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篇一: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旅游业,旨在为游客提供乡村风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体验。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本文旨在对中外乡村旅游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1. 国内乡村旅游文献国内乡村旅游文献主要从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例如,《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报告还分析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 国外乡村旅游文献国外乡村旅游文献主要从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例如,《世界乡村旅游指南2016》中指出,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该指南还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的景点、特色旅游活动和旅游住宿等方面的内容。

二、中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分析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政策、资金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振兴计划”等。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乡村旅游市场逐渐扩大。

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

篇二:乡村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主营业务,吸引游客到乡村地区进行休闲、观光、度假等活动的旅游业形式。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对中外乡村旅游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中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人口流动,乡村地区逐渐成为人们寻求休闲和放松的地方。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方法 (5)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6)2.1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7)2.2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8)2.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 (10)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11)3.1 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 (12)3.2 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14)3.3 政策环境中的问题与挑战 (16)4.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 (16)4.1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8)4.2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 (19)4.3 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21)5.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效应 (22)5.1 乡村旅游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3)5.2 乡村旅游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 (24)5.3 乡村旅游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26)6. 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 (27)6.1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28)6.2 乡村旅游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29)6.3 乡村旅游的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 (31)7. 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32)7.1 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4)7.2 乡村旅游管理的经验与策略 (35)7.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6)8.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8.1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9)8.2 问题的原因分析 (41)8.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2)1. 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其发展背景、现状、特征、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政策导向下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发展背景与演变:回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分析其受政策、市场和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指出其发展阶段和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阳认为应开创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贫困者应增强 “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扶志和扶智形成脱贫内生力,激发贫 困人口的主动力,防止贫困者返贫。
3.精准管理。鲁春艳认为应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对扶 贫资金进行精细管理,对扶贫项目进行阳光操作。
二、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城市游客(城镇居民)体验和享受乡村旅游产品 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环境(乡村的山、湖、 河、森林和自然等)、乡村遗产(乡村的传统建筑、工业遗产、 史前遗迹、教堂和村落等)、乡村生活(工艺和工艺品、节事、 乡村食品、农业观光和传统音乐等)和乡村活动(耕种收获、骑 射、划船和垂钓等)。 (二)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龙茂兴等提出人们普遍对乡村旅游存在三 个认识误区。葛晓虹认为对乡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和消费心理了 解的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规划问题。葛晓虹指出农家乐因缺乏规划和管理,出现乱 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吴建华等认为许多乡村旅游 区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基础设施未满足游客的需求,存在食宿设 施简陋和卫生状况差等问题,难以留住游客。 3.乡村性缺失。葛晓虹认为建筑设施的城市化致使乡村形象 遭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商业化导致乡村性缺失。 4.专业人才缺失。吕莉认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顶层 旅游规划设计到基层旅游服务管理均缺少专业人才参与。葛晓虹 认为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乡村居民,而乡村居民 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达不到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要求。 (三)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龙茂兴等认为人们必须对乡村旅游形成系 统、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其次树立“以旅助 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最后科学地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可 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从根源上消除问题。 2.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王燕等认为可通过构建主题文化 村、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加强美食文化开发等形式深入挖掘乡村 文化内涵,让游客尽享旅游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司嵬等通过对乡 村旅游需求意愿的调查发现,游客最关注乡村本身旅游资源的吸 引力。因此,应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营造当地特有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景观。 3.打造产品多样性和层次性:吕莉认为设计乡村旅游产品要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2按 照 经 济 贡 献 差 异 划 分 .
国旅 游 协会 区域 开 发专业 委 员会 会 长孙 文 昌教 授 认为 , 乡村 生态 旅游 是 以农 业生 产 为依 托 , 田 园 将
生 态 景观 、 事活 动 、 俗 文化 的深 层 次开 发 与现 农 农
代 旅 游 业 相 结 合 , 有 观 光 、 闲 、 乐 、 普 教 具 休 娱 科 育 、 保等 多种 功能 的旅游 形式 。 环 西北农 林科 技 大
和谐 村镇 的互 动性 研 究 — — 以 民族 村 寨 旅 游 社 区为 例 ( 目号 : B o 9 1 ) 的成 果 之 一 。 项 Y 2003 ” 作 者 简 介 : 常 春 (9 0 )女 , 南 人 , 授 , 士 , 士 生 导 师 , 周 17一 , 湖 教 博 硕 主要 从 事 旅 游 管 理 与 战 略
收 稿 日期 :0 l 1 — 1 2 1 一 2 0
基 金 项 目 : 文 系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南 民族 乡村 地 区 旅 游 小 城 镇 形 态 演 变 过 程 与 本 云
机 制 研 究 ( 目号 :16 0 9 ” 云 南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 项 5 18 1 ) ; 旅游 发 展 与 建 设 和 谐 社 区 、
业结 构调 整 上有 着积 极带 动作 用 , 进一 步促 进农 村社 会经 济发 展 。 其生态 并 就 性 而言 , 是 现代 生态 旅游 新趋 向 。 其 在满 足 现代 游客 新需 求 和促 进整 个旅 游业
发展 方 面有积 极促 进 作用 。究 竟什 么是 乡村 生 态旅 游 , 它可 以分 为 哪些类 型 , 具 有 哪些 特点 。 如何 进 行开 发 以及 面临什 么样 的 困境等 问题 亟待解 决 。 文就 本 上 述 内容对 我 国近 十年 来 的关 于 乡村 生 态旅 游 研究 的文 献进 行 综述 整 理 , 期 望 为 后续研 究 的延 续有 所 帮助 。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从古至今中国人注重农业的发展,可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而农村的进步势必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乡村旅游是一种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

