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

合集下载

吉利博越四驱工作原理

吉利博越四驱工作原理

吉利博越四驱工作原理
吉利博越四驱系统是一种全时四驱系统,它基于前驱与后驱间的动力配比控制,以实现车轮间的动力分配。

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简要描述:
1. 动力分配传感器:博越四驱系统配备了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动力需求、车速以及轮胎抓地力等信息。

2. 车轮速度传感器:通过感知车辆各个车轮的速度,四驱系统可以了解每个车轮的转速,进而判断车辆是处于正常行驶或失控状态。

3. 电子控制单元(ECU):博越四驱系统的核心是ECU,它通过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进行动力配比的控制。

ECU会根
据车辆的需求和当前的行驶情况,调整前后轮的动力分配比例。

4. 液力耦合器(LC):博越四驱系统采用液力耦合器作为前后驱之间的连接装置。

它通过液压传输动力,根据ECU的指令来
调节前后轮的动力分配。

5. 动力配比控制:根据ECU的指令,液力耦合器会将动力分
配给前后驱系统。

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博越四驱系统多数情况下为前驱状态,只有在车速低于一定阈值或前轮出现滑动时,才会将动力逐渐转移到后轮上。

6. 滑行检测:博越四驱系统能够感知轮胎是否发生滑动,如果发现前轮滑行,则会自动将部分动力转移到后轮,增加车辆的
稳定性和牵引力。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吉利博越四驱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行驶情况和路面状况,实现前后轮间的动力分配,以提供更好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

风骏四驱

风骏四驱

下载文档收藏长城电控四驱 长城电控四驱原理图 长城电控四驱原理图<<隐藏长城电控四驱 长城电控四驱 目 录 Ⅰ 电控分动器系统 Ⅱ 电控前桥离合器 Ⅲ 维修案例分析 Ⅰ电控分动器系统 1、机械传动系统 ①外围部件: 外围部件: 动力传递及换档过程: 动力传递及换档过程: 工作过程: 2H 工作过程: 分动器输入轴与变速器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 输入轴和后输出轴通过减速齿毂的内花键连接, 行星架空转, 锁止套、啮合套和离合器线圈壳体分离,主动链轮与后输出轴分离。

工作过程: 2H → 4H 工作过程: 换档马达驱动拨叉使锁止套、啮合套向右移动,电磁离合器吸合和使锁止套与离合器线圈壳体同步,从而 将主动链轮与后输出轴通过啮合套连接,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被动链轮,从而带动前输出轴转动,实现 动力输出。

工作过程: 4H → 4L 工作过程: 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减速档,减速换档叉驱动减速齿毂向右移动,使后输出轴和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 形成减速档。

工作过程: 4L → 4H 工作过程: 减速换档叉驱动减速齿毂向左移动,使后输出轴和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形成减速档。

工作过程: 4H → 2H 工作过程: 换档马达驱动拨叉使锁止套、啮合套向左移动,使其与离合器线圈壳体分离,从而将主动链轮与后输出轴 的连接断开。

各档传动比: 各档传动比: 位置 2H 4H 4L 传动比 1:1 1:1 2.48:1 传 动 仅后轮被驱动 前后轮均被驱动 前后轮均被驱动 装配位置关系: 装配位置关系: ②使用与保养注意事项: 使用与保养注意事项: 齿轮油型号:ATF-Ⅲ; 齿轮油加油量:1.2L,从注油孔加入润滑油,油面应加至距分动器注油孔下缘 0~5mm 范围。

8000 公里后 检查分动器润滑油的油面,根据需要添加润滑油。

每年或每行驶 48000 公里后更换指定的润滑油。

四驱时 不允许急转弯。

③拆装注意事项: 拆装注意事项: (一)从车上拆装分动器步骤: 1)断开连接线束; 2)放净润滑油; 3)拆下前后两传动轴; 4)用立式千斤顶顶起分动器; 5)拆下分动器与变速器连接螺栓,拆下分动器。

