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学与物理学的相互影响

数学与物理学的相互影响

数学与物理学的相互影响数学和物理学是两门紧密联系的科学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物理学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语言,而物理学则为数学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场景和丰富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物理学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数学对物理学的影响数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为物理学提供了精确的描述和推理的工具。

数学的符号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为物理学的表达和证明提供了基础。

首先,数学中的代数、几何和分析等分支学科为物理学的数学模型提供了建立和求解的方法。

例如,在力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微积分的方法来描述和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

在电磁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向量和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来研究电磁场的分布和变化。

数学的方法和工具使得物理学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描述自然现象。

其次,数学的推理和证明方法为物理学建立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

数学中的严密证明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使得物理学家能够建立起具有内在一致性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

例如,牛顿力学的公理化体系就是基于数学的推理和证明建立起来的。

数学不仅帮助物理学家构建了体系,还为他们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数学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数学家们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物理学中的实例和问题来进行研究。

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论都得益于物理学家们的启发。

物理学中的实际问题也常常需要依靠数学的分析和计算来求解。

例如,微分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不仅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还能用于研究电磁场、热传导等现象。

因此,数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研究不断推动着两门学科的发展。

二、物理学对数学的影响物理学作为应用学科,为数学提供了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

数学家们常常受到物理学实际问题的启发,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推理。

物理学中的问题往往需要借助数学来求解,这推动了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物理学中丰富的问题和实例为数学家们提供了许多有趣和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

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

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
数学和物理是两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的角色。

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是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它在科学、
工程、经济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学家们通过对数学原理和定理的研究,不断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工作总结中,数学家们会对已有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指导数学的教学和应用。

其次,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物理学
家们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不断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工作总结中,物理学家们会对已有的物理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不仅有助于学术界对这两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有助于将数学和物理的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因此,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数学和物理是两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的工作总结有助于更好地推动
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并将它们的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希望通过数学和物理的工作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两门学科的重要性,为它们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数学与物理的关系物理学家在研究自然现象时,有两种取得进展的方法:(1)实验和观察方法,以及(2)数学推理方法。

前者只是选定数据的集合;后者可以推断尚未执行的实验的结果。

没有逻辑上的理由说明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应该完全可行,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它确实有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必须归因于自然界中的某种数学性质,自然界的随便观察者不会怀疑这种性质,但它在自然界的计划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可能会说自然是这样构成的,以至于它描述了宇宙,因此,数学是有用的。

但是,物理科学方面的最新进展表明,这种情况的陈述太琐碎了。

数学与宇宙描述之间的联系远不止于此,只有对构成它的各种事实进行透彻的检查,才能对它有所了解。

我与您交谈的主要目的是要给您这样的赞赏。

我提议处理物理学家有关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如何逐渐改变了物理学家对此主题的观点,然后我想对未来作一些推测。

让我们以上个世纪普遍接受的物理科学原理作为机制作为起点。

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动力系统(当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系统),受制于运动定律,而运动定律基本上是牛顿型的。

数学在此方案中的作用是通过方程表示运动定律,并获得参考观察条件的方程解。

在将数学应用于物理学的过程中,主要思想是代表运动定律的方程应采用简单形式。

该方案的全部成功归因于简单形式的方程似乎确实起作用的事实。

因此,为物理学家提供了简单性原则,他可以将其用作研究工具。

如果他从一些粗略的实验中获得了大致符合某些简单方程式的数据,则他推断,如果他更准确地进行实验,他将获得与这些方程式更为精确的数据。

然而,该方法受到很大限制,因为简单性原理仅适用于运动的基本定律,而不适用于一般的自然现象。

例如,相对论的发现使得有必要修改简单性原理。

运动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引力定律,据牛顿说,它由一个非常简单的方程式表示,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在其方程式甚至可以被写下之前,就需要发展一种复杂的技术。

的确,从高等数学的观点来看,可以说出理由支持爱因斯坦的引力定律实际上比牛顿定律更简单的观点,但这涉及给简单性赋予一个相当微妙的含义,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物理与的数学相互促进作用

物理与的数学相互促进作用

物理与的数学相互促进作用摘要数学是物理学的强大的后盾,为物理学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数学规律公式,而另一方面物理又为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数学有应用开拓发展的空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物理学;数学;相互促进数学与物理的关系源远流长,两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溶合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数学是物理学的强大的后盾,为物理学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数学规律公式,而另一方面物理又为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数学有应用开拓发展的空间。

1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数学也就没有科学。

数学在科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所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工具,数学可以用于物理、化学、经济学等等。

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可以抽象、概括成数学模型,然后再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实际问题。

用数学去研究物理学更是如鱼得水。

像函数的方法,几何图形法等在中学物理中都是最常用的方法。

1.1函数方法1)建立函数关系。

在我们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各种物理量之间满足一定的对应关系,某一量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另一些量的变化,如运动学中时间的变化就会引起速度位移等的变化。

这样各物理量之间就形成或简或繁的函数关系,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如果状态确定,函数就演变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这样就可以将物理问题转化成解方程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将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了。

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的函数有:三角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2)使用函数图像。

函数图像的使用更使物理问题的解决变得容易,摆脱繁琐的计算,从图像中利用简单的代数、三角运算就使问题解决,由于使用了数学的理论,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使问题更易于理解,而且从图像上看更直观,也就是说图像法使问题大大简化。