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有一定积累,但是国内的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1 关于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1.1 国内研究成果国内乡村旅游起步相对比较晚,因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具体案例分析法和理论研究两大类,研究分别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研究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的,通常是采用实地走访或是分析比较普遍典型的例子的方式。

如张雯,张广胜采用实地调研法,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某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村庄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旅游地数量、建设区域、投资规模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几块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现村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出了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显示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旅游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总结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成都市的某个农村,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陈景同样选用了案例分析法,他以浙江省金华市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在开发模式、管理方法、产品结构、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通过走访的方式搜集相关一手材料,通过选取该地区典型的村庄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金华的乡村旅游进行总体分类和分析,得出该地区发展的特色。

通过分析影响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当地特征,最后提出恰当可行的建议,为金华市的乡村旅游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探讨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于欧美国家,并逐渐传入其他发展中国家。

乡村旅游携带着对自然、农耕文化、乡村生活的向往,符合现代人对于放松、亲近大自然与追求缓慢生活的需求。

2. 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乡村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例如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美食等。

乡村旅游注重游客与农民、民间艺术家等乡村居民的互动和交流,强调对乡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乡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压力。

如何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需要定位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

此外,对于乡村旅游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到农事体验、生态旅游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何进行差异化的市场营销,也是乡村旅游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乡村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收益,也能推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然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土地流转、土地利用转变等问题,也给乡村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挑战。

三、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1. 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整合不同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乡村生态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农村为载体,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实现融合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乡村生态旅游,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研究乡村旅游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精品小镇模式、民宿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等。

其中,精品小镇模式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它结合了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通过打造独特的小镇形象,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文献中指出,精品小镇模式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文献中多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

经济效益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

文献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效益研究主要包括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乡村环境改善、社区建设等。

环境效益研究主要关注乡村生态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措施,如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等的深度融合、提高村民参与度等。

文献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游客需求与乡村资源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培育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旅游经营理念。

综上所述,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综合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第一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乡村旅游需求不断增大,所以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蓬勃兴起。

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国外、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备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以农家乐、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是“十一五”期间不少地方旅游项目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

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现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做了许多调查和研究,他们多以地区个案为调查切入点,以具体景区为例,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ural Eco-tourism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理论综述; 研究展望近几十年,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足,不足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发展建设。

