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先进事迹(2)
张雪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张雪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张雪梅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先进人物。
她是中国疫苗事业的杰出代表,为国家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去年,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她带领团队迅速开展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了国产新冠疫苗,为全国人民提供了重要的保护。
张雪梅先进事迹让我深受鼓舞,让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疫情的关键时刻,她主动请缨,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疫一线。
她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为了国家的福祉,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牺牲。
从张雪梅的事迹中,我学到了坚持与奉献的重要性。
她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她的事迹让我明白,在面临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同时,张雪梅也让我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我们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她的研发成果使得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崭露头角,也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疫苗产业的强大潜力。
在我日常生活中,我要时刻牢记张雪梅的事迹,从小事做起,努力践行公益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要持续学习与进步,不断挑战自己,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通过学习张雪梅的先进事迹,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都有义务去关心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当每个人都以奉献为己任,社会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
我希望能以张雪梅为榜样,时刻保持初心,并将这份精神贯穿于自己的成长与奋斗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编辑)张雪梅先进事迹的影响远不止于疫情期间,她的精神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坚守和担当精神,激励着无数人积极面对困难和逆境。
无论是在医疗界还是其他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人向她学习并践行她的精神。
在我自己身边,我也看到了很多与我一样受到这种影响的人,他们从张雪梅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
首先,张雪梅先进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重要性。
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精选6篇)

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精选6篇)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篇1)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
”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
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
落地落实、做事做实。
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
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篇2)张桂梅,1977年6月,河汇村村民。
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张雪梅的颁奖词

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张雪梅的颁奖词公益校长张雪梅——“把时间留给女孩们”《感动中国》颁奖辞: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张雪梅感人事迹:在深山里建一座女子高中,不仅仅让贫困的女孩子能够免费入学,还能让她们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女老师的梦想。
她拼命干了十几年,让这些都成为了现实,20xx年中学教师张雪梅想要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女生的免费高中,解决当地贫困山区一些女孩上学困难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因个人力量有限,张雪梅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20xx年,张雪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她把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告诉了一位记者,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见报,引起轰动,之后xx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雪梅办校。
20xx年x月,xx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张雪梅担任校长,并招来了16名教职员工,山区的女孩基础差,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让她们考上大学困难重重,巨大的压力和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让张雪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肾囊肿、颅骨骨瘤等23种疾病,张雪梅每天靠吃止疼药坚持工作,拒绝住院治疗,她要把时间留给女孩们。
xx女子高建校12年,已经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本科上线率排名丽江市第一。
12年间,张雪梅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也曾昏倒在路上,她把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张雪梅拿命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
张桂梅主要先进事迹概括

张桂梅主要先进事迹概括张桂梅主要先进事迹概括九篇张桂梅的先进事迹传遍华坪大地,她的生命属于华坪,她有感恩的心态和情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桂梅主要先进事迹概括九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张桂梅主要先进事迹概括篇1办校 12 年后,不断有学生为争取读书机会涌向这里。
有女孩背着包站在校门外,恳求来这读书,许久不肯离去,张桂梅年年遇到这样的女孩。
也有外市来求学的,学校不能收,她就送5000 元钱,嘱咐对方,没钱再找她要。
张丽(化名)初中时,父母离婚,被判给父亲。
但父亲长期酗酒,常常责骂她。
她独自一人住进镇上120 元一间的出租屋中,房费由改嫁的母亲支付。
初中毕业,她想着去打暑假工,家里再凑些钱就能读书。
但母亲坚决不让她读,说家里供不起。
她天天哭,中考成绩未达到女高分数线,最后的机会也失去了。
她不甘心辍学,去年暑假,她壮着胆,拿着贫困证明、独生子女证明、父母离婚证来到女高门口,申请一个读书机会,办公室老师收下她的材料。
没想到,几天后,她的妈妈接到女高的电话,女儿被女高录取了。
妈妈说孩子走了“狗屎运”。
学校不仅送张丽一张高中入场券,也为她支付了生活费,免除她经济上的担忧。
不过,像张丽一样因交不起学费而来到女高的越来越少。
2019 年,华坪女高一本上线率40.67%,排名丽江市第一。
今年,学校成绩依然可喜。
159 人参加高考,一本线以上 70 人,本科线以上 150 人。
但今年9 人未上本科线的高考成绩让张桂梅不太满意,她觉得,今年受疫情影响,山里的孩子与城市孩子进一步拉开差距。
上网课在大山里很不便,风一刮,信号就没了。
她让老师和各级村委会联系,让家中没有网络的学生去村委会上课,并给没有手机的学生买了手机。
张桂梅希望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心愿也没能实现。
学校最缺的仍是资金。
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工资水平低。
华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胥国华告诉记者,华坪女高最初按18 个教学班、900 人办学规模设计,但因资金有限,每年只能招收100 到 160 人。
张雪梅先进事迹报告(共8篇)