分时四驱汽车中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分时四驱汽车中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分时四驱汽车中分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时四驱车是一种可以在不同路况下自动调整驱动方式的汽车,这种车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灵活的在两种不同的驱动形式中切换,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分动器。

那么,分时四驱汽车中分动器的工作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第一步,了解分动器的基本结构分时四驱的分动器位置通常在车轴和车轮之间,作为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动器一般由外壳、中心轴、离合器、挂齿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离合器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用于分隔前后动力,使驱动力能分别传递到前后轮。

第二步,了解分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时四驱的分动器具有一个内置的离合器,这个离合器可以让前后轮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

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分动器处于开启状态,前后驱动轮都处于工作状态,而当车辆陷入泥泞,湿滑路面时,分时四驱车便会自动启动分动器,中心差速器的两个离合器会关闭前后轴之间的差速器,将驱动力实现最大限度地分配给非打滑轮,使车辆从泥泞之中拉出。

第三步,了解分动器的控制系统分时四驱车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可靠的电脑系统,它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速度、转向、油门踏板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自动控制分动器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最佳驾驶效果。

例如,当车辆需要行驶在雪地或沙石路面上时,控制系统会自动改变驱动模式,减少车轮打滑的情况,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在分时四驱车中,分动器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它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和驾驶员的操作,自动判断前后轴之间的让步比例,从而保证车辆处于最佳状态下行驶。

通过了解分动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此类车辆的运作机制,从而更好的驾驶这种类型的汽车。

s-awc工作原理

s-awc工作原理

s-awc工作原理S-AWC(Super All Wheel Control)是三菱汽车公司开发的全时四驱系统,它通过智能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刹车和转向的精确控制,以提供卓越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S-AWC的工作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动力分配,S-AWC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者的操作,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智能地分配动力给四个车轮。

它可以根据车辆的加速度、转向角度、车速等参数,将动力按需分配给前后轮以及左右轮,以提供最佳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2. 主动差速器控制,S-AWC还配备了主动差速器控制系统,它通过主动控制前后轮之间的差速器,实现对左右轮之间的动力分配。

在转弯时,S-AWC可以主动将更多的动力传递给外侧的轮胎,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3. 刹车控制,除了动力分配,S-AWC还可以通过刹车控制来实现更精确的操控。

在转弯时,S-AWC可以通过对内侧轮胎进行轻微刹车,以提供更好的转向响应和稳定性。

此外,S-AWC还可以通过对特定车轮进行刹车来实现主动扭矩矢量控制,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4. 传感器和反馈系统,S-AWC依靠多个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包括车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数据反馈给ECU,ECU再根据算法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最佳的动力分配和刹车控制策略。

总的来说,S-AWC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车辆的动力、刹车和转向进行精确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牵引力、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实时调整车辆的动力分配,提供卓越的驾驶体验。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箱是一种用来改变车辆驱动方式的装置,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根据需要分配到四个车轮中的一个或多个轮子上,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主传动轴:主传动轴是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四驱分动箱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主传动轴,发动机的动力能够传递到分动箱中。

2. 设备箱:设备箱是用来实现驱动方式转换的机构。

通过调整设备箱内的齿轮和离合器等装置,可以将动力从主传动轴分配到前后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轮子上。

3. 齿轮和离合器:齿轮和离合器是实现驱动方式转换的关键部件。

通过调整不同齿轮的啮合和离合器的连接状态,可以实现将动力传递到前后轴上的不同轮子上。

4. 差速器:差速器是一种能够在转弯时使左右轮子以不同速度旋转的装置。

通过差速器的作用,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转弯时内外轮的差异速度,从而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当车辆行驶在普通道路上时,四驱分动箱会将动力主要传递给前轮或后轮,并且轮子间的动力分配是基于车辆操控性能、牵引力需求等因素而调整的。

当车辆行驶在复杂路况或需要额外牵引力时,四驱分动箱会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前后轴上的轮子,
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总的来说,四驱分动箱通过控制齿轮和离合器的传动方式,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前后轴的一个或多个轮子上,从而实现车辆驱动方式的转换和优化,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全时四驱 电控多片离合器工作原理