还是从运动学说起,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画到坐标系中,使用图像说明其运动规律,一目了然。

1.2几何图形法几何图形在物理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力学、光学、电磁学领域更是解题的主要手段。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本文提出的针对于理论物理教学与实践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观到宏观,理论讨论到详细实践,单体到多体的挨次绽开的,一共包括三个学问单元,它们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

为了使得同学充分把握理论物理学问,我们需要结合教材中原有的三个单元的学问体系,改善原有体系中学问的规律性,合理支配各个学问的所占比例,以帮助同学循序渐进的把握学问点。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是讨论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主要是由微观粒子组成,因此,在这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依照宏观到微观的挨次绽开讲解,并遵循统计学和宏观物体的联系。

以一般物理学为背景,循序渐进,引入量子统计理论,渐渐激发同学对量子力学的学习爱好。

由此引出其次个学问单元。

量子力学学问单元。

在其次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首先讲解单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渐渐引入到多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最终引出第三个学问单元——固体物理。

在第三个学问单元里面,先讲解理论,在注意实践应用,引导同学实现创新。

这样,三个学问单元相互联系,前后连接,最终贯穿成为一个整体,赐予同学整体上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问。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物理理论较为抽象,即便是来源于详细的事例,同学学习起来也具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在理论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同学从感性上熟悉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培育同学的感性熟悉,一方面可以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着手,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同学从物理试验中不断培育。

本质与非本质的熟悉影响着同学对物理概念的熟悉,因此同学熟悉物理规律会有肯定的困难。

物理试验能够供应给同学最详细、最直观的感性熟悉,由于这些出来的物理试验,是最通俗易通,简明扼要表达物理理念的感性材料。

与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有所不同,物理试验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物理试验比较典型,可以代表肯定的物理现象;物理试验需要有动手操作,有肯定的趣味性;物理试验定性定量的表明白全面性。

同学通过物理试验,可以积累制造意识,同时可以帮助同学科学的讨论理论物理。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精)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精)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数学作为物理学最根本的工具,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作为解决时空与物质运动问题的学科,物理学和其中纷繁复杂的问题从提出、抽象、分析、归纳、应用等环节都必须数学的参与,并且可以创造极大的应用价值。

1.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对生活经验的观察、总结和推理,尤其是物理中较基础的部分。

观察总结的能力看似与数学无关,但数学研究本身就需要观察数学现象、总结数学规律;物理上的观察总结又与数学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而推理正是数学能力的一种。

伽利略在自由落体这个问题上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一个经典。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一定比轻物先着地。

而伽利略没有迷信权威,他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从而促使他进行试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找出了矛盾。

伽利略运用他那非凡的智慧探究物体下落的问题,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猜想。

在这个过程中,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是相当关键的。

没有推理,伽利略就很可能发现不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运用数学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曾评价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可见,数学能力在物理问题的提出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2.实际问题的抽象化数学对象的丰富多彩给了物理模型创建以广阔的空间。

无论是函数思想,数型结合思想,还是解析方法,方程思想,都使具体的物理对象能够找到它的数学对应。

例如经典力学中的质点模型、经典光学中的直线光就是建立在欧式几何中关于点、线、面等对象的研究基础上的很好的模型。

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实质上是数学模型的建立。

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物理模型要数原子模型了。

它的建立,可谓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先是汤姆逊发现电子,推算出其质量与电量,建立电子的模型。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1、相对论 20 世纪最大的科学成就莫过于 Einstein(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了, 但是 如果没有 Riemann( 黎曼 ) 于 1854 年发明的 Riemann 几何 , 以及 Cayley( 凯莱 ), Sylvester(西勒维斯特)和 Noether(诺特)等后继数学家发展的不变量理论, Einstein 的 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就不可能有有其如此完善的数学表述. Einstein 自己也不止一 次地说过. 为了导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作出了两个假设:运动的相对性(所有匀速运动 都 是 相 对 的 ) 和 光 速 为 常 数 ( 光 的 运 动 例 外 , 它 是 绝 对 的 ). 他 的 好 友 物 理 学 家 P.Ehrenfest 指出实际上蕴涵着第三个假设, 即这两个假设是不矛盾的. 物体运动的相 对性和光速的绝对性, 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作用乃是相对论里一切我们不熟悉的时 空特征的根源. (李新洲, 《寻找自然之律 --- 20 世纪物理学革命》) 1907 年德国数学家 H. Minkowski (1864 ~ 1909) 提出了 “Minkowski 空间”, 即把时间和空间融合在一起的四维空间
H (r, t )
广义安培电路定律
D(r , t ) J (r, t ) t
2
E(r, t )
法拉第磁感应定律
B(r, t ) t
D(r, t ) (r , t )
库仑定律或称电场的高斯定律
B (r , t ) 0
3、流体力学 Navier - Stokes 方程 第一个关于“理想”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是由 Leonhard Euler(欧拉, 1707~ 1783 瑞士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在 1755 年阐明的. Claude Navier (纳维艾 1785~ 836, 法国数学家和工程师,多科工艺学校和交通工程 学校教授) 推导出把相邻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考虑在内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Navier 使经验造桥的理论“数学化”, 第一次用上了数学家的解析和抽象的方法. 他 做的就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他指出建模需要“一种特别的本领, 即把有待解决的 真正的问题用尽可能与之差别不大的问题来代替 , 而后者的问题是可以用数学 (来解 决)的.” Cauchy (柯西, 1789~ 1857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力学家) 于 1828 年, Poisson(泊 松~ 1840, 4, 25, 法国数学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 于 1829 年重新导出该方程. Saint-Venant 于 1843 年在更一般的物理基础上导出了不仅用于 Navier 所谓的层流而 且可用于湍流的方程. Stokes (斯托克斯, 1819 - 1903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于 1845 年现如今教科书中遵 循的粘性方程的样子, 特别是明确了方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 1849 年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1851 年入选皇家学会,1854 年任皇家学会秘 书,是继牛顿之后连任卢卡斯数学教授、皇家学会秘书、皇家学会主席三种职务的第 一人。 Euler 和 Navier - Stokes 方程描述了 T ), 2