张雪梅先进事迹报告(共8篇)篇:张雪梅先进事迹巴中大学生村官身患癌症用生命诠释信仰核心提示:“只要心不死,身体就不会倒下;我还想和大家一起,共同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说,“如果我不在了,我愿捐出自己有用的器官;如果能活下来,一定努力回报社会,关心帮助更多的人。
”人民网巴中12月31日电(宋艳)20XX年末,巴中,已能感觉到刺骨的寒冷。
张雪梅自己上楼回家已很吃力,上五层楼的中途停了好几次,她的嘴唇已没有了正常人的红润,语速缓慢,语音微弱。
即便如此,她也不忘前往她工作的地方大垭口村去走走;不忘给同样身患乳腺癌的村民写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专家开出的药方;不忘给恩阳区委书记写信,向他汇报大垭口村目前面临的难题……家乡发展她功不可没20XX9月,在沿海打工的张雪梅竞聘到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作村主任助理,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
据巴中恩阳区尹家乡党委书记张勇介绍,尹家乡是全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大垭口村又是尹家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与仪陇县和阆中市接壤,是‘一脚踏三县’之地。
”张雪梅坚持周一到周五吃住在村上,周末空闲时才回家,结婚后也是如此。
上任不到一个月,她就跑遍全村6个社,挨家挨户调查了解,200多页的笔记本被写得满满的,最终形成了《关于大垭口村现状与出路的思考》调研报告。
该村村支书王学方回忆说,“交通”、“产业”是报告的关键词,当时长期没有想透的东西有了答案,“报告写到了群众心坎上。
”经过努力,20XX11月,大垭口村争取到了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
就在大家准备着手实施项目时,一道难题出现了:项目资金有限,需要村里自筹60多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张勇说,“张雪梅白天给村里在外的工作人员和务工人员写信;晚上就和村干部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大垭口村终于筹齐了款项。
王学方细数着大垭口村的变化:该村所有村组公路全部硬化,打通了到阆中市和仪陇县的联网公路;新增了20口微水池,建起了村供水站;产业从无到有,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园;正在规划建设芦笋种植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51元增长到5636元。
我本是高山电影原型张桂梅事迹(15篇)

我本是高山电影张桂梅事迹15篇我本是高山电影原型张桂梅事迹(15篇)张桂梅的事迹彰显了时代精神,体现了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她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我本是高山电影原型张桂梅事迹(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本是高山电影张桂梅事迹(篇1)“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
”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
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
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作为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的故事让许多网民热泪盈眶。
圣者渡人,40多年来,张桂梅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
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
她帮助一个个孩子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这是何其崇高的事业啊!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
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
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默默无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比崇高。
他们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奉献,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社会不该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识文断字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份师恩难忘的情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这又何尝不是教师群体的写照呢?致敬张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润育桃李的教师。
谢谢你们——让知识传承,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致敬张桂梅,同时也表达了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一贯立场。
事业发展,人才为先。
向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

向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平昌县千秋小学刘强巴中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向张雪梅同志学习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中心校教师会上集体学习了张雪梅同志的感人事迹,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我被这位优秀村官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
她的光辉形象时刻浮现在眼前,身患重病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从平凡中我读懂了张雪梅的伟大,从点滴中,我感受到张雪梅的高尚。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学习张雪梅的心得体会:一.学习她忠于职守、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做真情为民的表率。
忠于职守、牢记使命,在工作中就是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我们的学生。
二.学习她务实苦干、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做爱岗敬业的表率。
务实苦干、奋发有为,就是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三、学习她坚强坚韧、乐观豁达的高尚情操,做砥砺人生的表率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地位低下,但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学习张雪梅同志,就是要不求索取,以奉献为荣。
对他人宽容一些,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张雪梅同志,就是要严守教师职业规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办事,坚决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学习,努力成为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丰富的老师,争做学生爱戴、家长喜欢、社会满意的老师。
张雪梅老师先进事迹