全时四驱 电控多片离合器工作原理

全时四驱电控多片离合器工作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全时四驱与电控多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解析全时四驱(AWD,All-Wheel Drive)是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它能持续地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四个车轮上,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尤其在湿滑、崎岖或不稳定路面上表现突出。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四驱分动箱是指能够将动力分配到车辆四个车轮之间的传动装置。

它是四驱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通过性。

那么,四驱分动箱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一下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

首先,四驱分动箱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差速器、行星齿轮等。

当驾驶员需要四驱时,通过操作四驱选档器,将动力传输到四驱分动箱。

四驱分动箱内的行星齿轮会将动力分配到前后桥,同时通过差速器将动力分配到左右车轮,从而实现四个车轮的动力输出。

其次,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两种类型。

全时四驱是指四驱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无需人工干预,能够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动力。

而分时四驱则需要驾驶员在特定路况下手动操作四驱选档器,将车辆切换到四驱模式。

不同类型的四驱分动箱在工作原理上略有不同,但都能够实现四个车轮的动力输出。

此外,四驱分动箱还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例如,在爬坡或者通过崎岖路面时,四驱分动箱会根据车速和转向角度等参数,智能地调整动力分配,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这种动态调整能够使车辆在复杂路况下保持良好的通过性能。

总的来说,四驱分动箱通过输入轴、输出轴、差速器、行星齿轮等部件,将动力有效地分配到四个车轮上,从而实现四驱功能。

不同类型的四驱分动箱在工作原理上略有不同,但都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通过性。

同时,四驱分动箱还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不同的路况挑战。

在选择四驱车时,了解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四驱系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为驾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全时四驱 图解分动器结构

全时四驱 图解分动器结构

何为真正的全时四驱图解分动器结构如今,四驱车越来越多,四驱系统所采用的工作模式也有所不同。

但究竟什么是全时四驱(FULL-TIME 4WD),什么又是真正的全时四驱呢?让我们来探个究竟。

车辆是否是全时四驱完全取决于分动器的构造。

作为掌管车辆不同驱动状态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分动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性能。

分动器的内部结构要了解全时四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分时四驱(PART-TIME 4WD)。

分时四驱是最常见的四驱系统。

之所以叫分时四驱是因为它不能在附着力良好的路面上使用。

由于没有中央差速器,在转向时前后传动轴之间产生的转速差就只能由某一个轮胎打滑来抵消掉。

而当路面附着力良好时,轮胎就很难打滑。

因此,如果在附着力良好的路面上是不能使用分时四驱的。

这也是分时四驱得名的原因。

在了解了分时四驱之后,再了解全时四驱就比较简单了。

全时四驱就是在分时四驱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央差速器,使得前后传动轴之间的转速差得以顺利化解。

因此,它可以用于任何路面。

全时四驱也由此得名。

在全时四驱的基础上还演化出了恒时四驱(分动器不带2驱模式)。

恒时四驱采用的是智能型分动器,这种分动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不同的驱动力至前桥。

好的智能型分动器可以实现0-100%的动力输出变化。

但是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某些厂家宣传的所谓全时四驱或恒时四驱。

真正的全时四驱或恒时四驱是时时刻刻都有驱动力向前驱动系统输出的,而那些所谓的全时四驱或恒时四驱系统则使用的是黏性耦合器式分动器结构。

这种分动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向前驱动系统输出动力的,只有当需要时(爬坡或后轮打滑)才向前驱动系统输出动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能算作全时四驱系统的。

四驱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四驱分动器是一种车载传动系统,可以帮助汽车在恶劣的路况下更好地行驶。

它是一种自动化系统,它根据车轮当前行驶的路面情况,自动控制车轮之间的动力分配来保证车辆的稳定行驶。

下面,我们将会介绍四驱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1. 四轮驱动系统的介绍
四轮驱动系统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一种,在路况不良的路面上比两轮驱动更为稳定可靠。

四驱分动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2. 四驱分动器的构成
四驱分动器主要由离合器、齿轮、传动轴组成。