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1.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在国外,乡村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田野趣[1]。

在19世纪4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于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且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外移,导致乡村地区人口下降,服务业萧条,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政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问题,寻找农村发展之路。

繁华的都市和与日俱增的压力使得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公众向往的旅游地,构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早期形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欧美各国开始倡导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生态性日益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也就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评价,从而对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关键词:乡村旅游;研究焦点;概况一、国内研究综述XX、XX(2002)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认为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指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

”而农户正是营造乡村性的最基本群体。

XX(2004)指出,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农村和农户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但相关研究却十分欠缺,尤其是旅游业为农村和农户创造了多少收入这一基本性问题,也不能从当前的旅游统计和研究中得到答案2。

尽管目前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等课题展开,很少将目光注焦在农户身上。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市场化的发展,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已经在贫困的偏远地区脱贫减困、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户从乡村旅游中获得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并不对等,而且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户收益少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农户在乡村旅游中作用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是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农户本身的技能不完备,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自发地展开一些旅游项目,缺乏科学决策,尹振华(2006)著有“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产业教育很有必要”一文指出,对旅游地农民进行跨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李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文化能力教育,就是要农民“知己知彼”,了解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区别所(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振兴旅游是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的一种发展模式。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旅游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下面将对乡村振兴旅游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旅游研究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主要从农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农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农村旅游的价值等方面开展研究。

例如,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农业旅游模式、环境生态旅游模式、文化旅游模式和特色旅游模式等。

这些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地方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农村旅游发展还受到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具有独特资源和条件的地区,如苏州古村落、丽水乡村旅游区等。

这些地区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乡村振兴旅游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乡村振兴旅游在一些地区存在开发过度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针对乡村振兴旅游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一是加强政府导向,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有效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2000字范文模板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2000字范文模板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成为了许多人所厌倦的生活状态。

相比之下,乡村则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独特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探讨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指游客前往乡村地区进行旅游观光、体验当地生活和参与乡村活动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和纯朴的民俗风情。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1. 自然景观:乡村地区的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如农田、梯田、河流、森林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独特景观。

2. 人文风情:乡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乡村有着不同的传统民俗、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3. 乡村生活体验:游客可以在乡村地区体验种地、捕鱼、游山玩水等农村生活,享受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轻松氛围。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乡村旅游逐渐受到重视。

许多地方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各种特色产品和活动,吸引游客。

然而,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不高、宣传推广不力等。

四、乡村旅游的前景展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热爱乡村生活的人,我对乡村旅游充满期待。

我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保护乡村环境、传承乡村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旅游也是一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寻求,可以让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和自然,对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

总结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对乡村旅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乡村旅游具有自然景观优美、人文风情丰富等特点,发展现状尚有不足,但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综述与

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综述与

04
CATALOGUE
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国外模式
通常是以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形式进行 ,注重乡村自然与文化的挖掘,以及与旅游的结合。
更多元化,例如农场度假、葡萄酒庄园旅游、乡村文 化遗产旅游等,重视乡村体验与度假氛围的营造。
典型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浙江莫干山模式
日本箱根模式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打造高端 民宿集群,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以温泉资源为核心,结合乡村风情和特色小 吃,形成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挖掘乡村特色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深入挖掘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 ,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提升乡村旅 游产品的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加强政策与规划研究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策与规划问题,开展更多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3
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乡村旅游对乡村社会文化、居民生活质量、城乡
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全面地评估乡村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和服务提供,满足游客不断升级 的消费需求,提高乡村旅游的整 体品质。
社会文化因素
乡土文化
乡村地区的民俗、传统手工艺、古建筑等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对游客具有独特的魅 力。
社会氛围
乡村地区的淳朴民风、亲和的人际关系等社会氛围,能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馨,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 力。
经济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如资金扶 持、税收优惠等,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 发展。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方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政策措施等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其中,经济影响是最为突出的研究方向,包括乡村旅游的收益分配、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