张雪梅老师先进事迹张雪梅事迹材料张雪梅,女,汉族,现年44岁,大学本科文化,现为贵州省绥阳县城关中学一级政治教师,优秀班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在教育一线已经拼搏奋斗了近23个春秋。
但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她都非常认真,非常努力,同时也非常出色,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她的人生目标。
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当中,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孩子,用真心当好班主任,是她的人生信条。
由此她深得学校的信任,家长的认可,同事的好评以及孩子们的喜爱。
成为颇受欢迎的班主任老师。
1992年参加工作——2014年,23个年头中,班主任生涯占了14年。
但无论是在乡下的尹珍中学当班主任还是在以前的老城中当班主任,一直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县、镇、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尤其是2011年,再次接受寄宿制班班主任工作以来,让她不断的得到历练,走向事业的辉煌。
2014年8月31日,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那天,天格外的蓝,风格外的轻,校园也格外的美。
才送走的毕业仅仅2个月的孩子们,大家三三两两,不约而同的来学校看她。
本来并不狭小的私宅一下子拥堵起来,欢笑声充盈着整个房间,股股暖流奔涌到全身的每一根神经末梢。
回首走过的路,往事历历在目。
八月,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日子。
在烈日下站军姿,一天下来,孩子们都累了。
黄昏的时候,教官们在操场上教起了《军中绿花》。
当唱到“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时,她感觉孩子们掉泪了。
“怎么办,”如何让刚离家的孩子摆脱孤独感,她突发灵感,干嘛傻站在旁边呀。
从最后一排开始,她叫孩子伸出双手,然后她躬下身子和所有孩子挨个挨个击掌,并同时对孩子们说“加油”。
十排80个学生,她躬累了,孩子们不哭了。
因为她传给他们的是力量,是爱。
四天下来,劣质的军训服裤裆开了个大口,明天就要军操汇演了,去查房的时候,那名女孩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没关系的,孩子,我给你缝”。
张桂梅事迹归纳总结(精选6篇)

张桂梅事迹归纳总结(精选6篇)张桂梅事迹归纳总结【篇1】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
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
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
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
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
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
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
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
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
大学生村官张雪梅事迹报告会 听众泪洒现场

【导读】张雪梅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中组部把张雪梅同志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之一;2014年3月5日,张雪梅同志被评选为“身边雷锋时代榜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
“如果我不在了,我将捐出自己的肾、眼角膜等所有有用器官。
”“我要用笔,记录下自已同癌症抗争点点滴滴,告诉世人——癌症并不可怕!”“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为群众做的事太少了!”……3月12日,张雪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巴中市隆重举行,报告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市里设主会场,各县(区)设分会场,各乡(镇)设收听收看点, 12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今天的会议,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无数听众泪洒现场。
28岁的张雪梅是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2009 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把“工作不分你我,做好才是效果”作为职业操守,上任不到一个月跑遍大垭口村的家家户户,写出了大垭口村发展建设的调研报告,创造性地在尹家乡举办“群众论坛”,并在长期与群众打交道中,总结出以“亲情式沟通、算账式对比、参与式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法。
张雪梅个人收入微薄,却从不吝惜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即使身患重病时也没间断帮助他人。
几年来,先后捐助13名村民和儿童,为大病患者李俊灼、张燕筹措治疗费用10余万元。
从2012年4月张雪梅被确诊为乳腺癌至今,她忍着巨大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
冒着山洪暴发的危险赶到村上滑坡地段疏散群众;组织筹集村道公路建设差口资金、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发展产业,让废弃的100余亩果园变成了“摇钱”的药材园,引导村缺劳户恢复灾后生产…… 4年时间,大垭口村民收入也从最初的人均3000多元上升至5000多元。
当得知自己癌细胞转移扩散后,张雪梅忍着病痛的折磨给恩阳区委写信,请求给她工作的大垭口村及尹家乡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在病情日益加重时,她以特有的赤子之情给王东明书记写信,恳请对恩阳新区的建设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怀……张雪梅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优秀范文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优秀范文张贵梅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她的思想朴实而光辉。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你怎么想呢?下面是边肖带给你的5篇关于张贵梅先进事迹的优秀范文,供你参考。
我们来看看!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优秀范文(一)教育是国家和党的伟大规划,为实现“两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大事,也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由于家庭因素等原因,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上学,上学的愿望只能是奢望。
然而,张贵梅,一位62岁的妇女,又瘦又病又无家可归,但凭借她的行动,1645名贫困女孩走上了大学之路,实现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她是世界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一辈子难得。
对于张贵梅来说,她一生都在为贫困儿童的教育而担忧和努力。
为了建立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不顾别人的不理解,质疑,甚至破口大骂,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敢地肩负起教育的重担。
为了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的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她四处奔走,吸引赞助,搞募捐。
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建立了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张贵梅,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志愿担任政府新建的华平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后来到云南省华平县女子高中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校长。
这种身份的改变和叠加,不仅是头衔的改变,也是她沉重的责任。
生病了,面临着当地组织的关怀和照顾,把她变成了努力为当地教育做贡献的动力。
她不是名利双收。
经过10年的植树,张贵梅通过19年的努力和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她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用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为“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思维,记住使命”的教育活动课,她是一个用行动扭转贫困女孩命运的“天使”。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优秀范文(二)她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一位关心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一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
她是张贵梅,华平女子高中的校长。
本来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突然被命运打击。
失去多年相守的丈夫后,她无力的肩负起生活的重担。
《张桂梅》事迹简介200字优秀模板