当车辆行驶时,分动器将引擎的扭矩分配到车轮上,从而提高驱动力和适应不同路况的需要。

3. 四驱分动器的工作原理
当四驱分动器系统检测到前后轮的转速不一致时,系统将自动协调两个轴之间的动力分配,为后轮提供必要的动力使其能够顺利行驶。

当轮胎遇到滑动时,四驱分动器的系统将自动停止转动滑动轮胎,转移过去的扭矩将传递到其他正常运转的轮胎上,以取得更好的牵引力和防止车辆偏移。

4. 四驱分动器的应用
四驱分动器被广泛应用于越野车、SUV、卡车和其他需要额外牵引力的
车辆。

这种系统是安全和稳定的,能够在恶劣的路况下提供必要的保护。

总之,在寒冷的地区和路况不良的区域,它一直是增加车辆牵引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四驱分动器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为越野车、SUV和卡车等车辆提供可靠的牵引力和性能。

它的应用有益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应恶劣路况下的行驶需求,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全时四驱系统

全时四驱系统

【众说新技术】宝马xDrive全时四驱系统时间:2011-07-18 16:25 出处:中国名车网【转载】(24条网友评论) 字号:小大从1985年第一辆搭载四驱系统的325iX面世至今,宝马全时四驱技术已经发展了26年,而在过去的26年内,宝马的智能全时四驱技术为人们在驾驶车辆时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乐趣和更好的安全保证。

从起初的前后恒定动力配比到后来更加全面的xDrive智能全时四驱技术,宝马的技术人员通过25年不断地钻研与积累,为我们带来了现在这套公路性能与越野性能两不耽误的xDrive全时智能四驱系统。

【宝马智能四驱技术发展史——前世】在细说xDrive智能全时四驱系统之前,我们当然就要先了解下宝马四驱系统的发展历史,这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宝马3系(E30)和5系轿车(E28、E34)。

宝马3系代号E30198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宝马推出了BMW M3和BMW3系敞篷,这两款车型的横空出世抢走了当时同样具有跨时代意义的BMW 325iX车型的风采,而这款BMW 325iX则是当时宝马的第一款四轮驱动车型。

从此开起来宝马品牌四驱的先河。

当时,BMW 325iX上配备了一套以前37%后63%的固定比例分配动力的四轮驱动系统,这套系统的分动箱与中央差速器内的粘性锁止机构可以根据前后轮的转速差,在需要的时候实现连接,但车轮没有独立的锁止机构。

此后的宝马3系、5系,甚至是7系列轿车除了生产传统的后驱版车型外,也都会提供装备四驱驱动系统的“Xi”车型,可供消费者的选择。

但这类车型并没有正式进入过中国市场。

宝马5系代号E28宝马5系代号E241991年,宝马的这套四轮驱动系统首次被应用于BMW 5系车型上,更重要的是在BMW 5系车型上所使用的四轮驱动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差速锁,实现了动力的可变配比。

在日常情况下,这套系统会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以36:64的的比例分配到车辆的前后桥上。

但如果遇到特殊驾驶行为或特殊路况时,系统会根据ABS系统、发动机和制动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适当调整车辆前后桥上的动力配比。

宝马ix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宝马ix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宝马ix四驱分动箱工作原理
宝马ix四驱分动箱是一项新型技术,它可以让车辆在多种路面
条件下都能够保持高效稳定的行驶表现。

这种技术是通过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实现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首先,宝马ix四驱分动箱采用的是一个名为“电子传动系统”
的技术,这个系统由一个控制单元和多个电动机组成。

控制单元会根据车辆的驾驶条件和行驶情况,对各个电动机进行智能控制,从而调节车辆的动力输出和行驶方向。

具体来说,当车辆处于正常的行驶状态时,分动箱会自动将动力输出分配给前后轮驱动系统,以实现全轮驱动。

这样可以减小车辆在加速、行驶和转向时的滑动和偏离,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车辆行驶在低摩擦路面时,比如冰雪路面或泥泞路面,分动箱会将动力主要输出给后轮驱动系统,从而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抓地力。

