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ad2ba27284b73f342504e.png)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22—26 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概况,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
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4.能简单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5.通过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海洋与陆地”部分激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课外知识判断推测海陆面积比例,从而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七大洲”、“四大洋”强调利用各种地图、地理图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悟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海洋——生命的摇篮。
逐步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科学态度的形成,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了解七大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关大洲、大洋突出特色的“世界之最”,大洲的面积大小排序等是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有一定难度。
教学突破不论是大洲的分布、大洲、大洋的特色还是位置关系,都应从地图中分析、总结。
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各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表,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进而熟练掌握,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好相关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2. 学生手中有地球仪,便于直观的观察。
学生准备1. 学生准备好纸、笔(最好是彩色笔)2. 搜集有关洲界线、国界线、跨越大洲的国家、跨越大洲或国家的城市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引入新课(通过图片资料创设地理情境)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一、海洋与陆地 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七大洲利用地图来巩固加强重点内容 通过阅读分析地图资料,解决问题读图辨认,并用图总结、记忆本课总结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而海洋更是生命的摇篮,认识各个大陆、岛屿、大洲 为我们以后了解世界做好准备, 而神秘的海洋更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研究, 就让我们从 这里开始,向世界出发。
《第二章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第二章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https://img.taocdn.com/s3/m/d8b704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d.png)
《世界的海陆分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世界的海陆分布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2. 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3. 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地图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海陆分布图示阅读;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
二、作业内容:1. 基础识记:学生需要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可以通过填空、选择、连线等形式进行考查。
2. 地图绘制:学生需要绘制一张简单的海陆分布图,标明主要的国家和岛屿,并标注出主要的海洋和大陆。
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
3. 知识应用:学生需要列举一些与海陆分布相关的实际生活例子,如海岸地貌、航海路线等,并说明其与海陆分布的关系。
4. 作业探究:学生需要搜集一些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的资料,了解地球的形成、板块运动等知识,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作业书写工整,条理清晰;3. 按时提交作业,不拖延、不提前。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分,包括识记、地图绘制、知识应用和作业探究四个部分;2. 作业质量: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包括书写质量、知识理解程度等方面;3. 课堂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简短的反馈表,说明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作业的评价和建议;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探究和反馈环节,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方案,增加更多有趣、实用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世界的海陆分布3课件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世界的海陆分布3课件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44ae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3.png)
南极洲的科考站有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俄罗斯的东方站,阿根廷的圣马丁站,以及美国 的南极点站。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周边 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及非金属资源,但大部分资源还处于原 始状态,有待人类去开发利用。
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中国的黄河站,俄罗斯的切柳斯金角站和东北极大陆上的其他 科考站。
04
世界海陆分布的板块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多个 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 面漂浮并相互碰撞、分离或移动。
这些板块包括大洋板块、大陆板块和 过渡板块等,它们的运动和相互关系 决定了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同时,板块运动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例 如海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等 。
05
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地形类型
平原
海底平坦宽广,一般分布在大陆架附 近,由大陆或岛屿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形成。
海沟
海底向陆地延伸的浅水区域,宽度从 几十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平均深度约 30米。
山地
06
海浪和潮汐现象
海浪的形成
海浪是由风力作用在海面上产生的波 动现象,分为风浪和涌浪两种类型。
海浪的能量和传播速度受到风速、风 时和海水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风浪是指在一定风速下,海面自发的 波动现象;涌浪则是由其他海区传来 的波动,通常在风停止后传播。
海浪的传播与影响
海浪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球自转偏 向力、海水深度、海底地形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发生折射、反射和绕射等 现象。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课学案和教学设计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课学案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617a42be23482fb4da4cd4.png)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安排;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3部分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按照标准设计思路,教材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和”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呈蔚蓝色“两个案例简洁地说明了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利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两幅地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还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状况,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察技能和描述能力。
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要求相似,主要是了解大洲、大洋、半岛、岛屿、海峡等基本地理事物的概念,识别大洲、大洋的轮廓、位置及分布特征,并说出大洲的分界线。
教材最后设计了“学会绘制海陆轮廓略图“这一活动,既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课前预习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学生根据预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和数据,说出世界海、陆所占比例,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通过绘制、拼接大洲的简单几何图形,了解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互位置关系。
4、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来描述大洋的位置5、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学习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所在半球、轮廓及界限。
【学习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征。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哪个面积更大?”读饼状图2-25回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_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
读图2-26回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对比两个半球得出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_____。
初中地理_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0758021a37f111f0855b23.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对于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很容易掌握,读图、识图就有难度。
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就有困难。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三部分内容。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
它既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理解岛屿、大洲、大洋等概念。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大小、位置及重要的大洲分界线。