《张桂梅》事迹简介200字优秀模板张桂梅事迹简介200字(篇1)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
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
去年10月24日,刚从医院出院的张桂梅回到华坪女子高中。
拖着疲惫的身体巡查完教室后,她接到了在丽江读书的“儿子”王龙朗的电话。
王龙朗委屈地向张桂梅倾诉在异地求学遇到的困难,张桂梅安抚好“儿子”后,便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李雅兰打电话,请她帮协调解决,并叮嘱李雅兰一定要多关心“弟弟”王龙朗的生活,不能让他在外受委屈。
李雅兰和王龙朗一样,都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
李雅兰告诉记者,20__年,从她来到福利院的第一天起,“妈妈”张桂梅就倾尽全力照顾她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19年过去了,她和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但妈妈对他们的照顾和爱护却越来越多了。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
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从中甸到大理追随他当了老师,伉俪双飞令人羡慕。
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积蓄,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为了缓解悲痛,张桂梅决定离开伤心地,申请调动工作,最终选择了从未去过的华坪县任教。
到华坪后,张桂梅拼命用上课来化解心理创伤。
学校里,有的孩子只打饭、不吃菜,有的为了省钱两三个月都不回一次家,有的床上垫的是包装箱的硬纸壳……眼前的情景深深刺痛着张桂梅,她开始缩减伙食费,省下钱来接济孩子。
由于工作出色,对孩子充满爱心,20__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
张桂梅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成为了54个孩子的妈妈。
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事迹2022(7篇)

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事迹2022(7篇)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事迹篇18月26日,在全体教师会上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再一次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面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懂慢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良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廉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癌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我们学习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工作的努力,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鼓婉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
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
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
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
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
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西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
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精选5篇)

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精选5篇)张桂梅先进事迹素材(精选篇1)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
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__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
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
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
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民事法官先进事迹

民事法官先进事迹2021年6月30日,全国“民事法官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隆重举行。
这项活动旨在向全社会展示民事法官的先进事迹,弘扬法治精神,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将对民事法官先进事迹进行阐述,以此感悟法律精神的重要性,强调民事法官的重要性和作用。
先进事迹一:公正执法的张雪梅张雪梅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她的公正执法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庭审,当事人突然对她大喊:“你是卖命的,我们是买命的,我们要求你管好自己”。
面对人身攻击,张雪梅保持冷静,仍旧坚持公正审理,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判决。
她的行为,赢得了法律界的赞誉和当地群众的尊敬。
她的公正执法,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先进事迹二:兢兢业业的秦进峰秦进峰是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他在办理案件中兢兢业业,以求精益求精。
他在一起物业管理费纠纷案中,仔细分析每一份账单,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最终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判决。
他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他的努力让法律的裁判更加准确公正,为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先进事迹三:勤奋努力的朱晓琳朱晓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直属机关中级法院民庭副庭长,她在办理案件中勤奋努力,用心审慎。
在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中,她深入了解双方的情况,细致分析证据,最终做出了公正合理的判决。
在日常工作中,她严格把关,把握公正正义的底线。
她的努力,让人们更加信赖地走向法治社会。
以上三名民事法官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民事法官的公正执法、精准裁判、勤奋努力等精神。
民事法官是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法的核心力量。
他们,承载着公正与权威,凝聚着法治和公平,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中国法治事业正飞速发展,司法改革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日益成为基本国策。
民事法官作为法律执行者,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法律功底和业务水平,更需要以公正、公平、公开为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张雪梅事迹