而在高速行驶时,分动箱则会将动力主要输出给前轮驱动系统,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除此之外,宝马ix四驱分动箱还可以实现四轮制动和动力分配。

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它可以通过对四轮进行动态制动和动力分配,达到更好的行驶效果和节能效果。

总的来说,宝马ix四驱分动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一个智能电子
传动系统,通过对车辆动力输出和轮驱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实现了车辆行驶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高效稳定表现。

- 1 -。

一种四驱分动器总成及汽车[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四驱分动器总成及汽车[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四驱分动器总成及汽车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樊雪来,屠有余,王志明,唐立中,徐占,白秀超申请号:CN201922330968.1
申请日:20191223
公开号:CN211550436U
公开日:
202009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四驱分动器总成及汽车,四驱分动器总成主要包括输入轴、后桥输出轴、双离合换挡组件和前桥输出轴,其中,输入轴上套接有低档输入齿轮和高档输入齿轮;后桥输出轴上套接有与高档输入齿轮啮合的高档输出齿轮;双离合换挡组件包括低档离合器和高档离合器,低档离合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低档输入齿轮,高档离合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后桥输出轴,低档离合器的输出端和高档离合器的输出端一体设置形成双离合换挡组件的输出端;前桥输出轴与双离合换挡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无动力中断的情况下完成高低挡位切换,以实现对汽车的前桥与后桥的扭矩分配,且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小。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红旗大街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波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

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

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刘志柱;李柱;蔡未末;张鑫;肖峻【摘要】In order to ensur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comfort of multi-axle drive vehicles, the design of actuator is very importan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a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distributor assemb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troller, the design of the shift strategy and the design of the fault diagnosis system of the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distributor.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actuator assembly, the shift reliability test is carried out on the bench.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can meet the shift requirements, the shift strategy is reasonable, and the controller is stable and reliable.%为保证多轴驱动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作舒适性,分动器的设计至关重要.针对某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与测试,介绍了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换挡机械结构、控制器组成原理、换挡策略设计、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开发完成后在台架上进行换挡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机械结构可满足换挡要求、换挡策略合理、控制器稳定可靠.【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分动器;控制器;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台架测试【作者】刘志柱;李柱;蔡未末;张鑫;肖峻【作者单位】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由于全轮驱动系统技术能够使车辆拥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性和操作性能,所以使其成为当前越野汽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分动器则是汽车实现全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四驱分动箱总成设计方法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四驱分动箱总成设计方法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四驱分动箱总成设计方法
翟营
【期刊名称】《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年(卷),期】2022(49)2
【摘要】为了满足拖拉机产品配置多样性,进一步增加拖拉机牵引动力,提高拖拉机作业通过性的要求,装配四驱分动箱总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置模块。

以轮式拖拉机为例,列举了机械换挡变速箱拖拉机和动力换挡变速箱拖拉机两种机型,配置模块化四驱分动箱总成的设计方法。

介绍了四驱分动箱总成设计流程、设计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该方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步骤、要求、难点和要点,为后续四驱分动箱总成开发设计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总页数】5页(P57-60)
【关键词】模块化;四驱分动箱;机械换挡;动力换挡;设计方法
【作者】翟营
【作者单位】拖拉机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19.1
【相关文献】
1.基于"四驱式"阶梯递进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
2.基于"四驱式"阶梯渐进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
3.基于公理设计矩
阵和设计结构矩阵的模块化设计方法4.大马力重载全驱大件牵引车分动箱油冷器设计及应用5.基于均衡驱替理念的水驱油藏注采设计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6638/ki.1671-7988.2019.05.040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刘志柱1,李柱2,蔡未末1,张鑫1,肖峻2(1.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8;2.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为保证多轴驱动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作舒适性,分动器的设计至关重要。

针对某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与测试,介绍了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换挡机械结构、控制器组成原理、换挡策略设计、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开发完成后在台架上进行换挡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机械结构可满足换挡要求、换挡策略合理、控制器稳定可靠。