数学中的数学物理

数学中的数学物理

数学中的数学物理数学和物理是两门密切相关且相辅相成的学科。

数学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中的数学规律和物理原理的学科。

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数学物理学家能够推导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为理解和描述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数学物理应用。

1. 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物理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它是研究变化量和求解极值的数学分支。

微积分的应用广泛,尤其在物理学中。

例如,通过对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微积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此外,微积分还在电磁学、量子力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数学物理学家必备的数学工具之一。

它主要研究向量、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等数学对象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在物理学中,线性代数应用广泛。

例如,在量子力学中,物理系统的状态可以用一个向量来表示,通过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对系统的演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3.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

它描述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求解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物理系统的解析解或数值解,从而预测和理解系统的行为。

微分方程的应用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

4. 概率论和统计学概率论和统计学是数学物理中用于描述和分析随机性的数学工具。

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如粒子运动、原子衰变等。

通过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建模和预测。

此外,概率论和统计学还广泛应用于热力学、量子力学等领域。

5. 函数论函数论是研究函数性质和函数变换的数学分支。

在物理学中,函数论十分重要。

例如,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将物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从而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此外,函数论还在波动方程、量子力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数学和物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为物理学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和描述方法。

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和统计学以及函数论等数学分支在数学物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物理方法论文

数学物理方法论文

数学物理方法第一篇总结1.1复数与复数运算(一)复数的概念一个复数可以表示为某个实数与某个纯虚数iy 的和,z=x+iy ,这是复数的代数式,x 和y 叫做该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分别记做Re z 和Im z 。

如果将x 和y 当做平面上点的坐标,复数z 就跟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起来,这个平面称为复数平面,两个坐标轴分别称为实轴和虚轴。

复数的三角式]sin [cos θθρi z +=,其中22y x +=ρ,()x /y arctg =θ。

共轭复数的概念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二)无限远点 复球面无限远点:复平面上ρ为无限大的点.复球面:与复平面相切于坐标原点o ,其上每一点都与复平面上的点构成一一对应关系的球面.(三)复数的运算已知两个复数:211sin cos θθi z += 222sin cos θθi z += 1.加减运算 )sin (sin )cos (cos z 212121θθθ+++=+i z 2.乘法运算[])sin(i )cos()sin )(cos sin (cos 21212122112121θθθθρρθθθθρρ+++=++=i i z z3.除法运算[])(i 212121212121)sin(i )cos(θθθθθθ-=-+-=e r rr r z z 4.复数的乘幂)sin (cos θθρn i n z nn+=5.复数的方根)sin (cosni n z nnθθρ+=(四)典型例题计算下列数值(其中θ为常数)1.ϑθθθn cos 3cos 2cos cos +++2.θθθθn sin 3sin 2sin sin +++1.2复变函数(一)复变函数的定义对于复平面的点集E ,它的每个点z 都有一个或多个点ψ通过确定的关系与之对应。

则称ψ为z 的复变函数,记作:ψ= f (z ), z ∈E E 叫做定义域。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省高考考试说明(物理)中明确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做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

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

本文仅就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着重谈谈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多方面的运用及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用数学方法定义物理概念, 推导物理定律、原理数学是定义物理概念表达物理规律的最简洁、最精确、最概括、最深刻的语言,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要以数学形式(公式或图像)来表述,也只有利用了数学表述,才便于进一步运用它来分析、推理、论证,才能广泛地定量地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1.用数学的方法来定义物理概念.在此仅以两例来说明.(1) 在中学物理中常用到的比值定义法.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密度、压强、速度、加速度,功率、电场强度,电容等物理量的定义. (2)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定律,例如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都是从实验出发,经过科学抽象为物理定律,最后运用数学语言把它表示为物理公式的。

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2.用数学知识来推导物理公式。

物理学中常常利用数学知识研究问题,以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这一章为例,就要用极限概念和图像研究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用代数法和三角法研究运动规律和轨迹;用矢量运算法则研究位移与速度的合成和分解等。

另外,物理学中常常运用数学知识来推导物理公式或从基本公式推导出其它关系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又可以帮助他们领会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

