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和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

求是咨询

电子期刊

第 期 版主:李振涛

编校:李 颖

当企业做大,成为集团公司之后,由于下属业务数量的增多,地域分布广以及多元化发

展,此时的总部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

像单体公司一样面面俱到的进行深入管理,因此就要有抓有放,才能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集团管控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集团公司管理体系的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指导。

集团管控承接战略,起自于管控模式的选择,一旦管控模式明确下来,就可以着手设计总部定位、权责界面以及组织架构。

因此,管控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介

绍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笔者在项目过程

中的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编者语

本期导读:

一、 管控模式介绍

(一) 三分法 (二) 四分法

二、 选择的方法

(一) 产业相关性 (二) 地域性

(三) 总部管理能力和IT 基础

三、 意义

(一) 总体思路的把握

(二) 为总部和下属业务单位定位提供依据 (三) 为权责界面的划分提供指导

四、 总结

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和意义

一、管控模式介绍

随着企业规模逐渐增大,下属业务增多,需要总部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明确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从而使整个集团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能,于是集团管控的方法论就随着实践的积累和验证,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完善。

集团管控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设计管控模式,通常有三分法和四分法。

(一)三分法

三分法最为经典,三种划分方式有着明确的边界,容易理解,包括财务型、战略型和运营型。

简单而言,财务型管控是“抓尾巴”,关注与下属业务单位的财务回报,一句话,干得好就留下,干得不好就走人;而战略型管控是“抓两头”,不仅仅要看下属业务单位的结果,还要关注与是否沿着总部设计好的路线,即战略方向;而运营型管控更进一步的连“中间”也要管起来,深入到该业务单位的实际运营当中,是最为集权的管控模式。

(二)四分法

三分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过于粗放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四分法,即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将战略型管控拆分,细化为战略设计型和战略控制性。

2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其中,战略设计型管控类似于三分法的战略型管控,而战略运营型管控是介于战略型与运营型之间的一种,即对运营层面的关键要素和重大事项进行管控,例如大客户管理、渠道的集中管理、集中采购、集中研发等。

二、选择的方法

对于管控模式的选择有很多指标,对于每家企业、每个咨询公司可能都不一样,但基本的思路都类似,即能不能、想不想和要不要。

能不能,意思是总部有没有能力对下属业务单位进行管理,如果是参股公司,那么总部根本就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想不想,是与企业文化、领导者风格密切相关。如果是一个强势作风、并且能力很强的领导者,那么可能就偏向于集权的管控模式;

要不要,意思是总部将下属业务单位管理起来,能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总部的管理,该业务单位会不会经营的更好。

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如下指标进行选择:

3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产业相关性

下属业务单元之间相关性较强时,通过总部的集

中管理、协调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而当下属业

务单元的相关性不强时,总部直接介入管理难以获得

协同效应,或效率方面损失的成本高于所取得的协同

效应。产业相关性决定了各产业之间经营策略的相似

度,也就决定了总部在战略层面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深

入介入各产业的管理。

(二)地域性

制造单元相距越远,在销售、采购领域的协同

效应越小,总部管控成本越高。例如资材备件采购:

对于相距较近的单元,协同效应体现在“集中

谈判”、“物流”、“仓储配送”等环节;对于相

距较远的单元,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中谈判”

环节。

制造单元相距越远,总部职能领域越难以及时、

准确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若管控程度较深则容易

影响运作效率。

(三)总部管理能力和IT基础

公司的基础管理能力、IT系统建设情况直接决

定了总部能否及时掌握下属单元的信息,管控指令

能否及时有效传递,并进而影响到管控定位的选择。

若公司的基础管理能力较强,则相对而言可以

适度加大各领域的管控力度;反之则需要适度授权

以避免整体运作效率下降。

采购、销售、财务等领域的集中管控需要强大

的信息系统做支撑。

三、意义

经常会有客户问笔者,管控模式一旦确定下来之后,会不会对应的有固定的“模板”,该怎么管就确定下来了。的确,这个疑问不仅仅存在于客户,并且很多咨询行业的新人们也有,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4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总体思路的把握

在为大型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确定管控模式,具有类似“口号性”、“号召性”的意味,往往客户不是对这方面的理论很熟悉,也没有兴趣去细读方案中具体的项目,但最终提出诸如“两大模式”“五大定位”、“九项基本职能”的总结性话语,能够起到简单好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较为容易的在整个企业进行宣贯,被员工接受和理解。

(二)为总部和下属业务单位定位提供依据

所谓定位,事实上是明确其扮演的角色,即在整个集团运营过程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当具备什么职能。比如,选择了战略型管控模型,进而总部定位为战略管理中心,那么势必要加强总部的战略规划、计划预算、绩效考核等职能。

(三)为权责界面的划分提供指导

管控模式一方面指导总部应当涵盖哪些职能,另一方面还提示总部对下属业务单位的管理深度,也就是对下属业务单位所赋予的权限。比如,投资额度、人事任免、高管薪酬等。

需要澄清的一点,管控模式的确定并不意味着总部定位、权责界面划分的确定,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要个性化设计,没有固定的模板一说,可能两家企业同样的战略型管控,但其中的内容会相差很大。

四、总结

管控模式的选择很多时候被沦为理论的堆砌,对上没有能够很好的承接战略、而对下没有能够有逻辑的推导出总部定位、权责划分以及组织结构,其原因在于进行模式选择的时候死板僵硬的套用模型,导致整个逻辑推导线割裂,其解决方法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对战略进行明晰,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然后结合企业管理现实,包括企业文化、领导者风格的深刻理解之后,才能搭建出令企业满意的管控体系。

5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