张雪梅事迹
张雪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
她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特别是在妇产科方面。
张雪梅曾在多个医院工作过,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人民医院等。
她的医学成就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
除了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张雪梅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她曾参加过“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和帮助。
在2018年的春节期间,张雪梅义务加入了“春运医疗志愿者”队伍,在火车站为旅客提供咨询、检查和治疗等服务。
她还经常参加妇女健康教育活动,为女性朋友们提供医学知识和保健建议。
张雪梅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_事迹材料.doc

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_事迹材料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了张雪梅同志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
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精神是分不开。
同时,她却说:”如果我不在了,我将捐出自己肾、眼角膜等所有有用器官。
””我要用笔,记录下自已同癌症抗争点点滴滴,告诉世人--癌症并不可怕!””如果有一天我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最大遗憾就是为群众做事太少了!”这三句震撼了我们每一位”村官”心。
有这样”战友”我感到自豪,有这样”同事”我感到骄傲。
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向张雪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中,我们在全体乡、村干部会上集体学习了张雪梅同志感人事迹,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让同样身为村官我深刻感受到了她身上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责任感,她是我们广大村官同胞们学习标兵。
她平凡事迹印证了伟大、体现了高尚。
张雪梅执着和坚强感染着我对以后工作认识。
一、当好”村官”必先当好”村民”作为大学生村官,最重要就是把自己作为农民一份子,虚心向农民学习,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天下谁为朴实,唯独农民最朴实。
感受不到农民酸甜苦辣是走不上好”村官”台阶。
当”村官”前你心可以高也可以翱翔在蓝天上。
当上”村官”后你心在村、村民、农民身上徘徊。
不能把心态摆在农民之上。
在我村”三访”老党员老支书也曾经对我讲”权力乃人民所给,当官为百姓,而非当老爷”。
朴实话语让我铭让于心。
所在村民家我也学会有时主动和他们一起做饭、收拾家务,一起下地感受泥土气息,虽然是小事,但我认为这样就是贴近农村,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工作中就是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真正热爱自己选择事业,热爱自己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本职工作,把全部爱献给组织,献给我们农村,献给我们村民。
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担任”村官”以来,张雪梅利用自身电脑技术专长,帮助村里将所有资料进行电子量化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大学生村官身患癌症用生命诠释信仰
核心提示:“只要心不死,身体就不会倒下;我还想和大家一起,共同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大学生村官张雪梅说,“如果我不在了,我愿捐出自己有用的器官;如果能活下来,一定努力回报社会,关心帮助更多的人。
”
人民网巴中12月31日电(宋艳) 2013年年末,巴中,已能感觉到刺骨的寒冷。
张雪梅自己上楼回家已很吃力,上五层楼的中途停了好几次,她的嘴唇已没有了正常人的红润,语速缓慢,语音微弱。
即便如此,她也不忘前往她工作的地方大垭口村去走走;不忘给同样身患乳腺癌的村民写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专家开出的药方;不忘给恩阳区委书记写信,向他汇报大垭口村目前面临的难题……
家乡发展她功不可没
2009年9月,在沿海打工的张雪梅竞聘到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作村主任助理,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
据巴中恩阳区尹家乡党委书记张勇介绍,尹家乡是全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大垭口村又是尹家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与仪陇县和阆中市接壤,是‘一脚踏三县’之地。
