 亚 洲 非 洲 和 欧 洲 古 代商业贸易之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之路 2.陆上丝绸之路: 起源: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条件:汉武帝+国力强盛+对外开放+丝织业发达 线路: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东汉以洛阳为起点) 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欧洲和非洲 3.海上丝绸之路: 形成于秦汉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已知的最为古 老的海上航线。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 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 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 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 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 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 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灌溉农业区有: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 廊;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灌溉农业区等。
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
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 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欧亚大陆, 主要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内陆亚洲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特 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在丝绸之路的中部地 带,有号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以帕米尔高原为 中心,向四周延续出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 山、阿尔泰山、阿赖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冰峰峡谷,行 走艰难。这里的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和景观是沙漠和戈壁, 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海东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伊 朗的卡维尔沙漠等,对于行旅来说,更是干渴难行。此外, 由盐壳沉积而形成的崎岖起伏、犬牙交错的雅丹地形,也是 一个重要的地理障碍。
(2)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 优势。(8分)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贸易量更大; ②海路比陆路运量大,运费低,成本低 ③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利于航行; ④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高; ⑤海上丝绸之路几乎全年均可通航;
说一说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该国人民多信奉伊斯 兰教,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和农牧业为主,加工 工业、机器制造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 依靠进口。如今中哈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许多中国 企业在哈大量投资。 (3)根据材料提供的哈萨克斯坦经济特征,分析中哈经 济合作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公元前1世纪到7世纪。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开始策动对西域的
控制。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 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 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 入繁荣的时代。
中国进入东汉时代以后,由于内患的不断 增加,导致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 通半停。
第四阶段,12世纪以后 蒙古帝国和它在中国的权利继承者,对这
些从西方前来的旅行者抱以非常欢迎的态度, 元朝统治者甚至任命一些外国人——主要是基督 教徒,担任地方的行政长官。不过沿着丝路前 进的人们,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其他文化交流 为使命的人们,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的丝绸 之路了。
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五阶段,新丝绸之路时代。 中国倡导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将惠及整个亚
河西走廊为什么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
·自然原因:
1.气候:大陆性干旱气候
2.地形:平原地形,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

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
3.河流:①石羊河水系。
②黑河水系。
③疏勒河水系。
4.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5.生物: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河西走廊为什么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
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三阶段,7世纪到12世纪二度繁荣。 唐朝时,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
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打通了 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这一时期东罗马 帝国、波斯(7世纪中叶后阿拉伯帝国取代了波斯的中亚霸权) 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合作探究
(4)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 (8分)
推动中国、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 来;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
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文物保护。
学法指导3: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资源—(地、气、水)、开发矿产资源、旅游资 源、农业资源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开始衰落,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因而相对稳定的南方对外贸易明显增加,带动了南方丝绸之 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成都和泉州也因此逐渐成为南方 经济大城。到了南宋,南宋政府早已无法控制整个西北。因 而西北丝路的衰落日益明显,而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的 开辟,逐渐有取代西北丝路的现象。
丝绸之路的发展
练一练
(1)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 件有哪些?(6分)
(1)多高原山地,地势崎岖起伏大, 中段多沙漠; 地质条件复杂, 经过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中段深居内陆,干旱 少雨,多风沙气,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学法指导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议一议
①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促进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③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 等的发展;
学法指导2:能源输出的有利影响
输出地: 1、将资源优势转变经济优势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3、利用基础设施的发展 输入地: 1、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 改善输入地大气环境质量 4、采取多元化战略,确保石油进口安全;
社会原因: 1.农业:
河西走廊的地理意义
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的分界线 青藏地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解线
1.该地区地势特征是 ,嘉峪关与该地区最高峰的相对高度 为 ,长城遗址破损严重,其主原因是受 和 等外力的 侵蚀。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
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 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 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 易往来。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 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
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带动了中 国对西方的商贸交流,西域地区诸如鄯善、龟玆等国 家纷纷在这一时期逐渐出现。
然而,耸立在沙漠边缘的一座座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灌 溉滋润了大漠之中一片片绿洲,填补了流沙世界的“生物真 空”,也提供了中西往来路途中的中间站。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 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 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历史名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 Nhomakorabea一路线路
1、北线A: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海参崴 (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即长吉 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 欧,南欧) 2、北线B: 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 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 —巴黎 4、南线: 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 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2.图中甲河河水的主要来源是 ,汛期 (长短)且集中于 季,全年径流量 (大小)。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乙地区目前面临的最 大的环境问题是 。
答案: 1.西南高东北地;3547-4047;风化;风力侵
蚀 2.高山冰雪融雪;短;夏;小 3.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丝绸之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