二: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可以分为图像法、极值法、近似计算法、微元法等各类。

数学与物理的奇妙融合——对称与守恒

数学与物理的奇妙融合——对称与守恒

数学与物理的奇妙融合——对称与守恒物理学家杨振宁(1922-)先生认为,20世纪物理学有三大主旋律:量子化、对称与相位因子.关于对称性,伟大的德国女数学家,有着“代数学女王”之称的艾米˙诺特(E.Noether,1882-1935)认为:“物理体系的每一个连续的对称变换,都对应于一个守恒定律”,这就是著名的诺特定理.大自然中处处有对称,对称性很早就是物理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对称原本是数学的概念,守恒则是物理定律,诺特定理却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而奇妙的联系.本讲将介绍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与守恒律.主要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对称性与守恒律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通过拉格朗日函数的变分,将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表述为“最小作用量原理”;第三部分则通过考察作用量的三种对称性,导出物理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1)由“时间平移对称性”推导“能量守恒定律”;(2)由“空间平移对称性”推导“动量守恒定律”;(3)由“空间旋转对称性”推导“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一讲,通过对称性与守恒律在数学和物理角度的分别诠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在物理中的运用,并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物理之间分分合合的关系:二者都源于哲学,曾经一度分家,到了现代,又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科学上最重要的两个分支,数学与物理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第1节 对称性与守恒律1.1 对称与群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对称性,并对之加以探究,早在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古代中国,都有关于对称概念的研究记载.简单来说,对称性就是“变中有不变”,即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1872年,德国数学家克莱因(F.C.Klein ,1849-1925)在埃尔朗根大学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著名“埃尔朗根纲领”,将19世纪及之前的几何学概括为“研究在某种变换群下保持不变性质和不变量的学科”.例如,欧氏几何研究的是在刚体变换下保持不变性质的几何学,其变换群是正交矩阵群;仿射几何研究的是在仿射变换下保持不变性质的几何学,其变换群是一般线性群.例1(平面上的刚体变换)平面上的一点(,)x y 经过平移和旋转的刚体变换到另一点(,)x y '',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00'cos sin 'sin cos x x x y y y θθθθ−⎛⎫⎛⎫⎛⎫⎛⎫=+ ⎪ ⎪ ⎪⎪⎝⎭⎝⎭⎝⎭⎝⎭. 例2(平面上的仿射变换)平面上的一点(,)x y 经过仿射变换到另一点(,)x y '',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011121112021222122',0'x a a a a x x y a a a a y y ⎛⎫⎛⎫⎛⎫⎛⎫=+≠ ⎪ ⎪ ⎪ ⎪⎝⎭⎝⎭⎝⎭⎝⎭.研究对称性最重要的数学工具就是群论——抽象代数的一个重要分支,群的概念在第2讲中已有详细介绍.群的发明来源于法国数学家伽罗瓦(É. Galois ,1811-1832)对一元n (5)n ≥次代数方程是否可以根式求解问题的研究.早在古巴比伦时期,一元一次和二次方程求根问题就已经解决,并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16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给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是,此后人们在长达300多年内寻求高于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均以失败告终.至19世纪上半叶,“求代数方程的根”一直是古典代数学的中心问题,直到伽罗瓦证明了:一元n 次代数方程能用根式求解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该方程的伽罗瓦群为可解群.作为这个结果的一个推论是:对应于一般形式的n 次代数方程的伽罗瓦群,只有当 1,2,3,4时才是可解群.因此,五次及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所谓伽罗瓦群是指由方程的根的置换群中保持方程根的以“基本域”中的元素为系数的全部代数关系不变的置换构成的子群.可解群可作如下简单解释:由群中元素的换位子11[,]a b aba b −−=全体生成的子群,即换位子群,而换位子群的换位子全体又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子群……,若经过有限次成为只含幺元的幺群,则此群称为可解群.图1. 伽罗华1.2 对称性与守恒律 物理系统中常见的对称性有时间平移对称性、空间平移对称性和空间旋转对称性等;物理系统常见的守恒律有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对称性与守恒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著名女数学家艾米·诺特是抽象代数的开创者,她被爱因斯坦赞誉为“最伟大的女数学家”.艾米·诺特是从数学及物理上阐明了对称性与守恒律的联系的第一人,她在1918年发表的题为《变分问题的不变量》的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诺特定理”:物理系统的每一个连续的对称变换,都对应于一个守恒定律.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维格纳(E.P.Wigner,1902-1995)还提出了宇称守恒定律,想把对称性和守恒律的关系进一步推广到微观世界.所谓“宇称”,是指一种粒子之间互为镜像,粒子的运动是相同的.但在195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1926-)和杨振宁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因素之后,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是守恒的”,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则通过一个巧妙的钴60衰变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华裔科学家.图2. 诺特与《代数学》例3(开普勒第二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在第8讲中的开普勒行星第二运动定律(即面积律),本质上反映了太阳-行星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事实上,由面积律,我们知道212r A θ≡(常数),而行星运动时的线速度0()()lim t r t t r t v t∆→+∆−=∆,则角动量的大小为 2200()[()()]lim lim t t r t r r t t r t r v r t t θθ∆→∆→∆⨯+∆−⨯===∆∆.诺特定理直观的理解就是: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律.