4、掌握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等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和填图技能。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四、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五、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探究型学习方法七、教学过程:用温故知新导入新课,预习课本12分钟预习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海洋与陆地:P221、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是多少?课件展示2、读图2—18、2—19分析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及水半球陆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课件展示3、为什么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时叫“地球”而不是“水球”?提示:人们生活在哪里?人们当时是否知道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P22—241、找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课件展示2、在地图册P1—2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七大洲;课件展示3、课件展示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哪些?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哪些?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哪些?4、读P23图2—20,看一看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巧计七大洲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5、课件展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是:6、(1)读P22图2—18图2—19,课件展示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洲和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洲;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洲。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0fa0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5.png)
海陆变迁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变化
海陆变迁会导致生物栖 息地的变化,从而影响
生物的分布和种类。
气候的变化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海洋 的流动和反射太阳光的 方式,从而影响气候。
人类生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影响沿海 地区的人类生活,如洪
水、海岸侵蚀等。
地缘政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国家 的领土和领海,从而影
响地缘政治格局。
南极洋
位于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被南 极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和 南极洋岛屿环绕,是世界大洋的 一部分。
南北极洋海介绍
北极洋海
位于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 兰海等。
南极洋海
位于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威德尔海、罗斯海和别林 斯高晋海等。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的分布和特点
位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之间,形状略呈 “S”形,是第二大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位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 ,具有世界上第三深的海沟——爪哇海沟 。
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大部分区域被冰覆盖 ,是世界上最小的洋。
03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
南北极洋介绍
北极洋
位于北纬66度34分以北的海洋, 被北美、欧亚大陆和北冰洋岛屿 环绕,是世界大洋的一部分。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但可用于人类饮 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 3795米。
海陆分布比例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200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3795
米。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 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 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 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
世界的海陆分布PPT教学课件_1
![世界的海陆分布PPT教学课件_1](https://img.taocdn.com/s3/m/d0011927f61fb7360a4c659d.png)
神经元内:
树突→细胞体→轴突
传 递
单向性
传递特点: 突触延搁
总和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对某些药物敏感
五、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调节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 皮层(见下图)
大脑
小脑 延髓
大脑皮层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中央沟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大陆、岛屿、半岛和群岛
•。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 的岛屿合起来叫 做大洲。
地球上共分为七个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思考 什么是 海 海峡 洋
全
球
共
分
四
个
大
太大印北
洋
世界大洲图
北冰洋
大 欧洲
亚
洲
北 美 太洲
西 非洲
平
南
洋
印度洋 大洋洲 洋
美
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完全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洲
第二章 第2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一、世界海陆分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 仅占了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 布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 分布在哪个半球?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 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 半球。
知道什么是
大洲、大陆、岛屿、 半岛、群岛
2.
[1]__前__根__(由__运__动____神经纤维构成)
脊神经 [2]__后__根__(由___感__觉___神经纤维构成)
3、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完整版)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完整版)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016bc58fafab068dc0235.png)
解各概念的含义。
文字与图结合。
加深对概念的认
识
学习七大洲
1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 形状、位置。
3、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 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
1、自主探究、观察 各大洲的面积、轮 廓,交流讨论东西 半球、南北半球各 有那些大洲,达成 一致意见。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的轮廓。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渡,对新旧知 识承上启下,对 所学知识形成系 统印象,将孤立 的知识点穿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
海洋与陆地的
分布
展示课本图2-18和图2-17
分析并得出结论: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 于陆地面积,海陆 面积比为7:3。学 看世界海陆面积比 较(饼状图)
引起学生兴趣, 直观、形象。培 养学生的读图能 力;指导学生读 图总结地球上水 多于陆。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俗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 阔天空”,告诉我们要学会忍让, 要有大海和天空一样的胸怀,引出 课题一一世界上的海陆分布。
思考,探索被称为
“地球” “水球”的
原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daaea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d.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以及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海陆分布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难点:对于海陆分布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及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2)分析一些具体的地理实例,如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资源的利用等,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探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共19页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共1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59ac41c281e53a5802ff60.png)
海洋和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绘制海陆轮廓
海陆面积比较 七 分 海 洋 , 三 分 陆 地
海陆分布特点
P28 活动题2
了解一组概念:
阅读归纳,填写下表:
大陆 岛屿
概念 面积广大的陆地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世界最大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亚洲
大洲
大陆(面积较 大的陆地)
半岛(大陆 伸进到海洋 的部分)
海湾(海洋伸进到 大陆的部分)
海峡(陆地之 间连接两个海 域的狭窄水道)
岛屿(面积较 小的陆地)
群岛
欧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观察七大洲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东西、南北),
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 南美洲 、 非洲 、 亚洲 、 大洋洲 ; 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的大陆部分 南美洲 、 非洲 。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欧洲 、 北美洲 。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亚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
亚欧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大洲分界线
大洲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欧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填图: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北美洲
④
欧洲 亚 洲
①
非洲
①
南
美 洲②
③
大洋洲
南极洲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17420d647d27284b7351c4.png)
关于《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反思《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中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七大洲和四大洋相关知识,重点是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排列,七大洲轮廓和分布特点,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四大洋的特点及分布特点。
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地理教学,采用“看图-析图—得结论-填图”的教学思路,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动手填图图能力。