关键词:分动器;控制器;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台架测试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05-131-04Development of a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Transfer AssemblyLiu Zhizhu1, Li Zhu2, Cai Weimo1, Zhang Xin1, Xiao Jun2( 1.Dong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enter, Wuhan Hubei 430058;2.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comfort of multi-axle drive vehicles, the design of actuator is very importan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a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distributor assem -b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troller, the design of the shift strategy and the design of the fault diagnosis system of the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distributor.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full-time four-drive electronic control actuator assembly, the shift reliability test is carried out on the bench.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can meet the shift requirements, the shift strategy is reasonable, and the controller is stable and reliable.Keywords: Transfer; Controller; Control Strategy; Fault Diagnosis; Bench TestCLC NO.: U4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05-131-04引言由于全轮驱动系统技术能够使车辆拥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性和操作性能,所以使其成为当前越野汽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分动器则是汽车实现全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当前四驱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分时四驱、全时四驱、适时四驱三种模式[1],操作形式则可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形式。

手动分动器需要驾驶员在多变的越野路况下操作换挡杆,并兼顾其他操作,对驾驶技术要求高,而且分动器有特定的档位顺序和换挡条件,驾驶员易造成误操作[2]。

然而电控分动器以换挡按钮作为输入信号,从而由驱动电机进行换挡。

虽然电控分动器具有换挡简单、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存在以下难点:换挡操纵装置的开发、分动器控制器TCU的开发、控制策略的开发、台架实验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具有“滑动齿套差速不传扭”特点的行星差速换挡机构。

设计控制器和编写程序完成对整车状态信息采集,准确判断驾驶员操作意图,从而发送换挡指令顺利完成换挡以及信息提醒。

最后,作者简介:刘志柱(1982-),男,工程师,就职于东风汽车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汽车传动系统设计。

131汽车实用技术132 在实验台架上进行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的台架疲劳耐久试验以及电控换挡操纵系统循环换挡10万次目标耐久试验。

1 背景介绍为充分发挥四驱车辆的性能和提供对车辆的传动系统的保护,本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设置有四个行驶模式,分别为HL 、H 、N 及L 模式。

四个模式对应着不同的适用行驶工况和车速范围,具体说明如下:HL 模式:当车辆行驶时出现轮胎打滑或车辆行驶在附着力低的路面(如结冰路面或雪地、潮湿光滑等路面)选择HL 模式行驶。

在HL 模式下行驶,为了车辆安全,车速建议不要超过60km/h 。

H 模式:在城市路面等较平坦的路面、高速公路等大部分路况下,选择该H 模式行驶,每次车辆下电后再次上电,分动器初始挡位默认为H 挡,行驶模式旋钮默认H 模式。

N 模式: 当车辆出现故障,车辆无法正常行驶需要拖车时,为了对车辆传动系统的保护,拖车时,车辆分动器需要处于N 档,行驶模式为N 模式。

L 模式:在极限工况下,如无路、越野、爬坡、越障等条件下,车辆设定为低档四轮驱动模式。

在L 模式下行驶,为了车辆安全,车速建议不要超过20km/h 。

2 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方案开发设计2.1 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本体结构设计该款电控分动器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主要由壳体、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差速机构、换挡操纵机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六个部分组成。

核心电控换挡操纵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换挡电机依据换挡信号驱动换挡凸轮轴从而进行HL 、H 、N 、L 四个模式的切换。

图1 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机械本体结构1-分动器输入轴 2-行星减速机构3-前壳体 4-高低档滑动齿套 5-后桥驱动轴轴套 6-差速锁止拨叉套 7-行星差速机构 8-中壳体 9-链轮传动装置 10-后壳体 11-后桥驱动轴 12-电控换挡操纵装置 13-电机位置编码器 14-电机减速器 15-换挡电机 16-前桥驱动轴图2 电控换挡操纵装置结构示意图13-电机位置编码器 14-电机减速器 15-换挡电机 17-电机减速器输出轴18-换挡凸轮轴 19-差速退档弹簧 20-差速锁止导块 21-差速进档弹簧固定架 22-差速锁止拨叉 23-差速进档弹簧 24-拨叉轴 25-高低档拨叉 26-弹性件支撑片27-弹性件28-高低档滚轮 29-凸轮 30-差速锁止滚轮如图2所示,换挡电机15输出端和电机减速器14相连。