例如,时间平移对称性对应能量守恒定律;空间平移对称性对应动量守恒定律;空间旋转对称性对应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个定理培育出了物理学家的一种思维习惯:只要发现一种新的对称性,就要去寻找相应的守恒律;反之,只要发现了一条守恒律,也总要把相应对称性找出来,下面是一个对称性与守恒定律及使用范围的关系表. 对称性守恒定律 使用范围 时间平移能量守恒 完全 空间平移动量守恒 完全 空间旋转角动量守恒 完全 镜像反射宇称守恒 弱作用中破缺 电荷规范变换电荷守恒 完全 重子规范变换重子数守恒 完全 轻子规范变换 轻子数守恒 完全1.3 自发对称破缺自然规律的确具有某种对称性,对称使得万物和谐、均衡,但对称中也潜藏着不对称,对称中的不对称使得事物变得生机、灵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无处不有对称与不对称,物理学也是如此.物理规律的某种对称性表现在真实世界的具体现象时,却不是对称的,这一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现象,却曾经使得科学家困惑多年.“自发对称破缺”的理论给予了解释.“自发对称破缺”作为专业术语,常常被人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解读,例如,一支铅笔竖直立在桌子上,按照物理定律,铅笔所受的力在四面八方都是对称的,及满足旋转对称性,因此铅笔向任何一个方向倒下的概率都应该相等.但是,铅笔最终只会倒向一个方向,倒下之后,铅笔原有的对称性就被破坏掉,而这种破坏是铅笔自身发生的,因此被称为“自发对称破缺”.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通过对数学物理理论的研究,预言了一种名为希格斯粒子的基本粒子,这与上述的“自发对称破缺”这一术语相关.2012年,希格斯粒子被欧洲核子中心发现,与此相关的研究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实上,物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关于物质世界的组成的“标准模型”,在这个“标准模型”中,物质的本源来自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以及61种基本粒子,其中包括36种夸克,12种轻子,8中胶子,2种W粒子,另外还有Z粒子、光子以及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是“标准模型”中最后被发现的粒子,被称为“上帝粒子”.“标准模型”成功地统一了除了引力以外的三种力,并且基本精确地解释了与三种力有关的所有实验事实.物理学家用“自发对称破缺”的概念来研究基本粒子和场,认为它们遵循某种“规范对称性”,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证明了“标准模型”基本正确.在微观世界里,基本粒子有三种基本的对称方式:(1)电荷(C)对称(共轭对称):对于粒子和反粒子,物理定律是相同的.(2)宇称(P)对称(空间反射对称):互为镜像的同一种粒子的运动规律相同.(3)时间(T)对称(时间反演对称):如果颠倒粒子的运动方向,则粒子的运动是相同的.高能物理实验告诉我们,对于粒子世界的物理规律,以上3种对称性全部破缺,世界从本质上被证明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因此,可以认为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包括人类自身,都是对称性的细微破缺留下的遗迹.第2节 最小作用量原理2.1 拉格朗日函数我们描述系统中的N 个点的位置信息需要3N 个坐标,当增加约束时,这个系统的自由度便会降低.所谓自由度,指的是能够完全描述某一物理系统状态的相互独立的最少变量个数,当增加某些约束时,会使其中某些变量不再相互独立,导致自由度降低.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要引进广义坐标系统.s 个自由度的系统可以用s 个独立变量1,,s q q 和变量的变化率1,,s q q 以及时间t 的函数()()11,,,,,,,,s s L q q t L q q q q t =来表示,称之为拉格朗日函数,拉格朗日函数对于时间的积分()21,,t t S L q q t dt =⎰即为作用量. 最小作用原理指的是物理系统的真实运动轨迹是使作用量达到最小的轨迹.据此可以推导出著名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例4(费马原理)光学中的费马原理指的是:光的轨迹总是遵循使光程B A nds ⎰(其中n 是介质的折射率)取极值的轨迹.根据费马定理,可以推导出光传播的三大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包含了几何光学的主要内容.这其实很有趣:光是没有脑子的,但它走的总是最省时间的路.斯奈尔折射定律的内容是:设一道光线从一点A 以速度1v 、入射角1α进入较密媒质后以较低速度2v 、折射角2α 到达点B ,则有1212sin sin v v αα=. 例5(最速降线问题)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一个分析学的基本问题——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从一个给定点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点,如果不计摩擦力,沿什么曲线滑下所需时间最短?伽利略错误的认为这曲线是个圆.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再次提出这个最速降线问题,次年(1697年)已有多位数学家得到正确答案,其中包括牛顿、莱布尼兹、洛必达以及雅可比·伯努利与约翰·伯努利兄弟.其中,牛顿、莱布尼兹、洛必达利用的是微积分的方法,雅可比·伯努利的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其中孕育了变分法的思想,约翰·伯努利的方法似乎缺乏根据但十分简明.约翰·伯努利采用费马最小时间原理,将质点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类比于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得到最速降线问题中的路径所需满足的微分方程.假设质点沿从点A 滑行到点B 的路径,所需时间最短.从光学的原理得出,sin vα=常数.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质点在一定高处的速度,完全由其到达该高处所损失的势能确定,而与所经过的路径无关,从而,有2v gy =.由几何关系,还可以得到 221sin cos sec 1tan 1()y αβββ===='++ 将上述三式结合起来,得到2[1()]().y y c '+=常数这就是最速降线所满足的常微分方程.解此微分方程,可以得到(sin ),(1cos ).x a y a θθθ=−=− 这是旋轮线(也称摆线)的标准方程,而最速降线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是连接两点上凹的唯一一段旋轮线(即倒置的摆线).1673年,惠更斯(C.Huygens ,荷兰,1629~1695)证明了旋轮线是摆线.因为钟摆做一次完全摆动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摆线又称等时曲线.雅可比·伯努利的方法则接近于现代的变分法思想.以变分法的思想,最速降线问题应该是一个求泛函极值的问题,其数学表达如下:()()()()2121121'min min '22x x y x y x y x v J dx y y x g g αα+⎛⎫==− ⎪−⎝⎭⎰. 这个数学问题的正确的解答也是倒置的摆线图3. 最速降线问题与摆线 作用量在数学上被称为泛函,即“函数的函数”,而最小作用原理从数学角度来说是研究泛函的极值,而要计算泛函的极值,需要运用变分法,变分法可以理解为微分法的推广.微分法研究自变量的改变对于函数值的影响,而泛函中是将函数映射为一个实数,可以把这里的函数类比微分中的自变量,本质思想是相同的.变分法是研究泛函的极值方法.1756年,欧拉在论文中将变分法正式命名为“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 ” .1760年,拉格朗日引入变分的概念,在纯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变分法。