社会影响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社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环境影响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实证分析方面,学者们主要从游客行为、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游客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游客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以及如何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政策措施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其中,政策方面主要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和扶持政策。

策略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战略,以及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来看,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
实践支持。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我国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以湖南宁乡为例,希望各方必须共同努力,特别是重视保护和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主要资源、开发建设原则和主要项目,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内容和方向,为实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

【关键词】生态旅游;宁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涉及到旅游地方方面面,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出发,初步进行了湖南宁乡乡村生态旅发展的地域模式分析,总结出了当地的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扩展到我国生态旅游方面,探讨了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直接的关系,并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于生态旅游研究方法很多,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主要参考以下几本书:1汪宇明,吴文佳,钱磊,蔡萌的《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基于崇明岛案例》,本文基于崇明岛案例,探讨了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从对大自然的开发索取,发展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旅游发展方式的嬗变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方式崛起,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性, 是旅游发展方式建构的终极目标。

其中,低碳旅游引入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技术装备,实现旅游低碳排放或零排放, 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更符合人类责任与生态文明的理性。

基于崇明岛独特区位优势、优越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岛品牌优势,通过低碳旅游景区、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接待设施、低碳旅游产业支撑等基本层面,探索控制旅游活动过程中碳排放强度的低碳旅游发展路径,以实现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是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一种旅游新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

2明庆忠,陈英的《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本文介绍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本文通过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与设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指出了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亮点和不足,为生态旅游爱好者提供参考。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也日益增多,成为了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和不足,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其中,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则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

在开发利用方面,国内生态旅游资源呈现出地域性和类型化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生态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承载力评估、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

相关研究表明,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由游客活动和旅游设施建设造成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景区规划、生态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方面。

相关研究表明,国内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

因此,需要加强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是指为满足生态旅游者需求而形成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和服务的总和。

国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导致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中外乡村旅游文献综述篇一:乡村旅游是指在城市周边或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休闲、度假、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中外乡村旅游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梳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旅游形式以及旅游文化内涵,并对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寻求一种摆脱繁琐城市生活的方式。

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主要以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形式出现。

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

比如,美国的乡村度假旅游、法国的农庄旅游、德国的森林旅游等。

这些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1.传统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乡村旅游最早的发展模式,主要面向城市居民,提供乡村食宿和休闲娱乐服务。

农家乐模式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景区带动模式景区带动模式是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乡村旅游作为景区的辅助,通过乡村旅游的提升来促进景区的发展。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3.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是将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

该模式适用于乡村旅游资源较为分散的地区。

4.互联网 + 模式互联网 + 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实现乡村旅游的线上预订和消费。

该模式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规模。

三、乡村旅游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旅游形式主要有四种:1.单一乡村旅游形式单一乡村旅游形式是指以乡村住宿、餐饮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国内外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通过旅行和居住在农村地区,认识当地的文化、风光、历史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各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的文献。

国内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耀文等(2017)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发展潜力巨大。

陈新华等(2018)在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应该注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观点。

王世昌等(2019)则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乡村旅游的消费行为和旅游体验。

国外方面,乡村旅游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霍金斯(2000)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萨伊德(2002)则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认为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利益。

罗德里格斯等(2015)探讨了乡村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它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未来,我们应该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环境和文化遗产,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ural Eco-tourism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理论综述; 研究展望近几十年,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足,不足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发展建设。

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1.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在国外,乡村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田野趣[1]。

在19世纪4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于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且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外移,导致乡村地区人口下降,服务业萧条,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政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问题,寻找农村发展之路。

繁华的都市和与日俱增的压力使得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公众向往的旅游地,构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早期形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欧美各国开始倡导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生态性日益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也就应运而生。

1.2 国内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城市环境污染、生活空间狭小、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等弊端,强大工作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渴望走出城市,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从而催生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出现。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

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主题也都是与乡村、生态的内容相关:“2005·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2006年的旅游主题是“2006中国乡村游”、2007年又定为“城乡和谐游”、2009年主题是“中国生态旅游年”。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3],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促使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 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总体分析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起步较晚。