电机减速器14端部装有电机位置编码器13,用于反馈电机位置信号。

电机减速器输出轴17通过三角形凹槽和换挡凸轮轴18轴端的三角形凸起连接,凸轮29和弹性件27空套在换挡凸轮轴18上。

弹性件支撑片26和换挡凸轮轴18采用焊接或铆接,可同步旋转。

差速退档弹簧19、差速锁止导块20、差速进档弹簧固定架21、差速锁止拨叉22、差速进档弹簧23和高低档拨叉25均空套在拨叉轴24上。

凸轮29上设有高低档轨迹槽A 和差速锁止轨迹槽B ,高低档滚轮28一端在高低档轨迹槽A 内,另一端固定在高低档拨叉25上。

差速锁止滚轮30一端在差速锁止轨迹槽B 内,另一端固定在差速锁止导块20上。

高低档轨迹槽A 为封闭式,换挡时,由轨迹槽推动高低档滚轮28和高低档拨叉25沿拨叉轴24左右运动,执行换挡操作。

差速锁止轨迹槽B 左半边为开放式,当由N (非锁止)档进入L (锁止)档时,轨迹槽B 推动差速锁止滚轮30、差速锁止导块20、进档弹簧固定架21向左运动,压缩进档弹簧23,由进档弹簧23推动差速锁止拨叉22向左运动,进入L 档,同时压缩退档弹簧19;而从L (锁止)档退入N (非锁止)档时,轨迹槽B 仅给滚轮30留出向右运动的空间,由退档弹簧19提供退档力。

下面以从HL (高速锁止)档换入N 档(空档)为例,介绍电控换挡操纵装置的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当驾驶员将档位选择开关由HL 置为N ,分动器控制单元判断车辆状态是否满足换挡条件,若满足,则驱动换挡电机15通过弹性件27推动换挡凸轮29按照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α°,旋转过程中,凸轮29上的高低档轨迹槽A 不断向左延伸,推动轨迹槽内的高低档滚轮28和高低档拨叉25沿拨叉轴24向左运动,从H (高速)档进入N 档(空档)。

与此同时,旋转过程中,由于凸轮29上的差速锁止轨迹槽B 向右延伸,而轨迹槽B 左边为开放式,这样就给差速锁止滚轮30留出刘志柱 等:一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介绍133了向右运动的空间,退档弹簧19推动差速锁止滚轮30和差速锁止拨叉22沿拨叉轴24向右运动,从L (锁止)档退入N (非锁止)档。

以此类推,当换挡电机15带动凸轮29旋转时,轨迹槽推动两组滚轮和拨叉沿拨叉轴运动,使得分动器进入相应档位。

2.2 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控制器设计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控制器作为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核心部件,对分动器的正常工作关系重大[3],而硬件则又是控制器能够稳定、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经过分析,分动器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点:换挡电机控制、换挡电机位置检测以及系统故障诊断。

针对以上三项功能,系统分动器控制器电控单元原理图如图3所示,控制器主要包含电源、信号采集、CAN 通信、驱动和电流检测及驱动保护等部分。

其中开关信号包含档位选择、离合器位置、制动等信号。

转速信号和换挡信号经过处理后进入控制器,分动器控制器采通过马达位置编码器检测档位位置。

比较换挡信号和换挡后实际位置形成位置闭环控制,从而准确完成档位调换。

图3 电控分动器控制器原理图2.3 控制策略设计图4 换挡控制策略流程图为满足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功能要求和安全需求,软件整体策略由上电初始化自检模块、换挡模块、通信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下电处理模块等组成[4]。

在程序主循环中,控制器通过马达位置编码器和档位选择按钮不断读取分动器当前档位和目标档位,设置换挡条件进行此次换挡行为的合法判断从而决定是否执行换挡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