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抗药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 • 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使用抗生素 •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达80%,其中:使用 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外科患者 抗生素使用率达97%以上,而英国为22%, 世界平均水平为30%。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Biblioteka Baidu度
– 对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应予隔离,防止耐 药菌的交叉感染。医务工作者定期检查带 菌情况,防止耐药菌引起医院内感染。
建立靶旁路系统 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 蛋白PBP2a,取代了固有的青霉素结合 蛋白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 力减低,致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 改变代谢途径 抗菌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 须物质如叶酸结合,影响其生长繁殖。
•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是复杂的,同一种 细菌可同时存在一种以上耐药机制,如既 产生药物失活酶或钝化酶又存在细菌细 胞膜通透性障碍。
膜屏障,微孔蛋白通道对一些 抗菌药物的进人具有阻碍作 用,故对许多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而G+无外膜屏障,对许 多抗生素更为敏感。在接触 抗生素后,细菌可改变外膜蛋 白的组成或减少其数量,降低 外膜通透性,产生获得性耐药。
• 增加药物排出 细菌普 遍存在着主动外排系 统,它们能将进入细 胞内的多种抗菌药物 主动泵出细胞外,使 抗生素在菌体内达不 到有效浓度,导致细 菌耐药。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
–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 敏感性的资料,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在临床上 提倡和推广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疯狂的国家
•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 产大国:年产抗生素约21万吨,出口3万 吨给世界人民,其余18万吨留给自己, 人均年消费量138克(美国仅13克)。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 导致医疗费用增长800亿。
耐药机制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 有以下几类: 产生药物失活酶或钝化酶 通过水解或修饰作用破坏抗 生素的活性。如分解青霉素 的酶或改变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结构的酶。
靶位改变 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变 异使细菌对药物不敏感。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
药物积累不足
•减少药物吸收 由于细胞壁的有效屏障或细胞膜通 透性的改变,阻止药物吸收,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菌体 内发挥作用。 G-具有选择性低通透性的外
抗药性的产生
基因突变 抗菌药物泛用和滥用
– 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微生
物的根本原因。 – 抗生素滥用是微生物抗药 性盛行的导火线!抗生素 对微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 导致了抗药性微生物的盛 行。
细菌抗药性的控制策略
• 如果说抗菌药物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征服病菌, 细菌耐药性则是对人类智慧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加强药政管理
– 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必须规定 避免使用供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 生长促进剂或用于牧畜的治疗,以避免对 医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研制新抗菌药物
– 根据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及其与抗菌药 物结构的关系,研制对耐药菌有活性 的新抗菌药物。如新合成的耐酶青霉 素能由于酰基侧键 R1 的空间位阻作 用,而保护了β - 内酰胺环,使其不被 水解。
抗菌药物“轮休”
– 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在停用有关药物 一段时期后,细菌可恢复对该药物的 敏感性,故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批 交替使用,可能对控制细菌耐药性有 一定作用。
1
一些细菌被发现含NDM-1基因
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指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 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 耐药性程度 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 度(MIC)
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
(Natural Resistance)
染色体突变
获得性耐药
(Acquired Resistance)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 微生物接触抗微生物药物后, 由于遗传 天然耐药 又称固有耐药,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 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 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 细菌的获得性耐药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 素天然耐药 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个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 有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