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热力学概率
热力学中的概率论应用主要涉及热力学概率的计算,如玻尔兹曼分布、费米狄拉克分布和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等。这些分布描述了不同粒子在热平衡状态 下的统计行为。
热涨落与相变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可用于研究热涨落现象,即热力学系统在其平衡态附近的微 小波动。此外,这些方法还可用于分析相变现象,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 转变。
微分方程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微分方程,包括电场的高斯定 理、磁场的高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
电磁波方程
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的电磁波方程,描述电磁波在真空或介 质中的传播行为,如波速、波长和频率等。
电路分析
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等建立电路的微分方程,研究电路中电 压、电流和电阻等物理量的关系。
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数学与物理的基本关系 • 微分方程在物理中的应用 • 线性代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物理中的应用 • 拓扑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 数学物理方程及其应用
01
数学与物理的基本关系
数学对物理的重要性
01 描述物理现象
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和简洁的语言,用于描述和 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
子计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03
分数统计与任意子
分数统计是拓扑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粒子交换时波函数
的相位变化。任意子则是一种具有分数统计的准粒子,它在二维空间中
表现出奇特的性质,如分数电荷和分数自旋等。
拓扑学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宇宙拓扑结构
宇宙学中的拓扑结构研究的是宇宙的整体形状和连接方式。通过观测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可以推断出宇宙可能具有 的拓扑性质,如多连通性、有限无界等。

数学物理方程结课论文

数学物理方程结课论文

N-S方程在平板间脉冲流动中的应用摘要粘性流体力学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新生命力的学科。

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健康和旅行无不息息相关。

早在纪元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即建立了液体载物的浮力理论,其领先远超于力学建基之始。

二千二百年前在李冰父子创导下,我国也建利灌舒洪的都江堰,这个伟大工程当时确已掌握现今的水力学原则和近代的工程设计理论。

在流体粘性效应的问题上,不乏先进接连攻关,终难胜克,足见其艰困之甚。

近数年代里,由于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已促进不少新学科的萌芽滋长。

诸如能源发展;海洋、大气和陆地交应干扰和持恒;农林牧业的生物科技新探索;城市、河流和山岳的环境保护;疾病防治的医疗科学以及自然灾害的消减和救援等都赋予流体力学新的生命。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又称为N-S方程,是描述实际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式,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流体力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在阐述粘性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软件MAPLE,应用N-S方程解决平行平板间的脉冲流动问题。

关键词:N-S方程,平行平板,脉冲流动,Maple第一章数学及物理背景数学物理方程以具有物理背景的偏微分方程(组)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是指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及工程技术中提出来的偏微分方程,它是随着17世纪工业生产的发展,伴随着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描述许多自然现象的数学形式都可以是偏微分方程式,特别是很多重要的物理力学及工程过程的基本规律的数学描述都是偏微分方程,例如流体力学、电磁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如此。

所以数学物理方程在推动数学理论发展对于推动数学理论的发展,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使用函数和解方程中,针对表达式和符号运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只能依赖铅笔和演草纸进行纯手工计算,现在这些工作都可以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来完成。

计算机代数系统包括数值计算、符号计算、图形演示和编程等四部分。

大学物理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论文(合集16篇) - 其他范文

大学物理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论文(合集16篇) - 其他范文

大学物理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论文(合集16篇)-其他范文篇1:大学物理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论文大学物理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论文1理想模型思想理想模型思想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最基本思想,是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性质,忽略了次要因素的影响,用一种理想化的客体来代替客观事物,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的方法。

质点是物理中建立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当物体自身的线度大小远小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而且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时,都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

能否将物体视为一个质点,要以具体的研究问题来决定,而与物体本身无关。

原子、分子虽小,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内部结构就不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地球虽大,如果不涉及自身结构及自转,就可以将它看做质点。

理想模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建立模型是物理学也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基本研究思想,若不这样做就无法将复杂事物简单化,问题很难得到解决[2];同时这种理想化的抽象又不是凭主观想象的,有一定的限定条件和限定范围,是以客观事实(当问题本身的次要因素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考虑)为基础的。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想模型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因素,掌握建立理想模型的条件和方法,当理想模型存在不足时,知道如何对其进行适当修正。

同时,为后续物理学中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能力基础,如刚体模型、黑体模型、点电荷模型、原子模型等的建立与理解。

理想模型思想还能够应用到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中去。

例如,管理学中,对于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忽略非本质因素的影响,建立一定的理想模型,通过相关的软件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因此,不管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什么工作,物理学中所体现的理想模型思想对他们今后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微积分思想和方法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微积分思想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中学物理采用的.是初等数学的方法,而大学物理涉及到的主要是微积分的思想,这对于刚步入大学开始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适应的。

本科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物理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物理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物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中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课题的提出素质教育在国内外早就提出,可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应试教育还是盛行于教育行业。