到目前为止,专门及全面深入的研究较少。

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以“主题”作为检索项,“乡村生态旅游”为目标内容特征,以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期刊范围进行检索,最早与乡村生态旅游有关的国内文献发表于2002年,共得文献191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178篇。

本文主要对这178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现有文献主要是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本文具体将文献分为乡村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开发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乡村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及其它8大类。

图1 文献类别比例图从文献内容的类别分布状况来看,八类文献中,以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开发和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两类文献居多,共占所有文献的43%。

事实上,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发展模式研究等,很大一部分内容也是立足于规划开发的角度,是可持续发展的衍生内容。

而乡村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和旅游资源分析等内容所占比例则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以实践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仍有所欠缺。

3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及特征研究3.1 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概念乡村生态旅游是由“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两个概念发展而来,与两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因此,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有必要将“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两者的概念与特点作相应的说明与对比,并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加以阐述。

3.1.1 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产生。

乡村旅游自提出以来,其定义是多种多样的。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在推荐各国政府、地方社区和旅游经营者使用的《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将乡村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基础性研究,10% 资源分析, 9%产业发展研究, 8% 景观规划开发研究, 21% 可持续发展研究, 22%发展模式研究,16%营销策略研究,8% 其它, 6%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对附近地区进行探索的基地[4]。

英国学者Bramwell和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以农场或农庄为基础的旅游,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还包括在乡村进行的运动休闲旅游、探险旅游、保健旅游、教育性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区域民俗旅游活动等[5]。

Butler等人(l998)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休闲、娱乐时进行的特殊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活动的主要区别在活动发生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持续时间,有时还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动机和感知[6]。

Adina L. Negrusa等人(2007)定义乡村旅游为一种由乡村居民提供的旅游方式,提供小规模住宿设施,并且可以了解组成他们乡间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含义[7]。

在我国,杨旭(1992)首先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景观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8]。

姚素英(1997)较明确的给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加工,把观、赏、游、习、购等融为一体,使游客领略到在都市所领略不到的大自然的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9]。

王兵(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0]。

张洁(2005)把乡村旅游定义归纳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的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11]。

刘德谦(2006)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12]。

国内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都认同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

并认为“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13],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14]。

3.1.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的,它的产生不仅是由于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发生转变,更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传统大众旅游的盲目发展导致旅游环境衰退,使得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很多,尚未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定义。

IUCN(1986)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到相对未受干扰地区,环境上负责任的旅行和访问,欣赏自然及伴随的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特征,促进保护,具有低的旅游者影响,为当地居民提供获益的积极社会经济参与。

Ceballos Lascurain H(1987)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来说没有干扰或没有污染的自然地区去旅行,为了学习、赞美和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存在的过去的和现在的文化表现组成的特殊目的[15]。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Elizabeth Boo(1991)认为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为特定目的,在受到干涉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16]。

CEAC(加拿大环境咨询署)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有助于生态系统保护的益智型自然旅行体验,同时考虑当地社区的完整性[17]。

我国学者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相关探索。

我国旅游地理学创始人郭来喜先生(1997)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生态旅游产品的高雅和类型的多样,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18]。

卢云亭等(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19]。

严力蛟(2007)认为,所谓生态旅游是以具有生态美和教育意义的景观为旅游对象,通过旅游生态环境的营造、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的绿色经营管理、旅游者的生态消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教育,以及与旅游社区的“共赢”发展等方式,而开展的一种有助于旅游地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20]。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生态旅游的定义非常丰富,不尽相同。

但综合文献,均认可生态旅游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生态旅游是不以破坏环境为基本特征的旅游;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③生态旅游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和接受大自然教育为基本内容和特征。

3.1.3 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这两个概念上发展出来的新型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保护资源环境的旅游活动。

王嘉学等人(2005)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或具有突出积极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生态旅游形式[21]。

刘德谦(2006)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发展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