”
张雪梅坚持周一到周五吃住在村上,周末空闲时才回家,结婚后也是如此。
上任不到一个月,她就跑遍全村6个社,挨家挨户调查了解,200多页的笔记本被写得满满的,最终形成了《关于大垭口村现状与出路的思考》调研报告。
该村村支书王学方回忆说,“交通”、“产业”是报告的关键词,当时长期没有想透的东西有了答案,“报告写到了群众心坎上。
”
经过努力,2010年11月,大垭口村争取到了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
就在大家准备着手实施项目时,一道难题出现了:项目资金有限,需要村里自筹60多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张勇说,“张雪梅白天给村里在外的工作人员和务工人员写信;晚上就和村干部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
”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大垭口村终于筹齐了款项。
王学方细数着大垭口村的变化:该村所有村组公路全部硬化,打通了到阆中市和仪陇县的联网公路;新增了20口微水池,建起了村供水站;产业从无到有,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园;正在规划建设芦笋种植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51元增长到5636元。
“大垭口能有今天的发展,雪梅功不可没。
”
经济拮据她却乐善好施
在张雪梅的笔记本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八个大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下苏村四组村民李俊灼就是张雪梅赠予过“玫瑰”的人。
2011年7月,张雪梅去乡民政办帮村民办事,看见一名年轻的女子手脚已肿得发亮。
张雪梅主动攀谈后得知,这个女子叫李俊灼,患了尿毒症,丈夫在外务工,家里没有钱,已经一周没有透析,只能靠用注射器扎小洞洞给身体排水。
张雪梅立即向同事借了100元钱交到李俊灼手里,嘱咐她好好治病。
同年8月3日上午,张雪梅和同事为李俊灼募捐3060元。
李俊灼说,“正是这笔钱让我又做了5次透析,延续了生命的希望。
”
就在张雪梅身患重病后,她仍不忘鼓励李俊灼,“现在医疗条件那么好,尿毒症又不是啥绝症,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
尹家乡民政办的袁家祥拿出记着张雪梅捐助和捐资的小账本说,“雪梅和她丈夫每月工资加在一起共有3000多元,为了结婚买房子,家里还负债10多万。
但是谁有困难,她知道后,都要搭把手。
”
她能在大年夜、自己生日的晚上,冒着严寒赶几十里路为群众补办结婚证;她能连续3年为五保老人送温暖……
袁家祥说,“张雪梅是个好村官,她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
病情严重她写信请关照家乡
在尹家乡,村民们提起张雪梅,都说一个字:“好”。
她是老人心中的好闺女、孩子心中的好姐姐、村民心中的好干部、干部心中的好同事。
然而,上天却和这位好人开起了残酷的玩笑。
2012年4月,张雪梅发现自己的左乳房有肿块,医院检查结论为乳腺癌。
第一次手术后,不到两个月,她又重新申请回到工作岗位。
记得去年8月30日晚上,暴雨引发大垭口村玉皇观山洪泥石流,冲毁了邓文信等4家农户的房屋。
那一天,刚好是张雪梅做完化疗的第二天,她却一直坚守在疏散、转移群众的第一线。
2012年9月26日,张雪梅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转正申请。
在支部大会上,32名党员全票通过。
患病至今,只要身体稍微允许,她还会到村里走一走、转一转。
她的丈夫张全宝坦言,“在上班的问题上,我们两个还有过争执。
我当时心疼又心急地说,‘都病成这样子了,还去上啥子班嘛!’”
然而,张雪梅却坚持道,“与其在家里等死,不如到村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知道犟不过她,张全宝每天就用摩托车接送她上下班,“我明显感觉她每次抱我的手越来越紧。
”
2013年7月,张雪梅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部和骨髓。
自己病情在加剧,大垭口村的村民和家乡发展却成为张雪梅最放不下的牵挂。
“我一个大学生村官,能力有限,看来现在身体也不允许我再多做些什么了。
”
8月20日,她鼓起勇气给恩阳区委书记梁津华写信。
她在信中写到,“我不想为自己留下遗憾,所以就想向您回报,请您在方便的时候给予关照:一是村小学的校舍需要维修了,那里边坐着一群可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二是村里到乡上、到社上的道路还没有修好,大家出行很不方便;三是村里还有不少贫困户,他们的生活还非常困难;四是村里的群众还要靠担水煮饭;五是村里有几口塘库需要整治,不然大家来年就要靠天吃饭。
”
短短的一封信,张雪梅花了6个多小时,直到凌晨2点才写完。
身旁的纸篓全是泪水浸透了的残缺信纸。
“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
走,就要笑着离开。
”张雪梅说,“如果我不在了,我愿意捐出自己一切有用的器官,让别人用我的眼睛多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用我的心脏去感知社会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