当今高中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事实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虽然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这次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就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但政策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有必要对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存在这样的学习现状的原因找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研究的目标1.通过中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掌握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

2.通过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改造自己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能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意识,从而更好地从事科学教育工作。

3.通过物理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4.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

研究方法及步骤此次研究我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问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

物理学发展史论文(4000+字)

物理学发展史论文(4000+字)

物理学的发展史及心得体会物理学的发展史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人类劳动文明的一部发展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劳动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人类从开始制作第一把石刀的时候,就认识到它锐利的刃部可以集中较大的压力。

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导致简单机械的出现,由于运输举重物的需要,逐步出现了杠杆,滑轮、斜面等装置。

由于古代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除了直接的生产经验积累外,就是靠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在这些观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天才的直觉的思辨的猜测。

在这个时期,静力学包括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浮力定律等首先有所发展。

在光学方面积累了光的直进、折射、反射、小孔成象、凹凸面镜等方面的知识,古希腊的欧几里德等的著作中也已经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并且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

关于静电和静磁现象,发现了摩擦起电磁石召铁,先发明了司南, 以后又制成了指南针。

声学由于音乐的发展和乐器的制造,积累了不少乐律共鸣方面的知识等等。

关于物质世界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人们提出了诸如原子论、元气论、阴阳五行说、以太等天才的假说, 这对后来物理思想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 这个时期的物理学处于萌芽时期, 还没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

观察思辫是这个时期研究的主要方法。

与这种物理学状况相适应,在自然科学家中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是原始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

而物理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十九世纪前人类对声光热电力的研究的经典物理学时期,另一个是十九世纪后直至现在的人类对光子量子类的研究的现代物理学时期。

经典物理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由于生产的推动,物理学开始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

刚刚在封建社会内部诞生的资产阶级,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的旗帜下,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权的统治发动了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政治、经济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

自然科学就在这场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中世纪,物理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神学的侍女和奴婶。

物理教育中加强数学教学论文

物理教育中加强数学教学论文

物理教育中加强数学教学的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理论物理和现代数学的紧密联系,然后指出目前物理教育中对现代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不足的现状,最后给出在物理教育中加强现代数学教育的一点尝试性建议,希望以此对物理教育与科研产生一些有益的推动。

关键词:物理教育;现代数学物理学研究的终极理论是揭示整个宇宙的秘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大量现代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是无容置疑的。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的数学功底都不敢恭维,等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才发现弥补起来是难于上青天。

就连对数学功底相对扎实的杨振宁来说也并非易事,其自学相关数学的结果竟是“什么也没学到”。

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物理学家学习相关数学的时候,效果不会太理想,这将直接影响到物理研究的进度。

作者认为,物理学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忽视对其现代数学知识的教育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兴趣领域首先回顾了理论物理和现代数学的紧密联系,然后指出目前高等物理教育中对现代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不足的现状,最后给出在高等物理教育中加强现代数学教育的一点尝试性建议,希望以此对高等物理教学与科研产生一些有益的推动。

一、现代理论物理和现代数学的一些紧密联系最简单的例子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f是力,是物理量,m是质量,a是加速度,在几何中称为曲率,因此通过等号物理与数学联系起来了。

拉格朗日发展的分析力学还可以用辛流形描述。

众所周知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和黎曼几何。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然而相隔十年之久于1916年才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数学工具不够,直到后来在其同学和朋友友格罗斯曼的帮助下,通过黎曼几何的语言终于得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

杨振宁是当代的大物理学家, 又是现代数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他的两项巨大成就: 1954年,和米尔斯发表了杨密尔斯规范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成为80年代以来一系列数学研究的出发点, 其影响遍及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低维拓扑等重大数学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物理学的关系
曾志华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数学与物理学几乎始终是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探索他们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数学物理学关系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relationship
Abstract: Most of the time in human history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lmost always are inseparable links together. Exploring their relationship, can help us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better.
Key words: history mathematics relationship
在当代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维格纳曾经指出:“阐述物理学定律的数学语言的恰当性这样一种奇迹是一件极好的礼品,我们既不理解它也没有得到它”。

“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极大的有用性是相当神秘的,没有对它进行的合理的说明州”。

这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以及问题的复杂性。

一、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随历史的变化
从古希腊时代起,数学因为它在考察自然中所起的作用,而被评为头等重要的,天文学和音乐经常与数学相联系,而力学和光学则毫无疑问是数学的,但是,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在几个方面由于17世纪的工作而改变了。

第一方面,因为大大地扩展了的物理学已被伽利略指导去使用量的公理和数学的演绎,所以由物理学直接激发的教学的活力就变得占支配地位了。

第二方面,伽利略指令去寻求数学的描述而不是去探索因果关系的解释,导向了接受像万有引力那样的概念,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是牛顿力学系统的全部基础,因为对万有引力唯一可靠的认识是数学的认识,所以数学变成了物理学理论的实体。

第三方面,这时,数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也就是说当物理学变得越来越依靠数学来产生它的物理结论时,数学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理学的成果,来证实自己的做法的正确性。

也许有人以为数学家将会关心保持他们学科的特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根本不是被迫依赖于物理意义和结果来捍卫他们的论点,事实上17、18 世纪对数学贡献最大的人或者主要是物理学家,或者至少同等地涉及这两个领域,比如笛卡儿、惠更斯、牛顿,他们作为物理学家要大大超过他们作为数学家。