使学生对本节的重难点的掌握较为形象直观,落实教好。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手指地球仪:通过地球仪,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经纬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本并完成教学目标上的任务)(一)海洋与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合作探究(二)七大洲1.大陆、岛屿、大洲的含义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学练结合)3.面积大小排列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啦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三)四大洋(海、洋、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本节课上完以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会看和反思并总结如下,总体上本节课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不断加强。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e03af8bb4cf7ec4bfed015.png)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太空中看地球世界海陆面积比约为7∶3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地球上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大陆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岛屿半岛大洋近海海峡大陆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岛屿岛屿散布于海洋、湖泊、河流中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半岛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域包围的陆地。
阿拉伯半岛大洋大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洋的主体部分。
近海近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分为边缘海、内海、陆间海。
海峡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123456说出下列数字序号所代表的陆地和海洋的具体名称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七大洲的名称、位置1 234 567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轮廓记忆(举例)大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洲分界线各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四大洋的面积、轮廓面积最大呈“S”型位于东半球面积最小四大洋的面积、深度比较1234567ABC D课堂小测:在空白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归纳总结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大陆、岛屿、半岛、洋、海、海峡大洲的定义七大洲的名称、面积、位置和轮廓大洲界线四大洋的名称、面积、位置和轮廓课后实践:学会绘制海陆轮廓略图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绘制步骤1.在白纸上绘上几条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2.观察各大洲的空间方位和面积大小,勾勒出各大洲的轮廓略图。
7108_2.2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
![7108_2.2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https://img.taocdn.com/s3/m/d11fbd073169a4517723a368.png)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二、七大洲
3.七大洲的面积(P29) ①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最大:亚洲:4400万千米²;
最小:大洋洲:900万千米² 4.大洲的分界线(P30 图) ①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
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红海—苏伊士运河; ③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④亚美:白令海峡; ⑤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
活动 P30 2.观察图2-29至2-34,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2-31,说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 土尔其海峡 (2)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对照世界地形
图,想一想,你的回答对大洋洲、南极洲也同样适用吗?
以山脉、河流、海峡为界 对大洋洲、南极洲不适用,它们是以海洋为界。
(3)完成下表。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地中海、红海
&&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作业 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七大洲、四大洋。
•
&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活动 P29
北半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读图,说一说,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 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北美洲:北半球、西半球;南美洲:南半球、西半球 亚洲、欧洲:北半球、东半球;非洲:东半球 赤道横穿:非洲、南美洲 &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5f7e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f.png)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主要介绍了世界的海陆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培养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能够用地图表示地球的海陆分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用地图表示地球的海陆分布。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海陆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和地图表示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
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思考。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海洋和陆地吗?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可以指出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上,而海洋则占据了大部分的地球表面。
-教师可以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各大洲的位置和海洋的分布。
2. 讲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包括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陆地的分布特点等。
-教师可以介绍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
-教师可以指出陆地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区陆地较多,有的地区则相对较少。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地图册或互联网查找该国家或地区的海陆分布情况,并用地图表示出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795c80b52acfc788ebc93a.png)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答案:(1)七分(2)三分(3)亚欧大陆(4)乌拉尔山、乌拉尔河(5)土耳其海峡(6)苏伊士运河(7)巴拿马运河(8)北冰洋1.海洋与陆地(1)海陆比例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面积约占29.2%,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如下图所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2)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如下图所示:世界海陆分布①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即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辨误区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即陆地面积东半球比西半球大。
析规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例1】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西半球陆地多于海洋解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从海陆分布看,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C2.七大洲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名称概念举例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台湾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朝鲜半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析规律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最小的洲——大洋洲。
辨误区大陆不同于大洲,地球上有六大陆,七大洲。
释疑点六大陆的名称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2)七大洲的名称、形状和面积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千米2)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岘中学地理导学案课题
学习目标1.能使用地图和数据说出世界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识记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及主要洲界。
3.了解大陆、岛屿、大洲、半岛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能举例。
4.了解四大洋的分布、大小及与七大洲的位置关系。
学习重难点使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知识链接】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28-32和《地理图册》P15,划出要点,掌握下列内容并记住它。
一、海洋与陆地
人类生活在地球的(海洋或陆地)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陆地占%
二、七大洲
1.掌握下列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2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洲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4)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4.四大洋
(1).掌握下列概念:洋、海、海峡。
(2).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合作探究】
1. 回答P28“活动”②问题(在课本上做),并选择:地球上陆地最集中的地区是( )
A.西半球赤道以北地区B.东半球赤道以北地区
C.西半球赤道以南地区D.东半球赤道以南地区
2. 读上一节图2-5,说说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依此经过的大洋是:
→→→
3. 根据小强画的世界地图简笔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轮廓上看,你知道小强画的是哪些大洲吗?
A
B C
D E
(2)因为小强的粗心,这幅地图没有画对,你能帮他挑挑错吗?
4. .读图2-26、2-27、2-28《地理图册》相关地图,填空:
(1)全部或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全部或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是。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主要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有、。
(3)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
5.四大洋与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1)太平洋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2)大西洋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3)印度洋位于、、、四个大洲之间。
(4)北冰洋位于、、三个大洲之间。
【当堂检测】
1.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大洋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非洲、大西洋 D.北美洲、印度洋
2.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