费马、莱布尼兹等在物理学中是很活跃的,事实上,这个时期,很难说出一位对物理学没有浓厚兴趣的杰出的数学家的名字。

由此可见,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界限有时并不是那么分明,很多数学家对物理学感兴趣;同时很多物理学家都需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他们遇到很多困难。

19 世纪后,数学是物理学的工具。

在19 世纪所有复杂的技术创造中间,最深刻的一个是非欧几里德几何学,在技术上是最简单的,这个创造引起数学的一些重要分支,但它的最重要影响是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性质的理解,以及它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的理
解,并引出关于数学基础的许多问题。

从数学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这个世纪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获得了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正确看法。

此前,他们相信数学是真实现象的准确描述,但是数学家们无意中逐渐引出了一些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物理意义的概念,其中负数和复数是最令人费解的,因为这两种数在自然界中没有“实在性”。

到后来非欧几里德几何、稀奇古怪的函数以及n 维几何的引起,则迫使人们认识到数学的人为性。

19 世纪的数学家起先都关心自然界研究,因而物理学必然成为数学工作的主要启示,事实上,在物理问题为数学研究提供意见和方向方面,这一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多,一些高度复杂的数学,正是为了处理这些物理问题而创建出来的。

二、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首先,物理学的发展依赖于数学,数学是物理学的表述形式。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使它能够概括物理运动的所有空间形式和一切量的关系。

数学以极度浓缩的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唯有数学才能以最终的、精确的和便于讲授的形式表达自然规律,唯有数学才能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之中。

牛顿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是采用了数学语言才对力学定律做出了科学的、有利的系统论述。

其次,数学是创立和发展物理学理论的主要数学是创立和发展物理学理论的主要工具。

物理原理、定律往往直接从实验概括抽象出来。

首先是量的测定,然后再建立起量的联系——数学关系式,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整理工作,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才能科学地整理实验所观测到的量,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便用最简洁的数学形式表现丰富的物理内容。

开普勒运用数学工具总结出著名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他用自己的计算结果同观测到的火星的材料对照,发现8弧分的误差,正是这一误差使他突破了行星轨迹是圆的传统观念,随后又进行大量繁琐的计算和观测,才总结出火星运行轨迹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总结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表明,即使在经典物理诞生之初,数学已成为它的重要研究工具,数学为物理问题提供了计量和计算方法。

更有趣的是数学作为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有力工具,能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普朗克的学生劳厄说过:“数学终于成了物理学家的思想工具。

”爱因斯坦曾指出:以速度V运动的粒子的总动能可由公式E2=c2p2+m2c2,从而得到E=±(c2p2+m2C4)1/2,许多数学家认为其负解是荒谬的,只有狄拉克宣称:负解描述的是一种以不寻常状态存在的真实粒子。

四年后,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这说明数学以其高度抽象的思维提高了物理学家的预见能力,能深刻地揭示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

再者,物理学理论的应用要借助数学工具。

物理学理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技术中离不开物理理论的指导,从日常的建筑到尖端的航天技术无不与物理理论相联系,在具体运用物理理论时,也要借助数学工具,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物理理论要依赖于数学方法,从现实原型中抽象概括出来,那么将物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实际上是一个逆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数学工具。

同时,物理学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任何事物都处于相互的联系之中,数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数学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学也对数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如莫尔斯所说;“数学是数学,物理是物理,但物理可以通过数学的抽象而受益,而数学
则可通过物理的见识而受益。

”数学家拉克斯说;“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尤其牢固,其原因在于,数学的课题毕竟是一些问题,而许多数学问题是物理中产生出来的,并且不止于此,许多数学理论正是为处理深刻的物理问题而发展出来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物理学,本身也推动着数学的发展。

在运用数学工具研究具体问题是,可能会暴露出数学理论自身的矛盾,可能会出现一些现成的数学理论解决不了的难题等,这些都会促进数学的完善、发展和提高,因此,不少数学理论是在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物理学对数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它为数学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检验。

数学理论虽然有严密精确的逻辑证明,但并不能保证数学理论就是真理。

一般地说来,只有在实践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验证,它才能被引入到科学理论之中,才能在数学的王国里找到自己的地位,也只有这样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学促进了数学上的许多发现,而数学本身又是物理学研究的工具,又是表达理论研究成果的媒介。

只有通过数学才能最终以精确形式表达自然规律。

只有通过数学才能抓住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找到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数学是物理学理论的表述形式,正如物理学伽利略所说,自然界这本大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同样,物理学又促进数学的发展,正如数学家彭加莱所说,“数学离开了物理就会步入歧途,物理学家不仅迫使人们面临大量的数学问题,而且能影响我们朝着梦想不到的方向前进。

”他还说:“物理科学不仅给我们(数学家)求解问题的机会,而且还帮助我们发现解决它们的方法。

”杨振宁曾说,数学和物理学像一对“对生”的树叶,它们只有在基部有很小的共有部分,多数部分则是相互分离的。

我想这些话可以很好的总结数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晓聆,王研.数学与物理学中的美学问题[J].山东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
[3] 厚字德,马国芳.物理学与数学[J].现代物理知识(增刊),1996.
[4] 张莫宙.20世纪数学经纬F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胡显同.物理学与数学[J].零陵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6]B格林.宇宙的琴弦[M].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杜,2002.
[7]C23E A艾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C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